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不如眾樂樂的典故與由來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
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曰:「可得聞與?」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人。 」
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眾。」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鑰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
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 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
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
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鑰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
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
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釋文:
莊暴進見孟子,說:「我朝見大王,大王和我談論喜好音樂的事,我沒有話應答。」
接著問道:「喜好音樂怎麼樣啊?」
孟子說:「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得很不錯了!」
幾天後,孟子在進見宣王時問道:「大王曾經和莊子談論過愛好音樂,有這回事嗎?」
宣王臉色一變,不好意思地說:「我並不是喜好先王清靜典雅的音樂,只不過喜好當下世俗
流行的音樂罷了。」
孟子說,「大王如果非常喜好音樂,那齊國恐怕就治理很不錯了!在這件事上,現在的俗樂
與古代的雅樂差不多。」
宣王說:「能讓我知道是什麼道理嗎?」
孟子說:「獨自一人欣賞音樂快樂,與和他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
宣王說:「不如與他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孟子說:「和少數人一起欣賞音樂快樂,與和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也快樂,哪個更快樂?」
宣王說:「不如與多數人一起欣賞音樂更快樂。」
孟子說:「那就讓我來為大王講講欣賞音樂的道理吧!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
鐘擊鼓、吹蕭奏笛的音聲,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說:我們大王喜好音樂,為什麼要使我們
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
王車馬的喧囂,見到旗幟的華麗,都愁眉苦臉地相互訴苦說:我們大王喜好圍獵,為什麼要
使我們這般窮困呢,父親和兒子不能相見,兄弟和妻兒分離流散。這沒有別的原因,是由於
不和民眾一起娛樂的緣故。
假如大王在奏樂,百姓們聽到大王鳴鐘擊鼓、吹蕭奏笛的音聲,都眉開眼笑地相互告訴說:
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麼能奏樂呢?假如大王在圍獵,百姓們聽到大王車馬的喧
囂,見到旗幟的華麗,都眉開眼笑地相互告訴說:我們大王大概沒有疾病吧,要不怎麼能圍
獵呢?這沒有別的原因,是由於和民眾一起娛樂的緣故。君王若能仁慈無私,所喜歡的音樂
必然日漸和雅,如和風細雨潤人心田。禮樂天然,出自心田,民之樂即王之樂,天下同此樂
,王之有也即民之有,這就是真正天下大同、仁德治世的王道。倘若大王與百姓一起娛樂,
共同分享內心的喜悅,那麼就會受到天下人的擁戴!」
「現在大王能和百姓們同樂,那就能以王道統一天下。」
感想:這一篇主要是說如果君主能跟民眾同樂共苦的話,就能以民眾的角度治國,這樣國家
自然就會強盛了,不用擔心國家敗亡,後來這個成語就變成了一個人快樂,沒有眾人一起比較快樂的意思了。
個人也相當喜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種思想,因為有很多事情需要分享,才能變得比較快樂
,因為有很多事不能自己爽自己高興就好,必須與眾人一起高興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能替
別人著想的人才能過得快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