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惡業
八二、伯州犁上下其手
春秋時期,楚國出兵攻打鄭國。楚強而鄭弱,楚軍一路推進。鄭國大夫皇頡領兵抵禦,遇上楚軍猛將穿封戌和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圍。黃頡不是他倆的對手,敗陣而逃。穿封戌和公子圍緊追不捨,穿封戌的馬快,躍馬上前,將黃頡生擒活捉。
戰鬥結束,公子圍爭功,說黃頡是他俘虜的,於是和穿封戌爭執起來,彼此都不肯讓步。
隨軍太宰伯州犁知道後,說:「你們兩個都別爭了,我來給你們作公證人,判定這是誰的功勞,好不好?」
「你用什麼辦法來判定呢?」穿封戌和公子圍一起問。
「這很簡單,我把俘虜黃頡找來,讓他當面指認不就行了嗎?」
穿封戌和公子圍都同意了。於是,伯州犁把黃頡叫來,先向他說明原委,然後故意把手抬得高高的(上其手),畢恭畢敬地指著公子圍說:「這位是公子圍,是我國國君寵愛的弟弟!」
接著,伯州犁又把手壓得低低的(下其手),滿不在乎地指著穿封戌對黃頡說:「他叫穿封戌,是我國方城外的一名縣尹。你看,到底是誰俘虜了你?」
八三、易牙烹子趨炎附勢
齊桓公稱霸之後逐漸開始昏庸起來,身邊的奸臣越來越多。
一次,他與一個叫易牙的御廚聊天,開玩笑說:「我吃盡了天下的山珍海味,就是人肉沒吃過。聽說人肉滋味十分鮮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易牙此時正為得不到提拔而犯愁,聽到這話,心想:這正是我表現忠心的大好機會。回到家中,看到自己三歲的兒子皮膚細嫩,就殺死了他,做成一盤蒸肉,送給齊桓公。
殺子烹煮,非一般人所能做到。齊桓公覺得易牙忠君之心超過了愛子之情,從此對他十分寵信。
八四、鄭袖詭計多端
戰國時期,魏王送給楚懷王一位美女,楚懷王十分喜歡。
楚懷王的夫人鄭袖看到楚懷王寵愛新人,也極力裝出喜歡她的樣子。一切用品,凡是新人喜歡的,都歡喜相贈,真是體貼入微,疼愛之情勝過楚懷王。
楚懷王感嘆道:「互相妒忌是女人的本性。如今鄭袖知道我喜歡新人,其愛戀之心比我還深,這樣的美德就如同孝子服侍雙親、忠臣侍奉君主啊!」
鄭袖知道楚懷王不再懷疑自己了,馬上施展手段,對新人說:「大王很欣賞妳的美貌,可是不太喜歡妳的鼻子。今後妳見到大王時,如果能把鼻子掩住,就會加倍得到大王的歡心。」
新人依言而行,每次見了楚懷王都掩著鼻子。
楚懷王很納悶,去問鄭袖:「新人最近見了我總是掩著鼻子,不知什麼緣故?」
鄭袖說:「妾知道。」但又故作姿態,欲言又止。
楚懷王看她吞吞吐吐的樣子,愈加懷疑,催促說:「即使是難聽的話也沒關係,妳直截了當地說吧!」
鄭袖這才說:「好像是厭惡大王身上的氣味。」
八五、羽父謀權不擇手段
魯惠公死的時候,第一夫人仲子的兒子軌應當繼承王位,但因為軌年幼無知,不能執政,群臣共議立魯惠公的另一位年長的兒子息姑為君,就是魯隱公。
魯惠公還有一個兒子,名叫羽父,陰險毒辣,詭計多端,為求太宰職位,對魯隱公說:「主公已繼位為國君,國人悅服,將來還可傳位給子孫,現在軌年齡已大,恐對主公不利,臣願設計為主公除掉隱患。」
魯隱公立刻制止他:「你怎麼可以說這種狂話呢?軌應當繼承君位,我不過暫時攝政而已。我已經派人在菟裘(山東泗水)建築宮室,準備遷居養老,不久就要傳位給軌了。」
羽父見計謀不能得逞,又怕軌知道了對自己不利,於是連夜去拜見軌,挑撥說:「主公見你已經年長,恐來爭位,特召我入宮,要我加害於你。」
軌聽信讒言,便向羽父問計。羽父說:「先下手為強,我們不如這樣:主公每年冬月必到城外拜祭,拜祭時必住在寪大夫家。我們預先派遣勇士,充作僕人,雜居左右,等他睡熟,把他刺死,將來就把這弒君之罪歸於寪大夫。」軌答應事成之後封羽父為太宰。
八六、蘇秦歎世態炎涼
蘇蘇秦是東周洛陽人,曾是鬼谷先生的學生,學成之後,到秦國遊說秦惠王兼併諸侯、統一天下。因為意見沒有被採納,他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到老家。
他回家時,穿著草鞋,裹著綁腿布,肩上挑著行李,黝黑憔悴。家裡的人都瞧不起他,妻子坐在織布機上不理睬他,嫂子不給他做飯,連父母也不願同他講話。
苦讀一年,蘇秦再出茅廬,去見燕王、趙王,勸以合縱的策略,即聯合齊、楚、韓、魏等國共同對付日益強大的秦國。燕王和趙王採納了他的建議,拜他做相國。後來他做了合縱同盟的縱約長,兼任六國的相國,主持聯合抗秦的事務。
蘇秦衣錦榮歸,隨行的車輛、護衛就像國君出巡一樣。父母得到消息,到城外三十里的地方迎接他。妻子嚇得恭恭敬敬地站在一邊,側耳聽他講話,斜眼看他,不敢正視。嫂子則跪在地上,十分謙恭地迎接他。
蘇秦笑著對嫂子說:「嫂子為什麼以前那樣怠慢我,今天卻對我如此恭敬呢?」
嫂子趴在地上回答:「你位高而多金。」
八七、監河侯的承諾
戰國時代的莊子經常用寓言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
莊子家裡很窮。有一次,他實在不忍心妻兒跟他一起挨餓,就到監河侯那裡去借糧食。監河侯故作大方地說:「沒問題!等我收完租稅以後,要多少有多少。」
莊子就打了一個比喻:「昨天我在路上看見一條鯽魚,躺在車輪壓出的小水溝裡。牠見了我就喊:『老公公,我是從東海來的,不幸落進這個小水溝,眼看就快乾死了,請你救救我吧!』當時我很慷慨地點頭答應說:『好!我現在正要拜訪吳越的國王,那裡是水鄉澤國,水多得不得了,我一定放西江的水來救你。』鯽魚聽了,氣憤地說:『這算什麼?現在只要一桶水就能救活我,而你卻要到南方去放西江水!等你從南方回來,恐怕要到鹹魚攤上找我了!』」
八八、美女入室,惡女之仇
漢武帝晚年時寵愛兩個妃子——尹夫人和邢夫人。漢武帝怕她倆互相妒忌,命令不准兩人見面。尹夫人聽說邢夫人長得很美,便纏著漢武帝非要見上一面不可。漢武帝被她糾纏不過,就找了個女子冒充邢夫人,帶著幾十個隨從去見尹夫人。尹夫人一見就說:「這個人不是邢夫人。」
漢武帝問:「你怎麼知道?」
尹夫人說:「我看她的相貌和氣質,決不會使你寵愛,所以一定是假的。」
於是,漢武帝就叫邢夫人穿著舊衣服來見尹夫人。尹夫人一見,就說:「這才是真的邢夫人。」她越看越覺得自己沒有邢夫人漂亮,最後竟然大哭起來。
八九、李廣終身引恨
李廣,漢朝成紀(甘肅天水)人,勇氣過人,景帝即位時,提升為將軍,與匈奴交戰,經常出奇制勝。武帝在位時,李廣鎮守右北平,匈奴幾年不敢南下,既怕他,又敬重他,稱他為「漢之飛將軍」。
李廣一生命運不濟,他的部下大多封侯拜爵,而他始終不得封賞。他的從弟李蔡,為人只能排在下中等,名聲也差他很遠,但因跟隨衛青攻打匈奴有功,被封為樂安侯,後來還當過代丞相。
有一次,李廣詢問占卜天象的王朔說:「征戰這麼多年來,我沒有一次戰鬥不參加。我率領過的部下,因為抗擊匈奴有功而被封侯的,有數十人之多。我的能力不比別人差,但就是得不到封賞,這是為什麼?」
王朔反問道:「將軍自己回想一下,平生是否做過引以為憾的事?」
李廣想了想,說:「我鎮守隴西時,羌人造反,我曾用計哄騙他們,誘降羌兵八百多人,過後我把他們全部殺死,至今追悔不及,感到終身引恨。」
王朔嘆道:「最大的災禍莫過於殺害已降的敵兵,這就是將軍平生不得封侯的原因了。」
後來匈奴犯境,漢武帝命大將軍衛青領軍出擊,李廣奏請自願隨軍出征。衛青因李廣年老,不令他居前軍對抗單于,而命他出東道圍攻。結果李廣因地理不熟,迷失道路,錯過戰鬥。衛青責怪李廣,準備上奏朝廷。
李廣說:「我與匈奴七十餘戰,這次有機會對戰單于,不料大將軍卻調遣我迂迴繞遠,迷失道路,這豈非天意?我已六十多歲,不能再同那些舞文弄墨的小吏打交道了。」說罷引劍自刎。
李廣有三個兒子,其中兩個兒子先李廣而死,三兒子為報父仇,偷襲衛青未遂,後被霍去病射殺。李廣的孫子李陵也善射,領兵深入匈奴,兵盡糧絕而降。武帝得知,將李陵母親、妻子全家斬首。李廣家聲從此不振。(《史記.李將軍列傳》、《歷史感應統紀》)
九十、霍光之妻貪妒成性
霍 光,漢朝平陽人,驃騎將軍霍去病的異母弟弟,資質端正,沉靜謹慎,深得武帝信任,被封為奉常都尉,出則奉車,入侍左右。武帝崩,霍光奉遺詔輔幼主昭帝即位,授司馬大將軍之職,威震海內。昭帝崩,霍光迎立昌邑王賀。賀因荒淫無道,不久被廢。霍光又迎立武帝曾孫病已(是為宣帝),攝政二十年,權傾內外。
霍光的夫人顯,為人貪妒成性,欲使小女為后,暗中指使御醫毒殺許后。宣帝追究主凶。顯將實情告訴霍光。霍光大驚,欲舉發其罪行,但因念夫妻情深,不忍上奏。
後來霍光去世,其子霍禹繼承侯位,其兄霍去病之孫霍雲、霍山皆為列侯。
宣帝親政,霍氏政敵當朝,有人洩露顯毒殺許后之事,宣帝聞知,收取霍氏兵權,削減霍氏勢力,霍氏漸生怨懼之心。
有一天,顯夢見霍光對她說:「你知道兒子要被逮捕嗎?」從此霍家怪事連連,宅內老鼠亂竄,常與人相撞,殿前樹上鴞鳥鳴叫,聲音淒厲恐怖,大門無故自壞。霍禹又夢見車騎追捕甚急,全家憂慮不安。於是霍山建議謀反,不久事機敗露,霍雲、霍山自殺,霍禹被捕,腰斬於市,顯及家眷皆棄市(斬其首而懸於市),霍氏親族連坐誅殺者數十家。(《漢書.霍光傳》、《歷史感應統紀》)
九一、王莽沽名釣譽
漢元帝時,皇后王政君有個侄子,名叫王莽。這個人很注意偽裝自己,對母親克盡孝道,對寡嫂孤侄盡心照料,在長輩面前禮貌有加,這都為他贏得了很高的聲望。
元帝死後,王莽利用外戚的身份把持朝政,又以小恩小惠收買人心,增加官僚俸祿,優待元老故臣,招攬天下名士;百姓受災,他獻田出錢救濟災民,自己則節衣縮食,不動葷腥;他還減輕刑罰,保護婦女。天下各色人等異口同聲地為他歌功頌德。
九二、孟他的伎倆
漢靈帝時,宦官張讓專權,朝政大事都由他掌握。張讓家中一些主管家事的奴僕也權力很大,威勢不小。許多人想升官發財,都設法巴結這些奴僕。
當時有個叫孟他的人,家財富饒。他一心想做官,但沒有門路。於是,他就拼命用家財去賄賂張讓的管家奴僕,幾年就把家產花光了。
那些管家奴僕都過意不去,問孟他說:「你究竟有什麼要求,請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能辦得到,一定盡力幫助你。」
孟他說:「我想請求你們對我當眾拜一拜。」
管家奴僕都笑了起來,說:「這麼一點小事,我們一定給你做到。」
當時,求見張讓的人非常多,門口停的車子常常有幾百輛,管家奴僕對有的來客整天不給通報,讓他們在門口等候,來客也只好乖乖地坐在車上。
有一天,張讓門口停的車輛特別多,孟他的車子最後才到。那些管家奴僕見孟他來了,都迎上前去,朝著孟他下拜,並領著他的車子,讓他單獨先進去。
眾人見了,都大吃一驚,認為孟他和張讓最有交情,於是,搶著把珍寶送給孟他,想走他的門路。孟他得了這些賄賂,又全部用來向張讓行賄,張讓非常高興。
九三、宋孝武帝百官哭墓
南朝宋孝武帝的殷貴妃死後,孝武帝率群臣到墓地哀悼,說:「誰哭得厲害,誰有賞。」
大臣劉德順立即捶胸頓足大哭起來。孝武帝很高興,賞他去當豫州刺史。
九四、盧藏用的詭計
唐代的盧藏用本來功名心很強,可他卻善於造作,隱居京師附近的終南山。當他由於清高之名而很快獲得朝廷徵用時,竟毫不隱諱地指著終南山說:「此中大有佳趣!」
九五、宗楚客欲壑難填
宗楚客,唐朝人,武則天堂姐的兒子。武三思舉薦他入朝為官,累次升遷,後來趨附韋后和安樂公主,升任中書令,又升至宰相。
宗楚客時常私下告訴親信說:「當年我地位卑賤的時候,時刻想要得到宰相一職,但得到了之後,並不感到滿足,有朝一日若能當天子,哪怕只當一天,也就滿足了。」
不久,臨淄王隆基起兵討伐韋后。韋后失敗,宗楚客也伏罪被殺。(《新唐書.宗楚客傳》、《歷史感應統紀》)
九六、羅汝楫奸佞禍殃子孫
宋朝高宗時,岳飛屢立戰功,秦檜心懷猜忌,要置岳飛於死地。
羅汝楫極力迎合秦檜心意,上朝誣奏岳飛居心叵測。
一代功臣,滿腔忠義,竟遭冤獄,被縊而死。
後來,羅汝楫回家奔喪,喪期未滿,自己也一命嗚呼了。
九七、嚴嵩學問濟惡
嚴嵩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奸臣。明世宗嘉靖年間(一五二二—一五六六),他擔任首輔,專橫拔扈,作惡多端達十五年之久。這麼一個卑鄙之人,竟是一個飽讀詩書、文學造詣很深的才子。
嘉靖十八(一五三九)年,京城上空彩雲滿天,人們都說這是五彩祥雲,是國家太平的吉兆。嚴嵩借此機會寫了一篇〈慶雲賦〉獻給明世宗。明世宗看後覺得語句典雅,詞藻華麗,比其他大臣所獻的詞賦高出一籌,因此越讀越愛讀,連連擊節叫好。嚴嵩趁熱打鐵,又寫了一篇〈大禮告成頌〉。世宗讀了,覺得字字珠璣,句句風流,更加愛不釋手。從此,世宗對嚴嵩另眼相看,嚴嵩也因此權傾一時。(《明史.嚴嵩傳》)
二、惡有惡報
九八、武乙射天
武乙,商朝的第八個帝王,昏庸無道,狂傲暴戾,為了炫耀自己,甚至想和天一爭高低。
他讓人造了一個偶像,當作天神,以能分勝負的遊戲和天神比賽,結果天神不能獲勝,他便用刑罰加以侮辱。
他又讓人用皮革作囊,裝滿血水,懸吊在空中,自己挽弓搭箭,仰面射去,直到血流滿地才肯罷手,自命為「射天」。
九九、商紂王荒淫無道
商紂王,殷商末代帝王,才能出眾,體力過人,然而嗜酒好色、荒淫暴虐。朝中大臣苦心勸諫,他總以巧辯拒絕,儘量掩飾自己的過失。
紂王登位八年,討伐有蘇氏,獲得絕色美女妲己,終日迷戀,不理朝政,建造高大的鹿台,以酒作池,懸肉為林,使青年男女在其間追逐嬉戲,生活的靡爛達到肆無忌憚的程度。
奢華的宮廷生活使稅賦日益加重,四海之內怨聲載道。為了震懾百姓,紂王加重刑罰,設制「炮烙之刑」,命人製做大銅柱,上塗油膏,下燃猛火,獲罪臣民被逼抱柱攀緣,支持不住便墜入火中掙扎哀號,可謂慘無人道,紂王與妲己卻以此為樂。
紂王的叔叔比干挺身而出,捨命勸諫。紂王惱羞成怒,說:「你以聖人之道教訓我,自以為是聖人。我聽說聖人心有七竅,讓我來驗證一下。」竟將比干的心臟剖出。
紂王無道,人神共怒。各路諸侯在周武王的率領下討伐紂王。因不得民心,士兵倒戈,紂王大敗而歸,逃上鹿台,投火自焚。
一○○、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寵愛一個叫褒姒的妃子,政治極端腐敗。
褒姒不喜歡笑,周幽王為了逗她笑,想盡各種辦法,可都沒能讓她開口一笑。
有個叫虢石父的人,為了討好周幽王,出了一個「烽火戲諸侯」的鬼點子。他讓周幽王帶著褒姒到驪山玩,晚上,派人點燃驪山上的烽火臺。諸侯們見到戰爭警報,以為是敵人攻打過來了,立刻帶領兵馬趕來相救。當他們知道受騙後,只好又氣又惱地回去了。褒姒看到諸侯趕來趕去,瞎忙一陣,不禁笑了起來。周幽王見褒姒終於露出了笑臉,非常高興,賞了虢石父一千兩金子。從這以後,周幽王為了讓褒姒開心,又幾次點燃烽火。
後來,周幽王廢了王后,立褒姒為后,把褒姒的兒子伯服立為太子。被廢王后的父親是申國的諸侯,他聯合其他幾個諸侯,一起討伐周幽王。周幽王連忙點起烽火召集救兵。可是諸侯們上過幾次當後,以為又是周幽王在逗褒姒開心呢,誰也不來援救。
一○一、杜伯的遺言
《墨子》記載:周宣王時,大臣杜伯無罪被殺。臨刑前,杜伯說:「君主枉殺我!如果死後無知,那就罷了;如果死後有知,那麼不出三年,我必定讓君主知道後果。」
第三年,周宣王會合諸侯在東郊圃田打獵,隨從數千人,佈滿山野。正午時分,眾人見杜伯乘著白馬白車,穿紅衣,戴紅帽,手拿紅色弓箭,追趕周宣王,射中周宣王的心臟。周宣王一聲慘叫,倒伏在弓袋之上,跌落馬下,折斷脊骨而死。
一○二、衛懿公好鶴亡國
衛懿公生於王侯之家,自幼生活安逸,對民間疾苦一無所知,在西元前六六八年繼位後,終日只知奢侈淫樂,臣民對此都心懷怨恨。
衛懿公有個特別愛好,就是喜歡養鶴。鶴的潔淨羽毛、修長頸項、亭亭而立的身姿,常常讓他喜不自勝、如癡如醉。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懿公好鶴,那些想求官邀寵的大小官吏便千方百計驅使百姓捕鶴。於是,衛懿公的宮中到處都養著鶴,宮苑不夠了,就不斷擴建,百姓負擔越來越重。
衛懿公按品質、體姿將鶴封為不同官階,享受相應俸祿;衛懿公出遊,這些鶴也分班侍從,各依品第,乘載於華麗車中。衛國平白增加了成百上千的「官」,每個官都有各自的侍從、宅第、俸祿、車乘,凡此種種,都需要錢,國庫不夠,衛懿公就下令向百姓強徵;至於百姓的溫飽,他全然不顧。
衛懿公好鶴荒政、衛國人心離散的消息傳到北狄。北狄王正愁手下數萬騎兵無獵可狩,於是率二萬騎兵向衛國突襲而來。
衛懿公聞訊大驚,忙下令徵兵。百姓受夠了衛懿公橫徵暴斂的苦,便大聲叫嚷說:「讓大王派那些鶴去打仗好了!它們都享受大夫的俸祿,而我們窮得連飯都吃不飽,怎麼有力氣打仗呢?」這話一傳十、十傳百,人們對徵兵號令全都不理不睬。衛懿公見狀,乾脆派軍士四處抓壯丁,發給兵器,編入軍中,強行開往前線。
西元前六六○年臘月,二萬北狄騎兵向衛國軍隊發起排山倒海般的攻擊。衛國軍隊平時缺乏訓練,無心作戰,一衝就散。衛懿公來不及撤退,被狄兵團團圍住,慘死在亂刀之下。隨行的大臣悉數被擒,裝入囚車,被逼向衛都朝歌城中喊話,要衛國臣民投降。後來狄軍衝入城中,不及逃避的百姓全遭殺害,屍骨堆滿城郭。
一○三、戎王的悲哀
春秋時期,關中地區的西邊居住著一個叫「戎」的遊牧民族,他們分成各個部落,文化比較落後,對中原各諸侯國的文物制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西元前六二五年,戎王聽說秦國很強大,就派心腹大臣由余到秦國考察。
由余原本是晉國人,後因故逃亡戎地。他到了秦國後,秦穆公熱情地接待了他,帶他參觀宮室、庫藏、城邑和街市。通過交談,秦穆公發現這位戎族使者竟是位知識淵博的人,就向他請教:「寡人常聽說古代賢王的事蹟,但對他們的興亡原因想不透,不知先生有何高見?」
由余說:「臣以為興亡的關鍵,在於節儉和奢侈,節儉的君主得到諸侯的擁護,奢侈的君主遭到天下的拋棄。如堯治天下時,用土燒製的碗吃飯,用土燒製的杯子喝水,他的領土廣闊無邊,沒有哪個諸侯不屈服。舜治天下時,製作飲食器皿,砍伐山上的樹木,先用刀鋸削割成器,再把鋸痕磨光,還要在上面刷上漆,諸侯便以為他已奢侈起來,不服從的諸侯就有十幾個。禹取得天下後,開始在祭器外面塗上黑色的墨,用紅色的朱砂描畫內壁,用素色花紋的絲綢做車墊,草席四周飾以斜紋的邊,酒杯也畫上彩色的花紋,食器上更佈滿裝飾。與舜相比,禹更奢侈了,因而不服從的諸侯增加到三十幾個。夏之後是商,商王給自己製造了天子乘坐的高級車子,豎起了有九條飄帶的旗幟,飲食器具都經過精雕細琢,墊子和席子都編出花紋,這樣更加奢侈了,因此不服從的諸侯多達五十幾個。由此可見,為王者越是奢華,反對他的諸侯就越多。所以,臣以為節儉是興邦治國的根本原則。」
秦穆公對由余的話非常讚歎,心中不由得對由余產生敬慕之情。由余走後,秦穆公把內史廖請來,對廖說:「寡人聽說『鄰國有賢臣,是本國的憂患』,由余就是賢臣,也就成了秦國的憂患,你看怎麼辦才好?」
廖想了一下,回答:「戎國偏僻閉塞,戎王居所簡陋,從未聽過中原五音,也未吃過中原五味,主公不妨送幾名女樂、廚師給戎王,讓他沉溺聲色,攪亂他的國政。然後延長由余回國的時間,乘機將他扣留下來,使君臣間產生隔閡,這樣我們就可打由余的主意了。」
秦穆王覺得這個主意很好,就派廖將十六名歌女樂伎和幾名高級廚師送給戎王。
戎王見了十六名妙齡歌女,不禁目迷神奪,吃了高級廚師烹製的佳餚,更是樂不可支,整天飲酒作樂,神魂顛倒,搭起的華麗帳篷也不願拆掉,整整一年沒有遷居,牛羊老待在一個地方,因缺乏水草死了一半。
秦穆公見第一步目的達到,就放由余回去。由余回去後屢次向戎王勸諫,可過慣了安逸生活的戎王再也不願恢復過去那種逐水草而居的原始生活,對由余不理不睬。由余見自己再也待不下去了,就離開戎王來到秦國。秦穆公親自迎接他,拜他為上卿,向他瞭解戎王的兵力和戎地的地形,發動對戎地的進攻,先後吞併了十二個國家,拓地千里,一舉成為西部霸主。(《韓非子.十過》、《呂氏春秋.不苟》、《史記.秦本紀》)
一○四、鄭靈公與子公的義氣之爭
西元前六○五年春天,楚國送給鄭靈公一隻大黿。第二天早朝時,子公(公子宋)和子家(公子歸生)相遇,子公忽然覺得自己的食指無緣無故跳動起來,不由得意地對子家說:「我們今天要有口福了!」
子家不解地問:「你怎麼知道今天會有口福?」
子公答道:「因為我的食指跳動了。」
子家聽了,更是莫名其妙,食指跳動與口福有什麼關係呢?
子公見他一臉茫然的樣子,就解釋說:「我上次出使晉國,路上食指亂跳,結果當天席上吃到了石花魚;後來出使楚國,食指又跳,結果又吃到了天鵝和合歡橘,次次如此,無不應驗。今天不知又有什麼奇珍異味可嚐了!」子家對他的話半信半疑。
兩人進宮,見屠夫正在殺那大黿,不由會心地大笑起來。鄭靈公見兩人這副模樣,覺得奇怪,就問:「你們笑什麼?」子家就把子公的話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子公在一旁滿臉得意。
鄭靈公原本想請各位大夫同嚐黿羹,現在見子公如此得意,不由得心中惱怒,想:寡人請客,倒為你的靈異驗證了!就對子家說:「你別吹得神乎其神,到底應驗不應驗,還得看寡人的心情呢!」
中午時分,內侍佈置好席位,鄭靈公招呼大夫們一一入席。眾人都坐好了,唯獨子公被冷落在一旁。在他惶惶四顧間,鄭靈公發話了:「子公,你說你的食指如何應驗,寡人今天偏不請你,看看到底是你的食指靈,還是寡人的賞賜靈!」說話間,內侍們正在把鼎內煮好的黿羹盛入食器端上宴席。
子公受不得如此奚落,只覺得血往上衝,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衝到鼎前,伸出食指,蘸了點黿羹就往嘴裡嚐。
鄭靈公見他當著自己的面如此放肆,不由得火冒三丈,吩咐左右把子公拉下去殺了。眾大夫急忙勸解,才平息了這場風波。
從此,君臣關係惡化,子公對鄭靈公恨之入骨,漸萌殺機。
這年夏天,子公趁鄭靈公秋祭齋宿之際,派勇士潛入齋宮,將裝滿沙土的皮口袋壓在鄭靈公身上,使他窒息而死。
靈公死後,其弟襄公繼位。靈公的死因漸漸暴露,襄公下令盡殺子公一族。第二年,參與策劃暗殺的子家一族也被逐出鄭國。
一○五、蔡哀侯好色招禍
春秋時期,好色輕浮的蔡哀侯娶陳侯的長女為夫人。
息侯也娶陳侯的次女息媯為夫人。息媯長得如花似玉,姿色絕世。
一次,息媯歸寧陳國,道經蔡國。蔡哀侯得知小姨子路過,馬上將她迎入宮中,擺設酒宴,殷勤款待。席間,蔡哀侯被息媯的美色所動,言語輕佻,有失莊重。
息媯心中不快,回國後就把蔡哀侯的劣跡告訴了息侯。息侯怒火中燒,欲借強大的楚國懲罰蔡哀侯,就遣使者入貢楚國,在楚文王面前挑撥說:「貴國國富兵強,諸侯臣服,惟有蔡侯不肯歸附,大王假若假裝來攻我國,我國向蔡國求援,蔡侯必來相救,那時我們裡應外合,必可打敗蔡軍,俘虜蔡侯,那時候就不怕他不肯臣服了。」
楚文王依計興兵討伐息國。息侯求救於蔡侯。蔡侯果然親率大軍來救。息軍和楚軍兩面夾攻,在新野大敗蔡軍,將蔡哀侯俘虜到楚國。
蔡哀侯知道中了息侯的計謀,氣得咬牙切齒,發誓要報仇雪恨。
楚王接受大臣的建議,釋放了蔡哀侯。蔡哀侯臨行前對楚王極力稱讚息媯的美色。
楚王也是個好色之徒,聽說息媯天下無雙,便以巡視為名,來到息國,一見息媯,大為驚歎,於是滅了息國,將息媯帶回楚國,立為夫人。
息媯在楚國三年,生了兩個兒子,但總是不發一言。楚王問其緣故。息媯流著淚說:「我是一個婦人,而侍奉兩個丈夫,竟不能守節以死,還有什麼臉面對人說話呢?」說罷淚流不止。
一○六、蔡桓公之死
春秋時期,扁鵲覲見蔡桓公,說:「大王的皮膚裡有一點小病,不治的話恐怕以後會發作。」
蔡桓公說:「我沒有病。」
扁鵲走後,蔡桓公說:「醫生總是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以此作為自己的功勞!」
過了十天,扁鵲又去覲見,對蔡桓公說:「大王的病已到了肌肉裡了,不醫治的話會惡化下去。」蔡桓公還是不予理睬。扁鵲走後,蔡桓公又一次不高興。
再過十天,扁鵲對蔡桓公說:「大王的病已到了腸胃,不醫治的話真的要惡化了。」蔡桓公仍不理睬。
又過了十天,扁鵲遠遠望見蔡桓公,轉身就跑。蔡桓公派人前去詢問。扁鵲說:「大王的病已無法醫治了。」說完之後就逃離蔡國,去了秦國。
一○七、晉景公的夢
春秋時期,晉景公突然得了重病,宮中御醫一個個束手無策。
晉景公派人到秦國請名醫。秦桓公派扁鵲的學生高緩給晉景公診病。
高緩正在路上的時候,晉景公晚上做了一個怪夢。他迷迷糊糊睡著以後,忽然看到自己鼻子中跳出兩個核桃般大的小孩,一個說:「高緩是秦國最有名的醫生,如果他來了,恐怕會傷到我們,我看最好避一避。」
另一個回答:「我們躲到膏的下邊、肓的上邊,他能拿我們怎麼辦?」(膏:心尖脂肪,肓:隔膜。)
高緩先生來到宮中,給晉景公診了脈,搖搖頭說:「病灶在膏的下邊、肓的上邊,針灸和藥力達不到,不能治了。」
晉景公驚歎:「你所診斷的,正和我昨夜的夢境相符,你真是個了不起的醫生!」於是就賞賜了他,讓他回去了。
過了沒多久,晉景公就病死了。 (《左傳.成公十年》)
一○八、君殺唐鞅
一天,宋王問相國唐鞅:「我殺戮的人夠多了,可是大臣們反而越發不怕我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唐鞅回答:「這是因為大王殺的人都不是好人。大王只殺壞人,好人自然不畏懼大王。大王如果不分好壞地殺戮,這樣,他們朝不保夕,就會敬畏大王了。」
一○九、齊襄公的惡報
齊襄公與妹妹文姜私通。文姜嫁給魯桓公之後還舊情未斷。齊襄公四年(西元前六九四年)的時候,魯桓公到齊國濼水(山東歷城)和齊襄公相會,為周朝皇室公子議婚,文姜以歸寧為由同到齊國。齊襄公乘機與文姜私通。魯桓公知道後憤怒地責問文姜。文姜告知齊襄公。齊襄公假意設宴款待魯桓公,乘魯桓公酒醉,密囑公子彭生抱入車中殺害。彭生見魯桓公睡熟,用力拉其脅。魯桓公脅骨折斷,大叫一聲,氣絕身亡。
魯國要求追查兇手。齊襄公就將彭生問斬了。
後來,齊襄公到貝邱山(山東博興)遊獵,忽見一頭大豬向他的馬車奔來,左右隨從都大驚失色,說是公子彭生。齊襄公大怒,說:「彭生怎敢犯我!」手拿弓箭,連發三箭都不中,那頭大豬直立起來,放聲哀嚎。齊襄公毛骨悚然,從車上掉下來,跌傷左足,失落繡花鞋一隻,被大豬銜去。
齊襄公曾派遣大將連稱、副將管至父帶兵守衛邊境,連稱和管至父臨出發前央告齊襄公說:「這是苦差事,我們也不敢推託,請您給個期限。士兵們也都有家,您得講好什麼時候派人來接班。」
齊襄公正在吃甜瓜,隨口說:「好吧!明年吃瓜的時候,我派人接你們的班。」
第二年夏天,連稱和管至父見齊襄公沒有換防的意思,就派一名軍官帶著甜瓜去見齊襄公。齊襄公見了甜瓜,想起去年說的話,但他當時不過隨口說說,根本不想兌現。於是氣呼呼地對軍官說:「我叫你們怎麼著就怎麼著!回去跟他們說,到明年吃瓜的時候再說,急什麼?」
那位軍官回去一說,連稱和管至父差點氣炸了肺。
齊襄公的堂弟公孫無知,因被齊襄公疏貶,心懷不平,聽說齊襄公出獵受傷,乘機聯絡連稱、管至父等人殺入宮中。齊襄公躲在門後。連稱等人遍搜不獲,忽見門下露出一隻鞋子(就是齊襄公出獵時失落的鞋子),知門後有人,打開一看,發現齊襄公在門後縮成一團,便弒殺了他。(《左傳.莊公八年》、《歷史感應統紀》)
一一○、齊桓公的晚年「清福」
齊桓公拜管仲為相,整軍經武,發展生產,鼓勵工商,扶危濟貧,又選賢任能,治理四方,由是齊國大治,萬民歸心,兵糧充足。
齊桓公採納了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尊崇信義,會盟各國,稱霸諸侯。在北方,幫助燕國擊退山戎,還依禮制割與燕國土地,更加贏得了廣大諸侯的信從,又救邢復衛,名聲大振,各諸侯國紛紛歸附;在南方,聯合八國軍隊討伐恃強淩弱的楚國,解救了鄭國的危難,鞏固了霸主地位。天子周襄王賜齊桓公文武胙(以往只分同姓的宗廟胙肉)、彤弓矢、大輅(供天子用的大車),並尊稱其為「伯舅」,見王不拜,可謂榮耀至極。
齊桓公三十五年所苦心追求的,於今都已達到,因而心滿意足,不再有什麼雄心壯志,將政事全部託付給管仲,自己便在宮中享起了清福。
齊桓公素來好色,除正夫人三名、如夫人六名,又搜羅了二百多名美女充斥後宮。他讓工匠在後花園裡造了一條街,二百多名美女各居一宅,令宮女、太監們在街上做各種生意,自己就整天在街上廝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娶新娘。
跟他胡鬧的近侍中,有三個最受寵愛:一個是廚師易牙,一個是太監豎刁,還有一個弄臣開方。
一年冬天,管仲病將不起,齊桓公親自探望,談起朝事,齊桓公問:「仲父萬一不起,國政可托何人?」
管仲說了些老臣,都不合桓公心思,桓公只想找個聽話的角色,於是他問:「易牙怎麼樣?」管仲搖頭說不行。桓公問:「易牙掌管寡人飲食,寡人因未嚐過嬰兒之味偶露憾色,易牙烹其幼子滿足寡人願望,可見他愛寡人勝過自己骨肉,仲父為何說他不行?」
管仲答道:「人之至情莫過至親,他對親生骨肉如此殘忍,怎會對主公有真愛?」
桓公又問:「豎刁怎麼樣?他自受宮刑來宮中服侍寡人,總是愛寡人勝過愛自身。」
管仲又搖頭答道:「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保護自己不受傷害。豎刁連自身都敢傷害,何論對他人呢?」
桓公再問:「衛公子開方,放棄太子位,來齊國效力,在朝十五年,勤政至忠,未回衛國一次,甚至連父母去世都未去奔喪,可算對寡人忠心耿耿了吧?」
管仲仍然搖搖頭,答道:「父母生養大恩都可棄置腦後,世上還有何恩何德可使他留戀呢?」管仲見齊桓公默不作聲,嘆了口氣說:「臣將不久於人世,有一事不得不對主公直言,這三人,主公一定不能重用,他們一旦得勢,齊國必亂!」
西元前六四三年,管仲去世,接著其他大臣也相繼去世或休仕。齊桓公起先對易牙、豎刁、開方疏遠了一陣,時間一長,經不住三人的阿諛奉承,又重新起用,且比以前更加依賴。三人便肆無忌憚地干預起朝政來,弄得朝野人心離散。
這時,後宮又因立嗣問題起了內亂,各位夫人與佞臣暗結私黨,互相猜忌。齊桓公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老而昏庸的齊桓公一病不起,易牙、豎刁乘機另立新君,假傳君旨,不准一切人入內探視,同時又斷了齊桓公的飲食。過了三天,見齊桓公還沒咽氣,他們乾脆將齊桓公周圍服侍的人全部趕走,隔斷內外風聲,只在牆下留了一個狗洞般的出入口,每天讓內侍進去窺視桓公的生死。
彌留之際的齊桓公饑渴難耐,呻吟輾轉,後悔沒聽管仲之言,最後拉起床巾裹住自己的臉,嘆息幾聲,死了。
齊桓公死後,無人料理,屍體腐爛,蛆一直爬出戶外。諸公子忙於爭位,互相攻殺。易牙、豎刁、開方為所欲為,大殺忠臣,局勢大亂。齊國一代霸業就此煙消雲散。(《管子.小稱》、《史記.齊太公世家》、《左傳.僖公十七年》)
一一一、二桃殺三士
喜歡熱鬧的齊景公羅致了一批奇人異士隨侍左右,以優厚的禮遇將他們養在宮中,其中最出名的是田開疆、古冶子、公孫捷三位勇士。
田開疆身如鐵塔,勇冠三軍,與晉國一戰,連殺晉軍數將,一個人就俘虜了晉國甲士五百餘人,為齊國確立東部霸主的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古冶子輕功非凡,一次同齊景公一起渡黃河,突遇狂風巨浪,一隻大黿從水中冒出,一口從齊景公身邊叼走了一匹馬,情勢十分危急。古冶子奮身躍入河中,與大黿血戰,力斬大黿。
公孫捷身高一丈,面如靛染,雙目突出,力舉千鈞。一次陪齊景公在山中打獵,一隻猛虎忽然撲向齊景公,公孫捷奮不顧身,赤手空拳與猛虎搏鬥,將猛虎打死。
這三個人勇猛有加,卻不明事理,結為異姓兄弟,互相標榜,挾勇恃功,自稱「齊國三傑」,上朝時傲慢無理,下朝後更是飛揚跋扈,狂傲不可一世。久而久之,成了朝野間的一個毒瘤。
一年,魯昭公來到齊國,齊景公設宴款待,晏嬰以相國身份出席作陪。公孫捷等三人佩劍坐於廊下,一派目中無人的樣子。
席間,晏嬰奏道:「園中蟠桃已熟,是否採幾枚來佐酒?」景公同意。晏嬰便親自帶著隨從到園中摘了一盤桃子回來。這種蟠桃品種十分稀貴,結桃不多,但個大色豔,異香撲鼻。齊魯二君吃後讚不絕口。見盤中還剩下兩枚桃子,晏嬰建議景公賞給有功勇士,以示犒勞,同時讓魯君一睹齊國勇士的風采。
齊景公就傳令說:「堂下的侍臣向魯君自陳功績,由相國當評判,功大者食桃一枚。」
話音剛落,公孫捷一步跨出,說:「我陪主公出獵桐山,有一斑斕猛虎欲傷主公性命,被我雙拳打死,救下主公一命,這個功勞可否吃一枚桃子?」
晏嬰說:「保駕斃虎,功勞實在大,當然應賞美酒一爵、鮮桃一枚!」
古冶子一見,忙說:「且慢,打虎確實不易,但我跳入黃河與妖黿搏鬥,保駕護主,功勞如何?」
齊景公插口說:「當時河上波濤洶湧,大黿鼓浪而來,一口將一匹馬拖下水去,又返身沖向寡人,若無古冶子,寡人命將不保!該賞!該賞!」晏嬰聽了,忙取美酒一爵、蟠桃一枚賞給古冶子。
一旁的田開疆按捺不住了,跨上一步說:「我領軍出征,破晉克徐,促成主公盟主之位。斃虎殺黿,不過是個人小事,我血戰千里,反而不能得賞,這豈不分明折辱我與齊魯二君跟前,今後有何面目見人?」說著就拔劍自刎了。
公孫捷、古冶子見狀大驚,說:「我等結拜為兄弟,誓同生死,現在卻因我倆得賞,致他於死命,我倆又有何臉面苟活世上?」說罷,也雙雙拔劍自刎。(《晏子春秋.內篇諫下二》)
一一二、知伯驕橫喪身
春秋末年,晉國卿大夫各族之間兼併鬥爭,到後來只剩下知、趙、韓、魏四家。知氏後來居上,不僅爭奪到執政卿的位置,而且兼併了大量土地,領地迅速擴大。由於知氏在四家中最為強大,其首領稱為「知伯」,而其他三家仍稱為「子」。知伯以其強大的勢力和執政卿的地位,專橫跋扈,不可一世。
西元前四五五年,知伯與韓康子、魏桓子二卿一起喝酒,知伯不僅在酒席上狂傲無理,而且事後竟向韓康子索要土地。韓康子在家宰的勸說下,忍得一時之氣,送給知伯一個上萬戶的大邑。
知伯見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萬戶大邑,高興極了,於是如法炮製,又去向魏桓子要地。魏桓子的家宰也說:「不如給他土地,讓他驕狂起來,到處樹敵,我們正好暗中結交反對他的人,同仇敵愾對付他。」於是魏桓子也給了知伯一個萬戶大邑。
知伯連連得手,又讓手下去找趙襄子索要土地,想不到趙襄子一口回絕。知伯大怒,立即調集韓、魏兩家甲兵一起去攻打趙氏。趙襄子寡不敵眾,且戰且退,一直退到經營多年的晉陽城。此城城牆高聳,異常堅固。知伯驅兵攻城,攻了一年也攻不下來。
知伯想出個惡毒的主意:徵調全國民役,將晉江上游阻斷,另挖新渠,放水去淹晉陽城。當時正值雨季,山洪暴發,狂暴的晉河水順著新挖的河渠直沖晉陽城。不多日,城中房屋倒塌,糧食漸盡,但因趙襄子平時厚待晉陽百姓,所以城中軍民並未離心。
趾高氣揚的知伯叫魏桓子、韓康子陪他登高察看水勢,對他倆說:「我今天才知道,水也可以滅亡別人的國家啊!」說罷哈哈大笑。魏桓子和韓康子一聽此言,不由臉色大變,原來,魏、韓兩家的安邑、平陽也有汾水、絳水流過,今天知伯可以掘晉水滅趙襄子,明天豈不也可用同樣的方法滅掉他們?
知伯的家臣注意到兩人神色有異,回營後對知伯說:「韓、魏兩家恐怕要反叛你了!」知伯問他為什麼,他就將其中的利害關係說給知伯聽。可是忘乎所以的知伯並未將他的話放在心上。
晉陽城中的趙襄子派一名心腹連夜出城,悄悄找到韓襄子和魏桓子,對二人說:「唇亡則齒寒,趙氏如被知伯滅掉,接下來必定輪到你們兩家!」韓、魏二人早有同感,只是一時沒有機會,現在趙襄子既已派人來聯繫,馬上一拍即合,於是三家締結了盟約。
次日夜裡,趙襄子派兵出城,偽裝成韓、魏兩家的軍士,襲擊了知伯派駐晉河堤壩的軍吏,挖開堤壩的另一面,晉河水猶如狂暴的野獸,掉過頭來直灌知伯大營。知伯的軍隊頓時被洪水沖得亂作一團,趙襄子乘勢從正面發起攻擊,魏、韓兩家從兩翼夾擊,知伯軍隊全軍覆沒。趙襄子將知伯處死,又將知家滿門抄斬,還不解恨,又將知伯的頭骨做成瓢狀,外面刷上油漆,專門用來小便,把它叫做「夜壺」。知伯所有的田邑也被趙、魏、韓三家瓜分。
一一三、夫差三呼公孫聖
吳王夫差枉殺臣子公孫聖,丟棄在胥山。後來吳王兵敗路過胥山,對太宰說:「我過去殺了公孫聖,現在路過這裡,深感上畏蒼天、下對不起地下之靈,內心不安,不敢前去。你到山前喊公孫聖,如果公孫聖的靈魂還在,就會有回應。」
太宰就走到山前呼喊:「公孫聖!」
只聽山上回應一聲「在!」三呼而三應。
吳王非常恐懼,對天長嘆:「蒼天,蒼天!難道我還能再回去嗎?」
一一四、衛鞅苛政
衛鞅是衛國公子,愛好法家刑名之學,逃亡到秦國,秦孝公拜他為左庶長,讓他制定新法。衛鞅起草了改革法令,包括發展農業,廢除舊習,統一度量衡,加強中央集權等。
新法政令非常嚴苛,規定:百姓五家為一保,兩保十家相連,互有糾察檢舉之責,一家有罪,九家共同舉發,若不舉發,十家連帶處罪;百姓一家有兩男以上,不分居的,加倍徵收賦稅;從事工商因懈怠以致貧窮的人,就收他的妻子充當官府奴婢。
新法剛公佈時,百姓議論紛紛,有人說新政令不便民,有人說新政令便民,衛鞅把議論新政的人拘押到官府斥責說:「法令既然公佈實施,你們應當遵令奉行,說不便民是違抗政令,若說便民是諂媚政令,都是擾亂民心的非法之徒,一概發配邊疆!」百姓從此不敢議論政令。
改革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可是衛鞅堅持變法,而且提出新法令的推行要從貴族開始。
太子駟反對變法,衛鞅不便對他施刑,就懲罰了他的兩個老師,一個割掉鼻子,一個臉上刺字。從此,大家都倍加小心地遵守新法了。
十年後,秦國成為最強大的國家。為了獎勵衛鞅,秦孝公將商邑的十五個縣封給了他,從此人們叫他商君或商鞅。
商鞅雖然成功地治理了秦國,但他為人刻薄,缺乏仁慈,只是用強力壓服人民罷了。
兩年後,秦孝公去世,太子駟繼承了王位,史稱秦惠王。兩位受刑的太子師聯合貴族紛紛起來反對商鞅,並誣陷他要謀反。於是,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慌忙出逃。
逃到一家旅館,店主要求他出示證件,商鞅不敢暴露身份。店主只好抱歉地說:「商君的法令規定,如果讓沒有證件的人住宿,留他住宿的人也要一起被治罪呀!」
商鞅仰天長嘆:「唉!沒想到我設此法,竟自害己身哪!」
一一五、趙括「天下無敵」
戰戰國末年,秦國佔領了韓國九座城池,又向韓國的上黨進攻。韓國將領不願向秦國投降,就把上黨獻給了趙國。趙孝成王派軍隊接收了上黨。
幾年後,秦國又派王齕出兵包圍了上黨。這時,趙國著名將領趙奢已經去世,趙王就派老將廉頗出征。廉頗堅守陣地,不和強大的秦軍正面交鋒。秦軍一籌莫展。
秦國大臣想出了調虎離山之計,派奸細到趙國散佈謠言。幾天之後,趙國人都紛紛議論說:「秦國根本不把廉頗放在眼裡,趙國馬上就要被打敗了!現在秦國最害怕的是年輕有為的趙括啊!」
趙括是趙奢的兒子,他從小就愛學兵法,自以為天下無敵,連父親都不放在眼裡。
趙孝成王立刻召見了趙括,問他能不能打退秦軍。趙括很有把握地說:「王齕只是廉頗的對手,要是讓我帶兵,打敗秦軍不在話下!」趙王聽了非常高興,立即拜趙括為大將,讓他去接替廉頗。
藺相如知道趙王的決定後,立刻求見趙王,說:「趙括雖然熟讀兵書,可他並不會靈活運用書上的兵法。大王千萬不能單憑他父親的名氣,就派他擔當大將的重任啊!」
趙括的母親也請求趙王收回成命,對趙王說:「我兒子的確熟讀兵書,如果談論起兵法,他父親也難不倒他。可是,他把帶兵打仗看成遊戲一樣,而且目中無人。他父親在世時,曾經對我說:如果哪一天趙國任用趙括做大將的話,說不定趙國就會毀在他手裡啊!」
趙王安慰說:「夫人不要擔心,我已經決定了。」
趙括的母親見勸說不了趙王,就提出一個請求:「如果趙括出了差錯,請求大王不要株連我們全家。」趙王答應了。
趙括到了前線,把廉頗定下的戰術全部推翻,撤換了大批軍官,主動向秦軍發起進攻。秦軍剛一交戰就假裝戰敗,連連後退。趙括不知是計,奮起直追,一直逼近秦軍大營。秦軍把趙軍分割包圍,切斷了運糧的道路。孤立無援的趙軍斷糧挨餓,軍心渙散。
四十多天後,趙括只好親自衝鋒陷陣,結果,還沒衝到秦軍陣前,就被亂箭射死了。趙軍頓時大亂,四十多萬將士全都做了俘虜。秦將白起怕投降的趙軍造反,將這些將士全部活埋了,只留下年齡最小的二百四十人,放他們回國報喪。全體趙國人都沉浸在悲憤之中。 (《史記.白起列傳》)
一一六、白起自刎
白起,戰國時秦國將領,善於用兵,與趙國將領趙括長平一戰,坑殺四十萬降兵,前後殺敵四十五萬人,趙國人不寒而慄。
後來,秦王攻打趙國邯鄲,屢戰不利,秦王又想啟用白起。白起推辭不受,秦王強迫命令,白起托稱病重。秦王大怒,將白起貶為士伍,放逐陰密。
白起出了咸陽西門,途經杜郵。應侯范睢向秦王上奏說:「白起遷貶,心中不服,口出怨言。」於是秦王賜給白起一把寶劍,命他自殺。
白起憤憤不平地說:「我有何罪,而至如此下場?」思惟良久,長嘆一聲,說:「我本來就該死,長平之戰趙國降兵數十萬,我將他們全部坑殺,此罪足以致死。」於是自刎而死。 (《史記.白起列傳》、《歷史感應統紀》)
一一七、秦始皇暴政
秦始皇嬴政吞併六國,統一天下,自封為「始皇帝」,焚書坑儒,世稱「浩劫」。為了防止有人反叛,秦始皇收集天下兵器,聚於咸陽,熔成大鐘,鑄成金人,又建築長城,營造阿房宮,為此橫徵暴斂,民不聊生。
始皇三十六年(西元前二一一年),天空出現異常星相,象徵皇帝將有凶事降臨。適逢東群地方(河北濮陽)落下一塊隕石,有人在隕石上刻了字說:「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知道這件事,很是不快,派人追查,查不出結果,竟將周圍居民全部殺死。
一日,秦始皇夢見和海神交戰。朝中占夢博士說:「水神,人不可得見,大抵都以大魚蛟龍一類的形象應現。」於是下令入海搜捕巨魚,從琅玡至成山一帶,都沒發現大魚,到達芝罘(煙臺福山),用連弩射殺了一條大魚。
一一八、李斯嫉賢妒能
戰國時期的李斯和韓非都是荀卿的學生,李斯知道自己的才能比不上韓非。
秦王見到韓非所寫的《說難》,讚歎不已,恨不得馬上見到韓非。後來,韓非出使秦國,秦王與韓非相談甚歡。
李斯害怕韓非得到秦王的寵信,就在秦王面前說韓非的壞話,使得韓非含冤入獄。韓非想要親自向秦王陳述,李斯不讓他有機會覲見。韓非因此死在獄中。
秦王併吞天下,稱始皇帝,任用李斯為相。
始皇三十四年(西元前二一三年),李斯奏請秦始皇焚書坑儒,相對談論詩書者斬首於市,引古非今者誅殺親族。
時過三年,秦始皇去世,宦官趙高脅迫李斯偽造始皇遺詔,逼迫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次子胡亥即位。
胡亥成為二世皇帝後,聽從趙高的讒言,害死了一些將軍,並殺害自己的兄弟姐妹。接著,趙高又準備向李斯下手,以便獨攬朝政。
趙高故意對秦二世說:「皇帝要顯得尊貴,應當深居簡出,不輕易和大臣見面。今後朝廷的事就由我來辦理,我天天向陛下報告。陛下考慮好了再作決定。這樣,大臣們就不會小看陛下了。」
與此同時,趙高慫恿李斯求見秦二世,勸諫不要再徵發老百姓去修建皇宮和陵墓。結果,秦二世對李斯一再求見非常惱怒。趙高乘機進讒,誣告李斯的大兒子李由與起義軍首領項梁私通,準備謀反。秦二世信以為真,命趙高調查李斯通敵之事。
這時,李斯才知道趙高在設計害他,便與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一起,聯名給秦二世上了一道奏章,要求撤掉趙高的職務,停止修建皇宮和陵墓,減輕賦稅和徭役。但秦二世已經完全聽信趙高的話,竟把李斯等三人抓進監獄。
李斯希望見到秦二世澄清事實,不願不明不白地死去。於是,趙高天天派人拷打李斯,硬逼他承認和李由一起通敵謀反。
李斯實在忍受不了嚴刑拷打,只得招供。之後,他找了一個機會,給秦二世上書,陳述冤情,但奏書卻落到趙高手裡。
趙高怕有朝一日事情敗露,便讓心腹扮成秦二世親自派遣的官員,去監獄輪番審問李斯。李斯每次要求申雪,都被那些人再拷打一頓。逼得他再也不敢說實話了。後來秦二世真的派人去核對供詞,李斯以為是趙高派來的人,便供認不諱。
秦二世看了定案的文書後,高興地對趙高說:「要是沒有你郎中令,寡人差點遭到丞相的愚弄!」
不久,派去調查李由的專使回來了,說李由已被項梁殺死。趙高以為死無對證,假造李斯、李由父子通敵謀反的罪狀,去向秦二世報告。秦二世下令將李斯腰斬,李斯的家人也一併處死。
一一九、秦二世草菅人命
秦二世胡亥從老師趙高那裡學了許多陰險毒辣的手段。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殺害了王子、公主,還殺害了蒙恬、蒙毅、李斯等大臣。尤其令人髮指的是,他竟活埋了修築秦始皇陵墓的民工。
秦二世的暴虐引起各地民眾的反抗,秦王朝很快就滅亡了。
一二○、呂後毒殺趙王
呂后,漢高祖劉邦的正妃,性情殘忍,生太子劉盈,性情仁弱。
寵妃戚夫人的兒子趙王如意聰敏過人,深得高祖歡心。高祖打算廢太子劉盈,立如意為太子。但因大臣力爭,不得實現。呂后從此對戚夫人母子仇恨日深。
高祖病逝,劉盈繼位,史稱漢惠帝。呂后立刻囚禁戚夫人,又詔令趙王如意回京。惠帝得知母后要加害弟弟如意,親自迎接趙王入宮,兩人一同起居飲食,呂后找不到機會下手。
一天,惠帝早起出外打獵,趙王尚未起床。呂后立刻命人送去毒酒,賜他一死。
趙王死後,呂后還不解恨,下令把戚夫人的手腳砍得跟豬的四蹄一樣短,挖去雙眼,熏聾兩耳,又給她飲啞藥,把她扔進豬圈,稱她「人彘」(人面豬),使她求死不得。
呂后對自己的「傑作」很得意,派人請惠帝前來觀看。惠帝見戚夫人慘狀,驚駭大哭,病倒年餘,不能起身,常嘆息說:「如此殘酷,非人所為。」從此不理朝政。
呂后並不後悔殺了趙王母子,只是對讓惠帝觀看「人彘」略有些後悔而已。
一二一、鄧通貧餓而死
漢文帝時,有個人名叫鄧通,撐船為生。後來時來運轉,得到漢文帝劉恒的寵信,官至上大夫。
原來,漢文帝曾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往天上飛,可怎麼也飛不上去。這時,來了一個戴黃帽兒的年輕人,從後面一推,就把他推上去了。一覺醒來之後,他就到處找夢中推他上天的那個年輕人。
一天,他看見了鄧通,覺得與夢中的人一模一樣,心裡非常喜歡,安排在身邊,委以重任。
鄧通無才無德,只會奉承漢文帝,極盡獻媚之事。
有一天,漢文帝派一個相士給鄧通相面,相士說他將來要貧餓而死。
漢文帝想:我以帝王之尊,還不能改變人的命運嗎?於是,就把蜀山的銅礦賜給鄧通,叫他自鑄銅錢。一時,「鄧氏錢」流行天下。
漢文帝背上生了瘡,膿血流個不停。鄧通便天天進宮為他吸吮膿血。
一次,太子劉啟來問候病情。漢文帝說:「我的瘡流膿流血,你來幫我吮一下吧,這樣我會舒服一些……」太子見瘡口膿血模糊,腥臭難聞,只得硬著頭皮吸吮了一口。鄧通卻高高興興地接著吸吮起來,臉上露出諂媚的笑。太子對他的媚態十分討厭,從此忌恨在心。
文帝死後,太子繼位,即漢景帝。鄧通頓時失去了靠山,官職被免掉,回家閒居。不久,有人告發他私自鑄錢。景帝派御史查辦,沒收了他的家產。鄧通頃刻間變成了窮光蛋,連一個錢也沒有了,吃飯、穿衣都要靠別人救濟。
一二二、田蚡殺人現報
田蚡,漢朝長陵(陝西咸陽)人,孝景后的弟弟,有口才,善阿諛,是個勢利小人。漢武帝即位時,封為武安侯,曾任太尉及丞相。每次奏事,多稱合帝意,權重一時。
竇嬰,漢朝觀津(河北武邑)人,孝文后的侄子、漢景帝的表兄,尊崇儒術,為人慷慨正直,景帝在位時做詹事官,掌管皇后太子家務。吳楚等七國造反,曾拜為大將軍,平定七國,受封魏其侯,顯貴一時,天下遊士多來歸從。
灌夫,潁陰(河南許昌)人,為人剛直,是位不畏權勢的血性漢子,辭官後居住長安,與竇嬰意志相投,情同父子。
田蚡未得志時,曾對竇嬰屈身奉承,像子侄般尊敬。景帝駕崩,武帝即位,田蚡得孝景后提拔,日漸貴幸,升為丞相。而竇嬰因排斥道教罷官,從此失勢。天下趨勢利者,都疏遠竇嬰,歸附田蚡。
田蚡日益驕奢,接受四方賄賂,廣置豪宅田園。有一次,田蚡命籍福向竇嬰要求獻出城南田地。竇嬰大怒道:「老僕雖然見棄,將軍雖然顯貴,難道就可仗勢奪我田地嗎?」
灌夫獲悉此事,大抱不平,怒罵籍福。田蚡從此懷恨灌夫和竇嬰。
漢武帝元光四年(西元前一三一年),田蚡娶燕王女為夫人,孝景后詔諭宗室列侯前往祝賀,灌夫和竇嬰也參加酒席。酒宴中,田蚡舉杯為賓客敬酒,在座賓客都避席再拜。
竇嬰也舉杯為大家敬酒,只有少數故人避席而已。
灌夫見此光景,心中不服,怒火中燒,便借酒縱性,辱罵同坐。
田蚡大怒,當場拘捕灌夫,並翻出他過去的舊案,判處死刑。
竇嬰為救灌夫,上書漢武帝,極力陳述灌夫酒醉失言,不宜判處死罪。
漢武帝本來無意殺竇嬰。田蚡卻以矯先帝遺詔、毀謗朝廷等罪狀誣陷竇嬰。漢武帝大怒,判竇嬰死罪,於十二月末斬首。
次年春天,田蚡忽然病倒,全身像被擊打一般,疼痛難忍,病中自言自語,不斷呼叫謝罪。家人讓能視鬼者來看,見田蚡被竇嬰和灌夫兩鬼索命。
一二三、江充誣陷忠良
江充,趙國邯鄲人,本名江齊,有辯才,為人驕傲自恣,為求名利不擇手段。
趙王愛其才,待為上客。後因事得罪趙王子,逃入京都,改名江充。
武帝見他相貌奇偉,能言善辯,就任用他為繡衣直指官,主治大獄,常檢舉近臣貴戚罪狀,深得武帝寵信。
有一次,太子的家臣犯法,被江充扣留。太子使人前往說情,請江充不要將此事上奏。江充不聽,上奏武帝,從此與太子有了嫌隙。
武帝晚年身患重病,江充深恐武帝駕崩之後會遭太子所誅,便想乘機先滅太子,以除後患。於是上奏武帝:「陛下疾病,乃是巫蠱作祟,必定有人暗中用巫蠱詛咒陛下所致。」
武帝深信巫術,又夜夢被數千木人持杖擊頭,因此信以為真,就任命江充為治巫使者。江充藉機大作威福,使胡巫掘地尋捕巫蠱,燒熱鐵鉗,苦刑逼迫招供,受刑者輾轉誣告,造成史上大冤獄,以致冤死者數萬人。
江充又上奏說宮中有蠱氣沖天。武帝命他清理後宮,江充暗中指使胡巫先於太子宮中埋蠱,然後掘太子宮,獲得數千桐木人。
太子恐懼,不能自明,於是矯詔處斬江充,事敗,皇后、太子都畏罪自殺。
一二四、息夫躬惡有惡報
息夫躬,漢朝河內人,口才伶俐,陰險奸詐。
漢哀帝時,息夫躬與皇后的父親傅晏交往甚密,又結識朝中權貴,伺機謀求高位。
當時無鹽地方有座危山,土自地下湧起,覆蓋綠草,與此同時,附近的瓠山也發生異變,山石側立而起。東平王劉雲常到該處祭祀,祈求平安。
息夫躬為求封侯,誣奏道:「無鹽東平王因危山、瓠山地形變化,以為天示奇跡,日夜祭禱,詛咒陛下早崩,祈求陛下垂察!」
當時哀帝剛剛即位,體弱多病,權位不穩,心中本有疑慮,見息夫躬奏章,信以為真,於是下令追查。劉雲不能自白,自殺身死。息夫躬因對朝廷有功,被封為宜陵侯,從此得到寵幸。
後來,息夫躬又奏道:「天象異常,主有兵亂,請陛下派遣大軍鎮守邊疆,斬一郡守,以立君威,鎮服四方,滅禍於無形。」丞相王嘉極力諫止,哀帝不聽,拜傅晏為大司馬,出使邊疆。恰巧當天日蝕,大地昏暗,朝臣認為激怒天意,紛紛諫止,哀帝這才收回成命。從此息夫躬漸漸失勢。丞相、御史又揭穿息夫躬誣害忠良、貽誤朝廷。哀帝大怒,下詔免官削職。
息夫躬罷官後寄居丘亭。盜賊常在夜裡窺探,伺機搶劫。息夫躬恐懼,每夜披髮立於亭中,面向北斗,手持桑枝、匕首,詛咒盜賊。有人上書說息夫躬免官懷恨,每夜持匕首詛咒,祈求上蒼降災天子。哀帝大怒,下詔逮捕息夫躬。
息夫躬當年枉害東平王,不料今日自己也含冤叫屈,無法自白。
一二五、董卓燃臍
東漢末年,董卓獨攬大權,廢掉少帝,改立獻帝,把所有的珍寶、武器都據為己有,獻帝完全成了傀儡皇帝。
董卓的軍隊到處亂殺亂搶。有一次,他們碰上百姓祭神,就把男子全部殺死,把他們的頭掛在車上,滿載搶掠的婦女和財物唱著歌回來,說是跟盜賊打仗得勝歸來。
各地都起兵反對董卓。董卓怕洛陽守不住,就強迫漢獻帝遷都長安。他把洛陽的宮殿、官府和周圍二百里以內的房屋都放火燒毀,強迫洛陽一帶幾百萬人一道西遷。被迫西遷的居民勞頓饑餓,很多人倒在路旁,沿路屍體堆積,慘不忍睹。
到了長安,董卓授意朝廷封他為太師,位居諸侯之上。他的兄弟、侄兒全都做了大官,掌握兵權。他的兒子雖然很小,還抱在懷中,也都封侯。他還修築了一個堅固的城堡,城牆的高和厚都達七丈,稱為「萬歲塢」,裡面收藏大量金銀財寶,單是儲藏的糧食,足夠吃三十年。他準備一旦處境不利,就躲進塢中固守。
這時,董卓殘害人民也更加肆無忌憚了,大臣、將領只要說話不當心,立即被殺。因此弄得上下離心,人人自危。
一天,董卓大擺宴席,正好北方有投降過來的士兵押到。他命令把他們先割去舌頭,再斬斷手腳、挖掉眼睛,然後扔進鍋裡燒煮,用這種方法取樂。參加宴會的人都嚇得驚慌失色,董卓卻若無其事地照樣喝酒。
人們都恨透了這個殺人魔王,日夜巴望著他早日死掉。
後來,司徒王允串通董卓手下的勇將呂布,乘董卓上朝時把他殺死了。
長安士兵聽說董卓已死,一齊歡呼,高喊「萬歲」。百姓高興得上街跳舞。
一二六、孫策鏡中見於吉
一二七、石崇「洪福齊天」
石崇,晉武帝時擔任荊州刺史,在任期間,派衙役化裝成強盜,攔劫過往商客,掠奪了大量金銀財寶,成為富甲天下的顯赫人物。
富裕的生活使他養成了驕奢的習氣,爭強賭勝成為他最大的愛好。朝中權貴王愷(晉武帝司馬炎的舅父)、羊琇等人也競相擺闊。王愷曾用飴糖擦鍋,石崇則是以蠟代薪;出行時,王愷作紫絲步障四十里,石崇則作錦繡步障五十里。種種比拼,終沒有人勝過石崇。
一天,晉武帝賜給王愷一架世所罕見的珊瑚樹,將近三尺高。王愷得意洋洋地將這件稀世珍寶抬到石崇府上炫耀,以為這次肯定可以壓倒石崇了。誰知石崇只看了一眼,隨手拿起一根鐵如意,將珊瑚樹擊得粉碎。王愷頓時怒火中燒,「你妒忌我的寶貝,也不能這麼做!」聲色俱厲地上前理論。石崇卻是一副若無其事的表情,「這有什麼稀奇?還你一架就是了。」當即命人把家裡的珊瑚樹搬出來讓王愷挑選。只見四尺多高的有六七架,與王愷那架相仿的多不勝數。王愷看得張口結舌。從此,再沒有人敢跟石崇比闊了。
石崇在洛陽西北買了大片土地,建造了一座規模很大的金谷園,亭臺樓閣,富麗堂皇,上百名姬妾使女衣著華麗,宴會堂上賓客如雲,絲竹之聲終日不絕;廁所裡也有穿著華麗服飾的婢女伺候,入廁的人出來都要換新衣。在世人眼中,誰不羡慕他洪福齊天呢?
俗話說「福不可享盡」,果然,石崇的朝中靠山賈謐因事被趙王倫所殺,石崇因與他來往甚密,有同黨之嫌,因此被革去官職。
石崇家有一名歌姬,名叫綠珠,美豔絕倫,孫秀私下愛慕,使人求石崇相送,石崇不肯答應,孫秀因此懷恨在心。孫秀見石崇大勢已去,就捏造事實誣陷石崇,勸說趙王倫假託聖旨判石崇死罪。
押赴刑場的時候,石崇嘆道:「你們這幫奴才,想侵吞我的家產,所以誣陷我啊!」
押解他的官兵說:「既然知道因財受害,何不早將財產疏散,施捨別人?」石崇無言以對,全家老小皆被殺害。(《晉書.石崇傳》、《世說新語.汰侈》)
《百喻經》說:世人沒有智慧,以富貴為樂。然而,那榮華富貴,在追求之時很苦惱;一旦擁有,就想永遠佔有,也很苦惱;最終還是要失去,則更加苦惱。佛說:「在世俗世界裡,沒有安樂可言,最終都要面對苦惱。凡夫為了利益而顛倒迷惑,橫生快樂的想法。」
一二八、潘越望塵而拜
潘岳,字仁安,西晉出名的美男子,詩賦寫得很好,文辭華麗。
潘岳雖然才華橫溢,但仕途卻不順利,直到將近三十歲,才被任命為河陽縣令,不久又轉任懷縣縣令。在兩縣任上,他雖然政績卓著,卻常有鬱鬱不得志之感。
當時,晉惠帝司馬衷是個智力低下的癡呆皇帝,大權全部掌握在皇后賈南風手裡。賈皇后大樹親黨,她的侄子賈謐成為權傾朝野的人物。
潘岳趨炎附勢,投靠賈謐。他和著名大富豪石崇一起巴結賈謐。他們每次在路上望見賈謐的車輛揚起的塵土,就把自己的車停在路邊,望塵叩拜。賈謐便通過賈皇后,任命潘岳為著作郎、散騎侍郎,最後升為給事黃門侍郎。
潘岳的母親對兒子的行為很看不慣,好幾次訓斥他,說:「你現在做了給事黃門侍郎,也應該知足了,為什麼要這樣阿諛權貴、奔走不休呢?」
但是,潘岳不聽母親的勸告,依舊看到賈謐的車子便望塵而拜。
賈皇后專權十年後,朝中發生了「八王之亂」,賈皇后和賈謐都被趙王司馬倫殺死。趙王倫的親信孫秀曾是潘岳府中的書吏,曾遭到潘岳的鞭打。孫秀見潘岳失去靠山,趁機報復,誣指潘岳為亂黨,判了他死罪。
一二九、王敦謀反
王敦,晉朝臨沂(山東嶧縣)人,與晉武帝的女兒襄城公主成婚,授官駙馬都尉。
晉元帝時,王敦平亂有功,進封大將軍,深得元帝寵信,一手控制兵權。
王敦既得志,竟想專制朝廷,有篡位野心。當元帝任用劉隗、刁協時,王敦心中不平,上書羅列劉隗、刁協罪狀,極力排擠。見元帝不聽,王敦便以緝拿劉隗、刁協為名,率兵進入石頭城,暗中拘捕尚書僕射周顗等人,加以殺害。不久,有人將刁協的頭獻給王敦。元帝憂忿而死。
明帝即位,王敦更加暴虐傲慢,肆意殺戮人命,又大興土木,建築營府,侵佔百姓田宅,發掘民間古墓,放縱士卒搶掠,廣集資財,準備謀反。
將舉兵時,王敦命精通陰陽五行的書記官郭璞占卜。郭璞說:「此行不能成功,慎勿舉兵。」
王敦心中不悅,問道:「那麼,你算算我的壽命有多長?」
郭璞說:「假若起事,災禍不久必將降臨,假若安守武昌,則壽命不可測量。」
王敦拍案大怒,說:「那你能不能算算自己的壽命?」
郭璞說:「屬下壽命將盡於今日午時。」
王敦竟下令斬殺郭璞,按原計劃起兵。
明帝舉兵討伐。這時,王敦突然生病,不能指揮作戰。
當王敦剛生病時,恍惚間見白狗從天而降,瘋狂追咬,又見刁協乘車,怒目而視,指揮左右捕捉他。王敦驚恐萬狀,不久便氣絕而死。
一三○、劉義康自壞長城
檀道濟,南朝時候宋國名將,早年跟隨宋武帝劉裕南征北戰,立了不少功勞。
宋文帝時,檀道濟出兵跟北魏作戰。魏軍聲勢很大,檀道濟以寡敵眾,連打了三十多個勝仗,打得魏軍心驚膽戰。後因糧草吃完,方才退兵。魏軍怕他有埋伏,不敢追趕。從此,他的威名震動了北魏。
檀道濟班師以後,晉封司空,鎮守尋陽(江西九江),勢力很大,再加上他的部將都身經百戰,幾個兒子都很有才能,因此朝廷對他非常猜疑、恐懼,朝中的一些大臣對他也很妒忌,有人甚至說:「怎麼知道他不是司馬懿一類的人物呢?」宋文帝聽到有人把檀道濟比作司馬懿,對他就更不放心了。
當時,宋文帝連年生病。宋文帝的兄弟彭城王劉義康擔心宋文帝突然死去,沒有人能制服檀道濟,就想找個機會除掉他。劉義康藉口北魏軍隊要入侵,召檀道濟到朝廷商量對策。
等他到了朝廷,宋文帝病情已經好轉,劉義康也就沒殺檀道濟,把他暫時留在朝廷。
第二年春天,宋文帝命他返回尋陽。檀道濟剛上船,宋文帝的病情又重起來了。劉義康連忙假傳聖旨,召檀道濟回宮。檀道濟一進京城,就被關進監牢。劉義康又下令收捕檀道濟的兒子和心腹大將,連檀道濟一共八人,把他們都殺害了。
檀道濟被捕時,圓睜雙眼,把頭巾擲到地上,大聲說:「你們這樣幹,就是毀壞你們的萬里長城。」
北魏人聽說檀道濟被殺,大舉南侵,宋軍無人抵擋得住,連吃敗仗。
一三一、王戎慳貪嗇吝
王戎,晉朝臨沂(山東嶧縣)人,竹林七賢之一,縱酒自娛,十分清高。但步入中年以後,他卻一反初衷,踏上仕途。晉惠帝時,他官至尚書令、司徒,位列三公,而且變得十分貪財,在任期間積累了大量財富,在當時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富豪。但他吝嗇刻薄之極,常常手持象牙算盤,日夜勞心算計,總感有所不足。天下人都稱他為「膏肓之疾」。
王戎的女兒出嫁,曾向他借款數萬,經久未還。女兒回家省親的時候,王戎臉色難看,很不愉快。女兒急忙將債務還清,王戎這才有了笑臉。
侄子結婚的時候,王戎送他一件單衣作賀禮,婚禮結束後又要了回來。
王戎家中生產香甜李子,出售的時候惟恐別人得到種子,於是費盡心計,將每顆李子的果核鑽孔。
一三二、諸葛長民富貴危機
東晉末年,諸葛長民跟從大將劉裕東征西戰,立了不少功勞,當上了晉陵太守,坐鎮丹徒,成了有權有勢的人物。
當時,有個叫劉毅的將領,兇狠不法。劉裕出兵征討劉毅時,命諸葛長民留守京城建康(南京)。這一來,諸葛長民的權勢更大了,他不管政事,拼命斂財,造了很多房屋,家中堆滿搜刮來的珍寶,還有很多搶掠來的美女,過著極端腐朽奢華的生活。
諸葛長民壞事做得太多,總擔心受到國法的制裁。劉毅被劉裕殺死以後,他擔心輪到自己,更加害怕了。
他的弟弟諸葛黎民勸他起兵造反。諸葛長民又想作亂、又怕殺頭,猶豫不決,嘆了一口氣說:「一個人貧賤的時候,老是想富貴,但是富貴一來,危機也一定跟著來了。今天如果作亂,一旦失敗了,要想在丹徒做個布衣百姓,哪裡還做得到啊!」
一三三、范曄為人不孝
范曄,南朝宋順陽(四川)人,博覽經史,善作文章。官至太子左衛將軍,曾刪定各家《後漢書》,成一家之作,刊行於世。
可他為人不孝不悌,只圖恣情欲樂。母親病危,范曄不但未能及時探視,等要動身的時候,又捨不下妓妾,於是隨身攜帶同行。
後來,范曄與孔熙先等圖謀叛逆,欲廢文帝,事機洩漏,被判死刑。臨刑時,他的母親一一指出他的罪行,范曄竟毫無愧色。等妓妾來向他辭別時,范曄卻悲泣漣漣,依依難捨。
查抄范家的時候,貴重服飾、古玩、珍寶難以計數,妓妾服飾也極盡華貴。可是他母親所居的房屋卻非常簡陋,只有一個櫥櫃盛放薪柴而已;他的侄子也生活貧乏,冬天無棉被禦寒;他叔父所穿的也是單薄的粗布衣裳。(《宋書.范曄傳》)
一三四、劉子業年少荒淫
劉子業,南朝宋前廢帝,終日荒淫,曾命眾女子赤身露體在園內追逐。有一位女子不肯依從,前廢帝立刻將她斬首。
一天,他夢見一位女子罵道:「你這禽獸不如的昏君,必定活不到明年五穀成熟的季節!」前廢帝醒後非常憤怒,便在宮中找出與夢中相貌相似的女子,把她殺死。
事後,他又夢見被殺女子來斥罵說:「無道昏君,你枉殺我,我已上訴天帝,要你償命!」
前廢帝請巫師入宮察看。巫師說:「堂內有鬼作祟。」前廢帝便摒去侍衛與侍女,跟隨巫師們捉鬼,親自持弓射殺。
一三五、王僧達強取豪奪
王僧達,南朝宋人,天資聰敏,可惜不務正業,愛好遊獵,又常親自屠牛。他的兄長王錫從臨海郡罷官回鄉,積俸祿百萬以上。王僧達趁其不備,命家奴趁夜偷運出來,無所餘留。
後來王僧達當了宣城太守,終日遊獵,審案多在遊獵場所,後又遷任吳郡太守,當地西台寺多富資財,王僧達便派人威逼強取寺內財產,合計數百萬。
一三六、狄靈慶賣主求榮
袁粲,南朝宋國陽夏(河南太康)人,順帝時鎮守石頭城。蕭道成圖謀篡位,攻入石頭城,袁粲與長子袁最同時殉國。
袁粲的小兒子才幾歲,乳母抱著他投奔袁粲的門生狄靈慶,不料狄靈慶竟暗中抱去獻給蕭道成,以求封賞。乳母號啕痛哭,大呼:「天哪!粲公從前對你有恩,我才前來投靠,奈何你喪盡天良,為求私利,殺害恩公幼子,假若天地鬼神有知,我一定會看到你遭受滅門慘報。」
自小兒死後,狄靈慶恍惚中常見他像平常一樣騎著大狗遊戲。
一年之後的一天,一隻大狗忽然來到狄靈慶家,在前庭遇見狄靈慶,猛撲過去,咬死了他。不久,狄靈慶的妻子和兒子也都相繼死去。乳母所言果然應驗。
一三七、曹武的殺身之禍
曹武,南齊下邳(江蘇邳縣)人,散騎常侍右衛將軍,曾在雍州聚斂錢財達七千萬貫,富甲一方。齊東昏侯即位後,覬覦他的財寶,誣以謀反罪名,下令誅殺。
一三八、拓拔圭強橫妄為
拓拔圭,南北朝後魏道武帝,晉太元十一年(三八六年)立國號為魏,討伐燕國,圍攻中山,在位二十二年。
拓拔圭天性好殺好色,早年愛慕其母賀太后的妹妹,竟然不顧倫常,無辜殺害賀氏丈夫,強佔賀氏為夫人,生子名紹,性情兇暴,強橫妄為,曾被拓拔圭倒懸於井中處罰。
拓拔圭晚年患病,且國內常現災變,因此煩悶不安,精神恍惚,有時數日不食,有時整夜不睡,情緒無處發洩,都歸咎於屬下,常說百官皆不可信賴,回想以往的得失,終日不斷自言自語,好像與鬼神對質一樣。
朝臣凡是追敘他往日過錯的,都被殺害;有人臉色異常,或是氣息不調、行步不合禮節,或驚慌失措的,拓拔圭都以為人家懷惡在心,於是不分青紅皂白,當場親自毆擊。被打死的朝臣都陳列在天安殿前,朝廷內外人心惶惶。
拓拔圭又常責備賀夫人的過錯,往往藉故怒罵。賀夫人內心驚恐,使人密告其子紹,紹便暗中勾結太監宮人,趁夜越牆入宮,弒殺了拓拔圭。
一三九、寇祖仁忘恩負義
北魏孝莊帝時,藩臣爾朱榮勢力強大,雖居封地,仍能遙控朝政。孝莊帝心懷憂懼,聽從城陽王徽的勸諫,召爾朱榮入朝,將他殺死。
不久,爾朱榮的侄子汾州刺史爾朱兆興兵攻入洛陽,要弒殺孝莊帝。孝莊帝命王徽率兵抵抗。王徽受命,不知所措,整理財物,倉惶逃遁。孝莊帝也發覺大勢已去,向城外出逃,逃至雲龍門外,看見王徽正乘馬飛奔,孝莊帝大聲呼喊,王徽竟不顧而去。孝莊帝終被爾朱兆捕獲殺死。
徽逃至山南,抵達洛陽縣令寇祖仁家。寇祖仁一家有三人官居刺史,都是王徽提拔的,因有這段舊恩,故來投靠。
王徽攜帶了一編黃金和五十匹馬。寇祖仁垂涎這批財貨,竟忘舊恩,表面上容納,私下卻對子弟說:「聽說爾朱兆現在正高價懸賞捉拿王徽,得到他的首級就可封為千戶侯,今天富貴降臨我家了。」
於是,寇祖仁恐嚇王徽說:「爾朱兆的人就要追來了,你還是趕緊逃往別處吧。」王徽信以為真,急忙逃命。寇祖仁卻命人在半路攔截,殺死了他,並將首級獻給爾朱兆,不料爾朱兆並未給予任何賞賜。
不久,爾朱兆夢見王徽告訴他說:「我有黃金二編、馬百匹,在寇祖仁家,你可前往收取。」爾朱兆認為所夢真實,於是前往拘捕寇祖仁,追繳黃金馬匹。寇祖仁原以為有人告密,一聽說是王徽托夢,當下服罪,照實交出黃金馬匹。
爾朱兆發覺數目不對,懷疑寇祖仁另有隱藏,逼令交出。寇祖仁無奈,只得將自家的三十斤黃金和三十匹馬全部交出。爾朱兆見數目還未湊齊,大發雷霆,拘捕寇祖仁,吊在樹上刑訊,用大石頭砸他的腳。寇祖仁終被折磨而死。(《紀事本末》)
一四○ 、隋煬帝昏庸喪國
隋煬帝楊廣是歷史上著名的昏君,他的昏庸和嫉妒使隋朝成了短命王朝。
楊廣喜好讀書,寫得一手好詩,做得一手好文章。但他的妒心太重,不允許別人超過自己。
內史侍郎薛道衡是當時有名的才子,因寫了一句「空梁落燕泥」的詩,惹得楊廣大為嫉妒。不久,楊廣下令修訂法令,大家議論很久,不能定奪。薛道衡對同僚說:「如果高穎在,早就決定實施了。」楊廣聞知大怒,以「心中叛逆」的罪名把薛道衡絞死,並說:「看你還能不能做『空梁落燕泥』的詩句!」
李淵生性謹慎,本無反隋之意。但楊廣聽說李淵在百姓中的聲望很高,因此非常嫉妒。李淵的外甥女在楊廣的後宮,楊廣問她:「聽說你舅舅患病,會不會死?」李淵聽後大為恐懼,預感禍至,在李世民等人的勸說下,於西元六一七年興兵反隋。(《資治通鑒》)
一四一、長孫無忌濫用職權
長孫無忌,唐朝洛陽人,長孫皇后的胞兄,輔佐唐太宗平定天下,官任吏部尚書。太宗臨終時,命他與褚遂良輔佐太子李治(高宗)即位。
唐太宗曾因太子李治(長孫皇后所生)個性懦弱,惟恐不能主持社稷,想改立文武雙全的第三子吳王恪。長孫無忌極力諫止。太宗冷笑說:「卿反對改立太子,莫非因為吳王恪不是你的親外甥?」此事雖然作罷,但是長孫無忌從此對吳王恪非常厭惡。
永徽年間(六五○—六五六),太宗之女高陽公主與駙馬房遺愛謀反,事機敗露,鋃鐺入獄。長孫無忌提審房遺愛時,暗示他:如果將吳王恪牽入,便可減輕罪刑。於是房遺愛隨口承認,吳王恪因此被判死罪。吳王恪臨刑時大喊:「長孫無忌濫用職權,宗廟社稷有靈,長孫無忌必當族滅!」
後來,高宗欲廢王皇后,改立武則天,長孫無忌據理諫止,武則天因此懷恨在心。許敬宗為了迎合武則天,多方探察,伺機陷害長孫無忌。
有人上告太子洗馬韋季方結黨營私,高宗下詔命許敬宗審訊,許敬宗用重刑逼迫韋季方誣供長孫無忌謀反。於是長孫無忌被貶至黔州。許敬宗暗中派人到黔州逼令長孫無忌自盡,並偽造供狀,還奏高宗,長孫無忌兄弟子侄皆受牽連,無論親疏,一併處死,竟應驗了吳王恪臨刑時所說的話。(《舊唐書.長孫無忌傳》、《歷史感應統紀》)
一四二、李義府笑裏藏刀
唐朝永泰(四川鹽亭)有個讀書人,名叫李義府。他出身寒微,門第不高,但用心讀書,善於寫文章。唐太宗時,科考被錄用,當了一個小官。
李義府最擅長奉承拍馬。有一次,他寫了一篇文章,表面是對皇室人員勸誡,實際上是對他們頌揚。太子李治讀了非常欣賞。
西元六四九年,太宗去世,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李義府從此飛黃騰達,一直做到右丞相。
李義府表面上溫和謙恭,同別人說話時臉上總是微笑著,但大臣們都知道,其實他是笑裡藏刀,心底裡偏狹陰險。誰要是冒犯了他,或者不順從他的心意,誰就會遭到他的迫害。為此,大家背地裡給他起了個「笑中刀」的外號。
一次,他得知大理寺監獄裡關著一個犯了死罪的女犯,長得非常漂亮,便動了壞腦筋,指使一個名叫畢正義的獄吏將她放出,納入自己府中。
大理寺的主管官員發現此事,向高宗奏告。獄吏畢正義聞訊,知道私放死囚要被處死,嚇得上吊自殺。李義府原來很擔心事發後自己會獲罪,後來聽說畢正義自殺,認為死無對證,也就不把這事放在心上。
御史王義方對李義府逍遙法外甚感不平,向高宗告發李義府是此案主謀。但高宗已被笑裡藏刀的李義府迷惑,加以偏袒,不僅不問他的罪,反將王義方貶官。
一走出朝堂,李義府就皮笑肉不笑地對王義方說:「王御史想扳倒我,不覺得慚愧嗎?」
王義方大義凜然地說:「我身為御史,不能為朝廷鋤奸,才覺得慚愧。」
此事過後,李義府作奸枉法的膽子越來越大。他籠絡親信,包打官司,讓自己的親屬向人勒索錢財,以至於許多人上他家送錢,求他辦各種非法之事。
一天,他在宮內看到一份尚未公佈的任職名單,馬上想到這是索取錢財的好機會,就把上面的人名默記下來。回家後,他叫兒子把名單上的一個人找來,私下對他說:「你不是想當官嗎?詔書幾天就要發佈了!」
那人以為這是李義府活動的結果,就送給他很多錢,表示謝意。幾天後詔書發佈,那人果然當了官,李義府就這樣貪了一大筆錢。
不料,此事被一位朝中大臣探聽到了,便向高宗密奏,說李義府貪贓枉法,洩露朝廷機密,拿皇帝的恩寵賣錢,理應嚴懲。高宗聽後大怒,下詔將李義府父子流放四川。
笑裡藏刀的李義府這次終於難逃法網。朝中百官無不拍手稱快。
一四三、武則天遷居洛陽
一四四、周興請君入甕
唐朝武則天的大臣周興和來俊臣慣用各種酷刑逼人招供。
後來,有人告發周興謀反,武則天命來俊臣審問周興。來俊臣假意請周興吃飯,問他:「如果犯人不招供,有什麼辦法叫他招?」
周興指點說:「用一隻燒得很燙的大甕,把犯人放進去,還怕他不招?」
一四五、來俊臣網羅無辜
來俊臣,唐朝萬年(陝西臨潼)人,官任御史中丞。
武后臨朝時,猜忌天下人圖謀反叛,便設銅匭,令人檢舉告密,並寵用來俊臣,審理告密案件。
來俊臣天性殘忍,迎合武后意旨,每推審一人,必定逼誘供出數十上百人,輾轉牽連,造成冤獄,以逞其能,邀功請賞。又私自召集無賴數百人,專行告密,作羅織經,網羅無辜,織成謀反罪狀,嚴刑拷問,屈打成招,種種酷刑,慘不忍睹。犯人見那刑具便已魂飛魄散,因此往往隨口誣供。由他所經辦的案件,前後誅殺一千多族,天下百姓人心惶惶。
來俊臣權欲膨脹,蓄意謀反,欲將滿朝權貴次第害死,不久罪行暴露,被斬於市。眾人爭相抉其目、摘其肝、割其肉、馬踏其骨,頃刻間了無剩餘,「家屬籍沒」。人們都互相慶賀說:「從今以後可以安枕無憂了。」(《新唐書.酷吏傳》、《歷史感應統紀》)
一四六、武惠妃冤家索命
武惠妃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其子壽王瑁,漸有謀奪太子位的野心,玄宗深受影響,也寵愛壽王瑁,而想廢黜太子瑛,但被中書令張九齡諫阻。
奸臣李林甫迎合玄宗心意,常常稱讚壽王瑁,極力幫助武惠妃,與之串通一氣。惠妃於是便在玄宗面前竭力推舉李林甫。李林甫從此得寵專權,時常暗中偵察太子瑛及鄂王瑤、光王琚的過失,偶有所聞,便命人入宮通報惠妃,以進讒言。不久,李林甫又密授惠妃毒計,遣人召太子瑛及瑤、琚二王,詐言宮中有賊,命他們急速披甲入宮防衛。太子及二王不知是計,竟然依照所說進宮。惠妃急忙稟告玄宗,說太子與二王披甲入宮,意圖謀反。玄宗大為震怒,召李林甫入宮商議,要廢太子與二王。李林甫淡淡地答道:「這是陛下家事,非臣所應參與。」玄宗便立即下旨,廢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為庶人,後竟將三子賜死。天下人皆抱怨不平。
一四七、李林甫口蜜腹劍
李林甫,唐朝皇室親族,外現柔和忠良,說話巧妙動聽,但心地狡猾奸險,擅用權謀技巧,玄宗時位居宰相,暗中結納宮內宦官和嬪妃,留意觀察玄宗的心意和舉動,因此奏事應對都能迎合玄宗意旨,深得玄宗寵信。
李林甫用盡心機鞏固自己的地位,凡有才能、功業勝過自己,以及深得皇上器重的朝臣,或權勢逼近自己的顯貴,他便心生忌恨,千方百計排擠。又常用甜言蜜語引誘人,而暗中卻設圈套加以陷害。他造了一間半月形的廳堂,人稱「偃月堂」,常在堂中陰謀陷害別人。某一天,他如果很高興地從堂裡出來,受害者肯定會全家遭殃。世人都說他口蜜腹劍。
但是玄宗卻視他為忠臣,政事全都委任於他。他獨斷專行,阻塞朝廷進言之路,因此天下人都視他如仇敵。一時間寇盜四起,釀成安史之亂,結果李林甫日夜愁悶,憂慮而死。死後被剖棺斬屍。(《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元年》、《新唐書.李林甫傳》、《歷史感應統紀》)
一四八、李白醉酒惹禍
天寶初年(七四二年),李白到了長安。有人把他推薦給唐玄宗,唐玄宗封他為供奉翰林,要他在宮廷中寫詩作文。
有一天,宮中牡丹盛開,唐玄宗帶了楊貴妃在沉香亭飲酒賞花。唐玄宗忽然想起李白,想叫他寫幾首歌詞助興,就派人把他召來。這時,李白正在酒店中喝得爛醉如泥。人們把他扶上馬背,送到宮中,用冷水洗他的頭。等醉意稍解,李白提起筆來,一下子寫了《清平樂詞》三首,稱頌楊貴妃和牡丹花,詩句優美清新,唐玄宗和楊貴妃高興極了。
李白雖然經常參加宮廷宴會,但他蔑視權貴,並不把皇帝身邊那些人放在眼裡。有一次,他在宮中喝醉了,竟伸出了腳,對坐在身旁的宦官高力士說:「給我脫靴子。」
高力士一時不知所措,只得從命。當時,高力士權勢很大,四方的奏摺都要經過他的手,文武百官沒有一個不巴結他,他還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侮辱。這件事使他憤怒異常,他決計找個機會報復。
一次,楊貴妃正在吟誦李白的《清平樂詞》,恰巧高力士在旁邊,他故意說:「我本以為您受了李白的侮辱,一定對他恨之入骨,沒想到您這麼愛他的詩。」
楊貴妃吃驚地問:「李學士怎麼會侮辱我呢?」
高力士說:「詩中不是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這麼兩句嗎?」
楊貴妃說:「是呀!」
高力士說:「漢宮裡的趙飛燕,出身歌女,後來雖然立為皇后,但作風不正,最後還是被貶為庶民。李白把漢宮的趙飛燕跟您相比,這不是把您看得太低賤了嗎?」
一四九、安史之亂
安祿山,唐朝營州人,個性殘忍,足智多謀,很會揣測人心,每次入朝總能稱合聖意,深得玄宗信任,又逢迎宰相李林甫,攀附楊貴妃,自請為貴妃養子。玄宗、貴妃對他恩寵有加,封為東平郡王。安祿山從此日益驕縱,謀劃叛逆。有人密告安祿山謀反,玄宗不信,將告密者捆綁起來,交與安祿山處置。
不久,安祿山果然造反,玄宗萬分痛心,便將他的兒子安慶宗殺死。安祿山攻陷長安,慘殺玄宗近屬諸王及公主嬪妃、姻親國戚一百多人,以祭祀他的兒子。
安祿山自稱雄武皇帝,改國號為燕。
一天,他的眼睛忽然失明,又皮膚潰爛,情緒異常煩躁,太監李豬兒常常遭受毒打。安祿山寵妾見他病重,竟想改立自己的兒子安慶恩為太子。安慶緒聞知,唯恐不得傳位,便指使李豬兒潛入安祿山帳中,用大刀砍他的腹部。安祿山臟腑流出,氣絕而死。安慶緒即位。
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以討伐弒父逆子為由,殺死安慶緒,收編安祿山舊部,自稱燕帝,封長子史朝義為懷王。其後因其妻辛氏寵愛少子史懷清,也有廢長立幼之意。史朝義聽從部將駱悅的勸誘,強行阻止,派駱悅帶兵擒拿史思明。史思明越牆而出。駱悅的部下周子俊射中他的左臂。史思明墮於馬下,問道:「是誰指使你們反叛?」
駱悅回答:「奉懷王之命。」於是將史思明縊死。史朝義襲位。
兩年後,唐代宗即位,遣兵征討叛軍。史朝義戰敗,自縊而死,首級送至長安。
一五○、貴妃之禍
唐玄宗統治後期,政治腐敗。唐玄宗寵愛楊貴妃,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把持朝政,搜刮民財,貪污受賄,引起公憤。
天寶十四年(七五五年),安祿山見內地兵力空虛,以討伐楊國忠為藉口,發動叛亂。叛軍勢如破竹,京城長安眼看就要陷落了。唐玄宗、楊貴妃、楊國忠倉皇出逃。
他們逃到馬嵬驛,進驛站休息。護衛軍不肯前進,都在痛罵楊國忠。大將陳玄禮擔心兵變,對士兵們說:「如今天下動亂,天子出奔,還不都是因為楊國忠搜刮百姓搞到這種地步!如果不殺楊國忠,怎麼對得起天下百姓?」
士兵們說:「我們早就有這想法了。」
這時,恰巧楊國忠跑到驛站門口,士兵一擁而上,包圍了驛站,殺死了楊國忠。唐玄宗聽說楊國忠被殺,出來安撫士兵,可是士兵仍不解圍。唐玄宗派高力士去問士兵不散的原因,高力士回來回答說:「楊國忠的妹妹楊貴妃還在陛下身邊,將士殺死了楊國忠,怎能不擔驚受怕,請陛下決斷。」
一五一、李固烈的下場
唐朝滄州刺史李固烈很貪財。離任的時候,把官庫的金銀財寶全部帶走。士卒們氣憤地說:我們餓得要死,刺史一點兒東西都不留給我們,居然「刮地以去」,我們還有什麼指望?就把李固烈全家都殺了。(《新唐書.程曄傳》)
一五二、不孝之子
唐朝德宗年間(七四二—八○五),李皋治理溫州,有一次到各地巡視,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婦人獨自一人哀傷哭泣,心中憐憫,便上前訊問。
老婦人回答說:「我有兩個兒子,一個叫李鈞,一個叫李鍔,二十年前到京城參加科考,到現在一直沒有音信。二十年來,我貧窮孤苦,如今已經無法維持生活了……」話未說完便老淚縱橫。
李皋聽罷,非常憤慨。原來老婦人的兒子李鈞在朝廷官任殿中侍御史,李鍔則官任京兆法曹,兄弟二人顯赫一時。
李皋感慨地說:「為人子弟『入則孝,出則悌』,像李鈞、李鍔這樣的不孝之人,怎能為朝廷盡忠呢?」
一五三、蘇逢吉冤家索命
蘇逢吉,五代時長安人,官居中書侍郎,後升任宰相,深得漢高祖劉知遠寵信。
漢高祖攻入晉都汴京時,晉相李嵩北去未歸。高祖便將李嵩的宅第賜給蘇逢吉。蘇逢吉得了李嵩的汴京宅第,連他的西京田宅也據為己有。
李嵩返回汴京後,高祖封他為太子太傅,但沒歸還他的家產。李嵩的子弟數出怨言。蘇逢吉聞知,指使李家的僕人誣告李嵩的兒子謀反,拘捕李嵩。李嵩誣服與家僮二十人謀反。蘇逢吉看到供詞,改「二十人」為「五十人」,下令誅殺李嵩九族。
蘇逢吉夜宿金祥殿東閣,次日早上對朝臣王處訥說:「昨夜未能入睡,總見李嵩在我身邊。」
一五四、劉偉入室
一五五、徐休復死罪
徐休復,宋朝廣州知府,因與轉運使王延範不和,便列舉他的罪狀上奏,說王延範私養術士,厚待過往訪客,心存非分之想,在寫給朋友的信中多有謀逆隱語。皇帝便下令誅殺王延範。
一五六、向士璧索命
向士璧,宋朝人,官任南平軍鎮撫使,屢立戰功。皇上對群臣說:「士璧能夠隨機應變,不等朝廷命令,領兵進軍歸州,且慷慨捐出百萬家財,以供軍需,這種精神值得嘉獎!」
向士璧戰功赫赫,奸相賈似道卻暗中嫉妒,考查他守城時所用軍餉和穀米,以不實的罪名將他逮捕,押到刑部審查。
幕屬方元善揣知賈似道心意,極力逢迎,百般欺淩向士璧,逼他招供。向士璧不堪其辱,死在獄中。方元善又拘捕向士璧的妻妾,繼續徵索。
一五七、王振殺劉球
劉球,明朝安福(江西安福)人,官任翰林侍講,為人正直。
正統六年(一四四一年),英宗聽從王振建議,大舉征討麓川。劉球上疏諫正,勸皇上勤修聖學,親理政務,罷土木,息兵爭,條條切中時弊。
當時王振恃寵弄權,欽天監彭德清倚仗王振勢力,作威作福,公卿多對他趨炎逢迎。劉球雖與他同鄉,但並不來往,彭德清忌恨在心,便摘出劉球疏中之語,對王振說:「這是有意指責恩公呢!」王振大怒,逮捕劉球,囑付錦衣衛指揮馬順將劉球殺死。馬順乘夜帶領一名小校,持刀進入獄中。劉球剛剛起身,頸部就被斬斷,身體還屹立不動。馬順又命小校將屍體肢解,埋到獄門下面。
事後不久,小校暴斃;馬順久病的兒子忽然起身,一把抓住馬順的頭髮,猛力踢打,罵道:「老賊!我讓你的災禍比我還慘!我是劉球!」說完倒地而死。
劉球死後六年,瓦剌入寇,王振奏請英宗親征,兵敗,傷亡慘重,情勢危急。英宗和王振都驚慌失措,護衛將軍樊忠憤憤地說:「皇上遭此危難,都是王振一人主使,爾今天下生靈塗炭,也無一不是王振所起,我今為天下殺此賊子。」說完,取出鐵錘,猛擊王振頭部。王振頭顱碎裂,倒地而死;馬順被眾朝士拖倒在地,毆打致死;彭德清從土木逃回,下獄論斬,在獄中凍餓而死,屍體又被殺戮。
朝廷追賜劉球諡號「忠湣」,在他的家鄉建立祠堂。劉球的兩個兒子都考中進士,劉鉞任廣東參政,劉焊任雲南按察使。(《明史.劉球傳》、《歷史感應統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