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3日 星期日

硫磺島戰役

硫磺島戰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硫磺島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部分

WW2 Iwo Jima flag raising.jpg 美軍士兵在硫磺島折鉢山上豎起國旗喬·羅森塔爾 / 美聯社

日期:

1945年2月19日–3月26日

地點:

Flag of Japan.svg 日本硫磺島

結果:

美國勝利

參戰方

 美國

Flag of Japan.svg 日本

指揮官和領導者

US flag 48 stars.svg 霍蘭·史密斯

Flag of Japan.svg 栗林忠道 Flag of Japan.svg 市丸利之助 Flag of Japan.svg 千田貞季 Flag of Japan.svg 西竹一

兵力

70,000
登陸艇500艘
軍艦400艘
飛機2000架

23,388
飛機30架
坦克10架

傷亡與損失

6,821陣亡

22,305陣亡
1,083俘虜
共計23,388。

硫磺島戰役英語Battle of Iwo Jima日語硫黄島の戦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日本美國間爆發的一場戰役,自1945年2月19日戰鬥至3月26日。硫磺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中最激烈的戰鬥之一,其間日本堅守硫磺島,但美軍最終還是將其攻破。戰役中美軍共犧牲6,821人,而日本的23,388名士兵之中除了1,083人被俘之外,其餘全部陣亡。隨後美軍將該島建設為供戰鬥機起飛的機場,為B-29超級堡壘轟炸機護航,大幅提昇了對日本政治和工業核心的東京進行戰略轟炸之效率。

硫磺島戰役除了其戰鬥艱苦而成為著名的戰鬥外,還有美軍攝影師拍下了其士兵於該島的摺鉢山上豎起了美國國旗的場景,這張照片廣為流傳,成為了繪畫雕塑郵票的圖案,也令該戰鬥有別於其他太平洋的島嶼登陸戰。


背景

硫磺島的地圖位置

在經過美軍收復馬紹爾群島以及1944年1月對加羅林群島楚克發動毀滅性的空中打擊後,日軍高層開始重新評估情勢。所有的跡象顯示,美軍將會進擊至加羅林和馬里亞納群島。為抵禦美軍的行動,日軍欲建立一個環形防衛圈「絕對國防圈」,南北向的加羅林至馬里亞納即為其中一道島嶼防線,兩群島更北部即是硫磺島,再來就是日本本土了。1944年3月,日軍由小畑英良中將指揮的第31軍進駐了此防線內。1944年8月美軍佔領關島,同年12月20日登陸菲律賓萊特島。其後的雷伊泰灣海戰中美軍基本消滅了大日本帝國海軍主力。因此美軍取消原本在1945年2月底3月初登陸呂宋島台灣的作戰計劃,改為搶佔硫磺島後直接攻擊沖繩及日本本土。

硫磺島是日本南方距離東京1080公里的火山島。隸屬小笠原群島。往南1,130公里是關島。島上大部分由鬆軟的硫磺堆積物構成。呈東北,西南走向,長8公里,北部最寬處為4公里,東南部最窄只有800米。日軍在北部建有三個飛機場和港口,駐有20架戰鬥機和1,500名海軍,獵潛艦、佈雷艦等艦艇。此外還有電台、氣象站等輔助設施。

1944年2月美軍佔領馬紹爾群島,11月開始使用B29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轟炸。硫磺島和小笠原群島成為阻止美軍空襲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防線。日軍通過島上的觀察所向本土發出預警,致使美軍轟炸機效果降低損失加大。更有甚者,12月硫磺島的零式戰鬥機突襲塞班島的美軍機場,擊毀11架擊傷8架B29轟炸機。硫磺島的日軍飛機成為美軍轟炸日本本土的障礙。

美軍搶佔硫磺島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消除日軍對美國轟炸機的預警能力

  • 消除日軍在硫磺島上的空軍隱患

  • 消滅硫磺島上的日軍,減少轟炸機經過這裡的損失

  • 為轟炸日本本土後返航的受傷飛機提供臨時著陸場

  • 航程較短的護航戰鬥機能為轟炸機提供護航

  • 打開進攻日本本土的門戶,消除後顧之憂

日本戰備

當美軍佔領馬紹爾群島後,日軍加強了硫磺島的軍事力量,在硫磺島上的軍事力量達到5,000人,13門火炮,200挺輕重機槍,4,552枝步槍,12架高射炮,30挺25毫米雙管高射機炮,此外防禦工事還有120毫米口徑的火炮。

1944年6月,硫磺島上還駐有80架戰鬥機,但到了7月僅剩下4架,美國海軍到達硫磺島目視範圍內,並用一次全面的轟炸炸毀了硫磺島上所有的建築物和僅存的4架飛機。但美軍尚沒有對喪失了海空支持的硫磺島展開攻擊。而日本則只餘下地面部隊能使用。

1944年7月底,日軍將所有非戰鬥人員撤出硫磺島,修建了地下工事,將主要火力集中到山腳,射程覆蓋到灘頭。從父島調來5,000人、從塞班撤回2,700人都集中到硫磺島,到8月,已經達到12,700人。後來又來了1,233名海軍工兵修建工事。8月10日,2,216名海軍到達。

同時日軍向硫磺島調送武器,雖然許多運送船隻被美軍擊沉,但到了1944年末,日軍仍然成功運送了許多武器到硫磺島上,包括361門75毫米(或更 大)口徑的火炮,12門32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65門150毫米中型迫擊炮和81毫米口徑的輕型迫擊炮,33門80毫米口徑的海軍炮(naval guns),94門75毫米(或更大)口徑的高射炮,69門37毫米和47毫米口徑的反坦克炮,200架20到25毫米口徑的高射機槍,70門火箭炮,帶 著從90公斤射程為2-3公里到250公斤射程為7公里以上的火箭彈。

駐紮在朝鮮釜山的第26戰車聯隊28輛坦克和600士兵向硫磺島進發,雖然中途受到美國潛艇USS Cobia(SS-245)的魚雷襲擊,仍然有22輛坦克到達,安置到戰略要點,半埋在土中,以防止空襲。

當地的火山灰和水泥混 合可以成為非常良好的混凝土,日軍用此建成許多非常堅固的地下工事,為了防止人員被圍困,每個工事都有許多出口,四通八達,通風良好,大的暗堡甚至可以容 下300到400人。日軍還準備建成27,000公尺的地下通道,連接所有的地下工事,美軍登陸時已經完成了18,000公尺。

雖然受到美國艦艇的攔截,日軍仍然源源不斷地向島上運送,到了1945年2月,島上總兵力已經達到23,000人(包括海陸兩軍),食品儲備足夠堅持兩個半月。

日軍栗林忠道中將借鑒塞班島日軍反登陸戰3天內損失3萬人的戰例後主張對美軍搶灘採取不抵抗戰術。直到美軍先頭部隊進入陸地500米再發起反擊,利用隱蔽工事近距離地大量殺傷美軍有生力量。

戰鬥序列

美軍

栗林忠道中將

日軍

  • 陸軍 (總兵力 13,586名)

    • 小笠原兵團(第109師團、兵團長:栗林忠道中將、參謀長:高石正大佐、師團司令部附:大須賀應少將)

    小笠原兵團直轄部隊
    獨立歩兵第17連隊
    歩兵第145連隊 (連隊長:池田益雄大佐)
    戰車第26連隊 (連隊長:西竹一中佐)
    混成第2旅團 (旅團長: 千田貞季少將、旅團司令部附:厚地兼彥大佐、旅團司令部附:堀靜一大佐)
    獨立歩兵第309大隊
    機關槍中隊 (中隊長: 阿部武雄中尉) - 阿部中隊長被俘。
    旅團炮兵 (隊長: 街道長作大佐)
    旅團野戰病院 (病院長:野口嚴大尉) - 4月16日投降。

  • 海軍 (總兵力 7,347名)

    小笠原兵團直轄部隊
    第27航空戰隊 (司令:市丸利之助少將)
    硫磺島警備隊 (司令:井上左馬二大佐)
    海軍乙航空隊
    第204設營隊大隊

作戰經過

美軍進攻硫磺島

最終攻下日軍堡壘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在觀看日本國旗

前期準備

早在1944年10月7日,美軍已經計劃攻佔硫磺島,作為轟炸日本本土的空軍基地,投入總兵力達7萬人。

12月13日,日軍海軍偵察機發現有170艘美軍戰艦向硫磺島駛來,日軍已經作好準備。他們的戰術方針是,在美軍登陸時不暴露任何火力,直到美軍進入內地500米時,集中所有火力消滅灘頭的美軍有生力量。

自1944年12月8日,美國派出馬里亞納起飛的B-24轟炸機連 續74天對硫磺島進行轟炸,投擲了800噸炸彈,這年底幾乎每天晚上美軍都會對硫磺島進行轟炸,雖然擊沉日軍數艘運輸船,但沒有對其地下工事造成嚴重傷 害。 1945年1月2日,轟炸機集中對其機場進行轟炸,日軍調集11輛卡車,2輛推土機,600人對機場搶險修復,2,000人去填彈坑,平均每個彈坑有50 人填,僅用了12小時就修復了機場。

1945年2月16日,美軍開始對硫磺島進行三天的集中轟炸。

美軍作戰計劃

搶灘

1945年2月15日美軍向硫磺島海域聚集,6艘老式戰艦加5艘巡洋艦在偵查機的校準下炮擊島上表面陣地。同時派出12艘登陸艇佯動接近東海岸,折缽山上的日軍炮擊導致9艘失去移動能力,3艘重傷。這同時暴露了日軍重炮的位置,戰艦內華達發射的重磅炮彈摧毀了這些重炮。

2月19日,

02:00,美軍開始進攻,100架轟炸機先進行轟炸。
06:40,炮艦火力跟上。
08:05,由於報告戰果不理想120架B29開始第二輪轟炸。
08:25,至09:00艦炮持續炮擊。此時登陸艇在海面轉圈航行讓守軍無法知道登陸的確切時間。
09:00,由第4,5海軍陸戰師組成的第一波3萬人開始登陸。日軍按照預先部署沒有立即對灘頭的美軍發起攻擊。
10:00,日軍突然發動反擊,美軍第24,25團死傷25%,第一波上陸的56輛坦克半數損失。

傍晚,美軍已將山頭包圍,其餘4萬人也開始登陸。當晚日軍沒有採用瓜島之戰的人海突擊戰術,而是小規模襲擾灘頭的美軍。

當日美軍死亡548人,包括二次大戰中唯一同時獲得榮譽勳章海軍十字勳章的海軍陸戰師傳奇人物:美國第1海軍陸戰師機槍分隊隊長約翰·巴西隆(John Basilone)槍砲士官長。他在硫磺島戰役爆發前不久才調往第5海軍陸戰師。另外受傷共1755人。

奪取折缽山

20日,美軍留下28團進攻折缽山。其他三個團向元山方向進擊。黃昏時佔領千鳥機場。切斷折缽山同島中央栗林中將指揮部的聯繫。折缽山獨立守備隊由日軍第312大隊和速射炮第10大隊組成。日軍防守頑強寸土必爭,美軍用火焰噴射器手榴彈進攻地堡,折缽山獨立守備隊隊長厚地兼彥大佐戰死。

21日,後備隊第3海軍陸戰師登陸。日軍32架飛機從千葉縣香取基地起飛對美軍展開敢死攻擊。擊傷美軍航母薩拉托加,擊沉護航航母一艘。美軍當日死亡644人,傷4,108人,失蹤560人。

22日,由於戰鬥減員嚴重,第3陸戰師接替第4陸戰師繼續進攻元山。折缽山方面還在山腳處於膠著狀態。美軍用火焰噴射器逐次消滅坑道中的日軍,無法燒到的情況用黃磷彈或者灌入汽油點燃熏烤。

23日早上10點15分第5陸戰隊終於登上折缽山插上星條旗。12點15分又換了一面更大的旗幟,這就是隨軍記者喬·羅森塔爾(Joe Rosenthal)拍下了著名的《美軍士兵在硫磺島豎起國旗》的照片,後來這幅照片成為許多雕塑繪畫作品的原型。在華盛頓市外的阿靈頓縣依照這張照片做的雕塑成為紀念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紀念碑。

元山附近的戰鬥

24日至26日美軍佔領折缽山後集中力量以每小時10米的速度向元山機場推進。日軍使用戰車26聯隊防守。26日黃昏美軍佔領元山機場,至此日軍死傷過半,彈藥只剩原來的1/3。

同日美軍工兵修復千鳥機場可供偵察機起降。3月初機場基本被修復。3月4日,一架轟炸東京後受傷的B29在兩軍的炮火下首次著陸成功。

日軍在元山的正面由千田少將率領混成第2旅團防守,被美軍稱為「絞肉機」。3月5日栗林中將把指揮部從中部撤往北部。

3月6日,第一架P51戰鬥機在硫磺島降落。

3月7日,拂曉美軍發起突擊切斷北部和東部的聯繫。

玉碎

敗局已定,栗林中將命令步兵第145連隊長池田大佐燒毀軍旗,並於3月16日向東京大本營發出訣別電。「物量的優勢ヲモッテスル陸海空ヨリノ攻撃ニ 対シ、克ク健闘ヲ続ケタルハ小職自ラ聊カ悅ビトスル所ナリ…然レドモ要地ヲ敵手ニ委ヌル外ナキニ至リシハ小職ノ誠ニ恐懼ニ堪エザル所ニシテ、幾重ニモオ詫 ビ申シ上グ…。」(面對數量和質量佔優的陸海空攻擊,卑職已盡全力,然現在險要盡落敵手,卑職萬分抱歉)。

3月17日美軍到達最北端的北之鼻,同日栗林被晉陞為大將並發出最後一次命令。

3月26日栗林大將、市丸少將率領剩餘的數百名士兵向美軍航空兵營地作了最後一次反擊(萬歲衝鋒)。造成美軍53人死亡,119人受傷。至此日軍全軍覆滅再也沒有組織的抵抗。由於栗林大將衝鋒前扯去了軍銜章,因此無法確認屍體。從市丸少將屍體上發現了寫給羅斯福的遺書。

結局

3月15日,美軍宣布硫磺島之戰勝利。

3月21日,日軍大本營發布硫磺島日軍玉碎的報告。「戦局ツヒニ最後ノ関頭ニ直面シ、17日夜半ヲ期シ最高指導官ヲ陣頭ニ皇國ノ必勝ト安泰トヲ祈念 シツツ全員壯烈ナル総攻撃ヲ敢行ストノ打電アリ。通爾後通信絶ユ。コノ硫黃島守備隊ノ玉砕ヲ、一億國民ハ模範トスヘシ。」(戰局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17 日午夜最高指揮官胸懷必勝的信念和對皇國安泰的祝福率領全軍向敵人發起衝鋒,隨後音訊皆無,硫磺島守備部隊的玉碎壯舉,必將成為一億國民的典範)

美軍見到地堡入口隨即灌入海水、倒入汽油點火、手榴彈、火焰噴射器攻擊,之後許多日本兵在地堡內利用手榴彈相互自殺。由於無法獲得任何的支援,日軍 在硫磺島進行了誓死的抵抗,其中21,800人戰死,只有不到1%的200人被俘。美軍傷亡26,000人,其中戰死6,821人。27人獲得榮譽勳章, 超過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榮譽勳章總數的1/4。敵對雙方都承受了很大的傷亡,零散日軍仍然在繼續抵抗,直到3月26日,硫磺島才完全被美軍控制。

戰後雙方都以硫磺島戰役為題材拍了多部電影,寫了多部書。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說:「對於在硫磺島作戰的人來說,不尋常的勇氣是普遍的美德」。

意義

前述由於硫磺島重要的地理位置,對此後美軍的軍事行動產生巨大的作用。轟炸機在護航戰鬥機的保護下可以在中低空轟炸日本本土的城市,大大提高了攻擊效率。奪取硫磺島之後,美軍迅速組織了東京大轟炸(3月10日),名古屋大空襲(3月12日)和大阪大空襲(3月13日)。至戰爭結束為止共有2251架受傷的B29在硫磺島降落。美軍以犧牲6,800人,傷2萬2千人的代價拯救了約2萬5千名B29機組成員的性命,光這一點也是相當偉大的勝利。此外,美軍在硫磺島戰役中的巨大傷亡也間接促成了美軍最終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決定。[1]

後世

此次戰鬥,美軍死亡6,821人,傷21,865人。日軍20,933人戰死20,139人。日軍最後的生還者一直到1949年才被發現。兩名日軍 士兵偶然發現美軍丟棄的雜誌上美軍士兵和日本女人在上野的合影照才知道戰爭已經結束。其中一人因無法忍受周圍人的指責,借口要找回日記,回到島上跳崖自 殺。至2008年3月日軍收集屍骨8,638名。

戰爭至今仍有1.2萬具屍骨尚未得到收殮。收殮主要由戰歿者遺屬進行,但老齡化使收殮人手嚴重不足,為此,日本厚生勞動省自2011年7月上旬起在其主頁進行志願者招募的工作,8月底起將有首批志願者加入到收殮的工作當中。[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