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歷史典故的由來
收藏人:小毛頭書屋
常見歷史典故的由來
一、中國常見節日和歷史典故
◆春節的由來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至今仍很盛行。我國最早的春聯,是五代時期孟昶寫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用紅紙寫春聯始於明朝。年畫源於唐朝的門神,它和燃爆竹一樣,在古代都是用來驅鬼避邪的,現在卻成了專為增加喜慶氣氛的習俗了。貼“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們把寫在紅方紙上的“福”字,故意倒貼在門、窗、傢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至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除夕的由來
俗稱“年關”,臘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是日午後,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整理室內外環境,接著貼春聯、門神、半簾子,掛黃錢,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舊。晚上,家家吃青粉燴菜,叫“裝倉”,表示全家團聚,人壽年豐。全家老幼飽食後,還要剩廠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餘”。是夜,全家人徹底不眠,叫“熬年”或“守歲”。小輩給長輩磕頭辭歲,長輩要給小輩發“福錢”,也叫“壓歲錢”。
◆元宵節的由來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燈會)。據乾隆十四牛張紹美編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縣志》載:“元宵,四市豎坊,懸燈,雜扮花鼓.高蹺.演百戲。”舊時,金塔寺等地有黃河燈會,情景亦十分壯觀。建國後,歷年元宵節的燈會勝似往昔。節日之前,企事業職工,紛紛結紮彩門,懸掛花燈。有花卉燈、動物燈、八仙過海燈、西遊記故事燈,爭奇鬥艷,氣象萬千。有愛好者在燈內裝置微型電動機,勝似走馬燈。最引人注目的是騰雲駕霧的金龍燈,足有lo多米長。是夜,城內和城郊居民,蜂擁而至,萬頭攢動,人流如潮。武威習俗,觀燈時必從龍燈下鑽過,祈求合家平安,萬字如意。又說龍是吉祥物,鑽了龍燈,就會人丁興旺。農村燈會別有情趣,彩燈古樸典雅,鄉土氣息濃郁。有用玉米芯製做的火炬燈,也有用山藥蛋、蘿蔔頭製做的彩燈。牆頭上、馬棚下,處處有燈,燈光通明。據史籍記載:武威燈會之盛況,自唐已有,並聞名於長安。故有唐玄宗與道士葉法善夜遊涼州燈會流連忘返的傳說。武威元宵燈會,不論新俗、舊俗,都要舉辦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的由來
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據舊志載:是日城鄉居民以牲醴祀土祈豐年,各家炒豆類和麻籽食之,意示殺蚤滅蟲。如今祀土祈年活動已不存在,鄉間仍有炒麥豆之俗。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是農曆時令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日掃墓祭祖,謂之“春祭”。武威城鄉習俗,凡有墳瑩者,須於清明前一、二天到墳上供祭品、燒紙錢、添土;無墳莖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間,到郊外或於自家門前、街道巷口燒紙錢。禁忌在清明節當日上墳、燒紙。傳說當日燒的紙錢就成鐵錢,死者不能用。
◆端午節的由來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是日清晨,家家戶戶門頭插柳枝,有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線或絲線繩,身佩香囊荷包,並在口、鼻、耳邊塗抹雄黃酒,相傳這樣可以避五毒(即蛇、蠍、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來”的說法,男女青少年身著時興的夏裝,盡情遊玩。青年婦女講究繡香草荷包,綴上流蘇,贈送親友。舊時,未出嫁的姑娘將荷包帶在衣襟或系在髮辮上,誘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會自慚貌醜。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餅子卷糕,親友間相互饋送。下午,城鄉居民成群結伴,遊覽寺廟,舊時游海子,現在海水乾涸,廟宇也毀於地震,改遊文廟、古鐘樓、雷台、海藏公園、西郊公園等。小孩到野外攀樹折枝,編制柳帽,以預防暑氣。
◆六月六的由來
農曆六月初六,亦稱“曬蟲節”,有“六月六,曬絲綢”的民諺。此日午間晾曬絲、綢、皮、毛等經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蟲蛀。還有“翻經會”“曬袍會”等,陝西還有放撈河燈和汲水造酒的活動,有的地區還舉行“六月場”活動,青年男女通過對歌、趕表,擲花包形式,尋求戀愛對象。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瑤族的重大節日。
◆七月七?乞巧節的由來
農曆七月初七為“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舊時在這天晚上,姑娘和年輕媳婦們坐在月下穿針,看誰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據說這樣可以把手笨的人練得靈巧。此俗現已不存。唯城內劇團,每年照例上演神話劇《天河配》。四鄉居民蜂擁而至,場場爆滿,至七月下旬停演。
◆中秋節的由來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是日城鄉居民家家蒸月餅,以示全家團圓。武威人的月餅是發麵蒸的,如倒覆的臉盆大,種類繁多,有分層月餅、擰絲月餅、對瓣月餅、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來”的俗語,意思是八月已經秋收,食物豐盛。親友之間,互贈月餅,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潔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內,擺設香案,供上月餅及瓜果等祭品,點蠟燃香,全家圍坐賞月。少許,由主婦切開月餅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餅,談笑風生,頗有情趣。相傳祭月神供的西瓜,須剜成鋸齒形的兩個瓣,如家中有孕婦,可數瓜牙數預測男女,奇數生男,偶數生女。
◆冬至節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是“交九”的開始,從這天起,白天漸長,夜間漸短各家要吃冬至飯。有的人家吃肉湯麵條;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條:飯”;也有人家吃“杏皮壇韃子”,也叫“擻耳子”;也有吃羊肉香頭飯或臊子麵的民間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小年的由來
農曆臘月二十三(稱“小年”)送灶神。民間有“臘月二十三,灶爺上了天”的歌謠。是日晚上約八點左右,戶戶提前備灶書<用黃表紙書寫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麥牙糖和豆糖之類)、灶乾糧(烙餅)、灶馬(黃表紙上印有備鞍的馬),並備一碟碎麥草,拌幾粒豆,子均供於灶神牌位之前焚燒,意示送灶爺上天庭。民間傳說灶爺為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臘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過了臘月二十三,已接近春節,家家戶戶購置年貨,製作食品菜餚,拆洗衣服,打掃房屋,準備過大年。
◆元旦節的由來
在曆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1週為1年。但是由於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為規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曆法的不一致。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他規定以農曆正月為“元”,初一為“旦”。後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為元旦。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重新制定曆法,並規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5月4日是中國青年節。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大學為主的3000餘名學生在天安門前舉行抗議集會,要求“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21條”,“拒絕和約簽字”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1939年陝甘寧邊區青年組織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50年4月共青團中央決定以5月4日作為青年團成立的紀念日。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
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就有兒童節。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後,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國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國際兒童節”代替原來的“四四兒童節”,並規定少年兒童放假一天。
◆國際勞動節的由來
19世紀中葉,美國資本主義不斷發生經濟危機,幾萬家工廠倒閉,數百萬工人失業。在業工人的工資不斷下降,而工作時間卻一再延長,最多達到18個小時。因此,1886年5月1日,美國的11500家企業的40餘萬名工人規模空前的大罷工,要求實行8小時工作制。罷工在美國和國際工人運動中引起的強烈的反響並最終取得了勝利。1889年7月14日,第二國際在巴黎召開成立大會,通過了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決議:把“五一”定為國際勞動節。於是,5月1日的工人鬥爭從美國走向了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相繼加入的紀念“五一”的行列,5月1日成為一個具有國際意義的日子。
◆“三八”節的由來
1908年3月8日,1500名婦女在紐約市遊行,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勞動報酬,享有選舉權,禁止使用童工。她們提出的口號是“麵包和玫瑰”,麵包象徵經濟保障,玫瑰象徵較好的生活質量。五月,美國社會黨決定以二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做為國內的婦女節。
◆父親節的由來
父親節是由美國人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倡議建立的。多德夫人早年喪母,她有5個弟弟,姐弟6人的生活負擔全落到了父親身上。父親每天起早貪黑,無微不至地關心著孩子們的成長,既當父親又當母親,自己則過著節衣縮食的節儉日子。多德切身體會到父親的關愛,感受到父親的善良與偉大。她長大後,深感父親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應該得到表彰,做父親的也應該像母親們那樣,有一個讓全社會向他們表示敬意的節日。於是,她給華盛頓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建議以她父親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為父親節。州政府被她的真情打動,便採納了這一建議,只是把日期改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1972年,在各方的強烈呼籲下,美國總統尼克松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使其成為全國性的節目。目前,這個節日受到東西方世界許多國家百姓的認同。每到這一天,子女們總是向辛勞的父親致以敬意。今天父親節的慶祝方式和母親節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也許只是父親們喜愛的禮物不是糖果而是雪茄。
◆母親節的由來
規定一個專門的日子來表達人們對母親的尊敬,並不是現代的發明,而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習俗。古希臘入曾在樹林或山洞中舉行儀式,對女神——神的母親頂禮膜拜。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況往往持續達三天之久。當然,古時人們對女神的崇拜只不過是一種迷信,它同今天人們對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美國的母親節,始於1907年5月。要求定立母親節這一倡儀是費城安娜?賈維斯提出的。母親節創立人是安娜?賈維斯。據說,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以後,安娜?賈維斯的母親,當時是美國格拉夫頓城教會學校的總監,並兼職在教堂講述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當講述到在戰役中英雄捐軀的故事時,她不禁感慨萬分,認為應該給予失去兒子的母親們一種慰藉、一個紀念日。同時也衷心希望有人會創立一個母親節來讚揚全世界的母親,她的想法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安娜?賈維斯的母親死後,她繼承了母親所遺給她的一筆龐大的財產,不過她為失母感到格外悲痛,立志要實現母親的願望,創立母親節,藉以紀念世上所有的母親們,同時提倡孝道等。為此她向社會發出呼籲,結果她獲得各方面熱烈的支持和良好的反應,並紛紛邀請她前往演講。1912年,美國專門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1913年5月,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和聯邦政府的一切官員一律在母親節佩戴白色石竹花。1914年,美國國會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並要求總統發布宣言,號召政府官員在所有的公共建築物上懸掛國旗。在胸前佩戴石竹花,顏色是有講究的。那些母親已經去世的人仍然佩戴白色石竹花,而母親健在的人則佩戴紅色石竹花。這一天,人們總要想方設法使母親愉快地度過節日,感謝和補償她們一年的辛勤勞動。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親贈送母親節卡片和禮物。節日里,每個母親都會滿懷喜悅的心情,接受孩子們和丈夫贈送的玫瑰花或其他花束、糖果、書和紀念品,特別是當她們收到小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的上面用蠟筆稚氣地寫著“媽媽,我愛你”的字樣的卡片時,更會感到格外自豪和欣慰。但最珍貴、最優厚的禮物還是把她們從日常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輕鬆地休息一整天。這一天,許多家庭都由丈夫和孩子們把全部家務活包下來,母親不必做飯,不必洗盤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還有侍候母親在床上吃早飯的慣例。
◆植樹節的由來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為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建議。該州採納了莫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1979年2月,中國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 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次年3月12日,郵電部發行了一套4枚題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郵票。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國際護士節的由來
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這是為了紀念近代護理學科創始人南丁格爾(1820~1910)而設立的。在1852年到1856年間,沙皇俄國與土耳其之間發生在克里米亞的戰爭十分殘酷,雙方傷亡慘重,大量的傷病員無人照顧。當時。英國有一位具有醫學專業知識的女士名叫南丁格爾,她自願組織戰地救護隊,率領38名女救護隊員負責傷病員的護理,在她的領導下,建立了醫院管理制度,提高了護理質量,使傷病員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她又在英國的聖多馬醫院辦起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為推動世界各國護理工作和發展護士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學家護士教育的創始人,弘揚南丁格爾對病患如同“老人的兒女,同志的手足,孩子的媽媽”的獻身精神,國際上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情人節的由來
版本1:Valentine's day是情人節在英語裡的叫法。從字面上來看,很難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間有什麼聯繫。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大約在公元3世紀的羅馬,那時愷撒已經死去快三百年了,暴君Claudius當政。當時,羅馬內外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為了補足兵員,將戰爭進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齡範圍內的男子,都必須參加羅馬軍隊,以生命為國家效勞。自此,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於是整個羅馬便被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對此,暴君大為惱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就在暴君的國都裡,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我們的主人公。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就這樣生離死別,於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結婚典禮。一時間,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整個國度傳開,更多的情侶秘密地趕來請求修士的幫助。但是,事情很快還是被暴君知曉了,於是他再一次顯示了殘暴面目——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敢於與暴君鬥爭的人,漸漸地使得2月14日成為一個節日。很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再也記不得Claudius的大名,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依然會紀念Valentine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Valentine's day是情人節。版本2:在古羅馬時期,2月14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后,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2月15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在古羅馬,小伙子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伙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伙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伙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版本3:一本英語辭典上註釋說,範泰倫節(情人節)2月14日,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據說鳥類在這一天開始交配。那時的風俗是:在牧神節期間,每個青年男子從一隻盒子裡抽籤,盒子裡放的是寫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條子。抽到誰,誰就成為那個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後來這個節日改為紀念一位叫瓦倫丁的基督教聖徒。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聖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得到了他們悉心照料。臨刑前聖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現在,在情人節裡,許多小伙子還把求愛的聖瓦倫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示心誠志堅。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枝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枝半開的紅玫瑰作為情人節送給女孩的最佳禮物,而姑娘則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為回贈的禮物。據說,巧克力成份之一苯基胺能引起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跟熱戀中的感覺相似。
◆愚人節的由來
每年4月1日,可能會有人給你開一個善意的玩笑,發一個假信息,讓你上一次當。那是因為這天是西方民間傳統的節日——愚人節。愚人節起源於法國,與曆法改革有關係。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歷(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和“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愚人節時,人們常常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將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做法是佈置假環境,可以把房間佈置得像過聖誕節一樣,也可以佈置得像過新年一樣,在客人到來時,則祝賀他們“聖誕快樂”和“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緻有趣。4月1日的魚宴也是別開生面的。參加宴會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系上一條綠色飄帶,掛著送給客人的禮物——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形盒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
二、習俗類
◆“壓歲錢”的由來
春節拜年,一般是按輩數大小互相拜的。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拜年的兒童“壓歲錢”。壓歲錢,相傳是由宋代的“壓歲盤”演變而來的。據說,在歷史上,舊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兒女者,用盤、盒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贈送,這就是“壓歲盤”。後來,“壓歲錢”取代了“壓歲盤”,這就是現在付給壓歲錢的方式。清代,壓歲錢帶上了去邪、祈福的成分,《燕京歲時記?壓歲錢》記載:“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這裡,是指帶方孔的銅製錢。自紙幣代替金屬制錢以來,便改用紅紙包封之以示吉利。清代曾有人寫詩描繪了兒童得到壓歲錢時的喜悅心情:“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錫蕭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放爆竹的由來
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荊楚歲時記》曾經這樣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裡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當時沒有火藥,沒有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這當然是迷信,但卻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因為最初的爆仗是燒竹子,故稱“爆竹”,一直沿用至今。唐朝把它稱為“爆竿”,後來也稱為“炮仗”。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歷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寫的就是當時春節燃燒竹竿的情景。後來,煉丹家經過不斷的化學試驗,發現硝石、硫黃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和爆炸,於是發明了火藥。有人將火藥裝在竹筒裡燃放,聲音更大,使得火燒竹子這一古老習俗發生了根本變化。北宋時,民間已經出現了用捲紙裹著火藥的燃放物,還有單響和雙響的區別,改名“爆仗”,後又改為“鞭炮”。爆竹很快成為一種驅害避邪的神物。燃放爆竹,除了在新年到來之前希望邪去福來,祈求保佑一年平安如意,人們還用來志賀婚禮、開業以及重大的慶祝活動。
◆過生日吹蠟燭的由來
過生日吃蛋糕吹蠟燭已為人們熟悉,這一習俗據說源於希臘。在古希臘,人們都信奉月亮女神阿耳特彌斯。在她的一年一度的生日慶典上,人們總要在祭壇上供放蜂蜜餅和很多點亮著的蠟燭,形成一片神聖的氣氛,以示他們對月亮女神的特殊的崇敬之情。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疼愛孩子,古希臘人在慶祝他們的孩子的生日時,也總愛在餐桌上擺上糕餅等物,而在上面,又放上很多點亮的小蠟燭,並且加進一項新的活動——吹滅這些燃亮的蠟燭。他們相信燃亮著的蠟燭具有神秘的力量,如果這時讓過生日的孩子在心中許下一個願望,然後一口氣吹滅所有蠟燭的話,那麼這個孩子的美好願望就一定能夠實現。於是吹蠟燭成為生日宴上有著吉慶意義的小節目,以後逐漸地發展到不論是在孩子還是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的生日晚會或宴會上都有吹蠟燭這個有趣的活動。
◆過生日吃長壽麵的由來
民間有生日吃壽麵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 ,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麵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麵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麵”。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抓周兒”的由來
抓周兒的儀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頓“長壽麵”之前進行。講究一些的富戶都要在床(炕)前陳設大案,上擺:印章、儒釋道三教的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賬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兒”還要加擺:鏟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縫紉用具)、繡線、花樣子(刺繡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於經濟條件,多予簡化,僅由大人將小孩抱來,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誘導,任其挑選,視其先抓何物,後抓何物。以此來測卜其志趣、前途和將要從事的職業。據史書記載,此風俗興於魏晉南北朝。《顏氏家訓?風操》有述:“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製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唐宋時期,抓周兒這一風俗已很流行,民間十分重視,儀式也很隆重。《夢粱錄?育子》篇中有關南宋時杭州風俗說:“至來歲得周,名曰'週日卒',其家羅列錦席於中堂,燒香秉燭,頓果兒飲食,及父祖誥敕、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彩段花朵、官楮錢陌、女工針線、應用物件、並兒戲物,卻置得周小兒於中座,觀其先拈者何物,以為佳文件,謂之'拈週試嘩'。”
◆喝交杯酒的由來
提起交杯酒,大家都不陌生,因為婚禮時這是個十分常見的節目。據傳,這一習俗源於先秦時期。《禮記?昏羲》載:新郎、新娘各執一片一剖為二的瓢飲酒。其意是像徵一對新人自此合二為一,夫妻間享有相同的地位,婚後相親相愛,百事和諧。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到了宋代,新婚夫婦喝交杯酒時用的是兩個酒杯,先飲一半後再換杯共飲,飲完後則將酒杯一正一反擲於床下,以示婚後百年合好。清末的時候,交杯酒儀式已發展成為“合卺”、“交杯”、“攥金錢”三個部分。今天的婚儀中,“安杯於床下”之禮已被革除,“攥金錢”則為“擲紙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禮儀仍然實行,為婚禮平添了喜慶的氣氛。
◆握手的由來
握手最早發生在人類“刀耕火種”的年代。那時,在狩獵和戰爭時,人們手上經常拿著石塊或棍棒等武器。他們遇見陌生人時,如果大家都無惡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東西,並伸開手掌,讓對方撫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沒有藏武器。這種習慣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握手”禮節。
◆鬧洞房的由來
中國傳統婚姻以其禮儀的隆重和場面的鋪陳而頗具特色。它通常要經過提、訂婚、迎娶出嫁、鬧房等“程序”;其中以新婚當夜眾親友在洞房嬉鬧新娘和新郎後,新人雙雙攜手歸寢為一高潮。舊時,此中滋生出一些乖情悖理的舉動,因多發生在洞房裡,故稱為“鬧房”、“鬧洞房”、“鬧新房”;由於這一習俗以新娘為主要逗趣對象,故又稱“鬧新娘”、“耍新娘”,舊時還稱為“戲婦”。關於鬧房習俗的來歷,我國民間有兩種說法。一說源於驅邪避災。相傳,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個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隨在一夥迎親隊伍之後,他看出這是魔鬼在伺機作惡,於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見那女人已先到了,並躲進洞房。當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進入洞房時,紫微星守著門不讓進,說裡面藏著魔鬼。眾人請他指點除魔辦法,他建議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勢眾,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惡了。”於是,新郎請客人們在洞房裡嬉戲說笑,用笑聲驅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時分,魔鬼終於逃走了。可見,鬧房一開始即被蒙上了驅邪避災的色彩。鬧洞房驅邪的風俗南北各地均有。新人入洞房前,長江中下游地區,新郎前一晚就須睡在洞房,事先請兩名女童手執紅燭將新房內照一遍;天津人則請吹打班子在新房內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後,驅房內邪氣依然十分重要。諸如在東漲,新郎進屋後要像徵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執單刀朝每個角落虛砍一刀,並歌曰:“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壞腦袋,四砍喪神快離開,笑看麒麟送子來。”更普遍的習俗是在新房內置長明燈。所謂“洞房花燭夜”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學者研究說,“聽房”習俗,實質上也是防鬼怪進入洞房的一種保護措施。關於鬧房來歷的另一種觀點認為,鬧房首先在北方出現,而且開始時主要是新郎,這大概與北方民族的生活習性有關。他們以狩獵和游牧為生活手段,使得男子十分驃悍和勇健,在新婚時忍受棒打可以證明一個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世界上有些落後的民族以自殘和被虐來表明男人資格,甚至拿獵取到的人頭作為信物求偶,恐怕同出一義。鬧房在古代保留了這一原始習俗。
◆新娘蒙“紅蓋頭”的由來
古時候,婚禮時,新娘頭上都會蒙著一塊別緻的大紅綢緞,被稱為紅蓋頭,這塊蓋頭要入洞房時由新郎揭開。最早的蓋頭約出現在南北朝時的齊代,當時是婦女避風御寒使用的,只僅僅蓋住頭頂。到唐朝初期,便演變成一種從頭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據傳說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唐明皇李隆基為了標新立異,有意突破舊習,指令宮女以“透額羅”罩頭,也就是婦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蓋一塊薄紗遮住面額,作為一種裝飾物。從後晉到元朝,蓋頭在民間流行不廢,並成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慶裝飾。為了表示喜慶,新娘的蓋頭都選用紅色的。新娘為什麼要蒙蓋頭,還與神話傳說有關。據唐朝李冗的《獨異志》載,傳說在宇宙初開的時候,天下只有女媧兄妹二人。為了繁衍人類,兄妹倆商議,要配為夫妻。但他倆又覺得害羞。於是兄妹倆上到山頂,向天禱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就讓空中的幾個雲團聚合起來;若不讓,就叫它們散開吧。”話一落音,那幾個雲團冉冉近移,終於聚合為一。於是,女媧就與兄成婚。女媧為了遮蓋羞顏,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扇與苫同音。苫者,蓋也。而以扇遮面,終不如絲織物輕柔、簡便、美觀。因此,執扇遮面就逐漸被蓋頭蒙頭代替了。世界上許多民族關於人類起源的傳說中,都有兄妹結婚的情節,而且都有用樹葉、獸皮或編織物遮面避羞的描述。新娘蒙紅蓋頭只是由其演變過來的。
◆“接吻”的由來
吻,在西方是較為流行的禮節。關於“吻”的由來,西方傳說不一。比較流行的看法認為,吻始於古羅馬帝國。因為古羅馬嚴禁婦女飲酒,當男子外出歸來後,要先聞一聞妻子有沒有飲酒,假如妻子無酒味,丈夫就要親暱地吻上一口,這就是由“聞”到“吻”的過渡。以後相沿成習,成為夫婦見面時的第一道禮節。
◆訂婚戒指的來歷
有關訂婚、結婚戒指的由來,據說是古代搶婚演繹的結果,當時,男子搶來其他部落的婦女就給她戴上枷鎖。經過多少年的演變,枷鎖變成了訂婚、結婚戒指,男子給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歸我所有。另一個說法,世界上第一個把戒指用作訂婚信物的人是奧地利王麥士米尼。1477年,麥士米尼在一次公開場合認識了一位叫做瑪麗的公主。她的美麗容貌和優雅的舉止使麥士米尼為之傾倒。麥士米尼雖然知道瑪麗早已許婚於當時的法國王儲,但是為了贏得她的愛情,麥士米尼還是決定試試運氣。他命人專門打造了一枚珍貴的鑽石戒指,送給瑪麗。面對這只精雕細刻、閃閃發光的鑽石戒指和麥士米尼的熱烈追求,瑪麗終於改變了初衷,與麥士米尼幸福地結合了。從此,以鑽石戒指作為訂婚信物,便成為西方人士的一種傳統。
◆生孩子發紅蛋的由來
在我國遠古時期,北方易水中游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氏族商。後來建立的商朝,就是由這個氏族發展起來的。商的始祖是“契”,他的母親簡狄是部族首領嚳的妻子。傳說有一天,簡狄到易水邊洗澡,忽然有一隻喜燕在她身邊的一株大柳樹下生了一個蛋,簡狄見後,就將燕子蛋吃了下去。一年後,簡狄生下了一個眉清目秀的男孩,整個氏族的人都為此而高興,並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首領嚳更是興奮,叫人煮了許多紅雞蛋,分送給大家共享。這個孩子就是“契”。契長大以後接替父親當了氏族的首領,成了商的始祖。從此,商這一族的人就將燕子奉為神鳥,並認為,誰家婦女只要吃燕子蛋,就會生一個聰明而又本領高強的男孩子。契的功績和生孩子吃紅蛋的古老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
◆給小費的由來
當前,世界各地的服務行業所通行的小費制度,源於18世紀英國倫敦。那時,當地酒店的餐桌上一般都擺著寫有“tovinsurevpromptvservice”(保證服務迅速)的碗。顧客落座後,將少量零錢放入碗中,就會得到服務人員迅速而周到的服務。後來,這種做法演變成為感謝服務人員而付給的報酬。上面幾個英文單詞的頭一個字母聯起來,就成了“tips”(即小費)。付小費的方式很多,可以放在菜盤酒杯下,可以塞在服務員手中,也可以將付款後找回的零錢留給服務員做小費。
◆“剪彩”的由來
剪彩的來歷有兩種傳說。一種傳說,剪彩起源於西歐。古代,西歐造船業比較發達,新船下水往往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為了防止人群擁向新船而發生意外事故,主持人在新船下水前,在離船體較遠的地方,用繩索設置一道“防線”。等新船下水典禮就緒後,主持人就剪斷繩索讓觀眾參觀。後來繩索改為彩帶,人們就給它起了“剪彩”的名稱。另一種傳說,剪彩最早起源於美國。1912年,美國一家大百貨商店將要開業,老闆為了討個吉利,一大早就把店門打開,並在門前橫系一條布帶,以引人注目。可是,在離開店前不久,老闆的一個10歲的小女兒牽著一條小哈叭狗從店裡竄出來,無意中碰斷了這條布帶。頓時,在門外久等的顧客,魚貫而入,爭相購買貨物。不久,老闆又開一家新店,他又讓其女兒有意把布帶碰斷,果然又財源廣進。於是,人們認為小女兒碰斷布帶的做法是一個好兆頭,群起仿效,用彩帶代替布帶,用剪刀剪斷彩帶來代替小孩碰斷布帶,沿襲下來,就成了今天盛行的“剪彩”儀式。
◆喝酒碰杯的由來
人們在喝酒之前喜歡先碰一下杯,這個習慣現在遍及全世界。它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呢?一說是古希臘人創造的。傳說古希臘人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在喝酒時,人的很多器官都可以分享到喝酒的樂趣:鼻子可以嗅到酒的香氣,眼睛可以看到酒的顏色,舌頭可以辨別酒的味道,惟有耳朵被排除在這一享受之外。怎麼辦呢?聰明的希臘人終於想出一個辦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發出的清脆響聲傳入耳中,這樣,耳朵也高興了。另一說碰杯起源於古羅馬。古代的羅馬崇尚武功,常常開展角力競技。競技前選手習慣飲酒,以示相互勉勵之意。由於酒是事先準備好的,為了防止有些心術不正的人給對方暗放毒藥,人們想出一種防範的辦法,這就是在角力前,雙方各持自己的酒向對方的杯中傾註一下,這樣,便逐漸發展為一種碰杯的禮儀。
◆“理髮”的由來
我國很久以前是沒有“理髮”一詞的,認為“頭髮”受之於父母,不能隨便剃除。故當時男女都留長發,只是盤發的方式不同。到了漢代,就有以理髮為職業的工匠。南北朝時代,南朝樑的貴族子弟都削髮剃面,那時的理髮業已經很發達,出現了專職的理髮師。“理髮”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朱熹在註疏《詩?周頌?良耜》中“其比為櫛”一句裡說明:“櫛,理髮器也。”宋朝理髮業已比較發達,有了專門製造理髮工具的作坊。那時,對剃髮有個特殊的稱呼叫“待詔”。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技藝,一個行業。在元明兩朝,人們理髮更為普遍。到了清朝,滿族貴族為了達到長久統治的需要,強制下令男子一律剃頭梳辮,“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人們無奈去剃掉前額頂上的頭髮,理髮業空前發展起來。當時,到處都有理髮挑子,理髮工手執鐵夾(音叉)沿街叫賣,給人理髮。由於各朝代對頭髮的清潔衛生處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明代叫“篦頭”,清代叫“剃頭”,還有叫“剪頭”、“推頭”等。我國創建的第一個理髮店,是清順治年間在奉天府建的。辛亥革命以後,許多在日本的中國理髮師紛紛回國開設理髮店。
◆吸煙的起源
現代捲菸的始祖很早就有了,考古工作者在墨西哥的馬德雪山中一個海拔9000英尺的山洞裡,發現了一支空心草桿中塞有菸葉,經放射性測定證明是700年前的,可謂現代捲菸的始祖。根據民間傳說,早在2000多年前,墨西哥的土著居民就開始吸煙了。他們認為火是第一天神,煙則是人和天神之間的惟一媒介,也是天神之食,所以人吸煙能驅邪消災。墨西哥的瑪雅人則認為,由於雨神吸煙,所以每到干旱季節,他們便舉行隆重的祈雨儀式:眾人圍坐一起,點燃一堆堆樹葉,吸吮冒出的青煙,再仰面朝天,吞雲吐霧。因此墨西哥歷史學家認為,墨西哥的土著居民是世界上最早學會吸煙的民族。
◆“男左女右”的由來
“男左女右”的習俗和古代人的哲學觀關係非常緊密。我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物質和人畜的兩大對立面就是陰陽。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長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將其歸類分為大、長、上、左為陽,小、短、下、右為陰。陽者剛強,陰者柔弱。人的性格或性情,男子性暴剛強,屬陽於左;女子性溫柔和,屬陰於右。“男左女右”在中醫應用上也有實際的科學意義,中醫診脈,男子取氣分脈於左手,女子取血分脈於右手,即使小兒患病觀察手紋也取“男左女右”的習慣。“男左女右”在醫學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異,在社會風俗上是劃分區別的一種秩序安排。這種“男左女右”的習俗,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已經廣為傳播了。
◆“沐浴”的由來
在古代,如遇重大事件或節日,人們要“沐浴更衣”,以示尊敬,那麼“沐浴”又是從何而來呢?我國沐浴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記載。“沐”指洗臉,“浴”指擦洗全身。《周禮》中也有“王之寢中有浴室”的記載。到春秋時期,我國人民已開始使用專門的設備來洗澡了。南朝梁簡文帝蕭綱曾著有《沐浴經》三卷,這是我國至今發現的最早研究洗澡的專著。據史書記載,公元334年,東晉石虎在鄴城蓋了“龍溫池”,這是我國較早的大型私人浴室。西安臨潼聞名中外的溫泉浴室“華清池”,則建於唐代。到了宋代,隨著商業的繁榮,營業性的公共浴室應運而生。宋代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有“公所在浴處,必掛壺於門”的記載,說明宋代的公共浴室還掛有招徠顧客的標誌。非但如此,當時已出現了代客擦背的專職服務人員,他們很受洗澡人的歡迎。蘇東坡曾在一首《如夢令》詞裡讚歎過他們的勞動:“寄詞擦背人,晝夜勞君揮肘。”及至16世紀,我國的公共浴室就相當普遍了。
◆送花圈的由來
送花圈是從歐美傳過來的習俗。在我國古代,喪葬儀式以搭靈堂為主,四周飾以白布,並扎紙人、紙馬來燒,另外還要打幡、撒紙錢等。按照北歐的傳說,一個人臨死時帶上花圈,安琪兒(即天使)就會把他的靈魂帶到天堂。原來,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法律——《十二銅表法》中《神聖法》第七條說:“假如有人或者親身,或者由於自己的馬或奴隸在競賽中獲勝而得到花圈,那麼在他死時,無論在他家里或在戰場,都不禁止把花圈置於死者身上。同樣,也允許他的親屬帶花圈參加葬禮。”顯然,花圈原來是一種獎賞物!好人升天堂,壞人下地獄,這是古代中外皆同的看法。既然花圈是勝利者和勇敢者才能得到的獎賞,難怪安琪兒就只願把有花圈的靈魂帶上天了。現在人們為死者送花圈,仍然屬於給死者贈送的“葬禮”之類。
◆披麻戴孝的由來
在我國實行火葬以前,許多地方的老人去世後,安葬的時候總要最親的人(如兒子)拜路,三步一跪,五步一拜。送葬的人穿一身黑衣服,再用一隻麻袋弄成披風樣式,從頭頂披戴到腰間。據民間說,這種特別的打扮還有來歷呢。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老婆婆有兩個兒子,他們成家以後都不孝敬老娘,還總是在娘面前誇口:“等娘過了,要好好熱鬧一番,讓娘睡楠木棺材,要穿紅戴綠,為娘唱七七四十九天道場……”老婆婆知道他們說的是假話,想教訓他們一頓,盡到做娘的責任。老婆婆一夜沒合眼,終於想出個辦法。第二天,老婆婆把兩個兒子叫到床前說:“我死了也不要你們花一文錢,用破草蓆把我一卷扔在陰水洞裡就行了。不過你們要從今日開始,天天看著屋後面槐樹上的烏鴉和山樹林裡的貓頭鷹是怎樣過日子的——一直到我閉了眼為止。”不花一文錢,這正中了兩個不孝之子的心意,他們馬上答應了。兄弟倆本來無心看什麼烏鴉與貓頭鷹過日子,但經老娘一提醒,出工收工時便不由自主地註意了起來。原來,烏鴉與貓頭鷹都是細心地餵養自己的孩子的,這些小傢伙不管媽媽飛來飛去銜吃的有多快,還是張大嘴巴,嗷嗷待哺。可是,小傢伙長大以後又怎樣對待生養自己的媽媽呢?小烏鴉還不錯,媽媽老了飛不動,覓不到食,就讓她待在家,銜來吃的填在她嘴裡,等到小烏鴉老了,又有自己的孩子餵養她。這樣反哺之情,代代相傳。而小貓頭鷹卻截然相反,媽媽老得不中用了,就把媽媽吃掉。令人傷心的是,小貓頭鷹後來也被自己的孩子吃掉。這樣反咬一口,一代吃一代。兄弟倆越看越看不下去,如今這樣對待老娘,將來孩子也這樣對待我們怎麼辦?他們不敢往下想,漸漸地改變了對老娘的態度。可是,天不作美,兄弟倆剛剛開始孝敬贍養老娘,她老人家卻偏偏過世了,兄弟倆後悔莫及。為了表示孝心,安葬那天,他們不是穿紅戴綠,而是模仿烏鴉羽毛的顏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貓頭鷹毛色,披一件麻衣,並下跪拜路。打那以後,這個風俗就逐漸流傳開來。有的地方百姓比較窮,穿一身黑衣服買不起黑布,於是就裁一條黑布戴在胳膊上。都是為了表示要永遠記取烏鴉與貓頭鷹善惡孝逆的教訓。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
中國很早就有在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那天吃月餅的習俗,這種習俗的來源說法不一。普遍的說法是:唐朝時,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一說始於宋朝。在北宋時的京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每逢中秋之夜,人們均登高樓、爬高山,待月亮升起時開始進行祭月活動,所用供品有月餅、瓜果、雞冠花之類,但以月餅為主。宋代詩人蘇東坡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那時的月餅與現在的月餅已很相似了。今天,我們在中秋節吃月餅,不僅為了慶祝豐收,而且也是對親人團圓的一種期盼。
◆給亡人燒紙的由來
傳統上,逢年過節祭奠老人和逝去的親人時,人們尤其是老人們喜歡燒一些用紙疊成的所謂金銀元寶。那麼,給死人燒紙錢是怎麼來的呢?這裡還有一個精明的商人的故事。在漢代,有個名叫尤文一的秀才,寒窗苦讀十幾年,卻沒能獲取功名。他便棄筆從商,投在大發明家蔡倫的門下,學習造紙。尤秀才聰明過人,很受蔡倫的器重,很快蔡倫就把自己的技術全部傳給了尤秀才。過了幾年,蔡倫死了,尤秀才就繼承蔡倫的事業造起紙來。尤秀才比蔡倫更勝一籌,造出的紙又多又好。可是,當時用紙的人很少,造出的紙賣不出去,在庫房裡堆積如山。為此,尤秀才十分犯愁,漸漸地茶飯不進,臥床不起,三天沒過,竟然閉上眼睛死去了。家裡的人頓時哭得天昏地暗。左鄰右舍知道了消息,都過來幫助料理喪事。尤秀才的妻子哭著對大夥說:“家境不好,沒有什麼可以陪葬,就把這些紙燒給他做陪葬吧。”於是,專門派一個人在尤秀才的靈前燒紙。到了第三天,尤秀才突然坐起來,嘴裡還不停地叫著:“快燒紙,快燒紙。”人們以為尤秀才還魂了,都害怕起來。尤秀才卻說:“不要害怕,我是真的活了,是閻王老爺把我放回來的。”人們都感到十分好奇,紛紛詢問根由。尤秀才說:“是你們燒的這些紙把我救了。這紙燒化之後,到了陰曹地府就變成了錢。我用這錢還了債,贖了罪,閻王老爺就把我放回來了。”家里人聽了,無不歡天喜地,又燒了不少紙。這件事傳出去之後,也有人不相信。一個有錢有勢的老員外把尤秀才找去,對他說:“我家用金銀陪葬,不是比紙值錢得多嗎?”尤秀才說:“員外不知。這金銀是陽間所用的,絕對帶不到陰曹地府去。不信,員外老爺可掘開祖墳,那些陪葬的金銀保證分毫沒動。”員外聽了點頭稱是,並買了尤秀才家大量的紙。於是,買紙的人一下子多起來,尤秀才造出的紙還供不上賣哩。其實,尤秀才並不是真的死而復生,只不過是為了多賣紙,和妻子商量設下的一個計策。然而,給死人燒紙的風俗卻一直流傳下來了。
三、 稱謂類
◆“爸爸媽媽”的由來
“媽媽”是最簡單的發音,是嬰兒張嘴吐氣的自然結果,第二個最簡單的發音就是“爸爸”。當嬰兒的兩隻眼睛的視線逐漸形成了焦點能看清東西,並且視線的接觸範圍也開始逐漸擴大時,就開始了對環境的認識的過程,首先第一個就是感知了溫飽的來源—— “媽媽”(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各種語言之間的差異甚遠,但例外的是對“媽媽”發音是極其驚人的一致,這主要是由嬰兒發音的特點和對溫飽基本本能需要的一致性造成的,“媽媽”是最簡單的發音,是嬰兒張嘴吐氣的自然結果,第二個最簡單的發音就是“爸爸”。)此時“媽媽”的含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媽媽”,而只是乳汁和溫暖的象徵,當隨著嬰兒對環境的識別能力的加強,這些基本的本能需要就逐漸和特定的環境、對象結合在一起了;隨著發音器官的發育,嬰兒有一天一張嘴,無意中發出了一個最簡單的“ma”音,一般最先聽到這個聲音的總是擔任哺育任務的母親,於是母親就會主觀地認為這是孩子在叫自己,於是就作出了一些驚喜地反映,例如:主動地餵奶,呵護,等等,終於有一天,使嬰兒逐漸發出了在除了哭作為表達需要的手段之外的另一個手段,即:發出“ma”的聲音,最後這種聲音就以條件反射的方式與溫飽的來源連在了一起,固化了嬰兒對環境的認識。這時,嬰兒在認識與不認識的基礎上就會出現熟悉與不熟悉、適應與不適應的感覺,漸而出現了安全的需要,當象徵著溫飽、熟悉的“mama”不在時,恐懼就會來臨。這個階段時間上,應該是哺乳的前期到哺乳的中後期。
◆“小姐”的由來
我國一度喜歡稱年輕女子為小姐,但是“小姐”這個稱呼原本非美稱。據清代文史家趙翼《陔餘叢考》稱“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為大家閨秀所忌。宋代錢惟演在《玉堂逢辰錄》中,記有“掌茶酒宮人韓小姐”。由此可見,“小姐”最初是指宮女而言;在南宋洪邁撰的《夷堅志》又記載:“傅九者,好使遊,常與散樂林小姐綢繆。”“林小姐”是個藝人。蘇武也有《成伯席上贈妓人楊小姐》詩,此詩是贈給妓女的。可見宋代妓女也稱為“小姐”。宋、元時姬妾也常被稱為“小姐”。
◆“先生”的由來
“先生”這個稱呼由來已久。不過歷史上各個時期,對“先生”這個稱呼是針對不同對象的。《論語?為政》:“有酒食,先生饌。”註解說:“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為出此言也。”這一“先生”是指長輩而有學問的人。到了戰國時代,《國策》:“先生坐,何至於此”均是稱呼有德行的長輩。第一個用“先生”稱呼老師的,始見於《曲禮》:“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學者。”今稱教師為“先生”,本此。漢代,“先生”前加上一個“老”字。清初,稱相國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後,官場中已少用老先生這個稱呼了。辛亥革命後,老先生這個稱呼又盛行起來。交際場中,彼此見面,對老成的人,都一律稱呼為老先生。現在,妻子多自稱自家丈夫為“先生”。對別的婦女的丈夫也叫“先生”。有時候,先生也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德高望眾的女性也有被稱為先生的,比如“宋慶齡先生”。
◆“丈夫”的由來
人們通常談到夫婦時,夫多被稱為“丈夫”,妻子則被叫做“老婆”。這兩種叫法、習俗相沿至今。原來,在我國有些部落,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主要看這個男子是否夠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當時的一丈約等於七尺(那時的一尺約合現在的六寸多),有了這個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禦強人的搶婚。根據這種情況,女子都稱她所嫁的男人為“丈夫”。
◆“妻子”的由來
“妻”最早見於《易?繫辭》:“人於其官,不見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稱。《禮記?曲禮下》載:“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來那時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沒有身份的。後來,“妻”才漸漸成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稱。“妻”的別稱很多。古代無論官職大小通稱妻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稱為“內子”,泛指妻妾為“內人”。妻還被稱為“內助”,意為幫助丈夫處理家庭內部事務的人。“賢內助”成為好妻子的美稱。舊時對別人謙稱自己妻子為“拙內”、“賤內”。而在官職較高的階層中對妻子的稱呼卻反映出等級制度來。如諸侯之妻稱“小君”,漢代以後王公大臣之妻稱夫人,唐、宋、明、清各朝還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稱誥命夫人。
◆“太太”的由來
漢哀帝時,“太太”原為尊稱老一輩的王室夫人。到後來,漢室又稱皇太后為皇太太后。太太的稱謂,漢代在貴族婦女中逐漸推廣起來。明代時稱太太要具備這樣的條件:“凡士大夫妻,年來三十即呼太太”,即司眷屬,中丞以上的官職才配稱太太。清朝的人,則喜歡叫家庭主婦為太太,不過都以婢僕呼女主人的居多。北洋政府和民國時期,太太的稱呼開始氾濫,從大帥到芝麻綠豆官,其眷屬都可相稱太太,官太太、經理太太、校長教授太太,到處都是,不過無形中多少還有些限制,至少是在有知識階層之上。二十多年對外開放以來,隨著港澳台和外籍華裔、僑胞的歸鄉入裡,“太太”的稱謂同小姐、先生一樣又時髦起來,成為人們對朋友間已婚女子的敬稱,而且從廣泛性來說似乎已更少含有什麼官職的味道,變得更平民化了。
◆“老婆”的由來
“老婆”這個稱謂,最初的含義是指老年婦人。後來王晉卿詩句有云:“老婆心急頻相勸。“這一“老婆”是指主持家務的妻子。因此,後來稱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老婆”與“老公”這類叫法,都含有“相濡以沫、恩愛長久”的願望。
◆“愛人”的由來
現代人常用愛人來稱謂自己的配偶,這一稱呼來於英國。位於蘇格蘭達姆弗利的斯威特哈特寺院使英語單詞“SweetHeart”含有了“愛人”之意。斯威特哈特寺院是由1296年去世的巴納德城堡領主約翰?巴里奧爾之妻德鮑吉拉夫人修建的。德鮑吉拉夫人與丈夫二人一生恩愛,丈夫死後,她將丈夫的屍體安葬,但將丈夫的心臟熏香後裝在了象牙盒裡隨身攜帶,常常謂之曰:“我最可愛的心,不會說話的伙伴。”就這樣佩帶了一生。臨終前,她留下了這樣的遺囑:“如果我死了,為了讓兩顆連結著的心永遠在一起,請將我丈夫的心臟放在我的胸上一起埋葬。”她早在生前就選好了墓地,並建立一座寺院,用拉丁語命名為多維爾凱科爾(甜密的心)。爾後,在英文中習慣地呼之為斯威特哈特寺院。1290年她逝世後不久,“斯威特哈特”一詞即被作為“愛人”的同義語,被人們廣為應用,還讓人聯想起一段忠貞不渝的愛情。
◆“兩口子”的由來
夫妻稱“兩口子”由來於清朝乾降年間。當年,山東有一個叫張繼賢的才子,一個偶然的機會,張繼賢與本地惡少石萬倉的妻子曾素箴相識,二人一見鍾情,夜夜往來。石萬倉是個酗酒成性的傢伙。一次,石萬倉因飲酒過度、引起酒精中毒而身亡。石家人懷疑石萬倉是被其妻曾素箴害死的,於是告到縣衙門,說曾素箴因偷姦殺死親夫。縣官接狀後,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張繼賢和曾素箴打入大牢,判為死罪,從縣府押到京城。一次,乾隆皇帝閱案,看到了張繼賢的供狀,見其文筆不凡,十分驚訝。於是,乾隆皇帝親自到牢中去看望張繼賢。在交談中,乾隆皇帝確信張繼賢是個才子,便有心救他。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訪,途經微山湖時,停留了幾天。乾隆熟悉這裡的山山水水後,便御批:將張繼賢發配到臥虎口,將曾素箴發配到黑風口。張繼賢、曾素箴二人雖然雙雙冤入大牢,但是情卻始終未斷。這次獲皇帝恩准發配到“兩口”後,真是喜出望外,二人時常互往互來,甚是自由。他們這樣來往於臥虎口與黑風口,被人們稱為“兩口子”。後來,人們就把“兩口子”衍指“夫妻倆”。
◆“丈人”的由來
在家庭關係中,稱妻子的父親為“丈人”。然而魏晉以前,妻子的父親被叫做“舅”或“婦翁”。“丈人”則是對上了歲數的男子的尊稱。不過在唐朝文學家柳宗元《祭楊憑詹事文》中,開門見山寫的是:“年月,子婿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於丈人之靈。”宋朝人《猗覺寮雜記》和《雞肋編》都據以為證,以為開始於此。但更確切地說,為時還要早得多。陳壽《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裡提到“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董承是獻帝劉協的表叔,親上做親,女兒給劉協做了“貴人”。裴松之註釋上邊這句話時寫道:“(董承)於獻帝為丈人,蓋古無丈人之名,故謂之舅也。”
◆“泰山”的由來
此稱謂都與泰山的“封禪”有關。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十二記載,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禪。丞相張說擔任封禪使,順便把他的女婿鄭鎰也帶去了。按舊例,有幸隨皇帝參加封禪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級。鄭鎰本是九品官,張說利用職權,一下子把他連升四級。唐玄宗在宴會上看到鄭鎰突然穿上五品官穿的淺緋色官服,覺得奇怪,便去問他。鄭鎰支支吾吾,不好回。這時,擅長諷刺的宮廷藝人黃旛綽替他回答說:“此泰山之力也!”妙語雙關,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這樣混過去了。後人因此稱妻父為“泰山”。因為泰山又稱東岳,是五嶽之長,所以又轉而把妻父稱做“岳”、“岳翁”、“岳父”、“岳丈”等。據文獻記載,這種稱謂大致始自宋代。妻母則稱做“岳母”,在書面文獻中,後來也有稱做“泰水”的。由此可見,“泰山”稱謂的出現是來自親屬關係中政治利益的關聯。
◆“拖油瓶”的由來
“拖油瓶”是舊時對改嫁婦女的一種歧視性稱呼。舊社會婦女改嫁,前夫所生的子女被帶到後夫家去的,俗稱“拖油瓶”。對於這樣一個奇怪的稱呼,許多人百思不解。其實這是以訛傳訛,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拖有病”而不是“拖油瓶”。古時候寡婦再嫁,後夫娶寡婦做妻子的,家境一般都不太好。舊社會天災人禍頻繁,一旦寡婦帶來的子女有什麼三長兩短,往往引起前夫親屬的責難。後夫為避免這類糾葛,娶寡婦做妻子時,就要請人寫一字據,言明前夫子女來時就有病,今後如有不測與後夫無關。因而人們就把再嫁婦女的子女稱為“拖有病”。由於“拖有病”與“拖油瓶”字音相近,就被人說成了“拖油瓶”。
◆“兩面派”的由來
“兩面派”,一般指口是心非、善於偽裝的人。那麼,“兩面派”是怎樣來的呢?元朝末年,元軍和朱元璋領導的義軍在黃河以北展開了拉鋸戰,老百姓苦不堪言,誰來了都要歡迎,都要在門板上貼上紅紅綠綠的歡迎標語,來得勤換得也快。豫北懷慶府人生活節儉,於是想出了個一勞永逸的辦法:用一塊薄薄的木板,一面寫著歡迎元軍的“保境安民”的標語,另一面寫上歡迎義軍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標語,哪方來了,就翻出歡迎哪方的標語,既省錢又方便。但想不到這個方法後來竟惹出大禍。一次,朱元璋的大將常遇春率軍進駐懷慶府,進城見家家門口五顏六色的木牌上滿是歡迎標語,心里高興。可是突然一陣狂風刮來,木牌翻轉,反面全是歡迎元軍的標語。常遇春氣極之餘,下令將凡是掛兩面牌的人都滿門抄斬。現在常說的“兩面派”,就是從懷慶府“兩面牌”演變而來,殊不知這裡面還有一段血淚史。
◆“二百五”的由來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一說來源於戰國故事。蘇秦是戰國時的一個說客,他身佩六國相印,一時很是威風,但也結下了很多仇人。後來,他終於在齊國被人殺了,齊王很惱怒,要為蘇秦報仇。可一時拿不到兇手,於是,他想了一條計策,讓人把蘇泰的頭從屍體上割下來,懸掛在城門上,旁邊貼著一道榜文說:“蘇秦是個內奸,殺了他黃金千兩,望來領賞。”榜文一貼出,就有四個人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說:“這可不許冒充呀!”四個人又都咬定說自己幹的。齊王說:“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各分得多少?”四個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二百五”一詞就這樣流傳下來。還有另一種說法,與推牌九有點關係。原來,牌九(舊時一種賭具)中有“二板”(四個點)和“麼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在推牌九這一賭博活動中,被稱為“斃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人們就用“二板五”(二板和麼五的簡稱)這個詞來戲稱什麼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習慣上又稱為“二五仔”。
◆“丫頭”稱呼的由來
古代女孩子到了及笄之年,頭上都要梳著兩個“髻”,左右分開,對稱而立,像個“丫”字,所以稱為“丫頭”。唐代劉禹錫《寄贈小樊》詩云:“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另外,古代婢女經常梳丫髻,所以“丫頭”又成為婢女的稱呼,宋代王洋在《大陽道中題丫頭岩》詩中寫道:“不謂此州無美艷,只嫌名字太粗疏。”並自註說:“吳楚之人謂婢女為丫頭。”可能由於“丫頭”稱呼流行於吳地,北方人不明白,所以王洋寫詩為註。從此以後,“丫頭”稱呼廣泛流行,直至現在有的地區仍在沿用此說。
◆“黃花閨女”的由來
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是一位長得非常漂亮的公主。農曆正月初七這天下午,壽陽公主與宮女們在宮廷裡嬉戲。她躺臥在含章殿簷下,一陣微風吹來,將臘梅花吹得片片起舞,有幾瓣竟吹落到了壽陽公主的額頭上,留下了斑斑花痕,拂拭不去,壽陽公主反而更加嫵媚動人。從此以後,壽陽公主便經常摘取幾片梅花,粘貼前額,以助美觀,那些宮女們見了,個個稱羨,並跟著仿效起來。這樣打扮,人們把它稱為“梅花妝”,簡稱“梅妝”。由於臘梅有季節性,不能經常保持,於是,宮女們便想方設法採集其他黃色花粉,而後做成塗飾粉料代替臘梅,以便長期使用。大家把這種粉料稱為“花黃”。“梅花妝”不久便流傳到了民間,很快受到女孩的喜愛,特別是那些富有大戶的女孩以及歌伎舞女,更是爭相仿效。在當時,人們都認為不貼花黃,就缺少了女性特徵。用黃顏色在額上或臉上兩頰畫成各種花紋成為少女的一種必不可少的裝飾。但少女出嫁以後,就要改變這種貼黃的裝飾,別作一番打扮。同時,“黃花”在古代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因此,人們在“閨女”前面加黃花,不僅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婚,還說明這姑娘心靈美好,品德高尚。這樣,“黃花閨女”就成了未出嫁的年輕女子的代名詞了。
◆“老闆”的由來
17世紀初,荷蘭印度公司的殖民主義者開始在現在的紐約市建立貿易站,他們用十分低廉的價錢,買下了許多土地,而後又轉手倒賣給享有採地權的地主們。為了賺更多的錢,不少荷蘭殖民主義者乾脆在紐約市定居下來,他們修建房屋,經營農場,從事貿易,在從事這些活動的過程中,荷蘭人將領隊的人稱為“戶主”,而後轉指“監工”,之後又改稱為“監督徒弟的工人師傅”。“這個名稱太長了,叫起來不太方便!”“就是嘛,應該短些才好。”“還是叫'上司'吧。”“不,我看叫'老闆'更好!”一些殖民主義者議論紛紛。經過一番議論,大家一致同意叫“老闆”,這個名稱很快就叫開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名稱成了美國的俚語。
◆“商人”的由來
古往今來,人們為什麼把買賣人稱作商人,原來“商人”一詞的由來與我國商業的起源與形成有著一段有趣的故事。在原始社會後期,出現了以物易物的交換活動。到了夏代,在社會上便游離出一部分專門從事交換的人。公元前一千多年,黃河下游居住著一個古老的部落,他們的祖先叫契。由於契在大禹治水時有功,被封為商,這便是古代的商族。契的六世孫王亥聰明多謀很會做生意,經常率領很多奴隸,駕著牛車到黃河北岸去做買賣。一天,王亥在販運貨物途中,突然遭到狄族易氏的襲擊,搶走了貨物和隨從的奴隸,並殺死了王亥。王亥有個兒子叫甲微,聽到父親被害的消息後,便興兵伐易。最後終於滅了易氏,商的勢力也從此擴展到易水流域。到了孫湯商族後裔,商族的手工業已相當發達,特別是紡織業,花色品種優於其他各族。孫湯為了削弱夏的國力,便組織婦女織布紡紗,換取夏的糧食和財富,把貿易作為政治鬥爭的武器,最後滅了夏代的統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農業上定居耕種,手工業等也相當發達。周朝建立後,商族人由統治者一下變成了周朝的種族奴隸。過慣了奢侈生活的商族貴族,每況愈下。商族人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便紛紛重操舊業,到處去跑買賣。久而久之,便在周族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個概念,即跑買賣的人都是商族人。後來,慢慢地“族”字也去掉了,簡呼為商人了。這些稱呼一直沿襲至今。
◆“替罪羊”的由來
這是一個宗教典故。在基督教的《聖經》(《舊約》)中說,上帝為了考驗亞伯拉罕的忠誠,叫他帶著他的獨生子以撒到一個指定的地方,並把以撒殺了作燔祭,獻給上帝。正當亞伯拉罕要拿刀殺他的兒子時,有個天使加以阻止,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裡有一隻羊,你可用來'祭獻'上帝。”於是,亞伯拉罕便把小樹林中的那隻山羊抓來殺了,代替他的兒子獻給燔祭。在《新約》中又說,耶穌為救贖世人的罪惡,寧願釘死在十字架上,作為“犧牲”(祭品)奉獻天主,並囑咐他的十二門徒,在他死後也照樣去做。因為這是仿效古猶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時,往往殺一隻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犧牲”,所以教會通常又稱耶穌為贖罪羔羊。有趣的是,在我國古代有以羊代牛受過的記載。《孟子?梁惠王上》中載:“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注:新鐘鑄成,宰殺牲畜,取血塗鐘的儀式)。'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棘,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歟?'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齊宣王不忍心看見牛恐懼戰栗的樣子,而命以羊替換牛來祭鐘。從此以後,“替罪羊”作為一個悲劇色彩的詞彙就流傳開來。
◆“傻瓜”的由來
人們習慣把愚蠢的人叫“傻瓜”,而不叫“傻果”、“傻豆”或“傻菜”。追究其由來,還有一段奇特的故事。原來“傻瓜”的“瓜”,並非“瓜果菜豆”的“瓜”的意思。在我國古代,秦嶺地區有一地取名“瓜州”,聚居在那裡的姓薑的人取族名為“瓜子族”。這一族人非常誠實、肯幹,受僱於人時,耕種、推磨樣樣艱苦工作都乾,而且幹起活來不聲不響。這樣,人們便誤認為他們“愚蠢”,進而便把這類的“愚蠢”之人叫做“瓜子”。一位清代文士寫的《仁恕堂筆記》中便說:“甘州人謂不慧子曰'瓜子'。”甘州(即今甘肅)至四川一帶還叫不聰明的人為“瓜子”(即是瓜州的人)。“傻瓜”便是由“瓜子”演變而來的,而後沿用至今。
◆“狗腿子”的由來
現代人養狗漸成風氣,甚至把狗視同自己的孩子。但過去,人們對狗沒有什麼好印象,凡是沾“狗”的詞,大都是罵人的,比如“走狗”、“狗仗人勢”、“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狗尾續貂”等等。“狗腿子”也不例外。據傳,從前有個富人的腿斷了,一個奴才為討好主人歡心,主動要求截下自己的腿為主人接上。主人問:“你自己的腿怎麼辦呢?”奴才說:“我可以接上一條狗腿。”“那狗的腿又怎麼辦呢?”“給狗用泥巴捏上一條。”所以,狗在撒尿時,總要把後邊一條腿翹起來,是怕那條用泥巴捏的腿讓尿給沖掉了。這就是“狗腿子”的來歷。
◆“三隻手”的由來
“三隻手”這個詞是舶來品,最早見於古羅馬劇作家普勞圖斯的著名喜劇《一壇黃金》。在該劇第四幕第四場中,他氣急敗壞地要奴才伸出手給他看有沒有拿他的金罐,他看了第一隻,又看第二隻,最後要奴才伸出第“三隻手”給他看。以後,“三隻手”就成了小偷或偷竊行為的代名詞了。
◆秘書的由來
在我國古代,秘書是掌管典籍或起草文書的官,自從漢代以來我國封建政權便設有秘書監、秘書郎,三國魏有秘書令、秘書丞,可見“秘書”一詞出現早於“書記” 。但秘書並非官名,要在秘書下綴上“令、監、丞、郎”等才是完整的官名。此外尚有“秘書省”,這是南朝梁始設的官署,是行政機關,雖有“秘書”之名,卻無現在秘書之義。為後期沿襲,明清不設此官署,也沒有“秘書”的職稱。清代各衙署設文案,一般稱“師爺”不稱“秘書”。民國時,大多數的行政機關都開始設秘書,可見秘書在我國官制史上還很年輕。秘書這個名稱,原來是指皇家秘密的藏書。東漢桓帝時開始設秘書監這個職官,其實是相當於國家的圖書館長,年俸六百石。實際上的“秘書長”漢初叫“長史”,後來叫“中書侍郎”、“翰林學士”等。幕僚中的“記實”、地方官府的“主簿”,都相當於秘書。擊鼓罵曹的禰衡,就是江夏太守黃祖的秘書,他能寫出黃祖“所欲言而未能言”的內容,是一個出色的秘書工作者。
◆時裝模特的由來
意大利的米蘭是世界的時裝之都,每年時裝展覽會都吸引了大批的遊客。除了時裝外,意大利也是盛產國際名模的地方。時裝模特發展到了今天,經歷了漫長時期。1573年,意大利修道士聖?馬樂爾柯用木料和粘土製作了一個類似玩偶的人體模型,並用零碎的麻布加以裝飾。這種早期的人體模型很快傳入法國。後來,巴黎的一位女裁縫利用這種人體模型向顧客展示新式服裝,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結果,其他女裁縫爭相仿效。當時,人們稱這種穿上時裝的人體模型為“時裝模特”。真正人體時裝模特發蒙者是英國時裝設計大師沃恩,據說,他20歲時來到法國巴黎,在一個新式服裝店當銷售員。1846年,他為推銷一種披肩服裝,讓店裡漂亮的小姐瑪麗?韋爾納穿上招待顧客,結果取得成功,瑪麗也成為他的妻子。從1851年起,他為瑪麗設計了許多服裝,因而贏得了大量顧客,以後在巴黎又以“沃恩”為名開了一家自己的服裝店,並雇了幾個年輕女子專做招待顧客的工作,服裝生意相當興隆,使得許多服裝商紛紛效仿。於是,女模特便很快在法國大批量出現,並迅速遍及了歐洲。據說,這就是第一位時裝模特的由來。
◆護士的由來
護士在醫院出現的時間並不長。19世紀初,英國雖然設立了許多較大規模的醫院,但還沒有專門的護士,只是由僕役兼管一些護理工作。1836年德國有一位青年宗教人士開設了一所醫院,並訓練了一批年輕的姑娘專門負責病人的護理工作,這就是最早的護士。在1852年到1856年間,沙皇俄國與土耳其之間發生在克里米亞的戰爭,雙方傷亡慘重,大量的傷病員無人照顧。當時,英國有一位具有醫學專業知識的女士名叫佛洛倫斯?南丁格爾,她自願組織戰地救護隊,率領38名女救護隊員負責傷病員的護理,在她的領導下,建立了醫院管理制度,提高了護理質量,使傷病員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她又在英國的聖多馬醫院辦起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這就是為了紀念近代護理學科創始人佛洛倫斯?南丁格爾(1820~1910)而設立的。不久,許多國家都相繼開辦了專門的護士學校。以後由於護士教育與技術水準的提高,各大醫院都設有專科護士,各大醫院也都有一批護士在從事對病人的護理工作了。
◆記者的由來
記者作為一種職業是在歐洲威尼斯誕生的。16世紀的威尼斯是歐洲的經濟中心,各國商人、銀行家以至達官貴人等紛紛來到這裡,進行商務活動。他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來自世界各地的消息。這樣,有些人便投其所好,專門採集有關政治事務、物價行情、船隻抵達起航等方面的消息,或手抄成單卷,或刊刻成冊,然後公開出售。人們根據這種工作的特點,分別稱他們為報告記者、手書新聞記者、報紙記者。這些專以採集和出賣新聞為生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職業記者。我國19世紀70年代開始有專職的採訪記者,起初叫“訪員”、“訪事”、“報事人”,19世紀90年代開始採用“記者”這種稱謂。
四、飲食類
◆冰糖葫蘆的由來
冰糖葫蘆,酸甜適口,老少皆宜,它不僅好吃,而且還十分好看,紅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籤子上,外面裹著晶瑩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隻只糖葫蘆串插在特製的木棍上,像一顆結滿碩果的小樹,煞是誘人。提起冰糖葫蘆的來歷,還得說說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那是南宋紹熙年間,宋光宗最寵愛的黃貴妃生了怪病,她突然變得面黃肌瘦,不思飲食。御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都不見效。眼見貴妃一日日病重起來,皇帝無奈,只好張榜招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他在為貴妃診脈後說:“只要將'棠球子'(即山楂)與紅糖煎熬,每飯前吃5~10枚,半月後病準會好。”貴妃按此方服用後,果然如期病癒了。於是龍顏大悅,命如法炮製。後來,這酸脆香甜的山楂傳到民間,就成了冰糖葫蘆。
◆年糕的由來
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淨者,舂之為米諮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諮,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麵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糰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沒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
◆巧克力的由來
最早出現的巧克力,起源於墨西哥地區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種含可可粉的食物,它的味道苦而辣。後來大約在16世紀,西班牙人讓巧克力“甜”起來,他們將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飲料。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別出心裁,在上述飲料中再摻入一些牛奶,這才完成了現代巧克力創制的全過程。不久之後,又有人想到,將液體巧克力加以脫水濃縮成一塊塊便於攜帶和保存的巧克力糖。
◆北京烤鴨的由來
烤鴨的祖先是西方的烤鵝。烤鵝技術被兩次傳入中國,一次是在元朝,一次是在清朝。元朝的時候,蒙古帝國占領了很大的地盤,從中國的東部,到地中海地區,都是他的地盤。所以西方人如馬可波羅可以到中國來。他們帶來了不少西方的文化,包括大砲,也包括烤鵝。在元大都就有了烤鴨店。為什麼從烤鵝變成烤鴨?這是因為鴨子是中國的特產。在清朝末年,烤鴨的方法改變了,從燜爐改為掛爐,而且吃法也帶有明顯的山東的特色,實際上烤鴨店就是山東榮城人開辦的。其特點是用餅、大蔥或黃瓜、醬和鴨子一起吃。餅卷大蔥黃瓜和醬,是山東最常吃的東西。而且這時候,烤鴨的鴨子也從一般鴨子變成填鴨。填鴨的方法也來自歐洲烤鵝的方法。
◆糖炒栗子的由來
糖炒栗子是京津一帶別具地方風味的著名食品,也是具有悠久傳統的美味。南宋時,陸游在《老學庵笑記》中曾記述這樣一段動人的故事。他說:“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開封)李和炒菜,名聞四方,他人百計效之,終不可及。”接著寫道:“紹興中,陳福公及錢上閣,出使虜庭,至燕山,忽有兩人持炒栗各十裹來改……自讚曰:'李和兒也。'揮涕而去。”據此可以推知,汴京的炒菜專家李和在外族人侵時家破業敝,他的兒子帶著炒栗的絕技流落燕山。他用獻給故國使者的栗子,表達自己對統一祖國的熱望。
◆臭豆腐的由來
臭豆腐很有名氣,究其來歷有段“古”: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縣舉子王致和赴京考試落第,又無盤纏返鄉。王家原以做豆腐饣胡口,王致和亦懂此手藝,於是留京以磨豆腐謀生。一日,遇到豆腐滯銷,積存不少,王生怕豆腐變壞,血本無歸,便將豆腐切成小塊,配以鹽香料,置於壇中,並封其口,以為這樣便可造出腐乳來。誰知過了一些日子壇口打開,腐乳做不出來,豆腐臭氣熏天。王生試嘗之,其味鮮美。遂將此臭豆腐試銷,竟也獲得顧客好評,臭豆腐從此流傳開去,到了清末,臭豆腐已是大行其道。
◆豆腐的由來
1959年到1960年間,在河南密縣打虎亭曾發掘了兩座漢墓。一號漢墓中,有大面積的畫像石,其中有豆腐坊石刻。這是一幅把豆類進行加工、製成副食品的生產圖像。考古專家認為,此刻畫可以證明,中國豆腐的製作不會晚於東漢末期。淮南堂是我國淮南一家豆腐坊的名字,據傳原是為了紀念豆腐的發明人——漢代淮南王劉安而起的。堂堂淮南王怎麼會發明豆腐呢?原來劉安講求黃老之術,在淮南朝夕修煉。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製出了鮮美的豆腐,並把他獻給劉安享用。劉安一嚐,果然好吃,下令大量製作。這樣,豆腐的發明權就記在淮南王劉安的名下了。
◆火鍋的由來
我國的火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浙江等地曾出土五千多年前的與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可以很方便地移動,可以算是火鍋初級形式。北京延慶縣龍慶峽山戎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春秋時期青銅火鍋,有加熱過的痕跡。奴隸社會後期,出現了一種小銅鼎,高不超過20厘米,口徑15厘米左右。有的鼎與爐合二為一,即在鼎中鑄有一個隔層,將鼎腹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層有一個開口,可以送入炭火,四周鏤空作通風的煙孔。有的鼎腹較淺,鼎中間夾一炭盤,人們稱這種類型的鼎為“溫鼎”,它小巧便利,可以說是一種較好的火鍋了。漢代出現一種稱為“染爐”、“染杯”的小銅器,構造分為三部分:主體為炭爐;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積一般為250~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盤。可以推斷這就是古代單人使用的小火鍋。唐宋時,火鍋開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設宴,多備火鍋。大詩人白居易喜歡邀友至家吟詩賦詞,他的那首“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中的“紅泥小火爐”,即是唐代流行的一種陶製火鍋。在五代時,就出現過五格火鍋,就是將火鍋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那時的火鍋又稱暖鍋,一種是銅製的,一種是陶製的,主要作用是煮肉來食用。到了清代,各種涮肉火鍋已成為宮廷冬令佳餚。嘉慶皇帝登基時,在盛大的宮廷宴席中,除山珍海味、水陸並陳外,特地用了1650只火鍋宴請嘉賓,成為我國歷史上最盛大的火鍋宴。
◆涮羊肉的由來
史書記載,涮羊肉最早始於我國東北和蒙古少數民族地區,原稱“涮鍋”。據說,涮羊肉的起源之一與元世祖忽必烈有關。相傳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在北征途中,忽然想起清燉羊肉了。廚師急忙殺羊剝皮,剔骨割肉。這時,探馬報導:“敵軍鋪天蓋地而來,離此不遠了。”兵貴神速,眼看清燉羊肉吃不上了,聰明的廚師想出一個辦法,他在羊肉上揀了一個好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煮沸的水中,用飯勺草草地攪一下,便急急忙忙撈在碗裡,加了點鹽,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飢不擇食,飽餐了一頓,感到這肉片格外鮮嫩。待忽必烈勝利返朝後,重賞了廚師,問清了這種羊肉片的烹調技術,御賜菜名為“涮羊肉”。
◆“比薩餅”的由來
“Pizza”,即比薩餅是意大利的著名食品。凡到過意大利的人,一定要品嚐一下比薩餅。剛從紅通通的爐膛裡烤出的比薩餅,色鮮、味濃、外焦里嫩、香氣誘人。關於比薩餅的來歷,人們一般認為它於公元1600年誕生在那不勒斯。傳說,當地有一位母親,因家裡貧困,只剩下一點點麵粉,正在為給孩子做點什麼東西吃而發愁。鄰居們得知後,湊來了一點西紅柿和水牛奶酪。這位母親就將麵粉和成麵團烙成餅,將西紅柿切碎塗在上面,再把水牛奶酪弄碎撒上,然後放在火上烤,就成了香噴噴的比薩餅。如今比薩餅為世人所喜愛,並走進了中國。
◆春捲的由來
春捲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北方人也稱為“春餅”。據傳在東晉時代就有。那時叫“春盤”。當時人們每到立春這一天,就將麵粉製成的薄餅攤在盤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稱“春盤”。那時不僅立春這一天食用,春遊時人們也帶上“春盤”。到了唐宋時,這種風氣更為盛行。著名詩人杜甫的“春日春盤細生菜”和陸游的“春日春盤節物新”的詩句,都真實地反映了唐宋時期人們這一生活習俗。在唐代,春盤又叫五辛盤。明代李時珍說:“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以後春盤、五辛盤又演變為春餅。宋朝吳自牧在《夢梁錄》中這樣描述:“常熟糍糕,餛飩瓦鈴兒,春餅、菜餅、圓子湯。”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餅。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打春》中記載:“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鬧也。”這樣,吃春餅逐漸成了一種傳統習俗,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餅”又演變成為小巧玲瓏的春捲了。這時它不僅成為民間小吃,而且也成為宮廷糕點,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宮廷中的“滿漢全席”128種菜點中,春捲是九道主要點心之一。
◆月餅的由來
據說,月餅在唐代就曾出現,至宋代更盛。它是中秋佳節祭拜月亮時最主要的物品,祭供後由全家分食。由於月餅象徵團圓,有些地方稱為“團圓餅”。《燕京歲時記?月餅》載:“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蘇東坡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的《淞南採府》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已和現在的月餅頗為相近。
◆過橋米線的由來
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曆史,源於滇南蒙自。傳說蒙自縣城的南湖的風景優美,常有文墨客攻書讀詩於此。有位楊秀才,經常去湖心亭內攻讀,其妻每日備飯菜送往該處。秀才讀書刻苦,往往學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飯涼菜,身體日見不支。其妻焦慮心疼,思忖之餘把家中母雞殺了,用砂鍋燉熟,給他送去。許時待她再去收碗筷時,看見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動,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書。當她拿砂鍋時卻發現還燙乎乎的,揭開蓋子,原來湯表面覆蓋著一層雞油?加之陶土器皿傳熱不快,把熱量封存在湯內。以後其妻就用此法保溫,另將一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熱雞湯中燙熟,趁熱給丈夫食用。後來不少人都仿效她的這種創新烹製,烹調出來的米線確實鮮美可口,由於從楊秀才家到湖心亭要經過一座小橋,大家就把這種吃法稱之“過橋米線”。經過歷代滇味廚師不斷改進創新,“過橋米線”聲譽日著,享譽海內外,成為雲南的一道著名小吃。
◆餃子的由來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屆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除這些文字記載,還可以看到一千三百多年前完整的唐代餃子。它是從新疆吐魯番縣阿斯塔那的唐墓裡出土的。出土時,一隻餃子和四隻餛飩一起被放在一個木碗中。由此可見,至少在唐代,餃子已傳入我國的邊遠地區。
◆元宵的由來
元宵,南方人又叫“湯圓”、“水圓”、“湯糰”等。宋人陳元靚寫的《歲時廣記》稱它為“元子”;《乾淳歲時記》稱它為“乳糖元子”;《大明一統賦》稱它為“糖元”;《武林舊事》稱它為“團子”。各地製作的種種元宵,雖然風味各異,但均帶有團圓的寓意和象徵,為廣大群眾所喜愛。元宵最初起源於宋朝,那時民間開始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1912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一天到晚提心吊膽。因為“元”和“袁”、“宵”和“消”同音,“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袁世凱下令把元宵改為湯圓。袁世凱垮台後,大部分地區又恢復了元宵的名稱。
◆香蕉的由來
香蕉原產於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地。我國在漢武帝時就已栽培。漢代《三輔黃圖》中說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年),建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草異木,有芭蕉二本”。神話說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吃下香蕉後獲得智慧,因此把它尊為“智慧之果”。西非到7世紀才有香蕉,是由阿拉伯商人傳去的。傳到西歐和美洲那就更晚了。
◆冰淇林的由來
早在古羅馬帝國時代,有位皇帝因盛暑難熬,請僕人四處奔波,為其尋覓冰雪解暑。有位聰明的廚師從高山上取回未化的冰雪,用蜂蜜和水果汁攪拌起來,給皇帝驅熱解渴。這大概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冰淇淋了。到了13世紀的時候,馬可?波羅從中國把牛奶變冰的辦法帶回意大利,於是歐洲夏季的冷飲有了突破。真正使用奶油製作冰淇淋始於15世紀,距今不足500年。冰淇淋在意大利稱為“牛奶花”,在英國被稱為“凍奶油”,這說明冰淇淋的主要成分離不開牛奶。
◆麵條的由來
我國的麵條起源於漢代。那時麵食統稱為餅,因麵條要在“湯”中煮熟,所以又叫湯餅。早期的麵條有片狀的、條狀的。片狀的是將麵團託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鍋而成。到了魏、晉、南北朝,麵條的種類增多。著名的有《齊民要術》中收錄的“水引”、“餺飥”,“水引”是將筷子般粗的麵條壓成“韭葉”形狀;“餺飥”則是極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隋、唐、五代時期,麵條的品種更多。有一種叫“冷淘”的過水涼麵,風味獨特,詩聖杜甫十分欣賞,稱其“經齒冷於雪”。還有一種麵條,制得有韌勁,有“濕麵條可以系鞋帶”的說法,被人稱為“健康七妙”之一。宋、元時期,“掛麵”出現了,如南宋臨安市上就有豬羊庵生面以及多種素面出售。及至明清,麵條的花色更為繁多。如清代戲劇家李漁就在《閒情偶寄》中收錄了“五香面”、“八珍面”。這兩種麵條分別將五種和八種動植物原料的細末摻進面中製成,堪稱麵條中的上品。
◆西瓜的由來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產地,但西瓜並非源於中國。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蘆科的野生植物,後經人工培植成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種植西瓜,後來逐漸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而後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我國,所以稱之為“西瓜”。據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農政全書》記載:“西瓜,種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按胡嬌於回紇得瓜種,名曰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南北皆有。”這說明西瓜在我國的栽培已有悠久的歷史。
◆茶的由來
我國勤勞智慧的人民,是世界上最先認識並植製茶葉的民族。早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原始社會,傳說中嘗百草的“神農”就已經發現了苦茶這種植物。史籍還有“炎帝崩於茶鄉”的記述,所以把神農死的地方稱做“茶鄉”。那時候,人們稱茶叫苦茶。一千多年以後,人們又稱苦茶為“木賈”(音jiǎ),當時《爾雅?釋木》篇裡很明確地把“木賈”解釋為“苦茶”,這裡的“茶”字就是現在的“茶”字。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裡,把“茶”解釋為“苦茶”,而且說:茶,“即今之茶字”,可見,早在東漢時期,茶這種植物已經在文字上定型化了。人們一向以為唐朝才開始以茶沖飲,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因為早於唐朝二百多年的東晉(公元317至420年),有位叫做郭璞的人,他在《爾雅注》裡有這麼一段話:“……今呼早採者為茶,晚取名為茗,……”可見當時人們對採茶的遲早與茶質的關係已經有了相當精闢的總結,如果不是對茶有長期的種植、飲用的實踐,產生這樣的認識是不可能的。唐上元初年(公元674年),竟陵(今湖北天門縣)人陸羽(被後代譽為“茶聖”)開始寫作我國第一部研究茶的專著《茶經》。《唐書》說這位陸羽嗜茶如命,他用了畢生的精力專心致志地探索茶的源本、植制、採造方法、工具,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茶葉科學家。
◆酒的由來
我國是古老的釀酒國家。我們的祖先最早是在偶然的機會中發現含糖的野果會自然發酵成酒的。此後,人們便有意識地利用野果造酒,但由於用野果釀酒要受季節限制,穀物釀酒術就應運而生。《戰國策?魏二》曾記載有舜帝女令儀狄作酒進獻給離的故事。《詩?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說明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在各種祭祀、會盟、慶祝勝利、接待使者等場合中,酒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佳釀。1974年,在河北平山發掘的戰國時期的中山王墓裡,出土了距今二千二百多年的古酒。當酒壺被打開時,仍飄逸出醉人的酒香。我國釀造業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釀酒的技術水平很高,酒的品種也很豐富。從產品、原料和工藝特點講,我國的酒分為五大類,即黃酒、白酒、葡萄酒、啤酒和果酒。
◆咖啡的由來
咖啡,是風靡全球的三大飲料之一。關於咖啡由來的傳說有好幾種,其中較為人熟知的是牧羊人的故事:約在公元600年左右,有一個牧羊人,發現他的羊群每到夜晚就會異常興奮地嘶叫,他在驚怕之下向教堂的神父求助,神父在細心地觀察羊群幾天后,發現羊群是吃了一種不知名的果實,神父自己吃了一點發現這種果實可以令人興奮,自此神父將此果實稱為“去除睡意、清淨心靈的神聖物品”。一位阿拉伯商人從中受到啟發,調製了一種“咖啡豆肉湯”,竟然銷路大振,轟動市井。直至有人將咖啡豆炒熟、粉碎,用水煮沸,並加食糖,才成為醇香撲鼻的飲料。
◆醋的由來
醋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傳說在古代的中興國,即今山西省運城縣有個叫杜康的人發明了酒。他兒子黑塔也跟杜康學會了釀酒技術。後來,黑塔率族移居現江蘇省鎮江地方。在那裡,他們釀酒後覺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來,在缸里浸泡。到了21日的酉時,一開缸,一股從來沒有聞過的香氣撲鼻而來。在濃郁的香味誘惑下,黑塔嚐了一口,酸甜兼備,味道很美,便貯藏著作為“調味漿”。這種調味漿叫什麼名字呢?黑塔把21日加“酉”字來命名這種酸水叫“醋”。據說,直到今天,鎮江恆順醬醋廠釀製一批醋的期限還是21天。
◆味精的由來
味精是由日本人發明的。它的發明還有一個小故事。東京大學的教授池田菊苗,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化學家,他在大學裡既教書,又從事科學研究。1908年盛夏的一天晚上,池田做完實驗回到家裡,妻子為他端來了飯菜和湯。“今天的晚餐真豐富啊!”池田高興地說。妻子聽了滿意地點點頭。池田津津有味地吃著,忽然,他停止了進餐,怔了一會兒,將目光停在了黃瓜湯上。“今天這碗湯怎麼這樣鮮!”“湯裡除了海帶和黃瓜,沒有別的東西了嗎?”池田問妻子。“是呀!”妻子答道,“這海帶是今天上午在日比谷公園買的,挺新鮮的。”“這海帶裡面一定有什麼奧妙!”池田自言自語地說道。妻子滿臉疑惑。從這天起,池田教授在東京大學的化學實驗室裡,仔細地研究起海帶的化學成分來。半年以後,他從海帶裡提取出一種叫谷氨酸鈉的物質。奧秘終於揭開,正是谷氨酸鈉大大提高了菜餚的鮮味。於是,池田把它定名為“味之素”,並獲得專利。20世紀初,中國到處可見味之素的廣告。有一個叫吳蘊初的工程師對這種能產生鮮味的粉末很感興趣,便買了一瓶回去研究。他化驗出粉末的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鈉,於是就想造出中國的味之素來。經過一年的時間,終於提煉出10克白粉似的結晶來,一嚐味道,與日本的味之素無異。吳蘊初想:“最香的香水叫香精,最甜的味道稱糖精,那麼,最鮮的東西,不妨取名為'味精'”。
◆可口可樂的由來
可口可樂是由美國的一位名叫約翰?彭伯頓的藥劑師發明的。“我期望創造出一種能提神、解乏、治頭痛的藥用混合飲料。”彭伯頓常對來訪的朋友說。經過不懈的努力,這位藥劑師終於在1886年調製出一種能治療頭痛、腦熱的藥劑配方,這劑配方的主要成份是來自南美洲的兩種果汁——“可卡”和“可樂”,因此,彭伯頓給它起了個“可卡可樂”的名字。彭伯頓調製的“可卡可拉”,起初是不含氣體的,飲用時兌上涼水。只是由於一次偶然的意外,才變成了充氣飲料。1886年5月8日下午,一個喝醉了酒的酒鬼跌跌撞撞地來到了彭伯頓的藥店。“來一杯治療頭痛腦熱的藥水。”營業員拿起了一杯可卡可拉。“這種藥水叫什麼來著?”酒鬼問。“可卡可拉”。營業員本來應該到水龍頭那兒去兌水,但水龍頭離他有二米多遠,他懶得走動,便就近操起充氣的礦泉水往可卡可拉里摻。酒鬼一杯接一杯地喝,嘴裡不停地說:“好喝!好喝!”。酒鬼到處宣傳這種不含酒精的飲料所產生的奇效。他去世前的四年把發明權出售。在其後四十年內,世界上無人不知可口可樂。
◆西紅柿的由來
西紅柿也叫番茄,顧名思義,它來自“番邦”。由於它色彩極為鮮豔一般都認為它是一種毒果。西紅柿是半生半長在秘魯的叢林中當時叫“狼桃”。到了16世紀,英國有一位名叫俄羅達拉里的公爵遊歷來到了秘魯,非常喜歡當地這種桃,於是,他把它帶回英國皇宮,作為珍貴的禮品奉獻給他的情人——當時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從那以後,西紅柿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被大量地種植,但只限於觀賞。到了18世紀,法國有一位畫家禁不住誘惑,決心冒死嚐一嘗這“狼桃”果的滋味。他勇敢地吃下一口之後,感到酸甜可口,但想到人們的警告,仍不免心驚肉跳。於是,他穿好衣服躺在床上等死。時間在焦慮、恐懼中慢慢過去,他沒有感到任何不舒服,反而食慾大增,12小時之後,這位冒險的畫家仍好好地活著,從此他忍不住經常吃起來。這位畫家不畏犧牲、勇敢地嘗試西紅柿的趣話在各地傳播開來。到18世紀後期,意大利人開始嘗試用西紅柿做菜,並傳至世界各地。
◆辣椒的由來
辣椒原產於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魯等地,首先種植和食用它的是印第安人。16世紀傳入歐洲,17世紀由歐洲引入我國。辣椒在我國雖然只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但是我國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豐富的品種,如櫻桃椒、圓錐椒、牛角椒、朝天椒和燈籠椒。
◆口香糖的由來
口香糖的誕生,應該追溯到墨西哥人安東尼奧?羅佩斯?德?桑塔?安納將軍。安東尼奧?羅佩斯?德?桑塔?安納在1836年的賈森托戰役中被俘,被美國山姆?豪斯頓將軍釋放回國後,不久他帶著一種曬乾了的人心果樹膠到了美國紐約。人心果樹生長在墨西哥叢林中,當地的印第安人喜歡把樹膠放在嘴裡咀嚼。在和桑塔?安納談話時,美國新澤西市的冒險家托馬斯?亞當斯發現了這位墨西哥人不時地從口袋裡掏出一小塊樹膠放進嘴裡嚼,並深深吸引著自己的兒子。一天下午,亞當斯在一家藥店裡看到店主賣給小女孩一塊人們用來嚼咬的石蠟,此事使亞當斯想起桑塔?安納嚼咬的樹膠和他兒子的興趣,他問藥店老闆是否願意出售一種更好的嚼咬物,老闆表示同意。亞當斯回家後,遂即和兒子霍拉肖在家中對桑塔?安納帶來的樹膠進行了加工。一兩天后,亞當斯把這些圓球送到藥店老闆那出售,結果銷路很好。接著亞當斯又買進一批樹膠,租下廠房,從此開始了大批生產,並遠銷各地,得到人們的青睞。
五、日用品類
◆鎖與鑰匙的由來
原始人過著穴居的生活時,為了安全,有時要推動巨石來擋住洞口,它所防備的也並不是小偷而是野獸。私有製出現後,小偷出現了,於是鎖也就誕生了。遠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鎖。不過,最早的鎖沒有機關,只是做成老虎等兇惡動物的形狀,想藉以把小偷嚇走,只能說是一種象徵性的鎖。據說魯班是第一個給鎖裝上機關的人。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看,古代的鎖是靠兩片板狀彈簧的彈力工作。直到現在,這種彈簧仍在應用。在國外,古希臘人雖曾發現了一種極為可靠的鎖,但因鑰匙較大,要扛在肩上,很難在一般家庭中普及。古代印度人則製成了另一種鳥形的“迷鎖”,鑰匙孔藏在可以抖動的翅膀裡。現代鎖的興起首先是由18世紀英國人發明了“焊釣鎖”。我們目前廣泛使用的彈子鎖,是美國人小尼魯斯?耶魯於1860年發明的。而鑰匙的發明比鎖要晚些古代的埃及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鑰匙的。他們的鎖是把一條木製門栓插人一個槽中,槽溝#有一個木製栓。門栓插入槽溝後,木製栓便會插入門栓的孔。這樣一來,門栓便很牢固,必須用鑰匙才能打開。由於埃及人的鎖只能用在有門栓的那一面,不利於靈活地開與關,於是,希臘人在此基礎上,又研究出一種可以從另一面打開的鎖。希臘人所製的鑰匙,是一根彎曲的木棒,形狀和大小很像農夫用的小鐮刀。但是也有一些鑰匙長達3尺,必須扛在肩上才能搬動,相當沉重。羅馬人可以說是古代最精巧的鎖匠,他們對製造鑰匙的標準相當有研究,已經懂得把鑰匙末端的釘子切割成各種不同的形狀。
◆傘的由來
傘是我國首創,據傳是魯班的妻子云氏發明的。《孔子家語》中說:“孔子之郯,遭程子於途,傾蓋而語。”這裡的“蓋”就是指“傘”。《史記?五帝紀》記有與傘同類的雨具,可見傘在我國已有四千多年曆史了。最早稱傘為“華蓋”,唐朝李延壽寫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為傘定名。古時的傘,是達官顯貴的裝飾品和士大夫權勢的象徵物,帝王將相出巡時,長柄扇、“萬民傘”左簇右擁,乘坐的車輿上張著傘,表示“蔭庇百姓”。官位、職務不同,“羅傘”的大小、顏色都嚴格區分,這一慣例一直傳到明朝。紙傘是漢朝以後出現的,唐朝時傳入日本,16世紀才傳入歐洲。意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受傘的啟發,設計了第一個降落傘。18世紀發明的傘齒輪,也是仿照傘的截面形狀設計的。1957年,北京師範大學老焱若教授從人體肘關節能曲能伸受到啟發,想到若能根據這個原理,製造一種像人的肘關節一樣伸曲靈活的折疊傘,人們攜帶起來就方便多了,於是,他對現行傘進行改進,設計出了圖紙,並親手製定出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最後與北京一家機械加工廠——中孚工廠達成協儀,由該廠承製並銷售。折疊傘因其攜帶方便而深受廣大群眾歡迎,沒過多久,便在全國各地流行開來。
◆剃須刀的由來
吉列剃須刀是現在著名的品牌實際上剃須刀就是由美國的吉列發明的。1895年的一天,吉列走進了一家理髮店。談起現在大家只要一提起刮鬍須就害怕,他自己前一次刮鬍須,也被刮出了血。“要是有一種安全剃須刀就好了。”理髮師聳聳肩說。吉列以從商者特有的敏感意識到,全世界有2/5的人用剃須刀,如果發明一種新式的安全剃須刀,肯定有銷路。他決心自己幹。回到家後,吉利便一頭鑽進了試驗室。吉列磨好刀片後,先在自己臉上試,而後在兄弟、朋友的臉上試,大家的臉上都留下了佈滿刀口的光禿禿的下巴。然而,一年多過去了,吉利仍沒有製作出一把理想的剃須刀。正當吉列猶豫不決時,遇到了著名發明家尼卡松。尼卡松給了吉列熱情的鼓勵:“你的設想很好,將來成功之後可以申請專利,開一家專門經營安全剃須刀的公司。搞發明嘛,哪有一蹴而就的?”在尼卡松幫助下,吉列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研製,終於製成了一種“T”字形的剃須刀。這種剃須刀的刀刃很薄,很鋒利,但在刮鬍須時,它能隨著接觸面變換角度,因而不會傷人。1901年,吉列為自己發明的安全剃須刀申請了專利,同時開了世界上第一家經營這種剃須刀的公司。
◆硯的由來
中國最早的硯台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它和我們現在使用的硯台有何區別呢?考古學家曾在陝西省臨潼縣姜寨一處原始社會的遺址中,發現了一套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繪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硯,硯有蓋,硯面微凹,凹處並有一根石質磨杵,硯旁留存數塊黑色顏料。很顯然,這是先民們藉助磨杵研磨顏料的早期硯的形制。由於這處遺址歸屬於母系氏族時期的仰韶文化,故這方硯台的實際壽齡已超過了五千個春秋。硯這種附帶磨杵或研石的形制從什麼時候才開始發生改變,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於現在的硯呢?目前所知,要直到兩漢時期。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製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故不須再藉助磨杵或研石來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來,磨杵或研石經過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長跋涉,才逐漸消隱,儘管今天已不為所用,但其為傳播文化立下的功績仍不可沒。
◆毛筆的由來
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前雖然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筆。其後,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筆,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出土的秦筆,及長沙馬王堆、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甘肅省武威市、敦煌市懸泉置和馬圈灣、內蒙古自治區古居延地區的漢筆、武威的西晉筆等都是上古時代遺存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枕頭的由來
原始時代,人們用石頭或草捆等將頭部墊高去睡覺,大概是“因丘陵掘穴而處”時比較原始的枕頭。到戰國時,枕頭就已經相當講究。1957年,在河南信陽長台關一個戰國楚墓裡,出土了一張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就有竹枕。我國前人對枕頭頗有研究。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用一個小圓木作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動一下,頭從枕上滑落,便立即驚醒,醒之後發奮繼續讀書,他把這個枕頭取名為“警枕”。為了強身健體,在睡眠時達到治病的目的,古人還在枕內放藥以治病,叫做“藥枕”。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苦蕎皮、黑豆皮、綠豆皮、決明子……作枕頭,至老明目。”民間有多種多樣的枕頭,大都以“清火”、“去熱”為目的。現代,枕頭越來越廣泛地用於醫療保健,如“磁療枕”對治療神經衰弱、失眠、頭痛及耳鳴有一定的療效。美國和香港流行一種“頸椎枕”,睡這種枕頭能使頸、肩和顱底的肌肉完全放鬆,消除一天的疲勞。目前,日本還研製出一種“健身枕”,像振盪器那樣不斷釋放能量,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又可以催眠,更好地發揮它作為睡眠工具的作用。
◆肥皂的由來
據說在五千多年前,古代埃及一個給國王做飯的廚師,不慎把一盆油打翻在炭灰裡,當他趕忙扔掉後回來洗手時,發現手洗得特別乾淨,他覺得很驚奇抓來一些叫其他廚師試用,效果也一樣。國王知道後便叫人仿製,這就是肥皂的雛形。到了公元70年,羅馬帝國學者普林尼,第一次用羊油和草木灰制取塊狀肥皂獲得成功。後來傳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下令建廠,用煮化的羊脂、燒鹼等原料生產肥皂。直到法國化學家盧布蘭首先用電解食鹽的方法制取燒鹼後,才使肥皂成本大大降低,從此,肥皂才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
◆拉鍊的由來
拉鍊又稱拉鎖。它是近代方便人們生活的十大發明之一。1893年,美國芝加哥的一位叫賈德森的工程師,把一個個很小的顆粒狀元件作為連接件,分別交錯地鑲嵌在兩條布帶子的邊緣上,然後通過一個滑動件達到嚙合或分開的目的。這就是現在拉鍊的雛形,當時稱為“滑動繫牢物”,又名“可移動的釦子”。遺憾的是,這種“可移動的釦子”很不好用。滑動件常常咬住帶邊,安在服裝、靴子等製品上,穿著走動經常會自動爆開,產品雖冠以“扣必妥”商標,使用者卻日漸減少。風行一時的“可移動的釦子”後來被一個聰明的美國人加以修改,他將顆粒狀元件的頂端加大,並使之有一定的弧度,這樣元件就不容易自動爆開而令人笑話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及能工巧匠的獨特設計,如今的拉鍊也變得多種多樣,美觀耐用。
◆筷子的由來
中國人使用筷子,大約在三千多年以前。其實,在使用筷子之前,我們的祖先同樣也經歷了一個用手抓飯吃的過程。但熱粥湯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於是不得不隨地折取一些草莖木棍來幫助。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它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我國使用筷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記?微子世家》中有“紂始有像箸”的記載,紂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國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歷史了。先秦時期稱筷子為“挾”,秦漢時期叫“箸”。古人十分講究忌諱,因“箸”與“住”字諧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語,所以就反其意而稱之為“筷”。這就是筷子名稱的由來。
◆牛仔褲的由來
如今牛仔褲已在世界各國廣為流行。然而追溯起來,牛仔褲是19世紀才出現的。1850年,美國西部出現了淘金熱。19世紀50年代末,有個普魯士裔美國人名叫利維?斯特勞斯的淘金者來到舊金山。他原先是個布商,隨身帶著幾匹可做帳篷、車篷的帆布。他看到淘金工穿著的棉布褲極易磨破,便用所帶厚實的帆布裁做低腰、直腿統、臀圍緊小的褲子出售,大受淘金工的歡迎,自此轉而成為牛仔們的特色服裝。利維進而把褲料改為靛藍斜紋粗布,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於1871年申請專利,正式成立“利維?斯特勞斯公司”,後發展成為國際性公司,產品遍及世界各地。
◆牙刷的由來
大約在1770年,威廉?阿迪斯因煽動騷亂被關押在英國監獄裡。一天早晨他洗過臉後,用一小塊布擦牙,根據傳說,這種洗牙的方法是由亞里士多德建議,並由亞歷山大大帝最先使用的。可是勤於思考的阿迪斯覺得這個方法不管用,便想出一個新主意:先在一塊骨頭上鑽了一些小孔,然後向監獄看守要了硬猪鬃切斷綁成小簇,一頭塗上膠,嵌到骨頭上的小孔中去。這樣,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把牙刷就誕生了。
◆眼鏡的由來
眼鏡已不是什麼稀罕之物,然而迄今尚未有人考證出眼鏡究竟是何人發明、又是何人首先配戴的。最早的透鏡是在伊拉克的尼尼書遺址發現的。它是用水晶石製作的,直徑1.5英寸,焦距4.5英寸。由此可以知道古巴比倫人和吉亞洲人已經發現某些透明寶石具有放大作用。但是,可以肯定他們和古希伯來人以及古埃及人都不知道使用眼鏡。眼鏡可能是在13世紀末期在中國和歐洲同時出現的。馬可?波羅大約在1260年記載:“中國的老年人看小字時戴著眼鏡。”14世紀曾有記載說中國的一個紳士用一匹馬換了一副眼鏡。中國古老的眼鏡鏡片很大,呈橢圓形,通常用水晶石、石英、黃玉或紫晶製成,鏡片鑲嵌在烏龜殼做的鏡框裡。有的眼鏡帶有銅質的眼鏡腳,卡在鬢角上,有的用細繩子系在耳朵上,也有的把眼鏡固定在帽子上。由於眼鏡框是用象徵神聖的動物——烏龜的殼做的,鏡片是寶石做的,所以眼鏡被視作貴重物品。最初人們配戴眼鏡是為了表示吉祥或者表示身份高貴,而不是為了改善視力。眼鏡在13世紀由兩位意大利醫生傳入歐洲,直到14世紀中葉才被廣泛使用。當初歐洲人也把眼鏡看做區分人們身份高低的裝飾品.歐洲早期的眼鏡是由各種寶石做的單一的放大鏡,使用時拿在手裡,就像現在人們讀書時用的放大鏡。16世紀初,供近視眼鏡用的凹透鏡才問世。最初,眼鏡是架在鼻子上的,造成了使用者呼吸困難。後來發明了眼鏡架,或用皮條把眼鏡系在頭上,這才解決了呼吸困難問題。到1784年美國的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出雙光眼鏡,眼鏡才算完善起來。
◆床的由來
床最早源於我國的商代。原始社會,人們生活簡陋,睡覺只是鋪墊植物枝或獸皮等,掌握了編織技術後就鋪墊席子。席子出現以後,床就隨之出現。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字“淋”,說明商代已有床。但從實物來看,最早的床是在信陽長台關一座大型楚墓中發現的,上刻繪著精緻的花紋,周圍有欄杆,下有6個矮足,高僅19厘米。春秋以來,床往往兼作其他家具。人們寫字、讀書、飲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幾。晉代著名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所畫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還出現一種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為睡臥的專用家具。唐代出現桌椅後,人們生活飲食等都是坐椅就桌,不再在床上活動。床由一種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為專供睡臥的用品。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彈簧床。19世紀後期,金屬床開始出現。
◆香水的由來
香水的英文“Perfume”源自拉丁文中的“Parfumare”,即經過煙熏的意思。公元前2000年,是西亞的亞述人最先掌握了用草藥製造香脂的原始技術;在中東和遠東,尤其是古老的埃及和中國,人們也早已學會運用香料的芬芳來實現對美的追求。公元前1500年,香水的使用已日趨普遍,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奧(Cleopatra)就經常使用15種不同氣味的香水和香油來洗澡,甚至還用香水來浸泡她的船帆。古羅馬人喜歡把香水塗在任何地方,馬的身上,甚至造牆的砂漿中。古埃及時期,在公共場所中不塗香水是違法的。古希臘婦女在宗教儀式上也要撒潑香水。其後,隨著羅馬帝國沒落,香水的發展也分成了兩個不同的領域。一方面,德國教士發明了蒸餾技術;另一方面,香水王國——法國從東方進口的獨特香料中,發掘其中的芳香特質。於是,歐洲香水工藝開始進入了繁盛時期。15世紀至19世紀末,意大利人廣泛使用了香水。16世紀還出現了濃烈的動物脂香味,隨後很快流行到法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
◆麻將的由來
傳說,麻將一百零八張牌隱喻梁山一百單八將,是元末明初一個崇拜水滸英雄的人發明的。麻將被胡適稱為“國戲”,今又普及成健康娛樂活動。麻將牌又稱麻雀牌、竹城之戰、方城之戰。現代麻將牌產生於明末清初,起初在我國江、浙一代流行,19世紀20年代初被作為“巨額商品”向外輸出,流入西方和日本。麻將牌是由明代的一種娛樂品——馬吊牌名稱變化而來的,麻將牌最早的文字記載寫為馬將牌,可見麻將牌名稱的來源與馬吊牌的名稱有聯繫。《清稗類鈔》中記載:“麻雀牌是馬吊牌一音之轉。”麻、馬二字同音,江浙一帶的鄉音稱鳥為刁,刁讀去音就是吊。於是,馬吊就讀了麻將,麻將牌由此得名。在明末清初馬吊牌盛行的同時,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也叫默和牌)的戲娛用具。紙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紙製成的牌長二寸許,寬不到一寸。紙牌開始共有60張斗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以後再依次取牌、打牌。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後來人們發現在玩麻將時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沒有人做成牌,感到掃興。為彌補這個缺憾,於是又增加了聽用。最初的聽用只增加兩張,逐漸發展增加為更多的張,直到發展為有繪圖的麻將牌。但由於紙牌的數量一多,在取、舍、組合牌時十分不便,人們從骨牌中受到啟發,漸漸改成骨製,把牌立在桌上,打起來就方便了。正宗的麻將牌從此開始。
◆撲克牌的由來
撲克牌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誰發明的?這兩個問題在國外曾引起爭議。意大利人說:世界上第一個發明撲克牌的,是威尼斯人。古代威尼斯商人出外經商,發明了用撲克牌來計算日期和消遣娛樂。法國人說:撲克牌是在1392年時,一個學者專門為有精神病的法國皇帝卻爾斯六世娛樂而設計的。比利時人說:早在1379年時,撲克牌就在比利時出現了。可英國博物館里至今保存著一個瑞士僧侶的文件,裡面記載撲克牌在1377年,就已經流傳到瑞士了。國外還有人認為,撲克牌應是中國人發明的。因為在我國宋代時,民間就流行一種“葉子戲”的紙牌(叫“葉子牌”,有兩個手指大小。長8公分,闊2.5公分的“葉子牌”,用絲綢及紙裱成,圖案是用木刻版印成的)。他們認為這種紙牌是在明朝或宋、元時期,由商人、傳教士傳到國外去的,西方受此啟發,才改製成現在流行的撲克牌。撲克牌的設計十分奇妙,它是根據曆法而設計的。一副撲克牌為什麼是52張(大、小王除外)呢?原來這是因為一年中有52個星期。撲克牌為什麼有紅桃、方塊、草花、黑桃四種花色之分?它像徵著一年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因此,我們也不難想到,每種花色為什麼都有13張牌,這表示一個季節裡有13個星期。如果我們把54張牌的點數全部加起來,就可以進一步證明撲克牌與曆法的關係。如果把“J”當十一點,“Q”當十二點,“K”當十三點,大、小王各當作半點,把54張牌的點數加起來,恰巧是全年365的總天數。大、小王牌的設計也有其道理,大王(正司令)代表著太陽,小王代表著月亮。一副牌為什麼有紅(紅桃、方塊)、黑(草花、黑桃)之分呢?現在也可懂得其中道理了:紅表示白天,黑表示夜晚。
◆旗袍的由來
旗袍原是我國滿洲旗人婦女的服裝,並隨清朝建立引入中原。起初式樣寬大、平直、衣長至足。在繡花紅緞的旗袍上,領、襟、袖口的邊緣都鑲有寬邊。20世紀20年代末期,式樣有了改變,衣長縮短到膝下。到了20世紀30年代,旗袍盛行,成為女子最時髦的服裝。式樣也各異,領有高有低,袖子也時長時短,衣長有下擺至曳地的,也有短過膝的。20世紀40年代的旗袍大都不要袖子,衣長縮短,領子減低,穿起來輕便合體。改革開放後,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方式和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旗袍又回到人們的生活之中。現在的旗袍,式樣色料愈加豐富多彩。有的也與裙子、馬甲等其他服裝樣式組配或融合,更富有現代氣息。
◆高跟鞋的由來
關於高跟鞋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源於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當時,路易十四苦於自己身材矮小,不能在臣民面前充分顯示他高貴的氣度,就吩咐手下人為他定制了一雙高跟鞋。此後法國貴族男女們紛紛仿效,並很快傳遍全國乃至歐洲大陸。還有一種傳說是,15世紀時威尼斯有個商人,外出時害怕漂亮的妻子行為不端,就給妻子定做了一雙后跟很高的鞋,以防止妻子外出。可妻子看到這雙奇特鞋後,覺得十分好玩,就讓傭人陪著她走街串巷,出盡了風頭。人們覺得她的鞋很美,爭相仿效。於是高跟鞋很快就流行開了。
◆耳環的由來
關於耳環的由來,民間有個傳說。說是古代有一位俊俏的姑娘患了眼病,不久雙目失明。一天,有位名醫路遇,見美貌的姑娘受著失明之苦,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在她兩側耳垂上各刺入一根銀針。說也怪,這神奇的銀針竟使姑娘重見了光明。為銘記名醫之恩,姑娘專請銀匠打製了一對耳環戴在耳上。此後姑娘越發眉清目秀,令人羨慕。此事傳開後,女人們紛紛仿效一直流傳至今。原來穿耳明目正是我國古代醫學的一種“耳針療法”。現代醫學已證明:刺激耳垂正中的穴位,對保護視力防治各種眼疾,尤其是近視眼有良好的療效。
◆胭脂的由來
胭脂在我國婦女中的使用,很早就已經普及了。胭脂是由商紂王時代的北京人發明的,又稱“月燕脂”、“燕支”。據《二儀錄》記載:“燕支起自紂,以紅蘭花汁凝脂,以為桃花妝,燕國所出,故曰'燕胭'。”胭脂的發明至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了。如今,它作為一種化妝品,不僅深受國人喜愛,而且暢行於全世界。
六、常用語類
◆“東西”的由來
“東西”一詞是我們通常對一切物體的總稱。因為古代通常把東西南北中與金木水火土相配,稱為“五行”。有一次宋朝朱熹去會他的朋友盛溫和,正巧盛提籃上街買東西了,於是朱熹便問他:“難道不買南北﹖”盛溫和答道:“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凡屬金類、木類的我這個籃子就裝得;南方屬火,北方屬水,火類、水類我這個籃子就裝不得。所以只能買東西,不能買南北。”原來,東方屬木,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樹木等;西方屬金,代表一切金屬礦物,如金銀銅鐵等;南北中則是屬水、火、土。水、火、土是人們司空見慣的化學現像或物質,容易被古人忽視。而屬木的植物和屬金的金屬礦物普遍受到人們重視,可以用來代表一切有用的物質。所以人們便把代表“木”和“金”的兩個方面聯在一起,“東西”一詞由此而來。
◆“磨洋工”的由來
人們習慣於將消極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現象稱為“磨洋工”。其實,最初“磨洋工”並不是指磨蹭、怠工的意思,而是指建築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國舊式的房屋建築,官宦人家一向講究“磨磚對縫”。磨工,就是指對磚牆的表面進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當於現在的勾縫和打磨石類的裝修。1917年至1921年,美國用清政府的“庚子賠款”在北京建造協和醫院和協和醫學院。工程耗資500萬美元,佔地222公頃,而且建築質量要求甚高,外觀上採取中國傳統的磨磚對縫、琉璃瓦頂。由於這項工程是由外國人出資、設計,中國工人就稱它為“洋工”。協和醫院共有主樓14座,又是高層建築,“磨工”工序十分浩繁。所以,參加建築工程的許多工人就把這一工序稱為“磨洋工”。至於後來的意思,也許是出於對西方帝國主義者侵略中國的罪惡行徑的一種不滿的發洩,最終改變了原來的意思。歷史上這種訛傳的例子還有很多。
◆“混帳”的由來
“混帳”與蒙古包有關。從前,我國北方的蒙古族過著群居的游牧生活。為了維持生計,他們經常帶著帳篷式的蒙古包,趕著牛羊和馬群,到處遊蕩;碰上有水草的地方便支起蒙古包,定居下來。白天,男人們去放牧,留下老人或婦女看守帳篷。這時,在家的一些年輕小伙子為了找年輕姑娘談情說愛,就亂竄帳篷,混進姑娘帳篷裡去。如果帳蓬裡沒有其他人,他們就盡情地又說又笑,眉來眼去。如果碰上老頭也在那兒,年輕小伙就會笑嘻嘻地說一聲:“啊!對不起,我走錯帳篷了!”急忙紅著臉退了出來。碰上嚴厲的老頭,待小伙子剛跨進帳篷時,老頭就會憤怒地罵一句:“你又混帳了!”“混帳東西,又來了!”“滾開!”年輕小伙子自討沒趣,急忙退出帳篷。後來,“混帳!”、“混帳東西!”這句話就漸漸地變成了一句令人氣憤至極的罵人的話了。如果看到誰做了不道德、不合情理的事,或馬虎、鬼混、不負責任的人,我們就會罵上一句“混帳!”
◆“眼中釘”的由來
“眼中釘”人們常用其來形容極為仇視的人。提起這個詞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傳說,北宋真宗年間,宰相丁謂和太監狼狽為奸,把持朝政。當時老宰相寇準尚在朝中,丁謂深知寇準為官公正,剛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壞事被他拿住把柄,引發後患,就千方百計地在皇上面前說他的壞話,後來寇準被排擠出了京城。丁謂所為,被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不久,出現了一首民謠。歌中唱道:“欲得天下寧,須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指的就是丁謂。於是,“眼中丁”的說法逐漸流傳開來。到後來,“丁”又演變成“釘”。
◆“OK”的由來
“OK”是舶來語。“OK”的意思盡人皆知,但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則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早在1565年,在英國人的遺囑中就出現了這個詞。有人說,它起源於美國內戰時期,講德語的美國人說“OK”表示“Oberoomma”(最高統帥),當時美國有過這一軍銜。有人說,某個德國新聞記者在文章末尾寫上“OK”,意思是“Ohnekovretur”(沒有錯誤)。還有人說可能起源於一個名叫奧托?凱撒(Ottokaiser)的商人,他在檢驗產品後,在合格產品上都貼上寫有自己姓名縮寫字母的標籤。美國辭典的說法是:1840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馬丁?範布倫在競選時,用“OK”作為競選口號。原來他出生於紐約的老金德胡克(Oldkinderhoek),用這個地名的頭兩個字母作為競選口號,意思是“競選成功”。語言學家則認為,這是由“Allcorrect”(完全正確)一詞的奇怪拼法(Ollkorrect)而來。但是通常認為,“OK”來自美國的一位記者。1839年3月23日《波士頓晨郵報》一位記者在文章付印前寫上了“OK”。研究古希臘語言的學者認為,這位記者曾受過古典的希臘教育,千百年前,希臘教師在批閱優秀學生的文章時,往往在末尾寫上“Oiakala”或“OK”,意思是一切都好,與英語中“OK”表示的意思(對,好,可以,行)差不多。
◆“解手”的由來
“解手”是人們對上廁所的一種文明說法。歷代戰爭之後,都會發生大規模的移民,那時候的移民是強制性的,因此,有些人留戀家鄉,不肯離開故土,便想方設法逃避,但最終還是逃不過。在遷移的路上,負責護送移民的官吏擔心遷移者中途跑掉,就用一根長繩拴住他們每個人的一隻手,這樣連成一串後,遷移者便不易逃掉。但是,人多事也多。有人要大小便時,就央求護送的官吏把繩子解開。一開始,央求的話語比較羅嗦:“長官,我要小便,請解開繩子”,由於央求的次數多了,慢慢的,人們央求的話語也就簡單了,只說我要“解手” ,負責護送移民的官吏便知其意了,而後給他把手解開,讓其小便。這就是人們把上廁所稱為“解手”的由來。
◆“五花八門”的由來
“五花八門”比喻事物種類繁多,變化莫測,令人眼花繚亂。其實在古時候,“五花八門”各有所指。“五花八門”原指“五花陣”與“八門陣”,都是古代兵法中的陣法名稱,後來一般比喻各行各業暗語。“五花”為:金菊花——賣茶的女人;木棉花——街上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火辣花——玩雜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八門”為:一門巾——算命占卦;二門皮——賣草藥的;三門彩——變戲法的;四門卦——江湖賣藝的;五門平——說書評彈者;六門圍——街頭賣唱的;七門調——搭篷扎紙的;八門聊——高台唱戲的。後來人們用“五花八門”泛指各行各業的繁雜和眾多,隨著時代發展,詞義重心發生變化,即由行業之稱擴展到其他各種事物。
◆“臨時抱佛腳”的由來
臨時抱佛腳是一句俗語,意思是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或倉惶求救。這句俗語是東漢時由外族人傳入中國的。古時候,在雲南的南面有一個外民族建立的小國家,這個小國家的民眾都是信仰釋迦牟尼的佛教徒。有一次,一個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掙斷了鎖鍊和木枷越獄逃跑了。第二天清晨,官府發現後即派兵丁差役四處追捕。那個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後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難以逃脫,便一頭撞進了一座古廟。這座廟宇裡供著一座釋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無比。罪犯一見佛像,心裡悔恨不已,抱著佛像的腳,號啕大哭起來,並不斷用磕頭表示懺悔。這個罪犯一邊磕頭,一邊嘴裡不停地說:“佛祖慈悲為懷,我自知有罪,請求剃度為僧,從今往後,再也不敢為非作歹!”不一會兒,他的頭也磕破了,弄得渾身上下都是鮮血。正在這時,追兵趕到。兵丁差役見此情景,竟被罪犯的虔誠信佛、真心悔過的態度感動了,便派人去禀告官府,請求給予寬恕。官府聽後,不敢作主,馬上禀告了國王。國王篤信佛祖,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讓他入寺剃髮當了和尚。後來,當這個國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國傳播佛教時,將這個故事和所產生的慣用語“臨時抱佛腳”帶入中國,成了我們的俗語。
◆“放風箏”的由來
據史載:風箏在我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人用木、竹做風箏,相傳其代表人物是木匠魯班,以“削木為鷂,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韓非子?外儲說左匕》上也有記載:“墨子為木鳶三手而成,蜚(飛)一日而敗。”《墨子》則記載了“公輸子削木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些文字記載,都看不出用繩子牽引,加之當時還沒有發明紙,因此可以想見,“木鳶”是用木料製作的,用現代語說是靠滑翔的鳥形飛行器,到了漢朝,才出現了用竹製框架、以紙糊之、以繩牽之、放之空中的“紙鳶”。到五代時,李鄴在風箏上拴上竹笛,微風吹動,嗡嗡有聲,很像“箏”聲,因而得名“風箏”。
◆“拔河”的由來
拔河始於距今二千四百年前春秋時期的楚國。楚國地處大江南北,水道縱橫,除陸軍外,還有一支強大的水軍舟師,並曾發明一種稱之為“鉤拒”的兵器,專門用於水上作戰。當敵人敗退時,軍士以鉤拒將敵船鉤住,使勁往後拉,使之逃脫不了。後來鉤拒從軍中流傳至民間,演變為拔河比賽。到了唐代,拔河活動已廣泛展開。“大麻全長四五十丈,兩頭分系小索數百條”,可見古代參加拔河的人數比現在的多得多。大繩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兩邊劃兩條豎線,稱為河界線。比賽時,以河界線為勝負標誌,所以改稱“鉤拒之戲”為“拔河”。一聲令下,河界兩邊選手緊挽繩索,“使相牽引”,圍觀者“震鼓叫噪,為之鼓勁”。
◆“借光”的由來
“借光”這個詞,現在已經成了人們普遍使用的禮貌用語。人們把凡是請求別人提供某種幫助和從別人那里分享某種榮譽稱作“借光”。“借光”這個詞由來已久。據《戰國策?秦策》記載,戰國時秦國將軍甘茂曾對齊國使者蘇代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條江邊住著不少人家,每晚,姑娘們都湊到一起做針線活兒。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貧寒,買不起燈燭,其餘的姑娘嫌棄她,說她愛佔小便宜,拒絕她來。這位姑娘說:我雖然買不起燈燭,但是我每晚都比別人先來,把屋子打掃乾淨,把坐席鋪設整齊,讓大家一來就能舒適地做活,這對你們多少也有些方便。你們的燈反正是要點的,借給我一點光又有什麼損失呢?姑娘們覺得她的話有道理,便把她留下了。
◆“青春”的由來
“青春”一詞原指季節中的春季。它始於漢代,為文史學家劉向首先使用。據劉向《楚辭?大招》載:“青春受謝,白日昭只。”即春季降臨,萬物復甦,呈現勃勃生機。此後相當時期內,文人墨客用“青春”一詞都是這個意思。如杜甫的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後來,文人們賦予“青春”一詞以新意,泛指人的青年時期。如王維在《洛陽女兒行》一詩中:“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於是,“青春”一詞逐漸失去春季的詞義,成為青年的代稱。
◆“文學”的由來
西漢時期,學校的負責人不是叫校長或教官,而是稱“文學”,即負責人稱為張文學、李文學等。漢武帝為選拔人才,特設“賢良文學”科目,由各郡每年舉薦人才上京考試,被舉考者便叫“賢良文學”。“賢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學”則指精通儒家經典的人。魏晉後期,“文學”一詞成為語言藝術的專用名詞。史書上記載的曹丕“好文學”,以著述為務,即是現今所指的文學含義。
◆“吹牛皮”的由來
“吹牛”、“吹牛皮”,是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口頭禪。在交通不太發達的時候,相傳在黃河上游一帶,水急浪惡,難以行舟,為此當地的人們常用牛、羊皮製成筏子渡河,它是由幾個形狀像袋子的牛皮口袋連結而成,使用時用嘴將皮筏吹起來,於是那時就有了“吹牛皮”一語。不用足夠的力氣,光談空話,皮筏是吹不起來的。人們常對光說著空話的人說:你有本事就到河邊吹牛皮看。其後,人們就把那些既無知識,又無工作能力,愛說空話大話,誇大其詞的叫做“吹牛皮”了。
◆“三腳貓”的由來
“三腳貓”是形容那些在技藝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三腳貓”一詞,語出於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集》:“張明善作北樂府《水仙子》譏時雲……說英雄,誰英雄;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非熊(非熊即飛熊)。”文中的“三腳貓”是一種動物。後來,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記載:“嘉靖間,南京神樂觀有三腳貓一頭,極善捕鼠,而走不成步。”捕鼠是貓的專職,“三腳貓”的本職技能很不錯,卻“走不成步”,難怪郎瑛接著解釋道:“俗以事不盡善者,謂之三腳貓。”就這樣,“三腳貓”一詞成了做事技藝不精的意思了,並一直沿用到今。
◆“拍馬屁”的由來
“拍馬屁”一詞自然是從產馬區流傳起來的。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遼闊,盛產馬匹,而且經常出現寶馬良駒。一般百姓人家都會擁有幾匹馬,以解決行路、運輸等問題,牧民們常以養得駿馬為榮。有時人們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並附帶隨口誇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起初,人們實事求是,好馬說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後,有的人竟不管別人的馬好與壞、強和弱,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於是“拍馬屁”一詞便用來諷刺那些不顧客觀實際、專門諂媚討好別人的行為了。
◆“無厘頭”的由來
“無厘頭”原來是廣州的方言俚語,含有“無緣無故、莫名其妙”的意思。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它是在日常生活平淡無奇的細節、語言和動作中,獵取觀眾意料之外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所以,也有人乾脆就把它叫做“反智戲謔”。它是受美國影視影響,並由香港電視台帶動起來的。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港台影視的大量引進,使我國大陸地區也很受“無厘頭”文化的影響。
◆“穿小鞋”一詞的由來
現在,一般把上級對下級或人與人之間進行打擊報復,稱之為“穿小鞋”,這是為什麼呢?在封建時代,我國漢族婦女一直沿襲著纏足陋習,腳纏得越小就認為越美,而美其名曰“三寸金蓮”。過去婚姻大事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根本互不相見,所以,只能依照腳的大小,而衡量女人的俊醜。因此,在媒婆說媒時,必先請男方看女方的鞋樣兒,以示女方腳的大小,一但男方同意了親事,就留下此鞋樣兒了,按此樣尺寸作一雙繡鞋連同訂婚禮物一起送到女方家,成親那天,新娘必須穿上這雙繡鞋,以防腳大而受騙。如果當初故意把尺寸弄小,自然就穿著不舒服,甚至穿不上,從而女方出醜。後來,人們把這一風俗引伸到社會生活中,用來專指那些在背後使壞點子整人,或利用某種職權尋機置人於困境的人為“給人穿小鞋”。
◆“走後門”的由來
不正當的手段來謀求達到某種個人目的,叫“走後門”。此典故據說出自北宋年間。相傳宋哲宗死後,徽宗繼位,以蔡京為相。蔡京拼命貶謫和排斥舊吏,並規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連其詩文也不准流傳,因此引起了人們強烈的不滿。一次朝廷設宴,藝人們在宴間演出了這樣一幕:一個大官據案中坐,傳判各事。有個和尚要求離京出遊,因其戒牒是哲宗年間的,即被令還俗;一個道士遺失度牒要求補發,因是哲宗年間出家的,立即被剝下道袍復為百姓。這時,一個屬官上前低聲說:“今國庫發下的俸錢一千貫,皆為舊時錢文,如何處置﹖”這個大官略作沉思,悄悄地說:“那就走後門,從後門搬進來吧”這便是“走後門”的由來。
◆“破天荒”的由來
科舉制度是逐級選拔,凡是考進士的人,都由地方選送本地區成績最好的人入京赴試。唐朝年間,荊南地區派人參加京城會試(中央一級的科舉考試),四五十年竟沒有一個考中舉人。於是,人們稱荊南地區為“天荒”,把那裡遣送的考生稱做“天荒解”。天荒,本指渾沌未開的原始狀態,比如盤古開天地。這裡的天荒是指荒而落後的地區。把荊南地區稱做“天荒”,是譏笑那裡幾十年沒能有一個人上榜提名。唐宣宗大中四年,荊南應試的考生中終於有個叫劉銳的考中了,總算破了“天荒”。當時,魏國公崔弦鎮守荊南一代,得知劉銳考中進士,便寫信表示祝賀,並贈他70萬“破天荒”錢。劉銳不肯接受崔弦所贈之錢,在給崔弦的回信中,他寫道:“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舊時文人常用“破天荒”來表示突然得志揚名。現在用來指從未有過或第一次出現的新鮮事。
◆黑名單的由來
黑名單一詞來源於世界著名的英國的牛津和劍橋等大學。在中世紀這些學校規定對於犯有不端行為的學生,將其姓名、行為列案記錄在黑皮書上,誰的名字上了黑皮書,即使不是終生臭名昭著,也會使人在相當時間內名譽掃地。學生們對學校的這一規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謹慎,嚴防越軌行為的發生。這個方法被當時一位英國商人借用以懲戒那些時常賒欠不還、不守合同、不講信用的顧客.英國商人把這類顧客的名字開列在黑皮書上,後來又將一些破產者和即將破產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單上。事情傳開後,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先是商人們爭相仿效,繼而,各行各業都興起了黑皮書,不少工廠老闆把參加工會的人的名字列在“不予僱傭”欄下。於是,黑名單便在工廠主和商店老闆之間秘密地傳來傳去。1950年9月,美國國會通過《麥卡倫法案》,同年12月,總統杜魯門發布命令,宣布美國處於“全國緊急狀態”,正式實行《麥卡倫法案》,他們編制了形形色色的黑名單,按名逮捕和迫害大批進步人士。黑名單的做法由此而固定下來了。
◆“露馬腳”的由來
宋代以後,婦女逐漸形成纏小腳的陋俗。“三寸金蓮”——腳纏得越小越美。據傳,明太祖朱元璋自小家境貧寒,年輕時與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馬姑娘結了婚。這位馬姑娘長著一雙未經纏過的“大足”,這在當時是一大忌諱。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仍念馬氏輔佐有功,將她封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但是“龍恩”雖重,而深居后宮的馬氏卻為腳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從來不敢將腳伸出裙外。一天,馬氏忽然遊興大發,乘坐大轎走上街頭。有些大膽者悄悄瞧上兩眼,正巧一陣大風將轎帘掀起一角,馬氏擱在踏板上的兩隻大腳赫然入目。於是,一傳十,十傳百,頓時轟動了整個京城。從此,“馬腳”一詞也隨之流傳於後世。
◆“敲竹槓”的由來
用別人的弱點或尋找藉口向別人敲詐錢財的行為叫“敲竹槓”。“敲竹槓”這個詞的來源是這樣的:清朝末年,帝國主義商船紛紛向中國輸入鴉片,毒害中國人的健康,牟取暴利。愛國官吏林則徐向清政府提出禁煙,並在廣州海面派出官船巡邏,查禁鴉片。有一次,官船截住一艘走私船。一個官員抽著旱煙上了商船,監督手下人搜查,他無意之中在船篙上磕煙袋鍋,這個動作可嚇壞了走私商人。原來他們正是打通船篙,隱藏鴉片的。這會兒,走私商人以為官員發現了秘密。他強作笑臉,趁別人不注意把錢塞進官員的手中。這個貪官心領神會,放走了走私船。以後,“敲竹槓”的說法就傳開了。“敲竹槓”的來源,還有一種說法:四川山區,有錢人進山燒香時乘坐著一種用竹桿做的滑桿,滑桿由人抬著。走到半山腰抬滑桿的人就敲著滑槓,要求加工錢,否則就不抬人,乘坐滑桿的只好加錢。還有一說:清朝末年,市場上小額的買賣,以銅錢作為單位,店家接錢後便丟在用竹槓做的錢筒裡,晚上結賬時再倒出來,謂之“盤錢”,又稱之為“盤點”。當時上海城裡有家店鋪,老闆很不老實,陌生顧客進門,往往隨意提價。每當伙計在接待顧客時,店主就敲竹槓一下,示意提價。
收藏人:小毛頭書屋
常見歷史典故的由來
一、中國常見節日和歷史典故
◆春節的由來
農曆正月初一是春節,又叫陰曆(農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然而,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除漢族外,還有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漫長的歷史歲月使年俗活動內容變得異常豐富多彩。其中,那些敬天祭神的迷信內容,已逐漸被淘汰,而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內容,像貼春聯、貼年畫、貼“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餃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習俗至今仍很盛行。我國最早的春聯,是五代時期孟昶寫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用紅紙寫春聯始於明朝。年畫源於唐朝的門神,它和燃爆竹一樣,在古代都是用來驅鬼避邪的,現在卻成了專為增加喜慶氣氛的習俗了。貼“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們把寫在紅方紙上的“福”字,故意倒貼在門、窗、傢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除夕晚上,與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炎黃子孫至今仍很重視的年俗。待第一聲雞啼之後,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均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然後走親串友,相互道賀祝福。此時的神州大地,處處閃光溢彩,從初一到十五,人們一至沉浸在歡樂、祥和、文明的節日氣氛中。
◆除夕的由來
俗稱“年關”,臘刀三十(有的年份是二十九),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是日午後,家家戶戶打掃庭院,整理室內外環境,接著貼春聯、門神、半簾子,掛黃錢,焚香祭祖,燃放鞭炮,表示除舊。晚上,家家吃青粉燴菜,叫“裝倉”,表示全家團聚,人壽年豐。全家老幼飽食後,還要剩廠一些,意在“生活富裕,年年有餘”。是夜,全家人徹底不眠,叫“熬年”或“守歲”。小輩給長輩磕頭辭歲,長輩要給小輩發“福錢”,也叫“壓歲錢”。
◆元宵節的由來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燈會)。據乾隆十四牛張紹美編的《五涼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縣志》載:“元宵,四市豎坊,懸燈,雜扮花鼓.高蹺.演百戲。”舊時,金塔寺等地有黃河燈會,情景亦十分壯觀。建國後,歷年元宵節的燈會勝似往昔。節日之前,企事業職工,紛紛結紮彩門,懸掛花燈。有花卉燈、動物燈、八仙過海燈、西遊記故事燈,爭奇鬥艷,氣象萬千。有愛好者在燈內裝置微型電動機,勝似走馬燈。最引人注目的是騰雲駕霧的金龍燈,足有lo多米長。是夜,城內和城郊居民,蜂擁而至,萬頭攢動,人流如潮。武威習俗,觀燈時必從龍燈下鑽過,祈求合家平安,萬字如意。又說龍是吉祥物,鑽了龍燈,就會人丁興旺。農村燈會別有情趣,彩燈古樸典雅,鄉土氣息濃郁。有用玉米芯製做的火炬燈,也有用山藥蛋、蘿蔔頭製做的彩燈。牆頭上、馬棚下,處處有燈,燈光通明。據史籍記載:武威燈會之盛況,自唐已有,並聞名於長安。故有唐玄宗與道士葉法善夜遊涼州燈會流連忘返的傳說。武威元宵燈會,不論新俗、舊俗,都要舉辦3天,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二月二的由來
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據舊志載:是日城鄉居民以牲醴祀土祈豐年,各家炒豆類和麻籽食之,意示殺蚤滅蟲。如今祀土祈年活動已不存在,鄉間仍有炒麥豆之俗。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是農曆時令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日掃墓祭祖,謂之“春祭”。武威城鄉習俗,凡有墳瑩者,須於清明前一、二天到墳上供祭品、燒紙錢、添土;無墳莖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間,到郊外或於自家門前、街道巷口燒紙錢。禁忌在清明節當日上墳、燒紙。傳說當日燒的紙錢就成鐵錢,死者不能用。
◆端午節的由來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是日清晨,家家戶戶門頭插柳枝,有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線或絲線繩,身佩香囊荷包,並在口、鼻、耳邊塗抹雄黃酒,相傳這樣可以避五毒(即蛇、蠍、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來”的說法,男女青少年身著時興的夏裝,盡情遊玩。青年婦女講究繡香草荷包,綴上流蘇,贈送親友。舊時,未出嫁的姑娘將荷包帶在衣襟或系在髮辮上,誘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會自慚貌醜。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餅子卷糕,親友間相互饋送。下午,城鄉居民成群結伴,遊覽寺廟,舊時游海子,現在海水乾涸,廟宇也毀於地震,改遊文廟、古鐘樓、雷台、海藏公園、西郊公園等。小孩到野外攀樹折枝,編制柳帽,以預防暑氣。
◆六月六的由來
農曆六月初六,亦稱“曬蟲節”,有“六月六,曬絲綢”的民諺。此日午間晾曬絲、綢、皮、毛等經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蟲蛀。還有“翻經會”“曬袍會”等,陝西還有放撈河燈和汲水造酒的活動,有的地區還舉行“六月場”活動,青年男女通過對歌、趕表,擲花包形式,尋求戀愛對象。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瑤族的重大節日。
◆七月七?乞巧節的由來
農曆七月初七為“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舊時在這天晚上,姑娘和年輕媳婦們坐在月下穿針,看誰穿得快,穿得多,穿得巧,據說這樣可以把手笨的人練得靈巧。此俗現已不存。唯城內劇團,每年照例上演神話劇《天河配》。四鄉居民蜂擁而至,場場爆滿,至七月下旬停演。
◆中秋節的由來
農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是日城鄉居民家家蒸月餅,以示全家團圓。武威人的月餅是發麵蒸的,如倒覆的臉盆大,種類繁多,有分層月餅、擰絲月餅、對瓣月餅、桂香俱全,食之爽口。有“八月十五端出來”的俗語,意思是八月已經秋收,食物豐盛。親友之間,互贈月餅,有攀比之意。八月十五晚上,蛟潔的朗月冉冉升起,家家在院內,擺設香案,供上月餅及瓜果等祭品,點蠟燃香,全家圍坐賞月。少許,由主婦切開月餅和西瓜;全家食瓜果、月餅,談笑風生,頗有情趣。相傳祭月神供的西瓜,須剜成鋸齒形的兩個瓣,如家中有孕婦,可數瓜牙數預測男女,奇數生男,偶數生女。
◆冬至節的由來
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是“交九”的開始,從這天起,白天漸長,夜間漸短各家要吃冬至飯。有的人家吃肉湯麵條;有的人家用肉丁、面丁、豆腐、粉條:飯”;也有人家吃“杏皮壇韃子”,也叫“擻耳子”;也有吃羊肉香頭飯或臊子麵的民間有壘火堆,放麥草火的習俗。
◆小年的由來
農曆臘月二十三(稱“小年”)送灶神。民間有“臘月二十三,灶爺上了天”的歌謠。是日晚上約八點左右,戶戶提前備灶書<用黃表紙書寫全家人的姓名、生年月日)、灶糖(麥牙糖和豆糖之類)、灶乾糧(烙餅)、灶馬(黃表紙上印有備鞍的馬),並備一碟碎麥草,拌幾粒豆,子均供於灶神牌位之前焚燒,意示送灶爺上天庭。民間傳說灶爺為一家之主,臘月二十三上天匯報,臘月三十日晚回府,祭灶是祈求灶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過了臘月二十三,已接近春節,家家戶戶購置年貨,製作食品菜餚,拆洗衣服,打掃房屋,準備過大年。
◆元旦節的由來
在曆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1週為1年。但是由於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為規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曆法的不一致。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他規定以農曆正月為“元”,初一為“旦”。後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但商代以12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又以11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以10月初一為元旦。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重新制定曆法,並規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五四青年節的由來
5月4日是中國青年節。1919年5月4日,以北京大學為主的3000餘名學生在天安門前舉行抗議集會,要求“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21條”,“拒絕和約簽字”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五四運動。為了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1939年陝甘寧邊區青年組織規定,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50年4月共青團中央決定以5月4日作為青年團成立的紀念日。
◆六一兒童節的由來
兒童節,也叫“六一國際兒童節”,每年的6月1日舉行,是全世界少年兒童的節日。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中國和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在此以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就有兒童節。1925年,國際兒童幸福促進會倡議建立兒童紀念日,英國、美國、日本等國積極響應,先後建立了自己國家的兒童節,英國規定每年的7月14日為兒童節,美國規定5月1日為兒童節。日本的兒童節很特殊,分男女兒童節,男兒童節5月5日、女兒童節3月3日。我國在1931年也曾經規定4月4日為中國兒童節。自從1949年確立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以後,世界各國紛紛廢除原來的兒童節,而統一為“六一國際兒童節”。我國中央政府1949年12月宣布:以“六一國際兒童節”代替原來的“四四兒童節”,並規定少年兒童放假一天。
◆國際勞動節的由來
19世紀中葉,美國資本主義不斷發生經濟危機,幾萬家工廠倒閉,數百萬工人失業。在業工人的工資不斷下降,而工作時間卻一再延長,最多達到18個小時。因此,1886年5月1日,美國的11500家企業的40餘萬名工人規模空前的大罷工,要求實行8小時工作制。罷工在美國和國際工人運動中引起的強烈的反響並最終取得了勝利。1889年7月14日,第二國際在巴黎召開成立大會,通過了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決議:把“五一”定為國際勞動節。於是,5月1日的工人鬥爭從美國走向了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相繼加入的紀念“五一”的行列,5月1日成為一個具有國際意義的日子。
◆“三八”節的由來
1908年3月8日,1500名婦女在紐約市遊行,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勞動報酬,享有選舉權,禁止使用童工。她們提出的口號是“麵包和玫瑰”,麵包象徵經濟保障,玫瑰象徵較好的生活質量。五月,美國社會黨決定以二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做為國內的婦女節。
◆父親節的由來
父親節是由美國人約翰?布魯斯?多德夫人倡議建立的。多德夫人早年喪母,她有5個弟弟,姐弟6人的生活負擔全落到了父親身上。父親每天起早貪黑,無微不至地關心著孩子們的成長,既當父親又當母親,自己則過著節衣縮食的節儉日子。多德切身體會到父親的關愛,感受到父親的善良與偉大。她長大後,深感父親這種自我犧牲的精神應該得到表彰,做父親的也應該像母親們那樣,有一個讓全社會向他們表示敬意的節日。於是,她給華盛頓州政府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建議以她父親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為父親節。州政府被她的真情打動,便採納了這一建議,只是把日期改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1972年,在各方的強烈呼籲下,美國總統尼克松簽署了建立父親節的議會決議,使其成為全國性的節目。目前,這個節日受到東西方世界許多國家百姓的認同。每到這一天,子女們總是向辛勞的父親致以敬意。今天父親節的慶祝方式和母親節大致相同,所不同的也許只是父親們喜愛的禮物不是糖果而是雪茄。
◆母親節的由來
規定一個專門的日子來表達人們對母親的尊敬,並不是現代的發明,而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習俗。古希臘入曾在樹林或山洞中舉行儀式,對女神——神的母親頂禮膜拜。到古羅馬時,這些活動的規模就變得更大,慶祝盛況往往持續達三天之久。當然,古時人們對女神的崇拜只不過是一種迷信,它同今天人們對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美國的母親節,始於1907年5月。要求定立母親節這一倡儀是費城安娜?賈維斯提出的。母親節創立人是安娜?賈維斯。據說,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以後,安娜?賈維斯的母親,當時是美國格拉夫頓城教會學校的總監,並兼職在教堂講述美國國殤紀念日的課程。當講述到在戰役中英雄捐軀的故事時,她不禁感慨萬分,認為應該給予失去兒子的母親們一種慰藉、一個紀念日。同時也衷心希望有人會創立一個母親節來讚揚全世界的母親,她的想法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可。安娜?賈維斯的母親死後,她繼承了母親所遺給她的一筆龐大的財產,不過她為失母感到格外悲痛,立志要實現母親的願望,創立母親節,藉以紀念世上所有的母親們,同時提倡孝道等。為此她向社會發出呼籲,結果她獲得各方面熱烈的支持和良好的反應,並紛紛邀請她前往演講。1912年,美國專門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1913年5月,美國眾議院一致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和聯邦政府的一切官員一律在母親節佩戴白色石竹花。1914年,美國國會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母親節,並要求總統發布宣言,號召政府官員在所有的公共建築物上懸掛國旗。在胸前佩戴石竹花,顏色是有講究的。那些母親已經去世的人仍然佩戴白色石竹花,而母親健在的人則佩戴紅色石竹花。這一天,人們總要想方設法使母親愉快地度過節日,感謝和補償她們一年的辛勤勞動。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親贈送母親節卡片和禮物。節日里,每個母親都會滿懷喜悅的心情,接受孩子們和丈夫贈送的玫瑰花或其他花束、糖果、書和紀念品,特別是當她們收到小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的上面用蠟筆稚氣地寫著“媽媽,我愛你”的字樣的卡片時,更會感到格外自豪和欣慰。但最珍貴、最優厚的禮物還是把她們從日常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輕鬆地休息一整天。這一天,許多家庭都由丈夫和孩子們把全部家務活包下來,母親不必做飯,不必洗盤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還有侍候母親在床上吃早飯的慣例。
◆植樹節的由來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為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建議。該州採納了莫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1979年2月,中國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12 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次年3月12日,郵電部發行了一套4枚題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郵票。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國際護士節的由來
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這是為了紀念近代護理學科創始人南丁格爾(1820~1910)而設立的。在1852年到1856年間,沙皇俄國與土耳其之間發生在克里米亞的戰爭十分殘酷,雙方傷亡慘重,大量的傷病員無人照顧。當時。英國有一位具有醫學專業知識的女士名叫南丁格爾,她自願組織戰地救護隊,率領38名女救護隊員負責傷病員的護理,在她的領導下,建立了醫院管理制度,提高了護理質量,使傷病員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她又在英國的聖多馬醫院辦起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為推動世界各國護理工作和發展護士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了紀念這位近代護理學家護士教育的創始人,弘揚南丁格爾對病患如同“老人的兒女,同志的手足,孩子的媽媽”的獻身精神,國際上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
◆情人節的由來
版本1:Valentine's day是情人節在英語裡的叫法。從字面上來看,很難看出中西方叫法之間有什麼聯繫。這裡面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大約在公元3世紀的羅馬,那時愷撒已經死去快三百年了,暴君Claudius當政。當時,羅馬內外戰爭頻仍,民不聊生。為了補足兵員,將戰爭進行到底,Claudius下令,凡是一定年齡範圍內的男子,都必須參加羅馬軍隊,以生命為國家效勞。自此,丈夫離開妻子,少年離開戀人。於是整個羅馬便被籠罩在綿長的相思中。對此,暴君大為惱火。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國人舉行結婚典禮,甚至要求已經結婚的毀掉婚約。然而,暴政禁止不了愛情。就在暴君的國都裡,居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Valentine我們的主人公。他不忍看到一對對伴侶就這樣生離死別,於是為前來請求幫助的情侶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結婚典禮。一時間,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整個國度傳開,更多的情侶秘密地趕來請求修士的幫助。但是,事情很快還是被暴君知曉了,於是他再一次顯示了殘暴面目——將修士打進大牢,最終折磨致死。修士死的那一天是2月14日,公元270年的2月14日。人們為了紀念這個敢於與暴君鬥爭的人,漸漸地使得2月14日成為一個節日。很多世紀過去了,人們再也記不得Claudius的大名,再也記不得他的權杖與寶劍,但依然會紀念Valentine修士,因為那個日子是Valentine's day是情人節。版本2:在古羅馬時期,2月14日是為表示對約娜的尊敬而設的節日。約娜是羅馬眾神的皇后,羅馬人同時將她尊奉為婦女和婚姻之神。接下來的2月15日則被稱為“盧帕撒拉節”,是用來對約娜治下的其他眾神表示尊敬的節日。在古羅馬,小伙子和少女的生活是被嚴格分開的。然而,在盧帕撒拉節,小伙子們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心愛的姑娘的名字刻在花瓶上。這樣,過節的時候,小伙子就可以與自己選擇的姑娘一起跳舞,慶祝節日。如果被選中的姑娘也對小伙子有意的話,他們便可一直配對,而且最終他們會墜入愛河並一起步入教堂結婚。後人為此而將每年的2月14日定為情人節。版本3:一本英語辭典上註釋說,範泰倫節(情人節)2月14日,來源於古羅馬的牧神節。據說鳥類在這一天開始交配。那時的風俗是:在牧神節期間,每個青年男子從一隻盒子裡抽籤,盒子裡放的是寫有青年女子姓名的條子。抽到誰,誰就成為那個青年男子的心上人。後來這個節日改為紀念一位叫瓦倫丁的基督教聖徒。古羅馬青年基督教傳教士聖瓦倫丁,冒險傳播基督教義,被捕入獄,感動了老獄吏和他雙目失明的女兒,得到了他們悉心照料。臨刑前聖瓦倫丁給姑娘寫了封信,表明了對姑娘的深情。在他被處死的當天,盲女在他墓前種了一棵開紅花的杏樹,以寄託自己的情思。這一天就是2月14日。現在,在情人節裡,許多小伙子還把求愛的聖瓦倫丁的明信片做成精美的工藝品,剪成蝴蝶和鮮花,以表示心誠志堅。姑娘們晚上將月桂樹葉放在枕頭上,希望夢見自己的情人。通常在情人節中,以贈送一枝紅玫瑰來表達情人之間的感情。將一枝半開的紅玫瑰作為情人節送給女孩的最佳禮物,而姑娘則以一盒心形巧克力作為回贈的禮物。據說,巧克力成份之一苯基胺能引起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跟熱戀中的感覺相似。
◆愚人節的由來
每年4月1日,可能會有人給你開一個善意的玩笑,發一個假信息,讓你上一次當。那是因為這天是西方民間傳統的節日——愚人節。愚人節起源於法國,與曆法改革有關係。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歷(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和“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愚人節時,人們常常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將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做法是佈置假環境,可以把房間佈置得像過聖誕節一樣,也可以佈置得像過新年一樣,在客人到來時,則祝賀他們“聖誕快樂”和“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緻有趣。4月1日的魚宴也是別開生面的。參加宴會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系上一條綠色飄帶,掛著送給客人的禮物——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形盒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
二、習俗類
◆“壓歲錢”的由來
春節拜年,一般是按輩數大小互相拜的。晚輩要給長輩拜年,長輩要給拜年的兒童“壓歲錢”。壓歲錢,相傳是由宋代的“壓歲盤”演變而來的。據說,在歷史上,舊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兒女者,用盤、盒等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贈送,這就是“壓歲盤”。後來,“壓歲錢”取代了“壓歲盤”,這就是現在付給壓歲錢的方式。清代,壓歲錢帶上了去邪、祈福的成分,《燕京歲時記?壓歲錢》記載:“以彩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這裡,是指帶方孔的銅製錢。自紙幣代替金屬制錢以來,便改用紅紙包封之以示吉利。清代曾有人寫詩描繪了兒童得到壓歲錢時的喜悅心情:“百十錢穿彩線長,分來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錫蕭價,添得嬌兒一夜忙。”
◆放爆竹的由來
這個習俗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荊楚歲時記》曾經這樣記載,正月初一,雞叫頭一遍時,大家就紛紛起床,在自家院子裡放爆竹,來逐退瘟神惡鬼。當時沒有火藥,沒有紙張,人們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這當然是迷信,但卻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因為最初的爆仗是燒竹子,故稱“爆竹”,一直沿用至今。唐朝把它稱為“爆竿”,後來也稱為“炮仗”。南昌詩人來鵠的《早春》詩句:“新歷才將半紙開,小亭猶聚爆竿灰。”寫的就是當時春節燃燒竹竿的情景。後來,煉丹家經過不斷的化學試驗,發現硝石、硫黃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燒和爆炸,於是發明了火藥。有人將火藥裝在竹筒裡燃放,聲音更大,使得火燒竹子這一古老習俗發生了根本變化。北宋時,民間已經出現了用捲紙裹著火藥的燃放物,還有單響和雙響的區別,改名“爆仗”,後又改為“鞭炮”。爆竹很快成為一種驅害避邪的神物。燃放爆竹,除了在新年到來之前希望邪去福來,祈求保佑一年平安如意,人們還用來志賀婚禮、開業以及重大的慶祝活動。
◆過生日吹蠟燭的由來
過生日吃蛋糕吹蠟燭已為人們熟悉,這一習俗據說源於希臘。在古希臘,人們都信奉月亮女神阿耳特彌斯。在她的一年一度的生日慶典上,人們總要在祭壇上供放蜂蜜餅和很多點亮著的蠟燭,形成一片神聖的氣氛,以示他們對月亮女神的特殊的崇敬之情。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疼愛孩子,古希臘人在慶祝他們的孩子的生日時,也總愛在餐桌上擺上糕餅等物,而在上面,又放上很多點亮的小蠟燭,並且加進一項新的活動——吹滅這些燃亮的蠟燭。他們相信燃亮著的蠟燭具有神秘的力量,如果這時讓過生日的孩子在心中許下一個願望,然後一口氣吹滅所有蠟燭的話,那麼這個孩子的美好願望就一定能夠實現。於是吹蠟燭成為生日宴上有著吉慶意義的小節目,以後逐漸地發展到不論是在孩子還是成年人甚至老年人的生日晚會或宴會上都有吹蠟燭這個有趣的活動。
◆過生日吃長壽麵的由來
民間有生日吃壽麵的習俗,其由來可有漫長的歷史了。這個習俗源於西漢年間。相傳,漢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與眾大臣聊天,說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後就大笑了起來,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漢武帝問他笑什麼,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有多長啊。”眾人聞之也大笑起來,看來想長壽,靠臉長長點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個變通的辦法表達一下自己長壽的願望。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 ,於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麵條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又演化為生日吃麵條的習慣,稱之為吃“長壽麵”。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抓周兒”的由來
抓周兒的儀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頓“長壽麵”之前進行。講究一些的富戶都要在床(炕)前陳設大案,上擺:印章、儒釋道三教的經書、筆、墨、紙、硯、算盤、錢幣、賬冊、首飾、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兒”還要加擺:鏟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縫紉用具)、繡線、花樣子(刺繡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於經濟條件,多予簡化,僅由大人將小孩抱來,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誘導,任其挑選,視其先抓何物,後抓何物。以此來測卜其志趣、前途和將要從事的職業。據史書記載,此風俗興於魏晉南北朝。《顏氏家訓?風操》有述:“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製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唐宋時期,抓周兒這一風俗已很流行,民間十分重視,儀式也很隆重。《夢粱錄?育子》篇中有關南宋時杭州風俗說:“至來歲得周,名曰'週日卒',其家羅列錦席於中堂,燒香秉燭,頓果兒飲食,及父祖誥敕、金銀七寶玩具、文房書籍、道釋經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彩段花朵、官楮錢陌、女工針線、應用物件、並兒戲物,卻置得周小兒於中座,觀其先拈者何物,以為佳文件,謂之'拈週試嘩'。”
◆喝交杯酒的由來
提起交杯酒,大家都不陌生,因為婚禮時這是個十分常見的節目。據傳,這一習俗源於先秦時期。《禮記?昏羲》載:新郎、新娘各執一片一剖為二的瓢飲酒。其意是像徵一對新人自此合二為一,夫妻間享有相同的地位,婚後相親相愛,百事和諧。到了唐代,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到了宋代,新婚夫婦喝交杯酒時用的是兩個酒杯,先飲一半後再換杯共飲,飲完後則將酒杯一正一反擲於床下,以示婚後百年合好。清末的時候,交杯酒儀式已發展成為“合卺”、“交杯”、“攥金錢”三個部分。今天的婚儀中,“安杯於床下”之禮已被革除,“攥金錢”則為“擲紙花”所代替,惟“交杯酒”之禮儀仍然實行,為婚禮平添了喜慶的氣氛。
◆握手的由來
握手最早發生在人類“刀耕火種”的年代。那時,在狩獵和戰爭時,人們手上經常拿著石塊或棍棒等武器。他們遇見陌生人時,如果大家都無惡意,就要放下手中的東西,並伸開手掌,讓對方撫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沒有藏武器。這種習慣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握手”禮節。
◆鬧洞房的由來
中國傳統婚姻以其禮儀的隆重和場面的鋪陳而頗具特色。它通常要經過提、訂婚、迎娶出嫁、鬧房等“程序”;其中以新婚當夜眾親友在洞房嬉鬧新娘和新郎後,新人雙雙攜手歸寢為一高潮。舊時,此中滋生出一些乖情悖理的舉動,因多發生在洞房裡,故稱為“鬧房”、“鬧洞房”、“鬧新房”;由於這一習俗以新娘為主要逗趣對象,故又稱“鬧新娘”、“耍新娘”,舊時還稱為“戲婦”。關於鬧房習俗的來歷,我國民間有兩種說法。一說源於驅邪避災。相傳,很早以前紫微星一日下凡,在路上遇到一個披麻戴孝的女子,尾隨在一夥迎親隊伍之後,他看出這是魔鬼在伺機作惡,於是就跟踪到新郎家,只見那女人已先到了,並躲進洞房。當新郎、新娘拜完天地要進入洞房時,紫微星守著門不讓進,說裡面藏著魔鬼。眾人請他指點除魔辦法,他建議道:“魔鬼最怕人多,人多勢眾,魔鬼就不敢行凶作惡了。”於是,新郎請客人們在洞房裡嬉戲說笑,用笑聲驅走邪鬼;果然,到了五更時分,魔鬼終於逃走了。可見,鬧房一開始即被蒙上了驅邪避災的色彩。鬧洞房驅邪的風俗南北各地均有。新人入洞房前,長江中下游地區,新郎前一晚就須睡在洞房,事先請兩名女童手執紅燭將新房內照一遍;天津人則請吹打班子在新房內吹打,以求吉利。新人入房後,驅房內邪氣依然十分重要。諸如在東漲,新郎進屋後要像徵性地向新房四角各射一箭,或手執單刀朝每個角落虛砍一刀,並歌曰:“一砍妖,二砍怪,三砍魔鬼壞腦袋,四砍喪神快離開,笑看麒麟送子來。”更普遍的習俗是在新房內置長明燈。所謂“洞房花燭夜”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有學者研究說,“聽房”習俗,實質上也是防鬼怪進入洞房的一種保護措施。關於鬧房來歷的另一種觀點認為,鬧房首先在北方出現,而且開始時主要是新郎,這大概與北方民族的生活習性有關。他們以狩獵和游牧為生活手段,使得男子十分驃悍和勇健,在新婚時忍受棒打可以證明一個男人是合格的大丈夫。世界上有些落後的民族以自殘和被虐來表明男人資格,甚至拿獵取到的人頭作為信物求偶,恐怕同出一義。鬧房在古代保留了這一原始習俗。
◆新娘蒙“紅蓋頭”的由來
古時候,婚禮時,新娘頭上都會蒙著一塊別緻的大紅綢緞,被稱為紅蓋頭,這塊蓋頭要入洞房時由新郎揭開。最早的蓋頭約出現在南北朝時的齊代,當時是婦女避風御寒使用的,只僅僅蓋住頭頂。到唐朝初期,便演變成一種從頭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據傳說唐朝開元天寶年間,唐明皇李隆基為了標新立異,有意突破舊習,指令宮女以“透額羅”罩頭,也就是婦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蓋一塊薄紗遮住面額,作為一種裝飾物。從後晉到元朝,蓋頭在民間流行不廢,並成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慶裝飾。為了表示喜慶,新娘的蓋頭都選用紅色的。新娘為什麼要蒙蓋頭,還與神話傳說有關。據唐朝李冗的《獨異志》載,傳說在宇宙初開的時候,天下只有女媧兄妹二人。為了繁衍人類,兄妹倆商議,要配為夫妻。但他倆又覺得害羞。於是兄妹倆上到山頂,向天禱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為夫妻,就讓空中的幾個雲團聚合起來;若不讓,就叫它們散開吧。”話一落音,那幾個雲團冉冉近移,終於聚合為一。於是,女媧就與兄成婚。女媧為了遮蓋羞顏,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扇與苫同音。苫者,蓋也。而以扇遮面,終不如絲織物輕柔、簡便、美觀。因此,執扇遮面就逐漸被蓋頭蒙頭代替了。世界上許多民族關於人類起源的傳說中,都有兄妹結婚的情節,而且都有用樹葉、獸皮或編織物遮面避羞的描述。新娘蒙紅蓋頭只是由其演變過來的。
◆“接吻”的由來
吻,在西方是較為流行的禮節。關於“吻”的由來,西方傳說不一。比較流行的看法認為,吻始於古羅馬帝國。因為古羅馬嚴禁婦女飲酒,當男子外出歸來後,要先聞一聞妻子有沒有飲酒,假如妻子無酒味,丈夫就要親暱地吻上一口,這就是由“聞”到“吻”的過渡。以後相沿成習,成為夫婦見面時的第一道禮節。
◆訂婚戒指的來歷
有關訂婚、結婚戒指的由來,據說是古代搶婚演繹的結果,當時,男子搶來其他部落的婦女就給她戴上枷鎖。經過多少年的演變,枷鎖變成了訂婚、結婚戒指,男子給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歸我所有。另一個說法,世界上第一個把戒指用作訂婚信物的人是奧地利王麥士米尼。1477年,麥士米尼在一次公開場合認識了一位叫做瑪麗的公主。她的美麗容貌和優雅的舉止使麥士米尼為之傾倒。麥士米尼雖然知道瑪麗早已許婚於當時的法國王儲,但是為了贏得她的愛情,麥士米尼還是決定試試運氣。他命人專門打造了一枚珍貴的鑽石戒指,送給瑪麗。面對這只精雕細刻、閃閃發光的鑽石戒指和麥士米尼的熱烈追求,瑪麗終於改變了初衷,與麥士米尼幸福地結合了。從此,以鑽石戒指作為訂婚信物,便成為西方人士的一種傳統。
◆生孩子發紅蛋的由來
在我國遠古時期,北方易水中游居住著一個古老的氏族商。後來建立的商朝,就是由這個氏族發展起來的。商的始祖是“契”,他的母親簡狄是部族首領嚳的妻子。傳說有一天,簡狄到易水邊洗澡,忽然有一隻喜燕在她身邊的一株大柳樹下生了一個蛋,簡狄見後,就將燕子蛋吃了下去。一年後,簡狄生下了一個眉清目秀的男孩,整個氏族的人都為此而高興,並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活動。首領嚳更是興奮,叫人煮了許多紅雞蛋,分送給大家共享。這個孩子就是“契”。契長大以後接替父親當了氏族的首領,成了商的始祖。從此,商這一族的人就將燕子奉為神鳥,並認為,誰家婦女只要吃燕子蛋,就會生一個聰明而又本領高強的男孩子。契的功績和生孩子吃紅蛋的古老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
◆給小費的由來
當前,世界各地的服務行業所通行的小費制度,源於18世紀英國倫敦。那時,當地酒店的餐桌上一般都擺著寫有“tovinsurevpromptvservice”(保證服務迅速)的碗。顧客落座後,將少量零錢放入碗中,就會得到服務人員迅速而周到的服務。後來,這種做法演變成為感謝服務人員而付給的報酬。上面幾個英文單詞的頭一個字母聯起來,就成了“tips”(即小費)。付小費的方式很多,可以放在菜盤酒杯下,可以塞在服務員手中,也可以將付款後找回的零錢留給服務員做小費。
◆“剪彩”的由來
剪彩的來歷有兩種傳說。一種傳說,剪彩起源於西歐。古代,西歐造船業比較發達,新船下水往往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為了防止人群擁向新船而發生意外事故,主持人在新船下水前,在離船體較遠的地方,用繩索設置一道“防線”。等新船下水典禮就緒後,主持人就剪斷繩索讓觀眾參觀。後來繩索改為彩帶,人們就給它起了“剪彩”的名稱。另一種傳說,剪彩最早起源於美國。1912年,美國一家大百貨商店將要開業,老闆為了討個吉利,一大早就把店門打開,並在門前橫系一條布帶,以引人注目。可是,在離開店前不久,老闆的一個10歲的小女兒牽著一條小哈叭狗從店裡竄出來,無意中碰斷了這條布帶。頓時,在門外久等的顧客,魚貫而入,爭相購買貨物。不久,老闆又開一家新店,他又讓其女兒有意把布帶碰斷,果然又財源廣進。於是,人們認為小女兒碰斷布帶的做法是一個好兆頭,群起仿效,用彩帶代替布帶,用剪刀剪斷彩帶來代替小孩碰斷布帶,沿襲下來,就成了今天盛行的“剪彩”儀式。
◆喝酒碰杯的由來
人們在喝酒之前喜歡先碰一下杯,這個習慣現在遍及全世界。它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呢?一說是古希臘人創造的。傳說古希臘人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在喝酒時,人的很多器官都可以分享到喝酒的樂趣:鼻子可以嗅到酒的香氣,眼睛可以看到酒的顏色,舌頭可以辨別酒的味道,惟有耳朵被排除在這一享受之外。怎麼辦呢?聰明的希臘人終於想出一個辦法:在喝酒之前,互相碰一下杯子,杯子發出的清脆響聲傳入耳中,這樣,耳朵也高興了。另一說碰杯起源於古羅馬。古代的羅馬崇尚武功,常常開展角力競技。競技前選手習慣飲酒,以示相互勉勵之意。由於酒是事先準備好的,為了防止有些心術不正的人給對方暗放毒藥,人們想出一種防範的辦法,這就是在角力前,雙方各持自己的酒向對方的杯中傾註一下,這樣,便逐漸發展為一種碰杯的禮儀。
◆“理髮”的由來
我國很久以前是沒有“理髮”一詞的,認為“頭髮”受之於父母,不能隨便剃除。故當時男女都留長發,只是盤發的方式不同。到了漢代,就有以理髮為職業的工匠。南北朝時代,南朝樑的貴族子弟都削髮剃面,那時的理髮業已經很發達,出現了專職的理髮師。“理髮”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朱熹在註疏《詩?周頌?良耜》中“其比為櫛”一句裡說明:“櫛,理髮器也。”宋朝理髮業已比較發達,有了專門製造理髮工具的作坊。那時,對剃髮有個特殊的稱呼叫“待詔”。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技藝,一個行業。在元明兩朝,人們理髮更為普遍。到了清朝,滿族貴族為了達到長久統治的需要,強制下令男子一律剃頭梳辮,“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人們無奈去剃掉前額頂上的頭髮,理髮業空前發展起來。當時,到處都有理髮挑子,理髮工手執鐵夾(音叉)沿街叫賣,給人理髮。由於各朝代對頭髮的清潔衛生處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稱呼,明代叫“篦頭”,清代叫“剃頭”,還有叫“剪頭”、“推頭”等。我國創建的第一個理髮店,是清順治年間在奉天府建的。辛亥革命以後,許多在日本的中國理髮師紛紛回國開設理髮店。
◆吸煙的起源
現代捲菸的始祖很早就有了,考古工作者在墨西哥的馬德雪山中一個海拔9000英尺的山洞裡,發現了一支空心草桿中塞有菸葉,經放射性測定證明是700年前的,可謂現代捲菸的始祖。根據民間傳說,早在2000多年前,墨西哥的土著居民就開始吸煙了。他們認為火是第一天神,煙則是人和天神之間的惟一媒介,也是天神之食,所以人吸煙能驅邪消災。墨西哥的瑪雅人則認為,由於雨神吸煙,所以每到干旱季節,他們便舉行隆重的祈雨儀式:眾人圍坐一起,點燃一堆堆樹葉,吸吮冒出的青煙,再仰面朝天,吞雲吐霧。因此墨西哥歷史學家認為,墨西哥的土著居民是世界上最早學會吸煙的民族。
◆“男左女右”的由來
“男左女右”的習俗和古代人的哲學觀關係非常緊密。我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物質和人畜的兩大對立面就是陰陽。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長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將其歸類分為大、長、上、左為陽,小、短、下、右為陰。陽者剛強,陰者柔弱。人的性格或性情,男子性暴剛強,屬陽於左;女子性溫柔和,屬陰於右。“男左女右”在中醫應用上也有實際的科學意義,中醫診脈,男子取氣分脈於左手,女子取血分脈於右手,即使小兒患病觀察手紋也取“男左女右”的習慣。“男左女右”在醫學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異,在社會風俗上是劃分區別的一種秩序安排。這種“男左女右”的習俗,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就已經廣為傳播了。
◆“沐浴”的由來
在古代,如遇重大事件或節日,人們要“沐浴更衣”,以示尊敬,那麼“沐浴”又是從何而來呢?我國沐浴歷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代,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記載。“沐”指洗臉,“浴”指擦洗全身。《周禮》中也有“王之寢中有浴室”的記載。到春秋時期,我國人民已開始使用專門的設備來洗澡了。南朝梁簡文帝蕭綱曾著有《沐浴經》三卷,這是我國至今發現的最早研究洗澡的專著。據史書記載,公元334年,東晉石虎在鄴城蓋了“龍溫池”,這是我國較早的大型私人浴室。西安臨潼聞名中外的溫泉浴室“華清池”,則建於唐代。到了宋代,隨著商業的繁榮,營業性的公共浴室應運而生。宋代吳曾的《能改齋漫錄》中,有“公所在浴處,必掛壺於門”的記載,說明宋代的公共浴室還掛有招徠顧客的標誌。非但如此,當時已出現了代客擦背的專職服務人員,他們很受洗澡人的歡迎。蘇東坡曾在一首《如夢令》詞裡讚歎過他們的勞動:“寄詞擦背人,晝夜勞君揮肘。”及至16世紀,我國的公共浴室就相當普遍了。
◆送花圈的由來
送花圈是從歐美傳過來的習俗。在我國古代,喪葬儀式以搭靈堂為主,四周飾以白布,並扎紙人、紙馬來燒,另外還要打幡、撒紙錢等。按照北歐的傳說,一個人臨死時帶上花圈,安琪兒(即天使)就會把他的靈魂帶到天堂。原來,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法律——《十二銅表法》中《神聖法》第七條說:“假如有人或者親身,或者由於自己的馬或奴隸在競賽中獲勝而得到花圈,那麼在他死時,無論在他家里或在戰場,都不禁止把花圈置於死者身上。同樣,也允許他的親屬帶花圈參加葬禮。”顯然,花圈原來是一種獎賞物!好人升天堂,壞人下地獄,這是古代中外皆同的看法。既然花圈是勝利者和勇敢者才能得到的獎賞,難怪安琪兒就只願把有花圈的靈魂帶上天了。現在人們為死者送花圈,仍然屬於給死者贈送的“葬禮”之類。
◆披麻戴孝的由來
在我國實行火葬以前,許多地方的老人去世後,安葬的時候總要最親的人(如兒子)拜路,三步一跪,五步一拜。送葬的人穿一身黑衣服,再用一隻麻袋弄成披風樣式,從頭頂披戴到腰間。據民間說,這種特別的打扮還有來歷呢。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老婆婆有兩個兒子,他們成家以後都不孝敬老娘,還總是在娘面前誇口:“等娘過了,要好好熱鬧一番,讓娘睡楠木棺材,要穿紅戴綠,為娘唱七七四十九天道場……”老婆婆知道他們說的是假話,想教訓他們一頓,盡到做娘的責任。老婆婆一夜沒合眼,終於想出個辦法。第二天,老婆婆把兩個兒子叫到床前說:“我死了也不要你們花一文錢,用破草蓆把我一卷扔在陰水洞裡就行了。不過你們要從今日開始,天天看著屋後面槐樹上的烏鴉和山樹林裡的貓頭鷹是怎樣過日子的——一直到我閉了眼為止。”不花一文錢,這正中了兩個不孝之子的心意,他們馬上答應了。兄弟倆本來無心看什麼烏鴉與貓頭鷹過日子,但經老娘一提醒,出工收工時便不由自主地註意了起來。原來,烏鴉與貓頭鷹都是細心地餵養自己的孩子的,這些小傢伙不管媽媽飛來飛去銜吃的有多快,還是張大嘴巴,嗷嗷待哺。可是,小傢伙長大以後又怎樣對待生養自己的媽媽呢?小烏鴉還不錯,媽媽老了飛不動,覓不到食,就讓她待在家,銜來吃的填在她嘴裡,等到小烏鴉老了,又有自己的孩子餵養她。這樣反哺之情,代代相傳。而小貓頭鷹卻截然相反,媽媽老得不中用了,就把媽媽吃掉。令人傷心的是,小貓頭鷹後來也被自己的孩子吃掉。這樣反咬一口,一代吃一代。兄弟倆越看越看不下去,如今這樣對待老娘,將來孩子也這樣對待我們怎麼辦?他們不敢往下想,漸漸地改變了對老娘的態度。可是,天不作美,兄弟倆剛剛開始孝敬贍養老娘,她老人家卻偏偏過世了,兄弟倆後悔莫及。為了表示孝心,安葬那天,他們不是穿紅戴綠,而是模仿烏鴉羽毛的顏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貓頭鷹毛色,披一件麻衣,並下跪拜路。打那以後,這個風俗就逐漸流傳開來。有的地方百姓比較窮,穿一身黑衣服買不起黑布,於是就裁一條黑布戴在胳膊上。都是為了表示要永遠記取烏鴉與貓頭鷹善惡孝逆的教訓。
◆中秋吃月餅的由來
中國很早就有在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那天吃月餅的習俗,這種習俗的來源說法不一。普遍的說法是:唐朝時,太宗李世民為征討北方突厥,平定其屢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將李靖親自率部出征,轉戰邊塞,結果屢建奇功。八月十五這天凱旋歸京。為了慶祝勝利,京都長安城內外鳴炮奏樂,軍民狂歡通宵。當時有個到長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獻圓餅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過裝璜華麗的餅盒,取出彩色圓餅,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說道:“應將胡餅邀蟾蜍,即月亮。”隨後,將圓餅分給了文武百官。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流傳了下來。一說始於宋朝。在北宋時的京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每逢中秋之夜,人們均登高樓、爬高山,待月亮升起時開始進行祭月活動,所用供品有月餅、瓜果、雞冠花之類,但以月餅為主。宋代詩人蘇東坡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那時的月餅與現在的月餅已很相似了。今天,我們在中秋節吃月餅,不僅為了慶祝豐收,而且也是對親人團圓的一種期盼。
◆給亡人燒紙的由來
傳統上,逢年過節祭奠老人和逝去的親人時,人們尤其是老人們喜歡燒一些用紙疊成的所謂金銀元寶。那麼,給死人燒紙錢是怎麼來的呢?這裡還有一個精明的商人的故事。在漢代,有個名叫尤文一的秀才,寒窗苦讀十幾年,卻沒能獲取功名。他便棄筆從商,投在大發明家蔡倫的門下,學習造紙。尤秀才聰明過人,很受蔡倫的器重,很快蔡倫就把自己的技術全部傳給了尤秀才。過了幾年,蔡倫死了,尤秀才就繼承蔡倫的事業造起紙來。尤秀才比蔡倫更勝一籌,造出的紙又多又好。可是,當時用紙的人很少,造出的紙賣不出去,在庫房裡堆積如山。為此,尤秀才十分犯愁,漸漸地茶飯不進,臥床不起,三天沒過,竟然閉上眼睛死去了。家裡的人頓時哭得天昏地暗。左鄰右舍知道了消息,都過來幫助料理喪事。尤秀才的妻子哭著對大夥說:“家境不好,沒有什麼可以陪葬,就把這些紙燒給他做陪葬吧。”於是,專門派一個人在尤秀才的靈前燒紙。到了第三天,尤秀才突然坐起來,嘴裡還不停地叫著:“快燒紙,快燒紙。”人們以為尤秀才還魂了,都害怕起來。尤秀才卻說:“不要害怕,我是真的活了,是閻王老爺把我放回來的。”人們都感到十分好奇,紛紛詢問根由。尤秀才說:“是你們燒的這些紙把我救了。這紙燒化之後,到了陰曹地府就變成了錢。我用這錢還了債,贖了罪,閻王老爺就把我放回來了。”家里人聽了,無不歡天喜地,又燒了不少紙。這件事傳出去之後,也有人不相信。一個有錢有勢的老員外把尤秀才找去,對他說:“我家用金銀陪葬,不是比紙值錢得多嗎?”尤秀才說:“員外不知。這金銀是陽間所用的,絕對帶不到陰曹地府去。不信,員外老爺可掘開祖墳,那些陪葬的金銀保證分毫沒動。”員外聽了點頭稱是,並買了尤秀才家大量的紙。於是,買紙的人一下子多起來,尤秀才造出的紙還供不上賣哩。其實,尤秀才並不是真的死而復生,只不過是為了多賣紙,和妻子商量設下的一個計策。然而,給死人燒紙的風俗卻一直流傳下來了。
三、 稱謂類
◆“爸爸媽媽”的由來
“媽媽”是最簡單的發音,是嬰兒張嘴吐氣的自然結果,第二個最簡單的發音就是“爸爸”。當嬰兒的兩隻眼睛的視線逐漸形成了焦點能看清東西,並且視線的接觸範圍也開始逐漸擴大時,就開始了對環境的認識的過程,首先第一個就是感知了溫飽的來源—— “媽媽”(從世界範圍內來看,各種語言之間的差異甚遠,但例外的是對“媽媽”發音是極其驚人的一致,這主要是由嬰兒發音的特點和對溫飽基本本能需要的一致性造成的,“媽媽”是最簡單的發音,是嬰兒張嘴吐氣的自然結果,第二個最簡單的發音就是“爸爸”。)此時“媽媽”的含義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媽媽”,而只是乳汁和溫暖的象徵,當隨著嬰兒對環境的識別能力的加強,這些基本的本能需要就逐漸和特定的環境、對象結合在一起了;隨著發音器官的發育,嬰兒有一天一張嘴,無意中發出了一個最簡單的“ma”音,一般最先聽到這個聲音的總是擔任哺育任務的母親,於是母親就會主觀地認為這是孩子在叫自己,於是就作出了一些驚喜地反映,例如:主動地餵奶,呵護,等等,終於有一天,使嬰兒逐漸發出了在除了哭作為表達需要的手段之外的另一個手段,即:發出“ma”的聲音,最後這種聲音就以條件反射的方式與溫飽的來源連在了一起,固化了嬰兒對環境的認識。這時,嬰兒在認識與不認識的基礎上就會出現熟悉與不熟悉、適應與不適應的感覺,漸而出現了安全的需要,當象徵著溫飽、熟悉的“mama”不在時,恐懼就會來臨。這個階段時間上,應該是哺乳的前期到哺乳的中後期。
◆“小姐”的由來
我國一度喜歡稱年輕女子為小姐,但是“小姐”這個稱呼原本非美稱。據清代文史家趙翼《陔餘叢考》稱“宋時閨閣女稱小娘子,而小姐乃賤者之稱”,為大家閨秀所忌。宋代錢惟演在《玉堂逢辰錄》中,記有“掌茶酒宮人韓小姐”。由此可見,“小姐”最初是指宮女而言;在南宋洪邁撰的《夷堅志》又記載:“傅九者,好使遊,常與散樂林小姐綢繆。”“林小姐”是個藝人。蘇武也有《成伯席上贈妓人楊小姐》詩,此詩是贈給妓女的。可見宋代妓女也稱為“小姐”。宋、元時姬妾也常被稱為“小姐”。
◆“先生”的由來
“先生”這個稱呼由來已久。不過歷史上各個時期,對“先生”這個稱呼是針對不同對象的。《論語?為政》:“有酒食,先生饌。”註解說:“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為出此言也。”這一“先生”是指長輩而有學問的人。到了戰國時代,《國策》:“先生坐,何至於此”均是稱呼有德行的長輩。第一個用“先生”稱呼老師的,始見於《曲禮》:“從於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注:“先生,老人教學者。”今稱教師為“先生”,本此。漢代,“先生”前加上一個“老”字。清初,稱相國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後,官場中已少用老先生這個稱呼了。辛亥革命後,老先生這個稱呼又盛行起來。交際場中,彼此見面,對老成的人,都一律稱呼為老先生。現在,妻子多自稱自家丈夫為“先生”。對別的婦女的丈夫也叫“先生”。有時候,先生也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德高望眾的女性也有被稱為先生的,比如“宋慶齡先生”。
◆“丈夫”的由來
人們通常談到夫婦時,夫多被稱為“丈夫”,妻子則被叫做“老婆”。這兩種叫法、習俗相沿至今。原來,在我國有些部落,有搶婚的習俗。女子選擇夫婿,主要看這個男子是否夠高度,一般以身高一丈為標準。當時的一丈約等於七尺(那時的一尺約合現在的六寸多),有了這個身高一丈的夫婿,才可以抵禦強人的搶婚。根據這種情況,女子都稱她所嫁的男人為“丈夫”。
◆“妻子”的由來
“妻”最早見於《易?繫辭》:“人於其官,不見其妻。”但妻在古代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稱。《禮記?曲禮下》載:“天子之妃曰後,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庶人曰妻。”看來那時的“妻”只是平民百姓的配偶,是沒有身份的。後來,“妻”才漸漸成為所有男人配偶的通稱。“妻”的別稱很多。古代無論官職大小通稱妻為“孺人”。卿大夫的嫡妻稱為“內子”,泛指妻妾為“內人”。妻還被稱為“內助”,意為幫助丈夫處理家庭內部事務的人。“賢內助”成為好妻子的美稱。舊時對別人謙稱自己妻子為“拙內”、“賤內”。而在官職較高的階層中對妻子的稱呼卻反映出等級制度來。如諸侯之妻稱“小君”,漢代以後王公大臣之妻稱夫人,唐、宋、明、清各朝還對高官的母親或妻子加封,稱誥命夫人。
◆“太太”的由來
漢哀帝時,“太太”原為尊稱老一輩的王室夫人。到後來,漢室又稱皇太后為皇太太后。太太的稱謂,漢代在貴族婦女中逐漸推廣起來。明代時稱太太要具備這樣的條件:“凡士大夫妻,年來三十即呼太太”,即司眷屬,中丞以上的官職才配稱太太。清朝的人,則喜歡叫家庭主婦為太太,不過都以婢僕呼女主人的居多。北洋政府和民國時期,太太的稱呼開始氾濫,從大帥到芝麻綠豆官,其眷屬都可相稱太太,官太太、經理太太、校長教授太太,到處都是,不過無形中多少還有些限制,至少是在有知識階層之上。二十多年對外開放以來,隨著港澳台和外籍華裔、僑胞的歸鄉入裡,“太太”的稱謂同小姐、先生一樣又時髦起來,成為人們對朋友間已婚女子的敬稱,而且從廣泛性來說似乎已更少含有什麼官職的味道,變得更平民化了。
◆“老婆”的由來
“老婆”這個稱謂,最初的含義是指老年婦人。後來王晉卿詩句有云:“老婆心急頻相勸。“這一“老婆”是指主持家務的妻子。因此,後來稱呼自己的妻子叫“老婆”。“老婆”與“老公”這類叫法,都含有“相濡以沫、恩愛長久”的願望。
◆“愛人”的由來
現代人常用愛人來稱謂自己的配偶,這一稱呼來於英國。位於蘇格蘭達姆弗利的斯威特哈特寺院使英語單詞“SweetHeart”含有了“愛人”之意。斯威特哈特寺院是由1296年去世的巴納德城堡領主約翰?巴里奧爾之妻德鮑吉拉夫人修建的。德鮑吉拉夫人與丈夫二人一生恩愛,丈夫死後,她將丈夫的屍體安葬,但將丈夫的心臟熏香後裝在了象牙盒裡隨身攜帶,常常謂之曰:“我最可愛的心,不會說話的伙伴。”就這樣佩帶了一生。臨終前,她留下了這樣的遺囑:“如果我死了,為了讓兩顆連結著的心永遠在一起,請將我丈夫的心臟放在我的胸上一起埋葬。”她早在生前就選好了墓地,並建立一座寺院,用拉丁語命名為多維爾凱科爾(甜密的心)。爾後,在英文中習慣地呼之為斯威特哈特寺院。1290年她逝世後不久,“斯威特哈特”一詞即被作為“愛人”的同義語,被人們廣為應用,還讓人聯想起一段忠貞不渝的愛情。
◆“兩口子”的由來
夫妻稱“兩口子”由來於清朝乾降年間。當年,山東有一個叫張繼賢的才子,一個偶然的機會,張繼賢與本地惡少石萬倉的妻子曾素箴相識,二人一見鍾情,夜夜往來。石萬倉是個酗酒成性的傢伙。一次,石萬倉因飲酒過度、引起酒精中毒而身亡。石家人懷疑石萬倉是被其妻曾素箴害死的,於是告到縣衙門,說曾素箴因偷姦殺死親夫。縣官接狀後,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張繼賢和曾素箴打入大牢,判為死罪,從縣府押到京城。一次,乾隆皇帝閱案,看到了張繼賢的供狀,見其文筆不凡,十分驚訝。於是,乾隆皇帝親自到牢中去看望張繼賢。在交談中,乾隆皇帝確信張繼賢是個才子,便有心救他。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訪,途經微山湖時,停留了幾天。乾隆熟悉這裡的山山水水後,便御批:將張繼賢發配到臥虎口,將曾素箴發配到黑風口。張繼賢、曾素箴二人雖然雙雙冤入大牢,但是情卻始終未斷。這次獲皇帝恩准發配到“兩口”後,真是喜出望外,二人時常互往互來,甚是自由。他們這樣來往於臥虎口與黑風口,被人們稱為“兩口子”。後來,人們就把“兩口子”衍指“夫妻倆”。
◆“丈人”的由來
在家庭關係中,稱妻子的父親為“丈人”。然而魏晉以前,妻子的父親被叫做“舅”或“婦翁”。“丈人”則是對上了歲數的男子的尊稱。不過在唐朝文學家柳宗元《祭楊憑詹事文》中,開門見山寫的是:“年月,子婿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昭祭於丈人之靈。”宋朝人《猗覺寮雜記》和《雞肋編》都據以為證,以為開始於此。但更確切地說,為時還要早得多。陳壽《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裡提到“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董承是獻帝劉協的表叔,親上做親,女兒給劉協做了“貴人”。裴松之註釋上邊這句話時寫道:“(董承)於獻帝為丈人,蓋古無丈人之名,故謂之舅也。”
◆“泰山”的由來
此稱謂都與泰山的“封禪”有關。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十二記載,唐玄宗李隆基於開元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禪。丞相張說擔任封禪使,順便把他的女婿鄭鎰也帶去了。按舊例,有幸隨皇帝參加封禪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級。鄭鎰本是九品官,張說利用職權,一下子把他連升四級。唐玄宗在宴會上看到鄭鎰突然穿上五品官穿的淺緋色官服,覺得奇怪,便去問他。鄭鎰支支吾吾,不好回。這時,擅長諷刺的宮廷藝人黃旛綽替他回答說:“此泰山之力也!”妙語雙關,唐玄宗心照不宣,事情就這樣混過去了。後人因此稱妻父為“泰山”。因為泰山又稱東岳,是五嶽之長,所以又轉而把妻父稱做“岳”、“岳翁”、“岳父”、“岳丈”等。據文獻記載,這種稱謂大致始自宋代。妻母則稱做“岳母”,在書面文獻中,後來也有稱做“泰水”的。由此可見,“泰山”稱謂的出現是來自親屬關係中政治利益的關聯。
◆“拖油瓶”的由來
“拖油瓶”是舊時對改嫁婦女的一種歧視性稱呼。舊社會婦女改嫁,前夫所生的子女被帶到後夫家去的,俗稱“拖油瓶”。對於這樣一個奇怪的稱呼,許多人百思不解。其實這是以訛傳訛,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拖有病”而不是“拖油瓶”。古時候寡婦再嫁,後夫娶寡婦做妻子的,家境一般都不太好。舊社會天災人禍頻繁,一旦寡婦帶來的子女有什麼三長兩短,往往引起前夫親屬的責難。後夫為避免這類糾葛,娶寡婦做妻子時,就要請人寫一字據,言明前夫子女來時就有病,今後如有不測與後夫無關。因而人們就把再嫁婦女的子女稱為“拖有病”。由於“拖有病”與“拖油瓶”字音相近,就被人說成了“拖油瓶”。
◆“兩面派”的由來
“兩面派”,一般指口是心非、善於偽裝的人。那麼,“兩面派”是怎樣來的呢?元朝末年,元軍和朱元璋領導的義軍在黃河以北展開了拉鋸戰,老百姓苦不堪言,誰來了都要歡迎,都要在門板上貼上紅紅綠綠的歡迎標語,來得勤換得也快。豫北懷慶府人生活節儉,於是想出了個一勞永逸的辦法:用一塊薄薄的木板,一面寫著歡迎元軍的“保境安民”的標語,另一面寫上歡迎義軍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標語,哪方來了,就翻出歡迎哪方的標語,既省錢又方便。但想不到這個方法後來竟惹出大禍。一次,朱元璋的大將常遇春率軍進駐懷慶府,進城見家家門口五顏六色的木牌上滿是歡迎標語,心里高興。可是突然一陣狂風刮來,木牌翻轉,反面全是歡迎元軍的標語。常遇春氣極之餘,下令將凡是掛兩面牌的人都滿門抄斬。現在常說的“兩面派”,就是從懷慶府“兩面牌”演變而來,殊不知這裡面還有一段血淚史。
◆“二百五”的由來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傻瓜或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一說來源於戰國故事。蘇秦是戰國時的一個說客,他身佩六國相印,一時很是威風,但也結下了很多仇人。後來,他終於在齊國被人殺了,齊王很惱怒,要為蘇秦報仇。可一時拿不到兇手,於是,他想了一條計策,讓人把蘇泰的頭從屍體上割下來,懸掛在城門上,旁邊貼著一道榜文說:“蘇秦是個內奸,殺了他黃金千兩,望來領賞。”榜文一貼出,就有四個人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說:“這可不許冒充呀!”四個人又都咬定說自己幹的。齊王說:“一千兩黃金,你們四個人各分得多少?”四個齊聲回答:“一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四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二百五”一詞就這樣流傳下來。還有另一種說法,與推牌九有點關係。原來,牌九(舊時一種賭具)中有“二板”(四個點)和“麼五”(六個點)兩張牌,這兩張牌配在一起就是十個點,在推牌九這一賭博活動中,被稱為“斃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點,誰都比它大,它什麼牌也“吃”不了,所以人們就用“二板五”(二板和麼五的簡稱)這個詞來戲稱什麼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習慣上又稱為“二五仔”。
◆“丫頭”稱呼的由來
古代女孩子到了及笄之年,頭上都要梳著兩個“髻”,左右分開,對稱而立,像個“丫”字,所以稱為“丫頭”。唐代劉禹錫《寄贈小樊》詩云:“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另外,古代婢女經常梳丫髻,所以“丫頭”又成為婢女的稱呼,宋代王洋在《大陽道中題丫頭岩》詩中寫道:“不謂此州無美艷,只嫌名字太粗疏。”並自註說:“吳楚之人謂婢女為丫頭。”可能由於“丫頭”稱呼流行於吳地,北方人不明白,所以王洋寫詩為註。從此以後,“丫頭”稱呼廣泛流行,直至現在有的地區仍在沿用此說。
◆“黃花閨女”的由來
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是一位長得非常漂亮的公主。農曆正月初七這天下午,壽陽公主與宮女們在宮廷裡嬉戲。她躺臥在含章殿簷下,一陣微風吹來,將臘梅花吹得片片起舞,有幾瓣竟吹落到了壽陽公主的額頭上,留下了斑斑花痕,拂拭不去,壽陽公主反而更加嫵媚動人。從此以後,壽陽公主便經常摘取幾片梅花,粘貼前額,以助美觀,那些宮女們見了,個個稱羨,並跟著仿效起來。這樣打扮,人們把它稱為“梅花妝”,簡稱“梅妝”。由於臘梅有季節性,不能經常保持,於是,宮女們便想方設法採集其他黃色花粉,而後做成塗飾粉料代替臘梅,以便長期使用。大家把這種粉料稱為“花黃”。“梅花妝”不久便流傳到了民間,很快受到女孩的喜愛,特別是那些富有大戶的女孩以及歌伎舞女,更是爭相仿效。在當時,人們都認為不貼花黃,就缺少了女性特徵。用黃顏色在額上或臉上兩頰畫成各種花紋成為少女的一種必不可少的裝飾。但少女出嫁以後,就要改變這種貼黃的裝飾,別作一番打扮。同時,“黃花”在古代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因此,人們在“閨女”前面加黃花,不僅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婚,還說明這姑娘心靈美好,品德高尚。這樣,“黃花閨女”就成了未出嫁的年輕女子的代名詞了。
◆“老闆”的由來
17世紀初,荷蘭印度公司的殖民主義者開始在現在的紐約市建立貿易站,他們用十分低廉的價錢,買下了許多土地,而後又轉手倒賣給享有採地權的地主們。為了賺更多的錢,不少荷蘭殖民主義者乾脆在紐約市定居下來,他們修建房屋,經營農場,從事貿易,在從事這些活動的過程中,荷蘭人將領隊的人稱為“戶主”,而後轉指“監工”,之後又改稱為“監督徒弟的工人師傅”。“這個名稱太長了,叫起來不太方便!”“就是嘛,應該短些才好。”“還是叫'上司'吧。”“不,我看叫'老闆'更好!”一些殖民主義者議論紛紛。經過一番議論,大家一致同意叫“老闆”,這個名稱很快就叫開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名稱成了美國的俚語。
◆“商人”的由來
古往今來,人們為什麼把買賣人稱作商人,原來“商人”一詞的由來與我國商業的起源與形成有著一段有趣的故事。在原始社會後期,出現了以物易物的交換活動。到了夏代,在社會上便游離出一部分專門從事交換的人。公元前一千多年,黃河下游居住著一個古老的部落,他們的祖先叫契。由於契在大禹治水時有功,被封為商,這便是古代的商族。契的六世孫王亥聰明多謀很會做生意,經常率領很多奴隸,駕著牛車到黃河北岸去做買賣。一天,王亥在販運貨物途中,突然遭到狄族易氏的襲擊,搶走了貨物和隨從的奴隸,並殺死了王亥。王亥有個兒子叫甲微,聽到父親被害的消息後,便興兵伐易。最後終於滅了易氏,商的勢力也從此擴展到易水流域。到了孫湯商族後裔,商族的手工業已相當發達,特別是紡織業,花色品種優於其他各族。孫湯為了削弱夏的國力,便組織婦女織布紡紗,換取夏的糧食和財富,把貿易作為政治鬥爭的武器,最後滅了夏代的統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商朝農業上定居耕種,手工業等也相當發達。周朝建立後,商族人由統治者一下變成了周朝的種族奴隸。過慣了奢侈生活的商族貴族,每況愈下。商族人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便紛紛重操舊業,到處去跑買賣。久而久之,便在周族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個概念,即跑買賣的人都是商族人。後來,慢慢地“族”字也去掉了,簡呼為商人了。這些稱呼一直沿襲至今。
◆“替罪羊”的由來
這是一個宗教典故。在基督教的《聖經》(《舊約》)中說,上帝為了考驗亞伯拉罕的忠誠,叫他帶著他的獨生子以撒到一個指定的地方,並把以撒殺了作燔祭,獻給上帝。正當亞伯拉罕要拿刀殺他的兒子時,有個天使加以阻止,說:“現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裡有一隻羊,你可用來'祭獻'上帝。”於是,亞伯拉罕便把小樹林中的那隻山羊抓來殺了,代替他的兒子獻給燔祭。在《新約》中又說,耶穌為救贖世人的罪惡,寧願釘死在十字架上,作為“犧牲”(祭品)奉獻天主,並囑咐他的十二門徒,在他死後也照樣去做。因為這是仿效古猶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時,往往殺一隻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犧牲”,所以教會通常又稱耶穌為贖罪羔羊。有趣的是,在我國古代有以羊代牛受過的記載。《孟子?梁惠王上》中載:“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注:新鐘鑄成,宰殺牲畜,取血塗鐘的儀式)。'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棘,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歟?'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齊宣王不忍心看見牛恐懼戰栗的樣子,而命以羊替換牛來祭鐘。從此以後,“替罪羊”作為一個悲劇色彩的詞彙就流傳開來。
◆“傻瓜”的由來
人們習慣把愚蠢的人叫“傻瓜”,而不叫“傻果”、“傻豆”或“傻菜”。追究其由來,還有一段奇特的故事。原來“傻瓜”的“瓜”,並非“瓜果菜豆”的“瓜”的意思。在我國古代,秦嶺地區有一地取名“瓜州”,聚居在那裡的姓薑的人取族名為“瓜子族”。這一族人非常誠實、肯幹,受僱於人時,耕種、推磨樣樣艱苦工作都乾,而且幹起活來不聲不響。這樣,人們便誤認為他們“愚蠢”,進而便把這類的“愚蠢”之人叫做“瓜子”。一位清代文士寫的《仁恕堂筆記》中便說:“甘州人謂不慧子曰'瓜子'。”甘州(即今甘肅)至四川一帶還叫不聰明的人為“瓜子”(即是瓜州的人)。“傻瓜”便是由“瓜子”演變而來的,而後沿用至今。
◆“狗腿子”的由來
現代人養狗漸成風氣,甚至把狗視同自己的孩子。但過去,人們對狗沒有什麼好印象,凡是沾“狗”的詞,大都是罵人的,比如“走狗”、“狗仗人勢”、“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狗尾續貂”等等。“狗腿子”也不例外。據傳,從前有個富人的腿斷了,一個奴才為討好主人歡心,主動要求截下自己的腿為主人接上。主人問:“你自己的腿怎麼辦呢?”奴才說:“我可以接上一條狗腿。”“那狗的腿又怎麼辦呢?”“給狗用泥巴捏上一條。”所以,狗在撒尿時,總要把後邊一條腿翹起來,是怕那條用泥巴捏的腿讓尿給沖掉了。這就是“狗腿子”的來歷。
◆“三隻手”的由來
“三隻手”這個詞是舶來品,最早見於古羅馬劇作家普勞圖斯的著名喜劇《一壇黃金》。在該劇第四幕第四場中,他氣急敗壞地要奴才伸出手給他看有沒有拿他的金罐,他看了第一隻,又看第二隻,最後要奴才伸出第“三隻手”給他看。以後,“三隻手”就成了小偷或偷竊行為的代名詞了。
◆秘書的由來
在我國古代,秘書是掌管典籍或起草文書的官,自從漢代以來我國封建政權便設有秘書監、秘書郎,三國魏有秘書令、秘書丞,可見“秘書”一詞出現早於“書記” 。但秘書並非官名,要在秘書下綴上“令、監、丞、郎”等才是完整的官名。此外尚有“秘書省”,這是南朝梁始設的官署,是行政機關,雖有“秘書”之名,卻無現在秘書之義。為後期沿襲,明清不設此官署,也沒有“秘書”的職稱。清代各衙署設文案,一般稱“師爺”不稱“秘書”。民國時,大多數的行政機關都開始設秘書,可見秘書在我國官制史上還很年輕。秘書這個名稱,原來是指皇家秘密的藏書。東漢桓帝時開始設秘書監這個職官,其實是相當於國家的圖書館長,年俸六百石。實際上的“秘書長”漢初叫“長史”,後來叫“中書侍郎”、“翰林學士”等。幕僚中的“記實”、地方官府的“主簿”,都相當於秘書。擊鼓罵曹的禰衡,就是江夏太守黃祖的秘書,他能寫出黃祖“所欲言而未能言”的內容,是一個出色的秘書工作者。
◆時裝模特的由來
意大利的米蘭是世界的時裝之都,每年時裝展覽會都吸引了大批的遊客。除了時裝外,意大利也是盛產國際名模的地方。時裝模特發展到了今天,經歷了漫長時期。1573年,意大利修道士聖?馬樂爾柯用木料和粘土製作了一個類似玩偶的人體模型,並用零碎的麻布加以裝飾。這種早期的人體模型很快傳入法國。後來,巴黎的一位女裁縫利用這種人體模型向顧客展示新式服裝,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結果,其他女裁縫爭相仿效。當時,人們稱這種穿上時裝的人體模型為“時裝模特”。真正人體時裝模特發蒙者是英國時裝設計大師沃恩,據說,他20歲時來到法國巴黎,在一個新式服裝店當銷售員。1846年,他為推銷一種披肩服裝,讓店裡漂亮的小姐瑪麗?韋爾納穿上招待顧客,結果取得成功,瑪麗也成為他的妻子。從1851年起,他為瑪麗設計了許多服裝,因而贏得了大量顧客,以後在巴黎又以“沃恩”為名開了一家自己的服裝店,並雇了幾個年輕女子專做招待顧客的工作,服裝生意相當興隆,使得許多服裝商紛紛效仿。於是,女模特便很快在法國大批量出現,並迅速遍及了歐洲。據說,這就是第一位時裝模特的由來。
◆護士的由來
護士在醫院出現的時間並不長。19世紀初,英國雖然設立了許多較大規模的醫院,但還沒有專門的護士,只是由僕役兼管一些護理工作。1836年德國有一位青年宗教人士開設了一所醫院,並訓練了一批年輕的姑娘專門負責病人的護理工作,這就是最早的護士。在1852年到1856年間,沙皇俄國與土耳其之間發生在克里米亞的戰爭,雙方傷亡慘重,大量的傷病員無人照顧。當時,英國有一位具有醫學專業知識的女士名叫佛洛倫斯?南丁格爾,她自願組織戰地救護隊,率領38名女救護隊員負責傷病員的護理,在她的領導下,建立了醫院管理制度,提高了護理質量,使傷病員死亡率迅速下降。1860年,她又在英國的聖多馬醫院辦起世界上第一所護士學校。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這就是為了紀念近代護理學科創始人佛洛倫斯?南丁格爾(1820~1910)而設立的。不久,許多國家都相繼開辦了專門的護士學校。以後由於護士教育與技術水準的提高,各大醫院都設有專科護士,各大醫院也都有一批護士在從事對病人的護理工作了。
◆記者的由來
記者作為一種職業是在歐洲威尼斯誕生的。16世紀的威尼斯是歐洲的經濟中心,各國商人、銀行家以至達官貴人等紛紛來到這裡,進行商務活動。他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來自世界各地的消息。這樣,有些人便投其所好,專門採集有關政治事務、物價行情、船隻抵達起航等方面的消息,或手抄成單卷,或刊刻成冊,然後公開出售。人們根據這種工作的特點,分別稱他們為報告記者、手書新聞記者、報紙記者。這些專以採集和出賣新聞為生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職業記者。我國19世紀70年代開始有專職的採訪記者,起初叫“訪員”、“訪事”、“報事人”,19世紀90年代開始採用“記者”這種稱謂。
四、飲食類
◆冰糖葫蘆的由來
冰糖葫蘆,酸甜適口,老少皆宜,它不僅好吃,而且還十分好看,紅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籤子上,外面裹著晶瑩透明的糖稀,出售它的人往往把一隻只糖葫蘆串插在特製的木棍上,像一顆結滿碩果的小樹,煞是誘人。提起冰糖葫蘆的來歷,還得說說南宋的宋光宗皇帝呢。那是南宋紹熙年間,宋光宗最寵愛的黃貴妃生了怪病,她突然變得面黃肌瘦,不思飲食。御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都不見效。眼見貴妃一日日病重起來,皇帝無奈,只好張榜招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他在為貴妃診脈後說:“只要將'棠球子'(即山楂)與紅糖煎熬,每飯前吃5~10枚,半月後病準會好。”貴妃按此方服用後,果然如期病癒了。於是龍顏大悅,命如法炮製。後來,這酸脆香甜的山楂傳到民間,就成了冰糖葫蘆。
◆年糕的由來
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糍”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淨者,舂之為米諮糍,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諮,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麵團,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糰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沒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
◆巧克力的由來
最早出現的巧克力,起源於墨西哥地區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種含可可粉的食物,它的味道苦而辣。後來大約在16世紀,西班牙人讓巧克力“甜”起來,他們將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飲料。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別出心裁,在上述飲料中再摻入一些牛奶,這才完成了現代巧克力創制的全過程。不久之後,又有人想到,將液體巧克力加以脫水濃縮成一塊塊便於攜帶和保存的巧克力糖。
◆北京烤鴨的由來
烤鴨的祖先是西方的烤鵝。烤鵝技術被兩次傳入中國,一次是在元朝,一次是在清朝。元朝的時候,蒙古帝國占領了很大的地盤,從中國的東部,到地中海地區,都是他的地盤。所以西方人如馬可波羅可以到中國來。他們帶來了不少西方的文化,包括大砲,也包括烤鵝。在元大都就有了烤鴨店。為什麼從烤鵝變成烤鴨?這是因為鴨子是中國的特產。在清朝末年,烤鴨的方法改變了,從燜爐改為掛爐,而且吃法也帶有明顯的山東的特色,實際上烤鴨店就是山東榮城人開辦的。其特點是用餅、大蔥或黃瓜、醬和鴨子一起吃。餅卷大蔥黃瓜和醬,是山東最常吃的東西。而且這時候,烤鴨的鴨子也從一般鴨子變成填鴨。填鴨的方法也來自歐洲烤鵝的方法。
◆糖炒栗子的由來
糖炒栗子是京津一帶別具地方風味的著名食品,也是具有悠久傳統的美味。南宋時,陸游在《老學庵笑記》中曾記述這樣一段動人的故事。他說:“故都(指北宋的汴京,即今開封)李和炒菜,名聞四方,他人百計效之,終不可及。”接著寫道:“紹興中,陳福公及錢上閣,出使虜庭,至燕山,忽有兩人持炒栗各十裹來改……自讚曰:'李和兒也。'揮涕而去。”據此可以推知,汴京的炒菜專家李和在外族人侵時家破業敝,他的兒子帶著炒栗的絕技流落燕山。他用獻給故國使者的栗子,表達自己對統一祖國的熱望。
◆臭豆腐的由來
臭豆腐很有名氣,究其來歷有段“古”:清康熙八年,安徽仙源縣舉子王致和赴京考試落第,又無盤纏返鄉。王家原以做豆腐饣胡口,王致和亦懂此手藝,於是留京以磨豆腐謀生。一日,遇到豆腐滯銷,積存不少,王生怕豆腐變壞,血本無歸,便將豆腐切成小塊,配以鹽香料,置於壇中,並封其口,以為這樣便可造出腐乳來。誰知過了一些日子壇口打開,腐乳做不出來,豆腐臭氣熏天。王生試嘗之,其味鮮美。遂將此臭豆腐試銷,竟也獲得顧客好評,臭豆腐從此流傳開去,到了清末,臭豆腐已是大行其道。
◆豆腐的由來
1959年到1960年間,在河南密縣打虎亭曾發掘了兩座漢墓。一號漢墓中,有大面積的畫像石,其中有豆腐坊石刻。這是一幅把豆類進行加工、製成副食品的生產圖像。考古專家認為,此刻畫可以證明,中國豆腐的製作不會晚於東漢末期。淮南堂是我國淮南一家豆腐坊的名字,據傳原是為了紀念豆腐的發明人——漢代淮南王劉安而起的。堂堂淮南王怎麼會發明豆腐呢?原來劉安講求黃老之術,在淮南朝夕修煉。陪伴他的僧道,常年吃素,為了改善生活,就悉心研製出了鮮美的豆腐,並把他獻給劉安享用。劉安一嚐,果然好吃,下令大量製作。這樣,豆腐的發明權就記在淮南王劉安的名下了。
◆火鍋的由來
我國的火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浙江等地曾出土五千多年前的與陶釜配套使用的小陶灶,可以很方便地移動,可以算是火鍋初級形式。北京延慶縣龍慶峽山戎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春秋時期青銅火鍋,有加熱過的痕跡。奴隸社會後期,出現了一種小銅鼎,高不超過20厘米,口徑15厘米左右。有的鼎與爐合二為一,即在鼎中鑄有一個隔層,將鼎腹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層有一個開口,可以送入炭火,四周鏤空作通風的煙孔。有的鼎腹較淺,鼎中間夾一炭盤,人們稱這種類型的鼎為“溫鼎”,它小巧便利,可以說是一種較好的火鍋了。漢代出現一種稱為“染爐”、“染杯”的小銅器,構造分為三部分:主體為炭爐;上面有盛食物的杯,容積一般為250~300毫升;下面有承接炭火的盤。可以推斷這就是古代單人使用的小火鍋。唐宋時,火鍋開始盛行,官府和名流家中設宴,多備火鍋。大詩人白居易喜歡邀友至家吟詩賦詞,他的那首“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中的“紅泥小火爐”,即是唐代流行的一種陶製火鍋。在五代時,就出現過五格火鍋,就是將火鍋分成五格供客人涮用。那時的火鍋又稱暖鍋,一種是銅製的,一種是陶製的,主要作用是煮肉來食用。到了清代,各種涮肉火鍋已成為宮廷冬令佳餚。嘉慶皇帝登基時,在盛大的宮廷宴席中,除山珍海味、水陸並陳外,特地用了1650只火鍋宴請嘉賓,成為我國歷史上最盛大的火鍋宴。
◆涮羊肉的由來
史書記載,涮羊肉最早始於我國東北和蒙古少數民族地區,原稱“涮鍋”。據說,涮羊肉的起源之一與元世祖忽必烈有關。相傳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在北征途中,忽然想起清燉羊肉了。廚師急忙殺羊剝皮,剔骨割肉。這時,探馬報導:“敵軍鋪天蓋地而來,離此不遠了。”兵貴神速,眼看清燉羊肉吃不上了,聰明的廚師想出一個辦法,他在羊肉上揀了一個好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煮沸的水中,用飯勺草草地攪一下,便急急忙忙撈在碗裡,加了點鹽,送到忽必烈的面前,忽必烈飢不擇食,飽餐了一頓,感到這肉片格外鮮嫩。待忽必烈勝利返朝後,重賞了廚師,問清了這種羊肉片的烹調技術,御賜菜名為“涮羊肉”。
◆“比薩餅”的由來
“Pizza”,即比薩餅是意大利的著名食品。凡到過意大利的人,一定要品嚐一下比薩餅。剛從紅通通的爐膛裡烤出的比薩餅,色鮮、味濃、外焦里嫩、香氣誘人。關於比薩餅的來歷,人們一般認為它於公元1600年誕生在那不勒斯。傳說,當地有一位母親,因家裡貧困,只剩下一點點麵粉,正在為給孩子做點什麼東西吃而發愁。鄰居們得知後,湊來了一點西紅柿和水牛奶酪。這位母親就將麵粉和成麵團烙成餅,將西紅柿切碎塗在上面,再把水牛奶酪弄碎撒上,然後放在火上烤,就成了香噴噴的比薩餅。如今比薩餅為世人所喜愛,並走進了中國。
◆春捲的由來
春捲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北方人也稱為“春餅”。據傳在東晉時代就有。那時叫“春盤”。當時人們每到立春這一天,就將麵粉製成的薄餅攤在盤中,加上精美蔬菜食用,故稱“春盤”。那時不僅立春這一天食用,春遊時人們也帶上“春盤”。到了唐宋時,這種風氣更為盛行。著名詩人杜甫的“春日春盤細生菜”和陸游的“春日春盤節物新”的詩句,都真實地反映了唐宋時期人們這一生活習俗。在唐代,春盤又叫五辛盤。明代李時珍說:“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以後春盤、五辛盤又演變為春餅。宋朝吳自牧在《夢梁錄》中這樣描述:“常熟糍糕,餛飩瓦鈴兒,春餅、菜餅、圓子湯。”到了清代,富家或士庶之家,也多食春餅。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打春》中記載:“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謂可以卻春鬧也。”這樣,吃春餅逐漸成了一種傳統習俗,以圖吉祥如意,消災去難。隨著烹調技術的發展和提高,“春餅”又演變成為小巧玲瓏的春捲了。這時它不僅成為民間小吃,而且也成為宮廷糕點,登上大雅之堂。在清朝宮廷中的“滿漢全席”128種菜點中,春捲是九道主要點心之一。
◆月餅的由來
據說,月餅在唐代就曾出現,至宋代更盛。它是中秋佳節祭拜月亮時最主要的物品,祭供後由全家分食。由於月餅象徵團圓,有些地方稱為“團圓餅”。《燕京歲時記?月餅》載:“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餘,上繪月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蘇東坡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的《淞南採府》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已和現在的月餅頗為相近。
◆過橋米線的由來
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曆史,源於滇南蒙自。傳說蒙自縣城的南湖的風景優美,常有文墨客攻書讀詩於此。有位楊秀才,經常去湖心亭內攻讀,其妻每日備飯菜送往該處。秀才讀書刻苦,往往學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飯涼菜,身體日見不支。其妻焦慮心疼,思忖之餘把家中母雞殺了,用砂鍋燉熟,給他送去。許時待她再去收碗筷時,看見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動,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書。當她拿砂鍋時卻發現還燙乎乎的,揭開蓋子,原來湯表面覆蓋著一層雞油?加之陶土器皿傳熱不快,把熱量封存在湯內。以後其妻就用此法保溫,另將一些米、蔬菜、肉片放在熱雞湯中燙熟,趁熱給丈夫食用。後來不少人都仿效她的這種創新烹製,烹調出來的米線確實鮮美可口,由於從楊秀才家到湖心亭要經過一座小橋,大家就把這種吃法稱之“過橋米線”。經過歷代滇味廚師不斷改進創新,“過橋米線”聲譽日著,享譽海內外,成為雲南的一道著名小吃。
◆餃子的由來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屆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近人徐珂編的《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餃子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等名稱。唐代稱餃子為“湯中牢丸”;元代稱為“時羅角兒”;明末稱為“粉角”;清朝稱為“扁食”。除這些文字記載,還可以看到一千三百多年前完整的唐代餃子。它是從新疆吐魯番縣阿斯塔那的唐墓裡出土的。出土時,一隻餃子和四隻餛飩一起被放在一個木碗中。由此可見,至少在唐代,餃子已傳入我國的邊遠地區。
◆元宵的由來
元宵,南方人又叫“湯圓”、“水圓”、“湯糰”等。宋人陳元靚寫的《歲時廣記》稱它為“元子”;《乾淳歲時記》稱它為“乳糖元子”;《大明一統賦》稱它為“糖元”;《武林舊事》稱它為“團子”。各地製作的種種元宵,雖然風味各異,但均帶有團圓的寓意和象徵,為廣大群眾所喜愛。元宵最初起源於宋朝,那時民間開始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即用各種果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1912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一天到晚提心吊膽。因為“元”和“袁”、“宵”和“消”同音,“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袁世凱下令把元宵改為湯圓。袁世凱垮台後,大部分地區又恢復了元宵的名稱。
◆香蕉的由來
香蕉原產於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地。我國在漢武帝時就已栽培。漢代《三輔黃圖》中說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年),建扶荔宮。“以植所得奇草異木,有芭蕉二本”。神話說佛教始祖釋迦牟尼吃下香蕉後獲得智慧,因此把它尊為“智慧之果”。西非到7世紀才有香蕉,是由阿拉伯商人傳去的。傳到西歐和美洲那就更晚了。
◆冰淇林的由來
早在古羅馬帝國時代,有位皇帝因盛暑難熬,請僕人四處奔波,為其尋覓冰雪解暑。有位聰明的廚師從高山上取回未化的冰雪,用蜂蜜和水果汁攪拌起來,給皇帝驅熱解渴。這大概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冰淇淋了。到了13世紀的時候,馬可?波羅從中國把牛奶變冰的辦法帶回意大利,於是歐洲夏季的冷飲有了突破。真正使用奶油製作冰淇淋始於15世紀,距今不足500年。冰淇淋在意大利稱為“牛奶花”,在英國被稱為“凍奶油”,這說明冰淇淋的主要成分離不開牛奶。
◆麵條的由來
我國的麵條起源於漢代。那時麵食統稱為餅,因麵條要在“湯”中煮熟,所以又叫湯餅。早期的麵條有片狀的、條狀的。片狀的是將麵團託在手上,拉扯成面片下鍋而成。到了魏、晉、南北朝,麵條的種類增多。著名的有《齊民要術》中收錄的“水引”、“餺飥”,“水引”是將筷子般粗的麵條壓成“韭葉”形狀;“餺飥”則是極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隋、唐、五代時期,麵條的品種更多。有一種叫“冷淘”的過水涼麵,風味獨特,詩聖杜甫十分欣賞,稱其“經齒冷於雪”。還有一種麵條,制得有韌勁,有“濕麵條可以系鞋帶”的說法,被人稱為“健康七妙”之一。宋、元時期,“掛麵”出現了,如南宋臨安市上就有豬羊庵生面以及多種素面出售。及至明清,麵條的花色更為繁多。如清代戲劇家李漁就在《閒情偶寄》中收錄了“五香面”、“八珍面”。這兩種麵條分別將五種和八種動植物原料的細末摻進面中製成,堪稱麵條中的上品。
◆西瓜的由來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產地,但西瓜並非源於中國。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蘆科的野生植物,後經人工培植成為食用西瓜。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種植西瓜,後來逐漸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而後南下進入中東、印度等地,四五世紀時,由西域傳入我國,所以稱之為“西瓜”。據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農政全書》記載:“西瓜,種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按胡嬌於回紇得瓜種,名曰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今南北皆有。”這說明西瓜在我國的栽培已有悠久的歷史。
◆茶的由來
我國勤勞智慧的人民,是世界上最先認識並植製茶葉的民族。早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原始社會,傳說中嘗百草的“神農”就已經發現了苦茶這種植物。史籍還有“炎帝崩於茶鄉”的記述,所以把神農死的地方稱做“茶鄉”。那時候,人們稱茶叫苦茶。一千多年以後,人們又稱苦茶為“木賈”(音jiǎ),當時《爾雅?釋木》篇裡很明確地把“木賈”解釋為“苦茶”,這裡的“茶”字就是現在的“茶”字。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許慎在他的《說文解字》裡,把“茶”解釋為“苦茶”,而且說:茶,“即今之茶字”,可見,早在東漢時期,茶這種植物已經在文字上定型化了。人們一向以為唐朝才開始以茶沖飲,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因為早於唐朝二百多年的東晉(公元317至420年),有位叫做郭璞的人,他在《爾雅注》裡有這麼一段話:“……今呼早採者為茶,晚取名為茗,……”可見當時人們對採茶的遲早與茶質的關係已經有了相當精闢的總結,如果不是對茶有長期的種植、飲用的實踐,產生這樣的認識是不可能的。唐上元初年(公元674年),竟陵(今湖北天門縣)人陸羽(被後代譽為“茶聖”)開始寫作我國第一部研究茶的專著《茶經》。《唐書》說這位陸羽嗜茶如命,他用了畢生的精力專心致志地探索茶的源本、植制、採造方法、工具,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茶葉科學家。
◆酒的由來
我國是古老的釀酒國家。我們的祖先最早是在偶然的機會中發現含糖的野果會自然發酵成酒的。此後,人們便有意識地利用野果造酒,但由於用野果釀酒要受季節限制,穀物釀酒術就應運而生。《戰國策?魏二》曾記載有舜帝女令儀狄作酒進獻給離的故事。《詩?大雅?既醉》:“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說明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在各種祭祀、會盟、慶祝勝利、接待使者等場合中,酒已成為必不可少的佳釀。1974年,在河北平山發掘的戰國時期的中山王墓裡,出土了距今二千二百多年的古酒。當酒壺被打開時,仍飄逸出醉人的酒香。我國釀造業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釀酒的技術水平很高,酒的品種也很豐富。從產品、原料和工藝特點講,我國的酒分為五大類,即黃酒、白酒、葡萄酒、啤酒和果酒。
◆咖啡的由來
咖啡,是風靡全球的三大飲料之一。關於咖啡由來的傳說有好幾種,其中較為人熟知的是牧羊人的故事:約在公元600年左右,有一個牧羊人,發現他的羊群每到夜晚就會異常興奮地嘶叫,他在驚怕之下向教堂的神父求助,神父在細心地觀察羊群幾天后,發現羊群是吃了一種不知名的果實,神父自己吃了一點發現這種果實可以令人興奮,自此神父將此果實稱為“去除睡意、清淨心靈的神聖物品”。一位阿拉伯商人從中受到啟發,調製了一種“咖啡豆肉湯”,竟然銷路大振,轟動市井。直至有人將咖啡豆炒熟、粉碎,用水煮沸,並加食糖,才成為醇香撲鼻的飲料。
◆醋的由來
醋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傳說在古代的中興國,即今山西省運城縣有個叫杜康的人發明了酒。他兒子黑塔也跟杜康學會了釀酒技術。後來,黑塔率族移居現江蘇省鎮江地方。在那裡,他們釀酒後覺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來,在缸里浸泡。到了21日的酉時,一開缸,一股從來沒有聞過的香氣撲鼻而來。在濃郁的香味誘惑下,黑塔嚐了一口,酸甜兼備,味道很美,便貯藏著作為“調味漿”。這種調味漿叫什麼名字呢?黑塔把21日加“酉”字來命名這種酸水叫“醋”。據說,直到今天,鎮江恆順醬醋廠釀製一批醋的期限還是21天。
◆味精的由來
味精是由日本人發明的。它的發明還有一個小故事。東京大學的教授池田菊苗,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化學家,他在大學裡既教書,又從事科學研究。1908年盛夏的一天晚上,池田做完實驗回到家裡,妻子為他端來了飯菜和湯。“今天的晚餐真豐富啊!”池田高興地說。妻子聽了滿意地點點頭。池田津津有味地吃著,忽然,他停止了進餐,怔了一會兒,將目光停在了黃瓜湯上。“今天這碗湯怎麼這樣鮮!”“湯裡除了海帶和黃瓜,沒有別的東西了嗎?”池田問妻子。“是呀!”妻子答道,“這海帶是今天上午在日比谷公園買的,挺新鮮的。”“這海帶裡面一定有什麼奧妙!”池田自言自語地說道。妻子滿臉疑惑。從這天起,池田教授在東京大學的化學實驗室裡,仔細地研究起海帶的化學成分來。半年以後,他從海帶裡提取出一種叫谷氨酸鈉的物質。奧秘終於揭開,正是谷氨酸鈉大大提高了菜餚的鮮味。於是,池田把它定名為“味之素”,並獲得專利。20世紀初,中國到處可見味之素的廣告。有一個叫吳蘊初的工程師對這種能產生鮮味的粉末很感興趣,便買了一瓶回去研究。他化驗出粉末的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鈉,於是就想造出中國的味之素來。經過一年的時間,終於提煉出10克白粉似的結晶來,一嚐味道,與日本的味之素無異。吳蘊初想:“最香的香水叫香精,最甜的味道稱糖精,那麼,最鮮的東西,不妨取名為'味精'”。
◆可口可樂的由來
可口可樂是由美國的一位名叫約翰?彭伯頓的藥劑師發明的。“我期望創造出一種能提神、解乏、治頭痛的藥用混合飲料。”彭伯頓常對來訪的朋友說。經過不懈的努力,這位藥劑師終於在1886年調製出一種能治療頭痛、腦熱的藥劑配方,這劑配方的主要成份是來自南美洲的兩種果汁——“可卡”和“可樂”,因此,彭伯頓給它起了個“可卡可樂”的名字。彭伯頓調製的“可卡可拉”,起初是不含氣體的,飲用時兌上涼水。只是由於一次偶然的意外,才變成了充氣飲料。1886年5月8日下午,一個喝醉了酒的酒鬼跌跌撞撞地來到了彭伯頓的藥店。“來一杯治療頭痛腦熱的藥水。”營業員拿起了一杯可卡可拉。“這種藥水叫什麼來著?”酒鬼問。“可卡可拉”。營業員本來應該到水龍頭那兒去兌水,但水龍頭離他有二米多遠,他懶得走動,便就近操起充氣的礦泉水往可卡可拉里摻。酒鬼一杯接一杯地喝,嘴裡不停地說:“好喝!好喝!”。酒鬼到處宣傳這種不含酒精的飲料所產生的奇效。他去世前的四年把發明權出售。在其後四十年內,世界上無人不知可口可樂。
◆西紅柿的由來
西紅柿也叫番茄,顧名思義,它來自“番邦”。由於它色彩極為鮮豔一般都認為它是一種毒果。西紅柿是半生半長在秘魯的叢林中當時叫“狼桃”。到了16世紀,英國有一位名叫俄羅達拉里的公爵遊歷來到了秘魯,非常喜歡當地這種桃,於是,他把它帶回英國皇宮,作為珍貴的禮品奉獻給他的情人——當時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從那以後,西紅柿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被大量地種植,但只限於觀賞。到了18世紀,法國有一位畫家禁不住誘惑,決心冒死嚐一嘗這“狼桃”果的滋味。他勇敢地吃下一口之後,感到酸甜可口,但想到人們的警告,仍不免心驚肉跳。於是,他穿好衣服躺在床上等死。時間在焦慮、恐懼中慢慢過去,他沒有感到任何不舒服,反而食慾大增,12小時之後,這位冒險的畫家仍好好地活著,從此他忍不住經常吃起來。這位畫家不畏犧牲、勇敢地嘗試西紅柿的趣話在各地傳播開來。到18世紀後期,意大利人開始嘗試用西紅柿做菜,並傳至世界各地。
◆辣椒的由來
辣椒原產於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魯等地,首先種植和食用它的是印第安人。16世紀傳入歐洲,17世紀由歐洲引入我國。辣椒在我國雖然只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但是我國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豐富的品種,如櫻桃椒、圓錐椒、牛角椒、朝天椒和燈籠椒。
◆口香糖的由來
口香糖的誕生,應該追溯到墨西哥人安東尼奧?羅佩斯?德?桑塔?安納將軍。安東尼奧?羅佩斯?德?桑塔?安納在1836年的賈森托戰役中被俘,被美國山姆?豪斯頓將軍釋放回國後,不久他帶著一種曬乾了的人心果樹膠到了美國紐約。人心果樹生長在墨西哥叢林中,當地的印第安人喜歡把樹膠放在嘴裡咀嚼。在和桑塔?安納談話時,美國新澤西市的冒險家托馬斯?亞當斯發現了這位墨西哥人不時地從口袋裡掏出一小塊樹膠放進嘴裡嚼,並深深吸引著自己的兒子。一天下午,亞當斯在一家藥店裡看到店主賣給小女孩一塊人們用來嚼咬的石蠟,此事使亞當斯想起桑塔?安納嚼咬的樹膠和他兒子的興趣,他問藥店老闆是否願意出售一種更好的嚼咬物,老闆表示同意。亞當斯回家後,遂即和兒子霍拉肖在家中對桑塔?安納帶來的樹膠進行了加工。一兩天后,亞當斯把這些圓球送到藥店老闆那出售,結果銷路很好。接著亞當斯又買進一批樹膠,租下廠房,從此開始了大批生產,並遠銷各地,得到人們的青睞。
五、日用品類
◆鎖與鑰匙的由來
原始人過著穴居的生活時,為了安全,有時要推動巨石來擋住洞口,它所防備的也並不是小偷而是野獸。私有製出現後,小偷出現了,於是鎖也就誕生了。遠在三千多年前,中國就有了鎖。不過,最早的鎖沒有機關,只是做成老虎等兇惡動物的形狀,想藉以把小偷嚇走,只能說是一種象徵性的鎖。據說魯班是第一個給鎖裝上機關的人。從出土文物及文字記載所反映的情況看,古代的鎖是靠兩片板狀彈簧的彈力工作。直到現在,這種彈簧仍在應用。在國外,古希臘人雖曾發現了一種極為可靠的鎖,但因鑰匙較大,要扛在肩上,很難在一般家庭中普及。古代印度人則製成了另一種鳥形的“迷鎖”,鑰匙孔藏在可以抖動的翅膀裡。現代鎖的興起首先是由18世紀英國人發明了“焊釣鎖”。我們目前廣泛使用的彈子鎖,是美國人小尼魯斯?耶魯於1860年發明的。而鑰匙的發明比鎖要晚些古代的埃及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鑰匙的。他們的鎖是把一條木製門栓插人一個槽中,槽溝#有一個木製栓。門栓插入槽溝後,木製栓便會插入門栓的孔。這樣一來,門栓便很牢固,必須用鑰匙才能打開。由於埃及人的鎖只能用在有門栓的那一面,不利於靈活地開與關,於是,希臘人在此基礎上,又研究出一種可以從另一面打開的鎖。希臘人所製的鑰匙,是一根彎曲的木棒,形狀和大小很像農夫用的小鐮刀。但是也有一些鑰匙長達3尺,必須扛在肩上才能搬動,相當沉重。羅馬人可以說是古代最精巧的鎖匠,他們對製造鑰匙的標準相當有研究,已經懂得把鑰匙末端的釘子切割成各種不同的形狀。
◆傘的由來
傘是我國首創,據傳是魯班的妻子云氏發明的。《孔子家語》中說:“孔子之郯,遭程子於途,傾蓋而語。”這裡的“蓋”就是指“傘”。《史記?五帝紀》記有與傘同類的雨具,可見傘在我國已有四千多年曆史了。最早稱傘為“華蓋”,唐朝李延壽寫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為傘定名。古時的傘,是達官顯貴的裝飾品和士大夫權勢的象徵物,帝王將相出巡時,長柄扇、“萬民傘”左簇右擁,乘坐的車輿上張著傘,表示“蔭庇百姓”。官位、職務不同,“羅傘”的大小、顏色都嚴格區分,這一慣例一直傳到明朝。紙傘是漢朝以後出現的,唐朝時傳入日本,16世紀才傳入歐洲。意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受傘的啟發,設計了第一個降落傘。18世紀發明的傘齒輪,也是仿照傘的截面形狀設計的。1957年,北京師範大學老焱若教授從人體肘關節能曲能伸受到啟發,想到若能根據這個原理,製造一種像人的肘關節一樣伸曲靈活的折疊傘,人們攜帶起來就方便多了,於是,他對現行傘進行改進,設計出了圖紙,並親手製定出加工工藝及模具設計,最後與北京一家機械加工廠——中孚工廠達成協儀,由該廠承製並銷售。折疊傘因其攜帶方便而深受廣大群眾歡迎,沒過多久,便在全國各地流行開來。
◆剃須刀的由來
吉列剃須刀是現在著名的品牌實際上剃須刀就是由美國的吉列發明的。1895年的一天,吉列走進了一家理髮店。談起現在大家只要一提起刮鬍須就害怕,他自己前一次刮鬍須,也被刮出了血。“要是有一種安全剃須刀就好了。”理髮師聳聳肩說。吉列以從商者特有的敏感意識到,全世界有2/5的人用剃須刀,如果發明一種新式的安全剃須刀,肯定有銷路。他決心自己幹。回到家後,吉利便一頭鑽進了試驗室。吉列磨好刀片後,先在自己臉上試,而後在兄弟、朋友的臉上試,大家的臉上都留下了佈滿刀口的光禿禿的下巴。然而,一年多過去了,吉利仍沒有製作出一把理想的剃須刀。正當吉列猶豫不決時,遇到了著名發明家尼卡松。尼卡松給了吉列熱情的鼓勵:“你的設想很好,將來成功之後可以申請專利,開一家專門經營安全剃須刀的公司。搞發明嘛,哪有一蹴而就的?”在尼卡松幫助下,吉列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研製,終於製成了一種“T”字形的剃須刀。這種剃須刀的刀刃很薄,很鋒利,但在刮鬍須時,它能隨著接觸面變換角度,因而不會傷人。1901年,吉列為自己發明的安全剃須刀申請了專利,同時開了世界上第一家經營這種剃須刀的公司。
◆硯的由來
中國最早的硯台是什麼時候產生的?它和我們現在使用的硯台有何區別呢?考古學家曾在陝西省臨潼縣姜寨一處原始社會的遺址中,發現了一套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繪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硯,硯有蓋,硯面微凹,凹處並有一根石質磨杵,硯旁留存數塊黑色顏料。很顯然,這是先民們藉助磨杵研磨顏料的早期硯的形制。由於這處遺址歸屬於母系氏族時期的仰韶文化,故這方硯台的實際壽齡已超過了五千個春秋。硯這種附帶磨杵或研石的形制從什麼時候才開始發生改變,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於現在的硯呢?目前所知,要直到兩漢時期。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製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故不須再藉助磨杵或研石來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來,磨杵或研石經過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長跋涉,才逐漸消隱,儘管今天已不為所用,但其為傳播文化立下的功績仍不可沒。
◆毛筆的由來
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西周以前雖然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現了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筆。其後,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筆,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甘肅省天水市放馬灘出土的秦筆,及長沙馬王堆、湖北省江陵縣鳳凰山、甘肅省武威市、敦煌市懸泉置和馬圈灣、內蒙古自治區古居延地區的漢筆、武威的西晉筆等都是上古時代遺存的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枕頭的由來
原始時代,人們用石頭或草捆等將頭部墊高去睡覺,大概是“因丘陵掘穴而處”時比較原始的枕頭。到戰國時,枕頭就已經相當講究。1957年,在河南信陽長台關一個戰國楚墓裡,出土了一張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就有竹枕。我國前人對枕頭頗有研究。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用一個小圓木作枕頭,睡覺時,只要稍動一下,頭從枕上滑落,便立即驚醒,醒之後發奮繼續讀書,他把這個枕頭取名為“警枕”。為了強身健體,在睡眠時達到治病的目的,古人還在枕內放藥以治病,叫做“藥枕”。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苦蕎皮、黑豆皮、綠豆皮、決明子……作枕頭,至老明目。”民間有多種多樣的枕頭,大都以“清火”、“去熱”為目的。現代,枕頭越來越廣泛地用於醫療保健,如“磁療枕”對治療神經衰弱、失眠、頭痛及耳鳴有一定的療效。美國和香港流行一種“頸椎枕”,睡這種枕頭能使頸、肩和顱底的肌肉完全放鬆,消除一天的疲勞。目前,日本還研製出一種“健身枕”,像振盪器那樣不斷釋放能量,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新陳代謝,又可以催眠,更好地發揮它作為睡眠工具的作用。
◆肥皂的由來
據說在五千多年前,古代埃及一個給國王做飯的廚師,不慎把一盆油打翻在炭灰裡,當他趕忙扔掉後回來洗手時,發現手洗得特別乾淨,他覺得很驚奇抓來一些叫其他廚師試用,效果也一樣。國王知道後便叫人仿製,這就是肥皂的雛形。到了公元70年,羅馬帝國學者普林尼,第一次用羊油和草木灰制取塊狀肥皂獲得成功。後來傳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下令建廠,用煮化的羊脂、燒鹼等原料生產肥皂。直到法國化學家盧布蘭首先用電解食鹽的方法制取燒鹼後,才使肥皂成本大大降低,從此,肥皂才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
◆拉鍊的由來
拉鍊又稱拉鎖。它是近代方便人們生活的十大發明之一。1893年,美國芝加哥的一位叫賈德森的工程師,把一個個很小的顆粒狀元件作為連接件,分別交錯地鑲嵌在兩條布帶子的邊緣上,然後通過一個滑動件達到嚙合或分開的目的。這就是現在拉鍊的雛形,當時稱為“滑動繫牢物”,又名“可移動的釦子”。遺憾的是,這種“可移動的釦子”很不好用。滑動件常常咬住帶邊,安在服裝、靴子等製品上,穿著走動經常會自動爆開,產品雖冠以“扣必妥”商標,使用者卻日漸減少。風行一時的“可移動的釦子”後來被一個聰明的美國人加以修改,他將顆粒狀元件的頂端加大,並使之有一定的弧度,這樣元件就不容易自動爆開而令人笑話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及能工巧匠的獨特設計,如今的拉鍊也變得多種多樣,美觀耐用。
◆筷子的由來
中國人使用筷子,大約在三千多年以前。其實,在使用筷子之前,我們的祖先同樣也經歷了一個用手抓飯吃的過程。但熱粥湯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於是不得不隨地折取一些草莖木棍來幫助。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它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為“東方的文明”。我國使用筷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記?微子世家》中有“紂始有像箸”的記載,紂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國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歷史了。先秦時期稱筷子為“挾”,秦漢時期叫“箸”。古人十分講究忌諱,因“箸”與“住”字諧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語,所以就反其意而稱之為“筷”。這就是筷子名稱的由來。
◆牛仔褲的由來
如今牛仔褲已在世界各國廣為流行。然而追溯起來,牛仔褲是19世紀才出現的。1850年,美國西部出現了淘金熱。19世紀50年代末,有個普魯士裔美國人名叫利維?斯特勞斯的淘金者來到舊金山。他原先是個布商,隨身帶著幾匹可做帳篷、車篷的帆布。他看到淘金工穿著的棉布褲極易磨破,便用所帶厚實的帆布裁做低腰、直腿統、臀圍緊小的褲子出售,大受淘金工的歡迎,自此轉而成為牛仔們的特色服裝。利維進而把褲料改為靛藍斜紋粗布,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於1871年申請專利,正式成立“利維?斯特勞斯公司”,後發展成為國際性公司,產品遍及世界各地。
◆牙刷的由來
大約在1770年,威廉?阿迪斯因煽動騷亂被關押在英國監獄裡。一天早晨他洗過臉後,用一小塊布擦牙,根據傳說,這種洗牙的方法是由亞里士多德建議,並由亞歷山大大帝最先使用的。可是勤於思考的阿迪斯覺得這個方法不管用,便想出一個新主意:先在一塊骨頭上鑽了一些小孔,然後向監獄看守要了硬猪鬃切斷綁成小簇,一頭塗上膠,嵌到骨頭上的小孔中去。這樣,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把牙刷就誕生了。
◆眼鏡的由來
眼鏡已不是什麼稀罕之物,然而迄今尚未有人考證出眼鏡究竟是何人發明、又是何人首先配戴的。最早的透鏡是在伊拉克的尼尼書遺址發現的。它是用水晶石製作的,直徑1.5英寸,焦距4.5英寸。由此可以知道古巴比倫人和吉亞洲人已經發現某些透明寶石具有放大作用。但是,可以肯定他們和古希伯來人以及古埃及人都不知道使用眼鏡。眼鏡可能是在13世紀末期在中國和歐洲同時出現的。馬可?波羅大約在1260年記載:“中國的老年人看小字時戴著眼鏡。”14世紀曾有記載說中國的一個紳士用一匹馬換了一副眼鏡。中國古老的眼鏡鏡片很大,呈橢圓形,通常用水晶石、石英、黃玉或紫晶製成,鏡片鑲嵌在烏龜殼做的鏡框裡。有的眼鏡帶有銅質的眼鏡腳,卡在鬢角上,有的用細繩子系在耳朵上,也有的把眼鏡固定在帽子上。由於眼鏡框是用象徵神聖的動物——烏龜的殼做的,鏡片是寶石做的,所以眼鏡被視作貴重物品。最初人們配戴眼鏡是為了表示吉祥或者表示身份高貴,而不是為了改善視力。眼鏡在13世紀由兩位意大利醫生傳入歐洲,直到14世紀中葉才被廣泛使用。當初歐洲人也把眼鏡看做區分人們身份高低的裝飾品.歐洲早期的眼鏡是由各種寶石做的單一的放大鏡,使用時拿在手裡,就像現在人們讀書時用的放大鏡。16世紀初,供近視眼鏡用的凹透鏡才問世。最初,眼鏡是架在鼻子上的,造成了使用者呼吸困難。後來發明了眼鏡架,或用皮條把眼鏡系在頭上,這才解決了呼吸困難問題。到1784年美國的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出雙光眼鏡,眼鏡才算完善起來。
◆床的由來
床最早源於我國的商代。原始社會,人們生活簡陋,睡覺只是鋪墊植物枝或獸皮等,掌握了編織技術後就鋪墊席子。席子出現以後,床就隨之出現。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像床形的字“淋”,說明商代已有床。但從實物來看,最早的床是在信陽長台關一座大型楚墓中發現的,上刻繪著精緻的花紋,周圍有欄杆,下有6個矮足,高僅19厘米。春秋以來,床往往兼作其他家具。人們寫字、讀書、飲食都在床上放置案幾。晉代著名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中所畫的床,高度已和今天的床差不多。另外還出現一種四足的高床。但床仍未成為睡臥的專用家具。唐代出現桌椅後,人們生活飲食等都是坐椅就桌,不再在床上活動。床由一種多功能的家具,退而成為專供睡臥的用品。19世紀20年代出現了彈簧床。19世紀後期,金屬床開始出現。
◆香水的由來
香水的英文“Perfume”源自拉丁文中的“Parfumare”,即經過煙熏的意思。公元前2000年,是西亞的亞述人最先掌握了用草藥製造香脂的原始技術;在中東和遠東,尤其是古老的埃及和中國,人們也早已學會運用香料的芬芳來實現對美的追求。公元前1500年,香水的使用已日趨普遍,埃及豔后克婁巴特拉奧(Cleopatra)就經常使用15種不同氣味的香水和香油來洗澡,甚至還用香水來浸泡她的船帆。古羅馬人喜歡把香水塗在任何地方,馬的身上,甚至造牆的砂漿中。古埃及時期,在公共場所中不塗香水是違法的。古希臘婦女在宗教儀式上也要撒潑香水。其後,隨著羅馬帝國沒落,香水的發展也分成了兩個不同的領域。一方面,德國教士發明了蒸餾技術;另一方面,香水王國——法國從東方進口的獨特香料中,發掘其中的芳香特質。於是,歐洲香水工藝開始進入了繁盛時期。15世紀至19世紀末,意大利人廣泛使用了香水。16世紀還出現了濃烈的動物脂香味,隨後很快流行到法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
◆麻將的由來
傳說,麻將一百零八張牌隱喻梁山一百單八將,是元末明初一個崇拜水滸英雄的人發明的。麻將被胡適稱為“國戲”,今又普及成健康娛樂活動。麻將牌又稱麻雀牌、竹城之戰、方城之戰。現代麻將牌產生於明末清初,起初在我國江、浙一代流行,19世紀20年代初被作為“巨額商品”向外輸出,流入西方和日本。麻將牌是由明代的一種娛樂品——馬吊牌名稱變化而來的,麻將牌最早的文字記載寫為馬將牌,可見麻將牌名稱的來源與馬吊牌的名稱有聯繫。《清稗類鈔》中記載:“麻雀牌是馬吊牌一音之轉。”麻、馬二字同音,江浙一帶的鄉音稱鳥為刁,刁讀去音就是吊。於是,馬吊就讀了麻將,麻將牌由此得名。在明末清初馬吊牌盛行的同時,由馬吊牌又派生出一種叫“紙牌”(也叫默和牌)的戲娛用具。紙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紙製成的牌長二寸許,寬不到一寸。紙牌開始共有60張斗紙牌時,四人各先取十張,以後再依次取牌、打牌。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將牌了。這種牌戲在玩的過程中始終默不作聲,所以又叫默和牌。後來人們發現在玩麻將時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沒有人做成牌,感到掃興。為彌補這個缺憾,於是又增加了聽用。最初的聽用只增加兩張,逐漸發展增加為更多的張,直到發展為有繪圖的麻將牌。但由於紙牌的數量一多,在取、舍、組合牌時十分不便,人們從骨牌中受到啟發,漸漸改成骨製,把牌立在桌上,打起來就方便了。正宗的麻將牌從此開始。
◆撲克牌的由來
撲克牌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是誰發明的?這兩個問題在國外曾引起爭議。意大利人說:世界上第一個發明撲克牌的,是威尼斯人。古代威尼斯商人出外經商,發明了用撲克牌來計算日期和消遣娛樂。法國人說:撲克牌是在1392年時,一個學者專門為有精神病的法國皇帝卻爾斯六世娛樂而設計的。比利時人說:早在1379年時,撲克牌就在比利時出現了。可英國博物館里至今保存著一個瑞士僧侶的文件,裡面記載撲克牌在1377年,就已經流傳到瑞士了。國外還有人認為,撲克牌應是中國人發明的。因為在我國宋代時,民間就流行一種“葉子戲”的紙牌(叫“葉子牌”,有兩個手指大小。長8公分,闊2.5公分的“葉子牌”,用絲綢及紙裱成,圖案是用木刻版印成的)。他們認為這種紙牌是在明朝或宋、元時期,由商人、傳教士傳到國外去的,西方受此啟發,才改製成現在流行的撲克牌。撲克牌的設計十分奇妙,它是根據曆法而設計的。一副撲克牌為什麼是52張(大、小王除外)呢?原來這是因為一年中有52個星期。撲克牌為什麼有紅桃、方塊、草花、黑桃四種花色之分?它像徵著一年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因此,我們也不難想到,每種花色為什麼都有13張牌,這表示一個季節裡有13個星期。如果我們把54張牌的點數全部加起來,就可以進一步證明撲克牌與曆法的關係。如果把“J”當十一點,“Q”當十二點,“K”當十三點,大、小王各當作半點,把54張牌的點數加起來,恰巧是全年365的總天數。大、小王牌的設計也有其道理,大王(正司令)代表著太陽,小王代表著月亮。一副牌為什麼有紅(紅桃、方塊)、黑(草花、黑桃)之分呢?現在也可懂得其中道理了:紅表示白天,黑表示夜晚。
◆旗袍的由來
旗袍原是我國滿洲旗人婦女的服裝,並隨清朝建立引入中原。起初式樣寬大、平直、衣長至足。在繡花紅緞的旗袍上,領、襟、袖口的邊緣都鑲有寬邊。20世紀20年代末期,式樣有了改變,衣長縮短到膝下。到了20世紀30年代,旗袍盛行,成為女子最時髦的服裝。式樣也各異,領有高有低,袖子也時長時短,衣長有下擺至曳地的,也有短過膝的。20世紀40年代的旗袍大都不要袖子,衣長縮短,領子減低,穿起來輕便合體。改革開放後,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方式和人們審美觀念的變化,旗袍又回到人們的生活之中。現在的旗袍,式樣色料愈加豐富多彩。有的也與裙子、馬甲等其他服裝樣式組配或融合,更富有現代氣息。
◆高跟鞋的由來
關於高跟鞋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源於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當時,路易十四苦於自己身材矮小,不能在臣民面前充分顯示他高貴的氣度,就吩咐手下人為他定制了一雙高跟鞋。此後法國貴族男女們紛紛仿效,並很快傳遍全國乃至歐洲大陸。還有一種傳說是,15世紀時威尼斯有個商人,外出時害怕漂亮的妻子行為不端,就給妻子定做了一雙后跟很高的鞋,以防止妻子外出。可妻子看到這雙奇特鞋後,覺得十分好玩,就讓傭人陪著她走街串巷,出盡了風頭。人們覺得她的鞋很美,爭相仿效。於是高跟鞋很快就流行開了。
◆耳環的由來
關於耳環的由來,民間有個傳說。說是古代有一位俊俏的姑娘患了眼病,不久雙目失明。一天,有位名醫路遇,見美貌的姑娘受著失明之苦,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在她兩側耳垂上各刺入一根銀針。說也怪,這神奇的銀針竟使姑娘重見了光明。為銘記名醫之恩,姑娘專請銀匠打製了一對耳環戴在耳上。此後姑娘越發眉清目秀,令人羨慕。此事傳開後,女人們紛紛仿效一直流傳至今。原來穿耳明目正是我國古代醫學的一種“耳針療法”。現代醫學已證明:刺激耳垂正中的穴位,對保護視力防治各種眼疾,尤其是近視眼有良好的療效。
◆胭脂的由來
胭脂在我國婦女中的使用,很早就已經普及了。胭脂是由商紂王時代的北京人發明的,又稱“月燕脂”、“燕支”。據《二儀錄》記載:“燕支起自紂,以紅蘭花汁凝脂,以為桃花妝,燕國所出,故曰'燕胭'。”胭脂的發明至今已有三千年的歷史了。如今,它作為一種化妝品,不僅深受國人喜愛,而且暢行於全世界。
六、常用語類
◆“東西”的由來
“東西”一詞是我們通常對一切物體的總稱。因為古代通常把東西南北中與金木水火土相配,稱為“五行”。有一次宋朝朱熹去會他的朋友盛溫和,正巧盛提籃上街買東西了,於是朱熹便問他:“難道不買南北﹖”盛溫和答道:“東方屬木,西方屬金,凡屬金類、木類的我這個籃子就裝得;南方屬火,北方屬水,火類、水類我這個籃子就裝不得。所以只能買東西,不能買南北。”原來,東方屬木,代表一切植物,如花草、樹木等;西方屬金,代表一切金屬礦物,如金銀銅鐵等;南北中則是屬水、火、土。水、火、土是人們司空見慣的化學現像或物質,容易被古人忽視。而屬木的植物和屬金的金屬礦物普遍受到人們重視,可以用來代表一切有用的物質。所以人們便把代表“木”和“金”的兩個方面聯在一起,“東西”一詞由此而來。
◆“磨洋工”的由來
人們習慣於將消極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現象稱為“磨洋工”。其實,最初“磨洋工”並不是指磨蹭、怠工的意思,而是指建築工程的一道工序。中國舊式的房屋建築,官宦人家一向講究“磨磚對縫”。磨工,就是指對磚牆的表面進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當於現在的勾縫和打磨石類的裝修。1917年至1921年,美國用清政府的“庚子賠款”在北京建造協和醫院和協和醫學院。工程耗資500萬美元,佔地222公頃,而且建築質量要求甚高,外觀上採取中國傳統的磨磚對縫、琉璃瓦頂。由於這項工程是由外國人出資、設計,中國工人就稱它為“洋工”。協和醫院共有主樓14座,又是高層建築,“磨工”工序十分浩繁。所以,參加建築工程的許多工人就把這一工序稱為“磨洋工”。至於後來的意思,也許是出於對西方帝國主義者侵略中國的罪惡行徑的一種不滿的發洩,最終改變了原來的意思。歷史上這種訛傳的例子還有很多。
◆“混帳”的由來
“混帳”與蒙古包有關。從前,我國北方的蒙古族過著群居的游牧生活。為了維持生計,他們經常帶著帳篷式的蒙古包,趕著牛羊和馬群,到處遊蕩;碰上有水草的地方便支起蒙古包,定居下來。白天,男人們去放牧,留下老人或婦女看守帳篷。這時,在家的一些年輕小伙子為了找年輕姑娘談情說愛,就亂竄帳篷,混進姑娘帳篷裡去。如果帳蓬裡沒有其他人,他們就盡情地又說又笑,眉來眼去。如果碰上老頭也在那兒,年輕小伙就會笑嘻嘻地說一聲:“啊!對不起,我走錯帳篷了!”急忙紅著臉退了出來。碰上嚴厲的老頭,待小伙子剛跨進帳篷時,老頭就會憤怒地罵一句:“你又混帳了!”“混帳東西,又來了!”“滾開!”年輕小伙子自討沒趣,急忙退出帳篷。後來,“混帳!”、“混帳東西!”這句話就漸漸地變成了一句令人氣憤至極的罵人的話了。如果看到誰做了不道德、不合情理的事,或馬虎、鬼混、不負責任的人,我們就會罵上一句“混帳!”
◆“眼中釘”的由來
“眼中釘”人們常用其來形容極為仇視的人。提起這個詞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傳說,北宋真宗年間,宰相丁謂和太監狼狽為奸,把持朝政。當時老宰相寇準尚在朝中,丁謂深知寇準為官公正,剛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壞事被他拿住把柄,引發後患,就千方百計地在皇上面前說他的壞話,後來寇準被排擠出了京城。丁謂所為,被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不久,出現了一首民謠。歌中唱道:“欲得天下寧,須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指的就是丁謂。於是,“眼中丁”的說法逐漸流傳開來。到後來,“丁”又演變成“釘”。
◆“OK”的由來
“OK”是舶來語。“OK”的意思盡人皆知,但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則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早在1565年,在英國人的遺囑中就出現了這個詞。有人說,它起源於美國內戰時期,講德語的美國人說“OK”表示“Oberoomma”(最高統帥),當時美國有過這一軍銜。有人說,某個德國新聞記者在文章末尾寫上“OK”,意思是“Ohnekovretur”(沒有錯誤)。還有人說可能起源於一個名叫奧托?凱撒(Ottokaiser)的商人,他在檢驗產品後,在合格產品上都貼上寫有自己姓名縮寫字母的標籤。美國辭典的說法是:1840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馬丁?範布倫在競選時,用“OK”作為競選口號。原來他出生於紐約的老金德胡克(Oldkinderhoek),用這個地名的頭兩個字母作為競選口號,意思是“競選成功”。語言學家則認為,這是由“Allcorrect”(完全正確)一詞的奇怪拼法(Ollkorrect)而來。但是通常認為,“OK”來自美國的一位記者。1839年3月23日《波士頓晨郵報》一位記者在文章付印前寫上了“OK”。研究古希臘語言的學者認為,這位記者曾受過古典的希臘教育,千百年前,希臘教師在批閱優秀學生的文章時,往往在末尾寫上“Oiakala”或“OK”,意思是一切都好,與英語中“OK”表示的意思(對,好,可以,行)差不多。
◆“解手”的由來
“解手”是人們對上廁所的一種文明說法。歷代戰爭之後,都會發生大規模的移民,那時候的移民是強制性的,因此,有些人留戀家鄉,不肯離開故土,便想方設法逃避,但最終還是逃不過。在遷移的路上,負責護送移民的官吏擔心遷移者中途跑掉,就用一根長繩拴住他們每個人的一隻手,這樣連成一串後,遷移者便不易逃掉。但是,人多事也多。有人要大小便時,就央求護送的官吏把繩子解開。一開始,央求的話語比較羅嗦:“長官,我要小便,請解開繩子”,由於央求的次數多了,慢慢的,人們央求的話語也就簡單了,只說我要“解手” ,負責護送移民的官吏便知其意了,而後給他把手解開,讓其小便。這就是人們把上廁所稱為“解手”的由來。
◆“五花八門”的由來
“五花八門”比喻事物種類繁多,變化莫測,令人眼花繚亂。其實在古時候,“五花八門”各有所指。“五花八門”原指“五花陣”與“八門陣”,都是古代兵法中的陣法名稱,後來一般比喻各行各業暗語。“五花”為:金菊花——賣茶的女人;木棉花——街上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樓上的歌女;火辣花——玩雜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八門”為:一門巾——算命占卦;二門皮——賣草藥的;三門彩——變戲法的;四門卦——江湖賣藝的;五門平——說書評彈者;六門圍——街頭賣唱的;七門調——搭篷扎紙的;八門聊——高台唱戲的。後來人們用“五花八門”泛指各行各業的繁雜和眾多,隨著時代發展,詞義重心發生變化,即由行業之稱擴展到其他各種事物。
◆“臨時抱佛腳”的由來
臨時抱佛腳是一句俗語,意思是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或倉惶求救。這句俗語是東漢時由外族人傳入中國的。古時候,在雲南的南面有一個外民族建立的小國家,這個小國家的民眾都是信仰釋迦牟尼的佛教徒。有一次,一個被判了死刑的罪犯在深夜掙斷了鎖鍊和木枷越獄逃跑了。第二天清晨,官府發現後即派兵丁差役四處追捕。那個罪犯逃了一天一夜後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他自知難以逃脫,便一頭撞進了一座古廟。這座廟宇裡供著一座釋迦牟尼的坐像,佛像高大無比。罪犯一見佛像,心裡悔恨不已,抱著佛像的腳,號啕大哭起來,並不斷用磕頭表示懺悔。這個罪犯一邊磕頭,一邊嘴裡不停地說:“佛祖慈悲為懷,我自知有罪,請求剃度為僧,從今往後,再也不敢為非作歹!”不一會兒,他的頭也磕破了,弄得渾身上下都是鮮血。正在這時,追兵趕到。兵丁差役見此情景,竟被罪犯的虔誠信佛、真心悔過的態度感動了,便派人去禀告官府,請求給予寬恕。官府聽後,不敢作主,馬上禀告了國王。國王篤信佛祖,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讓他入寺剃髮當了和尚。後來,當這個國家的一些和尚到中國傳播佛教時,將這個故事和所產生的慣用語“臨時抱佛腳”帶入中國,成了我們的俗語。
◆“放風箏”的由來
據史載:風箏在我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人用木、竹做風箏,相傳其代表人物是木匠魯班,以“削木為鷂,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韓非子?外儲說左匕》上也有記載:“墨子為木鳶三手而成,蜚(飛)一日而敗。”《墨子》則記載了“公輸子削木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些文字記載,都看不出用繩子牽引,加之當時還沒有發明紙,因此可以想見,“木鳶”是用木料製作的,用現代語說是靠滑翔的鳥形飛行器,到了漢朝,才出現了用竹製框架、以紙糊之、以繩牽之、放之空中的“紙鳶”。到五代時,李鄴在風箏上拴上竹笛,微風吹動,嗡嗡有聲,很像“箏”聲,因而得名“風箏”。
◆“拔河”的由來
拔河始於距今二千四百年前春秋時期的楚國。楚國地處大江南北,水道縱橫,除陸軍外,還有一支強大的水軍舟師,並曾發明一種稱之為“鉤拒”的兵器,專門用於水上作戰。當敵人敗退時,軍士以鉤拒將敵船鉤住,使勁往後拉,使之逃脫不了。後來鉤拒從軍中流傳至民間,演變為拔河比賽。到了唐代,拔河活動已廣泛展開。“大麻全長四五十丈,兩頭分系小索數百條”,可見古代參加拔河的人數比現在的多得多。大繩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兩邊劃兩條豎線,稱為河界線。比賽時,以河界線為勝負標誌,所以改稱“鉤拒之戲”為“拔河”。一聲令下,河界兩邊選手緊挽繩索,“使相牽引”,圍觀者“震鼓叫噪,為之鼓勁”。
◆“借光”的由來
“借光”這個詞,現在已經成了人們普遍使用的禮貌用語。人們把凡是請求別人提供某種幫助和從別人那里分享某種榮譽稱作“借光”。“借光”這個詞由來已久。據《戰國策?秦策》記載,戰國時秦國將軍甘茂曾對齊國使者蘇代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條江邊住著不少人家,每晚,姑娘們都湊到一起做針線活兒。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貧寒,買不起燈燭,其餘的姑娘嫌棄她,說她愛佔小便宜,拒絕她來。這位姑娘說:我雖然買不起燈燭,但是我每晚都比別人先來,把屋子打掃乾淨,把坐席鋪設整齊,讓大家一來就能舒適地做活,這對你們多少也有些方便。你們的燈反正是要點的,借給我一點光又有什麼損失呢?姑娘們覺得她的話有道理,便把她留下了。
◆“青春”的由來
“青春”一詞原指季節中的春季。它始於漢代,為文史學家劉向首先使用。據劉向《楚辭?大招》載:“青春受謝,白日昭只。”即春季降臨,萬物復甦,呈現勃勃生機。此後相當時期內,文人墨客用“青春”一詞都是這個意思。如杜甫的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後來,文人們賦予“青春”一詞以新意,泛指人的青年時期。如王維在《洛陽女兒行》一詩中:“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於是,“青春”一詞逐漸失去春季的詞義,成為青年的代稱。
◆“文學”的由來
西漢時期,學校的負責人不是叫校長或教官,而是稱“文學”,即負責人稱為張文學、李文學等。漢武帝為選拔人才,特設“賢良文學”科目,由各郡每年舉薦人才上京考試,被舉考者便叫“賢良文學”。“賢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學”則指精通儒家經典的人。魏晉後期,“文學”一詞成為語言藝術的專用名詞。史書上記載的曹丕“好文學”,以著述為務,即是現今所指的文學含義。
◆“吹牛皮”的由來
“吹牛”、“吹牛皮”,是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口頭禪。在交通不太發達的時候,相傳在黃河上游一帶,水急浪惡,難以行舟,為此當地的人們常用牛、羊皮製成筏子渡河,它是由幾個形狀像袋子的牛皮口袋連結而成,使用時用嘴將皮筏吹起來,於是那時就有了“吹牛皮”一語。不用足夠的力氣,光談空話,皮筏是吹不起來的。人們常對光說著空話的人說:你有本事就到河邊吹牛皮看。其後,人們就把那些既無知識,又無工作能力,愛說空話大話,誇大其詞的叫做“吹牛皮”了。
◆“三腳貓”的由來
“三腳貓”是形容那些在技藝上略知皮毛而不甚精通的人。“三腳貓”一詞,語出於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集》:“張明善作北樂府《水仙子》譏時雲……說英雄,誰英雄;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非熊(非熊即飛熊)。”文中的“三腳貓”是一種動物。後來,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記載:“嘉靖間,南京神樂觀有三腳貓一頭,極善捕鼠,而走不成步。”捕鼠是貓的專職,“三腳貓”的本職技能很不錯,卻“走不成步”,難怪郎瑛接著解釋道:“俗以事不盡善者,謂之三腳貓。”就這樣,“三腳貓”一詞成了做事技藝不精的意思了,並一直沿用到今。
◆“拍馬屁”的由來
“拍馬屁”一詞自然是從產馬區流傳起來的。內蒙古、寧夏、青海、新疆等地,草原遼闊,盛產馬匹,而且經常出現寶馬良駒。一般百姓人家都會擁有幾匹馬,以解決行路、運輸等問題,牧民們常以養得駿馬為榮。有時人們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對方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並附帶隨口誇上幾聲“好馬”,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起初,人們實事求是,好馬說好,可是相沿很久以後,有的人竟不管別人的馬好與壞、強和弱,都一味地只說奉承話,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了。於是“拍馬屁”一詞便用來諷刺那些不顧客觀實際、專門諂媚討好別人的行為了。
◆“無厘頭”的由來
“無厘頭”原來是廣州的方言俚語,含有“無緣無故、莫名其妙”的意思。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它是在日常生活平淡無奇的細節、語言和動作中,獵取觀眾意料之外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所以,也有人乾脆就把它叫做“反智戲謔”。它是受美國影視影響,並由香港電視台帶動起來的。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港台影視的大量引進,使我國大陸地區也很受“無厘頭”文化的影響。
◆“穿小鞋”一詞的由來
現在,一般把上級對下級或人與人之間進行打擊報復,稱之為“穿小鞋”,這是為什麼呢?在封建時代,我國漢族婦女一直沿襲著纏足陋習,腳纏得越小就認為越美,而美其名曰“三寸金蓮”。過去婚姻大事全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根本互不相見,所以,只能依照腳的大小,而衡量女人的俊醜。因此,在媒婆說媒時,必先請男方看女方的鞋樣兒,以示女方腳的大小,一但男方同意了親事,就留下此鞋樣兒了,按此樣尺寸作一雙繡鞋連同訂婚禮物一起送到女方家,成親那天,新娘必須穿上這雙繡鞋,以防腳大而受騙。如果當初故意把尺寸弄小,自然就穿著不舒服,甚至穿不上,從而女方出醜。後來,人們把這一風俗引伸到社會生活中,用來專指那些在背後使壞點子整人,或利用某種職權尋機置人於困境的人為“給人穿小鞋”。
◆“走後門”的由來
不正當的手段來謀求達到某種個人目的,叫“走後門”。此典故據說出自北宋年間。相傳宋哲宗死後,徽宗繼位,以蔡京為相。蔡京拼命貶謫和排斥舊吏,並規定其子女不得出仕和入京,甚至連其詩文也不准流傳,因此引起了人們強烈的不滿。一次朝廷設宴,藝人們在宴間演出了這樣一幕:一個大官據案中坐,傳判各事。有個和尚要求離京出遊,因其戒牒是哲宗年間的,即被令還俗;一個道士遺失度牒要求補發,因是哲宗年間出家的,立即被剝下道袍復為百姓。這時,一個屬官上前低聲說:“今國庫發下的俸錢一千貫,皆為舊時錢文,如何處置﹖”這個大官略作沉思,悄悄地說:“那就走後門,從後門搬進來吧”這便是“走後門”的由來。
◆“破天荒”的由來
科舉制度是逐級選拔,凡是考進士的人,都由地方選送本地區成績最好的人入京赴試。唐朝年間,荊南地區派人參加京城會試(中央一級的科舉考試),四五十年竟沒有一個考中舉人。於是,人們稱荊南地區為“天荒”,把那裡遣送的考生稱做“天荒解”。天荒,本指渾沌未開的原始狀態,比如盤古開天地。這裡的天荒是指荒而落後的地區。把荊南地區稱做“天荒”,是譏笑那裡幾十年沒能有一個人上榜提名。唐宣宗大中四年,荊南應試的考生中終於有個叫劉銳的考中了,總算破了“天荒”。當時,魏國公崔弦鎮守荊南一代,得知劉銳考中進士,便寫信表示祝賀,並贈他70萬“破天荒”錢。劉銳不肯接受崔弦所贈之錢,在給崔弦的回信中,他寫道:“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曰天荒。”舊時文人常用“破天荒”來表示突然得志揚名。現在用來指從未有過或第一次出現的新鮮事。
◆黑名單的由來
黑名單一詞來源於世界著名的英國的牛津和劍橋等大學。在中世紀這些學校規定對於犯有不端行為的學生,將其姓名、行為列案記錄在黑皮書上,誰的名字上了黑皮書,即使不是終生臭名昭著,也會使人在相當時間內名譽掃地。學生們對學校的這一規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謹慎,嚴防越軌行為的發生。這個方法被當時一位英國商人借用以懲戒那些時常賒欠不還、不守合同、不講信用的顧客.英國商人把這類顧客的名字開列在黑皮書上,後來又將一些破產者和即將破產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單上。事情傳開後,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先是商人們爭相仿效,繼而,各行各業都興起了黑皮書,不少工廠老闆把參加工會的人的名字列在“不予僱傭”欄下。於是,黑名單便在工廠主和商店老闆之間秘密地傳來傳去。1950年9月,美國國會通過《麥卡倫法案》,同年12月,總統杜魯門發布命令,宣布美國處於“全國緊急狀態”,正式實行《麥卡倫法案》,他們編制了形形色色的黑名單,按名逮捕和迫害大批進步人士。黑名單的做法由此而固定下來了。
◆“露馬腳”的由來
宋代以後,婦女逐漸形成纏小腳的陋俗。“三寸金蓮”——腳纏得越小越美。據傳,明太祖朱元璋自小家境貧寒,年輕時與一位也是平民出身的馬姑娘結了婚。這位馬姑娘長著一雙未經纏過的“大足”,這在當時是一大忌諱。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仍念馬氏輔佐有功,將她封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但是“龍恩”雖重,而深居后宮的馬氏卻為腳大而深感不安,在人前從來不敢將腳伸出裙外。一天,馬氏忽然遊興大發,乘坐大轎走上街頭。有些大膽者悄悄瞧上兩眼,正巧一陣大風將轎帘掀起一角,馬氏擱在踏板上的兩隻大腳赫然入目。於是,一傳十,十傳百,頓時轟動了整個京城。從此,“馬腳”一詞也隨之流傳於後世。
◆“敲竹槓”的由來
用別人的弱點或尋找藉口向別人敲詐錢財的行為叫“敲竹槓”。“敲竹槓”這個詞的來源是這樣的:清朝末年,帝國主義商船紛紛向中國輸入鴉片,毒害中國人的健康,牟取暴利。愛國官吏林則徐向清政府提出禁煙,並在廣州海面派出官船巡邏,查禁鴉片。有一次,官船截住一艘走私船。一個官員抽著旱煙上了商船,監督手下人搜查,他無意之中在船篙上磕煙袋鍋,這個動作可嚇壞了走私商人。原來他們正是打通船篙,隱藏鴉片的。這會兒,走私商人以為官員發現了秘密。他強作笑臉,趁別人不注意把錢塞進官員的手中。這個貪官心領神會,放走了走私船。以後,“敲竹槓”的說法就傳開了。“敲竹槓”的來源,還有一種說法:四川山區,有錢人進山燒香時乘坐著一種用竹桿做的滑桿,滑桿由人抬著。走到半山腰抬滑桿的人就敲著滑槓,要求加工錢,否則就不抬人,乘坐滑桿的只好加錢。還有一說:清朝末年,市場上小額的買賣,以銅錢作為單位,店家接錢後便丟在用竹槓做的錢筒裡,晚上結賬時再倒出來,謂之“盤錢”,又稱之為“盤點”。當時上海城裡有家店鋪,老闆很不老實,陌生顧客進門,往往隨意提價。每當伙計在接待顧客時,店主就敲竹槓一下,示意提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