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

交子 是中國北宋時四川流行的票據和紙幣,是世上最早「正式」發行的紙幣。[1]交子是古代四川俚語,是票券、憑証的意思 會子是中國南宋時的紙幣,紹興三十年(1160年)於臨安首度發行。

交子


交子
交子,是中國北宋四川流行的票據和紙幣,是世上最早「正式」發行的紙幣[1]交子是古代四川俚語,是票券憑証的意思。
交子又有「官交子」和「私交子」之分,私交子是民間流行的票據,官交子是朝廷成立交子務後的官方紙幣。

作為票據[編輯]

宋太祖下令回收四川的金銀和銅錢,運往中央,鑄造鐵錢代用,並禁止帶銅錢入四川。於是鐵錢成為四川的主要貨幣。但鐵錢原材料較廉價,重量更高,鐵錢1000文可重25斤,經常要用車子拉錢,使用上十分不便。民眾往往將鐵錢寄存在「交子鋪」中,換取票據交子,並在日常生活中用作交易。[2]
交子面額由一到十貫不等,發放時臨時填寫,「書填貫文,不限多少,收入人戶見錢,便給交子」。後改為印發,有五貫、十貫兩種,不久又改為一貫和五百。交子的印刷技術是用紅、黑兩種顏色印刷,以秘密記號和圖樣來達到防偽的功效。[3]
益州知州張詠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官方指定專由以王昌懿為首的十六家富商特許經營[4],發行原有定額,每兩年整為一屆[5],到期造新換舊,嚴禁民間私造。
交子鋪將寄存的財物投資於邸店業務,由於過度投資,使交子難於兌換,多次發生擠兌的騷亂,「以至聚眾爭鬧,官為差官攔約,每一貫,多隻得七八百」[6],「富者資稍衰不能償所負、爭訟數起」[7]。甚至天禧四年(1020年)益州知州寇瑊一度下令取締交子,並將交子鋪封閉。[8]

作為紙幣[編輯]

當時宋朝因與西夏交戰,軍費增加,天聖元年(1023年)下令交子鋪停止發行交子,已發行的交子全部回收,改由朝廷設益州交子務,由國家壟斷發行交子,即「官交子」,官交子規定均比照私交子,同樣以紅、青、黑三色銅版套印,亦有密碼花押,並加蓋本州州印。[9]交子遂取代鐵錢,成為四川的主要貨幣。
天聖元年(1023年)宋仁宗趙禎登基,轉運使薛田建議朝廷設置益州「交子務」[10],自二年二月發行「官交子」[11]。,即熙寧初年將偽造交子等同於偽造官方文書。熙寧二年(1069年)閏十一月,詔置交子務於潞州,熙寧五年,戴蒙建議將每界交子行用期延長到兩屆(四年),發行額等於增長一倍,此後交子開始貶值[12]。陝西等地也曾一度使用交子。南宋初年,淮南路發行過兩淮交子,簡稱「淮交」。
北宋政府規定「官交子」兌換儲備金有鐵錢三十六萬貫,以避免私交子使用時期,因交子戶挪用準備金,導致紙幣無法兌現。[13]官交子的發行有一定的上限,第一界官交子發行總額為一百二十五萬六千三百四十貫。[14]官交子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交界的時間至今仍有爭議,一般以為早期為二周年一界[15],從第一界至第二十四界均守此制。自第二十五界起改交子兩界並用,發行量實際上增加一倍,也就是四年二界的說法,也有三年一界之說[16]。交子面額單位起初是1-10貫,為了方便流通,滲入民間,後來將面額單位調整為1貫和500文。

貶值[編輯]

哲宗時,無限制地增印,交子貶值更厲害。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改交子為錢引,舊交子皆毋得兌[17],除四川、福建、浙江、湖廣等地仍沿用「交子」外,其它諸路均改用「錢引」。
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每界交子發行量增至1406340貫[18],由於新舊兩界並行,實際上相當於每界發行2812680貫。元符元年(1098年),「增四十八萬道」,每界發行量增至1886340貫[19]宋理宗時,交子與錢引發行滿九十九界[20],又改發三料川引。寶佑四年(1256年),改錢引為四川會子,此後未再更改。

會子[編輯]



會子印樣。中間有橫行大字「行在會子庫」,指臨時首都管理會子的部門。右上方印「大壹貫文省」,左上方印「第壹佰拾料」,中間印「敕偽造會子犯人處斬 賞錢壹阡貫 如不願支賞 與補進義校尉 若徒中及窩藏之家能自告首 特與免罪 亦支上件賞錢 或願補前項名目者聽」
會子是中國南宋時的紙幣,紹興三十年(1160年)於臨安首度發行。

發行[編輯]

紹興末年,南宋政府銅錢緊缺,開始以票據「會子」應付開支,先在臨安地區使用,叫「東南會子」。
紹興三十年(1160年)二月,錢端禮為臨安太守,仿照四川發行的交子,將會子官辦[1],「許於城內外與銅錢並行。」南宋正式成立行在會子務[2],發行會子,分一貫、二貫、三貫,在東南各路流通,又稱「東南會子」。由戶部侍郎錢端禮主持該事,會紙取於徽、池,續造於成都臨安,「仍賜左帑錢十萬緡為本。」
政府發行會子後,經反復嘗試,最後訂立「錢會中半制」,即政府開支以一半銅錢、一半會子支付。實行「錢會中半制」是為了維持會子信譽,防止貶值。部份地區,如兩浙東西路、江南東西路、湖南等,亦發行會子,逐漸流行,成為主要貨幣,銅錢開始消失,人們也用會子標價。
孝宗時軍費膨脹,政府進一步增發紙幣。增發的紙幣無法全部在臨安兌換銅錢,政府下令「都督府會子」(又叫「淮南交子」)和「湖北會子」分別在建康鄂州兌錢,以免加深臨安錢荒,防止其他地方的會子流入京城。孝宗一度下令江北不可使用東南會子,但此舉妨礙商人貿易,後來江北亦可使用東南會子,但不可兌換銅錢。
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又造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會。洪适在《戶部乞免發見錢札子》中說:「小郡在山谷之間,無積鏹之家,富商大賈足跡不到,貨泉之流通於鄘肆者甚少,民間皆是出會子往來兌使。」[3]
時值宋金戰爭期間,金海陵王完顏亮率領大軍南下,鈔票不斷印製,不數年發生貶值現象。到乾道二年(1166年)十一月十四日為止,共發行一千五百六十幾萬道(貫)。乾道三年(1167年)十二月,下詔出內庫銀二百萬兩以500萬新會收換舊會,收舊會子焚棄。隔年定三年為一界,每界以一千萬貫為限。
南宋起初盡力維持「錢會中半制」,不輕易改變比率,但銅錢騰貴,政府先在收入方面於棄「錢會中半制」,提高會子比率,甚至全由會子繳納。由於銅錢收入減少,開支方面無法維持中半制,唯有全用會子。會子價值雖跌,卻逐步取代銅錢成為主要貨幣。會子可用作繳納兩稅、折帛錢,故農民也使用會子,紙幣發展迅速。
寧宗嘉泰三年(1203年)杭州會子庫設置監官。開禧三年(1207),南宋發行會子的金額平均相當於其賦稅收入金額的82%[4]嘉定二年(1209年),會子的流通額度是一億一千五六百萬貫,已經高達乾道四年的11倍。嘉定十一年(1218年)又增印五百萬道作抗金軍費。
隨著會子發行量的逐漸增多,為防止偽鈔的流通,會子的發行有分界之說,分界即期限。乾道四年始有分界,會子分界發行後,三年為一界,舊會子收回,但未嚴格執行[5]。淳佑七年(1247年)甚至規定第17、18界會子更不立限,取消了分界發行辦法,最後造成了通貨膨脹[6],十八界會子二百貫甚至買不到一雙草鞋。[7]
另有鉛錫會子,是出賣鉛錫給政府後所得的取錢憑證。[8]史料上載的會子還有錢會子、寄附錢物會子等。

貶值[編輯]

理宗紹定三年(1230年)以後,有李全之亂,隔年有蒙古帝國兵攻,到了紹定五年會子高達三億二千九百多萬,增加33倍,偽造紙鈔更多。淳祐五年(1245年)又有大量軍需。淳祐六年(1246年)各界會子共計六億五千萬貫。淳祐七年(1247年),會子已達惡性膨脹的現象。淳祐九年(1249年)會子每貫合銅錢六百文足錢。景定五年(1264年),賈似道當國,又發行「見錢關子」,取代貶值過甚的會子,每貫折合銅錢七百七十文。元兵南下後,會子與關子皆被所取代。

注釋[編輯]

  1. ^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十六《東南會子》:「當時臨安之民,復私置便錢會子,豪右主之,錢處和為臨安守,始奪其利,以歸於官。」
  2. ^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說紹興三十一年「置行在會子務,後隸都茶場」。行在會子務後來改名為「行在會子庫」,潛說友《咸淳臨安志》和吳自牧《夢粱錄》中都有會子庫而無會子務。
  3. ^ 《盤洲文集》拾遺
  4. ^ 劉光臨:《市場、戰爭和財政國家——對南宋賦稅問題的再思考》,《台大歷史學報》第42期,2008年12月
  5. ^ 《宋史·食貨志下三》記光宗紹熙元年(1190年)宣布第7、第8界會子展界,臣僚言:「會子界以三年為限,今展至再,則為九年,何以示信?」
  6. ^ 呂午《左史諫草》附方回《監簿呂公家傳》:「端平初……鄭清之相,驟廢十五界,新行十七界,以准(十)六界之二,而物價騰踴。」
  7. ^ 范文瀾:《中國通史》第五卷·(三)統治集團的衰朽
  8. ^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四四六元佑五年八月乙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