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濠梁之辯,即魚樂之辯,是指戰國時代的兩名思想家莊子和惠施的一次辯論。這次辯論以河中的鯈魚是否快樂,以及雙方怎麼知道魚是否快樂為主題。

濠梁之辯 

濠梁之辯,即魚樂之辯,是指戰國時代的兩名思想家莊子惠施的一次辯論。這次辯論以河中的鯈魚是否快樂,以及雙方怎麼知道魚是否快樂為主題。

背景[編輯]

惠施名家的代表人物,在當時與孔子老子墨子齊名。[1]
莊子是戰國宋國人,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惠施既是朋友又是辯論的對手。《莊子》一書里多次提及兩人的辯論。[2]「濠梁之辯」是其中的一次,其文字記錄出自出自《莊子·秋水》。濠水是河名,在今天的安徽省鳳陽;「梁」是古人對橋的稱呼。[3]

經過[編輯]

原文[編輯]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白話文[編輯]

莊子和惠子(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橋樑上散步。莊子看著水裡的鯈魚說:「鯈魚在水裡悠然自得,這是魚的快樂啊。」惠子說:「你又不是魚,又怎會知道魚的快樂呢?」莊子說:「你不是我,怎知道我不知道魚的快樂呢?」惠子說:「我不是你,所以不知道你知道甚麼;但你也不是魚,因此你也無法知道魚是不是快樂。」莊子說:「請回到我們開頭的話題。你問『你怎麼知道魚快樂』這句話,就表示你瞭解到我知道魚快樂才問我,我是在濠橋上知道的。」

分析[編輯]

因濠梁之辯出自《莊子》一書,目前無法確定故事是否只是莊子為了闡述他的觀點編造而成。尤其是惠施目前所能夠掌握的資料僅僅是出自《莊子·天下篇》,其本人的著作已經遺失,因此我們所能掌握的惠施的學說只有「厤物之意」。[1]
有觀點認為,濠梁之辯中,惠施代表的是理性思考。他就事論事,覺得人不可能感知魚是否快樂,同時也不會將自己的快樂轉移到外物之中。與他相反的是,莊子以自己對外物的理解作為外物的狀況。他自己高興,就將自己的高興之情表達到河流中的魚身上,認為魚也很快樂。[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