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3日 星期五

古代清官的感人故事(组图)

古代清官的感人故事(组图)
   2013-03-01   凯风网综合         [
  遍览史籍,大凡受人景仰的为官者,莫不与“廉”字相联系。而那些饱受骂名的官吏,莫不与“贪”难逃干系。何谓“廉”?即清明、清正,坚持操守,拒绝贿赂。能做到这些的清官、好官,为历代人民所敬仰、称颂。

  清官的“俭、勤、忍”
  有的学者归纳清官的特点是:“自奉廉洁”、“振贫扶弱”、“爱民如子”、“压抑豪强”、“执法公平”、“断狱如神”等等。古语有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像高洁的莲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也是对为官者的基本要求。

  然而,物以稀为贵,能够做到上述要求的,毕竟是少数,明末清初优秀的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所著《夜航船》卷七“清廉类”中,扳着指头数了很久,也不过找出40位清官。如果说,能力过人,造福一方是对为官者的最高要求,那么秉持清廉,其实是道德角度的最低要求。


徐九经的戏曲形象

  上世纪80年代,有一出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轰动一时。徐九经是确有其人的,明嘉靖年间,他在江南句容当县令,任满后调走,百姓恋恋不舍,说:“公幸训我!”徐九经答道:

  “唯俭与勤及忍这三个大字。”他曾经在大堂上画了一棵菜,上题“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徐九经走后,百姓将他画的菜刻在石上,并写下“俭、勤、忍”三字,称为“徐公三字经”。

  这三个字,在中国政治史上实在是可圈可点的。如果不能甘于清贫淡泊,做不到“俭、勤、忍”,就当不了清官。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做到时时清白、事事清白,生前清白、身后清白,才能赢得百姓夸奖,获得青史留名。

  简朴度日,勤于政务,守住清贫。说也简单,做到实难。而历史上仍有许多勤俭节约、爱民如子的好官、清官,值得今人学习。

  诸葛亮自报财产

  三国时期的传奇人物诸葛亮,一生跟随刘备征战南北,“抚百姓,示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国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尽管大权在握,他对子侄辈的要求却极其严格,不以自己位高权重而特殊对待。他的亲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年仅54岁便英年早逝。

  诸葛亮生前给后主刘禅的一份奏章中,对自己的财产、收入进行了申报:“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

  这就是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蜀国名相诸葛亮严于律己,一身清廉使然。

  白居易与民同乐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心系民众疾苦,他在皇帝面前做谏官时,就屡次上书,请求革除弊政,写了大量讽谕诗揭露官僚势力残害人民的罪行。


白居易

  他在地方做官时,每到一处,都要力争多做些对人民有益的事。在杭州做刺史时,他修筑湖堤(现在的西湖白堤),利用湖水灌溉土地。在做忠州刺史时,他搞了许多利民的改革,号召开荒生产;改进税收办法,增加豪富的税款,减轻贫苦农民负担;尽量节省开支,减轻老百姓的支出。

  他还亲自带头种树,绿化荒山。他常主持群众聚会,席地而坐与民同乐。有些官员说他:“贵贱杂处,不成体统。”白居易对这种议论毫不理睬。后来忠州人为了纪念这位爱民的好官,为他建了“白公祠”。

  范仲淹爱民如子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从小出身贫苦,入仕从政后,十分关心民生疾苦。有一年,蝗灾、旱灾蔓延全国,淮南、京东等地灾情严重。当时,范仲淹就请求朝廷巡察处理,朝廷却置之不理。他十分气愤,冒着杀身之祸质问仁宗:“宫中的人如果半天不吃饭,会怎样呢?江淮等地饥民遍野,怎能熟视无睹,不予救济?”皇上无言以对,便派他去安抚灾民。


范仲淹

  范仲淹每到一地,就开官仓赈济灾民,发官钱救济百姓,并带领群众生产自救。他看到饥饿的人们常常挖一种叫“乌味草”的野草充饥,粗糙苦涩,难以下咽。回京时,特意带回“乌味草”,呈献给宋仁宗,请他传示朝廷上下,以劝戒他们勿忘百姓之疾苦,杜绝奢侈之恶习。

  范仲淹在邓州做官时,有一天与官员们登楼宴饮,刚想举杯,突然看见楼下有几个身穿孝服的人,正沮丧地整理殡葬用具。他叫人去问,原来是一位穷书生病故,朋友们想把他葬在近郊,但一件陪葬物品也没有,故而沮丧。范仲淹听罢潸然不语,当即下令撤掉酒席,拿出钱来,叫人好好安葬书生。

  范仲淹晚年在杭州做官时,还用一生积蓄,在近郊购置一千亩良田作为“义田”,供贫困百姓耕作,可他直到晚年,连一座像样的宅第也没有,病逝后,家无余财,连像样的丧葬都没有。但他却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爱民如子的优良作风,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财富。

  苏轼精打细算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1037-1101),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21岁就中了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非常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苏轼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自己耕种。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实行计划开支:先把一年所有的薪俸收入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

  尽管如此,拿到一小份钱后,苏轼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苏轼的勤俭节约在历代官员中实为楷模。

  于谦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浙江杭州,从小爱读书,知道很多历史故事,尤其敬仰南宋文天祥,把文天祥的画像挂在自己的书桌前面,好让它每时每刻提醒自己向文天祥学习,做像文天祥那样的人。


于谦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当过巡抚。当时,朝中大权都被太监王振掌握。地方官进京办事,都必须给他送礼。可于谦不屑于这么做。他的手下人劝道:“你还是给王振送点礼吧。如果没有金银珠宝,带点土特产也行呀。”于谦听了,甩甩自己的衣袖,笑着说:“我只有两袖清风,没什么好送的。”人们后来常说的成语“两袖清风”,就是由此得来的。

  于成龙自甘淡泊

  清代名臣于成龙(1616-1684)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廉吏”。1661年,他出任广西罗城县令,当时局势甫定,百废待兴,于成龙 “治乱世,用重典”,大张声势地“严禁盗贼”,甘冒“未奉邻而专征,功成也互不赦之条”的后果,抱着为民而死甚于瘴疠而死的决心,出境讨伐邻县盗贼,终使“邻盗”再不敢犯境。三年之间,就使罗城百姓安居乐业。1667年升任四川合州知州,罗城人民哭送几十里,有一个单眼瞎要求送他到合州,怕他路费不够,希望用自己相命看风水的钱资助他。


于成龙

  四川合州任上,其长子廷冀二次来看望他,都跟仆人吃同样的粗茶淡饭。儿子临走时,他只割了半只熟鸭和红薯供儿子路上充饥。于成龙从此多一外号“于半鸭”。1669年于成龙担任湖广黄州府同知,由于他为官清廉,天天以糠粥为食,又得一外号“于糠粥”。

  直到十几年后升任两江总督,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住在南京这座繁华的都市里,于成龙依然不改淡泊本色,生活仍极为艰苦。平时他招待客人都以青菜为主,所以大家送他外号“于青菜”。

  后来,他死于任上,遗产仅盐米数升,布被一床,袍服一件,靴带两条。江宁百姓罢市而哭,有些百姓甚至给于成龙烧纸钱,被其子廷冀阻挡。廷冀说:老父阳世不贪一文,阴世也一样!

  林则徐禁摆酒席


林则徐画像

  林则徐(1785-1850)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一生历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1838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时,特发一道《传牌》,对沿途接待事宜,作了明确、具体、详细的规定,可以说是他的“廉政公示”: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摆酒席;三不准索贿受贿。他强调“言出法随”,要求“沿途各州公站史准此”奉行。就是说,以上规定带有法律的强制性,要动真格,绝不是掩人耳目的官样文章。

  结语
  古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几千年的民族历史中名留青史的清官好官,会一直为人民所传诵,对今天仍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时代变迁,古代官民之间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已经同封建社会一样不复存在。人大于法的人治社会里产生的“清官”概念,在当前的法治社会里,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但是,这些先贤身上体现的精神却能跨越时代,他们朴素高洁的奢俭观、高风亮节的义利观、出仕为民的民本观、理智清醒的财富观,都对我们今天做人做事起着借鉴作用。

  “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所有的清,最根本的在于人的清,而不能归咎于外因。晋代名臣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当地有一泉水名为“贪泉”,传说饮了此水,便会贪婪成性。吴隐之照饮不误,饮后赋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尽管今天的公务员,已不可与历史上的“官”“吏”划等号,但无论什么时代,有民必然有“官”,社会的秩序需要有维持者;有“官”必然有“权”,维持秩序需要一定的人掌握超出常人的权力。而那些“为官者”、“握权者”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力,则是说不尽的故事。时代永远需要正直、廉洁、善良并能给国家与百姓的生活真正带来福祉的官员。“公生明,廉生威”,今天的“官”,要依法行政,任事有为,仍要以清廉之德,公正之心为根基。

  金代元好问诗中曾说:“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正因为难,才显得珍贵。“清正廉明”,我们始终呼唤“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三清”之风,期待更多的人继承先贤的优秀品质,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塑造“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李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