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0日 星期五

莫姓來源


莫姓
拼音:mò
目錄[ 隱藏 ]
1莫姓來源
2得姓始祖
3遷徙分布
4郡望堂號
4.1郡望
4.2堂號
5莫氏家譜文獻
6莫氏字輩排行
7莫姓楹聯典故
8莫姓名人
8.1莫姓歷史名人
8.2莫姓近現代名人
8.3莫姓帝王國君
【姓氏溯源】
盧姓←莫姓→經姓

  莫姓,在《百家姓》排名第168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37位。
編輯本段莫姓來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高陽氏,出自上古顓頊帝所建的鄚陽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爲氏。
  顓頊是昌意之子,黄帝之孫,是炎黄部落聯盟的重要首領之一。
  顓頊號稱高陽氏,後分衍有八個氏族,活動中心在帝丘一帶(今河南濮陽),曾在奪權鬥爭中擊敗共工氏。顓頊重視人事治理,努力發展農業,曾命南正重、火正黎“絕天地通”,實行人神分職,標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權的過渡。
  據史籍《三郡記》和《姓氏考略》記載,上古帝顓頊造鄚陽城(今河北任丘、平鄉一帶),其支庶子孫定居於鄚陽城,後人去“邑”爲“莫”,以地名爲姓氏,世代稱莫氏至今,史稱莫氏正宗。莫氏族人皆奉顓頊爲莫氏的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源於媯姓,出自上古聖君虞舜之祖幕,屬於避難改姓爲氏。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莫字即幕字的省文,望出钜鹿郡、江陵郡。
  幕,乃是上古聖君虞舜之祖。莫氏和幕氏同宗同源,該支莫氏隻是幕氏的簡筆形式,後族人有爲避戰亂之難去“巾”取諧音字“莫”爲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莫敖之官職,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羋姓爲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顓頊。其後裔在西周初期建有羋姓大國,即荆國,後改稱楚國。
  據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由陳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韻書的基礎上編修而成的典籍《大宋重修廣韻》中記載,春秋時期,楚國有莫敖之職,亦稱莫囂,是與令尹地位相同的官職,並行執掌楚國之國政。
  在史籍《淮南子·修務訓》中則稱“莫敖”爲“莫囂”,指出其原爲楚國最高行政官職,軍、政兩事一把抓。
  到楚武王熊通開始稱王時,莫敖之職仍然存在,後來楚武王嫌其官位太重,改以令尹爲重臣,與莫敖相互制約。在史籍《左傳》的記載中,以令尹與莫敖並提,當處於同等地位。
  楚武王以後的出國曆代君主,將莫敖廢置不常,後來在史籍《左傳·襄公十五年》中記叙楚國封官之事時,列莫敖於令尹、右尹、大司馬、右司馬、左司馬之後,說明莫敖的地位逐漸降低。今學者楊伯峻在《春秋左傳注》中稱莫敖本相當於大司馬,後降至左司馬之下。
  其後世子孫中有以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莫氏,世代相傳至今。著名的屈原家族便世居此官職,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由屈氏的分支改姓而形成的。

  第四個淵源:源於鄚姓,屬於以居邑名稱簡筆爲氏。
  該支莫氏,起源於漢朝時期河北鄚州。
  鄚氏出周宣王姬靜,將其次子姬望封賜於鄚州(今河北平鄉、任縣、晉縣一帶),其後裔子孫因地爲姓氏,稱鄚氏。
  姬望的後裔傳至第二十一世孫鄚振颺(姬振颺),因功在漢室,於漢高祖劉邦七年(公元前200年)授其爲執戈郎,漢高祖還特賜改其姓爲莫,此後稱莫振颺,成爲該支莫氏始祖。

  第五個淵源:源於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時期匈奴賀蘭部莫何弗,屬於以官職稱謂漢化爲氏。
  匈奴賀蘭部首領稱謂中有莫何弗。
  “莫何弗”,乃古匈奴語“副酋”之稱,這在《隋書·室韋傳》中有記載“每部置莫何弗以貳之。”莫何弗有世襲的慣例。
  在莫何弗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爲姓氏者,稱莫何弗氏,後漢化省文爲單姓莫氏,逐漸融合於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六個淵源:源於黨項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唐五代之後建立西夏王朝的黨頊族,其中有以單字漢姓莫爲氏者,後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七個淵源: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遷都洛陽之後,大力深化推行漢化改革政策,將鮮卑拓拔部中原複姓邢莫氏、莫那婁氏、莫摺氏等部落,均改漢姓爲莫氏,其後東胡分支中的蠕蠕民族(丁零、鐵勒)中亦有改漢姓爲莫氏者。

  第八個淵源:源於庫莫奚族,出自金國時期庫莫奚部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姓觽》中特别說明:“庫莫奚族有莫氏。”
  庫莫奚族這一名稱始見於北魏登國三年(公元388年),這一稱號的出現,實際上是在公元四世紀中葉鮮卑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後不久,自此以後,史書對庫莫奚族就有了不間斷的記載,直到公元十三世紀以後才不見其名,前後存在近千年。
  “庫莫奚”一詞是鮮卑語音譯,漢役“沙、沙粒、沙漠”。從含義揣測,這一族稱當因其境内多沙漠而得名。公元六世紀下半葉的隋朝時期,省去庫莫,單稱“奚”,此後單一的“奚”字成了族稱。
  庫莫奚族源出東胡,爲鮮卑宇文部之後,與契丹本是同族異部,登國年間“分背”後,各自形成爲一族。然史書對其族源的記載並不完全一致,因此使後人眾說紛壇,至今尚無一致認識,綜合史載可歸納爲二說,所謂“東胡之種”,“東部鮮卑之别種”,“東部宇文之、别種”,可列爲鮮卑說;另一說即“本匈奴之别種”的匈奴說。實際上,不同記載並無實質性的差别,隻是強調的側重點不同。因爲宇文部爲東部鮮卑的一支,鮮卑源出東胡;而宇文部内確有不少人出自匈奴血統,但他們早在公元二世紀時已自號鮮卑,在後來數百年鮮卑族的發展進程中,他們已完全鮮卑化了。
  庫莫奚部族在其存在的近千年里,經歷了艱難曲摺的形成與發展、衰落和與它族融合的過程。
  大體說來,公元四~七世紀初,是庫莫奚族的形成時期,在這一階段初期,即在與契丹“分背”前後,他們以部獨自活動,每部有部長(俟斤)一人主其事;後來在對外的爭戰中逐漸形成了部落聯盟,凡五部,阿會氏爲聯盟酋長,五部皆受其節度。五部爲:辱紇主、莫賀弗、契箇、木昆、室得。“莫賀弗”本系東胡族系酋長的稱號,“木昆”爲女真語和今達斡爾語“氏族”之意,據此推測,這些部是由五個血緣氏族發展而來的,這一時期他們分布在弱洛水(今西拉木倫河)南,和龍(今遼寧省朝陽市)北的今老哈河流域,過着“善射獵”、“隨逐水草”的狩獵、游牧生活。從北魏登國三年(公元38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掠其“馬牛羊豕十餘萬”,說明他們的畜牧業已有相當發展。正是有這種發展,他們在北魏後期成了北魏的邊境之患。
  公元七~九世紀中葉,是庫莫奚族的發展、鼎盛時期。在這一階段,軍事實力與契丹旗鼓相當,有時還稍過之,被唐並稱爲東北“兩善”。雖然畜牧和狩獵業仍是社會生產的主要部門,但農業已在一些居住河穀的部落中出現,部落組織也不同於以前,五部已改名爲阿會部、處和部、奧失部、度稽部、元俟摺部。改名原委今已不能詳知,但從“阿會”本爲此前聯盟酋長姓氏而變爲部名來分析,一些顯貴家族或氏族已成了左右部落的勢力。不僅如此,其部落聯盟的“君長常以五百人持兵衛牙帳”,這種常備衛隊的出現,表明王權已悄悄地產生,奚族的氏族社會已處於解體階段。人口也有了迅速增長。史載唐大中元年“北部諸山奚悉叛,盧龍張仲武禽酋渠,燒帳落二十萬”,這個數字可能有些誇大,但這時奚族有眾數十萬應是接近史實的。地域已不限於老哈河流域,已東接契丹,西至突厥,南拒白狼河,北到霫國,即有了東達今遼寧省阜新市附近,西到内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以南一帶地區,南抵大凌河,北過西拉木倫河與霫族爲鄰的廣大區域。
  奚族在這一時期有如此發展變化,除了内部因素外,其與鄰族和中原王朝在政治、經濟方面的交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外部因素。早在北魏時期,他們就常遣使朝貢北魏,歲致名馬文皮;又“每求入塞,與民交易”。其間一度役屬突厥,但至東魏武定末,仍保持與中原王朝的來往。隋朝建立後,不久又每年派人向隋貢方物,與隋王朝有了政治上、經濟上的聯繫。降至李唐,奚與中原的關係進入一個新階段。
  唐武德中期(公元618~626年),奚族遣使入唐朝貢。唐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奚酋可度者率眾“内附”,唐太宗李世民乃於其地置饒樂都督府,拜之爲使持節六州諸軍事、饒樂府都督,封樓煩縣公,賜姓李氏,並在奚五部地設五州,即以阿會部爲弱水州,處和部爲祁黎州,奧失部爲洛環州,度稽部爲太魯州,元俟摺部爲渴野州,委任各部辱紇主爲刺吏,皆隸饒樂府,府由營州東夷都護府轄領。可度者死後,奚對唐時叛時服,然與唐王朝的關係自此以後增添了新的内容。如唐萬歲通天年間奚酋李大酺參與契丹李盡忠發動的營州反唐起事,又與契丹一同轉附突厥,但到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即遣使至唐請降,請求複置營州都督府;玄宗不咎既往,以饒樂郡王、左金吾衛大將軍、饒樂府都督授之,並“詔崇室出女辛爲固安公主,妻大酺”,大酺於次年親至長安成婚。唐開元八年(公元720年),大酺在與契丹可突於爭鬥中死亡,其弟魯蘇代立。唐玄宗不僅讓他襲兄之官爵,又以盛安公主李媁爲東光公主妻之,鏇改封爲奉誠郡王。
  唐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可突於脅奚眾附突厥,魯蘇不能制,走投榆關(今河北撫寧榆關鎮,一說山海關)。傳至延寵爲奚酋,唐又拜其爲饒樂府都督、懷信王,以宗室女宜芳公主妻之。政治上的緊密關係,促進了奚族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聯繫的加強。
  還在唐開元五年(公元717年)的時候,唐玄宗在複置營州都督府後,都督宋慶禮在任期間,在奚和契丹地區“開屯田八十餘所”,把中原的農作物、先進工具和耕作技術傳播到奚地;他“又集胡商立邪肆”,發展經濟交流。這樣,幾年後,在奚族一帶地區出現了“倉唐充,居人蕃輯”的繁榮景象。另方面,在頻繁的政治交往中,奚族的名馬等土特產品以貢物形式進入中原地區,而中原地區的金帛等物以回賜名義傳入奚族社會。據載,奚族在與唐關係緊密時期,“每歲朝貢不絕,或歲中二三至”,每次常派出數百人至幽州,進入長安的酋渠也有幾十人;而唐王朝的回賜,每次或“帛十萬”段,或“賜物一千五百疋”。可見屬於這類形式的經濟交流,數量是相當可觀的。正是由於上述的政治、經濟與文化聯繫,推動和加速了這一時期奚族社會的發展。公元九世紀中葉以後,奚族由鼎盛轉入衰落和與它族融合時期。這里所說的衰落,是指它作爲一個族體獨立性的喪失和解體,若就奚族人的生產和生活而言,則仍在持續發展。
  奚族衰落的轉摺點,在唐懿宗李凗鹹通年間(公元860~874年)。原來“好與契丹戰爭”的奚族,在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的反唐事件中受到嚴重打擊,而契丹卻因在唐會昌二年(公元842年)由附回鶻轉歸唐朝後,至減通中“部落寢強”,契丹人此時便乘機開始了對奚族的掠奪。欽德爲契丹大酋長後,在唐僖宗李儇光啟中期(公元885~888年)“乘中原多故,北邊無備,遂蠶食諸部,達靼、奚、室韋之屬,鹹被驅役”。契丹役屬奚後,施行“苛虐”政策,奚族人怨憤,其酋去諸率數千帳奚族人西徒媯州(州治在今河北省懷來縣)北山奚遂分爲東奚、西奚。此後,奚族人不斷起來反抗契丹的民族壓迫,契丹貴族爲此多次出兵征討,耶律·阿保機在繼任撻馬獄沙里後就曾幾次討伐奚族人。
  耶律·阿保機爲可汗後,鑒於奚族叛服不常,於後梁太祖朱晃開平五年(公元911年)又親率大軍對奚族進行大規模鎮壓,先攻克西奚地,接着分兵討東奚,“亦平之”。經過這次沉重打擊,奚族“不敢複抗”,隻得擧族臣服,從此奚族完全喪失了獨立地位,變成契丹貴族統治下的一個部族。在這以後,契丹貴族對他采取“撫其帳部,擬於國族”;將奚王府所統奚眾與契丹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同列爲四大部;允許奚五王族“世與遼人爲昏(婚),因附姓述律氏中” 在這一政策下,奚族開始了被契丹同化的過程。在有遼一代,奚族人的地位是雙重的,一方面他們是被契丹人征服的被統治民族,另一方面其地位僅次於契丹人,被契丹貴族利用作爲對内鎮壓其它被統治民族的反抗和對外與北宋等抗衡的工具。
  奚族在由一個獨立民族轉變爲被統治民族的過程中及其從此以後,社會組織變化很大。盡管部的組織至遼末還存在,然而不僅名稱、成員與前不同,而且契丹貴族又將在曆次征討中的奚降俘戶另組編八個新部。五代史書記奚五部爲阿苔部、嚼米部、粵質部、奴皆部、黑訖支部,《遼史》作遙里、伯德、奧里、梅隻、楚里部。據近人研究,他們與唐時五部的對應關係爲,阿薈、伯德部即阿會部,啜米、楚里即處和部,粵質、奧里部即奧失部,奴皆、遙里即度稽部,黑訖支、梅隻部即元俟摺部。
  新組編八部的情況是:大遼天讚二年(公元923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鎮壓了胡損領導的奚族人起義後,以奚府給役戶、諸部隱丁及流散,置堕瑰部。該部與奚原五部在遼被稱爲奚王府六部五帳分,由奚王領導,隸遼北府。遼聖宗耶律·隆緒統和十二年(公元994年),遼聖宗對六部進行改組,將梅隻、堕瑰二部並入奧里部,另以奚王府二克的長官、士兵及其家屬分置南克、北克二部,合爲六部,另七部爲:疊刺疊達部、乙室奧隗部、楮特奧隗部、撤里葛部、窈爪部、耨怨爪部、訛僕括部,他們皆不歸奚王府節制,隸遼南府。前三部系遼太祖以俘穫奚戶置,後四部爲遼聖宗以遼太祖伐奚時“籍入宮分”的乞降奚戶分置。由於契丹建國後迅速封建化,曆代契丹貴族重視發展農業,奚族人在這一潮流中雖然尚未完全脱離畜牧生活,但經營農業的越來越多,而且將土地租給漢人耕種。早在唐末,西奚已“頗知耕種,歲借邊民荒地種穄”。
  在遼聖宗執政時期,北宋王朝曾派遣使臣出使契丹,進入奚境看到“居人草庵板壁,亦務耕種”,且“善耕種”。六十年後北宋宰相蘇頌出使契丹將途中所見作詩描述:“農夫耕作遍奚疆,部落連山複枕崗。種粟一收饒地力,開門東向雜夷方。田疇高下如棋希,牛馬縱横似穀量。”又在詩下注說,“間之皆漢人佃奚土”。手工業也有相當發展,所制大車聞名於世,譽稱“奚車”;時“契丹之車,皆資於奚”。可見,奚族在遼國部落組織雖被契丹貴族分割得七零八落,但其社會生產卻比前有了很大發展。
  公元十二世紀初,女真首領阿骨打起兵反遼,奚族人站在契丹人一邊維護遼國統治。在遼行將覆滅之際,奚王回離保與契丹貴族耶律·大石等於遼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在南京(今北京)擁立耶律·淳爲帝,建立北遼政權,妄圖挽救遼國的滅亡。當女真族人進入居庸關後,北遼上下北逃,奚王回離保逃往保箭笴山,收集奚、渤海、漢三族丁壯爲兵,建國稱帝,自號奚國皇帝。這是奚族歷史上建立的第一個政權,也是最後一個政權,隻存在了數月,就在金兵圍剿下潰敗,奚王回離保被下屬所殺。
  女真貴族在滅遼國的過程中,對奚族人采取先是把攻克地區的奚族人降爲奴隸,編入猛安謀克;後對歸附的奚族人,各置猛安謀克領之。這樣,奚各部組織在金初就被打亂了。由於金國軍事進攻接連取得勝利,九猛安奚軍被“徙於山西,後分遷河東”。接着在金太宗完顏晟、金熙宗完顏·合刺兩朝將大批女真族人南遷時,不少奚族人同時被遷居中原地區,使奚族人分散各地。所以到了金世宗大定年間,奚五部部名已變成了姓氏,即遙里氏、伯德氏、奧里氏、梅知氏、揣氏。奚族人在金國的地位比遼時低下,激起廣大奚族人不滿。
  金海陵王完顏亮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契丹撒八、移刺窩斡等率眾反金,不少奚族人加入反金隊伍。金世宗完顏雍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在鎮壓這次起義時,對堅持反抗的奚族人采取了極其野蠻的辦法,“盡殺其男子,以其婦女童孺分給諸軍”。面對這種殘暴的民族滅絕政策,有的繼續堅持鬥爭,有的亡人北宋境内或北逃。金世宗爲防止奚族人再次聚集反叛,又將六猛安奚族人分遷到鹹平、臨潢、泰州等地從事農業生產,同時將一部分女真族人移居奚地,實行分隔統治。本來,一部分奚族人在遼國與契丹人通婚過程中已被契丹人同化,其它大多數也在與漢和渤海等族人雜居過程中民族特色越來越少,女真貴族強迫奚族人分散遷徙,使他們在更大的範圍内與漢和女真等族錯居雜處,到了公元十二世紀後期,奚族人迅速被女真族人同化和與漢族融合。金國以後,再不見歷史上有奚族人活動的記載。
  綜觀奚族人去向,一部分被女真同化,大部分與漢人融合;而早先被契丹和後來被女真同化的,多數在金亡後也加入了漢族共同體,其間,有以故部族名稱漢化稱庫莫奚氏者,後省文簡化爲單字漢姓莫氏、庫氏、奚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在金國末期居住東北地區的,又有相當一部分族人融入了蒙古族、滿族、錫伯族等少數民族中。其中滿族的穆齊氏即庫莫奚氏族後裔,滿語爲MukiHala,世居鄂漠和索羅,後多冠漢姓爲莫氏、穆氏等。

  第九個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遼國時期的契丹乃蠻部,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蒙古族奈曼氏,亦稱那莫氏,滿語爲Naiman Hala,源於遼國時期契丹乃蠻部,以部爲氏,後在元朝初期融爲内紮薩克蒙古奈曼部,世居敖漢(今内蒙古赤峰敖漢旗)、烏魯特(今内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所冠漢姓即爲莫氏。

  第十個淵源: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圖們氏,亦稱圖莫圖氏,滿語爲Tumen Hala,漢義“萬”,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源於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陀幔,以及金國舊部“駝滿”,以部爲氏,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後多冠漢姓爲萬氏、圖氏、門氏、莫氏等。
  ⑵.滿族莽果氏,滿語爲Manggo Hala,姓氏,亦稱蒙棍氏,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所冠漢姓爲莫氏、白氏。
  ⑶.滿族莫勒特氏,滿語爲More Hala,亦稱墨哷氏,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後改漢姓爲莫氏、梅氏、墨氏。
  ⑷.滿族舒穆哩氏,亦稱蘇某力氏,滿語爲Sumuri Hala,世居海蘭木(今黑龍江瑗琿黑河鎮對岸海蘭泡)、薩爾碧圖(今内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與鄂倫春自治旗交界處諾敏河中游),後多冠漢姓爲莫氏、舒氏。
  第九個淵源: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錫伯族墨呼哩氏,亦稱莫圖里氏,滿語爲Mohuri Hala,世居吉林烏喇(今吉林永吉)。後多冠漢姓爲墨氏、莫氏。

  第十一個淵源:源於鄂倫春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鄂倫春族瑪那依爾氏,滿語爲Mahalr Hala,世居精奇里江(今俄羅斯境内結雅河流域),後多冠漢姓爲莫氏。

  第十二個淵源: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黑龍江志稿》、《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達斡爾族莫爾登氏,亦稱孟爾丁氏、孟爾的音氏、墨爾丹氏、莫塔哈利氏,滿語爲Mordin Hala,世居黑龍江布特哈地方(今嫩江流域和大小興安嶺),後多冠漢姓爲莫氏、孟氏、蒼氏。
  ⑵.達斡爾族墨勒哲哷氏,亦稱莫爾哲勒氏,滿語爲Moljere Hala,漢義“用刀複仇”,世居松花江、黑龍江、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阿穆達(今黑龍江哈爾濱山彥倭和)等地,後多冠漢姓爲孟氏、曹氏、莫氏等。

  第十三個淵源:源於壯族,出自壯族創世史詩,屬於指物爲氏。
  在廣西壯族的創世史詩《布洛陀·分姓》中記叙:遠古之時,壯族人無名無姓,彼此相稱十分不便。
  當時有個人叫蔔黄,十分有學問,布洛陀便請他來爲眾人分姓,蔔黄爲此而累病。族人們關心蔔黄,紛紛來探望他並送禮物,蔔黄由此靈機一動,便生出了造姓的辦法來:凡送李子的,就叫他姓“李”;牽牛來探病的,就叫他姓“莫”(壯語黄牛叫“莫”);送籃子的,就叫他姓“藍”……從此,壯族人也就有了“莫”等姓氏。
  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忻城縣,至今還有一座莫土司衙署故址,占地總面積四十萬平方米,其中建築占地面積四萬平方米,被譽爲“壯鄉故宮”。
  莫氏土司官職世襲,統治該地區近五百年,著名電影《劉三姐》中的“莫老爺”就是這類世襲土司。

  第十四個淵源:源於布依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在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布依族中,有以莫爲姓氏者。貴州獨山人莫與儔、莫友芝、莫庭芝三父子皆爲布依族人,該莫氏族人所建立的“影山文化學派”對西南地區影響深遠。
  近代民族學家、姓氏學家多認爲:西南少數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後裔,也就是上古薑姓蚩尤部族的後裔,因此,西南少數民族原居中原地區,後逐漸分播至西北、西南地區,與中原各大姓氏實是同根。

  第十五個淵源: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今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莫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爲漢姓莫氏,世代相傳至今。詳實情況,待本書筆者進一步考證之後,再予以補充刊載。
編輯本段得姓始祖
  顓頊、鄚振颺(姬振颺)。

編輯本段遷徙分布

  莫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七位,人口約二百三十三萬八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5%左右。
  兩漢以前,莫氏族人僅有兩名入載史冊,他們是春秋時的吳國人莫邪和漢朝學者莫元珍。但多數莫氏族人在此際繼續繁衍於其發祥地,並緩慢地向周邊播遷。
  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胡亂華,幾支來華定居的外族也改爲莫氏,使北方莫氏家族日益龐大起來,原本在河間郡、巨鹿郡就已很是興旺的莫氏家族得此新鮮血液的注入,自然興盛爲莫氏族人的河間郡望、巨鹿郡望。另外,南方的江陵郡古爲楚國腹地,一直以來爲莫氏族人世居之地,在此際愈加昌盛。
  隋、唐時期,莫氏族人分布之地漸廣,有資料表明,在今河南、河北、山西、甘肅、山東、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等地均有莫氏族人定居,並且已有莫氏族人徙居廣東。黄巢起義後,有北方之莫氏族人避居四川。
  五代十國至兩宋,莫氏族人在江南各地愈加壯大起來,而北方的莫氏族人卻由於夷族的入侵而沉寂下去。此際始有莫氏族人入遷福建,而莫儔因罪被流放今廣東潮州。
  宋末元初,蒙古鐵騎南下,興盛於今浙江、江蘇等地的莫氏族人爲避兵火,大批湧入今廣東、廣西。
  明朝初期,山西莫氏作爲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明朝末年張獻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銳減。
  清朝初期,清政府移兩湖之百姓入川,史稱湖廣填四川,兩湖之莫氏族人亦由此入居今四川、重慶。清朝中葉之後,沿海之莫氏族人有渡海赴台,颺帆南洋者。
  如今,莫氏族人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廣西、四川、廣東等省多此姓,這三省莫氏族人約占全國莫氏人口的60%以上。其他如河北、湖南等省亦有分布。

湖南莫氏:
  先世居安徽徽州府婺源縣,明永樂間滿盈公任江西吉水縣正堂,坐升吉安府,遷湖廣辰沅兵備道。解組後落業常德府桃源縣新安村大灣坪頭(八公橋),生八子:景松居莫婆店,景柏居古塘坪,景竹遷沅州府麻陽縣招諭三江口,景芳居龍湖坪,景權遷慈利縣,景倫遷武陵縣,景珀居蘇家灘,景玉世守故地。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合修族譜。
  長沙九福鄉莫家沖莫氏:始遷祖元亨公,原籍吉水縣文昌鄉,元末明初因移民遷湘,開基於長沙九福鄉莫家沖。至1949年,已傳三十代,約五千餘人。族人分布在益陽桃花坪等地。宗祠設在莫家沖。
  長沙白水灣莫氏:始遷祖繼周公,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江西安福遷居湖廣善化湘江西岸之白水灣。後人散居長沙、益陽等地。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纂有族譜。
  邵陽留旗坪莫氏:始遷祖定國公,號時瑞,原籍江西龍泉縣謨恒鄉圳上,元都指揮使,誥授定國將軍,元成宗時奉命戡亂入湘,開基於邵陽縣南路上賢都留旗坪。五傳至義桂、義明、義才。桂公至七世分海、深、沿、渭、清、斌、亮、兆八房,合明、才二房共十房。十四傳至沿公裔興公於明萬曆間遷居零陵東安交界的東安花橋。族人分布於留旗坪、武岡、東安等地。宗祠在留旗坪。至1948年,已傳二十八代,約五千餘餘人。族譜始修於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續修,1943年三修。
  邵陽龍山莫氏:始遷祖才公,明代自江西泰和遷此。民國年間續修族譜,堂號彩鳳。
  武岡大陂頭莫氏:始遷祖仕清公,明時官知雲南大理府事,後解組歸田,道經湖南寶慶府,始寓城南祭旗坡,又改蔔武岡縣白倉墟山口甲地名大陂頭。嗣後孫昌藩、昌合、昌秩於清乾隆間又遷至四川漢源九龍橋。後人繁衍於湘蜀兩地。1943年三修族譜。
  綏寧李熙橋莫氏:始遷祖進溥公,原任江西泰和知縣,卸任後於南宋紹定三年(公元1230年)偕妻兒避金亂入綏寧縣三都里(今李熙橋一帶),定居於茆坪塘花台園。後裔今分布於李熙橋、唐家坊一帶。
  湘陰高明鄉莫氏:始遷祖元保公,原籍江西吉水縣文昌鄉。元末明初因稱民遷湘,開基於湘陰高明鄉。
  華容南山茅圻莫氏:始祖岩公,宋理宗時仕華邑。後裔懷洛,字伏九,居姑蘇,明初隨沐英征雲南,封定遠將軍,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姑蘇吳縣洞庭西山遷居華容南山。初居水螺澥,複築堂於茅圻。後人分兩支,仲南支多居插旗楊家垸,仲偕支多居南山危嶺。
  益陽莫氏:宋時莫若沖,字子謙,知吉安吳江,有《語溪文集》十卷行世。次子流寓吉安,爲吉安莫氏之始。元時世閱公,吉安府吉水縣人,元末擕子遷居益陽岐市,爲益陽莫氏之始。弟世流遷益陽蓮花坪,世昌、世榮、世貴分遷寶慶、常德、潛江。世閱孫誠瑛,明洪武初蔔居益陽之西大華里,附籍爲民。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創修族譜,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二修,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三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四修,清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五修,1913年六修,1942年七修。十二派宗蔭,曾任巢縣知縣、江南鄉試同考官,著有《歸休草》。十九世壽森,清附貢生,著有《梅園勘災詩草》。宗祠在大華村。至1948年,已傳三十代,族人萬餘人。
  桃江南峰山莫氏:始遷祖榮序公,元顺帝時自江西泰和經商,蔔居南峰山。
  桃江蓮花坪莫氏:始遷祖仲榮公,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自江西泰和避亂今桃江蓮花坪。
  常德莫公橋莫氏:始祖禮公,江西吉水縣人,南宋金人南下,子昆仲五人避亂湖湘,流落益陽等地。其三子世悠遷居武陵府城大西門莫公橋。1926年五修族譜。
  桃源漆河莫氏:先世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安徽婺源遷於桃源縣北漆河之漢宮廟。至1948年,全族人口約千餘人,分布於莫溪、靈岩、九溪等地。宗祠在漢宮廟。族譜創修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
  桃源靈岩莫氏:先世清初由江西遷桃源縣北靈岩鄉之莫家坪。至1948年,全族人口約三百餘人,分布於湖鬥坪及北路等地。宗祠在莫家坪。族譜創修於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
  安化莫家塅莫氏:始祖禮顯公,生子五。長子世佑,字起後,宋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率四弟由江西吉安府吉水縣文昌鄉同時遷湘,世佑開基於安化縣城西常豐鄉莫家江邊,再遷龍須岩莫家塅。至1948年,已傳二十六代,共千餘人。次弟世悠落業武陵縣開山坪,三弟世閱落業益陽縣大花沖,四弟世流落業益陽縣蓮花坪,五弟世清落業邵陽縣北窗。宗祠在南正街。
  溆浦大渭溪莫氏:明代自湖南沅陵遷此。
  溆浦石渭溪莫氏:始遷祖麒維公,明代由沅陵徙此。
  慈利莫氏:遷湘始祖滿盈公,第三子景竹公遷麻陽,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景竹公第九代孫士煒、士煌自麻陽遷居慈利二十五都今東嶽觀、楊柳鋪一帶,稱東陽莫氏。2003年慈利、桑植創修支譜。
  澧縣莫氏:遷湘始祖滿盈公,第五子景權由桃源遷居慈利,子彥俊,傳至玄孫福公,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遷居澧陽北里仁和村。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纂有族譜。
  麻陽莫氏:始祖滿盈公,明永樂間由吉州知府轉升湖南辰沅兵備道,解組落業常德府桃源縣新安村大灣坪。第三子景竹,任麻陽陽岩門守備,遷居麻陽水漫溪。生八子:焦龍留居水漫溪,焦虎居餘子溪,銀牙居靖州,成公居寶慶,亮彩仕雲南,連公居辰州,申公仕鎮遠,酉公任益陽。2003年焦龍、焦虎二房續修族譜。
  資料有待補充。
各支始祖:
  莫仲榮:號靜庵,元元統元年癸酉三月十六辰時生,明永樂十一年癸已十月初八子時沒,壽八十一,葬沙滑邨口漁翁撒網形壬丙碑志。公爲人慷慨,好義深沈有遠略,洪武初由江右遷居益陽一里蓮花坪與同邑之大華里鄰邑之武陵開山坪鼎峙爲三族焉。元配:舒氏,桑洲女,元至元二年酉子六月十一午時生,明洪武十九年丙寅七月初八酉時沒,年五十一,葬六里舒塘月明洲舒家園側角龍形癸丁碑志。生子一仕和,孺人勤儉治家克全婦道 恢擴產業内助之賢。繼:符氏,生沒闕,葬合夫墓左同向共碑。繼:蔡氏,生沒闕葬合夫墓右同向共碑,生女一適符。是爲湖南資陽莫氏始祖。
  莫世佑:字起後,號松林,宋景定二年辛酉十月初六日亥時生,係江西吉安府吉水縣文昌鄉人,自宋景炎二年丁從江西曆南京而過湖南安化縣落擔城西地名莫家江立業複遷龍須嶺莫家塅居住,於元前元年乙未娶配壽九十二歲。元至正十二年壬辰十一月十六日辰時沒,葬地名龍須嶺口至今名莫家塅乙山辛向。元配:程氏,德潛次女,元前至元二年辛巳三月初六日寅時生,壽七十四歲,元至正十四年甲午九月十六日醜時沒,葬龍須嶺莫家塅乙山辛向夫婦合塚。生子一:貴厚。是爲湖南安化莫氏始祖。
  資料有待補充。

編輯本段郡望堂號
郡望
  巨鹿郡:亦稱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鄉),西楚霸王項羽在此地大破秦朝軍隊主力。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白洋澱、文安窪以南,南運河以西,高陽、寧晉任縣以東,平鄉、威縣以北,山東德州、高唐、河北館陶之間地。漢朝至北魏因襲沿用。漢朝以後轄地在今河北省平鄉縣以北及晉縣一帶。
  江陵郡:原爲春秋時期楚國的郢郡,漢朝時期置江陵縣,爲南郡治所。南北朝時期齊國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及川東一帶地區。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政權(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爲江寧府。北宋朝與清朝時期亦爲江寧府。江寧又爲縣名,或在城區,或在郊區,清朝時期與上元縣同爲江蘇省城。民國時期廢府及上元縣,先以江寧縣爲江蘇省省會,民國政府建都南京後,又移江寧縣於南京市郊區一帶。
  河間郡:亦稱河間府。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時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間),到西漢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爲河間國。北魏時期改回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此後或爲郡,或爲國。隋朝開皇初年(辛醜,公元581年)廢除,隋朝大業初年(乙醜,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爲河間郡,治所在河間縣(今河北河間)。早期河間郡的統轄範圍在今河北獻縣、交河、阜城、武強一帶。

堂號
  河間堂:以望立堂。
  江陵堂:以望立堂。
  钜鹿堂:最早的莫氏堂號。
  敦本堂:钜鹿堂的分支。
  德蔭堂:敦本堂的分支。
  威遠堂:宋朝莫濛,兩次法科考試都是第一。
  思濟堂:資料有待補充。
  安定堂:資料有待補充。
  彩鳳堂:資料有待補充。
  孝思堂:資料有待補充。
  紹賢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睦堂:資料有待補充。
  享裕堂:資料有待補充。
  敦厚堂:資料有待補充。
  承啟堂:資料有待補充。
  繩武堂:資料有待補充。

編輯本段莫氏家譜文獻
湖南 
  湖南長沙善化莫氏續修族譜十四卷,(清)莫國銘、莫文錕纂修,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承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河北大學圖書館。
  湖南邵陽莫氏三修族譜二十三卷,首四卷,(民國)莫顯策、莫子琨纂修,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彩鳳堂木刻活字印本,今僅存十卷,另有一部存卷首第一~四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圖書館。
  湖南益陽莫氏七修族譜,(民國)莫壽森、莫德滋修,莫錦南、莫德潤纂,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大巷里莫氏八修宗譜十二卷,末一卷,(民國)莫金忠纂修,民國三年(公元190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善化莫氏續修族譜十四卷,(清)莫國銘等修,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承啟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婺源莫氏族譜,合修族譜,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長沙白水灣莫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邵陽莫氏續修族譜,(民國)莫倫等纂,民國年間采凰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今僅存第三卷、卷末。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武陵莫氏族譜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莫賢仔等纂,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繩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武陵莫氏四修族譜,(清)莫可虞等纂,清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繩武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冊,今僅存第一卷之一~三冊、缺第三冊中、卷首。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湖南武岡、漢源莫氏三修族譜十二卷,首三卷,(民國)莫蔔場等纂,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高陽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
  浙江紹興莫氏家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莫壽恒纂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蕭山莫氏宗譜十四卷,(清)莫巨鰩、莫紀芳等重修,清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紹興潘祊隖莫氏家譜,(清)莫大昴等纂,清嘉慶年間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浙江紹興紹郡莫氏族譜十卷,(清)莫元遂等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浙江紹興莫氏家譜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莫壽恒重修,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
  浙江餘姚胡氏莫太夫人家訓,(清)孫介編輯,清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浙江餘姚胡氏莫太夫人家訓,(清)孫介編輯,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享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江蘇
  江蘇武進大巷里莫家八修宗譜十二卷,末一卷,(民國)莫金忠纂修,莫祥林主修,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圖書館、吉林大學圖書館。
  江蘇武進莫氏宗譜十二卷,(民國)莫煥根主修,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冊。現被收藏在南開大學圖書館。
  江蘇武進莫氏宗譜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國)莫繼世等重修,民國六年(公元1917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江蘇宜興莫氏宗譜八卷,著者待考,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紹賢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冊,今僅存第一卷、第七卷。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山西
  山西山陰潘方烏莫氏家譜,(清)莫在庭纂修,清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家譜網站檔案館。
編輯本段莫氏字輩排行
  
  湖南莫氏景松裔字輩:
  桃源黄婆店支派:“景文萬廷必象自單如尚遠可矜大之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桃源莫家橋支派:“景騰之永單廷魁之文單恃尚以易有正登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桃源蘆茅灣支派:“景騰之永單廷魁之應虞恃尚以義可遠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沅陵蘭溪支派:“景文萬廷隆單志單永微辭與士單大如本熙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辰溪支派:“景文萬廷戊伏志天必忘辭讓之非大祖榮可盛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飛旗河支派:“景單思廷福萬國啟如尚正矜大之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湖南莫氏景柏裔字輩:“景彥廷友思仲汝世宗自遠可矜士若易文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湖南莫氏景竹裔字輩:
  麻陽支派:“景心如文仲秉啟朝大士可若非我遠家常祥開桑(麻)百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東陽、桑植羅峪支派:“景心如文仲秉啟朝大士可(世)若雲(飛)維(我)遠(紹)家兆祖德勝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任家坪支派:“景如文永啟文勝保聰大永啟文勝家兆祖德勝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湖南莫氏景芳裔字輩:“景興與思自太(春)天如中(我)非必世大之易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湖南莫氏景權裔字輩:
  慈利渡潭坪、砂廠楠木坪支派:“景彥子添單祖永大單減如自宗颺與遠若矜大之章祖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慈利吐霞坪支派:“景彥子添單祖永大(伯)矜(一)大之易有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慈利康家坪支派:“景永思廷紹友汝若之世與(可)文士易修祖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慈利莫家河支派:“景……永大啟廷宗颺遐文矜大之祖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澧縣界溪河支派:“景彥子添單廷應之士世宗代祖以易文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常德湖海坪支派:“景永思廷勝友汝若之世如宗大易友大登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湖南莫氏景珀裔字輩:“景彥思廷囗之民太士如宗學遠可大之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湖南莫氏景玉裔字輩:“景彥思廷顯國如宗挾遠可矜大之易文正登定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湖南常德莫氏字輩:“景友添單志廷自遠如人單士大能之易洪材煥圭鑒漢樹烈基欽沅桃煊堃鈺澧桂耀培金潤采輝增錦清標光囗銀治懋勳坊鑄泰極燮堯鈞”。
  湖南資陽莫氏字輩:“仲仕添思顯元大陽如應與世若方東佐輔文明運立政兆嘉祥時昇遇盛昌逢道承先志修紀定倫常”。
  湖南安化莫氏字輩:“石齋希應禮世貴誠續志世貴昌隆百派宗思原政時逢國大一承天定忠人本是南山鳳家聲慶祚長允維先緒紹懋德耀衡湘”。
  湖南麻陽莫氏字輩:
  龍房支派:“如文仲秉啟朝人士可若非維正綱常祥開百世昌”;
  虎房支派:“永祖廷宗國恃樂之世若非維正綱常祥開百世昌”。
  湖南桃源、益陽合派字輩:“立正家崇道同源祖澤長熙和延福祚忠孝啟隆昌”。
  湖南常德莫氏字輩:“政以大友思志時本廷元紹及賢嗣如若可詳相益善家崇道學丕成之”。
  湖南益陽莫氏字輩:“石齊希應禮世貴誠續志友忠時子如可文若蔭蔭祚之長允惟德芳汝其自立聲振衡湘人才蔚起紹美書香建功樹業際會明良繁祉景福備至嘉祥”。
  湖南華容莫氏字輩:“大啟經文志傳鍾佑國英光宗其裕善紹祖自延榮”。
  湖南邵陽莫氏字輩:“時萬信禮義方圓全文才祖宗世士若遜志如道德予先思知奉詒謀燕翼長勳垂光祿第欽賜錦衣鄉相業崇推漢科名盛紀唐簪纓承奕祀亙古慶隆昌”。

  廣東封川莫氏字輩:“威猛勇輔弼韜略”。
  廣東封川長樂里莫氏字輩:“如崇偉承業倫本有真宗家聲大昭著瑞福益昌隆任仁付聖道興學培豪雄書香常濟美豐澤貽昆仲”。
  莫氏一支字輩:“國輝元在承家之道”。
  資料有待補充。


編輯本段莫姓楹聯典故

  四言通用聯:
  鉤河適雒;奉魁承杓:此聯爲清朝時期的書法家、道光擧人莫友芝書題聯。莫友芝,字子偲,貴州獨山人。是著名的目錄學家兼書法家。
  瑞梅志異;猛虎斂蹤:上聯典指北宋朝時期的歸安人莫伯虛,曾守溫州,後知常州,有政聲,曾見瑞梅甘露、秀麥嘉禾以示祥瑞。晚年退居學佛,隔絕世故,撰有《修行淨土法門》、《華嚴經意》等。下聯典指南宋朝時期的仁和人莫若晦,字子明,曾守宜春,又到嚴州,所到之處,多有惠政。在嚴州時,有虎危害百姓,他向百姓示以恩德、信義,虎竟因此而遠去。後官至湖廣南庾提擧。
  慶衍金縷;鑄出鑪神:上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莫宣卿,大中間對策第一,授台州别駕,以母老乞歸養,詔賜其鄉名錦衣。家居金縷村,有莫狀元讀書室。下聯典指春秋時期的莫邪、幹將鑄劍事典。
  榮分丹紫;慶衍金縷:上聯典指後魏時期的莫雲,好學善射,道武時嚐典選曹,遷執金吾,參軍國謀議,累進爵安定公。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莫宣卿事典。
  狀元世澤;剌史家聲:廣東省東莞市莫氏宗祠“德蔭堂”祠門聯,全聯典指唐朝時期的莫宣卿事典。
  五言通用聯:
  登科稱五寶;對策第一名:上聯典指宋朝朝時期的官吏莫琮,字叔方,仁和人。曆明、福二州幕官,行已俱有可觀。子五人: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沖俱登科。時比“燕山五寶。”下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台州别駕莫宣卿,字仲節,封川人。大中間對策第一,授台州别駕,以母老乞歸養,詔賜其鄉名錦衣。
  三莫皆進士;六藝俱行家:上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名士莫伯容,字器之,有高志,三子濟、汲、沖皆攉進士第。時號“三莫”。下聯典指清朝道光年間的擧人莫友芝,字子偲,獨山人。少喜聚憶,通蒼雅故訓六藝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錄家言。治詩尤精,又工真、行、隸、篆書,與遵義鄭珍齊名,時稱“鄭莫”。著有《黔詩紀略》,《遵義府志》、《聲韻考略》、《唐本說文木部箋異》、《過庭碎錄》、《郘亭詩鈔》竺。
  雄雌墨陽劍;衍源钜鹿堂:此聯爲莫氏宗祠“钜鹿堂”聯。
  七言通用聯:
  笑把湖山當孤注;飽餐風月不知愁:此聯爲節錄李淡若題江蘇省南京市莫愁湖勝棋樓聯語。
  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此聯爲明朝時期的書畫家莫是龍口占詩句聯。莫是龍,字雲卿,華亭人。後以字行,更字廷韓,號秋水,又號後明。十歲能文,善書畫,有《石秀齋集》及《畫說》。有一回,他到袁福征家,看桌上有張帖子,寫着“琵琶四斤”四字,兩人一起大笑起來。隨即口占兩句七言詩,詩曰:“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人們到處誇他有才華。
  竹影松濤傳道趣;花香鳥語透神機:廣東省東莞市莫氏宗祠“德蔭堂”祠門聯。該祠先祖莫懷湖曾在明朝爲道教正一派掌教,因此族人篤信道學,連宗祠聯也充滿道家的風味。莫懷湖之後,該族二十七世祖莫金儒、二十八世祖莫振宗都擔任道教的候選道紀司。道家五術中的星術,在明清時代的政府機構設立司天監和陰陽學訓術等職。陰陽學訓術是縣級署員,掌天文、曆算、數學等事,需定期到司天監輪任供職,平時則在道教上清宮等地辦公。本族自二十二世祖莫真一以下,共有6人擔任陰陽學訓術一職,可謂家學淵源。而道家五術中的醫術,則有三十世祖鸞翲公、冠群公等繼承。或許莫家在這一時期出現太多修真者的緣故,族人篤信道學,故人丁發展不大。在廣東省封開縣漁澇鎮文德鄉都尚村莫氏宗祠亦有此聯(下同)。
  八言以上通用聯:
  五倫之中自有樂趣;六經以外别無文章:浙江省平湖市當湖鎮建國南路莫氏莊園“春暉堂”聯。
  名劍莫邪,威震天下;爵侯關中,譽滿神州:上聯典指春秋時期吳國造劍名人莫邪,相傳爲吳王闔廬時人,幹將之妻。吳王使幹將鑄劍,鐵汁久久不下,幹將知歐冶子鍊劍,曾遇民樣困難。後以女人配鑪神,鑪乃出鐵。她受幹將示意,乃斷發剪爪,投入鑪中,果得雌雄二劍。一說莫邪即墨陽,越人,男性,仕吳爲大夫,善造寶劍,與幹將齊名。下聯典指東漢朝時期的左將軍莫含,繁疇人。穆帝愛其才,甚爲帝所重,常參軍國大謀,卒於左將軍。封關中侯。
  銜其山川,拾其香草;蒸以靈芝,潤以醴泉:浙江省平湖市當湖鎮建國南路莫氏莊園“春暉堂”聯。
  志行勤修,敬抑傳爲世德;人倫瞻仰,勳爵命於王廷:浙江省平湖市當湖鎮建國南路莫氏莊園“春暉堂”聯。
  下里錦衣,壽母邀榮闕下;南山彩鳳,神童發蹟嶺南:全聯典指唐朝時期的嶺南狀元莫宣卿的事典。莫宣卿,字仲節,封川人(今廣東封川)。授台州别駕,以母乞歸養。詔賜其鄉名“錦衣”。
  祖德仰當年,秀拔香綿延世澤;神恩垂此日,靈鍾道顯蔭家風:廣東省東莞市莫氏宗祠“德蔭堂”中堂聯。

編輯本段莫姓名人
莫姓歷史名人
  莫邪:春秋時期吳國人。吳王命令幹將鑄劍,鐵汁不下,於是妻子莫邪問:“鐵汁不下,怎麼辦?”幹將回答說:“ 古時候的鑄劍大師歐冶鑄劍,鐵汁不下,於是讓女人擔任鑪神,很快就成功了。”莫邪聽到這,立即竄入火中,鐵汁流出,於是鑄成兩把利劍。雄的叫幹將,雌的叫莫邪。後人經常用幹將、莫邪來比喻鋒利精美的劍。
  莫含:東漢左將軍,穆帝很賞識他的才能,經常讓他參與討論軍事機密、國家大事。後來被封爲關中侯。
  莫雲:莫含孫,北魏大臣。兄莫雲好學善射,道武帝時,賜爵關内侯。太武帝時以功進爵安定公,遷鎮西大將軍。
  莫題:莫含孫,莫雲弟,道武帝時以功賜爵東宛侯。因侍宴不敬穫罪,黜爲濟陽太守。後令其監造平城。因久而懈怠,賜死。
  莫修符:唐朝文人。光化二年任融州刺使。他所寫的《桂林風土記》,很有文化價值,文才也很好。世傳的佳作。
  莫宣卿:(834年-?),字仲節,號片玉。唐代廣東封州(今封開縣)人。生於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八月十七日,父早逝,其母梁氏改嫁莫及芝。莫氏家境優渥,宣卿因此能入私塾讀書。宣卿年少時即喜讀詩書,手不釋卷,過目不忘,有神童之譽,七歲即有詩:“我本南山風,豈同凡鳥群”。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年僅17歲,廷試第一,欽點狀元,入翰林院。《雙槐歲鈔》記載:“吾廣大魁天下,實自宣卿始。”,是廣東第一位狀元。懿宗鹹通年間,官至台州别駕(四品)。返鄉迎母赴任時,病卒故里。諡孝肅。葬於封開漁澇鎮文德鄉鑼鼓崗上。著有《莫宣卿詩集》。
  莫君陳:湖州歸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北宋官吏。仁宗時進士。神宗熙寧年間新置**科,中首選,爲王安石所倚重。有《月河所聞集》。
  莫琮:宋代的官吏,字叔方。仁和人。曆經明、福兩州官。他的品行相當高尚,並且教子有方。他有五個兒子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沖俱登科。當時人們把他們比作是“燕山五寶”。
  莫蒙:湖州人,宋代官吏、學者。在太學讀書時,以文鳴京師。就特科出仕,由縣丞累官至通化軍知府。工詩,詞尤婉麗。有《臥駝集》。
  莫伯镕:湖州歸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少有超乎世俗之志,年五十即歸休,請名師教誨其子。子三人皆登科,時號“三莫”。長子莫濟後又中博學鴻詞科,居官給事中時,因反對外戚張說被罷職,後仕至司農少卿。次子莫汲曾爲國子監正,因得罪秦檜被貶化州知府。三子莫沖亦曾中博學鴻詞科,官任明州長史,以循良稱。
  莫月鼎,南宋、元代道教神霄派主要代表人物。人稱“莫真官”、“莫月鼎真人”。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浙江通志》說爲錢塘人)。宋濂《元莫月鼎傳碑》謂:“諱起炎,入道後,更名沾乙,自號月鼎。”大約生於南宋寶慶(1225~1227)年間。生而聰慧,酷慕道法和神仙家之說。初從四川青城山丈人觀徐無極受“五雷法”,繼聞鄒鐵壁得王文卿“雷法”書,祕不傳,乃委身童隸事之,終穫受其書,盡得其術。於是可“召雷雨,破鬼魅,動與天合。”南宋寶祐六年(1258),浙江大旱,時馬廷鸞方守紹興,迎致莫月鼎建壇禱之。據稱雨立至。宋理宗聞之,賜詩一章,謂其爲神仙。元世祖至元己醜年(1289年),遣御史求異人於江南,迎致莫月鼎。元世祖召見於灤京内殿,問曰:“可聞雷呼?”莫月鼎對曰:“可。”即取胡桃擲地,雷應聲而發,震撼殿庭。世祖爲之改容,厚賜之,不受。一時名動京師,奔走先後者如雲如堵,有不遠數千里及門而求道者。元世祖後令掌道教事,莫月鼎以老耄辭。後佯狂避世,浪蹟江湖。
  莫勝:松江府華亭(今屬上海)人,明代書畫家。曾任虎賁左衛經歷。工書畫,善繪魚。
  莫藏:浙江海鹽人,字用行,號素軒,明代學者、書畫家。其博涉經史,能詩,工書畫。有《素軒稿》、《五音字書辨訛》等。
  莫駿:廣西省平樂人,明代官吏。擧人出身,官至南京戶部員外郎。做官二十餘年,人稱廉潔。
莫如忠:松江府華亭人,明代官吏、學者。嘉靖年間進士,累官浙江布政使。善草書、詩文有體要。有《崇蘭館集》。
  莫如足:廣州府新會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間進士。由庶吉士擢御史,曾經彈劾仇鸞,有直聲。官至大理左丞,數伸冤獄。
  莫是龍:明代畫家,字雲卿,華亭人。後來更字廷韓,號秋水,又號後明。十歲就能寫詩作對。擅長於書畫,著有《石秀齋集》、《畫說》等。
  莫友之:清朝時期道光擧人,獨山人。少年時期就很喜歡讀書精通蒼雅故訓六藝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錄家言。工於詩,他的書法也很好,在當時與遵義的鄭珍齊名,當時號稱“鄭莫”。著作有:《聲韻考略》、《遵義府制》、《過庭碎》、《唐本說文木部芊異》。
  莫我愚:湖南省善化(今長沙)人,清代書畫家。工詩,不喜爲時文。於真、行、草書、指頭書、觔頭書,皆不學而能。工法山水,尤善寫照,所繪莫不神態畢肖。
  莫與儔:貴州省獨山人,清代官吏、學者。嘉慶四年進士,曾任鹽源知縣,後改遵義府學教授。有《貞定先生遺集》。
  莫仕睽:清朝廣西平南人。參加太平軍,清鹹豐六年爲刑部尚書。鹹豐十一年升遷爲開朝王宗殿前忠誠伍天將,任藩鎮統官。曾處理外交事務,後來封爲補王。同治三年發覺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在天京陰謀叛亂,與浙江的巡撫曾國荃暗中勾結,於是他當面指責李秀成,並帶領軍隊將宋永祺從忠王府中抓穫逮捕。天京陷落以後,他回家鄉平南。逝世的時候有70歲。
莫姓近現代名人
  莫榮新(1853年10月20日—1930年3月30日),字日初,廣西潯州府(今桂平)江口鎮盤石村人。18歲投效軍旅,在貴州鎮壓當地的苗民起義,手段殘酷。清光緒十年,參加中法戰爭,因功升爲哨官(連長),駐守龍州。因嗜殺成性,在潯州新圩一日殺數十人,潯州人稱“莫屠戶”。1917年陸榮廷提拔他升任廣東督軍1918年8月,廣東軍政府改組後,兼任陸軍部部長。1920年10月,被孫中山粵軍驅走,蟄居上海,化名高崇民。1922年2月被北京政府授爲騰威將軍。1928年秋,在李宗仁和白崇禧保護下離開上海回桂平。1930年3月30日在桂平病逝。終年77歲。

  莫與碩:(1903~1947),廣東陽江埠場端逢村人,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莫與碩早年念私熟大館、縣立師範學校,黄埔軍官學校第二期炮科畢業。
  後參加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曆任排、連、營長,直至團長。參加過東征和北伐戰爭。
  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任第十八軍第十一師旅長,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任第九十八軍少將師長,民國二十七(公元1938年)年任陳誠嫡系六十七師師長,率部參加抗日戰爭,收複了浙江鎮海,次年提升爲中將軍長。
  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莫與碩參加抗戰中的浙贛會戰,結果被蔣中正以“陣地失防、作戰不力”爲由撤職。
  民國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出任重慶軍官總隊長、第三區補給司令員。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2月任軍政部廣州區特派員辦事處中將特派員,日寇投降時負責接收日寇物資財產。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5月,蔣中正以“私占接收日寇鎗械和貪污軍用物資罪”親批判處死刑,由國民黨中央國防部派員組織軍事法庭會審。同年9月16日,莫與碩及其同案廣東省護沙總隊少將總隊長李節文在廣州同時被鎗決,終年四十四歲。
  莫與碩之妻唐亦真,是廣東中山唐家灣(今廣東珠海)名門望族,婚前在上海受過高等教育,莫與碩死後,唐亦真在廣州辦《新文藝》進步刊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一度回到唐家灣,後由政府安排到廣東省參事室任研究員,1970年病逝,1987年人民政府爲唐亦真補開了追悼會。


  莫矜:廣西省融水永樂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任中共融縣支部書記,融縣特支副書記,抗日挺進隊政治指導員,中共桂黔邊區工委書記,桂黔邊區人民保衛團政委兼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柳北總隊政委兼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曆任柳州專署副專員、自治區統戰部副部長、自治區冶金局副局長等職務。

  莫文驊(1910-2000),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1930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穫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0年5月3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

  莫春和(1916-2002),四川省閬中縣(今市)朱鎮鄉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原貴州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爲少將軍銜。2002年6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莫固基:著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武警少將,武警紀委專職委員。

  莫得洪:(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前湘桂黔護路司令部司令官。


  莫慧蘭:(Mo Huilan,1979年7月11日-),中國廣西桂林人,原中國國家體操隊運動員,是中國1990年代最傑出的體操運動員之一。她以動作難度高着稱。她的雙胞胎妹妹莫慧芳也是體操運動員。

  莫乃光:(Charles Peter Mok,1964年-),香港互聯網協會會長,公共專業聯盟副主席。1999年時曾被選爲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他從事資訊科技及電訊業,同時曾在多份香港報章撰寫專欄,主要評述資訊科技的發展。

  莫嘉嫻:西九龍區議員

  莫宜端:勞工及福利局政治助理

  莫可欣:中國香港人,大學學曆。在1993年的香港小姐選美中穫得冠軍頭銜,參選前任職生物研究助理,同時也是演員方中信的妻子,育有一女,女兒符迦晴於2008年6月9日在香港養和醫院出世。現任(2009-2010年)慧妍雅集會長。  莫應帆:東九龍區議員,前市政局議員。

  莫少聰:香港演員

  莫文蔚:香港影、視、歌多棲明星。英國倫敦大學高材生,掌握多門外語及樂器,在多部電影、電視劇中擔綱主演,並且出有多張專輯並穫得多個音樂獎項。

  莫德旺:男,漢族,1965年1月出生,廣東化州人,中共黨員。湖南省國資委主任、黨委副書記.

  莫天全(1964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碩士、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經濟與管理雙博士(候選人),穫著名的“孫冶方經濟學獎”。曾任職於道瓊斯Teleres亞洲及中國董事總經理、美國亞洲開發投資公司(ADF)執行副總裁。現任蒐房資訊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中房指數系統祕書長、中國房地產TOP10研究組組長、中國指數研究院院長。


越南
  莫太祖:(Mạc Thái Tổ,1470年-1541年)名諱莫登庸(Mạc Đăng Dung),是越南莫朝開國君主。先祖爲中國廣東移民,父名莫萍,乃陳朝狀元莫挺之後裔。莫登庸是宜陽古齋人,自小從事漁業,長大後,以健壯成爲勇士。在襄翼皇帝時,他被封都指揮使,仕襄翼皇帝、昭宗神皇帝、恭皇帝三朝。恭皇帝在位時,莫登庸晉升太師仁國公,再於統元六年(1527年封爲安興王。1527年4月,莫登庸迫恭皇帝禪位,成立莫朝,改元明德,恭皇帝被廢爲泰王。莫登庸怕生變亂,因此一切遵守後黎朝的法度。可是大多數後黎朝功臣子孫多逃竄或隱姓埋名,又或者聚眾成匪。明德三年(1529年),他以年老讓位給兒子莫登瀛,稱自已爲太上皇,居於祥光殿,以釣魚自娛。他死後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葬安陵(An Lăng)。
兄弟
  信王 莫池厥
  慈王 莫佳督
姊妹
  莊和長公主 莫玉?
  慶艶公主 莫玉慧
  秀花公主 莫玉英
子女
  莫太宗 莫登瀛
  弘王(恒王) 莫正中
  定王 莫複山
  康王 莫仁撫
  廣王 莫光啟
  莫仁鄺
  莫岱慶

莫姓帝王國君
  鄚玖:(公元?~1735年待考),本姓莫;雷州海康人(今廣東海康)。著名明朝將領,越南鄚氏開派始祖,明香國(港口國)締造者,在位時期從公元1755~1773年爲期十八年,終年歲數待考。
  鄚玖本姓莫,及至僑居越南後,因避免與篡黎自立的莫登庸的家姓相混淆,便在自己的姓上加上“邑”字旁,成爲“鄚”氏。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越南河仙鎮的華僑領袖及實際統治者。
  在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明朝滅亡後,鄚玖因不願受滿清的統治,率部下僑居位於湄公河三角洲的河仙(今越南堅江),在該地積極開發及進行管治,及後向越南舊阮稱臣,穫授河仙鎮總兵一職,使之成爲繁榮的印支半島城市,並備受當地華僑的尊崇。
  之後,鄚玖在河仙地區大力發展勢力,招流民於富國、隴棋、芹渤、奉貪、瀝架、哥毛等處,立七村社,實質上成爲一個獨立王國,當地稱明香國。從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起,所統轄之地被稱爲“港口國”。
  鄚玖曾旅行菲律賓及巴達維亞,向歐洲人學習施政方策及自強自衛之方法,招徠海外諸國的客商,來自中國、越南北部、暹羅等地的船舶從四面八方薈集於此。河仙成爲人煙輻輳、“華夷雜處”、經濟繁榮的國際性港埠,安南人曾有“桅帆多得不可勝數”的記載,號稱“小廣州”。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鄚玖因病去世,其子鄚天賜繼位。

  鄚天賜:(公元1700~1780年),本姓莫,又名琮,字士麟,號樹德軒;雷州海康人(今廣東海康)。著名明香國(港口國)第二位君主,在位時期從公元1773~1800年爲期二十七年,終年八十一歲。
  父親鄚玖來自中國廣東,母親是越南婦女。
  鄚天賜自年少時起便十分懂事,因此普遍得到河仙民眾的支持。據越南史書《河仙鎮葉鎮鄚氏家譜》所載,“昔公名天錫,自十八歲辰(“辰”即是“時”,因阮朝避嗣德帝諱而改),凡喪祭之事,竭孝敬之誠,人民鹹感戴焉。”由於他大方得體,因而曾“奉表詣闕奏陳”,受鄚玖委派爲出使越南阮朝廷的使節。
  清雍正十四年(公元1736年),明香國的締造者鄚玖去世,鄚天賜繼承父親阮朝河仙鎮總兵一職,成爲十八世紀越南河仙(今越南堅江)的實際統治者。
  鄚天賜繼位後,繼續周鏇於越南阮朝、高棉和暹羅之間,使河仙地區成爲十八世紀中南半島擧足輕重的華僑王國。其後,鄚天錫在河仙建起規模宏偉的府城,對内積極地推行文治,創設“招英閣”,聘請號稱“十八英”的十八位儒士,以文治國,傳播中華文化。使中國文化得以宏颺,對外則貫徹其父的親越南舊阮政策,繼續俯首稱臣。
  河仙終究是由各國外來僑民建設而成,所以鄚天賜亦重視令僑民們安居樂業。有見及此,他建立起一個長五百米、寬一百米的大長方形府城,河仙周圍出現多條村莊,讓柬埔寨人、華人、馬來人、占人等,都在那里得以定居。
  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柬埔寨宮廷發生内亂,繼而蔓延成爲長達數年内戰。在此期間,大批難民及王室人員流亡到河仙。鄚天賜加以援助,“大發儲積倉賑濟,流民莫不感恩戴德”。
  在柬埔寨戰亂期間,王族昭螉尊(Preah Outay)逃到河仙,要求支援。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鄚天賜經過阮朝廷的許可後,便領兵護送昭螉尊歸國奪位。昭螉尊穫得王位後,爲了答謝鄚天賜的協助,便將香澳(今柬埔寨西哈努克市)、芹渤(今柬埔寨貢布)、柴末(今柬埔寨Banteay Meas)、真森(今柬埔寨茶膠省南部)、寧瓊(今柬埔寨江城江左岸河畔)五州割讓給鄚天賜。另外,鄚天賜又開拓了柬埔寨的龍川(今越南金甌、瀝架、芹苴)、鎮彝(今地不可考)等地,設置官屬。至此,河仙鎮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
  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暹羅遭受緬甸入侵,阿瑜陀耶王朝滅亡,王族昭翠等逃到河仙,以求鄚天賜援助他們複國。適值鄭信起兵驅逐緬甸軍,成爲暹羅新國王,即泰國歷史上著名的披耶達信王。爲了斬草除根,鄭信向鄚天賜要求交出阿瑜陀耶王朝流亡王族。
  鄚天賜則對鄭信存有戒心,“素知彼奸計,將有自大之策”(武世營《河仙鎮葉鎮鄚氏家譜》),便派出水師在曼穀對出水域窺探虛實。(學者戴可來認爲,或許鄚天賜受了儒家的正統觀念影響,或者受舊阮的外交政策所影響,故此意圖恢複阿瑜陀耶王朝,與鄭信爲敵。)不料,河仙水師遇上颶風(西方傳教士Corre說河仙軍遭暹羅軍擊退),唯有撤回。自此,鄚天賜與鄭信的關係便轉趨緊張。其後的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鄚天賜再次派遣戰船攻打暹羅,但並不湊效,河仙軍隊更因遇上瘟疫而倉卒撤回。
  清乾隆三十四~三十五年(公元1769~1770年),鄚天賜正忙於征討鄭信之際,河仙内部郤爆發了兩起動亂,雖然最後都被鄚天賜所平,但亦導致河仙元氣大傷。而暹羅方面,經鄭信平定亂局後,已經“銳氣正盛”,有意入侵河仙。
  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鄭信入侵河仙,鄚天賜率領軍民與之“相持十餘日,城内一人挾作十人之役,尚不能充數。軍疲將困,而無退心,決守死戰。”但因暹羅軍利用“西洋石機銃射傷我軍甚多”,鄚天賜軍已無力抵抗,而他先前向舊阮嘉定要求援軍,又遭駁回。於是,在全線潰敗的殘局下,鄚天賜隻好登船挑到嘉定逃亡。河仙遂被鄭信所占領。
  在河仙遭受鄭信侵占的同時,舊阮轄地内爆發西山之亂,對阮氏政權造成巨大威脅。
  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阮氏朝廷爲了能專心平定西山之亂,去除後顧之憂,便先維持河仙及南方的安定,派軍攻擊鄭信軍隊。經過一輪外交交涉後,鄭信才同意撤出河仙,鄚天賜乃得以返回河仙。
  鄚天賜從繼任爲河仙鎮總兵開始,便接受舊阮政權的冊立,並執行“遞年出洋,采富貴物,詣京上進”的藩臣之禮。到西山之亂爆發後,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舊阮的首都顺化淪陷,阮主阮福淳逃到嘉定,鄚天賜便來到這地與之會合,並伴隨護駕。鄚天賜向阮福淳提出向阮福淳提出“乞中國興師殄滅群凶,複我南國土宇”的複國方案,可惜因西山朝大將阮惠的窮追猛打,舊阮的主要領導人物阮福淳及阮福晹終被擒殺,而鄚天賜則僥幸逃出阮惠軍的追捕。
  西山朝剛滅舊阮,便向鄚天賜招降。鄚天賜的答複是“我臣事南天已二世矣,心如鐵石,雖死不改,其志安肯與汝贼輩作逆天之事乎?”其後,鄚天賜深知難以抗敵,便經富國島逃入暹羅。而他所統治的河仙,則落入西山朝手中。鄚天賜在暹羅,穫得鄭信盛情款待,據《河仙鎮葉鎮鄚氏家譜》記載:“鄭新(鄭信)迎笑曰:‘昔以失和而相傷,今以成好而相結,幸無念舊惡。’”招待鄚天賜的用品均極爲名貴,“食物器具皆是金玉,同王侯品格”,鄚天賜在這里,看似可以得到鄭信的保障。
  雖然鄚天賜曾與鄭信爲敵,但到了舊阮政權覆敗的時候,鄚天賜亦不得不投靠鄭信。然而,由於錯綜複雜的印支半島形勢及越暹關係的不穩定性,令鄭信最終亦對鄚天賜持不信任態度,最後更迫令其自殺而後已。
  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柬埔寨發生王室内爭,以阮福映爲首的舊阮勢力派軍幹預,重新設定了柬埔寨王位。據學者戴可來考證,這些擧動,對於以柬埔寨保護者自居的鄭信而言,就是利益受損,故此令他對鄚天賜亦心存猜疑。
  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一艘暹羅商船遭到擁護舊阮的將領杜清仁劫掠。鄭信命鄚天賜派人向杜清仁查問,但不見回報。西山朝得悉該事件後,便設反間計,制作假密函,命人帶到暹羅,以使鄭信相信鄚天賜打算跟杜清仁“里應外合,以攻暹地”。碰巧杜清仁在此時派出水師在海上防禦西山朝的軍隊,暹羅探子向鄭信回報這批水師在海上游弋的消息,令鄭信對假密函深信不疑。
鄭信深感可疑後,隨即嚴刑審訊及殺害數名與舊阮有關的人員。清乾隆四十五年農曆10月5日,鄚天賜亦“飲義薨”,在暹羅爲越南阮福映政權殉節,終年八十一歲。
  鄚天賜死後,越南詩人到供奉他的祠堂寫楹聯甚多,以示對他的尊崇。後人亦把鄚天賜、鄚玖及他們一家一同合葬,供人憑弔。
  清嘉慶五年(公元1800年),阮氏王朝在南越開置嘉定府,把清朝商人、明香國居民全部編入戶籍,稱明香社。
  到了公元十九世紀初,清嘉慶帝統一了越南全境,阮氏王朝歸附滿清政權,在三圻普遍設立“明香社”。到了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阮氏王朝將各地客社莊鋪稱爲“明香”者俱改爲“明鄉”。
  此後,歷史上再無“明香國”、“明香社”之稱。
按:
  鄚天賜去世後不久,暹羅國亦發生内亂,披耶達信王鄭信最終被屬下將領郤克里所推翻,其後又派軍進占河仙。當時,阮福映爲了在越南爭霸,便與暹羅結成盟友,而鄚天賜的子孫亦得以返回河仙。
  從公元1784~1809年間,河仙地區先後由鄚子泩(鄚天賜之子,公元1784~1788年在位)、鄚公柄(鄚天賜孫,公元1789~1792年在位)、鄚子添(鄚天賜之子,公元1800~1809年在位)繼任鎮職,但郤是依附於暹羅及阮福映。
  到公元1809年鄚子添去世後,阮朝更委任官員直接鎮守河仙。
  公元1816年,鄚公榆(鄚天賜之孫,公元1816~1829年在位)被阮福映委任爲“河仙鎮葉鎮”(協鎮),但同時亦派遣越南官吏,河仙鄚氏已不能恢複昔日的内政獨立。
  其後,再曆鄚公材(鄚天賜之孫,公元1830~1833年在位)一代,卻於公元1833年牽連入“逆黨叛亂”,被捕送到顺化(越南阮朝都城,今越南顺化)審問,一去無返。
從此以後,歷史上再也沒有鄚氏子孫繼承河仙的管治職務了。



  莫氏宗親網http://www.moszq.com/全球莫姓家園,注冊請加地域姓名
 书法字典:莫字草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