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石姓溯源


石姓
拼音:shí xìng
目录[ 隐藏 ]
1石姓溯源
2迁徙分布
3郡望堂号
3.1郡望
3.2堂号
4石姓适用楹联
5石姓名人
5.1石姓历史名人
5.2石姓近现代名人
-
  石姓是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汉文化圈姓氏之一,在《百家姓》排第188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3位。石姓在韩国人口排名第68位,使用人口约56500(석(韩国姓氏石通昔,为新罗三大王姓));石姓在日本人口排名4722。
编辑本段石姓溯源
  石姓的渊源复杂,支派繁多,主要有四大派系:姬姓、子姓、芈姓和外族改姓。
  一、出自姬姓的至少有三支:
  1、出自姬封之后。据《春秋》、《史记•卫康叔世家》、《元和姓纂》等史籍所载,西周初,周成王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于叔父姬封,建立卫国,成为当时的大国,建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东北),先后迁都至曹、楚丘、帝丘,史称卫康叔。传至卫桓公时,卫康叔的6世孙卫靖伯之孙公孙碏,字石,又称石碏。他大义灭亲,有大功于卫,被誉为卫国的忠烈之臣,世为卫大夫,其孙骀仲,以祖父的字命氏,称石氏。史称石姓正宗。是为河南石姓。
  2、出自姬友之后。前806年,周宣王姬静之弟姬友受封建立郑国。郑国公子丰之子公孙段,字子石,其后裔以石为氏。亦为河南石姓。
  3、出自姬虞之后。周成王姬诵封其弟姬虞建立晋国,至春秋后期,晋顷公封公族羊舌肸于杨(今河北宁晋),是为杨氏。羊舌肸之子杨食我,字伯石,也称杨石,后迁弘农(今河南灵宝),其后代以王父(祖父)字为氏,也称石氏。
  二、出自子姓。周成王时,封纣王之兄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初国都在今河北赵县北,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今河南商丘。春秋后期,宋共公之子公子段,也称褚师段,字子石,又称石段,其后以字为氏,称石氏。
  三、出自芈姓。楚公族芈姓之后有人叫石奢,其后裔以石为氏。 出自子姓、芈姓的石姓,追根究底,可以追溯到姬姓黄帝。
  四、出自外族、他姓改姓。
    1、羯族人石勒成为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之后,后裔有姓石的。
    2、鲜卑人中的温石兰、乌石兰两姓,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运动中,全部被改姓为汉姓石。
    3、唐昭武九姓之一,石国人,以国为姓,唐有石演芬。
    4、后唐北方沙佗部族的石敬瑭,原为镇守太原的河东节度使,勾结契丹贵族灭后唐,受契丹册封为帝,成为后晋开国者,自称“儿皇帝”,留下骂名,其后代也有姓石的。
    5、由于各种原因,张姓、冉姓、娄姓有改为石姓者或冒充石姓者。
    6、苗、侗、水、满、回、黎、羌、拉祜、土家、东乡、阿昌、朝鲜、蒙古、锡伯、裕固族等少数民族以及云南苦聪人均有石姓。
另外还有赐姓、改姓:
  1、赐姓
  宋朝时赐一部分定居中国的犹太人石姓。犹太人从唐朝开始经海路、陆路来中国经商,陆路经波斯、印度沿丝绸之路一直进入中原,海路从浙江、福建逐步进入内地,其人数越来越多,到宋朝时达到顶峰,并向宋王朝进贡,在他们有一次向宋廷进贡西洋布之后,宋朝皇帝说:“归我华夏,遵守祖风,遗留汴梁。”于是,大批犹太人留在了中国,尤其留在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的犹太人最多。犹太人留在中国后,渐渐地不再仅仅从事商业活动,开始参加军队、担任官职、行医,漫漫渗入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角落,与中华民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的姓都由皇帝所赐,在众多的赐姓中,就有石姓。明弘治二年(公元1498年)河南犹太人的碑记中记载宋朝时的犹太人共有17个姓,其中有石姓。清朝初年统计开封犹太人有7 大姓,其中也有石姓。这部分石姓犹太人后来融入回族。现在在开封的回族犹太人后裔中也有石姓。
  2、改姓
  历史上有人将自己的姓改为石姓,如娄姓改为石姓,《北齐书》中记载北齐的一位贤明的皇后—神武明皇后娄氏于太宁二年(公元562年)春天忽然发现自己的衣服飘了起来,娄皇后(当时已经是太后了)很惊奇,就去问巫婆,并听从了巫婆的建议,将自己的姓改为石姓。冉姓改为石姓,据史料记载冉闵是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原为后赵太祖石虎的养孙,改姓石。晋武帝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废石遵,立石鉴,第二年废杀石鉴,自立为帝,又改姓冉。张姓改为石姓,据《后赵录》记载,曾有一张姓人的人改名叫石会。
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石姓的播迁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北方石姓是先在河南境内传播开来的,之后播迁于北方各地,自石石昔大义灭亲得姓之后,他的家族世代在卫国作高官,卫国后来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迁了几次都,石姓人随着卫国都城的迁移而播迁。起初建都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后来又迁往楚丘(今河南滑县),之后又迁都于帝丘(今河南濮阳),野王(今河南沁阳)。随着卫国都城的不断变迁,石姓也不断传播开来。秦汉以前,石氏主要在北方发展繁衍,同时有部分人徙居江南,如春秋时楚国有石奢,郑国有石癸,周有石速。到西汉时,西北地区已有了许多石姓人,西汉的万石君石奋,本来家在河南温县,后来跟随刘邦到了西汉首都长安,石奋一家在西汉时有多人居高官之位,家族声势显赫。此外,《姓氏考略》中称石氏“望出武威、渤海”,“望” 指郡望,郡望是世居某郡而为当地所仰望的意思,可想而知石姓家族在武威郡与渤海郡是一个显赫家族,武威郡于西汉元授二年(前121)设置,治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首府在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县),隋朝开皇三年(583)废弃,大业三年(607)重新设置武威郡,唐朝武德初年改为凉州,天宝元年(742)又改为武威郡,乾元元年(758)仍改为凉州。渤海郡也是汉代设置的,地域约包括今河北省河间县以东至沧县,北至安次县,南至山东无棣县以内的地方,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县境内)。唐朝人林宝在《元和姓纂》中记载,石氏的郡望有渤海、平原(今属山东)、上党(今属山西)、河南(河南洛阳)四处。总而言之,石姓在唐朝时就已经是一个大姓了,而且分布地区很广。唐朝元和年间以前有一部分河南石氏迁徙到虢州(今河南灵宝),之前已有平原石氏徙居广陵(今江苏江都)。根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记载,唐朝初年,有石姓族人从河南固始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进入福建开辟漳州,到五代的时候已发展成为闽南望族。根据石氏族谱载,后唐天成四年(929),石琚从安徽寿县迁徙到福建同安,他的后裔不仅散处福建各地,其中一部分人迁入广东。
  十六国时期
  十六国时期,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羯族人石勒,于319年自称赵王,建立政权,史称后赵。 329年初灭前赵,取得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331年称帝,建号建平。石勒死后,由子石弘嗣位。不久,其侄石虎废石弘自立,在位15年。五代时期,有沙陀部人石敬瑭,于936年勾结契丹贵族灭后唐,被契丹册封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历时10年而亡。
  唐朝时期
  唐朝时期,西域石国人归附唐朝,石国人归附后都以石为姓,当时归附唐朝的西域少数民族很多,为安置他们,唐朝在关内道的灵(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庆(治所在今甘肃省庆阳)、银(治所在今陕西省横山东北)、夏(治所在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四州境内设置侨州府102个,安置包括昭武九姓(石姓为昭武九姓之一)在内的西域各族,此外唐朝在灵、夏两个州境内设鲁、丽、塞、含、依、契六个州(史称六胡州)来安置昭武九姓人。唐开元八年(720)石神奴等率众攻陷六州,第二年被唐军平定,开元十一年(723),唐朝将六州废去,将昭武九姓人迁至河南、江淮一带。开元二十六年(738),唐朝设宥州(治所在今内蒙鄂托克旗南)安置昭武九姓人,贞元二年(786),吐蕃进攻唐朝,唐朝又将昭武九姓人迁往云(今山西省大同)、朔(今山西省朔县)二州,昭武九姓人一直从事农业生产,进入中原后很快融入了唐朝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的石姓也在不断的迁徙中发展壮大起来,宋朝编写的〈〈高僧传〉〉中记载了一个名叫神会的僧人就是石国人的后裔,不过到神会时的石国人已很难与中原各族相区别了。
  宋、元时期
  宋朝和元朝石姓开始大批南迁,之后在南方各地之间迁徙频繁。浙江分水的石姓据石姓家谱载,始祖名叫石智,从新昌迁居金华。南宋末年,他的后裔为躲避战乱展转迁移至分水二管孙岭下,以后渐渐发展成为浙江大族;江苏如臯石氏家谱记载,他们的始迁祖叫石柱,字季邦,元朝初年从丹徒迁至如臯;江苏金坛的石姓家谱称金坛石姓是是北宋文学家石延年的后裔,石延年祖籍幽州(今河北省涿县),石延年的家在宋城(今安徽省阜阳),后来又在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做光禄大理寺丞和太子中允等官,晚年居住在丹阳花园里,他的十四世后裔中有一个叫石斌伍的从花园迁至金坛鲁庄,成为鲁庄石氏始迁祖;江苏无锡的石姓宗谱记载,始祖名叫石邦彦,始迁叫祖石琏,明代从江阴迁至无锡井亭,这一支石姓的后裔中有一个叫石源清的在近代到上海开办了源昌机器厂,福源、源昌两帽厂及上海市私立进贤小学校;江苏溧水的石氏宗谱记载,这一支的石姓始迁祖是石思贤,宋高宗南渡后,为避战乱隐居在建康的丹阳湖,传了四世,石良庆从丹阳湖迁至溧水黄鹤山,又传了八世,石允通徙居奉安乡梅庄里。
  石姓进入海南的始祖是石秉贵、石秉选,原籍在福建莆田县坎头村,宋朝时进入海南,石秉贵落籍在琼山,石秉选入籍文昌。
  明朝时期
  明朝洪武年间,有个叫石玉全的在福建南靖永丰里开基,他的后裔子孙中有许多去了台湾,之后又远播海外。 更因明朝开国初期,中原等地因久经战乱,明朝政府从山西等地迁移了大量人口来中原垦荒,一大批石姓人因此又进入中原地区。明清以后,大批石姓人迁居海外。
  客家人
  客家人一般都有宗祠祠堂,客家人的祠堂内有堂联,客家堂联一般直接用黑漆裱刻在祖祠内的红柱上,与其他民族的姓氏堂联相比较,客家堂联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辞海》对客家的解释是汉族的支系,相传从西晋末年开始,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为战乱而被迫迁至江南,唐朝末年和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人渡过长江南下,在江西、福建以及广东的东部和北部定居,这部分人被称为客家人,以与当地居民相区别,后来逐渐成为这一部分汉族人的专称,客家人长途迁徙,一路上历尽劳苦,来到南方后由于肥沃的土地早已被人耕种,被迫进入荒山野岭寻求生路,南迁的客家人中有不少中原地区的士族,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教深,因此中原文化一直在客家人中流传下来,由于这种割不断的文化联系,客家人祖根意识较强,对故土有强烈的思念,这往往反映在他们的堂联中,也有人因此将他们的堂联称做寻根联,如兴宁石氏“万石流衍”家祠堂联的上联是“肇基河南迁基江南建基闽南扩基岭南年近三千历史”下联是“始祖厝公远祖奋公中祖扈公近祖崇公威武万石流衍”,从联中不难看出石姓播迁的基本脉络,从河南到江南,再从江南到福建南部,再由福建南部播迁至岭南,这个脉络是石姓播迁的一个部分,总之,石姓人的播迁,特别是历代向南方迁移形成客家人。

编辑本段郡望堂号
郡望
  武威郡: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东北。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皆建都于此。
  渤海郡:汉置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县一带)。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上党郡:战国韩始置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北)。
  河南郡:汉时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堂号

  徂徕堂:宋朝石玠,徂徕人,官国子直讲(国子监的教授)。他写文章批评时政,毫无顾忌,累升太子中允,后归耕于徂徕山(在今天的山东省泰安市东南),在那里著述讲学,人称"徂徕先生"。
  平原堂
编辑本段石姓适用楹联
  传载纯臣(指石碏大义灭亲);
  诗歌圣德(指石壬著诗抨击时弊)。

  风为世表(指石姓名人石富);
  道重人师(指石玠的事典)。

  万古风流传阀阅;
  一时文章藻满江关(孙寄龛赠石子韩联)。

  芙蓉仙主耽诗酒;
  金谷家声迈等伦(赠石姓名人联)。

  能视益州同骨肉;
  独知刘季是英雄(太平天国运动领袖石达开自题联)。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明(北宋文学家石延年自题联)。

  精神到处文章老;
  学问深时意气平(清代山东按察使石韫玉自题联)。

  雪里松芝夺凡艳;
  秋影楼台悟化机(清代山东按察使石韫玉撰书联)。

  饶雄辩以折衷堪承使命(宋代名士石昌言的事典);
  谏义方而善教足为典型(春秋卫国大夫石碏的事典)。

  洗厕衣孝从天性(汉代郎中令石建,以孝闻名);
  作锦帐富赛王侯(晋代荆州刺史石崇的事典)。

  八公同日源流远;
  万石名家传世久(“八公同日”,指司马炎建晋后,爵封功臣,一天内竟封了八个“公”,其中有大司马石苞,石姓人对此引以为自豪)。

  父子同朝禄享万石;
  兄弟合德名垂千秋。

  父为卿子亦卿相;
  兄作刺史弟亦刺史。

  传家有道仪型早垂万石;
  文诗寓兴品格素重三豪(以上三幅楹联,为河南偃师邙岭乡东蔡庄石氏家祠宗轴联。“三豪”指石姓历史上的三位名人: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唐朝的石洪、宋朝文学家石曼卿)。
编辑本段石姓名人
石姓历史名人
  石奢: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石申:魏国人,战国中期天文学家、占星家。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著有《天文》8卷,西汉以后此书被尊为《石氏星经》。著名的《甘石星经》,为后人托名甘德、石申。
  石庆:西汉丞相,石奋(万石君)之子,曾经担任太仆。一次,他为天子驾车外出。天子问他总共有几匹马驾车。石庆用马鞭逐个数完以后,举起手说:“六匹。”在万石君的子孙之中,石庆是最随便的一个,但还是这样地认真。后来,他调任齐国的丞相,全齐国的人都仰慕他们家的品行,因此,他不用下什么命令齐国就太平了。此后,齐国人还特意为他建立了祠庙以示敬仰,这就是石相祠。
  石崇:西晋时为荆州刺史,以劫夺客商而积财产无数。与贵戚王恺、羊琇等争为侈糜。八王之乱时,为赵王伦所杀。
  石勒(274-333):后赵明帝,字世龙,原名匐勒,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十六国时期(西晋灭亡到北魏统一华北期间的时期,当时南方则为东晋时期)后赵建立者。公元319—333年在位,从奴隶到皇帝整个世界历史上的唯一一人。319年称赵王。西晋羯族的来源,一说类亚洲西境诸族人而非匈奴人,如夏曾佑;一说是附属于匈奴随之入塞的羌渠部後裔,如王国维;一说与匈奴有关但与匈奴不同属,似来自西域,如黄文弼;一说与羌族有关, 如吕思勉、钱穆;一说属西域月氏胡,如陈寅恪、姚薇元、王青;一说来自中亚的石国(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如谭其骧;一说西域胡占较大比重的杂胡,如唐长儒;一说来自呼揭国遗民, 如陈可畏。诸说并存,各有所据。羯人高鼻深目多,信奉祆(音 先)教(即拜火教,看来他们和波斯有些渊源)。石勒父祖都是羯人部落的小帅。 没于333年。谥号:明帝;庙号:太祖;安葬地:高平陵;曾用年号:太和(328年二月—330年八月);建平(330年九月—333年)。唐朝诗人司空图有诗“石勒童年有战机,洛阳长啸倚门时。晋朝不是王夷甫,大智何由得预知。”
  石敬瑭:生于唐景福元年(892年),卒干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太原沙陀族人,五代时后晋王朝的建立者,即后晋高祖,936年至942年在位。石敬瑭为人辩察,多权术,好自矜大,所聚珍异,穷奢极丽,宫殿悉以金玉珠翠为饰。他对契丹百依百顺,但对百姓却如虎狼一般,凶恶狠毒,用刑十分残酷。石敬瑭晚年尤为猜忌,不喜士入,专任宦官。由是宦官大盛。由于吏治腐败,朝纲紊乱,以至民怨四起。游牧在雁门以北的吐谷浑部,因不愿降服契丹,酋长白承福带人逃到了河东,归刘知远。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契丹遣使来问吐谷浑之鼎,石敬瑭既不敢得罪手握重兵的刘知远,更不敢得罪“父皇帝”,由此,忧郁成疾,于六月在屈辱中死去,时年51岁,谥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显陵(河南宜阳县西北)。
  石守信(928年-984年):北宋初大将。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与赵匡胤结为义社兄弟。乾德初(963年),一日晚上,宋太祖与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将领饮酒作乐;酒酣之际,太祖忽然说:“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守信等人听到心头一惊,惶恐下跪:“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太祖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人谢曰:“臣愚不及此,惟陆下哀矜之。”太祖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守信等人谢日:“陛下念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隔天,诸将都递上一份奏章,推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皇帝准以辞职。太祖一一照准,并给他们一些闲官头衔。石守信改授天平军节度使出镇郓州(今山东东平),赏赐甚厚。这即是史谓“杯酒释兵权”。开宝五年(972年),守信之子石保吉娶宋太祖第二女延庆公主。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随宋太宗征辽。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徙镇陈州。石守信以“贪婪无厌”著称,史载“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巨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
  石恪:中国五代时期画家。
  石泰:宋道士,号杏林。遇张伯端(即张紫阳),得授金丹之道。常以医药济人,不受其谢,惟愿病者植一杏树,久遂成林,人称之为"石杏林"。
  石君宝:元代戏曲作家。平阳(今山西临汾)人。生卒年不详。以写家庭、爱情剧见长。著有杂剧10种,现仅存3种:《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另7种皆佚。今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考出石君宝为女真族。姓石□,名德玉,字君宝,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去世,享年85岁。
  石亨:明朝渭南人。善于骑射,具有较高的军事指挥才能。因战功进封武清伯,后参与明英宗夺门之变,深得明英宗赏识。但最终因结党营私、干涉朝政,得罪瘐死狱中。
  石廷柱:辽东人。先世居苏完,姓瓜尔佳氏。明成化间,有布哈者,为建州左卫指挥。布哈生阿尔松阿,嘉靖中袭职。阿尔松阿生石翰,移家辽东,遂以“石”为氏。石翰子三:国柱、天柱、廷柱。万历之季,廷柱为广宁守备,天柱为千总。太祖师至,巡抚王化贞走入关,天柱先与诸生郭肇基出谒,且曰:“吾曹已守城门矣。”翌日入城,廷柱从众降,授世职游击,俾辖降众。
  石柳邓:苗族社会发展历史上反抗封建压迫剥削的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
  石玉昆:清子弟书演员。擅长《龙图公案》。演唱时自弹三弦自唱,其唱调称为"石韵"、"石派书"。相传小说《三侠五义》、《小五义》等均是别人根据他的唱本改写而成。
  石芾南:清医学家。撰有《医源》,其书总论人身藏府、五行、阴阳、诊法、用药和内、妇、儿等科。
  石涛:清代著名的画家,凡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梅花,无不精妙。且能熔铸千古,独出手眼。其画风,早脱前人窠臼,为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
  石达开:清末太平天国杰出的军事将领。天京事变后,回京辅佐天王,因不被信任,负气出走,转战数省。1863年5月兵败大渡河,自投清军,6月于成都被杀。
  石镇吉:广西贵县龙山人,翼王石达开族弟,清末太平天国杰出的军事将领。
石姓近现代名人
  石瑛(1879年-1943年12月4日):字蘅青,中国湖北省阳新县燕厦(今通山县新庄坪)人。“湖北三杰”之一,被人誉为“民国第一清官”。曾任国立武昌大学校长。年谱:
     * 1901 年 中秀才
     * 1903 年 湖北乡试,中举人
     * 1904 年 放弃会试,赴比利时,继而转入法国海军学校,又入伦敦大学学习铁道工程
     * 1905 年 参与组织同盟会欧洲支部
     * 1911 年 协助孙中山在英国开展革命活动
     * 1912 年 担任孙中山的军事秘书和机要秘书,全国禁烟公所总理,全国同盟会总部干事,湖北同盟会支部长
     * 1924 年 被孙中山亲自指定为北京代表南下广州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 1925 年 为孙中山抬灵
     * 1932年 担任南京特别市市长
     * 1943年 重庆公祭,国葬于湖北省九峰山烈士陵园
  石美玉(1873年5 月1日-1953年12月29日):祖籍湖北黄梅,自幼在江西九江生活。在美国的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医学院毕业。她和同学康成(康爱德)(Kang Cheng, Ida KahnIda Kahn, 1873-1930)是中国最早留美学医回国的女医生,也是中国最早受西式教育的女医生。她回国以后成为长江中游地区很著名的一个女医生,并且创办了九江但福德医院(今九江市妇幼保健医院),自任院长。康成后来去了南昌创办医院。传闻石美玉女士曾经被孙中山先生追求,但两人因理想各异而未能共谐。石美玉不仅在医疗方面享有盛誉,同时她也是中国早期著名的华人女布道家。当时妇女能够讲道的是很少很少,她是很特别的一位。“在中国基督教人物小传”里面介绍石美玉在布道方面的贡献跟名声可能比她作医生名声还大。1920 年,她与美国宣教士胡遵理(Jennie V. Hughes,1874年-1951年)一同脱离信仰转变成为“现代派”的美以美会,二人同到上海的南市制造局路,创立了伯特利教会、伯特利医院(今上海市第九医院)和伯特利中学。1930年代,伯特利教会在发起成立了伯特利布道团,到中国各省举办奋兴会,讲员有宋尚节、计志文等,产生了很大影响。
  石广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国家外贸部长。
  石富宽:中国相声小品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石美鑫:1918年1月生。1943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1978年出任上海医学院(当时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院长。现为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外科学教授、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并任《辞海》、《《胸部外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副主编。
  石鲁(1919-1982):1919年12月13日生于四川省仁寿县,原名冯亚衡。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山水、人物、花鸟画家,长安画派主要创始人。
  石挥:中国电影、话剧演员、电影导演。1937年到上海后,先后参加了中国旅行剧团、上海剧艺社、上海职业剧团、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等演出团体,演出过《家》、《大雷雨》等十多部重要剧目。还写过话剧剧本《云南起义》,导演过《福尔摩斯》等话剧,被人们誉为"话剧皇帝"。1941年进入电影界,第一部影片是在金星影片公司拍摄的《乱世风光》中任主要角色。1947年到1951年石挥在文华影片公司工作。主演了12部影片,导演了3部影片,《我这一辈子》是他根据老舍的原著自编、自导、自演的优秀作品,此片曾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
  石宪章(1930年6月 - 2004年7月16日),祖籍天津,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擅长榜书,被称为长安榜书家。
  石云生:1956年7月参加解放军。196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2000年被授予海军少将、中将、上将军衔。
  石智勇:中国举重运动员,2004年雅典奥运会举重冠军
港台
  石朝珍:台湾花莲凤林人,为凤林大地主之一。
  石坚:香港艺人
  石天:香港艺人
  石景宜:香港出版家、香港汉荣书局创办人
  石咏莉:香港三人性感组合Freeze其中一名成员
  石志伟:台湾职业棒球选手,目前效力于中华职棒La new熊队。
  石英:台湾资深演员
  石安妮:台湾演员,早期曾参与连续剧星星知我心的演出
  石怡洁:新闻主播,现任八大第一台晚间新闻主播。

 書法字典:石字草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