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 | |||||||
---|---|---|---|---|---|---|---|
| |||||||
參戰方 | |||||||
西漢 | 匈奴 | ||||||
指揮官和領導者 | |||||||
劉邦、陳平 | 冒頓單于、韓王信、王喜、曼丘臣、王黃、趙利 | ||||||
兵力 | |||||||
32萬 | 40萬 | ||||||
傷亡與損失 | |||||||
不明 | 不明 |
戰爭背景[編輯]
匈奴是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夏代稱為葷粥,商代稱為鬼方,周代稱為獫狁,秦代稱為匈奴,其生活以遊牧為主,逐水草而居。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前214年命蒙恬率領30萬秦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套,屯兵上郡(今陝西省榆林市東南)。「卻匈奴七百餘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秦漢之際,匈奴冒頓單于殺死其父頭曼單于,自立為單于,並且東擊東胡,西攻月氏,南併樓煩、白羊河南王,統一了匈奴各部,逐漸強盛起來。楚漢相爭時,由於無暇北顧,冒頓單于利用兵強馬壯的優勢,收復了蒙恬所奪的匈奴地及朝那(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東南)、膚施(今陝西省榆林市南魚河堡附近)等郡縣,直接威脅到漢王朝在中國北部的統治。[1]
韓王信是戰國時期韓襄王之庶孫,曾響應劉邦起義,因帶兵攻打韓地有功,獲封國於潁川一帶,定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公元前201年春,劉邦認為韓王信封地乃兵家必爭的戰略重地,擔心韓王信日後會構成威脅,便以防禦匈奴為名,將韓王信封地遷至太原郡,以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為都。韓王信以「國被邊,匈奴數入,晉陽去塞遠」為由,上書請求把都城遷至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得到劉邦批准。同年秋,匈奴冒頓單于攻馬邑,劉邦懷疑韓王信暗通匈奴,致書責備韓王信,韓王信擔心會被誅,便與匈奴約定共同攻漢,以馬邑之地請降。隨後韓王信與匈奴揮師南下,進入雁門關,攻下太原郡。[2]
戰爭過程[編輯]
為了鞏固剛剛建立起來的漢王朝,公元前200年冬,漢高祖劉邦親率32萬大軍,出征匈奴冒頓單于,同時鎮壓韓王信叛亂。漢軍進入太原郡後,連連取勝,特別是銅鞮(今山西省沁縣一帶)一戰,大獲全勝,使韓王信軍隊遭到重大傷亡,其部下將領王喜被漢軍殺死,韓王信逃奔匈奴。韓王信的將領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擁立戰國時趙國後代趙利為王,聚集韓王信的殘兵敗將,準備再次與匈奴合謀攻漢。
冒頓單于派左、右賢王各帶兵一萬多騎與王黃等屯兵廣武(山西省代縣西南陽明堡鎮)以南至晉陽一帶,企圖阻擋漢軍北進。漢軍乘勝追擊,在晉陽打敗了韓王信與匈奴的聯軍,乘勝追至離石(今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再次擊敗韓王信與匈奴的聯軍。匈奴再次在樓煩西北集結兵力,被漢騎兵部隊擊潰。[2]由於漢軍節節勝利,產生了麻痹輕敵的思想。劉邦到達晉陽後,聽說匈奴駐兵於代谷(今山西省繁峙縣至原平市一代),派使臣十餘批出使匈奴,匈奴故意將精銳部隊隱藏,將老弱病殘列於陣前。派去的使臣十餘批回來,都說匈奴可以攻擊。劉邦派劉敬(婁敬)再去出使匈奴,劉敬回來報告說:「兩國相擊,此宜夸矜見所長,今臣往,徒見羸瘠、老弱,此必欲見短,伏奇兵以爭利。愚以為匈奴不可擊也」。劉邦不聽勸告,大罵劉敬說:「齊虜!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軍」。將劉敬抓起來監禁在廣武城,準備凱旋後進行處罰。[3]
劉邦率騎兵先到達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以北),此時漢軍步兵還未完全趕到。冒頓單于見漢兵蜂擁趕來,在白登山設下埋伏。劉邦帶領兵馬一進入包圍圈,冒頓單于馬上指揮40萬匈奴大軍,截住漢軍步兵,將劉邦的兵馬圍困在白登山,使漢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不能相救。劉邦發現被包圍後,組織突圍,經過幾次激烈戰鬥,也沒有突圍出去。之後,冒頓率領騎兵從四面進行圍攻:匈奴騎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馬,東面是一色青馬,北面是一色黑馬,南面是一色紅馬,企圖將漢軍衝散。結果,雙方損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此時正值隆冬季節,氣候嚴寒,漢軍士兵不習慣北方生活,凍傷很多人,其中凍掉手指頭的就有十之二、三。《漢書·匈奴傳》記載:「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匈奴圍睏了七天七夜,也沒有占領白登。
劉邦採用陳平之計賄賂匈奴閼氏(皇后),閼氏對冒頓單于說:「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單于察之」。冒頓單于與王黃和趙利約定了會師的日期,但他們的軍隊沒有按時前來,冒頓單于懷疑他們同漢軍有勾結,就採納了閼氏的建議,打開包圍圈的一角,讓漢軍撤出。當天正值天氣出現大霧,漢軍「持滿傅矢外鄉」「徐行出圍」,才得以脫險。回國後劉邦盡斬先前進言匈奴可擊的十幾名使臣,並赦免劉敬,封為關內侯,食邑兩千戶,號稱建信侯。[1]
參戰人物[編輯]
戰爭後續[編輯]
「白登之圍」後,冒頓單于屢次違背漢朝與匈奴所訂立盟約,對邊界進行侵擾劫掠活動。[1]劉邦為了休養生息,採納劉敬的建議,欲嫁長公主與匈奴和親,呂后不答應,日夜泣,劉邦改以宗室女為公主,嫁給冒頓單于,並派劉敬作為使者陪同前往。[3]此外漢朝每年送給匈奴大批繒絮、絲綢、糧食、酒等。自此,漢與匈奴約定結為兄弟,各自以長城為界,兩國的關係得到暫時的緩和。[1]
軼事[編輯]
貞觀三年(629年)李世民派李靖率大軍出擊東突厥。年底捷報傳來,俘獲頡利可汗,東突厥汗國亡。貞觀四年三月,北方各族尊李世民為天可汗;頡利可汗被擒送到長安。太上皇李淵聞訊嘆道:「漢高祖困白登,不能報,今我子能滅突厥,吾託付得人,復何憂哉!」
平城之圍
也稱白登之圍。
自從在秦始皇統治時期打敗匈奴以後,北方平靜了十幾年。到秦滅亡之後,中原發生了楚漢相爭,匈奴就趁機一步一步向南打過來。
漢高祖的時候,匈奴的冒頓單于(音mòAdúchánAyú,冒頓是人名,單于是匈奴王)帶領了四十萬人馬包圍了韓王信(原韓國貴族,和韓信是兩個人)的封地馬邑(今山西朔縣)。韓王信抵擋不了,向冒頓求和。漢高祖得到這個消息,派使者責備韓王信。韓王信害怕漢高祖辦他的罪,向匈奴投降了。
冒頓占領了馬邑,又繼續向南進攻,圍住晉陽。漢高祖親自趕到晉陽,和匈奴對敵。
公元前200年冬天,天空下著大雪,氣候特別冷,中原的兵士沒碰到過這樣冷的天氣,凍壞了不少人,有的人竟凍得掉下了手指。但是,漢朝的軍隊和匈奴兵一接觸,匈奴兵就敗走。一連打贏了幾陣。後來,聽說冒頓單于逃到代谷(今山西代縣西北)。
漢高祖進了晉陽,派出兵士去偵察,回來的人都說冒頓的部下全是一些老弱殘兵,連他們的馬都是挺瘦的。如果趁勢打過去,准能打勝仗。
漢高祖還怕這些兵士的偵察不可靠,又派婁 敬到匈奴營地去刺探。
婁 敬回來說:“我們看到的匈奴人馬的確都是些老弱殘兵,但我認爲冒頓一定是把精兵埋伏起來,陛下千萬不能上這個當。”
漢高祖大怒,說:“你膽敢胡說八道,想阻攔我進軍。”說著,就把婁 敬關押起來。
漢高祖率領一隊人馬剛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突然四下裏湧出無數匈奴兵來,個個人強馬壯,原來的老弱殘兵全不見了。漢高祖拚命殺出一條血路,退到平城東面的白登出。
冒頓單于派出四十萬精兵,把漢高祖圍困在白登山。周圍的漢軍沒法救援,漢高祖的一部分人馬在白登,整整被圍了七天,沒法脫身。
高祖身邊的謀士陳平打發了一個使者帶著黃金、珠寶去見冒頓的阏氏(音yānAzhī,就是匈奴的王後),請她在單于面前說些好話。阏氏一見這麽多的禮物,心裏挺高興。
當天晚上,阏氏對冒頓說:“我們占領了漢朝地方,沒法長期住下來,再說,漢朝皇帝也有人會來救他。咱們不如早點撤兵回去吧!”
冒頓聽了阏氏的話,第二天一清早,就下令將包圍網撤開一角,放漢兵出去。
第二天清早,天正下著濃霧,漢高祖悄悄地撤離了白登。陳平還不放心,叫弓箭手朝著左右兩旁拉滿了弓,保護漢高祖下山。
漢高祖提心吊膽走出了匈奴的包圍圈,快馬加鞭,一口氣逃到廣武。他定了定神,首先把劉敬放出來,說:“我沒聽你的話,弄得在白登被匈奴圍了起來,差點兒不能和你見面了。”
漢高祖逃出了虎口,自己知道沒有力量再去征服匈奴,只好回到長安。以後,匈奴一直侵犯北方,叫漢高祖大傷腦筋。他問婁 敬該怎麽辦?婁 敬說:“最好采用‘和親’的辦法,大家講和,結爲親戚,彼此可以和和平平地過日子。”
漢高祖同意婁 敬的意見,派劉敬到匈奴去說親,冒頓同意了。漢高祖挑了一個宮女所生的女兒,稱作大公主,送到匈奴去,冒頓就把她立爲阏氏。
打那時候起,漢朝開始采取“和親”的政策,跟匈奴的關系暫時緩和了下來。(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也稱白登之圍。
自從在秦始皇統治時期打敗匈奴以後,北方平靜了十幾年。到秦滅亡之後,中原發生了楚漢相爭,匈奴就趁機一步一步向南打過來。
漢高祖的時候,匈奴的冒頓單于(音mòAdúchánAyú,冒頓是人名,單于是匈奴王)帶領了四十萬人馬包圍了韓王信(原韓國貴族,和韓信是兩個人)的封地馬邑(今山西朔縣)。韓王信抵擋不了,向冒頓求和。漢高祖得到這個消息,派使者責備韓王信。韓王信害怕漢高祖辦他的罪,向匈奴投降了。
冒頓占領了馬邑,又繼續向南進攻,圍住晉陽。漢高祖親自趕到晉陽,和匈奴對敵。
公元前200年冬天,天空下著大雪,氣候特別冷,中原的兵士沒碰到過這樣冷的天氣,凍壞了不少人,有的人竟凍得掉下了手指。但是,漢朝的軍隊和匈奴兵一接觸,匈奴兵就敗走。一連打贏了幾陣。後來,聽說冒頓單于逃到代谷(今山西代縣西北)。
漢高祖進了晉陽,派出兵士去偵察,回來的人都說冒頓的部下全是一些老弱殘兵,連他們的馬都是挺瘦的。如果趁勢打過去,准能打勝仗。
漢高祖還怕這些兵士的偵察不可靠,又派婁 敬到匈奴營地去刺探。
婁 敬回來說:“我們看到的匈奴人馬的確都是些老弱殘兵,但我認爲冒頓一定是把精兵埋伏起來,陛下千萬不能上這個當。”
漢高祖大怒,說:“你膽敢胡說八道,想阻攔我進軍。”說著,就把婁 敬關押起來。
漢高祖率領一隊人馬剛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突然四下裏湧出無數匈奴兵來,個個人強馬壯,原來的老弱殘兵全不見了。漢高祖拚命殺出一條血路,退到平城東面的白登出。
冒頓單于派出四十萬精兵,把漢高祖圍困在白登山。周圍的漢軍沒法救援,漢高祖的一部分人馬在白登,整整被圍了七天,沒法脫身。
高祖身邊的謀士陳平打發了一個使者帶著黃金、珠寶去見冒頓的阏氏(音yānAzhī,就是匈奴的王後),請她在單于面前說些好話。阏氏一見這麽多的禮物,心裏挺高興。
當天晚上,阏氏對冒頓說:“我們占領了漢朝地方,沒法長期住下來,再說,漢朝皇帝也有人會來救他。咱們不如早點撤兵回去吧!”
冒頓聽了阏氏的話,第二天一清早,就下令將包圍網撤開一角,放漢兵出去。
第二天清早,天正下著濃霧,漢高祖悄悄地撤離了白登。陳平還不放心,叫弓箭手朝著左右兩旁拉滿了弓,保護漢高祖下山。
漢高祖提心吊膽走出了匈奴的包圍圈,快馬加鞭,一口氣逃到廣武。他定了定神,首先把劉敬放出來,說:“我沒聽你的話,弄得在白登被匈奴圍了起來,差點兒不能和你見面了。”
漢高祖逃出了虎口,自己知道沒有力量再去征服匈奴,只好回到長安。以後,匈奴一直侵犯北方,叫漢高祖大傷腦筋。他問婁 敬該怎麽辦?婁 敬說:“最好采用‘和親’的辦法,大家講和,結爲親戚,彼此可以和和平平地過日子。”
漢高祖同意婁 敬的意見,派劉敬到匈奴去說親,冒頓同意了。漢高祖挑了一個宮女所生的女兒,稱作大公主,送到匈奴去,冒頓就把她立爲阏氏。
打那時候起,漢朝開始采取“和親”的政策,跟匈奴的關系暫時緩和了下來。(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