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明思宗
明朝第17代皇帝
在位時期:1627年10月2日-1644年4月25日
朱由檢.jpg
首都 北京
皇宮 紫禁城
年號 崇禎
姓名 朱由檢
出生 1611年02月06日
出生地 大明北直隸順天府
立儲 朱慈烺
逝世 1644年04月25日 (33歲)
大明北直隸順天府皇城萬歲山
廟號 思宗
諡號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
揆文奮武敦仁懋孝
烈皇帝
陵墓 思陵
父親 明光宗朱常洛
母親 劉淑女
皇后 莊烈愍皇后
皇子 共7人
皇女 共3人
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1]),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同時也是統治全中國的最後一位漢族皇帝。光宗第五子,熹宗異母弟,明朝第17代皇帝,母為淑女劉氏,年號崇禎。
生平[編輯]
早期經歷[編輯]
明思宗朱由檢因父親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厭的太子,母親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幼年並不幸福。五歲時,其母劉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殺,朱由檢交由庶母西李撫養。數年後西李生了女兒,照管不過來,改由另一庶母東李撫養至成人。及朱由檢長大,由哥哥朱由校封為信王,劉氏追封為賢妃。
登上帝位[編輯]
天啟七年(1627年)明熹宗死,無子,遺詔立五弟朱由檢為帝。時年十八歲的朱由檢即位後,面對著危機四伏的政治局面,殷切地尋求治國良方,勤於政務,事必躬親。與前兩朝相比較,朝政有了明顯改觀。朱由檢一生操勞,旰食宵衣,每天夜以繼日的批閱奏章,節儉自律,不近女色[2],天天生活在操勞、恐懼、痛苦、煩躁與焦慮之中。崇禎十五年(1642年)七月初九,因「偶感微恙」而臨時傳免早朝,竟遭輔臣的批評,崇禎帝連忙自我檢討。
天啟七年十一月(1627年),明思宗在剷除魏忠賢的羽翼崔呈秀之後,再將其貶至鳳陽。途至直隸阜城,魏忠賢得知大勢已去,遂與一名太監自縊而亡。此後明思宗又殺客氏,崔呈秀自盡,其閹黨二百六十餘人或處死、或發配、或終身禁錮。與此同時,平反冤獄,重新啟用天啟年間被罷黜的官員。起用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予尚方寶劍,託付他收復全遼的重任。
面對困局[編輯]
自崇禎元年(1628年)起,中國北方大旱[3],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禎朝以來,陝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離失所。崇禎二年五月正式議裁陝北驛站,驛站兵士李自成失業。崇禎三年(1630年)陝西又大饑,陝西巡按馬懋才在《備陳大饑疏》上說百姓爭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剝樹皮吃,樹皮吃完,只能吃觀音土,最後腹脹而死[4],六年,「全陝旱蝗,耀州、澄城縣一帶,百姓死亡過半」。
崇禎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書呂維祺上書朝廷:「蓋數年來,臣鄉無歲不苦荒,無月不苦兵,無日不苦輓輸。庚午(崇禎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村無吠犬,尚敲催征之門;樹有啼鵑,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燐,夜夜似聞鬼哭。欲使窮民之不化為盜,不可得也」。旱災又引起蝗災,使得災情更加擴大。河南於崇禎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5],其飢民多從「闖王」李自成。崇禎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棄孩,盈河塞路。」[6]
十四年,左懋第督催漕運,道中馳疏言:「臣自靜海抵臨清,見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惟聖明垂念。」[7]保定巡撫徐標被召入京時說:「臣自江推來數千里,見城陷處固蕩然一空,即有完城,亦僅餘四壁城隍,物力已盡,蹂躪無餘,蓬蒿滿路,雞犬無音,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這時華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城為之空」[8],崇禎十四年七月,疫疾從河北地區傳染至北京,崇禎十六年,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9]。十室九空[10]。
內憂外患[編輯]
江南在崇禎十三年遭大水,十四年有旱蝗並災,十五年持續發生旱災和流行大疫。地方社會處在了十分脆弱的狀態,盜匪與流民並起,各地民變不斷爆發。
為剿流寇,明思宗先用楊鶴主撫,後用洪承疇,再用曹文詔,再用陳奇瑜,復用洪承疇,再用盧象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又用楊嗣昌,十三年中頻繁更換圍闖軍的將領。這其中除熊文燦外,其他都表現出了出色的才幹。然皆功虧一簣。李自成數次大難不死,後往河南聚眾發展。
此時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明廷苦於兩線作戰,每年的軍費「三餉」開支高達兩千萬兩以上,國家財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餉的情況普遍,常導致明軍內部騷亂嘩變。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前期剷除專權宦官,後期又重用宦官,《春明夢余錄》記述:「崇禎二年十一月,以司禮監太監沈良住提督九門及皇城門,以司禮監太監李鳳翔總督忠勇營」[11];中後金反間計,自毀長城,冤殺袁崇煥[12]。
隨著局勢的日益嚴峻,明思宗的濫殺也日趨嚴重[13],總督中被誅者七人[14],巡撫被戮者十一人[15]。明思宗亦知不能兩面作戰,私底下同意議和。但明朝士大夫鑒於南宋的教訓,皆以為與滿人和談為恥。因此明思宗對於和議之事,始終左右為難,他暗中同意楊嗣昌的議和主張,但一旁的盧象昇立即告訴皇帝說:「陛下命臣督師,臣只知戰鬥而已!」,明思宗只能辯稱根本就沒有議和之事[16],盧象昇最後戰死沙場。明朝末年就在和戰兩難之間,走入滅亡之途。[17]
崇禎十五年(1642年),松山、錦州失守,洪承疇降清,崇禎又想和滿清議和而和兵部尚書陳新甲暗中商議計劃,後來陳新甲因泄漏議和之事被崇禎處死,與清兵最後議和的機會也破滅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臨沒頂之災,明思宗召見閣臣時悲嘆道:「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在陳演、光時亨等反對和不情願負責之下未能下決心遷都南京[18][19]。事後崇禎指責光時亨:「阻朕南遷,本應處斬,姑饒這遭。」[20]後來崇禎再次跟李明睿和左都御李邦華復議南遷的計劃,並要大學士陳演擔當責任,陳演不情願,於是在不久後被罷職[21]。第二次南遷計劃失敗後,崇禎讓駙馬鞏永固代口要求重臣守京師,並以「聖駕南巡,徵兵親討」為由出京,諸臣唯恐自己因皇帝不在京城而變成農民軍發泄怒火的替死鬼[22],故依然不讓崇禎離京[23]。
自縊殉國[編輯]
崇禎帝殺死自己女兒。1655年歐洲畫家根據傳教士衛匡國的記載所繪;左邊有一人弔死在樹上,可能表示崇禎後來自縊殉國。圖中的中國服裝和建築幾乎完全出自想像,因此畫家本人應該從未去過中國。
景山的崇禎帝自縊處建有碑文
崇禎十六年正月,李自成部克襄陽、荊州、德安、承天等府,張獻忠部陷蘄州,明將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日,崇禎任吳三桂為平西伯,飛檄三桂入衛京師,起用吳襄提督京營。六日,李自成陷宣府,太監杜勳投降,十五日,大學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部開始包圍北京,太監曹化淳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24]三月十六日,昌平失守,十七日,圍攻北京城。三月十八日,賊軍以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諸門,守軍或逃、或降。下午,曹化淳開彰儀門[25](一說是十九日王相堯開宣武門,另張縉彥守正陽門,朱純臣守朝陽門,一時俱開,二臣迎門拜賊,賊登城,殺兵部侍郎王家彥於城樓,刑部侍郎孟兆祥死於城門下[26]),李自成軍攻入北京。太監王廉急告皇帝,思宗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爾!」太監張殷勸皇帝投降,被一劍刺死。明思宗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勳戚周奎、田弘遇家。又逼周后自殺,手刃袁妃(未死)、長平公主(未死)、昭仁公主。[27][28]
然後思宗手執三眼槍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朝陽門),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後轉向安定門,此地守軍已經星散,大門深鎖,太監以利斧亦無法劈開。三月十九日拂曉,大火四起,重返皇宮,城外已經是火光映天。此時天色將明,崇禎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明思宗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最後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時年33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上弔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涼德藐躬(也有一說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三月二十一日屍體被發現,大順軍將明思宗與周皇后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眾,「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29],梓宮暫厝在紫禁城北面的河邊[30]。
明思宗死後,自殺官員有戶部尚書倪元璐、工部尚書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華、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義渠、太常寺卿吳麟徵、左中允劉理順、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駙馬都尉鞏永固全家自殺,太監自殺者以百計,戰死在千人以上。宮女自殺者三百餘人。紳生生員等七百多家舉家自殺[31]。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趙一桂等人將崇禎與皇后葬入昌平縣田貴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諡曰莊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廟諡號及陵寢[編輯]
崇禎十七年五月初六日,多爾袞以李明睿為禮部侍郎,負責大行皇帝的諡號祭葬事宜,李擬上先帝諡號端皇帝,廟號懷宗,並建議改葬梓宮。後因思宗梓宮已入葬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的園寢,便不再遷葬,改田貴妃園寢為思陵。[32]
順治十六年十一月,以「興朝諡前代之君,禮不稱,數不稱宗」為由,去懷宗廟號,改諡莊烈愍皇帝,因而清代史書多簡稱為莊烈帝或明愍帝。
思陵神主題為:大明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當為清代所加諡號的全諡。[33]
另有書作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34]或果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35],改廟號欽宗[36]等,又有作廟號烈宗[37]或敬宗[38],諡號正皇帝[39]。
南明安宗之大臣張慎言初議崇禎帝之廟諡號為烈宗敏皇帝,高鴻圖擬廟號思宗,顧錫疇議廟號乾宗[40]。趙之龍上疏彈劾高鴻圖議廟號之失,稱「思為下諡」。顧錫疇又擬廟號正宗,但未被採用。最終在崇禎十七年六月定先帝諡號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
弘光元年李清上疏請改思宗廟號,議擬毅宗正皇帝。弘光元年二月丙子改上廟號毅宗[41],諡號未改。唐王監國,諡思宗為威宗。
為政舉措[編輯]
宰輔[編輯]
施鳳來
張瑞圖
李國普
來宗道
楊景辰
周道登
錢龍錫
韓爌
李標
劉鴻訓
成基命
周延儒
何如寵
錢象坤
溫體仁
孫承宗
文震孟
吳宗達
鄭以偉
徐光啟
錢士升
何吾騶
王應熊
張至發
黃士俊
孔貞運
林釬
賀逢聖
劉宇亮
傅冠
薛國觀
程國祥
楊嗣昌
方逢年
蔡國用
范復粹
姚明恭
張四知
魏炤乘
謝陞
陳演
魏藻德
黃景昉
吳甡
李建泰
方岳貢
范景文
丘瑜
名將[編輯]
盧象昇
孫傳庭
吳三桂
丁啟睿
袁崇煥
洪承疇
左良玉
高傑
劉澤清
秦良玉
官重光
曹文詔
太監[編輯]
張彝憲:司禮太監。驕縱頗受寵信。
高起潛:在內侍中,以知兵稱。
杜勳
曹化淳
王承恩: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禮秉筆太監。自縊與崇禎皇帝其下。
方正化:崇禎時,為司禮太監。城陷時,雖擊殺數十人,仍遭砍殺身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明思宗
明朝第17代皇帝
在位時期:1627年10月2日-1644年4月25日
朱由檢.jpg
首都 北京
皇宮 紫禁城
年號 崇禎
姓名 朱由檢
出生 1611年02月06日
出生地 大明北直隸順天府
立儲 朱慈烺
逝世 1644年04月25日 (33歲)
大明北直隸順天府皇城萬歲山
廟號 思宗
諡號 紹天繹道剛明恪儉
揆文奮武敦仁懋孝
烈皇帝
陵墓 思陵
父親 明光宗朱常洛
母親 劉淑女
皇后 莊烈愍皇后
皇子 共7人
皇女 共3人
明思宗朱由檢(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1]),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同時也是統治全中國的最後一位漢族皇帝。光宗第五子,熹宗異母弟,明朝第17代皇帝,母為淑女劉氏,年號崇禎。
生平[編輯]
早期經歷[編輯]
明思宗朱由檢因父親明光宗是皇祖父明神宗所厭的太子,母親是太子所薄的婢妾,幼年並不幸福。五歲時,其母劉氏得罪,被其父下令杖殺,朱由檢交由庶母西李撫養。數年後西李生了女兒,照管不過來,改由另一庶母東李撫養至成人。及朱由檢長大,由哥哥朱由校封為信王,劉氏追封為賢妃。
登上帝位[編輯]
天啟七年(1627年)明熹宗死,無子,遺詔立五弟朱由檢為帝。時年十八歲的朱由檢即位後,面對著危機四伏的政治局面,殷切地尋求治國良方,勤於政務,事必躬親。與前兩朝相比較,朝政有了明顯改觀。朱由檢一生操勞,旰食宵衣,每天夜以繼日的批閱奏章,節儉自律,不近女色[2],天天生活在操勞、恐懼、痛苦、煩躁與焦慮之中。崇禎十五年(1642年)七月初九,因「偶感微恙」而臨時傳免早朝,竟遭輔臣的批評,崇禎帝連忙自我檢討。
天啟七年十一月(1627年),明思宗在剷除魏忠賢的羽翼崔呈秀之後,再將其貶至鳳陽。途至直隸阜城,魏忠賢得知大勢已去,遂與一名太監自縊而亡。此後明思宗又殺客氏,崔呈秀自盡,其閹黨二百六十餘人或處死、或發配、或終身禁錮。與此同時,平反冤獄,重新啟用天啟年間被罷黜的官員。起用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予尚方寶劍,託付他收復全遼的重任。
面對困局[編輯]
自崇禎元年(1628年)起,中國北方大旱[3],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禎朝以來,陝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離失所。崇禎二年五月正式議裁陝北驛站,驛站兵士李自成失業。崇禎三年(1630年)陝西又大饑,陝西巡按馬懋才在《備陳大饑疏》上說百姓爭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剝樹皮吃,樹皮吃完,只能吃觀音土,最後腹脹而死[4],六年,「全陝旱蝗,耀州、澄城縣一帶,百姓死亡過半」。
崇禎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書呂維祺上書朝廷:「蓋數年來,臣鄉無歲不苦荒,無月不苦兵,無日不苦輓輸。庚午(崇禎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村無吠犬,尚敲催征之門;樹有啼鵑,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燐,夜夜似聞鬼哭。欲使窮民之不化為盜,不可得也」。旱災又引起蝗災,使得災情更加擴大。河南於崇禎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5],其飢民多從「闖王」李自成。崇禎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棄孩,盈河塞路。」[6]
十四年,左懋第督催漕運,道中馳疏言:「臣自靜海抵臨清,見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惟聖明垂念。」[7]保定巡撫徐標被召入京時說:「臣自江推來數千里,見城陷處固蕩然一空,即有完城,亦僅餘四壁城隍,物力已盡,蹂躪無餘,蓬蒿滿路,雞犬無音,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這時華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城為之空」[8],崇禎十四年七月,疫疾從河北地區傳染至北京,崇禎十六年,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9]。十室九空[10]。
內憂外患[編輯]
江南在崇禎十三年遭大水,十四年有旱蝗並災,十五年持續發生旱災和流行大疫。地方社會處在了十分脆弱的狀態,盜匪與流民並起,各地民變不斷爆發。
為剿流寇,明思宗先用楊鶴主撫,後用洪承疇,再用曹文詔,再用陳奇瑜,復用洪承疇,再用盧象昇,再用楊嗣昌,再用熊文燦,又用楊嗣昌,十三年中頻繁更換圍闖軍的將領。這其中除熊文燦外,其他都表現出了出色的才幹。然皆功虧一簣。李自成數次大難不死,後往河南聚眾發展。
此時北方皇太極又不斷騷擾入侵,明廷苦於兩線作戰,每年的軍費「三餉」開支高達兩千萬兩以上,國家財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餉的情況普遍,常導致明軍內部騷亂嘩變。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前期剷除專權宦官,後期又重用宦官,《春明夢余錄》記述:「崇禎二年十一月,以司禮監太監沈良住提督九門及皇城門,以司禮監太監李鳳翔總督忠勇營」[11];中後金反間計,自毀長城,冤殺袁崇煥[12]。
隨著局勢的日益嚴峻,明思宗的濫殺也日趨嚴重[13],總督中被誅者七人[14],巡撫被戮者十一人[15]。明思宗亦知不能兩面作戰,私底下同意議和。但明朝士大夫鑒於南宋的教訓,皆以為與滿人和談為恥。因此明思宗對於和議之事,始終左右為難,他暗中同意楊嗣昌的議和主張,但一旁的盧象昇立即告訴皇帝說:「陛下命臣督師,臣只知戰鬥而已!」,明思宗只能辯稱根本就沒有議和之事[16],盧象昇最後戰死沙場。明朝末年就在和戰兩難之間,走入滅亡之途。[17]
崇禎十五年(1642年),松山、錦州失守,洪承疇降清,崇禎又想和滿清議和而和兵部尚書陳新甲暗中商議計劃,後來陳新甲因泄漏議和之事被崇禎處死,與清兵最後議和的機會也破滅了。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王朝面臨沒頂之災,明思宗召見閣臣時悲嘆道:「吾非亡國之君,汝皆亡國之臣。吾待士亦不薄,今日至此,群臣何無一人相從?」在陳演、光時亨等反對和不情願負責之下未能下決心遷都南京[18][19]。事後崇禎指責光時亨:「阻朕南遷,本應處斬,姑饒這遭。」[20]後來崇禎再次跟李明睿和左都御李邦華復議南遷的計劃,並要大學士陳演擔當責任,陳演不情願,於是在不久後被罷職[21]。第二次南遷計劃失敗後,崇禎讓駙馬鞏永固代口要求重臣守京師,並以「聖駕南巡,徵兵親討」為由出京,諸臣唯恐自己因皇帝不在京城而變成農民軍發泄怒火的替死鬼[22],故依然不讓崇禎離京[23]。
自縊殉國[編輯]
崇禎帝殺死自己女兒。1655年歐洲畫家根據傳教士衛匡國的記載所繪;左邊有一人弔死在樹上,可能表示崇禎後來自縊殉國。圖中的中國服裝和建築幾乎完全出自想像,因此畫家本人應該從未去過中國。
景山的崇禎帝自縊處建有碑文
崇禎十六年正月,李自成部克襄陽、荊州、德安、承天等府,張獻忠部陷蘄州,明將左良玉逃至安徽池州。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一日,大同失陷,北京危急,初四日,崇禎任吳三桂為平西伯,飛檄三桂入衛京師,起用吳襄提督京營。六日,李自成陷宣府,太監杜勳投降,十五日,大學士李建泰投降,李自成部開始包圍北京,太監曹化淳說:「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24]三月十六日,昌平失守,十七日,圍攻北京城。三月十八日,賊軍以飛梯攻西直、平則、德勝諸門,守軍或逃、或降。下午,曹化淳開彰儀門[25](一說是十九日王相堯開宣武門,另張縉彥守正陽門,朱純臣守朝陽門,一時俱開,二臣迎門拜賊,賊登城,殺兵部侍郎王家彥於城樓,刑部侍郎孟兆祥死於城門下[26]),李自成軍攻入北京。太監王廉急告皇帝,思宗在宮中飲酒長嘆:「苦我民爾!」太監張殷勸皇帝投降,被一劍刺死。明思宗命人分送太子、永王、定王到勳戚周奎、田弘遇家。又逼周后自殺,手刃袁妃(未死)、長平公主(未死)、昭仁公主。[27][28]
然後思宗手執三眼槍與數十名太監騎馬出東華門,被亂箭所阻,再跑到齊化門(朝陽門),成國公朱純臣閉門不納,後轉向安定門,此地守軍已經星散,大門深鎖,太監以利斧亦無法劈開。三月十九日拂曉,大火四起,重返皇宮,城外已經是火光映天。此時天色將明,崇禎在前殿鳴鐘召集百官,卻無一人前來,明思宗說:「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最後在景山歪脖樹上自縊身亡,死時光著左腳,右腳穿著一隻紅鞋。時年33歲。身邊僅有提督太監王承恩陪同。上弔死前於藍色袍服上大書「朕涼德藐躬(也有一說薄德匪躬),上干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髮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三月二十一日屍體被發現,大順軍將明思宗與周皇后的屍棺移出宮禁,在東華門示眾,「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餘皆睥睨過之」[29],梓宮暫厝在紫禁城北面的河邊[30]。
明思宗死後,自殺官員有戶部尚書倪元璐、工部尚書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華、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義渠、太常寺卿吳麟徵、左中允劉理順、刑部右侍郎孟兆祥等,駙馬都尉鞏永固全家自殺,太監自殺者以百計,戰死在千人以上。宮女自殺者三百餘人。紳生生員等七百多家舉家自殺[31]。四月四日,昌平州吏趙一桂等人將崇禎與皇后葬入昌平縣田貴妃的墓穴之中,清朝以「帝體改葬,令臣民為服喪三日,諡曰莊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廟諡號及陵寢[編輯]
崇禎十七年五月初六日,多爾袞以李明睿為禮部侍郎,負責大行皇帝的諡號祭葬事宜,李擬上先帝諡號端皇帝,廟號懷宗,並建議改葬梓宮。後因思宗梓宮已入葬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的園寢,便不再遷葬,改田貴妃園寢為思陵。[32]
順治十六年十一月,以「興朝諡前代之君,禮不稱,數不稱宗」為由,去懷宗廟號,改諡莊烈愍皇帝,因而清代史書多簡稱為莊烈帝或明愍帝。
思陵神主題為:大明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當為清代所加諡號的全諡。[33]
另有書作守道敬儉寬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34]或果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35],改廟號欽宗[36]等,又有作廟號烈宗[37]或敬宗[38],諡號正皇帝[39]。
南明安宗之大臣張慎言初議崇禎帝之廟諡號為烈宗敏皇帝,高鴻圖擬廟號思宗,顧錫疇議廟號乾宗[40]。趙之龍上疏彈劾高鴻圖議廟號之失,稱「思為下諡」。顧錫疇又擬廟號正宗,但未被採用。最終在崇禎十七年六月定先帝諡號為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廟號思宗。
弘光元年李清上疏請改思宗廟號,議擬毅宗正皇帝。弘光元年二月丙子改上廟號毅宗[41],諡號未改。唐王監國,諡思宗為威宗。
為政舉措[編輯]
宰輔[編輯]
施鳳來
張瑞圖
李國普
來宗道
楊景辰
周道登
錢龍錫
韓爌
李標
劉鴻訓
成基命
周延儒
何如寵
錢象坤
溫體仁
孫承宗
文震孟
吳宗達
鄭以偉
徐光啟
錢士升
何吾騶
王應熊
張至發
黃士俊
孔貞運
林釬
賀逢聖
劉宇亮
傅冠
薛國觀
程國祥
楊嗣昌
方逢年
蔡國用
范復粹
姚明恭
張四知
魏炤乘
謝陞
陳演
魏藻德
黃景昉
吳甡
李建泰
方岳貢
范景文
丘瑜
名將[編輯]
盧象昇
孫傳庭
吳三桂
丁啟睿
袁崇煥
洪承疇
左良玉
高傑
劉澤清
秦良玉
官重光
曹文詔
太監[編輯]
張彝憲:司禮太監。驕縱頗受寵信。
高起潛:在內侍中,以知兵稱。
杜勳
曹化淳
王承恩: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禮秉筆太監。自縊與崇禎皇帝其下。
方正化:崇禎時,為司禮太監。城陷時,雖擊殺數十人,仍遭砍殺身亡。
明思宗即位,正值國家內憂外患之際,內有黃土高原上百萬農民造反大軍,外有滿洲鐵騎,虎視耽耽,崇禎元年(1628年)陝西鎮的兵餉積欠到30多月[42],次年二月延綏、寧夏、固原三鎮皆告缺餉達36月之久[43]。山河冷落,風煙四起。他決事果斷,雷厲風行,如處理閹黨一案,也有心細多疑,優柔寡斷之一面,如關於是先攘外抑或先安內,一直拿不定,遂誤國家;既有刻薄寡恩翻臉無情之一面,也有多情柔腸之一面,對周皇后互敬互愛;他自律極嚴,不耽聲色犬馬;他也經常徵求左右的意見,但剛愎自用,不能做到虛懷納諫;他知人善任,如袁崇煥、楊嗣昌、盧象昇、孫傳庭、洪承疇,具一代文武全才,任用他們時,言聽計從,優遇有加,一旦翻臉,嚴酷無情,果於殺戮,導致用人不專,出現崇禎朝五十相局面;他憫恤黎民疾苦,常下詔罪己,但搜刮民膏,加派無度,驅百姓於水火;他勵精圖治,經常平台召對,咨問政之得失,與臣下論討興亡之道,為政察察,事必躬親,欲為中興之主,但求治心切,責臣太驟,以致人心恐慌,言路斷絕,常謂所任非人,終成孤家寡人,至於煤山殉國,從死者唯一太監耳。[原創研究?] 明思宗是一個被普遍同情的皇帝,李自成《登極詔》也說「君非甚闇(崇禎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煬灶恆多(孤立於上,而受到奸臣的蒙蔽);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思宗的性格相當複雜,在去除魏忠賢時,崇禎表現得極為機智,但在處理袁崇煥一事,卻又表現得相當愚蠢。如學者所言「在思宗身上,機智和愚蠢,膽略與剛愎,高招與昏招,兼而有之」[來源請求],《明史》說他:「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44]由於較之前任的明神宗、明熹宗,甚至明朝中後期的多數皇帝,思宗治國救國的責任感與雄心強上許多,故史家對於明思宗普遍抱有同情,以為崇禎帝的一生實是「不是亡國之君的亡國悲劇」。
《明史》評價思宗:「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埸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可謂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臨朝浩歎,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僨事。乃復信任宦官,布列要地,舉措失當,制置乖方。祚訖運移,身罹禍變,豈非氣數使然哉。迨至大命有歸,妖氛盡掃,而帝得加諡建陵,典禮優厚。是則聖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
談遷《國榷》稱:「先帝(崇禎)之患,在於好名而不根於實,名愛民而適痡之,名聽言而適拒之,名亟才而適市之;聰於始,愎於終,視舉朝無一人足任者,柄托奄尹,自貽伊戚,非淫虐,非昏懦,而卒與桀、紂、秦、隋、平、獻、恭、昭並日而語也,可勝痛哉!」
歷史學家孟森說:「思宗而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在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已矣!」。思宗雖有心為治,卻無治國良方,以致釀成亡國悲劇,未必無過。孟森也說思宗「苛察自用,無知人之明」、「不知恤民」。思宗用人不彰、疑心過重、馭下太嚴,史稱「崇禎五十相」(在位十七年,更換五十位內閣大學士、首輔)[45],卻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
南明大臣則把思宗抬舉到千古聖主的地步,如禮部郎余煜在議改思宗廟號時說:「先帝(崇禎)英明神武,人所共欽,而內無聲色狗馬之好,外無神仙土木之營,臨難慷慨,合國君死社稷之義。千古未有之聖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稱。」[46]
家庭[編輯]
后妃[編輯]
- 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聖烈皇后周氏,1644年明亡之際依思宗之命,在坤寧宮自盡而死。清順治帝,諡周后曰孝敬貞烈慈惠莊敏承天配聖端皇后,與帝同葬田貴妃寢園,即明十三陵的思陵。順治十六年十一月,改諡周皇后莊烈愍皇后,而明安宗則追諡為孝節貞肅淵恭莊毅奉天靖聖烈皇后,又作孝烈正皇后[47]。
- 貴妃袁氏,1644年明朝亡國之際,依思宗命自縊卻未死,清朝入關後因其為明思宗最後的遺孀,得到清廷之哀憐與尊重,並由清廷贍養其終身。
- 恭淑貴妃田秀英,1643年病死。諡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48],葬昌平天壽山思陵。
- 順妃王氏,原為選侍,生長平公主後病死,追封為順妃。
- 沈妃[49]
- 王妃(第一)[49]
- 王妃(第二)[49]
- 劉妃[49]
- 方妃[49]
- 妃尤氏[49]
- 青霞女子
兄弟[編輯]
子女[編輯]
子[編輯]
- 明悼帝朱慈烺,母莊烈愍皇后周氏,崇禎二年(1629年)二月初四日生,1644年成為明朝第十七位皇帝,李敗退時不知所終。
- 懷隱王朱慈烜,母莊烈愍皇后周氏,崇禎二年十二月初三生,不久薨,崇禎三年二月初二日命禮部定諡號追封,崇禎五年正月二十二日葬於翠微山之原。[50]
- 定哀王朱慈炯,母莊烈愍皇后周氏,1644年不知所終。
- 永悼王朱慈炤,母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1644年不知所終。
- 悼靈王朱慈煥(1633年-1708年),母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明思宗第五子,康熙四十七年被捕,後以「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為罪名遭處死。
- 悼懷王朱慈燦,母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崇禎十年生,崇禎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卒,追封悼懷王,同年九月十六日葬翠微山之原。[51]
- 悼良王,母恭淑端惠靜懷皇貴妃田氏,三歲殤。[52]
女[編輯]
- 坤儀公主(名不詳),母莊烈愍皇后周氏,早夭。
- 長平公主朱媺娖(1629-1646),王順妃所出,由周皇后撫養(《明史》稱為周皇后所出,但同年周皇后生朱慈炯,蓋誤),明亡時被父親砍斷左臂,未死。駙馬周顯。1646年病逝。
- 昭仁公主(名不詳)(1639-1644),1644年被思宗殺死。
- 餘三女皆早逝,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