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菲律賓數十萬年前,在舊石器時代中期菲律賓已經有早期的人類活動。約一萬年前,現代菲律賓居民的祖先才定居菲律賓。在菲律賓當地,考古發掘甚至發現有日期在3世紀的中國瓷器。據中國史料記載,226年(東吳黃武五年),東吳官員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也曾到過今天菲律賓境內的臣延、耽蘭和杜薄。[註 1]唐、宋時期漢人就與菲律賓各地有貿易往來

菲律賓
菲律賓共和國
Republika ng Pilipinas(他加祿語)
通稱:菲律賓
Flag of the Philippines.svg Coat of arms of the Philippines.svg
國旗 國徽

國家格言Maka-Diyos, Maka-Tao,
Makakalikasan, at Makabansa
[1]
(他加祿語)
「為了天主、人民、自然和國家」
國歌:《親愛的土地
選單
0:00

Location Philippines ASEAN.svg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面積

首都 馬尼拉市[4]
最大城市 奎松市
地理最高點 2,954公尺
海岸線 36,289公里
時區 UTC+8
人民生活
人口 以下資訊是以2014年估計

官方語言 菲律賓語英語
官方文字 菲律賓語拉丁文
主要宗教 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蘭教
曆法 公曆
主要節日
道路通行方向 靠右行駛[6]

家用電源
政治文化
國家結構形式 單一制
政治體制 總統制民主共和制

國家領袖

經濟實力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 以下資訊是以2011年估計
  • 總計:$4712.54億美元[7](第32名)
  • 人均:$4636美元[7](第125名)

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 以下資訊是以2011年估計
  • 總計:$2782.60億美元[7](第45名)
  • 人均:$2737美元[7]

人類發展指數 以下資訊是以2013年估計
  • 0.654(第114名)-

中央銀行 菲律賓中央銀行
貨幣單位 菲律賓披索(PHP)
吉尼係數 0.458[3]
其他資料
立國歷史

國家象徵
國家代碼 PHI
國際域名縮寫 .ph
國際電話區號 63
現役軍人數 113,000(第40名
菲律賓共和國他加祿語Republika ng Pilipinas英語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簡稱菲律賓,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印度尼西亞相望,西隔南中國海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賓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101個島嶼組成[2],分為呂宋島維薩亞斯群島民答那峨島三大島群。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總計人口逾億,位居世界第12名。菲律賓群島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菲律賓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陸續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發展也帶來了印度文化華夏文化伊斯蘭文化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時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年間起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戰爭美菲戰爭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佔領,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獨立。美國在菲律賓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

歷史

古典時期

數十萬年前,在舊石器時代中期菲律賓已經有早期的人類活動。約一萬年前,現代菲律賓居民的祖先才定居菲律賓。在菲律賓當地,考古發掘甚至發現有日期在3世紀的中國瓷器。據中國史料記載,226年(東吳黃武五年),東吳官員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也曾到過今天菲律賓境內的臣延、耽蘭和杜薄。[註 1]時期漢人就與菲律賓各地有貿易往來。1390年,來自蘇門答臘米南加保人在菲律賓建立了蘇祿蘇丹國1405年(明永樂三年),鄭和下西洋,巡蒞菲律賓群島鄭和永樂帝詔書封旅菲僑領許柴佬呂宋總督,統攬該地區的軍、政、財、文大權二十年之久。1417年(明永樂十五年),蘇祿王朝親自率使臣到中國拜見明成祖,回程路上病死於山東德州。另外,中國史籍中的提及的麻逸、古麻剌朗等國皆於今日菲律賓國內。

殖民地時期

1450年阿拉伯商人賽義德·艾布伯克爾入侵菲律賓,在南部建立了伊斯蘭政權

西班牙統治時期

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探險隊於地理大發現首次環球航海時抵達此地,麥哲倫亦是在此地被土著砍死。1542年,西班牙人以王子菲力普之名,將此群島命名為「Las Filipinas」,成為「菲律賓」名稱的由來。1565年宿霧島西班牙人所占領。1571年,西班牙人侵占呂宋島,建馬尼拉城。1595年,西班牙人公告馬尼拉成為菲律賓群島的首都。此即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的開始。1896年8月,滂尼發秀領導的卡的普蘭(Katipuan)在馬尼拉近郊的馬林塔瓦克山(卽巴林塔瓦克山)發動起義,各地響應,進攻西班牙殖民軍。次年陣營內部發生分裂,阿吉納多(Emilio Aguinsldo)篡奪領導權,殺害滂尼發秀,並與西班牙殖民者妥協。但起義者堅持鬥爭,後起義者幾乎占領全國。阿吉納多5月17日乘美艦麥克科洛濟(Mc culloch)號返菲活動。1898年6月12日菲律賓宣告脫離西班牙獨立,建立第一共和。

美國統治時期

1898年(菲律賓宣告獨立的同一年),爆發美西戰爭,12月10日,西班牙美國打敗,簽署「巴黎和約」。美國政府給西班牙2,000萬美元購買菲律賓主權美國統治時期開始,菲律賓成為美國的殖民地,以及美國在亞太補給的軍事基地。1935年3月24日,美國容許菲律賓建立菲律賓自治邦

日本統治時期

1942年1945年二戰期間日本佔領菲律賓,建立傀儡政權菲律賓第二共和國),日文漢字譯為「比律賓」。

獨立時期

1946年7月4日菲律賓共和國(第三共和)完全獨立,惟美國仍在菲律賓保留軍事基地。1965年費迪南德·馬可仕當選總統。1969年馬可仕在被指選舉舞弊下成功連任,1972年取消總統任期限制,宣布戒嚴開始獨裁統治。1981年馬可仕結束戒嚴,但仍然維持獨裁統治。1986年2月25日柯拉蓉·艾奎諾宣布競選勝利後,費迪南德·馬可仕遭人民力量革命推翻,流亡美國夏威夷,直至1989年病逝。柯拉蓉上台後,雖然仍歷經多次軍事政變,加上馬可仕下台後頻臨崩潰的經濟,但終仍能完成任期,1992年6月30日卸任,由羅慕斯將軍接任。菲律賓首次和平轉移政權,實現政黨輪替。1998年5月,約瑟夫·艾斯特拉達當選總統。2001年1月20日,約瑟夫·艾斯特拉達因受賄醜聞,而於第二次人民力量革命中被迫下臺,副總統艾若育夫人繼任。2004年,艾若育夫人當選總統,成功連任。2006年菲律賓政變,五千多人示威要求總統艾若育夫人下臺,總統艾若育夫人其後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2010年5月10日,柯拉蓉之子諾諾·艾奎諾擊敗約瑟夫·艾斯特拉達,成功當選總統。6月30日,艾奎諾正式就任總統,任期六年。

地理

菲律賓衛星地圖
菲律賓由7,107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0萬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36,289公里,居世界第五位[2][8],菲律賓各島多丘陵,僅呂宋島中部有較大平原。全國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21座。棉蘭老島阿波火山是菲律賓的最高峰,海拔2954米;呂宋島的馬榮火山是菲律賓最大的活火山,貝湖是全國最大湖泊地震頻繁。
菲律賓海岸線長18533公里,多天然良港,森林占地40%以上,礦藏有等。

氣候

菲律賓北部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南部熱帶雨林氣候, 全國各地普遍炎熱、潮濕,全年可分為三個季節,分別為3月至5月炎熱乾燥的熱季(tag-init或tag-araw),6月至11月的雨季(tag- ulan)及12月至隔年2月的涼季(tag-lamig)。5月至10月間的西南季風稱之為Habagat,11月至4月乾燥的東北季風則被稱為 Amihan[9]。氣溫通常介於21℃至32℃間,但隨著不同季節而有些許差異,1月最涼爽,5月為最熱的月份。[2][10]
海平面溫度約為27℃,熱季與涼季溫差僅為3℃,各月平均溫差則為3℃ - 12℃。全國平均溫度最高為33.2 - 39.9℃,最低為16.7 - 20.9℃,最高及最低氣溫的分布在全國無明顯差別。海拔高的地區則溫度略低,如海拔約1450米的碧瑤,平均溫度比馬尼拉低7.5℃ - 9.3℃左右。[11]而菲律賓一些鄰近台灣的地區,以巴丹群島為例:每逢冬季,如果中國大陸有較強的冷鋒南下,一般也會掠過,令巴丹群島甚至呂宋島佬沃,氣溫會降至攝氏20度以下。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夏秋季多雨、多颱風

行政區劃

菲律賓分為呂宋島米沙鄢群島綿蘭老島三個島組,劃分為17個大區(包括國家首都區、科迪勒拉行政區和民答那峨穆斯林自治區在內),下設76個省,最大島為呂宋島,首都為馬尼拉

政治

菲律賓是東南亞國協主要成員國,也是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21個成員國之一;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建立之時,菲律賓也是其中參與國家。
菲律賓實行三權分立總統制總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 司令,任期六年,但不能連任。由於總統選舉和副總統選舉是分別選出,因此會出現總統和副總統屬不同政黨。當總統無法履行職務時,副總統將會代行職務,當總 統去世或辭職,而無法完成任期,副總統將會繼任總統。未能完成任期的總統如果擔任的年期沒有超過一半,可在下一個任期再次競選。
菲律賓實行兩院制,其中參議院24人,眾議院287人,其中229人分區直選,58人接政黨得票比例分配。參議員任期六年,眾議院任期三年。參議院每三年改選一半議席。

經濟

馬尼拉
馬尼拉貧民區
馬尼拉中華友誼門
當地傳統市場
速食餐館
菲律賓在二戰後的1950年代1970年代之間,與日本緬甸同屬亞洲最富國之一。2006年,菲律賓被世界銀行購買力平價列為第36大經濟體。目前,菲律賓經濟規模居世界第45位,2011年時的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為2,160億美元[7],是新興工業國家及世界的新興市場之一。[來源請求]首都馬尼拉為國際第24大購買力城市。菲律賓的法定貨幣為菲律賓披索(₱ or PHP)。
菲律賓的產經結構以農業及工業為主,尤其著重於食品加工、紡織成衣以及電子汽車組件等輕工業。大部分的工業集中於馬尼拉大都會的市郊。此外,宿霧大都會近來也成為吸引外國及本地投資的另一個地點。菲律賓的礦業有很大的潛力,擁有大量儲備的鉻鐵礦、及銅。近來在巴拉望外島發現的天然氣,也是菲律賓豐富的地熱水力煤炭能源儲備的一部分。
菲律賓主要出口品包括半導體、電子產品、運輸設備、成衣、製品、石油製品、椰子油水果[3]。主要貿易夥伴為美國日本中國新加坡南韓荷蘭香港德國台灣泰國[3]。菲律賓人均所得大約為1455美元2007年),為發展中國家,且貧富差距很大。貪污問題根深蒂固,亦冠絕全東南亞,經濟因而滑落,貧窮隨之而來,全國三分一人口處於貧窮線下,每日生活費不足一美元[12]

華人產業

華人在菲律賓百年來的經濟發展史上,一直扮演著先鋒的角色,尤其是引進國外的技術資本與生產設備,開創初期的農耕與手工業。近年來台灣、香港及東南亞華商製造業之發展,並累積資金來菲投資發展,對提升菲國產業層次,成功的協助產品推向國際市場,再度扮演經濟先鋒的角色。而當地華商企業長才,多能順應潮流,掌握經濟脈動,發展製造業、房地產金融業,以及透過證券市場操作、收購企業、結成大集團,擴大對菲經濟的影響力與貢獻。據香港《資本家》雜誌1992年9月份指出,菲律賓股票公開上市的工商控股公司45家,華商為大股東的約有20家。此外,華商即使不透過控股公司組織,亦多進行綜合性投資,關係企業涵蓋面極廣。據統計全菲500家最大公司中,華商約佔1/3,並在紡織及成衣、漂染、鋼鐵五金、製糖、塑料、木材加工、建築材料、百貨及金融等行業佔優勢。

旅遊業

旅遊業是菲律賓的重要產業之一。國內有大量自然風光,加上曾受殖民統治,興建大量建築,故旅遊資源豐富
菲律賓治安長年欠佳,在馬尼拉人質事件發生後處理不當,影響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另外因政府貪污腐敗,槍械管制寬鬆,加上失業貧窮社會問題嚴重,時常發生針對富人的綁架案,被戲稱為「綁架之都」[14][15]
年份 記錄在案的
罪案數
記錄在案的
綁架案數
綁架案
受害人數
備註
2008 62,148[16] 135[17] 每個月均有綁架案發生[18]
2009 101,798[16] 138[17][註 2] 143[17] 138宗綁架案中,79宗要求贖金,另外59宗與叛亂、恐怖主義等有關;
82宗發生在棉蘭老島,29宗發生在呂宋島,馬尼拉都會區有24宗,另外3宗發生在米沙鄢群島;
受害人之中至少116個為菲律賓人;
143個受害人中,46個仍然被綁架,38個已獲釋放,31人被救出,13人被殺,10人死於綁架失敗,5人逃脫。[19]
2010上半年 56[19] 73[20] 綁架案多發生在棉蘭老島[20]

漁業

菲國漁船,漁業是當地極重要產業
漁業是菲律賓重要的產業。2013年,菲律賓漁業產值占農業產值的16.27%。[21]菲律賓與台灣因專屬經濟海域與重疊問題,曾發生多次漁業糾紛。2013年,菲律賓海岸防衛隊曾射殺台灣漁民。

軍事

菲律賓軍隊所用的四款戰鬥機
菲律賓不實行徵兵制,軍人全部是僱傭兵(志願兵)。現役軍人12萬,預備役軍人13萬。菲律賓一直非常重視軍隊建設,1999年軍費高達14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2 %。菲律賓部隊由海、陸、空三軍組成。菲律賓海軍擁有114艘艦艇,但大部分艦艇是一些小型近海巡邏艇。

社會

人口

Philippine ethnic groups per province.PNG
據菲律賓人口委員會的測算,2014年7月27日零時6分,菲律賓人口達到1億[22],主要以講南島語系語言的民族所構成(95.5%),包括他加祿人伊洛戈人邦班牙人比薩亞人比科爾人伊巴丹族華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與西班牙裔摩洛人等。

海外菲律賓人

由於國內經濟環境差劣,貪污情況嚴重[23],菲律賓女性出外到鄰國謀生者眾,她們大多以家庭傭工為最主要職業,當性工作者次之[24]。是以菲律賓曾被戲稱為「傭人之國」[25],部份菲律賓人感到不滿並上街示威,撰文的香港作者亦被當局禁制入境。於美軍基地附近酒吧打工的菲律賓女郎,隨退役美軍嫁到海外的,亦為數不少。

菲律賓華人

菲律賓華人,可以說遍布全菲各地。據統計,目前在菲律賓人口的華人約有百萬,其中先祖來自福建閩南者(泉州漳州廈門)十之八九,當中又以泉州為最。
根據人類學家所作的這項研究,遍處東南亞地區的華人,與當地族群通婚最多者,首推泰國,其次為菲律賓,在菲律賓民族中,華人血統約佔20%;以菲律賓現有九千五百萬人口來說,有華人血統的,應該超過一千五百萬人[原創研究?]。過去由於漢學教育不發達,大部份具華人血統的,鮮有機會接受華文教育,也由於信奉天主教,結果同化成純粹的菲律賓人。其中只有四分之一含有中國血統的,因為接受華語教育而未徹底同化。
如果依照氣質和文化的觀點來說,目前凡是自認為華人、身處華人社會、保持華人傳統生活習俗、加入華人社團、在家裏和華人社群場所說華語或漢語方言、有意讓子女接受華文教育、以華人為子女選擇婚配主要對象、保有其成為華人的條件和傾向的華人,在菲律賓大約有六十萬至八十萬人;其中聚居在馬尼拉大都會(Metro Manila)者,約佔百分之六十,散居在各地的,約佔百分之四十。如果加上跟這許多所認定華人標準比較接近,或是有間接關係含有中國血統者,放寬認定的標準,目前菲律賓華人的總數,當於百萬以上。
在所有菲律賓華人之中,不論其已否菲化,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屬閩南裔;其餘約百分之十,以廣東籍為多,其它省籍為數無幾。閩南語(當地稱福建話)是菲華社區的通行語。
福建籍華人中,以原屬泉州府三邑晉江惠安南安)等縣最多,大部份居住在呂宋島,尤其是大馬尼拉地區,所經營的工商業和文教事業,也以在大馬尼拉地區的最為發達。
原屬泉州府同安縣漳州府龍溪海澄(今合併為龍海市)等,以及廈門金門,大多數在中部維薩亞斯地區的宿霧等地,和民答那峨島各處。
臺灣人因對菲律賓有投資事業,投資人眷屬及應聘前來之經營管理或製造技術人員,早年來菲人數不少,但近年來已逐漸減少,陸續被中國大陸越南等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產業所取代。

交通

菲律賓街頭的吉普尼公車是當地常用大眾交通工具,最初是美軍留下的吉普車改裝而來
計程機車
菲律賓為群島國家,各島之間的交通以航空、航海為主,故菲國航空業相當發達。國際線方面,菲律賓航空公司是主要的航空公司,往返於馬尼拉及亞洲各國首都之間。宿霧太平洋航空為第二大航空公司,以低價促銷的方式吸引顧客
在國內線則有菲鷹航空(菲律賓航空公司的子公司)、飛龍航空South East Asian Airline

宗教

此外,華人中仍有一部份信奉著佛教土著民族信仰著原始宗教

文化

菲國在歷史上一直沒有特有而一致的「菲律賓文化」。主要原因之一乃由於菲律賓是個「七千島國」,各地有太多不同的語言,彼此不一定能充分交流,文化發展和特色都非常局部性;現有80餘種語言在境內使用。自古以來有許多移民遷居於菲律賓,各種東西方文化在此交匯,包括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西班牙荷蘭中國墨西哥美國
菲律賓很早就有了豐富的口頭文學,包括戲劇史詩、抒情詩、神話謎語諺語等多種樣式。如古代伊富高人的敘事詩《阿麗古容》、《邦都地區的狩獵歌》、《孤兒之歌》,民答那峨島瑪拉瑙人的史詩《達蘭崗》等。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後,禁毀菲律賓民族文學,同時大量散播中世紀基督教文學,早期的書面文學幾乎凋零殆盡。弗蘭西斯科·巴爾塔薩爾是近代菲律賓文學的開路人,他的《弗羅蘭第和羅拉》(1838)批判殖民統治,歌頌愛情與自由。愛國者黎剎創作了控訴小說《不許犯我》(另譯《社會毒瘤》,1887)和《起義者》(1891),揭露神權統治的虛偽,對獨立運動深有影響。[26]

節日

節假日
日期 中文名 當地名 備註
1月1日 元旦 Bagong Taon
3月份或4月份 聖週節 Semana Santa 天主教節日,每年不一樣
3月份或4月份 復活節 Linggo ng Pagkabuhay 天主教節日,每年不一樣
4月9日 巴丹日 Araw ng Kagitingan 紀念二戰陣亡戰士
5月1日 勞動節 Araw ng Manggagawa
6月12日 國慶日 Araw ng Kalayaan
8月份 國家英雄日 Buwan ng Wika 8月最後的星期天
11月1日 亡人節 Undas 亡人節,瞑目節
12月25日 聖誕節 Pasko 聖誕節
12月30日 黎剎日 Araw ng Kabayanihan ni Rizal 紀念民族英雄黎剎就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