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劍門道中遇微雨》是北宋詩人陸游創作的七言絕句,收錄在《陸放翁集》中。1172年冬,陸游由南鄭(陝西漢中)調回成都,途經劍門山,寫下該詩



劍門道中遇微雨



《劍門道中遇微雨》是北宋詩人陸游創作的七言絕句,收錄在《陸放翁集》中。1172年冬,陸游由南鄭(陝西漢中)調回成都,途經劍門山,寫下該詩。《劍門道中遇微雨》是一首廣泛傳頌的名作,詩情畫意,十分動人。詩歌隱含作者懷才不遇、報國無門、衷情難訴、壯志難酬的愁緒,因此在抑鬱中自嘲,在沉痛中調侃自己。
作品名稱劍門道中遇微雨
作品出處《陸放翁集》
作者陸游
創作年代宋代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名稱:劍門道中遇微雨
創作年代:宋代
作者:陸游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劍門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塵雜酒痕
遠遊無處不銷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1)劍門:劍門,在今四川劍閣縣北。據《大清一統志》:“四川保寧府大劍山在劍州北二十五里。其山削壁中斷,兩崖相嵌,如門之闢,如劍之植,故又名劍門山。”
(2)銷魂:心懷沮喪得好像丟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傷或愁苦。
(3)合:應該。
未:表示發問。
這是一首廣泛傳頌的名作,詩情畫意,十分動人。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懂其深意,特別是第四句寫得太美,容易使讀者“釋句忘篇”。如果不聯繫作者平生思想、當時境遇,不通觀全詩並結合作者其他作品來看,便易誤解。作者先寫“衣上征塵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陸游晚年說過:“三十年間行萬里,不論南北怯登樓”(《秋晚思梁益舊遊》)。梁即南鄭,益即成都。實際上以前的奔走,也在“萬里”“遠遊”之內。這樣長期奔走,自然衣上沾滿塵土;而“國仇未報”,壯志難酬,“興來買盡市橋酒……如鉅野受黃河頓”(《長歌行》),故“衣上征塵”之外,又雜有“酒痕”。“征塵雜酒痕”是壯志未酬,處處傷心(“無處不銷魂”)的結果,也是“志士淒涼閑處老”(《病起》)的寫照。
“遠遊無處不銷魂”的“無處”(“無一處”即“處處”),既包括過去所歷各地,也包括寫這首詩時所過的劍門,甚至更側重於劍門。這就是說:他“遠遊”而“過劍門”時,“衣上征塵雜酒痕”,心中又一次黯然“銷魂”。
引起“銷魂”的,還是由於秋冬之際,“細雨”濛濛,不是“鐵馬渡河”(《雪中忽起從戎之興戲作》),而是騎驢回蜀。就“亙古男兒一放翁”(梁啟超《讀陸放翁集》)來說,他不能不感到傷心。當然,李白杜甫賈島、鄭棨都有“騎驢”的詩句或故事,而李白是蜀人,杜甫、高適岑參韋莊都曾入蜀,晚唐詩僧貫休從杭州騎驢入蜀,寫下了“千水千山得得來”的名句,更為人們所熟知。所以騎驢與入蜀,自然容易想到“詩人”。於是,作者自問:“我難道只該(合)是一個詩人嗎?為什麼在微雨中騎著驢子走入劍門關,而不是過那'鐵馬秋風大散關 '的戰地生活呢?”不圖個人的安逸,不戀都市的繁華,他只是“百無聊賴以詩鳴”(梁啟超語),自不甘心以詩人終老,這才是陸游之所以為陸游。這首詩只能這樣進行解釋;也只有這樣解釋,才合於陸游的思想實際,才能講清這首詩的深刻內涵。
一般地說,這首詩的詩句順序應該是:“細雨”一句為第一句,接以“衣上”句,但這樣一來,便平弱而無味了。詩人把“衣上”句寫在開頭,突出了人物形象,接以第二句,把數十年間、千萬里路的遭遇與心情,概括於七字之中,而且毫不費力地寫了出來。再接以“此身合是詩人未”,既自問,也引起讀者思索,再結以充滿詩情畫意的“細雨騎驢入劍門”,形象逼真,耐人尋味,正如前人所言,“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但真正的“功夫”仍在“詩外”(《示子遹》)。
另一說認為:自古詩人多飲酒,李白斗酒詩百篇,杜甫酒量不在李白之下。陸游滿襟衣的酒痕,正說明他與“詩仙”、“詩聖”有同一嗜好。騎驢,也是詩人的雅興,李賀騎驢帶小童出外尋詩,就是眾所周知的佳話。作者“細雨騎驢”入得劍門關來,這樣,他以“詩人”自命,就正是名副其實了。
但作者因“無處不銷魂”而黯然神傷,是和他一貫的追求和當時的處境有關。他生於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復中原,寫詩只是他抒寫懷抱的一種方式。然而報國無門,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陝西前線,過上一段“鐵馬秋風”的軍旅生活,現在又要去後方充任閑職,重做紙上談兵的詩人了。這使作者很難甘心。
所以,“此身合是詩人未”,並非這位愛國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無可奈何的自嘲、自嘆。如果不是故作詼諧,他也不會把騎驢飲酒認真看作詩人的標誌。作者懷才不遇,報國無門,衷情難訴,壯志難酬,因此在抑鬱中自嘲,在沉痛中調侃自己。
陸游(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著名愛國詩人。生於1125年,
陸游自幼好學不倦,12歲即能詩文,蔭補登仕郎。在飽經喪亂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20歲時與唐琬結婚,後被其母強行拆散。這種感情傷痛終其一生,《釵頭鳳》《沈園》等名作即是為此。紹興二十三年(1153)赴臨安應試進士,取為第一,而秦檜孫秦塤居其次,秦檜大怒,欲降罪主考。二十四年(1154)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再次將陸游排在秦塤之前,竟被秦檜除名。
二十八年(1158),秦檜已死,陸游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以陸游善詞章,熟悉典故,賜其進士出身。歷任樞密院編修官兼編類聖政所檢討官、通判、安撫使、參議官、知州等職。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鎮蜀,邀陸游至其幕中任參議官。淳熙五年(1178),陸游詩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見,但並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兩任提舉常平茶鹽公事。六年(1179)秋,陸游從提舉福建常平茶鹽公事,改任朝請郎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十二月到撫州任所。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處理因茶鹽官賣後,茶鹽戶破產,被迫採取私販和鬧事進行反抗而引發的各種糾紛和訴訟;另一方面上書朝廷,主張嚴懲不法官吏向茶鹽戶收納高額茶鹽稅,趁機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為。淳熙七年(1180)春,撫州大旱。五月大雨,山洪暴發,沒大片田地和村莊,洪水沖到撫州城門口,百姓飢困潦倒。陸游密切注視災情發展,寫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憂耿耿欲忘生。鈞天九奏簫韶樂,未抵虛簷瀉雨聲”詩句,同時上奏“撥義倉賑濟,檄諸郡發粟以予民”。在未徵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撥義倉糧至災區賑濟,使災民免於飢餓之苦,然後奏請撥糧和給江西地方官下令發糧,並到崇仁、豐城、高安等地視察災情。這一舉措有損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行前,從宦遊四方所蒐集到的100多個藥方中,精選成《陸氏續集驗方》,刻印成書,留給江西人民,表達他的為民之心。途中又遭給事中趙汝遇所劾,竟以“擅權”罪名罷職還鄉。陸游在家閒居6年後,淳熙十三年(1186)春,以朝請大夫知嚴州(今浙江建德縣梅城鎮)。官至寶謨閣待制、晉封渭南伯,後被劾去封號。竟以“擅權”罪名罷職還鄉。淳熙十五年(1188),陸游在嚴州任滿,卸職還鄉。不久,被召赴臨安任軍器少監。次年(1189),光宗即位,改任朝議大夫禮部郎中。於是他連上奏章,諫勸朝廷減輕賦稅,結果反遭彈劾,以“ 嘲詠風月”的罪名再度罷官。此後,陸游長期蟄居農村,於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與世長辭。

6漫畫百科

以下內容由蔡志忠工作室提供





劍門道中遇微雨
陸游

衣上征塵雜酒痕
遠游無處不消魂
此身合是詩人未
細雨騎驢入劍門(h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