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虎頭埤是於1846年(清道光26年)由大目降街(今新化)農民歐陽安所闢建,用以蓄水灌溉農田。1863年(同治2年)台灣府知府周懋奇撥款擴建,始稍具規模。是故亦有臺灣第一座水庫之稱。

虎頭埤[編輯]

虎頭埤
虎頭埤一景
虎頭埤一景
虎頭埤在台灣的位置
虎頭埤
虎頭埤的位置
官方名稱虎頭埤
國家 中華民國
位置臺南市新化區
坐標23°01′37″N 120°20′13″E座標23°01′37″N 120°20′13″E
現況使用中
動工1846年(清道光年初)
完工1863年
所有方嘉南農田水利會
水壩和泄洪概況
維護管理嘉南農田水利會
水壩類型鋼筋混凝土低堰
壩高15.3公尺(50英尺)
壩長470公尺(1,542英尺)
壩頂寬5.5公尺(18英尺)
體積196,000 m3(6,900,000 cu ft)
壩頂海拔39公尺(128英尺)
上游匯入鹽水溪
溢洪道排洪閘門10座,溢洪孔12孔
泄洪量431 m3/s(15,200 cu ft/s)
水庫概況
形成虎頭埤水庫
庫容910,000 m3(32,000,000 cu ft)
有效庫容910,000 m3(32,000,000 cu ft)
集水面積7.15 km2(77,000,000 sq ft)
水庫面積25公頃
正常水位37 m(121 ft)
截至2013年6月
虎頭埤位於臺灣南部臺南市新化區虎頭山麓,在市中心以東郊10公里處。

簡介[編輯]

虎頭埤是於1846年(道光26年)由大目降街(今新化)農民歐陽安所闢建,用以蓄水灌溉農田。1863年(同治2年)台灣府知府周懋奇撥款擴建,始稍具規模。是故亦有臺灣第一座水庫之稱。
日治時期,日本人曾經整修堤防、設立閘門,並美化湖畔。其時埤周圍已擴展至約7公里,水域面積約27公頃,埤畔草木扶疏,埤水清澈鑑人,兩岸小徑交錯,埤中小島處處,又有虎月亭、吊橋點綴其間,景色清幽,已成為台灣知名風景區[1]。1927年8月,獲台灣日日新報讀者票選為「台灣八景十二勝」當中的第九勝[2][3]。1928年該地建新化社,主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天照大神,1938年升格新化神社,今仍有新化社石碑及神社台階及平台遺跡。
1954年,又以「虎埤泛月」獲得台南縣文獻委員會選定為「南瀛八大景」之一[4]。今日則成為台南都會區主要郊遊去處,並劃入西拉雅國家風景區進行管理。其實這裡也是台南市舉行元旦升旗典禮的地方(國慶日則在台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

其他[編輯]

  • 虎頭埤之「埤」意指「貯水池」,閩南語讀作「pi」。在國語中理論應讀「ㄆㄧˊ」,但當地居民亦多以其「卑」邊旁而讀「ㄅㄟ」,使得當地也可見「Hutoubei」之英譯。但據教育部國語辭典,若讀此「ㄅㄟ」則通「卑」字,意指「低下」,故嚴格說是誤讀。

交通指引[編輯]

搭乘大眾運輸[編輯]

  • 臺鐵客:搭乘火車到臺南車站後,至公車北站搭乘綠幹線(往玉井)及綠17(往大灣新化)公車,然後在新化站轉乘綠13支線(往岡林左鎮)至虎頭埤口站牌下車。
  • 高鐵客:到達高鐵台南站後,轉乘綠16路公車,至新化站後再轉搭綠13路至虎頭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