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李林甫,中國歷史上十大奸臣(慶父、趙高、梁冀、董卓、來俊臣、李林甫、秦檜、嚴嵩、魏忠賢、和珅)之一。

李林甫古詩文
李林甫,中國歷史上十大奸臣(慶父、趙高、梁冀、董卓、來俊臣、李林甫、秦檜、嚴嵩、魏忠賢、和珅)之一。李林甫(683-752),小字哥奴,唐玄宗李隆基時的著名奸相。李林甫原為吏部侍郎,奸佞多狡詐,他與眾宦官、妃嬪交情深厚,故而對皇帝一舉一動最先知道。因此他每次都能順皇帝心態奏旨,獲得唐玄宗賞識。當時武惠妃最得寵,其子壽王瑁也最受玄宗寵愛。李林甫謅附武惠妃,因此得以擢升為黃門侍郎。開元二十二年(734)五月二十八日,玄宗任命裴耀卿為侍中,張九齡為中書令,李林甫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從此李林甫漸漸專權。在他19年為相生涯中,玄宗對他始終深信不疑。李林甫是著名的奸相,喜歡玩弄權術,表面上甜言蜜語,背後卻陰謀暗害。凡被玄宗信任或反對他的人,他總會親往交結,等他權位在握時,便設計去除此人。即使是老奸巨猾的人,也往往敗在李林甫的手下。他善音律,無才學,會機變,善鑽營。出身於李唐宗室,是李淵叔伯兄弟李叔良的曾孫。祖父李孝斌,官為原州長史:父親李思誨,官為揚府參軍。初為千牛直長(宮廷侍衛)。開元初,遷太子中允。不久通過他舅姑夫的叔叔侍中乾曜的關係,升至國子司業。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遷為御史中丞,隸管刑部、吏部侍郎。至此,他已躋身李唐高層統治者行列。其時武惠妃專寵,李林甫極盡逢迎諂媚之能事。惠妃之子壽王,極得玄宗鍾愛,李林甫托宦官禀告惠妃,“願護壽王(李瑁)為萬歲計”,即是說,他將擁護壽王登上皇帝寶座。惠妃聞禀感激涕零,在玄宗面前經常稱頌李林甫之“德政”。因諂附玄宗寵妃武惠妃,擢為黃門侍郎。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五月,拜相,為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天寶十一年(公元752年)十月抱病而終。
【生平】開元二十二年(734)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他收買嬪妃宦官,探得玄宗動靜,迎台意旨,因而獲得信任,掌握大權。他為人忌刻陰險,對於才名高和受到玄宗重視的官員,必設法排斥,表面上甜言蜜語相結,背後卻陰謀暗害,時人稱他“口有蜜,腹有劍”。同時為相的張九齡、裴耀卿、李適之等皆被他排擠罷相。為了專權固位,他竭力阻塞言路,補闕杜璡上書言事,被他貶為下邦令。他對朝臣說:“君等獨不見立仗馬(作為儀仗的馬)乎,終日無聲而飫三品芻豆,一鳴則黜之矣。”朝臣受其威脅,從此諫諍路絕。他極力支持玄宗廢太子瑛,勸立武惠妃子壽王瑁,玄宗卻立了忠王璵(後改名亨,即肅宗)。他怕太子即位後於己不利,屢興大獄,以動搖太子。他促使楊國忠推究,誅殺太子親戚和不附已的臣僚,株連數百家。他久踞相位,自張九齡罷相後,獨攬朝政,同列宰相牛仙客、陳希烈都怕他而不敢問事。天寶八載(749),咸寧太守趙奉璋擬揭發林甫罪狀二十餘條,被他指使御史台以妖言逮捕杖殺。天寶十一載(752年),李林甫死,享年70歲。此前,他已和楊國忠有隙,死後,國忠唆使安祿山誣告林甫與蕃將阿布思謀反,玄宗追削林甫官爵,籍沒其家產,子婿流配。林甫在相位十九年,玄宗晚年政治腐敗,他有很大的責任。李林甫柔佞,附和帝王,又結交宦官嬪妃,窺伺上意,順風承旨,善為帝王導地,給皇帝的行為找藉口,因此得到玄宗的寵愛。林甫為奸,在於固寵專權而無納賄及乾犯皇權之事,在處理政事上謹守格式,因循法典,又成功的處理了關中糧食的老大難問題,加之玄宗晚年倦政,因此玄宗曾經有過“悉以政事委林甫”的言論(通鑑卷215,天寶三載)。
【評價】李林甫雖然是唐明皇身邊的大奸臣,對於他的罪過已經聽的很多了。但是,唐明皇既然能認清李白這個詩人沒有政治才華,也一定能看出李林甫身上可取之處。他不至於一無是處,對於盛唐氣象,李林甫確實不錯,只有他才能控制各地的番將,這些番將包括安祿山。李林甫時搞得社會矛盾極其激勵,一觸即發,李林甫死後,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發動兵變。當然,唐朝皇帝自己也有責任,沒有識人和用人之能是封建社會任何皇帝的致命傷,不應該只是指責李林甫楊國忠或者安祿山。史稱:自處台衡,動循格令,謹守格式,百官遷除,各有常度。可見他辦事謹慎,綱紀嚴明,講究效率。如果沒有這一點,恐怕李林甫很難獨攬朝政達十六年之久。雖然李林甫依法辦事的目的在於個人專權,但是完善立法,對於穩定封建統治秩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為什麼天寶時期維持十多年的安定局面,原由在於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