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陣圖》《八陣圖》三國時諸葛亮創設的一種陣法。相傳諸葛孔明禦敵時以亂石堆成石陣,按遁甲分成生、傷、休、杜、景、死、驚、開八門,變化萬端,可擋十万精兵。這個由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種陣勢所組成的軍事操練和作戰的陣圖,是諸葛亮的一項創造,反映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後世記載描寫《八陣圖》內容的作品很多如:《周易》、杜甫《八陣圖》詩、電視劇《八陣圖》等等。《八陣圖》[陣法] - 歷史記載
歷史記載據《三國志_蜀志_諸葛亮傳》載:“(亮)推演兵法作八陣圖。”後人考其遺跡繪成圖形,見《武備志》。據記載,八陣圖遺蹟有三處:《水經_沔水注》及《漢中府志》說在陝西沔縣(今勉縣)東南諸葛亮墓東;《寰宇記》說在四川夔州(今奉節縣)南江邊,《明一統志》說在四川新都縣北三十里的牟彌鎮。河南省密縣發現一套中國最早的《風後八陣兵法圖》。該圖共分九幅,一幅為八陣正圖,其它八幅為八個陣式,即:天覆陣、地載陣、風揚陣、雲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圖旁附有文字說明,詳細介紹了每個陣式在特殊環境下進攻退守的戰術應用。據《史記》載,風後為軒轅黃帝的一員將帥。密縣雲巖官遺存的唐朝軍事家、常州刺史獨孤及的《雲巖官風後八陣圖》碑,詳細記載了黃帝和風後研創《八陣圖》的事蹟。此圖的發現,把中國八陣兵法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兩千五百年。《八陣圖》[陣法] - 命名和組成
《八陣圖》八陣圖分別以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命名,加上中軍共是九個大陣。中軍由十六個小陣組成,周圍八陣則各以六個小陣組成,共計六十四個小陣。八陣中,天、地、風、雲為“四正”,龍(青龍)、虎(白虎)、鳥(朱雀)、蛇(螣蛇)為“四奇”。另外,尚有二十四陣佈於後方,以為機動之用。“八陣圖”的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間地,為天地風雲正陣,作為正兵。西北者為乾地,乾為天陣。西南者為坤地,坤為地陣。東南之地為巽居,巽者為風陣。東北之地為艮居,艮者為山,山川出雲,為雲陣,以水火金木為龍虎鳥蛇四奇陣,作為奇兵。布陣是左為青龍(陣),右為白虎(陣),前為朱雀鳥(陣),後為玄武蛇(陣),虛其中大將居之。八陣又佈於總陣中,總陣為八八六十四陣,加上游兵24陣組成。總陣陰陽之各32陣,陽有24陣,陰有24陣。遊兵24陣,在60陣之後,凡行軍、結陣、合戰、設疑、補缺、後勤全在遊兵。有讚歌頌揚“八陣圖”威力無比:“陣間容陣、隊間容隊;以前為後,以後為前;進無速奔、退無遽走;四頭八尾,觸處為首;敵衝其中、兩頭皆救;奇正相生,循環無端;首尾相應、隱顯莫測;料事如神,臨機應變。”“八陣之法,一陣之中,兩陣相從,一戰一守;中外輕重,剛柔之節,彼此虛實,主客先後,經緯變動,正因為基,奇因突進,多因互作,後勤保證。”《八陣圖》[陣法] - 發展歷程
《八陣圖》縱觀《唐太宗李公衛問對》全書,可發現八陣圖的發展和改進的全過程:黃帝《握奇文》------五陣,握機陣,丘井之法↓↓↓ 姜尚《太公兵法》---太公陣↓↓↓ 司馬穰苴《司馬法》---五行陣↓↓↓ 管仲--------重新整理〈太公兵法〉↓↓↓ 孫武《孫子兵法》-----八卦陣↓↓↓ 諸葛亮《八陣圖法》----八陣圖↓↓↓ 韓擒虎------九軍陣法,即八陣圖的別名↓ ↓↓ 李靖《衛公兵法》----六花陣↓↓↓李績《衛公兵法》----六花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