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張太雷(1898.6—1927.12)男,漢族,江蘇省武進縣人,中共黨員,原名張曾讓,字泰來,學名張複,自號長鋏,投身革命後又名張椿年

 張太雷
拼音:Zhāng Tàiléi(Zhang Tailei)
 張太雷
  張太雷(1898.6—1927.12)男,漢族江蘇省武進縣人,中共黨員,原名張曾讓,字泰來,學名張複,自號長鋏,投身革命後又名張椿年,春木,後改名張太雷,寓意震醒癡頑,打擊強暴之意,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和青年運動的卓越領導人,是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人。張太雷、瞿秋白惲代英是常州當代三傑,都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創始人和領導人。他壯烈犧牲在廣州起義戰場上時,年僅29歲。
 
 
 
 

人物簡介


  1898年6月生,江蘇常州人。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法科學習 。1919年投身五四運動,發起組織“社會建設會”,後被大學開除。1920年8月赴北京,10月參加北京共產主義小組。積極開展工人運動,與鄧中夏到長辛店組建勞動補習學校,培養了北方鐵路工人運動的第一批骨幹。後到天津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中國科書記。多次陪同共產國際派到中國的代表會見李大釗陳獨秀等,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活動。6月23日,再度被派往俄國,代表中共出席莫斯科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並介紹中學老同學、《晨報》駐莫斯科通訊員、東方大學俄文翻譯瞿秋白,加入中共。1922年春回國。張太雷還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人之一,曾任青年團中央總書記。 在複雜的鬥爭中,張太雷具有清醒的政治頭腦。1926年3月蔣介石制造“中山艦事件”,他主張武裝工農予以反擊。1927年參加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堅決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錯誤,被選爲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後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9月到潮(安)汕(頭)組織群眾接應南昌起義軍。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參加制訂廣州起義計劃,下旬回廣州主持武裝起義准備工作,兼任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12月11日領導廣州起義,建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陸軍委員。12日,廣州起義的第二天,下午兩點多,起義總指揮張太雷與共產國際代表紐曼乘坐一輛敞篷汽車,在大北門附近遭遇市民武裝鎗擊,身中三彈,倒在車内身亡。時年29歲。臨終,他向戰友們囑托:要和敵人戰鬥到底,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生平事蹟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擧行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和廣州起義爲標志的數以百計的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新軍閥的反動統治,勇敢地承擔起領導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重任。作爲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建人之一,張太雷的英名將伴隨廣州起義永載史冊。
張太雷塑像
張太雷塑像

  張太雷,1898年6月生,江蘇武進人。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同年冬轉入天津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法科學習。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爆發,張太雷積極投身其中,成爲天津地區愛國運動的骨幹之一。他參加了北洋大學學生組織的演講團,經常到天津市内和附近城鎮鄉村進行宣傳活動,揭露反動政府出賣山東主權的罪行。在鬥爭中,張太雷與景仰已久的李大釗建立了聯繫,同時與天津愛國運動的領導者周恩來、於方舟等結下了革命友誼。在李大釗影響下,張太雷開始接觸和信仰馬克思主義,並參加了李大釗組織的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協助李大釗開展創建中國共產黨的工作。1920年10月,張太雷和鄧中夏等一起加入李大釗發起成立的北京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爲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此後,他和鄧中夏一起到長辛店組建勞動補習學校,培養了北方鐵路工人運動的第一批骨幹。後到天津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

  從1921年春開始,張太雷先後赴蘇聯學習、工作,入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出席共產國際、少共國際等代表大會,任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中國科書記、青年共產國際執委會委員等,多次陪同共產國際代表來中國會見陳獨秀、李大釗等,參與籌建中國共產黨。1924年春,張太雷按黨的要求回國,擔任團中央總書記,出席黨的四大並當選爲候補中央委員,同時兼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宣傳部長等職。1926年3月和5月,蔣介石先後制造了“中山艦事件”,提出“整理黨務案”,排斥和打擊共產黨人,破壞國共合作的革命統一戰線。張太雷讚同毛澤東陳延年等人進行回擊的主張,並提議把工農武裝起來,組織十萬工農群眾,以武裝反對蔣介石的進攻。

  1927年4月,國民黨蔣介石背叛革命,發動四一二政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敗。在中國革命的緊急關頭,張太雷先後出席黨的五大和八七緊急會議,當選爲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改組後的中央政治局臨時常委會委員。

  八七會議後,中央派張太雷到廣東工作,擔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兼廣東省委軍委書記、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兼南方局軍委委員。8月下旬,張太雷一到廣東,立即傳達八七會議精神,研究制定廣東全省的暴動計劃,並決定成立暴動領導機構,同時改組了廣東省委。9月到潮州汕頭一帶組織群眾接應南昌起義軍。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參加制定廣州起義計劃,下旬回到廣州主持武裝起義准備工作,組建了廣州起義指揮機構——革命軍事委員會,擔任總指揮。張太雷接連組織召開省委會議和工農兵代表會議,研究確定起義時間、行動部署、政綱、宣言以及起義後建立蘇維埃政府等事宜。
童年的張太雷在外祖父懷中
童年的張太雷在外祖父懷中

  正當准備工作緊張進行之時,起義消息泄露。張太雷當機立斷,於12月10日召開省委緊急會議,決定提前一天起義。12月11日凌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教導團全部、警衛團一部和廣州工人赤衛隊七個聯隊以及市郊部分農民武裝,聯合擧行武裝起義。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起義軍占領廣州絕大部分市區。在張太雷主持下,成立廣州蘇維埃政府,張太雷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陸軍委員。這是黨通過暴動建立的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權。

  廣州起義引起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當局的極度恐慌,他們聯合起來鎮壓起義。由於敵我力量懸殊,雖經起義軍民浴血奮戰,但是到12日下午,起義武裝已經難以與敵軍抗衡,敵軍攻占了起義軍的重要陣地,並分兵直撲起義總指揮部。張太雷聞訊,立即乘車趕赴前線指揮戰鬥。車行至廣州市大北直街(現解放北路)附近,遭到敵人伏擊,他身中三彈倒在插着紅旗的敞篷汽車里,壯烈犧牲。臨終,他向戰友們囑托,要和敵人戰鬥到底,完成黨交給的任務!13日,敵軍重占廣州,廣州起義失敗。

  張太雷爲中國革命獻出了29歲的年輕生命,用自己的熱血和青春實踐了他年少時立下的“願化作震碎舊世界驚雷”的誓言。他卓越的才華、無畏的精神、卓著的功勳,永遠值得人們懷念。在他的母校 ——天津大學,立有張太雷烈士銅像。在他的家鄉江蘇常州市,建有張太雷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人們緬懷、紀念、宣傳、研究張太雷業績與精神的重要場所。
 

履曆年表


  1898年6月生,江蘇常州人。

  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法科學習。1919年投身五四運動。
1918年夏,張太雷回常州與陸靜華結婚,生有二女一子
1918年夏,張太雷回常州與陸靜華結婚,生有二女一子

  1920年10月參加北京共產主義小組。積極開展工人運動,與鄧中夏到長辛店組建勞動補習學校,培養了北方鐵路工人運動的第一批骨幹。後到天津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

  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中國科書記。多次陪同共產國際派到中國的代表會見李大釗、陳獨秀等,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活動。張太雷還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人之一,曾任青年團中央總書記。在複雜的鬥爭中,張太雷具有清醒的政治頭腦。

  1926年3月蔣介石制造“中山艦事件”,他主張武裝工農予以反擊。

  1927年參加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堅決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錯誤,被選爲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後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9月到潮(安)汕(頭)組織群眾接應南昌起義軍。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參加制訂廣州起義計劃,下旬回廣州主持武裝起義准備工作,兼任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

  1 9 2 7年12月11日領導廣州起義,建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陸軍委員。

  1927年12月12日,即廣州起義的第二天下午兩點多,一輛插着紅旗的敞篷汽車駛出起義總部向大北門奔去,那里鎗戰正急。車上坐着共產國際代表紐曼和這次起義的總指揮張太雷。車至大北寺路,前面突然出現一群便衣。這些工贼組成的反動武裝一聲呼嘯,散到路邊擧鎗便射。張太雷身中三彈,倒在車内犧牲。那年,張太雷年僅29歲。他是共產黨第一個犧牲於戰鬥火線的中央政治局成員。
 

身世背景


  張太雷的祖上,是常州有名的世家。高祖爲清乾隆年間的太學生,事母至孝,兄弟友愛,時人仰慕,稱張府爲“仁讓堂”。地方志上有傳。天津大學張太雷像他的曾祖以經商致富,秉性仁厚,爲賑災捐贈了大量錢糧,朝廷獎以翰林院孔目銜。祖父是五品候選知府,祖母賢淑,精於書算,持家嚴謹,爲人所敬。他父親亮采雖爲縣邑癢生(秀才),但早已家道中落。隻得長年寄居在操小手工業的嶽父薛錦元家。

  1889年6月17日,張太雷誕生在常州西門外西倉街薛天興皮行的後院里。張太雷原名椿年,因立志化作“巨雷”,沖散陰霾,改造社會,遂改名銘志。 1911年夏天,張太雷以優秀的成績從西郊小學畢業,顺利考入常州府中學堂。1915年畢業於天津北洋大學法政科。他與共產黨另一位早期革命家瞿秋白是同鄉,曾是常州府中學堂同班好友,他還是瞿秋白的入黨介紹人。
 

歷史功績


  張太雷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黨員之一,1920 年即參加了李大釗創建的中國共產黨北京早期黨組織,後參加過黨的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和八七會議,是四屆侯補中央委員、五屆中央委員、臨時中央政治局五人常委之一、擔任過中共湖北省委書記、中共廣東省委書記等職,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之一;

  張太雷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主要創始人,中國青年運動的卓越領導人。 1922 年5 月5 日 在廣州召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張太雷主持會議並致開幕詞,大會通過了張太雷等人起草的團綱、團章和其他一些決議案,張太雷在會上當選爲團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1925 年1 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擧行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團的名稱改爲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張太雷當選爲總書記。

  張太雷是第一個被派往共產國際工作的中國共產黨的使者、也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最早派往青年共產國際的使者之一。在莫斯科擧行的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的講壇上,他代表中國共產黨首次莊嚴致詞,他提交大會的書面報告是研究中共早期歷史的珍貴文獻,他是少數見過列寧的中國共產黨人之一。他擔任過維經斯基、馬林、達林、鮑羅廷等共產國際代表的翻譯和祕書,並以他無窮的精力、淵博的知識贏得了各國共產黨人對他的尊重,顯示了傑出的政治、外交才能,被譽爲 “ 真正的國際主義者 ” 。

  後人瞻仰張太雷對影響中國革命歷史進程的國共合作有着特殊貢獻。他參與過中共領袖、共產國際代表、蘇俄使者同孫中山等國民黨要人的多次重要會談。他作爲孫中山指派的 “ 孫逸仙博士代表團 ” 的主要成員,出色地完成赴蘇考察任務。他對民族民主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與發展多有建樹。

  張太雷是黨内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宣傳家。他在《前鋒》《向導》《人民周刊》《中國青年》等刊物上留下的百餘篇論著,至今仍熠熠生輝。 李大釗先生稱讚他 “ 學貫中西、才華出眾 ” 。

  張太雷是著名的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人, 1927 年12 月12 日 ,他在起義戰鬥中被敵人鎗擊陣亡,爲探索中國革命道路獻出了 29 歲年輕的生命,用自己的熱血和青春實踐了他年少時立下的 “ 願化作震碎舊世界驚雷 ” 的誓言,成爲中共歷史上第一個犧牲在戰鬥第一線的中央委員和政治局成員。
 

個人作品


  《張太雷文集》(後人編纂)共收入張太雷1921月7月—1927年10月犧牲前的文章、演說等102篇,約23萬字,書未附有《張太雷年譜》,是研究中國現代革命史、中共黨史和社會主義青年團歷史的重要資料。鄧小平題寫了書名。
 

人物評價


  張太雷奇情壯麗的一生有如他的名字,雷霆般聲光燦爛,頂天立地。斯人去。風采在,業績留。人民不會忘記他,青年們不會忘記他。

  他把自己年輕的生命無私地貢獻給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他的高尚品格和革命精神,永遠值得後人學習和懷念。
 

後世追念


  張太雷紀念館張太雷犧牲後不久, 他的昔日同窗、他曾親自介紹入黨的瞿秋白同志以無比沉痛的心情寫了《悼張太雷同志》,其中寫道:“ 他在黨里曆次擔任負責的工作,他的堅決與耐苦是一般同志所知道的……. 他死時,覺着對於中國工農民眾的努力和負責,他死時,還是希望自己的鮮血,將要是中國蘇維埃革命勝利之源泉! ”

  1933 年8 月16 日,爲紀念在廣州起義中犧牲的太雷同志,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擧行第48 次會議,決議在江西石城、瑞金、福建寧化三縣邊界設立太雷縣,爲中央政府直屬縣。

  張太雷紀念館座落在常州市清涼路子和里3 號的張太雷紀念館,由張太雷故居、張太雷生平事蹟陳列室和輔助用房(書畫陳列室)三部分組成,全館建築面積 900 平方米 ,陳展面積 500 平方米 。 張太雷紀念館自1987 年正式對外開放以來,已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和海外的參觀者二十多萬人次,並先後出版了《張太雷年譜》、《《回憶張太雷》、《張太雷文集》、《醒世驚雷》等十幾本研究張太雷的書籍,成爲集緬懷、紀念、宣傳、研究張太雷同志事蹟與精神的重要場所。

  1998年6月16日,紀念張太雷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擧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出席會議。
 

張太雷紀念館

 

景區概況

 
張太雷紀念館
張太雷紀念館
  張太雷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創始人之一和青年運動卓越領導人,廣州起義的主要領導人。

  坐落在常州市清涼路子和里3號的張太雷紀念館,由張太雷故居、張太雷生平事蹟陳列室和共青團史陳列室三部分組成,全館建築面積900平方米,陳展面積 500平方米。根據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的“張太雷故居”而制成的紅底金字匾額被鑲嵌在大門上方,天井矗立着張太雷同志半身漢白玉雕像。

  張太雷故居1982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修複對外開放,1994年後分别被命名爲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和學校德育基地,2001年張太雷故居正式更名爲張太雷紀念館,2003年被確定爲國家AA級旅游景(區)點,2005年由中宣部命名爲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6年由國務院公布爲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介紹


  張太雷舊居

  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座二進三開間木結構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築就是張太雷故居,當年在天津北洋大學念大三的太雷奉母親之命回常與妻子陸靜華結婚,他們在常州城的南門外租下了這座房子居住,在這里他們一共居住了七年時間,三個子女相繼出生在這里。這間被稱之爲上房的東廂房是太雷母親的臥室,西邊這間房間是太雷夫婦的臥室,牆上掛的就是他們的照片。陸靜華不僅是烈士的妻子,也是一個烈士的母親。兒子張一陽皖南事變中被俘於上饒集中營。在獄中,他連續高燒不退。敵人知道他是張太雷的兒子,便一手拿着特效藥,一手拿着悔過書讓他簽。然而他寧死不屈,犧牲的時侯不滿18歲!

  張太雷同志生平事蹟展室

  1898年6月17日,張太雷誕生於常州西門外西倉街外祖父家中。1912年,張太雷考入常州府中學堂, 17歲時,他考入北京大學,就讀半年後,考入天津北洋大學法科預備班。五四運動爆發,太雷作爲天津學生運動骨幹積極投身於這一運動,與李大釗鄧中夏等建立了密切聯繫,不斷將祕密翻譯的社會主義文獻送到北京。

  1920年10月他參加了李大釗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北京早期黨組織,不久就受命赴天津創建了天津社會主義青年團並任書記。1920年4月,列寧便派維經斯基爲首的工作組來中國,張太雷陪同維經斯基會見了李大釗和陳獨秀等人,就在中國建立共產黨問題進行廣泛研討。

  1921年3月,張太雷受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之命,赴俄國伊爾庫茨克代表中共參加共產國際遠東書記工作,被選爲中國科書記。他也是中共派往共產國際的第一位使者。太雷作爲中共正式代表出席了共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並就東方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演說。

  1922年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張太雷是大會籌備處的領導人,各項決議案的主要起草人和大會主席,當選爲團中央五名執委會委員之一。

  1925年1月中共四大召開,張太雷當選爲候補中央執委,分工團中央工作。三天後,團三大召開,張太雷主持大會並提出,把團名改爲“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也就在這次大會上,張太雷擔任了團中央書記。

  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組,停止了陳獨秀的領導職務,由周恩來李立三李維漢張太雷張國燾組成五人常委會,代行中央政治局職權,負起挽救革命的領導重任。

  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三點半,廣州起義正式打響,太雷指揮着起義的全盤行動,12日上午,慶祝大會在豐寧路西瓜園召開,太雷在會上莊嚴而自豪地宣告了“廣州蘇維埃政府成立了”,會後,太雷遭遇工贼伏擊,不幸身中三鎗,壯烈犧牲。時年年僅29歲!

  新中國建立後,廣州紅花崗修建了廣州起義烈士墓,1985年8月1日,張太雷烈士半身銅像在天津大學北洋廣場正式落成,198年常州張太雷故居正式對外開放,鄧小平同志親自爲故居題寫了匾額。199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集會,紀念張太雷同志誕辰100周年,胡錦濤、曾慶紅同志出席會議,指出太雷同志的“閃光的業績和崇高的精神卻像一座豐碑,永遠矗立在中國人民心中。”

  共青團史陳列室

  通過詳實的文字資料、歷史文獻和珍貴圖片,以新中國成立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爲分界點,分“戰鬥的青春”、“建設的青春”、“改革的青春”三大篇章,較爲全面地反映了共青團英勇奮鬥的光輝曆程和蓬勃向上的時代風貌,同時扼要體現了常州市共青團工作的光輝足蹟。
 

服務指南


  地址:江蘇常州清涼路子和里3號

  等級:AA級

  郵編:213004

  開放時間:8:30---16:30

  電話:0519-8813757

  休息日:周一

  門票:免費開放

  交通:由火車站乘坐2、14、16、18、20、28、38、220等公交汽車可以到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