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袁崇煥

袁崇煥[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袁崇煥
大明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
袁崇煥(Yuanchonghuan).jpg
清乾隆年間繪袁崇煥像
籍貫廣東省東莞縣(一說廣西省梧州府藤縣[1]
族裔漢族
字號字元素,號自如
出生萬曆十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戌時[2]
即 1584年6月6日(1584-06-06)
廣東省東莞縣石碣鎮水南鄉[3]
逝世崇禎三年八月十六日
即 1630年9月22日 (46歲)
北京甘石橋
墓葬北京廣渠門袁崇煥墓
出身
  • 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同進士出身
經歷
 
袁崇煥(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元素自如(或又自如),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州府東莞縣石碣鎮水南鄉(今屬廣東省東莞市)人[4]明朝末年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抗清名將。袁崇煥於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進兵部,守衛山海關遼東,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等勝利,並且參與構建關寧錦防線,多次擊敗後金部隊進攻,被敵人稱為前所未有之勁敵。由於己巳之變,明思宗下旨誅殺袁崇煥[5]。現存袁崇煥紀念館等紀念場所。


早期生涯[編輯]

袁崇煥是廣東東莞人[6],為人慷慨,富於膽略,好與人談論軍事。遇到退伍士卒,每每請教邊疆軍事情況,並有志於邊疆事務[4]。他還喜歡遠遊,上京應試時,常順便遊歷,足跡幾遍天下[7]。途中,他常與友人徹夜長談,內容亦多涉及軍事[8]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煥中式三甲第四十名進士,任福建邵武知縣天啟二年(1622年)到京述職時,因御史侯恂舉薦其有軍事才能[9],升任兵部職方司主事[10][11]。當時,後金兵勢正盛,王化貞大軍在廣寧覆沒,朝廷驚惶失措;對於是否能夠鎮守住山海關,朝臣議論紛紛。袁崇煥卻在在此時單騎出關考察局勢,兵部、家人都不知其蹤影。不久,他返回北京,上書報告關上局勢,並稱:「只要給我兵馬糧草,我一人足以守住山海關。」[12] 其膽識得到朝臣交口稱讚[13],他也因此升任兵備僉事,負責助守山海關[14][15],且獲朝廷批准,招募兵卒[16][17][18]
袁崇煥到達山海關後,成為遼東經略王在晉下屬。當時,關外已被蒙古哈剌慎諸部控制,袁崇煥最初僅在關內駐守,很快即因任事幹練得到王在晉倚重,奉其命移駐中前所,隨即又得令前往前屯衛,安置遼東難民。袁崇煥連夜出發,四更時分即進入前屯城內,將士無不佩服[19]。事成後,王在晉上奏題名袁崇煥為寧前兵備僉事[20],負責寧遠前屯衛二城防衛,形成保護山海關外圍工事。寧遠在最前線,前屯衛稍後。然而在防事安排中,兩人產生分歧。王主張在山海關外八里處的八里鋪築城守御,袁則認為該外圍陣地太窄,並非良策,在爭辯無果之後,袁越級奏請首輔葉向高[21]。經左光斗提議,大學士孫承宗以閣臣掌兵部事,巡視遼東。
當時後金攻破廣寧後,又強令錦州義州等處民眾東遷。其中義州一部佔領十三山,並多次擊敗後金部隊進攻。後金久攻不下,築長圍困。十三山領袖楊三畢麻子派人突圍並向明軍求援。袁崇煥請命:「派五千人鎮守寧遠,以壯十三山氣勢,並派遣其他部隊參與營救。寧遠距離十三山有二百里,進可佔領錦州,退可堅守寧遠,何必對十萬人置之度外呢?」孫承宗向總督王象乾請教,王象乾認為關上軍方無士氣,請派遣關內三千人前往,孫承宗認為可行[22],於是告訴王在晉。王在晉則不同意營救,致使十三山民兵只有六千人脫逃[23]
孫承宗決定出鎮關外,徐圖收復遼東,於是召集將吏商議。閻鳴泰主張在覺華島築城,袁崇煥主張在寧遠,王在晉張應吾邢慎言則堅持修築山海重關的意見;最後,孫承宗採用了袁崇煥的意見[24]。不久,孫承宗回京後上書明熹宗,請免王在晉的遼東經略職位,自任督師,鎮守山海關,且更加倚重袁崇煥。袁對內安撫軍民,對外整飭邊防戰備,成績顯著[25];且嚴厲執法,軍紀大有改觀[26]

領兵遼東[編輯]

寧遠大捷[編輯]

戰守逶迤不自由,偏因勝地重深愁。
榮華我已知庄夢,忠憤人將謂杞憂。
邊釁久開終是定,室戈方操幾時休?
片雲孤月應腸斷,樁樹凋零又一秋。
袁崇煥《偕諸將游海島》,寫於1624年
天啟三年九月,孫承宗令袁崇煥與滿桂鎮守寧遠,袁崇煥開始領兵遼東。在寧遠時,袁崇煥率領祖大壽高見賀謙等進行城牆修築工程,次年工程結束,寧遠城遂成山海關外重鎮。當時城內士兵士氣高昂,商旅昌盛[27]。此時,袁崇煥父喪,其守喪的請求卻被朝廷拒絕,而命其在職守制[28]。 天啟四年(1624年),袁崇煥與馬世龍王世欽等率領一萬二千名部隊東巡廣寧(今北鎮市),其位於錦州以北,相距後金重鎮瀋陽不遠。其大軍經大凌河的出口十三山,從海道還寧遠[29]。其膽識得到孫承宗讚賞[30],袁崇煥亦因功升為兵備副使[31],再升右參政[32]。次年夏,孫承宗根據袁崇煥的策劃,派遣諸將分屯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小凌河各要塞,又向北推進了二百里,除了廣寧以外,幾乎完全收復了遼河以西後金放棄的舊地[33]。而此時後金大汗努爾哈赤亦將京城南移至遼寧瀋陽,雙方擺出進攻姿態,劍拔弩張,局勢一觸即發。
清實錄》中的寧遠之戰插圖。
當時明朝朝廷內部魏忠賢閹黨大肆屠殺東林黨人,其中楊漣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等大臣被誅殺,而在遼東邊防立功的熊廷弼亦遭牽連[34]孫承宗亦被閹黨人高第取代遼東經略職位。高第繼任後,立即要求袁崇煥將遼東部隊全部撤入山海關(一說撤入部隊不包括寧遠[35]),袁崇煥與督屯通判金啟倧認為城池已收復,無理放棄撤退,於是極力反對,並抗命拒絕在寧遠、前屯衛的部隊撤退[36],高第下令放棄糧食十餘萬石,撤退途中死傷甚多,軍民紛紛氣憤難當[37],許多物資在撤退過程中既沒有撤離,也沒有銷毀,最終盡為後金所得[38],明軍物資損失慘重[39]。之後,錦州、右屯、大小凌河、松山、杏山等部隊被撤去。袁崇煥請求回家守父喪,未被批准。同年十二月晉陞按察使[40],依然守衛遼東[41]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十三萬大軍渡過遼河,詐稱三十萬,向山海關進發。二十三日抵達寧遠城下[42](一說正月初十抵達寧遠,未予馬上攻城[43])。後金軍有十三萬人,而寧遠守兵只有一萬。當時,明朝朝廷得到急報,兵部尚書王永光等廷臣討論戰時,各個束手無策。遼寧經略高第、山海關總兵楊麒則擁兵山海關,不去援救。《明史》記載當時朝野上下皆認定寧遠肯定守不住[44]。而寧遠城中,袁崇煥則與大將滿桂、副將左輔朱梅,參將祖大壽、何可綱等將士誓死守衛城池。他甚至寫血書告示傳閱,並向士卒下拜,全軍上下士氣高昂,決意死戰[45]。袁崇煥還下令前屯守將趙率教、山海關守將楊麒,凡有寧遠城的逃兵回去,一概斬殺[46]。二十四日,後金部隊開始進攻寧遠城,其先鋒圍城部隊為兩萬鐵甲騎軍,其用鐵裹車撞擊城牆,並用鐵鍬挖掘牆腳,城牆被挖成凹龕;明軍則採用階石碾壓城外後金部隊。袁崇煥還使用紅衣大炮,重創城外後金兵[47][48][49][50][51][52][53]。次日,後金軍因當時天氣過於寒冷,寧遠的城墻雖然被挖了不少洞,但卻始終沒有坍塌[54],再攻未能攻下城池。後金軍之後撤退[55],改道離城五里的龍宮寺紮營,改為攻擊覺華島,覺華島上的軍民被屠戮一空,傷亡萬餘,島上糧食、房屋、船隻的損失也非常大[56]
寧遠之戰為後金軍的首敗,努爾哈赤亦因此耿耿於懷[57][58]寧遠解圍後,明熹宗採納兵部尚書王永光的建議[59],不追究高第之過。[60],以激勵士氣。明熹宗嘉獎廣寧軍功勞[61]。袁崇煥隨即升任右僉都御史[62],而滿桂等大將也紛紛升職[63]。而高第、楊麒因不援寧遠和覺華島而免職,以王之臣趙率教取代[64]。近年也有人對寧遠之戰提出質疑,認為努爾哈赤退兵是因為在覺華島搶掠得到了糧食,便沒有必要冒著巨大傷亡強攻寧遠。

關寧錦防線[編輯]

明末東北邊疆戰略態勢圖
天啟六年(1626年)三月,袁崇煥因功升至遼東巡撫,負責遼東及山海關等地[65],並開始經營關寧錦防線。袁起初辭賞,後明熹宗堅持原意[66]。然而,魏忠賢見其地位上升,於是增加提防,並派遣其親信太監劉應坤紀用到寧遠監軍[67]。袁崇煥上疏反對,但不被採納[68]。後朝廷為安撫袁崇煥,提升其為兵部右侍郎,並賞銀幣,子孫世襲錦衣千戶[69][70]。在此時,滿桂因為寧遠之戰中趙率教未能親自援救而互相指責,袁崇煥與滿桂之間產生激烈衝突,袁上奏請求遣其鎮守其他城鎮,於是滿桂被召還北京[71]。而當時經略王之臣極力反對,並請求朝廷命其鎮守山海關[72]。朝廷為了緩和各方矛盾,命令王之臣專守關內,而關外士兵將領皆由袁崇煥派遣[73]。之後袁崇煥自悔,請求朝廷依照王之臣建言。滿桂遂被調遣鎮守山海關,並持尚方寶劍、統領關內外部分軍隊[74]
基於對廷臣誹謗的擔心,袁崇煥上了一道奏章,提出守遼的基本戰略。其主張:一、用遼人守遼土;二、屯田,以遼土給養軍隊,可以減少海運;三、以守為主,等待機會再出擊。他擔心立功之後,清兵必定會使反間計,散播謠言,而本國必定有人妒忌毀謗。此奏摺得到明熹宗的嘉許[75]。同年冬天,袁崇煥率領趙率教以及兩名特務太監劉應坤、紀用,興辦防禦工事及屯田,逐漸收復高第此前放棄的土地[76]。事後,袁崇煥上奏讚許這兩名太監的功勞,魏忠賢、劉應坤、紀用三人都得到了封賞[77]。袁崇煥還上奏進言:明朝部隊不善於野戰,只能憑藉固守和大炮防禦的策略。並要求增加四萬部隊去修築松山城等防禦設施。後都得到明熹宗的批准[78]

與後金議和[編輯]

因為寧遠之戰後,明朝急於修建防禦工事;而後金則急需軍需補給,鞏固統治。天啟六年八月,後金首領努爾哈赤病逝,袁崇煥派遣使者去悼念,以窺視其虛實[79]。後金政權的繼任者皇太極派遣使者到袁崇煥處,雙方欲議和[80],皇太極甚至自降身份稱臣[81]。議和同時,後金部隊趁機進攻朝鮮。天啟七年一月,皇太極在遣使答覆的同時,渡過鴨綠江[82]。當時明朝朝廷議論議和之事,王之臣以宋朝金朝的議和歷史附議而彈劾袁崇煥。朝廷召還王之臣回京,並取消遼東經略職位不再設,而山海關內外部隊皆由袁崇煥調遣[83]。之後袁崇煥趁後金部隊主攻朝鮮時,派兵修建錦州中左大淩的防禦工事。皇太極因此抗議其缺乏和平誠意,並提議劃定疆界[84]。當時朝鮮受困、駐守朝鮮的毛文龍告急,於是明朝朝廷命令袁崇煥發兵救援,其用海軍援助毛文龍,又派遣左輔趙率教朱梅等九名將領率領精兵九千進攻三岔河,形成牽制局勢。不過當時朝鮮已經被後金部隊佔領,於是諸將返回遼東[85]
袁崇煥議和之初,明朝朝廷並不所知。當時奏報時,明熹宗起初讚許其方,後改變看法認為並非良策,於是頻繁下旨禁止[86]。袁崇煥則因為要修築防禦工事而堅持己見。當時朝鮮與毛文龍部隊被後金進攻,朝廷中言官認為是因議和所招致的[87]。同年四月,袁崇煥上書道:「關外四城有四十里地,有屯兵六萬,商民數十萬,現在地少人多。必須修築錦州、中左、大淩三城,才能轉移商民、大量屯田。如果城牆在修筑前敵兵入侵,屆時勢必撤退,那麼此前的努力都失敗了。現在趁後金進攻朝鮮,於是用緩兵計為上。當敵方得知消息後,城防已成,於是關外四百里地則可固若金湯了。」之後明熹宗得報後嘉獎[88]。雖然朝廷議論紛紛,不過袁崇煥的山海關-寧遠-錦州關寧錦防線)防線基本構建完成。

寧錦大捷[編輯]

明代寧遠衛北門威遠門,上部城樓為重建
天啟七年五月,後金匆匆從朝鮮撤兵後,立即大舉攻向寧錦。皇太極親率八旗旗精兵,分兵數路進攻遼西,袁崇煥將前方未築成的城塞人馬,收入錦州。戰前,兵部尚書王之臣覆袁崇煥言:……今日之事,守者以全城為上,援者以退賊為功,俘馘斬級皆所不計(明熹宗實錄天啟七年五月)。五月十一日,後金軍至錦州,距城一里,四面紮營布兵,將錦州城包圍。時明太監紀用、總兵趙率教駐錦州,負責築城、守城。當後金兵將至時,左輔等人,撤入錦州,憑城固守。皇太極得報後,傳令攻城。後金兵攻城數日,傷亡慘重,別無所獲。十六日,明遼東巡撫袁崇煥派人送給紀用、趙率教的書信被後金兵截獲,內稱「調集水師援兵六七萬,將至山海關,薊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後所兵俱至寧遠。各處蒙古兵,已至台樓山」云云。皇太極信以為真,即收縮圍錦兵力,聚集於城西,以防明援師。至二十六日,後金軍已圍城15日不克,人馬疲憊士氣低落。[89]趙率教率部環城而守,並以緩兵計派遣使者求和,使者三次返回並未成功,而皇太極攻城愈急[90]。袁崇煥於是派遣祖大壽和尤世祿帶了四千精兵,繞到清軍後路去包抄,又派水師去攻東路作為牽制,並請求關內部隊救援[91]。當時明朝朝廷命山海關的滿桂移師前屯,而駐守三屯的孫祖壽移師山海關,宣府黑雲龍移師一片石,薊遼總督閻鳴泰移師山海關;又派遣昌平、天津、保定兵馳援上關;並命山西河南山東的部隊進行備戰[92]
錦州城內,趙率教與前鋒總兵左輔、副總兵朱梅等率兵奮勇死戰,和後金部隊從五月十一打到二十八日,之後皇太極久攻不下,轉而去分兵攻寧遠[93]。二十八日,遼軍與後金軍在寧遠城,展開激烈的攻守戰。袁崇煥列重兵,陣城外,背依城牆,迎擊強敵。皇太極欲馳進掩擊,貝勒阿濟格也欲進戰;大貝勒代善、二大貝勒阿敏、三大貝勒莽古爾泰「皆以距城近不可攻,勸上勿進,甚力」。天聰汗皇太極對於三位大貝勒的諫止,怒道:「昔皇考太祖攻寧遠,不克;今我攻錦州,又未克。似此野戰之兵,尚不能勝,其何以張我國威耶!」明遼軍與後金軍兩支騎兵,在寧遠城外展開激戰,矢鏃紛飛,馬頸相交。明總兵滿桂身中數箭,坐騎被創,尤世威的坐騎也被射傷;後金貝勒濟爾哈朗、薩哈廉及瓦克達俱受傷。兩軍士卒,各有死傷。明軍騎兵戰於城下,炮兵則戰於城上。袁崇煥親臨城堞指揮,「憑堞大呼」,激勵將士,齊力攻打。參將彭簪古以紅夷大炮擊碎八旗軍營大帳房一座,其他大炮則將「東山坡上奴賊大營打開」,後金軍傷亡重大。明太監監軍劉應坤奏報稱:「打死賊夷,約有數千,屍橫滿地」。後金貝勒濟爾哈朗、大貝勒代善第三子薩哈廉和第四子瓦克達俱受重傷,游擊覺羅拜山、備御巴希等被射死。蒙古正白旗牛錄額真博博圖等也戰死。後金軍死傷甚多,屍填濠塹。二十九日,後金天聰汗皇太極率軍撤離寧遠,退向錦州。當時袁崇煥與中官應坤、副使畢自肅督軍並在城上進行炮擊;而馳援的滿桂、尤世祿、祖大壽等在城外大戰,後雙方死傷慘重,滿桂身負數箭[94]。後金部隊見無法攻下寧遠,於是改為進攻錦州[95]。六月初四,皇太極增兵猛攻錦州,錦州城中使用大炮、火炮、火彈和矢石等武器,清兵受創極重。於是次日皇太極退兵,並拆毀大凌河、小凌河兩個要塞[96],史稱「寧錦大捷」,為明朝與後金交戰的第二次大勝,戰後袁崇煥力表滿桂、趙率教二人之功[97]。《清太宗實錄》記載:「攻錦州城南隅,因城濠深闊,難以驟拔。時值溽暑,天氣炎蒸,上憫念士卒,乃引軍還。」《舊滿洲檔》更少諱飾:刻有「寬溫仁聖皇帝」字樣的皇太極信牌此次攻打時,兵士死亡很多,大軍遂還。 由此可見,皇太極撤軍的三個因素——城濠深、天氣熱、死傷多,其中「死傷多」是主要原因。戰後不久,袁崇煥被閹黨陷害去職,功勞被閹黨大肆冒領,時人敢怒不敢言。直到閹黨倒台後,冒袁崇煥之功,被列入閹黨十大惡之一[來源請求]
慷慨同仇日,間關百戰時。
功高明主眷,心苦後人知。
麋鹿還山便,麒麟繪閣宜。
去留都莫訝,秋草正離離。
袁崇煥《南還別陳翼所總戎》
雖然袁崇煥帶兵遼東大戰後金,明朝內部閹黨魏忠賢則控制朝廷,朝廷內部阿諛奉承[98],當時各地巡撫官員紛紛為其修建生祠[99]。天啟七年四月,袁崇煥上奏摺,稱頌魏忠賢的功德,並要求在寧遠、前屯兩地為魏忠賢修建生祠[100][101][102][103]。儘管如此,寧錦之戰後,當時朝廷論功行賞,受賞者數百人,廷臣紛紛讚許此戰功勞為魏忠賢調度有方[104],其中魏忠賢的義子亦因此封侯,然而袁崇煥只升一級[105]。當時兵部尚書霍維華認為不公,上疏請求讓蔭,魏忠賢亦拒絕其請求[106][107][108]。相反,魏忠賢派使其黨羽以袁不救錦州為由,彈劾袁崇煥[109][110]。袁崇煥不得已請求辭職告老還鄉[111],同年七月獲准[112],而王之臣代為督師兼遼東巡撫[113],滿桂鎮守寧遠[114]

再次復出[編輯]

袁崇煥手跡「聽雨」
熹宗去世,思宗即位,建立東林黨內閣,魏忠賢被誅,朝臣紛請召袁崇煥還朝。崇禎元年(1628年)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115]。七月,思宗召見袁崇煥。期間,袁崇煥慷慨陳詞,稱「五年平遼」,之後後悔失言[116]。在疏陳方略時,袁崇煥表示其在邊關立功,唯恐朝廷人士妒功中傷。思宗請袁無須疑慮,其自有主持[117]。大學士劉鴻訓上書請思宗收回王之臣、滿桂的尚方寶劍[118]。崇禎皇帝即賜崇煥尚方寶劍,在復遼前提下,可以方便行事[119][120]。此外,皇帝再加獎勉,賜他蟒袍、玉帶與銀幣。袁崇煥領了銀幣,但以未立功勛,不敢受蟒袍玉帶之賜,上疏辭謝[121]
袁崇煥還未到任,寧遠已發生兵變。起因是公家欠餉四月,四川軍人與湖廣士兵於是先行嘩變。士兵把巡撫畢自肅、總兵官朱梅等縛在譙樓上。兵備副使郭廣於是把官衙庫房中所有的二萬兩銀錢拿出發餉,並向寧遠商民借五萬兩,嘩變始解。畢自肅引罪自殺[122]。同年八月,袁崇煥到達遼東,逮捕張正朝張思順等十五人並斬首於集市,此外,斬殺中軍吳國琦、懲罰參將彭簪古,並罷免都司左良玉等四人,兵變始定[123][124]
嘩變改變遼東部隊的駐守布局:祖大壽仍鎮守錦州;何可剛升任都督僉事,代替解任後的朱梅,寧遠、錦州合鎮;趙率教則轉移至山海關;而袁崇煥親自鎮守寧遠。因為畢自肅已死,袁崇煥上奏請撤消遼東巡撫職位,並罷免登萊巡撫孫國楨、取消該巡撫職位,崇禎皇帝均批准[125]。此外,袁崇煥又撫慰哈剌慎三十六家,穩定邊疆安定[126]。崇禎二年,明思宗加封其為太子太保[127],並賞賜蟒衣、銀幣[128]

殺毛文龍[編輯]

袁雖然處死了毛文龍,但慮其部屬有變,於是諭示只誅殺毛文龍一人,其餘免罪,並命原皮島副總兵陳繼盛繼任。此外,並增加兵餉至十八萬兩白銀。此後的奏摺中,袁崇煥上疏陳述毛文龍因拒絕設文官監軍、糧餉由寧遠轉發、瞞報兵力、殺良冒功等罪惡,而決議誅殺毛[134]。明思宗對於袁崇煥矯詔殺毛文龍一事「驚徨不已」,在崇禎中反間計後,閹黨欲孽趁機構陷袁崇煥[135][136],但當時沒有發作,此事在後來斬殺袁崇煥時成為他的罪狀之一。同時,思宗以兵減餉增而升疑,不過仍然接受袁崇煥的提議[137][138]。此後,袁崇煥整頓全部遼東及登萊、天津部隊,共有士兵十五萬三千餘人、馬匹八萬一千餘等[139][140][141][142]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與內閣輔臣錢龍錫到平遼事宜時,提及毛文龍可用則用,不可用殺之不難。[129][130]袁崇煥在去雙島前疏言:「復遼有必乘之機,有必由之路,千聞不如一見,久欲親閱東江形勢,而總兵毛文龍,欲於此省(北汛)口,侯臣面授方略,夫文龍懸軍海外,不經督撫節制者八年,文龍自負男子,豈不欲建立奇功?……臣得晤文龍各搜數年之肝膈,出生平之意見,以成東西合進之局。」並在最後請皇上亟催東江司餉郎中宋猷,湊發十萬糧餉給東江將卒[131]。同年六月初一,袁崇煥與毛文龍在旅順附近的島山會見,並商議軍事。經過連續三日的談判,毛文龍始終不接受袁崇煥主張的「皮島必須受朝廷節制;定營制;出兵收復旅順、鎮江」等建議,談判失敗。之後袁崇煥勸其歸鄉,而毛文龍則稱自己了解遼東局勢,並能解決滿洲、順勢攻佔朝鮮[132]。此後,袁傳副將汪翥上船密議,通宵部署誅殺毛文龍。初五,袁崇煥邀毛文龍一起檢閱將士比賽射箭,藉機將毛文龍與其士卒隔開,然後將其拿下,毛文龍叩頭請免,但為時已晚。袁於是宣布毛的「十二大罪狀」,祭出尚方寶劍,稱「皇上賜尚方正為此也」,便宜專殺毛文龍[133]。毛文龍有部下為其求情,稱毛沒功勞也有苦勞,被袁崇煥斥退。

己巳之變[編輯]

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上奏稱及後金會繞道蒙古進攻明朝[143][144][145][146]。後來皇太極果從遵化而入,並陷遵化。但是,薊門一帶的空虛,也系時任薊遼督師的袁崇煥調移兵防所致。
同年十月二十七日,皇太極聯合喀喇沁,繞境蒙古朵顏部地盤破長城喜峰口而入。十月二十八日,袁崇煥在寧遠得警,馬上令山海關總兵趙率教入援遵化錦州總兵祖大壽入關後繼。十一月初四,趙率教戰死於三屯營[147],袁崇煥率兵至山海關。十一月初五,袁崇煥率軍進入薊鎮。十一月初六,袁崇煥到達永平,得報遵化已於十一月初三被攻陷,巡撫王元雅被殺。袁崇煥在榛子鎮接到崇禎聖旨,獲得調度指揮各鎮援兵之權[148]
十一月初九,袁崇煥到達順天府薊州。十一月初十,袁崇煥進入薊州,承諾「力為奮截,必不令越薊西一步」,當時孫承宗指出應該守薊州三河一線,以關寧兵布防薊州西部各地,袁崇煥卻將勤王各軍佈置到了其他地區[149],以至於十一月十三日,後金大隊輕鬆通過石門。十一月十四,袁崇煥獲報,後金軍已經薊州穿越而過,袁崇煥在後追趕,卻未打一仗[150]。十一月十六夜,袁崇煥趕在後金部隊前到達北京左安門[151]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煥、祖大壽領關寧兵九千人和莽古爾泰阿巴泰阿濟格多爾袞多鐸豪格帶領的後金左翼大軍、護軍及蒙古兵大戰於廣渠門[152][153],雙方互有死傷[154]。這一役之後,清兵眾貝勒開會檢討。皇太極的七哥阿巴泰按軍律要削爵。皇太極說: 「阿巴泰在戰陣和他兩個兒子相失,為了救兒子,才沒有按照預定的計劃作戰,然而並不是膽怯。我怎麼可以定我親哥哥的罪?」便寬宥了他。可見這一仗清軍敗得很狼狽。[來源請求]之後又先後兩次會審參與此戰的蒙古人,但未說明對蒙古人的處罰情況。在第一次會審之後,處罰了不敢與袁崇煥接戰的滿族總兵官等將官數人。十一月二十七日,袁崇煥又用鄉導任守忠策,以五百火炮手,潛往海子,距皇太極軍營里許,四面攻打,後金軍遂「逃遁」[155]
在袁崇煥被思宗下獄時,後金軍聞訊再次殺回京城,在永定門與明軍血戰,之後死傷慘重退兵,但明軍大將滿桂也陣亡。而後,後金奪取遵化四城,退回關外,己巳之變結束。

下獄磔殺與影響[編輯]

明思宗在崇禎二年十二月初,平臺召對,問袁崇煥為何殺毛文龍,為何使後金入關,為何箭射滿桂,袁崇煥不能答,被當場逮捕入獄[156][157]。袁崇煥下獄後,祖大壽竟率領明軍的主力關寧軍跑回了寧遠,後來滿桂戰死京城,不能不說和祖大壽的這次潛逃無關[158][159]。之後,滿桂被拜為武經略,賜尚方劍,指揮來援各部。而當時已經退到良鄉的皇太極聽聞袁崇煥下獄事後,親帥大軍再次進逼京城。明思宗要求滿桂出兵對敵,滿桂則以「敵勁援寡,未可輕戰」為由,堅持防守。然而在多次催促下,同月十五日滿桂還是不得已含淚而出,領黑雲龍麻登雲孫祖壽諸大將,移營永定門外二里,十六日被後金軍以精騎四面包圍,滿桂及孫祖壽戰死,黑雲龍、麻登雲被擒[160]
當時後金所入隘口乃薊州太守劉策所轄,而袁崇煥一得到消息立刻千里赴救,有人認為有功無罪,但是袁崇煥本是薊遼督師,專事平遼,不可謂沒有責任;況且後金傾巢而出,袁崇煥卻一未派軍隊圍魏救趙,攻擊遼東,二又先期誅殺牽制後金後方的毛文龍,故時人認為他縱敵擁兵。在第一次平臺召對時,袁崇煥極言局勢險惡[161],也使大臣也認為他是引敵脅和,將為城下之盟[162]
此外據乾隆四年再次修改的《明史》所記,清軍設反間計,傳聞袁崇煥與清軍定有密約,並縱放捉獲的宦官聽聞後遣返回明廷去。其宦官告訴明思宗,加重了明思宗的疑心[163][164]。但是閻崇年等一些學者則傾向於認為明思宗殺袁崇煥是因為朝廷內閹黨餘孽的誣陷,皇太極的反間計只是袁崇煥落獄之因。也有很多學者認為,反間計只是清朝後來篡改史書,以圖抹黑崇禎的陰謀。
於崇禎三年八月,明思宗降旨[165][166],將袁崇煥磔刑(淩遲)處死於西市,棄屍於市。行刑那天,袁崇煥毫無懼色,他被五花大綁,押上刑場,「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167],袁崇煥卒年四十七歲。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將勇,忠魂依舊保遼東。
——袁崇煥刑前遺言[168]

後世與紀念[編輯]

袁崇煥墓與碑
袁崇煥死後,其遺腹子袁文弼被編入寧古塔漢軍正白旗,改姓「袁佳氏」。其後清末著名的富明阿壽山等俱是袁崇煥後裔[169]
袁崇煥處死當晚,一佘姓義士冒死將朝廷打算「傳視九邊」的袁首級偷葬於家中,被稱爲「冒死葬忠魂」,臨終前給後世子孫留下了遺訓:一不許再回廣東老家,要世世代代為其守墓,二不許做官,三不許不讀書。自此,佘家後人秘密守護,直到乾隆年間,守墓才轉為公開。1992年,在原址重建袁崇煥墓。2002年,開始全面整修袁祠向遊人開放。從1630年至今,佘家的後代在守墓近四百年。現在袁崇煥紀念館位於北京東城區花市斜街廣東義園舊址,包括原來的袁崇煥祠墓,袁崇煥手跡《聽雨》以及康有為題寫的「明袁督師廟記」手書等珍貴文物將珍藏於該紀念館。原墓堂廊柱曾懸有康有為所書對聯。
自壞長城慨今古,
永留毅魄壯山河。
2010年7月被下令鏟走的袁崇煥的粗話
此外,在廣東東莞袁崇煥紀念園,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石碣鎮水南村。由該鎮村民與海外袁氏宗親捐資1點2億元人民幣,在明代袁氏故居遺址興建,佔地共11萬平方米。包括袁故居、袁督師祠、雕像、衣冠冢、三界廟等。
2010年7月,原位於袁崇煥雕像的基座、刻有「掉哪媽!頂硬上!」的袁氏粗話被鑿去,事件引起廣州市輿論和民眾強烈不滿,最終導致廣州市民組織捍衛粵語行動[170][171]

評價與爭議[編輯]

硃筆批改過的萬斯同明史稿》(《明史》底稿之一)。因政治需要,正史編纂過程中的篡改不可避免。
袁崇煥是一位極具爭議的歷史人物,關於其事迹、評論幾百年來一直爭論不休,正如孟森在《明本兵梁廷棟請斬袁崇煥原疏附跋》中提及,明末時期歷史記載十分混亂,即使是與其耳目相關的人,其恩怨糾葛也尤其複雜[172]。其中,主要爭議的集中點是袁崇煥殺死毛文龍、是否背叛明朝政府等。
袁崇煥在遼東時的同事王在晉在《三朝遼事實錄》中表示,袁崇煥雖然死於國法,但是其在寧遠之戰等戰績功勞不應埋沒[173]。作為敵對政權的清朝政府,也對袁崇煥讚賞有加。張廷玉等在官方史書《明史》中主張袁崇煥妄殺毛文龍,而崇禎帝誤殺袁崇煥。此指使自毀長城,加速了明朝的滅亡[174]。而乾隆皇帝亦表示,袁崇煥雖然與清朝為難,但是忠於職守,只是因為明朝皇帝昏庸,以至於被斬殺,值得憐憫[175]。則對於明末時期大將徐石麒則認為袁崇煥表面主戰而實際主和,並以殺毛文龍示信後金[176]
而在文人學術中,相關的爭議則更為突出。明末清初文人計六奇在《明季北略》主張袁崇煥誅殺毛文龍,如同宋朝時期秦檜用十二道金牌矯詔殺岳飛[177],但是認為崇禎皇帝殺死袁崇煥為冤[178]中華民國初年,國學大師梁啟超在《袁督師傳》則讚賞袁崇煥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為「以一身之言動、進退、生死,關係國家之安危、民族之隆替者」[179]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毛澤東也主張袁崇煥為「愛國領袖」,並要求北京政府保護其祠廟[180]
部分學者認為袁崇煥殺毛文龍為泄私憤[181]。也有說有證據毛文龍當時要降女真[182],袁崇煥殺毛文龍的事情「一無錯處」[183]。按袁崇煥上疏,毛文龍死前六個月早已無生(除非接受袁崇煥的領導),並不是因為叛國。[184] 毛文龍被殺後有徐爾一[185] 等人上疏為其鳴冤。三個月後就發生了「己巳之變」,清軍兵臨北京城下,明廷大臣們多歸因於毛文龍死後女真無後顧之憂所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