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三從」最早見於周、漢儒家經典《儀禮.喪服.子夏傳》,四德的最早的雛型出現在東漢時代的《女誡》,其作者為漢朝文學家班彪的女兒——班昭。《女誡》有《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共七篇,在婦行篇中,提出了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德,其他篇章中也提到了了夫父舅姑叔妹等姻親之間的相處之道。

三從四德三從四德中國古代以來女子的行為規範。三從女子應該為誰服三年喪期的標準: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三從[編輯]

「三從」最早見於周、漢儒家經典《儀禮.喪服.子夏傳》,原文如下:
為父何以期也?婦人不貳斬也。婦人不貳斬者,何也?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指的是斬衰,是女子穿的最高級別的喪服,喪期為三年。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女子只能服一次三年之喪,在出嫁前給父親服喪要服三年,給其他親人服喪的時間由父親定;出嫁後給丈夫服三年喪,給其他親人服喪的時間由丈夫定;而丈夫去世後,給其他親人服喪的時間由兒子定。
「三從」這個詞是喪服的專用術語,其中的「從」字釋義和「從服」中「從」的釋義相識,指的是並非依據自己和死者的關係而定,而是依據他人和死者的關係而定的喪服。[1]

對「三從」的曲解[編輯]

後世解釋「三從」多是斷章取義,認為這是封建禮教壓迫婦女的制度。事實上,「三從」僅僅是用來指服喪的規矩,將之引申為女子應該服從男子是完全錯誤的看法。
清代統治者對儒學的有意曲解,更加深了後世對其含義的誤解。近代以來更是如此,不少學者對「三從四德」不由分說加以批評甚至汙衊。

四德[編輯]

「四德」本是宮廷婦女必備的四種修養:「德」(德行)、「容」(容貌)、「言」(言辭)、「功」(技藝),包含傳統「婦學」四項教育內容,故稱為「四教」或「四行」。四德就是要求說做女子的,第一要緊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後是相貌(指出入要端莊穩重持禮,不要輕浮隨便,)、言語(指與人交談要會隨意附義,能理解別人所言,並知道自己該言與不該言的語句)和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愛幼、勤儉節約等生活方面的細節)。

源流[編輯]

四德的最早的雛型出現在東漢時代的《女誡》,其作者為漢朝文學家班彪的女兒——班昭。《女誡》有《卑弱》、《夫婦》、《敬慎》、《婦行》、《專心》、《曲從》、《和叔妹》共七篇,在婦行篇中,提出了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德,其他篇章中也提到了了夫父舅姑叔妹等姻親之間的相處之道。
《周禮·天官冢宰》使用了「婦德、婦言、婦容、婦功」這些詞語: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教九御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各帥其屬而以時御敘於王所。[2]
九嬪是教導後宮婦女的官職,教導後宮婦女「陰禮」(婦女遵守的禮儀)和「婦職」(婦女擔負的職責),當中較高職位的「九嬪」則教導婦學之法,如「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這種教育後來擴展至上層家庭,女孩十歲時於家中接受女師教育,教以「婉娩聽從」(柔順聽話),織布製衣,學習有關祭祀工作(如縫紉、備酒漿等)。出嫁前由族長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完成培訓後舉行祭祀儀式,以成「婦順」。「四德」後來推至對所有婦女的要求,鄭玄則有此解釋:「婦德謂貞順,婦言謂辭令,婦容謂婉娩,婦功謂絲橐。」後世更不斷作出解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