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學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或俗稱山貓、錢貓[2],是產於亞洲的貓科動物。
石虎[編輯]
Bengalkatze.jpg
{{#if:|[[File:{{{image2}}}|]]
保護狀況
Status iucn3.1 LC zh-hant.svg
無危(IUCN 3.1)[1]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貓科 Felidae
屬: 豹貓屬 Prionailurus
種: 豹貓 P. bengalensis
二名法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Kerr, 1792)
Leopard Cat area.png
石虎(學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或俗稱山貓、錢貓[2],是產於亞洲的貓科動物。
石虎的體型與家貓大致相仿,但各亞種的差別比較大,例如印度尼西亞的亞種平均體長45厘米,尾長20厘米,而西伯利亞的亞種體長則達到60厘米,尾長40厘米。
石虎的毛皮也有很多種顏色:南方的石虎為黃色,北方的則為銀灰色(估計和適應各種生活環境有關)。胸部及腹部是白色。石虎的斑點一般為黑色。
石虎是夜行動物,通常以齧齒類、鳥類、魚類、爬行類及小型哺乳動物為食。除了交配季節外,它們一般為獨處。石虎的妊娠期為65-70天,每胎2-4個後代。
生物特徵[編輯]
石虎是種小型貓科動物,原產地位於東南亞和印度次大陸。石虎共有11個亞種。石虎的名字源於它們所有亞種外表的斑點都類似豹紋。其他特徵如長而粗的尾巴,額頭有兩條白色縱帶,及兩耳後方的白斑[2]。
一般而言石虎的大小和家貓相仿,但分佈地區對石虎的大小有很大區別。印尼的石虎平均約45公分和20公分的尾巴。到了俄羅斯阿穆爾州南部,石虎的尺寸就有40公分到60公分。石虎肩高41公分,體重4.5公斤~6.8公斤與家貓類似。它們皮毛的顏色也有很大差異,南方的石虎是黃色,而北方是銀灰色,胸和頭部下方是白色的。石虎有黑色斑紋,可能是點狀或其它形狀,依亞種而定。
棲所[編輯]
石虎是貓科動物中分佈最廣泛的物種,其分布地包括印尼、菲律賓、婆羅洲、中南半島(緬甸到越南)、中國、朝鮮半島、台灣、印度、巴基斯坦等。它們的棲息地類型非常多,從熱帶雨林到針葉林、從半沙漠到農業特別是接近水源的地區,甚至海拔三千米高的山地。石虎主要棲息在森林與雨林地帶,通常為距河道較近的潮濕區域。
棲息地與行為[編輯]
石虎擅長爬樹,也能游泳。它們是夜行性動物,白天它們在洞穴中,它們的洞穴包括中空的樹幹、地洞、或是山洞。除了繁殖期外,石虎是獨居動物,在南方的石虎沒有固定的繁殖期;在較冷的北方,它們的繁殖期約在三、四月,讓氣候溫暖得足以讓新生的石虎存活。石虎通常養育小石虎7至10個月。石虎通常在18個月時長成,人類豢養的雄石虎長成期可能縮短到7個月,雌石虎可能縮短到10個月就長成。
繁殖與成長[編輯]
石虎交配期約5-9日,在60-70日的懷孕期後,每胎通常生下2-4隻幼石虎。新生石虎體重在75-130公克之間,在兩週時體重就會加倍。五週時體重成長到出生時的四倍。幼石虎的眼睛在10日時張開,在23日開始吃固體食物,到四週大時,開始出現永久的犬齒,與開始吃固體食物的時間一致。如果幼貓不幸夭折,母石虎可以再度進入發情期,同一年再產一胎。
食物[編輯]
石虎是肉食性動物,捕獵很多小型生物,包括哺乳動物、兩棲動物、蜥蜴、鳥類、昆蟲。北方的石虎也吃野兔,也會吃草、蛋和水棲動物作為補充食物。
亞種[編輯]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alleni:海南島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bengalensis:印度、孟加拉國、中印半島、雲南;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borneoensis:婆羅洲;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臺灣、中國 (雲南除外);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euptailura:西伯利亞東部、蒙古、中國東北;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heaneyi: 巴拉望島;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horsfieldi:喜馬拉雅山;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javaensis:爪哇島;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rabori:內革羅島, 宿霧,班乃島;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sumatranus:蘇門答臘;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trevelyani:巴基斯坦東部。
一隻警覺的石虎
西表山貓(Prionailurus iriomotensis)以前認為是石虎亞種,直到1967年,科學家經過頭骨同皮膚鑑別後,先將西表山貓分成另一類。近年,DNA分析再次證實與石虎親緣關係很近。石虎有時會被人捉去當做野味,皮毛買賣或者同其他家貓雜交後再作非法貿易。
對馬山貓(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euptailurus)只生存在對馬海峽的對馬島上,數量已經很少,在1997年估計只有70-90隻。對馬山貓最初被認為是另一個種,後來被歸為石虎的亞種,現在認為是中國東北地區石虎的一個亞種。
保護[編輯]
孟加拉國,印度以及泰國的族群已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一,而其他族群亦列入華盛頓公約附錄二。孟加拉國、柬埔寨、印度、印尼、日本、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泰國等國也制定了禁止狩獵豹貓的法律。台灣也把「石虎」列入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
做為寵物[編輯]
雖然有人認為石虎是亞洲最難以馴服的貓科動物,但飼養石虎是可能的。多數地區將當寵物飼養石虎需要執照。 亞洲石虎常與家貓交配產生後代,就是所謂的孟加拉貓。飼養的孟加拉貓必須至少是第四代(F4)沒有石虎血統,前三代通常作為育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