曾國藩 |
|
大清光祿大夫武英殿大學士兩江總督贈太傅
|
爵位 |
一等毅勇侯 |
籍貫 |
湖南省湘鄉縣 |
族裔 |
漢族 |
原名 |
初名子城,譜名傳豫 |
字號 |
字伯涵,號滌生 |
諡號 |
文正 |
出生 |
大清嘉慶十六年十月十一(1811年11月26日)
湖南省湘鄉縣 |
逝世 |
大清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1872年3月12日)〔61歲〕
南京 |
墓葬 |
曾國藩墓 |
親屬 |
(父)曾麟書
(子)曾紀澤、曾紀鴻
(女)曾紀芬 |
出身 |
|
著作 |
|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
子城,譜名
傳豫,字
伯涵,號
滌生;
清朝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現屬
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宗聖
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
政治家、
軍事家、
理學家、
文學家,與
胡林翼並稱
曾胡。因討伐
太平軍時,有大肆
屠殺之情事,而與其弟
曾國荃被稱為
曾剃頭或
曾屠戶。曾國藩與
李鴻章、
左宗棠、
張之洞並稱「
晚清四大名臣」。官至
武英殿大學士、
兩江總督。
同治年間封
一等毅勇侯,又授
世襲罔替,諡
文正。
生平
早年
曾國藩於
嘉慶十六年十月十一(1811年11月26日)生於
湖南省長沙府湘鄉縣,乳名
寬一。父親
曾麟書是塾師,屢試不第,年近五十方才進學,成為
生員(秀才)。
[1]麟書自忖功名僅能及此,從此在家鄉一心一意栽培長子曾國藩科考。
曾國藩五歲啓蒙,次年入家塾「利見齋」。道光六年(1826年)春應
長沙府童子試,名列第七名。道光十年(1830年),前往
衡陽唐氏宗祠讀書,一年後轉入湘鄉漣濱書院。道光十三年(1833年)秋,應湘鄉
縣試,考取秀才。道光十四年(1834年),曾國藩進入長沙著名的
嶽麓書院演習,同年參加湖南
鄉試,中試第三十六名
舉人,並動身入
燕京準備來年的
會試。道光十五年(1835年),曾國藩會試未中,寓居
京師長沙會館讀書。次年恩科會試再次落第,於是返回長沙,於同鄉
劉蓉、
郭嵩燾等居於湘鄉會館。
初入仕途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國藩再次參加會試,終於中試,
殿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並成為
林則徐政敵、主張「
鴉片上稅免禁」的
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
朝考列一等第三名,
道光帝親拔為第二,選為
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二十年(1840年)
散館考試,名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
檢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升
侍講。同年,出任四川鄉試正考官。年底,充文淵閣校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升
侍講學士。不久,同榜進士
李文安之子
李鴻章入京會試,投其門下受業,住他
北京家至少一年。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升任
內閣學士加
禮部侍郎銜。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授
禮部右
侍郎。不久署
兵部右侍郎。
圍剿太平軍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
洪秀全在
廣西發動
金田起義,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四月,曾國藩上《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咸豐帝將奏摺怒擲於地。次年,又上《備陳民間疾苦疏》。同年生母去世,
丁憂回籍。此時
太平軍已攻入湖南,氣勢正盛。咸豐二年底(1853年1月),曾國藩接到幫辦湖南團練旨。經
郭嵩燾力勸,離家前往
長沙,與湖南
巡撫張亮基商辦
團練事宜。一月後,太平軍攻佔
江寧(今
江蘇南京)且定都於此,改稱
天京。
曾國藩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以
湖南同鄉為主,仿傚已經成軍的
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
團練,並整合湖南各地武裝,稱
湘軍。咸豐三年(1853年)八月,曾國藩獲準在
衡州練兵,「凡槍炮刀錨之模式,帆檣槳櫓之位置,無不躬自演試,殫竭思力」
[2],並派人赴
廣東購買
西洋火炮,籌建
水師。
咸豐四年(1854年),發佈《討粵匪檄》,率師出征,不久在
靖港水戰中被太平軍
石貞祥部擊敗,投水
自盡,被部下所救。休整後,重整旗鼓,當年攻佔
岳州、
武昌。
咸豐帝大喜過望,令曾國藩署理
湖北巡撫。然而,大學士
祁雋藻進言,稱「曾國藩以
侍郎在籍,猶匹夫耳,匹夫居閭里,一呼,蹶起從之者萬餘人,恐非國家福也。」咸豐帝收回成命,僅賞曾國藩
兵部侍郎頭銜。
咸豐六年(1856年)坐困
南昌。9月2日,洪楊內訌,史稱
天京事變,
南昌解圍。咸豐八年(1858年)5月,湘軍攻佔
九江,氣勢頗盛;十年(1860年),湘軍圍
安慶。
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軍破太平天國的
天京(南京),對無辜平民展開
屠殺與搶掠,當時的南京城被燒毀,平民死傷無數,南京人咸恨湘軍,稱曾國藩、曾國荃兄弟為「曾剃頭」、「曾屠戶」。7月,朝廷加曾國藩
太子太保、一等
侯爵。
曾國荃賞
太子少保、一等伯爵,此起曾與平定
太平天國戰功居次之
湖廣總督官文雙方形成集團政爭白熱化。8月,奏准裁撤湘軍25000人。
直隸總督
同治七年(1868年),曾國藩改任
直隸總督。同治九年(1870年),朝廷命其處理「
天津教案」。曾國藩十分驚恐,甚至出發前立下
遺囑,他深知當時中國遠非西方列強對手,因此主張對外讓步。曾國藩發布《諭天津士民》的告示,對
天津人民多方指責,誡其勿再起事端,隨後釋放犯法教民和涉案拐犯,引起天津紳民的不滿。處理「天津教案」,不少人罵他是賣國賊,全國輿論大嘩,「自京師及各省皆斥為謬論,堅不肯信」。
回任兩江
同治九年(1870年),
兩江總督馬新貽被平民
張汶祥刺殺於後,朝廷命曾國藩再任兩江總督,前往
南京審理該案。
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在
金陵總督轅門病逝。
朝廷追贈
太傅,
諡文正。其家族後代多出官宦,如
曾紀澤曾廣鈞等。
曾國藩善用人才,晚清一些名臣如
左宗棠、
李鴻章都與他有密切關係。
李鴻章等稱呼他為
老師。曾國藩曾說「
李少荃拚命作官,
俞蔭甫拚命著書」。
儒學
曾國藩一生奉行
程朱理學,但對於程朱之學並未盲目崇拜,事實上,他對於宋明
儒學其他支派的思想亦多所汲取。
宋明理學實際上分為
氣學、
理學和
心學三個學術派別。
曾國藩在政治實踐和軍事鬥爭中也漸漸地看到了程朱理學「指示之語,或失於隘」、或「病於瑣」、或「偏於靜」的局限。在這種情形下,曾國藩對心學表現出了寬容的學術姿態。對於程朱理學與
陸王心學之學術爭辯,他認為對於兩家之爭應取其同,避其異,揚其長,兼收並蓄,揚長避短,推進儒學的發展。
曾國藩還以
氣學在
生成論方面的資源來彌補理學之局限,謂「
張子之《
正蒙》,醇厚正大,邈焉寡儔」。依著氣學的思路,曾國藩認為,天地萬物均因稟氣而生,
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最終基元。在稟氣而生這個意義上,天地萬物是「同體」的。
不過,曾國藩同時認為,雖太和絪緼之氣流行不止,天地萬物最初所得之氣「均耳」,但人與物、
聖人與常人實所稟有之氣並不相同。就人與物相對而言,人得氣之全,物卻僅得氣之偏;故人有知性,而物僅得物性。就
人類而言,聖人所稟之氣清且厚,常人所稟之氣卻濁而薄。
「自其初而言之,太和絪緼流行而不息,人也,物也,聖人也,常人也,始所得者均耳。人得其全,物得其偏,聖人者,既得其全,而其氣質又最清且厚……」
文學
曾國藩繼承
桐城派方苞、
姚鼐而自立風格,創立晚清古文的「
湘鄉派」。
國藩論古文,講求聲調鏗鏘,以包蘊不盡為能事;所為古文,深宏駿邁,能運以漢賦氣象,故有一種雄奇瑰瑋的意境,能一振桐城派枯淡之弊,為後世所稱。曾氏宗法桐城,但有所變化、發展,又選編了一部《
經史百家雜鈔》以作為文的典範,非桐城所可囿,世稱為湘鄉派。
清末及民初
嚴復、
林紓,以至
譚嗣同、
梁啟超等均受其文風影響。著作收於《
曾文正公全集》中。
生前出版影響深遠的《
曾國藩家書》,另還著有《
挺經》、《
冰鑒》等現代暢銷書。
軍事
咸豐二年(1852年)十一月,
太平軍自
湖南北出,攻克
漢陽。1853年曾國藩建立地方團練,稱為湘軍,分陸軍、水師兩種,士兵則招募
湘鄉一帶
農民為主,薪俸為一般
綠營的三倍左右,全軍只服從曾國藩一人。
1854年,總計有陸軍十三營六千五百人,水師十營五千人,會集
湘潭,誓師出征。初戰在
岳州、
靖港敗於太平軍,接連戰敗,曾國藩幾跳水自盡,在上書時,只能以「屢敗屢戰」自嘲。
後重整軍備,復佔岳州、
武昌,太平軍勢力退出兩湖。1858年5月,攻佔九江,氣勢很盛;1860年,
曾國荃包圍
安慶,以「扎硬寨,打呆仗」
[3]聞名。1864年,湘軍攻破天京(南京)。
太平軍抵抗湘軍,讓湘軍吃足苦頭,南京城破時,曾國藩說:「今粵匪之變,蹂躪竟及十六省,淪陷至六百餘城之多,而其中兇酋悍黨,如
李開芳守
馮官屯、
林啟榮守
九江、
葉芸來守
安慶,皆堅忍不屈。此次金陵城破,十萬餘賊無一降者,至聚眾自焚而不悔,實為古今罕見之劇寇」
[4]。
曾國藩入
南京後,
湘軍大肆焚掠,「……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餘萬人,
秦淮長河,屍首如麻,……三日夜火光不息。」南京文士
李圭道:「至官軍一面,則潰敗後之虜掠,或戰勝後之焚殺,尤耳不忍聞,目不忍睹,其慘毒實較『賊』又有過之無不及,餘不欲言,餘亦不敢言也。」
[5]太平天國強盛時,南京最多有100萬人,可屠城之後10多年,死走逃亡,到光緒登基時,南京只剩不到50萬人。
攻陷天京後,曾國藩巧言上書「偽宮賊館,一炬成灰,並無所謂賦庫者,然克復老巢而全無貨物,實出微臣意計之外,亦為從來罕見之事」。
曾國藩就地處死太平軍降將
李秀成,原因可能是李秀成想效法
姜維詐降,也不想把李押解北京以遭受酷刑。趙烈文記述李秀成在臨死前說「中堂厚德,銘刻不忘,今世已誤,來生圖報」。
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
僧格林沁被捻軍擊斃,清朝廷令曾國藩剿捻。曾國藩採取「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寇,專事近剿,不事尾追」的方針,在河南周家口、山東濟寧、江蘇徐州、安徽臨淮關分置四鎮,駐
淮軍和湘軍八萬,將捻包圍在蘇、豫、皖邊區。又在淮北捻軍的根據地修築墟寨,清查戶口,實行保甲連坐法。但捻軍突破湘軍、淮軍的包圍,進入湖北。又突破開封、朱仙鎮間的賈魯河防線,東走山東。曾國藩被撤欽差大臣,李鴻章繼任。
曾國藩自剿捻以來,屢受清廷的指責,成為晚年的一大心病,事實上,這時湘軍大部份裁撤,曾國藩只能用李鴻章的淮軍,不如湘軍容易差遣。各部協調不力,被
張宗禹率捻軍在賈魯河一帶突破,進入山東。
修身
曾國藩寫過很多關於為人處世的家書,他的部分家書得到很多讀者的青睞。
他為自己立下課程十二條:
- 主敬:整齊嚴肅,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 靜坐:每日不拘何時,靜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鎮。
- 早起:黎明即起,醒後勿沾戀。
- 讀書不二:一書未完,不看他書。
- 讀史:念三史(指《史記》、《漢書》、《後漢書》),每日圈點十頁,雖有事不間斷。
- 謹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 養氣:氣藏丹田,無不可對人言之事。
- 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
- 日知其所無:每日讀書,記錄心得語。
- 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作詩文數首,以驗積理的多寡,養氣之盛否。
- 作字:飯後寫字半時。
- 夜不出門。
[來源請求]
名言
- 曾國藩曾云,社會大亂之前,必有三種前兆:「1.無論何事,均黑白不分。2.善良的人,越來越謙虛客氣;無用之人,越來越倡狂胡為。3.問題到了嚴重的程度之後,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預設,不痛不癢,莫名其妙地虛應一番。"[來源請求]
評價
正面
曾國藩一生篤好學問,作文每日不輟,是名副其實的
儒家。
[6]歐陽兆熊說曾國藩一生三變:早年講
理學;辦理團練軍務時講
申韓;後學
老莊[7]。
曾國藩處理
天津教案不力,曾被
辛亥革命後的部分
革命黨人斥為「開就地正法之先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各種政治原因,對曾國藩等封建時期的人物大加斥責。但自
文化大革命後學術界
政治氣氛下降後,對曾國藩的評價日趨活躍,不乏讚譽之聲。天津教案發生之時,曾國藩已患重病,李揚帆認為「曾國藩實際上死於處理天津教案導致的精神打擊。在如履薄冰的對外關係處理中,他的忠、信、篤、敬四字秘訣,未能挽救自己的名聲乃至生命。」
[8]
梁啟超在
《曾文正公嘉言鈔》序內指曾國藩「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我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絕倫之天才,在並
時諸賢傑中,稱最鈍拙;其所遭值事會,亦終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鑠今而莫與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於流俗,而困而
知,而勉而行,歷百千艱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銖積寸累,受之以虛,將之以勤,植之以剛,貞之以恆,帥之以誠,勇猛精進,堅苦卓絕……」
[9]
左宗棠對曾國藩的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功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
[10]
民國著名的清史學家
蕭一山將曾國藩與左宗棠對比:「國藩以謹慎勝,宗棠以豪邁勝。」
[11]
雲南的
蔡鍔將軍對曾氏以愛兵來打造仁義之師的治兵思想推崇備至:「帶兵如帶子弟一語,最為慈仁貼切。能以此存心,則古今帶兵格言,千言萬語皆付之一炬。」
[12]
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如此評價曾:「曾國藩的政治家風度、品格及個人修養很少有人能予匹敵。他或許是十九世紀中國最受人敬仰、最偉大的學者型官員」,他隨後說到「但是他卻被馬克思主義學者斥責為漢奸劊子手,為了滿清異族統治者的利益,背叛及屠殺了同胞」。
[13]徐
評論道「曾國藩雖然並非才華橫溢,但卻是一位堅持信念、孜孜不倦的士人」,「在居留京城其間,他與一些宋派理學的首要人物交友,並從他們那裡獲取了對
「靜」、「耐」和「約」的領悟,這些信念運用到實際事務中,即意味著處變不驚、臨危不懼和務實克己。他在日後的生涯中將大大利益於這些品格」
[14]。
中國現代史上兩位著名人物
蔣中正和
毛澤東都高度評價過曾國藩。毛澤東曾說「愚意所謂本源者,倡學而已矣。博學如基礎,今人無學,故基礎不厚,進懼傾記。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
[15]即使在晚年,他還曾說: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蔣中正對曾國藩更是頂禮膜拜,認為曾國藩為人之道,「足為吾人之師資」,「其著作為任何政治家所必讀」。他把《
曾胡治兵語錄》當作教導高級將領的教科書
[16],自己又將《曾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終生拜讀不輟。
負面
曾國藩也是心狠手辣之軍事家
[17],他在家書中即自稱「自以殺賊為志,何必以多殺為悔」。
[18]
曾國藩的幕僚
趙烈文在《
能靜居日記》有詳細記載南京城破:「……沿街死屍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戮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老者無不負傷,或十餘刀,數十刀……」。湘軍大將
彭玉麟見狀不滿,先後二次(1861年
安慶之圍與1864年
金陵之圍)致函曾國藩,要求大義滅親。當時
金陵士大夫有隱語:「昨夜諸侯今庶人,江寧民家盡死人!」(昨夜諸侯今庶人,指「曾」為「
國藩」)。
[19][20]
南京百姓至今仍以「曾剃頭」「曾屠戶」
[21]等詞稱呼曾國藩、
曾國荃兄弟,形容曾國藩、
曾國荃兄弟攻打南京時,屠殺平民無數。太平天國
天京城破三十餘年後,
譚嗣同在
南京仍聽當地人說:「(湘軍)一破城,見人即殺,見屋即燒,子女玉帛掃數入於湘軍,而金陵遂永窮矣。至今,父老言之,猶深憤恨。」
[22]
紀念建築
逸事
曾國藩全身患有牛皮癬,一說是蟒蛇轉世。曾國藩最愛吃雞,又最怕雞毛。曾國藩見到「雞毛令箭」時,[來源請求]總是毛骨悚然。
[23]
曾氏家族
長輩
- 岳父:歐陽凝祉(1784—1869),原名鰲,又名滄溟,字福田。
- 岳母:邱氏。
- 仲叔:曾鼎尊
- 三叔:曾驥雲
同輩
- 長姊:曾國蘭 長姊夫王鵬遠
- 妹:曾國蕙 夫王待聘,想當書吏不成。
- 妹:曾國芝 夫朱永春。
- 滿妹:痘殤。
- 四弟:曾國潢 原名國英,字澄侯,曾麟書次子,族中排行第四,因此被曾國藩稱為四弟,曾氏兄弟間皆以族中排行相稱。
- 六弟:曾國華 字溫甫,曾麟書第三子,族中排行第六。鎮壓太平天國時戰死於三河鎮。
- 九弟:曾國荃 字沅甫,曾麟書第四子,族中排行第九,人稱「曾老九」。鎮壓太平天國的用力之將,官至兩江總督。
- 季弟:曾國葆 字季洪,後更名貞幹,字事恆,在兄弟五人中年紀最小。病死於雨花臺。
- 表弟:彭毓橘
- 妻: 歐陽氏
- 妾: 陳春燕,江寧人,無子嗣。
子姪輩
孫輩以下
- 曾紀澤系
- 孫子:曾廣銓,曾紀澤撫子,曾紀鴻四子,妻李氏。
- 孫子:曾廣銘,曾紀澤二子,幼殤。
- 孫子:曾廣鑾,曾紀澤三子
- 孫子:曾廣陽,曾紀澤四子,8歲時病亡。
- 孫女:曾廣璇,曾紀澤長女,嫁李經馥,李鴻章弟弟李鶴章的第四個兒子。
- 孫女:曾廣珣,曾紀澤次女,嫁吳永。
- 曾孫:曾約農(曾昭(木炎占)),曾廣銓長子,台灣東海大學首任校長。
- 曾孫:曾昭潤,曾廣銓次子,20歲病亡。
- 曾孫:曾昭揆,曾廣鑾撫子,曾廣鎔第三子,20歲時病亡。
- 曾孫女:曾寶荀,曾廣銓側室許氏所生,嫁漣源人李進崧。
- 曾孫女:曾寶蘇:曾廣鑾側室周氏所生,嫁益陽人蔡聲瑞。
- 曾紀鴻系
- 曾紀芬系
- 外孫:聶緝槼三子聶其傑(1880年-1953年),字雲台,法號慧傑,企業家。
- 外孫女:聶緝槼女兒聶其德(1885年-1971年),行六,適民國政要張其鍠。
- 曾外孫女:聶緝槼外孫女張心漪(1915年-),適中華民國財政部長費驊。
- 曾外孫:聶緝槼外孫張心洽(1920年-1972年),曾任中華開發信託公司總經理。
- 曾外孫:聶緝槼外孫張心滄 (1923年-2004年)。
- 玄外孫:聶緝槼外曾孫張孝威(1951年-),現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父張心洽。
- 堂玄孫女:曾憲植,曾國荃玄孫女,葉劍英前夫人。
- 堂曾孫子:曾昭掄,曾國潢曾孫子。
- 曾侄孫:曾昭倫
參考資料:《崇德老人八十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