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5日 星期二

歌仔戲緣起

歌仔戲緣起


歌仔戲名稱由來 角 色


簡史


歌仔戲發源於宜蘭,為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曲劇種,發展至今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從萌芽到成形,可分為小戲階段和大戲階段。
小戲階段為以源自大陸福建漳州一帶的「歌仔」來說明故事,漸漸吸收車鼓小戲的表演形式,以簡單的角色來舖演故事,成為三小戲的演出形式。大戲階段則是在小戲的基礎上,吸收民間歌謠音樂,以及其它流傳於台灣的大戲劇種之表演成分,逐漸演變為成熟的大戲演出形式。
歌仔戲為中國傳統戲曲的一支,其表演形式及內容,不離「合歌、舞以演故事」的屬性。由於歌仔戲為新興劇種,因此頗具有自由的發展空間及可能性。

<top>
歌仔戲名稱由來
【歌仔戲的名稱】「歌仔戲」這一名稱首次出現於1927年1月的《台灣明報》 在這之前雖然有的文獻已經暗示了新型態的演劇已經浮現,但是都還在醞釀的階段中,而尚未正式起用「歌仔戲」這個名稱
這個新劇因屬萌芽階段,所以不論演出形態、唱作,甚至連名稱都還在摸索、變化當中,才會產生如此混亂的局面。如果上山氏的記載確實,那麼不管是稱為「改良戲」或是「歌戲」,新劇種在1918年出現之後,直到1925年都還未有固定的稱呼,但至遲在1926年底就進化成了較有定型格式的「歌仔戲」,連名稱也普遍為社會大眾所認知。
文獻中記載自1926年底起,歌仔戲風潮已席捲全台,所以往後的文獻就一直沿用這個稱呼至今。然而,數十年來我們卻始終未見有相關資料說明「歌仔戲」這一稱呼的由來。
從語彙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推論歌仔戲之所以所以稱為「歌仔/戲」,有兩個可能:
1. 從演出型態著眼,表示純歌劇之意,而取名「歌仔戲」。在此「歌仔」只是一個普通名詞。
2 著眼於其所使用的音樂曲調,表示自當時的台灣民間俗謠「歌仔」衍生而成戲劇,故名為「歌仔戲」。「歌仔」一詞已升格為專有名詞。
「戲」當然指的就是「戲劇」,因此「歌仔戲」的語源,端視「歌仔」一詞在當時的語意而定。
【「歌仔」的語意】
在探討台灣傳統俗曲之前,我們必須先從詞彙學的角度分析「歌仔」這個語詞。
閩南語的「」是由「歌」和「仔」兩個詞素構成的名詞。「歌」就是「歌謠」之意,一個普通名詞。「仔」則是一個接尾詞,當它接於形容詞、動詞之後,即將前面的語詞名詞化,此時「仔」只具有語法的功能,本身不帶語義;當它接於名詞之後,除表示輕蔑或細小之意外,另有調整語調的作用。亦即,單音節詞在口語中容易和其他同音詞混淆,因此加上一個沒有意義的音節,以便於聽者分辨。
另外,從某一個時期開始,「歌仔」被賦予了特定的意義,而成為專有名詞,專指台灣傳統歌謠中的某一類型。1941年,時任職台北帝國大學助手的稻田尹 [4]在它發表的<台灣?歌謠?就?> 中曾經說道:要簡單的說明台灣歌謠是很困難的事。它們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四種:七字一句四句一首,如漢詩七言絕句般的歌謠(也有長短句句數不定的);七字一句(或是五字一句)連綿不絕的歌謠;長短句錯綜的新流行歌;以及包含以上各種形式的童謠。第一種的歌謠,或稱俗謠,或稱民謠,或稱閑仔歌、山歌、樵歌、牧歌。第二種的民謠,或稱歌仔,或是將之更分為唱本、雜謠者亦有之。童謠則皆稱為童謠,然東方孝義將之細分為搖籃曲、捉螢火蟲歌、少女謠、數數歌、產物歌、逆事歌、雜歌等。(譯文)
這裡就明確的說明了「歌仔」的意義,也就是專指我們今天所熟悉的「七字歌仔」、「四句聯」。
更重要的是,在這篇文章發表之前,雖然已經有很多台灣歌謠的報導和專著,但是都未出現「歌仔」這個稱呼。
3. 1. 1917年平澤丁東所著的《台灣?歌謠?名著物語》收集了數百首台灣歌謠並依其內容加以分類,但只統稱台灣七字歌謠為「閑仔歌(ing-a-kua)」。
1921年片岡巖的《台灣風俗誌》第二章「台灣?雜念」中,雖列舉了十數種流傳於民間的歌謠,但其中未見「歌仔」的稱呼。
1935年,長年研究台灣風俗的東方孝義在他的連載<台灣習俗—台灣人?文學> 裡,詳盡的記錄了台灣的各種歌謠,如山歌、俗歌、採茶歌、流行歌、隨唱歌等等。其中也不見「歌仔」這個種類。
1936年出版的《台灣民間文學集》也輯了數百首俗謠,惟編者李獻璋氏也未曾使用「歌仔」一詞。
從以上文獻中我們都看不到有關「歌仔」一詞的記載,一直到1941年才由稻田尹道出這個名稱。當然這個名稱並非稻田氏所取的,那麼為何之前的人不稱「歌仔」呢?
從文獻上我們知道,至遲在1927年初「歌仔戲」的名稱就已固定,但是在30年代的文獻中,還未見「歌仔」這一詞彙被賦予特殊意義,專指台灣俗曲中的長篇七字(或五字)唱唸歌謠,所以,當時「歌仔戲」的「歌仔」應該還只是一個普通名詞。亦即,「歌仔戲」的語源是源自其演出形態而來的。
無可諱言的,從一開始歌仔戲實質上就是借用了閩南、台灣民間的俗曲曲調、音樂和唱詞內容等,再加上角色分配、演員動作、改敘述體為代言體等戲劇要素而形成的。但是1932年之前創作歌謠尚未出現,台灣民間只有「歌仔」這類的傳統俗曲存在,所以歌仔戲在醞釀發展之初,別無選擇餘地只能借用傳統俗曲,故其所用音樂才皆是所謂「歌仔」的曲調。但在「歌仔戲」名稱固定前,雖早有「歌仔」的存在,卻未有人賦予這類俗曲「歌仔」的稱呼,所以「歌仔戲」之稱並非有意識的源自「七字歌仔的戲劇」,只是湊巧一般名詞的「歌仔」和專有名詞的「歌仔」同形異義,令人產生混淆罷了。
歌仔戲名稱由來轉載於 論台灣「歌仔戲」的名稱由來與「歌仔」的關係 作者:王順豐

<top>


演出型態

歌仔戲從本地歌仔發展至今,即因應社會的需求與變遷,並結合當時新興娛樂、傳播媒體,而衍生出多種的演出型態,且每一種演出型態均各具特色。一般分為:本地歌仔、野台歌仔戲、內台歌仔戲、廣播歌仔戲、電影歌仔戲、電視歌仔戲以及劇場歌仔戲等型態。
野台歌仔戲
所謂野台歌仔戲為依附在民間廟會慶典、以酬神祭儀為主要演出目的,是目前歌仔戲最主要的、也是歌仔戲藝人賴以生存的表演型態。野台歌仔戲一天的演出,由二個部份構成,即為「扮仙戲」和「正戲」。
電視歌仔戲
電視歌仔戲就是指由電視台製播的歌仔戲節目。像現在周一至周五每天晚上台視的八點檔「君臣情深」即是電視歌仔戲的代表節目。電視歌仔戲的表現媒體為螢幕,在表演方面有其不同於舞台的需求,必需就電視的特質,大幅度地調整其表演形式與內容。
劇場歌仔戲
所謂「劇場歌仔戲」是指調適並發揮現代化劇場功能的歌仔戲而言。目前,歌仔戲在具有現代設備的劇場內演出,已漸成為一種趨勢,像每年的戲劇季、藝術季、文化季等,漸漸地推舉歌仔戲節目在國家戲劇院、社教館及各縣市的文化中心等,具有現代化設備的劇場內,做不定期的展演。
<top>

音樂

歌仔戲的音樂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演唱曲調,為文武場伴奏、演員演唱的曲調,二是演奏的音樂,即完全由文武場演奏的音樂。
<top>

唱曲

七字調介紹
清治以後,移居臺灣的閩南人民愈來愈多,他們不僅帶來了家鄉的歌謠,來到臺灣後又因長期與客家族群、平埔族群共同生活在一起,使得移民們的音樂在演唱風格、旋律和節奏上產生了一些變化,逐漸形成了羽調式色彩的民謠特色,其中「七字調」即為其代表。
七字調是歌仔戲最傳統的曲調,也是最具台灣鄉土色彩的曲調,在任何歌仔戲班的每一齣劇目中皆不能缺七字調,它的用途是多方面的,可單獨唱、長篇唱...等,是歌仔戲歌調的靈魂。

「七字調」以每句七字的歌詞結構而得此名,它不但保有閩南歌謠的特色,且較一般歌謠更白話(唱起來如同說話般,聽者容易聽懂歌詞),節奏上更適用於戲曲的表演,七字調有多種的板式變化,包括快七字調、慢七字調、中板七字調、七字白、七字哭等多種形式。
七字調的誕生,為臺灣的歌仔戲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上文出自於宜蘭鄉土教材
●中板七字調-演唱時不快不慢,保持一般速度,做敘述或感懷時常使用。
●快板七字調-情緒激昂快樂時所用的快節奏曲調。七字調唱頭尾句-頭尾二句以七字調唱之,中間二句歌詞以口白唸之:
●慢板七字調-於哀傷、失戀、憂鬱使用之,速度稍慢;若唱至最慢時則亦稱為七字哭。
●七字調背調-直接向南管戲曲吸收背詞的一種曲調。 七字調一快一慢-兩人對唱,一人唱快板,一人唱慢板,讓節奏忽快忽慢,以營造氣氛。
●七字調綴字-七字調雖以一句七字為多,但有時亦增加綴字,以表現演唱者的功力,或基於劇情的需要而增加唱詞。
●七字調連段-針對冗長情節劇中二角的對唱,是一唱一答之方式,而且不止以四句表現之。
●古早七字調-早期歌仔戲的演唱方式。   
以上介紹出自於中華文化天地歌仔戲
都馬調
為歌仔戲歌調中主調之一,現時野台戲班所選的曲調除七字調外,大部分皆採用都馬調,因該種歌調稅耳宜喜宜悲,演員易學。
<top>

角色

戲曲將真實人生中形形色色的人,依性別、年紀、個性、善惡,予以類型化及程式化,此即角色的由來。因此,簡單來說角色就是劇中人物的類別。
歌仔戲最早為三小戲的演出型態,主要角色為小生、小旦及小丑三種,後來又從北管戲引入花臉,形成生、旦、花面及丑四種角色。

歌仔戲
類别:傳統戲劇
地區:福建
編號: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Ⅳ-64
申報地區或單位:福建省漳州市、廈門市

簡介

孫翠鳳 歌仔戲
孫翠鳳 歌仔戲

  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爲基礎,吸收梨園戲、北管戲、高甲戲、潮劇、京劇等戲曲的營養形成的閩南方言戲曲劇種。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東渡收複台灣時,將流行於閩南地民間曲種"錦歌"帶到台灣,很快在台灣廣泛傳唱,群眾自發組織了演唱錦歌的"樂社"和"歌仔陣"。20世紀初,歌仔戲興於台灣島内,不久傳及廈門,並迅速流布閩南地區和東南亞華僑聚居的地方。 

歷史溯源


  歌仔戲是唯一形成於台灣本土的民間戲曲,是最具有台灣文化特色的民俗藝術,也是台灣地方戲中鄉土氣息最濃、流行最廣、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地方戲劇。它的原型是"錦歌"。錦歌是一種由一男一女對唱的民間說唱、清唱曲藝。早在南宋末年,因流傳於閩南錦江(今江東橋到海澄一帶)兩岸而得名。 

  錦歌獨具閩南歌曲風格,曲調柔和抒情,有着極其濃厚的鄉土氣息,爲民眾所喜愛。相傳明末清初大批閩南人隨鄭成功移居台灣,同時把漳州薌江一帶的錦歌、車鼓弄、采茶褒歌等曲藝說唱帶到台灣,頗受歡迎。到台的閩南籍軍民,眷念家鄉,常在上山砍柴、下海捕魚或茶餘飯後,唱幾句錦歌調子,寄托其相思念祖之情。錦歌漸成在台的閩南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人們稱錦歌爲"歌仔",用來與在台灣流行的大戲相區别。爲了共同欣賞家鄉曲調,閩南人在台灣設立歌仔館,作爲清唱的場所,也叫"坐唱"。還有到寺廟和農民家里演唱的,叫"走唱"。就這樣,錦歌(即歌仔)在台灣各地逐漸盛行起來。民間逐漸出現了演唱錦歌的"樂社"和"歌仔陣"。 

  歌仔盛行區域,先在台灣北部,後與其他歌曲、民謠匯成一種民間樂曲,在漁民和農民中流行開來,叫做"宜蘭歌仔",主要在街頭表演。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到清朝末年,歌仔的曲調吸收了閩南民間歌舞,如"采茶調"、"平鼓"等曲調的唱曲,糅合了台灣民間的"七字四言"小曲,借鑒中國傳統戲劇的演出形式,逐漸形成一種以閩南語演唱的古裝歌唱劇即"歌仔戲"。至20世紀20年代開始融合爲小戲演出。後受正字戲、高甲戲、潮劇、京劇的影響,逐漸豐富定型,搬上舞台。 

  歌仔戲在台灣發展起來後,一直不忘祖家。1928年,台灣"三樂軒"、"雙珠風"兩個戲班,以回鄉祭祖爲名,回閩南、廈門等地演出,歌仔戲又傳回福建閩南地區,並風行一時。其鄉音和曲調深深地感染着家鄉的觀眾,他們專門從台灣請來歌仔戲的師傅,教練歌仔戲,歌仔戲名角不斷湧現,演技大大提高,並很快在閩南地區流行開來。由於它流行於福建薌江流域,所以在閩南一帶又稱爲"薌劇"。 

  台灣歌仔戲的發展曆程也較爲曲摺,曾受到日本殖民統治者的破壞。台灣光複後,歌仔戲得以重新發展,其中上個世紀50年代成爲歌仔戲最輝煌的時期,歌仔戲劇團一度達到230多個,占了當時台灣各種劇團的近一半。此後,隨着社會的進步,受現代文化藝術形式發展的影響,歌仔戲等傳統戲在青年人中不再受歡迎,僅在中老年與社區中流行。1990年10月,台灣成立了"台灣歌仔戲學會",旨在推動與挽救歌仔戲這一藝術。 

藝術特色

歌仔戲《邵江海》
歌仔戲《邵江海》

  歌仔戲初以一男一女的對唱爲主,後發展爲有生、旦、醜三行並兼備科、曲、白的成熟戲劇。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文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醜行有三花、老婆等腳色。眾腳色皆用真嗓演唱,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 

  歌仔戲的内容以演唱民間故事爲主,劇目有《陳三五娘》、《劉秀複國》、《八仙過海》、《濟公傳》、《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多強調忠孝節義,一般沒有固定劇本,至今仍沿襲以"戲先生"講戲並分配角色的方式演出。 

  歌仔戲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歌仔戲的音樂曲調包括《七字調》、《哭詞》、《雜念調》唱腔道白則是以廈門、漳州方言合成的台灣腔。唱詞視情節而定,可長可短。在一百多種傳統曲調中,既有悠颺高亢的【七字調】、【大調】和【背思調】,又有民謠訴說式的【台灣雜念調】,更有憂鬱哀傷的各種哭調。此外,它還吸收了台灣當地的民歌小調和部分戲曲音樂作爲補充。 

  歌仔戲樂器和其他戲曲一樣,分文場戲和武場戲,武場戲的樂器同京劇相似,有通鼓、豎權、板鼓、木魚、小鈸、大鈸、大鑼、小鑼、銅鈴,還加上小叫、柳盞等。文場戲樂器,早期以殼仔弦、大廣弦月琴、台灣笛爲主,後來又采用二胡、洞蕭、鴨母笛、嗩呐;近年又有以琵琶、大嗩呐及西洋樂器參與伴奏的。按照表演形式和劇場形態的不同,可分爲落地掃歌仔陣、野台歌仔戲、内台歌仔戲等,隨着廣播電影電視等大眾傳媒的興起,廣播歌仔戲、歌仔戲電影及電視歌仔戲等也相繼湧現出來。 

分類

1、落地掃歌仔陣


  由閩南傳入台灣的歌仔(錦歌),在宜蘭發展成"本地歌仔",爾後又模仿車鼓戲的表演型式,演出滑稽詼諧的民間故事,隨神轎游行,稱之爲"歌仔陣"。落地掃歌仔陣爲歌仔戲最原始之演出型式,屬於歌舞小戲的表演,演出地點多在廟埕空地即席表演,或隨游行陣頭行進至廟口廣場,以四支竹竿圍出表演區,就地演出。 

  落地掃演出的劇目僅有《山伯英台》、《什細記》、《呂蒙正》及《陳三五娘》等四出。落地掃演員以醜、旦爲主,演員大多不着戲服,且無繁雜身段。落地掃歌舞小戲的表演者多非職業演員,因此表演内容多爲簡易動作,而曲調音樂也不繁複,通常以一首或少數曲調不斷重複進行。此種演出型態多屬非營利性業餘表演,表演團隊均爲民眾自發性組織,因此演出時之趣味性高於藝術水准的要求。 

2、野台歌仔戲


  野台戲即爲外台戲,多於廟口演出。野台歌仔戲爲歌仔戲最普遍之演出型式。本地歌仔吸收其它劇種精華,並穿着戲服,粉墨登場演出,歌仔戲即成爲大戲型式。野台歌仔戲演出名目大多與宗教活動有關,擧凡廟會、酬神、建醮及神誕等活動,多有野台戲的演出。 

  野台戲的特色爲熱鬧而淳樸,由於演戲酬神爲民間表演活動之主因,是以儀式性勝於藝術性;且野台歌仔戲於正戲演出之前,必先表演一段"吉慶戲",俗稱"扮仙",目的在爲民眾祈福,神人之間的關係於扮仙過程中,得到融合交會。 

3、内台歌仔戲


  内台歌仔戲是指戲院室内劇場演出的歌仔戲,采售票方式,屬於營利演出。《台灣省通志.藝術篇》:至民國四、五年間,辜顯榮向日人收買台北淡水戲館,改名新舞台,作爲本省人之娛樂機構,其經理人見歌仔戲甚受人歡迎,遂出資設立新舞社歌劇團,在該戲院經常排演歌仔戲,而收取門票。是爲本省第一團營業性質之歌仔戲班。而歌仔戲之分别爲内外台戲,亦始自此時。由於内台歌仔戲爲營利性質,舞台布景、燈光及服裝均較爲講究,演出亦較野台戲嚴謹。此外,於公演之前,通常由演員穿着戲服沿街"踩街",藉以吸引觀眾廣作宣傳,增加票房收入。民國四十四年間,爲内台歌仔戲鼎盛時期,當時全台約有300個此類歌仔戲班,可見其繁榮。 

4、廣播歌仔戲


  最先使歌仔戲轉型者爲廣播界。民國四十三、四年間,開始出現廣播歌仔戲,很多廣播電台均有廣播歌仔戲節目;此外亦有部分電台自組歌仔戲班,以錄音或現場演唱,通過電台廣播方式傳送至各地。 

  由於廣播歌仔戲"隻聞其聲,不見其影",演員無須表演身段動作,因此特重唱腔與念白。此外,由於廣播歌仔戲播出時間較長,故須大量曲調,除演唱傳統的歌仔調外,又從流行歌曲中吸收具啟承轉合的四句七言曲式,豐富歌仔戲新生命。 

5、歌仔戲電影


  歌仔戲電影創始於1955年的台語電影《六才子西廂記》。歌仔戲電影受到觀眾喜愛,是因其歌仔戲的聲勢,然而盡管歌仔戲電影曾轟動一時,但由於歌仔戲畢竟適合於舞台型態,因此1962年後,歌仔戲電影亦隨之沒落。 

6、電視歌仔戲

廈門·歌仔戲
廈門·歌仔戲

  1962年台灣電視公司成立,推出第一部電視歌仔戲《雷峰塔》。但當時台灣的電視機並未普及且爲黑白片,因此電視歌仔戲欣賞人口不多,廣播歌仔戲才是當時最流行之表演型態。 

  電視歌仔戲最大的改變是使歌仔戲從象征劇場走向寫實劇場,以實物取代寫意的身段,例如騎馬時需拍攝騎馬外景,而高山、天庭與橋梁等則需搭設布景;由於增加道具及布景,並加入許多輕功、飛天及鑽地等鏡頭,因此電視歌仔戲的身段表演大量刪減。此外,由於電視歌仔戲采事先錄制方式,因此凡是演員忘詞、唱錯或笑場,均可NG重來,亦導致演員演技與唱工之退化。不過,電視歌仔戲布景華麗生動,卻也吸引部分觀眾。 

傳承價值


  歌仔戲自誕生後,兩岸戲班及藝人演出交流不斷,作爲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共同擁有的寶貴藝術形式,歌仔戲已經成爲維繫兩岸人民精神文化的一條重要紐帶。保護和發展歌仔戲對於弘颺中華民族的戲曲文化,推動祖國的和平統一事業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隨着社會的進步,受現代文化藝術形式和流行風尚的影響,歌仔戲現在主要隻在中老年人中流行,青年人已不再對其感興趣,這樣的現狀極大地影響了歌仔戲的生存和傳續,需要制定措施加以保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