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中捉鱉成語故事_成語“甕中捉鱉”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拼音】甕中捉鱉wèngzhōngzhuōbiē
【釋義】從大壇子裡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
【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釋義】從大壇子裡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
【出處】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成語故事】
北宋末年,在山東梁山泊一帶,住著以宋江為首的農民起義軍。在梁山泊附近有個杏花莊,莊上有個王林老漢和女兒滿堂嬌,開瞭傢小酒店,以此為生。一天,有兩個地痞流氓冒充是梁山好漢,把王老漢女兒滿堂嬌搶走瞭。黑旋風李逵知道後,魯莽地大鬧山寨一通,後來才知出瞭差錯。不久,王老漢來報告,說那兩個惡人又來酒店,已被灌醉在店裡。李逵抄起板斧說:這如同在甕中捉鱉,伸手就可以捉到。兩個壞蛋落網,受到瞭懲罰。
〔18.01〕
|
甕中捉鱉
| 【觀世心編著】 |
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比喻舉手可得,確有把握。元‧康進之(?~1279~?年)《梁山泊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參閱《全元曲》。
意指只要去除妄心,佛性自能顯現。明‧達觀真可法師(1543~1603年):「死生根于有我,有我根于無我。若然者則有我,乃無我之枝條也;而善反者,即枝條而求根本。譬如甕中捉鱉,囊中探物耳,奚難之有?」參閱《龍藏‧1633‧154~155冊;紫柏尊者全集‧卷九》。 源於宋‧昭覺克勤禪師(即圓悟佛果禪師,1063~1135年)。徐俯一日至書記寮,指圓悟項相曰:「這老漢脚跟猶未點地在。」圓悟曰:「甕裏何曾走卻鼈?」參閱《卍續藏‧1565‧80冊;五燈會元‧卷十九‧樞密徐俯》。「鼈」同「鱉」字。
甕中捉鱉(wèng zhōng zhuō biē),漢語成語,意思是從大壇子裡捉鱉。比喻想要捕捉的對像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
\
發音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中文名 甕中捉鱉
出處 《李逵負荊》
1成語信息
【漢字】甕中捉鱉
【拼音】wèng zhōng zhuō biē
【英譯】 have full assurance to get go after an easy prey as one who catches a turtle in a jar
【釋義】從大壇子裡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對像已在掌握之中。
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
【出處】元 ·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叫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十拿九穩、穩操勝券、勝券在握
【反義詞】水中撈月、海底撈針、海底撈月
【歇後語】甕中捉鱉—— 手到擒來
2示例用法
明 · 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5卷:“知縣寫了名字地址,就差人去拿來。~,立時拿到。”
3詞語造句
1.八路軍把鬼子引到山谷裡,來了個甕中捉鱉。
2. 這次的抓捕任務,對武警官兵們來說簡直是甕中捉鱉,手到擒來。
4影視作品
新中國美術電影於1947年開始攝製,在東北解放區興山鎮先後產生了新中國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和動畫片《甕中捉鱉》, 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
影片信息
·片名:《甕中捉鱉》[1]
·時間:1948年
·類型:動畫片
·上映:1948年在中國大陸
職員表
·導演:方明
·編劇:朱丹
·音樂設計:劉鳴寂
· 動畫師:方明
·背景設計:安平
劇情介紹
這是新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影片描寫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發動內戰,但在人民力量的打擊下,終告失敗,成了甕中之鱉。影片巧妙地運用誇張手法,辛辣地嘲諷了蔣介石與人民做對,必將失敗的下場。影片動畫設計新穎、動作性強、節奏明快,具有相當高的藝術造詣。此片只有十分鐘,由東影美工科十位同志用153天,繪畫原畫8370張,背景85張,著色8196張,描線8226張,拍攝膠片2431尺。該片放映後,就受到觀眾們的強烈歡迎。
據史料記載,當觀眾看到動畫片《甕中捉鱉》中的解放軍從解放區把蔣匪軍趕出去和片中蔣介石被人民解放軍活捉,勒長脖子時,觀眾笑得前仰後合,鼓掌不息。影片導演兼設計是日本友人持永只仁先生,他是在生產條件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用再生的電影膠片完成了此片的拍攝工作。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