蒟蒻[編輯]
蒟蒻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Am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 | ||||||||||||||
異名 | ||||||||||||||
Amorphophallus rivieri Durieu
|
蒟蒻[1](學名:Amorphophallus konjac),天南星科魔芋屬,多年生宿根性塊莖草本植物。原產日本、印度、斯里蘭卡、馬來半島,在中國西南地區栽種亦有多年歷史,自古便是中國古書中的藥草之一。除上述產地外,亦分布於越南、喜馬拉雅山地至泰國以及中國大陸的甘肅、寧夏至江南各省、陝西等地,近年來尤在四川、雲南、貴州一帶大量生產。台灣的埔里、魚池、台東等地亦有生產,生長於海拔310米至2,2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林緣、疏林下以及溪谷兩旁濕潤地。[2][3]
名稱[編輯]
蒟蒻又稱「蒟蒻芋」,俗稱「魔芋」、「雷公槍」、「菎蒟」,中國古代又稱「妖芋」,自古就認為蒟蒻就有「去腸砂」之效。 日本稱為「菎蒻」(片假名:コンニャク)。又名蒻頭(開寶本草)、鬼芋(圖經本草)、花梗蓮(江西新建)、虎掌(江西萬年)、花傘把(江西定南)、蛇頭根草(江西豐城)、花杆蓮、麻芋子(陝西)、野魔芋、花杆南星、土南星(江西)、南星、天南星(廣西河池)、花麻蛇(雲南思茅)。
果實[編輯]
漿果卵形,由上而下逐漸成熟,顏色由綠變紅再轉寶藍色,自然結果率較高。果期 8~9 月。
食用[編輯]
蒟蒻的主要成份為葡萄糖及甘露糖鍵結的多醣類,屬於水溶性纖維的一種。因為人的消化系統沒有能力將其消化和吸收,因此能夠幫助腸胃的蠕動,在日本有「胃腸清道夫」之稱。另一方面,蒟蒻的吸水力很強,容易產生飽足感。
食品以外的用途[編輯]
- 防水性高分子材料
- 耐用度雖不比橡膠或合成樹脂,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因為物資缺乏,再加上運輸方便以及當時橡膠取得不易等原因,而被廣泛使用。最早使用是在紙傘的防水層,甚至在軍事用途上被使用為氣球炸彈的素材,但現今皆改為多醣類高分子素材,不過依然是能被自然界分解的環保素材。
- 鬼屋道具
- 因為製造後有冰涼且近似肉身的觸感而被運用在鬼屋當中,但現今因為避免食物浪費的疑慮,多改用冰袋。
- 蒟蒻粉
- 把蒟蒻切碎之後加以曝曬脫水就可以製作出蒟蒻粉。
- 消炎
- 敷在皮膚上可以消炎,降低傷口細菌數,古人常用來消炎止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