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
針灸 | |
---|---|
治療法 | |
針灸
| |
ICD-10 Procedure Coding System: | 8E0H30Z |
ICD - 9: | 99.91 - 99.92 |
MeSH | D015670 |
OPS-301: | 8-975 .2 |
針灸 · 人智醫學 · 草藥學 · 順勢療法 · 自然療法 · Orthopathy · 整骨療法 · 脊骨神經醫學 |
傳統醫學 |
---|
中醫學 · 蒙醫學 · 藏醫學 · 尤那尼醫學 · 悉達醫學 · 阿育吠陀 |
美國國家輔助與替代醫學中心分類 |
Whole medical systems · Mind-body interventions · Biologically based therapies · Manipulative therapy · Energy therapies |
參見 |
替代醫學 · Glossary · 人物 |
針灸[1]是針法和灸法的合稱。中醫學中採用針刺或火灸人體穴位來治療疾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刺激穴位可以改善經絡中的氣的流向[2]。現代科學從組織學和生理學上尚未發現氣、經絡或者穴位的存在[3] [4] [5],且部分當代針灸使用者並非依據傳統理論體系進行實踐[6] [7]。因為缺乏足夠的現代醫學實驗證實其療效,針灸常在部分國家被視作替代療法。
有一些科學研究顯示針灸有緩解疼痛與術後噁心的效用[8] [9] [10]。有人質疑針灸的效用極其微弱不足以建立臨床關係,認為顯示針灸有效果的研究結論可能是安慰劑效應[11] [12]、不完全雙盲實驗或發表偏倚的結果[13] [14] [ 15]。
傳說與歷史[ 編輯]
針刺法萌發於新石器時代。當人們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的時候,不自覺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銳的石器按壓疼痛不適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狀減輕或消失,最早的針具:砭石也因之而生。後來針具逐漸發展成青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直到現在用的不鏽鋼針。伏羲氏「嘗百藥而製九針」(東漢皇甫謐記載於《帝王世紀》),「嘗草製砭」(南宋羅泌記載於《路史》,砭就是砭石),即華夏民族最早的針灸。《黃帝內經中記載九針為鑱針、員針、鍉針、鋒針、鈹針、員利針、毫針、長針和大針。《靈樞·官針》記載「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針的形狀、用途各異,據情選用,方可去病。
灸法的起源與為的發現和使用有著密切的關係,當身體有某種不適時,用以去烘烤得以減輕,繼而用各種樹枝作為施灸工具,逐漸發展到艾灸。
針灸治療方法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其學術思想也隨著臨床醫學經驗的積累漸漸完善。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醫學帛書中有《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論述了十一條脈的循行分佈、病候表現和灸法治療等,形成了完整的經絡系統。
《黃帝內經》是現存的中醫文獻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醫經典著作,記載有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經別以及與經脈系統相關的標本、根結、氣街、四海等,並對腧穴、針灸方法、針刺適應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詳細的論述。
《靈樞經》所記載的針灸理論更為豐富而係統,所以《靈樞》是針灸學術的第一次總結,其主要內容至今仍是針灸的核心內容,故《靈樞》稱為《針經》。繼《內經》之後,戰國時代的神醫扁鵲所著《難經》對針灸學說進行了補充和完善。
晉代醫學家皇甫謐潛心鑽研《內經》等著作,撰寫成《針灸甲乙經》,書中全面論述了臟腑經絡學說,發展並確定了349個穴位,並對其位置、主治、操作進行了論述,同時介紹了針灸方法及常見病的治療,是針灸學術的第二次總結。
到了宋代,著名針灸學家王惟一編撰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考證了354個腧穴,並將全書刻於石碑上供學習者參抄拓印,他還鑄造了2具銅人模型,外刻經絡腧穴,內置臟 腑,作為針灸教學的直觀教具和考核針灸醫生之用,促進了針灸學術的發展。
明代是針灸學術發展的鼎盛時期,針灸理論研究深化,出現了大量的針灸專著,如《針灸大全》、《針灸聚英》、《針灸四書》,特別是楊繼洲所著的《針灸大成》,匯集了明以前的針灸著作,總結了臨床經驗,內容豐富,是後世學習針灸的重要參考書,是針灸學術的第三次總結。
中華人 民共和國成立後,大陸成立了中國針灸學會,以繼承和發展針灸。研究人員結合現代醫家的臨床經驗和科研成果,出版了許多的針灸學術專著和論文,創立" 針刺麻醉 "等新式針灸。針灸的研究也從單一的文獻整理髮展到對其治病的臨床療效進行系統的觀察,結合現代生理學、解剖學、組織學、生化學、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等學科進行針灸治療的機理探討。
針刺麻醉[ 編輯]
文革時,針刺麻醉被當作「文化大革命豐碩成果的重要部分」廣泛宣傳。其實針刺麻醉效果不好,病人還需要注射麻醉藥物,有時病人需要忍痛完成手術。文革過後針刺麻醉已經幾乎沒有人使用了。[16]
原理[ 編輯]
中醫學 |
中醫理論 |
氣 - 陰陽 - 五行 |
臟腑 - 經絡 |
望聞問切 - 辨證論治 |
四氣五味 - 君臣佐使 |
治療方法 |
中藥 - 針灸 - 推拿 |
導引 - 氣功 |
中醫經典 |
黃帝內經 - 神農本草經 |
難經 - 傷寒雜病論 |
基礎學科 |
中醫基礎理論 |
中醫診斷學 |
中藥學 - 方劑學 |
溫病學 - 針灸學 |
中醫史 - 各家學說 |
臨床學科 |
中醫內科 - 中醫外科 |
中醫婦科 - 中醫兒科 |
針灸科 - 骨傷科 |
中醫眼科 - 中醫耳鼻喉科 |
民間療法 |
推拿 - 刮痧 - 拔罐 |
其它 |
中醫學家列表 |
祝由十三科 - 馬醫科 |
中醫認為人體中的經絡系統負責輸送全身的「氣」、「血」及「血液」[17],這些輸送物質在體內循環,使身體中的各個組織與器官保持平衡與穩定。然而當經絡系統出現阻塞不通的情況時,則影響了這些物質的輸送,使「邪氣」(各種產生病變的因子)侵入,此時人體就會開始出現異常病變。當針插進人體之後,會引起人體自身的反應,加強氣血循環,克服經絡的阻塞,使經絡系統恢復正常,病症因此得以治癒。
治療方法[ 編輯]
針與灸是兩種治療方法,傳統中醫多用針法來治療急性病,用灸法來治療慢性病。中醫學中針灸治療的理論基礎在於傳統的中醫臟腑陰陽經絡學說。和中醫的方劑治療方法相比較,針灸治療的特點是療效快[來源請求]、簡單、便宜。
針刺法也稱針治法,是運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把金屬製成的、形體細長而尖的針刺入人體的某一固定的部位(穴位),使接受針刺才發生酸、麻、脹、重等感覺,從而產生治療疾病的作用。中醫施針的穴位,按深度分為天、人、地三層,當針灸到達每一層時,均有「針感」,患者會感到酸、脹、麻,而施術的醫生則有粘針的感覺。進行針灸時,要根據病情決定施針深度。
灸灼法也稱為灸治法,是將艾絨揉成小團或長條狀,點燃後放在(或靠近)人體體表的某些固定的部位,施行熱熨或熏,從現時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治療工具[ 編輯]
針由遠古時代的骨針、石砭開始發展到長短、大小、式樣、材料、方法各不相同的針具,如電針、磁針、水針等;灸偏向於傳統的艾灸,有艾絨灸、艾條灸等。現代使用的針灸多是鋼針,而在古代多使用的是銀針[來源請求],主要是因為銀有一定的抗菌效果。
對針灸的質疑[ 編輯]
針灸的理論基礎是傳統中醫學,與現代醫學的思維模式相距甚大。在現代醫學傳入中國之後,針灸是否有效這一問題問題一直有爭論。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1979年所出版的刊物中認可針灸在某些症狀中有治療作用[19]。Cochrane Collaboration的科學家認為針灸對戒菸、氣喘、抗類風濕關節炎、頭疼等問題沒有效用。
2007年9月《內醫檔案》雜誌 刊登,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的邁克爾·哈克博士主持的實驗使用1162名腰痛病患分3組分別進行針灸、假針灸和常規治療對比試驗。發現腰痛情況好轉的人,針灸組有47.6%,假針灸組有44.2%,常規治療組有27.4%。針灸組和假針灸組沒有統計學意義的差別。[20] 2009年西雅圖的一個研究小組主持的研究表明,對長期腰疼患者,針灸和假針的治療效果都比傳統方法好,但是針灸和假針的療效沒有顯著差異。[21]
世界衛生組織在2003年發表了《Acupunc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Reports on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認為有對照試驗證實針灸可有效治療若干疾病、症狀或狀態,針灸對於另外一些病症的療效尚需要更多證據確認,同文又列出了療效未有足夠證據支持,但是可嘗試針灸的一些病症。[22]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十七個研究所或中心,其中有美國國立替代與補充醫學中心(NCCAM),研究「非西方主流醫學」,其中包括針灸。1997年NIH的一份報告指出:臨床前研究記錄了針灸在某些疾病治療方面有一些效果,但同時在一些其他研究中沒有效果。[24]
美國的針灸界[ 編輯]
針灸在美國作為替代醫學存在。美國目前有大約3萬多名執照針灸師(有的州稱為針灸醫師或東方醫學醫師),5千多名應用針灸的西醫師。美國有嚴格的針灸執照考試制度,要求考試申請人在美國高教部認可的針灸或中醫學校學習針灸的相關課程1700到4000學時。[25]
文化遺產[ 編輯]
2010年11月16日,在肯亞內羅畢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國申報項目《中醫針灸》,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政府承諾將致力保護作為文化遺產的針灸這個瀕臨滅絕的文化現象[26]。
醫家 | 王惟一 |
---|---|
年代 | 北宋約987~1067 |
仁宗以為「古經訓慶至精,學者執封多失,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若案形,復令創鑄銅人為式。」(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夏竦序》中國書店影印本,1987),於是王惟一負責設計,政府組織工匠,於天聖五年(1927)以精銅鑄成人體模型兩具,王氏新撰針灸著作遂名為《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該書由政府頒行全國,與針灸銅人相輔行世。
王惟一畫像王惟一,或名惟德,約生活於987~1067年間,裡貫無可考。曾任翰林醫官、殿中省尚藥奉御等職,並在太醫局教授醫學,王惟一精於針灸,《宋史‧藝文志》載有王氏《明堂經》3卷,惜未傳世,天聖四年(1026),宋政府再次徵集、校訂醫書,王惟一奉詔竭心,考訂針灸著作。
作為官書問世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對宋代以前的針灸學成就進行了一次系統的總結,對宋代及後世針灸學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針灸銅人的設計和製造,更是醫學史上的一大創舉,兩具銅人作為最早的人體模型和針灸直觀教具,在醫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王惟一為此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