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

漏網之魚《史記‧酷吏列傳序》:「網漏於吞舟之魚。」

成語內容

晉襄公打敗秦國,俘虜秦將孟明視、白乙丙、西乞術。晉襄公聽信母后冤仇宜解不宜結的教誨,放了三人。大將先軫及陽處父立刻帶兵去追趕。孟明視三人早就跑到了黃河邊,跳進打魚的小船逃走,成為晉國的漏網之魚。
編輯摘要
名稱:漏網之魚拼音:漏網之魚( lòu wǎng zhī yú )
出處: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網漏於吞舟之魚。”釋義:比喻僥倖逃脫的罪犯或敵人。
用法:褒義謂語結構:聯合式

漏網之魚( lòu wǎng zhī yú )

漏網之魚- 解釋

比喻僥倖逃脫的罪犯或敵人。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 酷吏列傳》:“網漏於吞舟之魚。”


漏網之魚- 用法

偏正式;作賓語;含貶義,用於罪犯示例元· 關漢卿陳母教子》:“你這~都跳過,固何撇下狀元郎?”
詞目漏網之魚
拼音lòu wǎng jhih yú
注音ㄌㄡˋ ㄨㄤˇ ㄓ ㄩˊ
相似詞喪家之犬,漏網游魚,網漏吞舟,亡命之徒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序》:「網漏於吞舟之魚。」
釋義逃脫魚網的魚。比喻僥幸逃脫的罪犯或敵人。

比喻僥倖逃避法律制裁的人。亦比喻驚慌逃離危險的人。
喻罪犯僥倖逃脫,沒有被逮捕歸案。
例句他兩個忙忙如喪家之狗,急急似漏網之魚。(元‧鄭廷玉《後庭花》第二折)
他就是那件槍擊案的漏網之魚。
有少數的重大經濟罪犯,逃到第三國,藉以規避刑罰,成了法網的漏網之魚。
警察接獲密報後,計劃周詳迅速出動,才能逮獲毒梟而無漏網之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