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竹
扯鈴- |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
申報地區或單位 | 北京市宣武區 |
分類 | 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序號 | 286 |
編號項目 | Ⅵ-4 |
登錄 | 2006年 |
空竹,又被稱為空鐘、空箏
概述[編輯]
空竹是一個底面圓形、側面雙凹的木質物體。抖空竹是用一根兩端有把手的繩抖動轉動或拋起空竹,具有很強觀賞性,可以強身健體。傳統的中國空竹有挖哨,隨著旋轉速度加快會發出聲音;在外國又稱中國搖搖,而歐美所使用的空竹一般以較軟的塑膠材質製成,沒有哨,不會因為發聲而消耗能量。某些歐美製的空竹中心還有軸承系統,能夠讓轉速維持更久。
空竹是一種音響玩具,有如放陀螺一樣,在高速旋轉作用下,底盤周圍的開口同時發聲。最早起源自天津「悶葫蘆」,無聲無息,到了清朝始能出聲,康熙年間柴桑《燕京雜記》說:「京師兒童,有抖空竹之戲,截竹為二短筒,中作小干,連而不斷,實其兩頭,竅其中間,以繩繞其小干,引兩頭摟抖之,聲如洪鐘,甚為可聽。」
孫殿起《琉璃廠小志》記載:「空竹亦名空鐘,能抖出種種花樣,擺攤人均擅此技,藉此以廣招徠。」坐觀老人《清代野記》載:「京師兒童玩具,有所謂『空鐘』者,即外省之『地鈴』。兩頭以竹筒為之,中貫以柱,以繩拉之作聲。唯京師之空鐘其形圓而扁,加一軸,貫兩車輪,其音較外省所制清越而長。」鄧雲鄉在《魯迅與北京風土》中說:「中間有根尖軸的小空竹,纏上線一抽,丟在地上旋轉,嗡嗡作響,叫『風葫蘆』。」
特徵[編輯]
空竹分為單輪和雙輪。雙輪空竹比單輪空竹容易操作。圓盤四周以一個大哨口為低音孔,若小哨口為高音孔,以各圓盤哨口的數量而分為雙響、四響、六響,直至三十六響。
製造商[編輯]
- 北京:有著500年歷史的北京「真久記」空竹為玩家青睞的空竹品牌,但近年已不多見於市。[1]
- 台灣:功群扯鈴
- 臺灣:群興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