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
相聲是一種中國曲藝表演藝術,相聲一詞,古作像生,原指模擬別人的言行,後發展為象聲。象聲又稱隔壁象聲。相聲起源於華北地區的民間說唱曲藝,在明朝即已盛行。經清朝時期的發展直至民國初年,象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展成為單口笑話,名稱也就隨之轉變為相聲。一種類型的單口相聲,後來逐步發展為多種類型的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綜合為一體,成為名副其實的相聲,而經過多年的發展,對口相聲最終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相聲形式。相聲在兩岸三地有不同的發展模式。
歷史[編輯]
對起源的猜測[編輯]
台灣相聲名人吳兆南猜測相聲源於「隔壁戲」,以布簾子隔開觀眾與表演者,表演者在狹窄密閉空間內使觀眾看不見他而模仿聲響與不同的人說話。隔壁戲的壞處在於表演者在簾子內部,無法掌控觀眾情緒與來去,常常表演到尾卻收入不豐或無人給錢。於是在外增添一人,一方面藉由有人看著就不好意思不給錢的心理,一方面也在內外兩人一搭一唱下使得表演更加豐富。而因為並非每個人都能模仿如此到位,在內的人就演變為和在外的人一同出現在眾人面前,不再是一裡一外,但仍然保持一搭一唱的形式,故而成為現在的對口相聲模式。
如此猜測並非天馬行空,但亦無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來源請求]
早期發展[編輯]
張三祿是目前見於文字記載最早的相聲藝人。根據相關記載並推測:張三祿本是北京的八角鼓丑角藝人,後改說相聲。他的藝術生涯始於清朝的道光年間。在《隨緣樂》子弟書中說:「學相聲好似還魂張三祿,銅騾子於三勝到像活的一樣。」[1] 但是一般來說,相聲界把朱紹文(窮不怕)稱作他們的祖師爺。
張三祿[編輯]
張三祿 | |
---|---|
出生 | 咸豐或道光年間 大清北京 |
逝世 | 清朝同治年間 大清北京 |
國籍 | 大清 |
民族 | 漢族 |
職業 | 八角鼓丑角藝人、相聲演員 |
語言 | 漢語 |
世代 | 第一代傳人[1] |
徒弟 | 朱紹文[1] 阿彥濤 沈春和 |
獎項 | |
相聲開山鼻祖[1] |
張三祿是北京天橋藝人「管兒張」的先輩,據藝人們說曾是北京東、西、北城藝人的頭目。他原為八角鼓丑角藝人,以抓哏逗樂為主,亦通曉口技、戲法等技藝,後改說相聲。[2] 他在演出時使「暗春」(用幔帳圍著演員說相聲、口技,聽眾聞其聲,不見其人)也極拿手,曾被譽為「暗春泰斗」。近世滿族藝人玉小三曾回憶說:「張三祿說單口笑話(即單口相聲)最有名望,『活兒』非常出色,內容也淨,也可以吸收婦女觀眾,當時十二文錢可買一斤面,他一天可以賺到二十五六吊錢。由此可見當時群眾是多麼喜歡他的表演。他常說的活兒有《賊鬼奪刀》、《九頭案》等。」[3]《賊鬼奪刀》傳留了下來,仍是傳統相聲名篇。在清代「百本張」鈔本子弟書《隨緣樂》中提到「學相聲好似還魂張三祿」,亦可見張三祿的相聲藝術在相聲發展早期已有重大影響。
在中國大陸的發展[編輯]
1949年後,一大批以侯寶林為代表的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就在說相聲的演員逐漸轉型,將相聲的內容加以改造,去掉了大量色情、挖苦別人生理缺陷,以及被認為是對捧哏方人身攻擊之類的段子,以此迎合新的政治與文化形式。相聲的流行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它是一種以聲音為主的藝術,適合以被普及的無線廣播作為主要媒體。相聲被稱為「文藝戰線上的輕騎兵」。 除了重新整理的傳統相聲之外,初期還有很多諷刺型的相聲,諷刺「舊社會」或者新時代思想落後的人。但由於共產黨的政策,一些人意識到歌頌社會主義的相聲的需要。1958年總路線時期,一批歌頌型相聲開始大量出現。其間以馬季等為代表人物。 儘管如此,在隨後的文化大革命中,很多相聲藝人遭到打壓,曾一度讓相聲在中國大陸絕跡,只有一些歌頌型相聲被允許演出。 文革之後,相聲得以恢復。以姜昆、李文華的《如此照相》和常寶華、常貴田的《帽子工廠》為代表的一大批諷刺「四人幫」的相聲迅速流行。從前侯寶林等人的相聲也重新在廣播電台播出。
進入1980年代,在日益流行的曲藝形式小品的衝擊下,表演形式簡單的相聲不再得到以電視為主要傳播媒體的觀眾的青睞。一些新的相聲形式,如彈唱相聲、相聲劇等被發展出來,但市場仍然不大(與此同時,相聲的大量元素被吸收到小品中)。儘管如此,這段時間裡相聲還是獲得了不小的發展:新一代演員湧現出現,各種內容和形式上嶄新的相聲段子不斷登台,形成了有別之前的「當代相聲」。其中無論是歌頌娛樂型還是針砭時弊性的段子,都很多深受大眾歡迎的例子。在這一時期的各種大小文藝場合,相聲仍是娛樂大眾的主角。
1990年代中後期開始,相聲開始逐漸式微,新段子越來越少,膾炙人口的作品鳳毛麟角,而且內容中諷刺時政的內容也日益罕見,老式的純娛樂風格相聲開始逐漸居多。在此同時,包括許多知名演員在內的相聲演員離開了相聲舞台轉而從事其他工作,可是新人中能接班的卻不多。相聲的地位逐漸為繁榮的小品所取代。
在21世紀初,相聲在中國大陸處於青黃不接的局面:老一輩藝術家紛紛隕落,1980年代當紅的演員們對於相聲的發展也表現出了力不從心的狀態;在為了重振相聲舉辦的「全國相聲大賽」中,新生代亦始終不見勃興。(中國中央電視台分別在2002年元旦、2003年元旦、2006年國慶節和2008年五一黃金周期間舉辦了四屆全國相聲大賽。首屆和第二屆受到了觀眾的好評,第三屆第四屆相聲大賽卻被指「看不到相聲的相聲大賽」[4]。第三屆相聲大賽閉幕式中馬季與主持人周濤和畢福劍合說的相聲《學相聲》成了馬季最後的公開相聲演出。)相聲的發展前途不被多數人看好,但是在媒體以外的地方,許多以傳統方式演出的相聲劇團還是保留了一定水平並具有相當多觀眾的。在天津的許多小劇場與茶館都可以聽到相當精採的傳統相聲。而同樣曾在茶館傳統方式演出的郭德綱在2005年之後走紅,雖然不同於真正的茶館相聲,給觀眾帶了一些對傳統的認同,並讓中國大陸看到相聲復興的希望;郭德綱不但改編過大量的傳統相聲,同時也創作了大量的相聲,如大獲成功的《我》字系列、《你》字系列;同時推廣了相聲的本門唱太平歌詞(原先理解的相聲唱是京劇、評劇等)。在以郭德綱為主的相聲演員的努力下,中國大陸的相聲藝術也首次在非華語地區舉行大型演出。 [5]
在香港的發展[編輯]
隨著歷史原因,香港被割讓為英國殖民地。自此之後,相聲在香港的發展進入了獨特的本土化時期。民國初年,香港的相聲主要出現在街頭賣藝中,專門的相聲藝人大多是以說書及口技等雜耍藝人為主。他們大多來自社會的各個階層,懂得看書,喜歡聊天,因此運用相聲的形式謀生。
踏入四五十年代,香港電影開始急速發展,相聲藝術也開始融入進新興媒體。在顯存的無數舊香港電影拷貝中,我們可以看到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的表演形式,開始融入進早期的香港電影中,大多以演員獨白、互相調侃的表演形式出現。
1957年,全球第一家華語電視媒體誕生,就是現今的亞洲電視前身麗的電視。相聲開始躍進電視媒體,成為綜藝節目的固定表演項目。其後1967年,香港無線電視(TVB)誕生,全球最長壽的綜藝節目《歡樂今宵》啟播,相聲藝術開始在電視綜藝節目中以更廣泛的變種形式出現,如主持人的講稿中,節目與節目間的串場等。
由於香港和廣東人群主要是用粵語,相聲在香港和廣東,誕生出別具一格的粵語相聲。九十年代開始,香港多名主持、金牌司儀、名人名嘴,開始以單口相聲的形式調侃社會百態,由黃子華先生始創的單人粵語相聲形式——「棟篤笑」誕生。棟篤笑的「棟篤」是粵語,意思是單個,「棟篤笑」就是單口相聲。
在台灣的發展[編輯]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退守臺灣,一批相聲演員也到了臺灣。當年,魏龍豪(魏甦)和吳兆南(吳宗炎)結識,在中國廣播公司、警察廣播電台等廣播電台一同主持相聲節目。隨後在1967年起,開始收集資料灌製『相聲集錦』、『相聲選粹』、『相聲捕軼』以及『相聲拾穗』。
接著,「表坊」於1989年推出了《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由李立群、金士傑、陳立華三人主演),1991年推出《臺灣怪譚》(李立群單口相聲),1993年年推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由李立群、馮翊綱重新詮釋),1997年推出《又一夜,他們說相聲》(馮翊綱、趙自強、卜學亮三人主演),2000年,推出《千禧夜,我們說相聲》(趙自強、金士傑、倪敏然三人主演);最後,在2005年,推出了《這一夜,Women說相聲》(方芳、鄧程慧、蕭艾三人主演)...等舞台劇。
1993年,劉增鍇、林文彬創立台北曲藝團,1997年由郭志傑接任團長,除了相聲以外,同時推出許多中國特有的說唱藝術,如雙簧、評書、數來寶、快書、京韻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單弦、太平歌詞等,並多次推動兩岸相聲藝術交流演出。2012年10月,由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相聲大詞典》,稱該團為:「台灣地區演員陣容最堅強的說唱團體」。
1999年年8月26日,吳兆南於收徒大典時宣佈成立吳兆南相聲劇藝社,限定僅吳兆南直系徒子徒孫可以成為正式團員,成為台灣最正統,且演員全數有師承的說唱藝術暨表演藝術團隊。除了相聲以外,另包括各項曲藝,如雙簧、數來寶、快書、京韻大鼓、單弦、太平歌詞等,及京劇、舞台劇。
在馬新地區的發展[編輯]
兩岸分治之後,一部分中國南部的演出團體前往馬來亞地區發展(當時新加坡,馬來西亞尚未獨立)。相聲藝人馮翔、白言、路丁在馬新地區表演相聲。因為馬新地區所獨有的多元語言環境使得「馬新相聲」較中國大陸的相聲和台灣相聲別具一格,但也因為了中文並非主流語言的問題使得馬新相聲界的職業演員很少。
相聲的分類[編輯]
相聲按演員人數分可分為:
- 單口相聲
- 長篇單口相聲,通常分為數次表演,類似於評書,最早有「八大棍」之稱,指的就是從評書中抽取的八段互不相關的段子。但單口相聲更多注重笑料。
- 對口相聲,演員人數為2人
- 男女相聲,對口相聲的一種,演員為一男一女;也有雙人女相聲,由兩個女演員完成表演
- 群口相聲,演員人數在3人或3人以上
按內容功能分類,可分為:
- 諷刺型相聲:可以諷刺自己或者別人,如侯寶林的《夜行記》(諷刺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姜昆和李文華的《如此照相》(諷刺文革時期的社會現象)。
- 歌頌型相聲:主要在中國,通常要配合政府的方針、政策。如馬季的《新〈桃花源記〉》(歌頌社會主義新農村)、侯躍文的《京九演義》(歌頌京九鐵路的建設者)。
- 娛樂型相聲:《說方言》、《愛情歌曲》之類。
有人認為這種分類方法是最不科學的,絕大部分的相聲還是不會承載太多政治任務的,也就無所謂「什麼型」。一部分人認為[誰?]是相聲的政治化使得相聲不再低俗,而另一部分人認為[誰?]也正是相聲的政治化使得相聲失去了傳統的意味。[來源請求]
按著作時代分類,可分為:
按流派分類,可分為: [6]
藝術特色[編輯]
四大基本功[編輯]
說、學、逗、唱是相聲演員的四大基本功。
- 說:講故事,還有說話和鋪墊的方式。主要是說一些大笑話,小笑話,繞口令等等。
- 學:模仿各種人物、方言、和其他聲音,學唱戲曲的名家名段,現代也有學唱歌,跳舞。
- 逗:製造笑料,但逗是相聲的靈魂。
- 唱:經常被認為是唱戲,唱歌。實際上「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詞」。
又傳統上,相聲藝人把相聲的基本功細分為十三門,分別是:
術語[編輯]
- 定場詩
- 逗哏
- 捧哏
- 包袱:相聲中的笑料
- 柳活:以學唱(戲劇)為主的相聲
- 腿子活:在相聲表演中,演員為表演戲劇,帶點小化妝,分包趕角,進入角色來表演,之後還要退出來敘事的段子。
- 貫口(活):大段連貫且富於節奏性的台詞,以《大保鏢》和《文章會》為典型,相聲行內有「文怕《文章會》,武怕《大保鏢》」。
- 怯口活(怯口):運用方言或外語表演,如:豆腐堂會、山西家信等。
- 現掛(砸掛,抓哏):現場抓緊取題材引起笑聲
常用道具[編輯]
- 醒木:來自評書,經常在長篇單口相聲中也會用到。
- 摺扇
- 手絹
- 桌子,傳統相聲中常用的道具。表演對口相聲時為逗哏站在桌外,捧哏站在桌子裡邊。表演柳活時則以桌子區分前後台和上下場門。
- 御子:唱太平歌詞時伴奏的樂器,一般是兩個竹板。
相關表演形式[編輯]
相聲師承關係總譜[編輯]
著名演員[編輯]
中國大陸著名相聲演員[編輯]
- 第一代相聲演員:張三祿
- 第二代相聲演員:朱紹文(窮不怕)、阿彥濤、沈春和等
- 第三代相聲演員:恩緒、徐長福等
- 第四代相聲演員:裕德隆、劉德智、李德祥、李德鍚(萬人迷)、張德泉(張麻子)、周德山(周蛤蟆)、馬德祿、焦德海等
- 第五代相聲演員:張壽臣、常連安、郭榮起、馬三立、郭啟儒、朱闊泉、焦少海等
- 第六代相聲演員:侯寶林、張永熙、劉寶瑞、趙佩茹、郭全寶、王鳳山、馬志明 、尹笑聲、常寶堃、常寶華、常寶霆、楊振華等
- 第七代相聲演員:馬季、侯耀文、石富寬、蘇文茂、唐傑忠、張文順、李伯祥、杜國芝、馬志存、高英培、師勝傑、常貴田、趙振鐸、范振鈺、王文林、牛群、侯耀華等
- 第八代相聲演員:郭德綱、王自健、姜昆、馮鞏、趙炎、劉偉、王謙祥、李增瑞、李金斗、于謙、高峰、徐德亮、李菁、王玥波等
- 第九代相聲演員:何雲偉、曹雲金、大山、大兵、劉雲天等
中國大陸著名吳語相聲演員[編輯]
中國大陸著名粵語相聲演員[編輯]
香港單口相聲(棟篤笑)演員[編輯]
- 女性金牌司儀:黃韻詩、狄波拉、沈殿霞、葉德嫻、狄娜、白韻琴、肥媽瑪利亞、林姍姍、鄭裕玲、毛舜筠、查小欣、曾華倩、苑瓊丹、鍾慧冰、阮小儀等
- 男性金牌司儀:何守信、黃霑、蔡瀾、倪匡、廖偉雄、盧大偉、鍾保羅、曾志偉、林敏聰、陳百祥、葛民輝、林海峰、森美、岑建勛、甘國亮、高志森、谷德眧、鄭丹瑞等
- 男藝員: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詹瑞文、王祖藍、阮兆祥、李思捷、吳鎮宇、張達明、黃子華、黃秋生、森美、陸永、C君、林海峰、葛民輝、鄭丹瑞、錢嘉樂、林曉峰、周星馳、吳孟達、鄭中基、蔡一傑、陳奐仁、MCJIN等
- 女藝員:蕭芳芳、鄭裕玲、繆鶱人、狄波拉、葉德嫻、黃韻詩、李司棋、卓韻芝、毛舜筠、吳君如、楊千嬅、薛凱琪等
台灣著名相聲演員[編輯]
- 早期演員:魏龍豪(魏甦)、吳兆南、陳逸安、周胖子(周志泉)、丁仲、張三等
- 台北曲藝團:劉增鍇、郭志傑、葉怡均、朱德剛、劉越逖、樊光耀、謝小玲、粟奕倩、陳慶昇、黃逸豪、吳佩凌等
- 吳兆南相聲劇藝社:吳兆南、江南、侯冠群、郎祖筠、劉增鍇、劉爾金、樊光耀、姬天語等
- 相聲瓦舍:馮翊綱、宋少卿、黃士偉等
-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王振全、王漢霖
經典劇目[編輯]
- 傳統相聲
《豆腐堂會》、《大保鏢》、《文章會》、《誇住宅》、《開粥廠》、《當行論》、《報菜名》、《地理圖》、《黃鶴樓》、《八大改行》、《八扇屏》、《三近視》、《白事會》、《扒馬褂》、《論捧逗》、《繞口令》、《關公戰秦瓊》、《蛤蟆鼓》、《打牌論》、《君臣斗》、《珍珠翡翠白玉湯》、《山東人鬥法》、《假行家》、《金剛腿》、《怯教書》、《反七口》、《黃半仙》
- 現代相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