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王爾德
英文:Oscar Wilde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生於1854年,卒於1900年,爲劇作家、詩人、散文家,19世紀與蕭伯納齊名的英國才子。他的戲劇、詩作、小說則留給後人許多慣用語,如:活得快樂,就是最好的報複。
中文名: 奧斯卡·王爾德
外文名: Oscar Wilde
别名: 奧斯卡·懷爾德
國籍: 英國
出生地: 愛爾蘭都柏林
出生日期: 1854年10月16日
逝世日期: 1900年11月30日
職業: 藝術 劇作家
畢業院校: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
主要成就: 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
代表作品: 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駭世之作《獄中記》最爲著名。
外文名: Oscar Wilde
别名: 奧斯卡·懷爾德
國籍: 英國
出生地: 愛爾蘭都柏林
出生日期: 1854年10月16日
逝世日期: 1900年11月30日
職業: 藝術 劇作家
畢業院校: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
主要成就: 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
代表作品: 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駭世之作《獄中記》最爲著名。
人物生平
奧斯卡·王爾德,全名奧斯卡·芬葛·歐佛雷泰·威爾斯·王爾德。Oscar Fingal O’Flahertie Wills Wilde )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又譯奧斯卡·懷爾德)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英國著名的作家、詩人、戲劇家、藝術家.童話家。《典雅》雜志將他和安徒生相提並論。
王爾德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他的父親威廉姆·懷爾德爵士是一個外科醫生,他的母親是一位詩人與作家。
王爾德自都柏林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畢業後,穫得獎學金,於1874年進入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學習。在牛津,王爾德受到了沃爾特·佩特及約翰·拉斯金的審美觀念影響,並接觸了新黑格爾派哲學、達爾文進化論和拉斐爾前派的作品,這爲他之後成爲唯美主義先鋒作家確立了方向。
在出版首本《詩集》後,他在文壇開始嶄露頭角,並來到倫敦發展。雖然年輕的王爾德還沒有穫得一個文學獎項,但服裝惹眼、談吐機智、特立獨行的他在倫敦社交界已經小有名氣,一些雜志甚至刊登着諷刺他的文章。
1882年,王爾德在美國作了一個精彩的巡回講座,兩年後他與康斯坦斯·勞埃德(Constance Lloyd)成婚,兩個兒子西里爾(Cyril)與維維恩(Vyvyan)亦分别在1885年與1886年出生。
1887年,王爾德成爲一家婦女雜志的執行總編輯,在雜志上發表了他的一些小說、評論和詩。王爾德的作品以其詞藻華美、立意新穎和觀點鮮明聞名,他的第一本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發表於1891年,之後他又發表了散文《社會主義下人的靈魂》,這兩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爲王爾德贏得名譽的是他的戲劇作品。可以說他的每一部戲劇作品都受着熱烈的歡迎,有一個時期,倫敦的舞台上竟同時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他的這些佳構劇被稱爲自謝里丹的《造謠學校》以來最優秀的喜劇作品。 19世紀末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上流社會新舊風尚的沖突激烈。王爾德的自由作風和大膽的政治作風很快使他成爲了這場沖突的犧牲品。1895年,昆斯貝理侯爵(Marquess of Queensberry)因兒子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 别名“波西(Bosie)”)與王爾德交往而導致父子不和,並公然斥責王爾德是一個雞奸者(當時尚未誕生“同性戀”這個名詞)。
對此,憤怒的阿爾弗萊德叫王爾德立刻上訴,告侯爵敗壞他的名譽。結果王爾德上訴失敗,更被反告曾“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爲”(committing acts of gross indecency with other male persons)。根據當時英國1855年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爾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頓維爾監獄服了兩年苦役。這兩年,王爾德停止了戲劇創作,在獄中寫下了詩作《瑞丁監獄之歌》和書信集《深淵書簡》。在這兩部作品中,他的風格發生了轉變,已很難尋見唯美主義的影響。在王爾德服刑期間,妻子康斯坦斯與兩個孩子改姓爲荷蘭德(Holland),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學界的大多數朋友都對他避之唯恐不及。隻有寥寥數人如劇作家蕭伯納仍挺身維護他。
1897年穫釋後,王爾德立刻動身前往巴黎,對於英國他失望透頂,不再有絲毫留戀。其後他爲了兩名孩子曾嚐試與康斯坦斯複合,但阿爾弗萊德亦同時表示想與王爾德重歸如好,最後王爾德放棄兩名孩子而選擇了阿爾弗萊德。王爾德在以化名居住法國期間完成並出版了《瑞丁監獄之歌》,之後與阿爾弗萊德同游意大利。但幾個月後,兩人再次分手。
1900年王爾德終於在好友羅伯特.“羅比”·羅斯(Robert 'Robbie' Ross)幫助下改信天主教。同年11月30日因病於巴黎的阿爾薩斯旅館(Hôtel d’Alsace)去世,終年46歲,死時隻有羅比與另一朋友陪伴。他在巴黎的墓地,按照他在詩集《斯芬克斯》中的意象,雕刻成了一座小小的獅身人面像。
20世紀末,在遭到毁譽近一個世紀以後,英國終於給了王爾德樹立雕像的榮譽。1998年11月30日,由麥姬·漢姆林雕塑的王爾德雕像在倫敦特拉法爾加廣場附近的阿德萊德街揭幕。雕像的標題爲“與奧斯卡·王爾德的對話”,同時刻有王爾德常被引用的語錄:“我們都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王爾德的審判是英國司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也是同性戀平權運動史上被引用最多的案件之一。在同性戀不再被視爲異端、被普遍接受的20世紀末、21世紀初,他成了同性戀社群的一個文化偶像。
作品一覽
小說
* 《道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890年)
童話集
* 《快樂王子和其他故事》(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1888年)
收錄童話
《快樂王子(The happy prince)》
《夜鶯與薔薇(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
《自私的巨人(The selfish Giant)》
《忠實的朋友(The devoted friend)》
《了不起的火箭(The remarkable rocket)》
* 《石榴屋》(A House of Pomegranates,1891年)
《少年國王(The young king)》
《西班牙公主的生日(The birthday of the infanta)》
《漁人和他的靈魂(The fisherman and his soul)》
《星孩(The star-child)》
詩作
* 《詩集》(Poems,1881年)
* 《斯芬克斯》(Sphinx,1894年)
* 《瑞丁監獄之歌》(The Ballad of Reading Gaol,1898年)
劇本
* 《薇拉》(Vera,1880年)
* 《溫德密爾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1892年。又譯《溫夫人的扇子》、《少奶奶的扇子》)
* 《帕都瓦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Padua,1893年)
* 《莎樂美》(Salomé,1893年)(原著用法語寫成)
* 《無足輕重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1892年)(1893年Theatre Royal Haymarket首演)
* 《認真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1895年)
* 《理想的丈夫》(An Ideal Husband,1895年。又譯《好丈夫》)
其他著作
* 散文集:《社會主義下人的靈魂》(The Soul of Man Under Socialism,1891年。)
* 書信集:《深淵書簡》(De Profundis,1897年。又譯《自深深處》、《王爾德獄中記》原本是作者寫給道格拉斯的書信集,1905年作者死後出版)
*隨筆集:《ESSAYS AND LECTURE》
*意圖集(INTENTIONS):《筆稈子、畫筆和毒藥》(Pen 、Pencil And Poison);
: 《身爲藝術家的評論者》(The Critic As Artist);
《謊言的衰朽》(The Decay Of Lying);
《面具下的真實》(The Truth Of Masks).
*短篇故事集:《坎特維爾之鬼》(The Canterville Ghost)
《模範百萬富翁》(The Model Millionaire)
《沒有祕密的斯芬克斯》(The Sphinx Without A Secret)
《亞瑟·薩維爾勳爵的罪行》(The Arthur Savile’s Crime)
個人名言
◆我們的夢想必須足夠宏大,這樣,在追尋的過程中,她才不會消失。
◆我用一句短語包含一切體系,用一個警句歸納所有存在。
◆我遲早要成名的,沒有美名也有惡名在外。
◆隻有拍賣師才對所有的藝術流派不存偏見,一概推崇。
◆自戀是一個人一生浪漫的開端。
◆美麗的東西有了過失,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原諒它;醜陋的東西有了過失要不顧天地良心地鄙視它。
◆我並沒有爲了錢出賣自己,我不過用重大的代價買到了成功。
◆現在我很快樂,所以我很肯定,我的人格已盪然無存。
◆從藝術的觀點來看,壞人是非常吸引的研究對象。他們代表了色彩、變化與特異。好人會激怒人的理性,壞人則引發人的想象力。
◆藝術家沒有倫理上的好惡,藝術家如在倫理上有所臧否,那是不可原諒的嬌柔造作。
◆邪惡與美德是藝術家藝術創作的素材。
◆關心行爲的正確與否表明理智的發展已經停滯不前。
◆一切藝術都是毫無用處的。
◆大多女人如此虛偽,以至了無藝術感覺,大多男人是如此自然,以至了無美的感覺。
◆從形式着眼,音樂家的藝術是各種藝術的典型,感覺着眼,演員的技藝是典型。
◆時尚就是一種醜,醜得我們無法忍受,以至每不到六個月就必須換一次。
◆個性善良不如長相美麗,不過個性善良總比生得醜好。
◆藝術永遠不應嚐試去變得流行,是公眾自己得試着變得藝術化才行。
◆一個人要麼成爲一件藝術品,要麼戴一件藝術品。
◆當愛到了終點,軟弱者哭泣,精明者馬上去發現一個,聰明的早就預備了一個。
◆一生隻愛一次的人是膚淺的,他們把那叫做忠貞不渝,我卻叫做習慣性懶惰或是缺乏想象力。情感生活的忠貞不渝就如同智力生活的一成不變一樣,簡直是承認失敗。
◆你不應該說那是你生命中最浪漫的經歷,倒應該說那是你生命中第一次的浪漫經歷。
◆在人的生活中的每一瞬間,人都隻能是他將要成爲的人,而不是他曾經成爲的人。
◆愛的目的就是愛,不多也不少。
◆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
◆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誘惑。
◆活着是珍貴的,大多數人隻是存在,僅此而已。
◆生活中有兩個悲劇:一個是得不到想要的,另一個是得到了不想要的。
◆我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去掉一個逗號,到了下午的時候我又把它放了回去。
◆享樂是人生唯一的目標。
◆成爲一件藝術品是生活的目的。
◆執着是缺乏想象力之人最後的遁詞。
◆愛情是多無聊的東西,它的用處比不上邏輯的一半,因爲它什麼都不能證明,它總是告訴人一些不會有的事,並且總是教人相信一些並不是實有的事,總之,它是完全不實際的,並且在我們這個時代什麼都得講實際,我還是回到理性上去,還是去研究形而上學吧!
◆别試圖去補救無望的過失,别在愚昧、庸俗和猥瑣的事上浪費你的生命。這些東西是我們這個時代病態的目標和虛假的理想。去過你奇妙的生活,點滴都别浪費。
◆一個自己的靈魂還有他朋友們的感情,這是生活中最有魅力的東西。
◆與其去結交可靠的朋友,倒不如使自己的朋友可靠。
◆人真正的完美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是什麼。
◆生活模仿藝術,而非藝術在反映生活。
◆藝術之所以爲藝術,就是因爲它不自然。
◆青春微笑無須原因,這是它最主要的魅力之一。
◆如今是這樣的時代,看得太多而沒有時間欣賞,寫得太多而沒有時間思想。
◆經驗是每個人爲自己所犯的錯誤取的名字。
◆除了感官,什麼也不能治愈靈魂的創痛就如感官的饑渴也隻有靈魂解除得了。
◆成爲自己生活的旁觀者,可以避免生活中煩惱。
◆一個好的名聲,就像好的意向一樣,在很多個擧動中形成,在一個擧動中失去。
◆一個憤世嫉俗的人,知道所有事物的價格,而不知道任何事物的價值。
◆你的錯誤不是對生活所知太少,而是知道得太多了。你已把童年時期曙光中所擁有的那種精美的花朵純潔的光天真的希望,快快樂樂地抛在後面了,你已經迅捷地奔跑着 經過了浪漫進入了現實。
◆離婚的最主要原因是結婚。
◆男女因爲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
◆男人結婚是因爲疲倦,女人結婚是因爲好奇,結果雙方大失所望。
◆任何的藝術作品都無法表達觀點,觀點屬於人,而非藝術家。
◆評論開始發揮影響之際也就是它不再是評論的時候。評論的目的是寫下作者自己的心情,而非改正其他人的的傑作。
◆把人分成好的與壞的是荒謬的,人要麼迷人或者乏味。
◆女人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被理解的。
◆一個人隻有不付賬單,才能期望生活在商家的記憶中。
◆隻有膚淺的人了解自己。
◆人總應該有點不可理喻之處。
◆輿論隻存在沒有思想的地方。
◆過去書由文人來寫,被大眾閱讀,如今書由大眾來寫,無人閱讀。
◆一個自身完美的主題對藝術家毫無啟示,它缺乏缺陷。
◆顯而易見的事物是藝術家無法看到的唯一事物,顯而易見的事物是大眾能夠看到的唯一事物。結果出現了記者評論。
◆就連追隨者也有他的用處。他站在禦座後面,在君主凱鏇之時對他悄聲耳語道:“人終究不能永生。”
◆改變時代的是人格而不是原則。
◆我喜歡人甚於原則,我喜歡沒有原則的人勝於全世界。
◆每件賞心悦目的東西背後,總有一段悲哀的隱情,連最不起眼的小花要開放,世界也得經歷陣痛。
◆心是用來碎的。
◆一個男人隻要不愛女人,就能跟女人相處得很愉快。
◆沒有偉大的藝術家是看事物真實的樣子,如果他這樣也就不再是藝術家了。
◆我提供給你們的是你們沒有勇氣去犯的罪。
◆公眾是驚人地寬容,可以原諒一切除了天才。
◆宗教會滅亡,當他們需要證實是真實的時候。科學是死亡宗教的記錄。
◆我喜歡和自己說,因爲節約時間和預防爭論。
◆格言是智慧耐用的替代品。
◆宗教是信仰的時髦代用品。
◆夢想家能發現用月光鋪就的道路。懲罰是他比所有人提前看到曙光。
◆我喜歡有未來的男人和有過去的女人。
◆悲觀主義是那種有機會在兩種不幸中選擇其一卻將兩者全部選中的人。
◆社會僅僅以一種精神概念而存在,真實的世界僅僅是個體的。
◆聲望是我從未經受的侮辱之一。
◆什麼也不做是世上最難的事情,最難也最智力。
◆恨是盲目的,愛也是。
◆談論天氣是無趣談話的避難所。
◆真實的生活就是我們不會引領的生活。
◆在藝術上,新的體驗比一切更重要。
◆我的品味其實十分簡單,隻要事事完美也就算了。
◆男人經常希望是女人的初戀對象,女人則希望成爲男人最後的羅曼史。
◆起初是我們造成習慣,後來是習慣造就我們。
◆英國人決不對一件藝術品感興趣,直到有人說這件東西不道德。
◆我年青時以爲金錢至上,而今年事已邁,發現果真如此。
◆藝術家的功能就是要創新,而不是記載歷史。
◆死亡和庸俗是十九世紀僅有的無法用巧辯逃避的東西。
◆有些作品很有耐性,長時間以來也沒被了解,原因是這些作品爲一些還未有人提出的問題給出了答案,這些問題在答案出現了很久以後才出現。
◆戀愛總是以自欺開始,以欺人結束。
◆擺脱誘惑的唯一方法就是向它屈服。
◆世上隻有一件事比被人議論更糟糕的了,那就是沒有人議論你。
◆節制是不幸的,適量就像頓普通的飯菜那麼糟糕,過度才像一席盛宴那麼盡興。
◆每個聖人都有過去,每個罪人都有未來。
1. To love oneself is the beginning of a lifelong romance.
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2.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我們都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3. There are only two tragedies in life: one is not getting what one wants, and the other is getting it.
生活中隻有兩個悲劇:一個是沒有得到你想要的,另外一個是得到了你想要的。
4. The only way to get rid of temptation is to yield to it... I can resist everything but temptation.
擺脱誘惑的唯一方法是向誘惑屈服。我能抵禦一切——除了誘惑。
5. Nothing can cure the soul but the senses, just as nothing can cure the senses but the soul.
隻有感官才能解救靈魂,正如隻有靈魂才能解救感官。
6. Most people discover when it is too late that the only things one never regrets are one's mistakes.
大多數人發現他們從未後悔的事情隻是他們的錯誤,但發現時已經太晚了。
7. What is the chief cause of divorce? Marriage.
什麼是離婚的主要原因?結婚。
你們這些女人愛我們啊為什麼不能連缺點一起愛呢?為什麼你們要把我們捧上巨大的雕像臺呢?我們都是血肉之軀,女人和男人一樣︰可是我們男人愛起女人來,明知你們有弱點,有妄想,有種種缺陷,還是愛你們,也許正因為這樣,才愛得更深。真正需要愛的,不是完人,而是有缺陷的人。隻有當我們受了傷,不論是被自己損傷或是被人損傷,愛情才應該來為我們療傷----否則要愛情有什麼用呢?一切罪過愛情都應該放過,除非那罪過傷害到愛情本身。一切生命真正的愛都應該諒解,除非是無情的生命。男人的愛正是那樣︰比起女人的愛來更寬、更大、更近人情。女人自以為崇奉的理想的男人,其實不過把我們造成了假的偶像。你把我造成了假偶像,我卻沒勇氣走下臺來,把傷痕給你看,把弱點告訴你。
----<<理想丈夫>>
歷史評價
唯美主義哲學尖銳批判了當時的物質社會和庸人主義。倡導人應該在生活中發現美、鑒别美、享受美,充分地展現個性。王爾德作爲唯美主義的倡導者和實踐者,無論是他的主張還是他的個性或者作品都是充滿魅力的。王爾德醉心於藝術形式美的追尋,其斷言隻有風格才能使藝術不朽。王爾德不僅在服飾、裝飾、語言的表達以及行爲擧止等人生的各方面創造了炫然多彩的審美形式,並成功摺射到他的作品中去。
王爾德:一隻唯美的細腰蜂
奧斯卡·王爾德入獄之後,據蕭伯納說,他弟弟威利是這樣爲老哥辯解的:“奧斯卡並不是個品格敗壞的家夥,不管在哪兒你都可以放心地把女人交給他。”考慮到蕭伯納對這位愛爾蘭同鄉兼戲劇家同行既羨慕又嫉妒,這話說不定是他捏造的,可是捏造得也真漂亮,恰好用了王爾德最拿手的悖論形式:誰不知道王爾德是因爲同性戀才給關進監牢里去的呢。
要知道克林頓總統給軍中同性戀解禁的事兒,王爾德准會後悔自己早生了一百年。雖然王爾德曾經誇張地說,犯罪是現代生活中唯一的亮點,他自己犯的至多也不過是“風化罪”,被判兩年監禁,算得上被“嚴打”了。
話說回來,王爾德傷害了自己的妻兒。他的妻子後來傷心死去,他的兒子隱名埋姓地過活。此外,他的“膩友”道格拉斯的父親昆士布瑞侯爵也並非不值得同情。看過《美國麗人》這片子的,一定忘不了那位退休海軍軍官渾身濕透地抱着男主角——他以爲是兒子的同性戀買家——而恨極泣下的震撼鏡頭。在後腦勺上給他一鎗,昆士布瑞侯爵也是這麼想的。當日王爾德昏了頭,先向法庭控告侯爵侮辱人格,卻被後者反控。他本該清楚輿論的傾向的。
“如今是這樣的年代,讀得太多而沒時間欣賞,寫得太多而沒時間思想。”王爾德當年感歎道。他天女散花似的妙語雋言警句怪論,讓全世界足足受用了一百年。
王爾德這隻嗡嗡的細腰蜂,專挑細皮嫩肉的上流社會客廳里的眾男女下口。男人當然不在話下:“男人啊越變越老,絕不會越變越好。”“什麼東西我都能抵抗,除了誘惑。”女人更糟:“女人對許多事情生來就很精明。除了顯而易見的東西,什麼也瞞不了她們。”“昨晚她胭脂搽得太多而衣服又穿得太少,這在女人向來是絕望的表示。”“壞女人給我麻煩。好女人使我厭煩。”戀愛與婚姻也成了王爾德開涮的最佳材料:“戀愛總是以自欺開始,以欺人告終。”“男人結婚是因爲疲倦,女人結婚是因爲好奇。”“女人再嫁是因爲討厭原來的丈夫,男人再娶是因爲太愛原來的妻子。” ‘女人的一生是沿着情感的曲線鏇轉,而男人的一生是沿着理智的直線前進的。’……
《道連·格雷的畫像》中,寫亨利勳爵故意拿一個念頭變戲法,給它塗上幻想的顏色,爲它插上悖論的翅膀,將它播弄成了“哲學”,而“事實”卻受了“哲學”的驚嚇作鳥獸散。但作者忘了添一句說,一個觔鬥翻過來,“事實”又回到“哲學”的身旁。這就是王爾德的paradox的藝術,傅孝先認爲,這個詞不翻成“似是而非”,而應譯爲“似非而是”。在王爾德的場合尤其如此。調情不是兩個人的隱私麼?他說得好:“女人可以跟任何人調情,隻要有旁人看見。”日記不是一個人的祕密麼?他寫得更妙:“這里面記錄的不過是一個很年輕的女孩子私下的感想和印象,所以呢,是准備出版的。”最匪夷所思的翻案文章,要數《理想丈夫》里的那一句“他戀家的樣子簡直像個單身漢”。“單身漢的家居然可戀,僅僅因爲他是單身!”王爾德下面的話有點兒邪了:“一旦男人荒廢了對家庭的責任就沒了丈夫氣。我不喜歡這樣的男人,”《不可兒戲》里的少女關多琳說,“他們太動人了。”
王爾德就這樣,將一切流行觀念玩弄於股掌之上。他最有名的顛覆之擧,是他在《謊言的衰朽》一文中所說的,生活模仿藝術,勝過藝術模仿生活。他用悖論揭示的真理,委實很難反駁。當然,總的來說,王爾德的藝術屬於馬蒂斯所謂“安樂椅的藝術”——亨利勳爵隻要出場,就總是半躺在絲綢墊子的圈椅上。别看王爾德對上流社會的客廳中人極盡嘲弄之能事,他本質上還是屬於這個客廳,所以他的諷刺,頂多癢而不痛。但兩年的監禁使他淪入深淵,而深淵使他深刻。在他生涯的最後,他恨不得“連根拔起那輕蔑的舌頭"。在客廳里,亨利勳爵曾經說,對倫敦東區(貧民窟)的關心不過是庸人自擾;在監牢里,王爾德終於懺悔道,他早該留意陽光照不到的“花園的另一半”!
王爾德與中國新文學結緣甚早。在魯迅眼里,他屬於異域“世紀末的果汁”中的一份。1924年洪深改編的《少奶奶的扇子》在上海演出,一時好評如潮。丁西林等劇作家深受他影響,便有了不少君子和淑女在戲台上競逞其巧舌。如果不限文類,那麼這一百年里,中國作家誰最像王爾德呢?也許,林語堂有其幽默,而不免矜持;梁實秋同樣尖刻,但失之油滑;錢鍾書《圍城》的心思之靈慧、口角之波俏,與王爾德真能分庭抗禮,可是錢氏大約不會喜歡這麼比照吧。
在我個人看來,張愛玲的行事行文倒是大有王爾德之風。王爾德素以智力上的優勢爲傲,張愛玲也是“不聰明的人她就不喜”(胡蘭成語);兩人都喜歡奇裝異服地招搖於人前,在擅長自我包裝方面堪稱合璧;兩人的文字,色彩都豐富而敏感,隻不過張愛玲調子偏灰一些;最主要的一點,張愛玲那種皮里陽秋愛損人的特點,簡直算得上女“王”了。擧一個例子。張愛玲也像王爾德一樣,對衣飾作爲個人心情及時代精神的表征别有會心:“她的發式和服裝都經過縝密的研究,是流行的式樣與回憶之間的微妙的妥協。”“寬袍大袖的,端凝的婦女現在發現太福相了是不行的,做個薄命的人反倒於她們有利。”都活脱脱像是王爾德的口吻。張愛玲1990年發表的最後一篇文章,還引到王爾德的名言:“好美國人死了上巴黎。”
“才,所以裝點世界;情,所以粉飾乾坤。”一百年來,王爾德以他卓絕的才情顛倒了眾生。有人問溫斯頓·丘吉爾,來生最願意與誰訂交傾談,這位一直活到91歲的“語言巨子”想到的正是那個46歲就死掉的牛津才子。“奧斯卡·王爾德”,他說。可王爾德的名聲一度並不好,一些道貌岸然的英國紳士還在以道德的名義不停地聲討他,認爲他是一個傷風敗俗的“敗類”。那時候,王爾德去世已經近半個世紀了,彬彬有禮的英國上流社會“禮遇”給他的罵聲一直不絕於耳。可大英帝國首相、曾穫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丘吉爾卻對他情有獨鍾,將其視爲知音,並把來生預支給了他。王爾德傳記的作者寫過這樣的文字:“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上,從來還沒有過這麼出色的善於交談的作家。”王爾德以他急智妙答的天縱口才聞名於世,這也是我最欣賞的。他天賦的口才成了他的標籤屬性,他的名字就是擅長辭令口若懸河的代名詞。引用於他名義下的任何話都能使語言飛舞。英語文學中沒有任何一個人被引用的次數比他更多了。文史學家們也許認爲他無足輕重,但讀者們、熱衷於戲劇的人們了解得更深。王爾德最好的作品——就像他所有的“格言”一樣——“拯救”了他,並在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里使他穫得讚譽。“He is one of the most anthologised and quoted of all writers.If William Shakespeare didn't say it Wilde probably did.”(by Robert Mighall羅伯特邁厄爾)。他也曾自詡爲是自希臘人以來最偉大的講演者 。想必這不會有人否認,對他而言也確是實至名歸。
“千年文學產生了遠比王尓德複雜或更有想像力的作者,但沒有一個人比他更有魅力。無論是隨意交談還是和朋友相處,無論是在幸福的年月還是身處逆境,王尓德同樣富有魅力。他留下的一行行文字至今深深吸引着我們。”博爾赫斯在提到王爾德時如是說。還沒有一個作家能像王爾德一樣,把生活和藝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他那里,這兩者無疑是世界上最有情趣的事物,而情趣也正是生活和藝術的本質。他一直想把自己充滿情趣的生命體驗轉化成藝術,他真的做到了,而且是獨一無二的。相形其他的作家,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表現出的一面跟其作品大相徑庭,爲人也枯燥無味。這會讓我們懷疑起他們在作品中所倡導的主張。而王爾德他一生都在爲自己尋找着能表達他的人格魅力的寫作形式,能充分發揮他的天才的寫作形式,但他更在意的是他的生命在現實生活中演繹許多精彩的篇章。他有了這種充滿了生活情趣的真性情,其他的人也自然要黯然失色了。
王爾德的一生似乎就是一個巨大的悖論。他是一個集天使與魔鬼於一身的矛盾人物。既世故又純潔;既虛偽又真實。他曾說過:“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想生活,就得謀生。同理,想真實就必須虛偽。他一面在取悦上流社會,一邊又在諷刺上流社會。在小說《道連·格雷的畫像》中,有三位主人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形象。亨利勳爵的世故,功利主義,上流社會與身份;畫家巴西爾的“爲藝術而藝術”,頭腦與才能;及年輕單純的道連。而道連則陷入了亨利勳爵的循循善誘和巴西爾的諄諄告誡之中。理性與情感、堕落與良知、清醒與困惑的不斷搏鬥。這本小說正是王爾德真實的内心反映。他在給崇拜者的信中寫道:“巴西爾是我心目中自己的形象,道連·格雷是我期望中的形象,亨利勳爵是世人眼中我的形象。”正如赫拉克利特所說:“相反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不同
的音調造成最美的和諧。”王爾德也正因兩極的結合,造就出了他的魅力。王爾德波詭雲譎的際遇頓挫,前後判然的生活樣貌成就了一件藝術品。這又讓我們想起他的一句名言:“一個人要麼成爲一件藝術品,要麼戴一件藝術品。”而王爾德是一件藝術品,又戴有許多藝術品。王爾德還在《深淵書簡》(De Profundis)中驕傲地寫道:“上帝幾乎將所有的東西都賜給了我。我有天才、名聲、社會地位、才氣、並富於挑戰知識。我讓藝術成爲一種哲學,讓哲學成爲一種藝術。我改變了人們的心靈與事物的色彩,我的一言一行無不讓人費思猜疑。" 王爾德真正的文學生涯從1888年起到1894年止,隻持續七年時間。1887年,他就任《婦女世界》主編,直到1889年辭職。王爾德第一部值得紀念的著作,是1888年出版的《快樂王子》。引人注目的是,它對兒童和成人都很有吸引力。1891年,王爾德唯一的長篇小說《道連·格雷的畫像》問世,英國報章幾乎眾口一詞地予以譴責。王爾德最妙趣横生的隨筆集,是他的《意圖集》。占全書一半以上篇幅的《作爲藝術家的批評家》,副標題是“論無所事事的重要”。1892年,王爾德自稱“帶有粉紅燈罩的摩登沙龍劇作”《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在聖詹姆斯劇院上演並大穫成功。1895年1月3日,《一個理想的丈夫》首演;2月14日,《認真的重要》首演。兩部戲均觀眾如雲、好評如潮。4月,王爾德因“有傷風化”罪入獄,被判服苦役兩年。1900年11月30日,王爾德因腦膜炎病逝於巴黎美術大街13號阿爾薩斯旅館。 《道連·格雷的畫像》的創作,就像王爾德生命中眾多的事件一樣,實在是偶然促成的:王爾德和阿瑟·柯南·道爾同美國出版商J·M·斯托達特一起聚餐,斯托達特席間委托他們爲《利平科特月刊》撰稿。王爾德完成的是《道連·格雷的畫像》,柯南·道爾寫的則是《四簽名》。
最早漢譯王爾德的是周作人。他將王爾德譯爲淮爾德。在周氏兄弟1909年編譯的《域外小說集》中,開篇即是《安樂王子》(即《快樂王子》)。
王爾德創作的童話比他其他的作品流傳更廣,傳播到了世界上每一個有孩子的地方。他生於都柏林的貴族之家,他父親是外科醫生,是位爵爺。母親是位作家,是當時一個著名沙龍的主持者。王爾德畢業於牛津大學。他從小就受到濃鬱的文學熏陶。在都柏林三聖大學讀書期間,他閱讀了大量的古典文學作品,再加上本身才華出眾,很快就在文學上穫得了巨大成功。王爾德富有一種詩人氣質,大學時曾得到聖三一詩歌大獎,但後來他並沒有走上寫詩的道路,而是選擇了寫評論小說和劇本。雖然他主要以成人作家而著稱,但他的早期作品中有兩本童話集:《快樂王子故事集》和《石榴之家》已載入英國兒童文學史冊。在王爾德的墓碑上,他被譽爲“才子和戲劇家”。的確,他是當之無愧的戲劇家。在他事業的頂峰,最具代表的是他的幾部大戲,如《溫德摩爾夫人的扇子》、《理想的丈夫》等,都是一時絕唱。說到“才子”,早在王爾德爲世人所知之前,年僅二十四歲,他的詩作就榮穫大獎;在他短短的創作生涯中(享年四十六歲),行文演論,無處不是智趣横生。然而他事業的起飛,風格的形成,可以說都源於童話,也正是他的第一部童話集問世之後,人們才真正將他視爲有影響的作家。英國《典雅》雜志將他和安徒生相提並論,說他的《自私的巨人》堪稱“完美之作”,整本童話集更是純正英語的結晶。他的“爲藝術而藝術”的美學觀點影響頗廣。王爾德追求語言的表達效果。他的童話,講述性的特點很強。看他的童話,猶如聽着琅琅上口的叙述,韻律無窮。幾乎所有和王爾德熟識的人在回憶他時,都會提到王爾德無以倫比的口才。看他的童話,每每讓人覺得,這位生活在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偉大作家,依然在和我們娓娓交談,而我們被他的談吐摺服了、迷惑了,像所有聽過他講話的人一樣。1888年5月,他的第一部童話集《快樂王子及其它》(包括《快樂王子》、《夜鶯和玫瑰》、《自私的巨人》、《忠誠的朋友》和〈神奇的火箭》)出版了。這本書立刻轟動一時,書的作者也成了人們注目的中心。1891年12月,他的另一部童話集問世——《石榴之屋》,收有四部童話:《少年國王》、《小公主的生日》、《漁夫和他的靈魂》和《星孩》。這部書並未像王爾德的第一本童話那樣立即受到歡迎,而是漸漸地,特别是在王爾德死後,才成爲家喻戶曉的故事集。這兩部作品帶有明顯的安徒生作品的痕蹟。作品流露出消極、悲觀的思想。不過,它們所表現的快樂的幽默感和結構美使它們載入了英國兒童文學的史冊。這兩部童話集在許多方面有區别,體現了作者風格的轉變。第二部童話文體更趨華麗,《聖經》體的代名詞出現得更爲經常。王爾德強調他的作品是以理想的而不是複寫的方式來描寫現實,也是對摹擬生活的當代藝術的反彈。不過有時這種“反彈”稍嫌太過,使得故事節奏變慢,失去了應有的明快生動。王爾德最著名的童話故事是《快樂王子》和《自私的巨人》。快樂王子的雕像聳立在城市上空,他看到城市的醜惡和窮苦,他的心雖然是鉛的,也忍不住哭了。在小燕子的幫助下,王子把身上所有的寶石施舍給窮苦的人們,然而,他和小燕子卻落得個抛屍垃圾堆的悲慘命運。《快樂王子故事集》至今依然是英國最著名的童話作品之一,多次再版。《自私的巨人》在王爾德童話中,是篇幅最短的一篇,也是最富有優美、最富詩意的一篇。機趣和戲劇性,像孿生般貫穿於他所有的童話中,也是他的童話最吸引人的地方。王爾德善於用華麗的筆法和生動的比喻造成機趣的描寫風格,而他每一篇童話所貫穿的善良與美麗形象所經歷的變遷——心的破裂與死亡,以及其中的對抗和沖突所產生的戲劇性的效果———緊緊扣住讀者的心弦。王爾德將人性的至美歸於至愛,像《快樂王子》個的王子和燕子;《夜鶯與玫瑰》中的夜鶯。幾乎每一個童話都有一個因爲至愛而變得至美的形象,體現了王爾德追求理想藝術的初衷,無愧爲這位“爲藝術而藝術”之始祖的佳作。一次,王爾德給兒子講《自私的巨人》,竟然情不自禁哭了起來。兒子問他爲什麼哭了,王爾德說,真正美麗的事物總會使他流下眼淚。
王爾德有過這樣一句話:“這世上隻有一件事比被人議論更糟糕,那就是不曾被人議論過。”
更多評價
在王爾德的童話世界里美好的人有熔不了的鉛心,天使會把它帶到天堂。
從美學視角看巴金譯《快樂王子及其他故事》
一顆劃過天空的耀眼的流星,一個受世人遺棄和唾罵的唯美主義
每次看過他的童話都會有很強烈的心靈震撼,那些想象力的種子在濕潤的空氣里微微發芽……喜歡他一種強烈的宗教感。
一個用童話就能讓世人汗顏的人。 一個如同童話般的人。 一個真正的快樂王子。 被王爾德感動了!!!!
隻要是個有個性的人,在清楚地了解王爾德後,會本能地喜歡上他的!
生爲煙火,何畏綻放
王爾德,多年的鍊獄是否讓你看清了什麼是愛情?是否改變了你對愛情的虔誠?你還是那個用生命捍衛愛情的勇者嗎?你的生命之火已經燃燒殆盡,但絢爛的煙火卻永遠定格在綻放的一刹那。
在向着太陽的獄窗邊總有一個高大、佝僂的身影,窗外沒有夜鶯更沒有玫瑰,隻有無邊的高牆、無情的背叛和世人的攻擊。窗内沒有快樂的王子也沒有美麗的小公主,隻有冰冷的牢籠、可怕的孤獨和漫長的等待。
他們說你是個沉迷在童話i世界里的呆子,追求“畸戀”的瘋子,爲愛情燃燒自己的傻子。但你不是傻子,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你爲愛情而生爲愛情而亡;你不是瘋子,你溫吞、優雅的表面下跳動着一顆不羈的心;你不是呆子,在你的童話世界里連石頭都有一顆破裂的心。
軼事典故
1854年:誕生 十月十六日,生於愛爾蘭的都柏林。父親威廉王爾德爵士爲著名耳科醫生,母親珍弗朗西絲卡艾吉愛好文學,是位作家。婚前珍是位狂熱的愛爾蘭愛國主義者,曾以筆名“絲波蘭紮”發表煽動性的政論文章。
1864年:王爾德就讀位於恩尼斯其林的普托拉皇家學校,在男孩間並不特别受歡迎。在校期間,他鍾情於花朵,落日與希臘文學。雖然經常被老師斥爲怠惰,但他在此校最後一年仍穫得代表古典文學成績最佳榮譽的普托拉金質獎章。
1871年:以17歲之齡穫得都柏林三一學院獎學金。他在這所學校遇見馬哈菲教授,教授對王爾德一生有相當影響。多年後,他還回憶說馬哈菲“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是個善於運用辯才與生動字眼的藝術家。”
1874年:穫得都柏林三一學院古典文學最高榮譽——希臘文學柏克萊金質獎章。同年,他拿到牛津大學莫德倫學院獎學金。當時年僅20歲的王爾德在那里將受到羅斯金、佩特與紐曼紅衣主教等人極大的影響。尤其是紐曼,王爾德稱他爲“聖人”。
1875年:王爾德在暑假期間到意大利旅游,並仕寫蔔早期詩作之一《聖米尼亞托》《SanMiniato》),不過這首詩要到數年後才得以出版。
1876年:父親去世,母親移居英格蘭,與王爾德哥哥住在一起。
1877年:王爾德與另外兩位年輕人陪馬哈菲教授一同到希臘旅游,爲希臘的自然景致和精美建築傾倒,以致於流連忘返,延誤了上課。回到牛津後他被校方罰款45英鎊,次年罰款因他學業的優異而返還。
1878年:王爾德在牛津就讀的最後一年極爲風光,不但學業成績名列前茅,也以詩作《拉芬納》贏得校内一項詩歌比賽。得獎的詩作由學校出資付梓,成爲王爾德第一本出版的作品。王爾德從牛津搬到倫敦,自稱爲唯美主義的教授。
1880年:此時王爾德已經在倫敦社交圈嶄露頭角,《笨拙》雜志開始拿他的外表開玩笑。他的第一出劇作《薇拉》於同年完成,但沒有大的反響,最後也因政治原因並未在倫敦上演。
1881年:由吉爾伯特與沙利文所寫的唯美主義幽默短劇《佩心絲》無意之間爲王爾德帶來不好的名聲。王爾德詩集於同年出版,可能是詩人自費發行。
1882年:王爾德受邀到美國演講。他在1月2日於紐約登岸,花了12個月在美國各地旅行演講,聽眾涵蓋社交名媛、學生,甚至礦工。
美國的聽眾深深爲他的魅力、機智、聲音、優雅所吸引,但他仍遭致無情的抨擊。
1883年:2、3月間,王爾德在巴黎完成《帕杜亞公爵夫人》。 這出戲乃受女演員安德森之請而寫,但是她並不喜歡此作。這對當時經濟捉襟見肘的王爾德造成極大打擊。8月20日,王爾德爲《薇拉》首演出現在紐約聯合廣場戲院。這出戲十分失敗,上演不到一周就作罷。11月,與康斯坦絲訂婚。
1884年:王爾德在5月29日與康思坦絲·瑪麗·李歐德結婚。兩人到巴黎度蜜月,回國後搬進位於泰德街的住所。
1885年:王爾德現在不隻有妻子要養,還添了個兒子席瑞爾,因此急着找工作。他爲《蓓爾美街報》寫書評,並經常向其他雜志或評論性刊物投稿。
1886年:王爾德的次子維維安出生。王爾德與羅斯的友誼也從這年開始,兩人間的情誼在王爾德身敗名裂並入獄後部未曾改變,終其一生始終如一。
1885年,長子西里爾(Cyril)出生,在一戰期間死於法國。
1886年,次子維維安(Vyvyan)出生,一戰後依然健在,變成作家和翻譯家。
1886年(32歲),與17歲的羅伯特·鮑德溫·羅斯開始同性戀情。
1888年5月,出版《快樂王子及其他故事》。
1890年6月20日,在報紙上連載長篇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奠定頹廢藝術家的地位。
1891年(37歲),被介紹給22歲的牛津大學生阿爾弗雷德·道格拉斯勳爵,兩個人開始過花天酒地的生活。
4月,出版《道林·格雷的畫像》引起極大的騷動,並受到媒體猛烈的攻擊。11月,出版《石榴之屋》。11~12月,在巴黎創作《莎樂美》
1893年1月,出版法文版《莎樂美》。11月,出版《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
1895年2月14日,《誠摯的重要性》首演,道格拉斯之父、昆斯伯里侯爵來到劇院,企圖對王爾德扔爛菜,但沒有得逞。
2月18日,昆斯伯里侯爵把一張侮辱王爾德的紙條交給阿伯馬拉俱樂部的侍者。
2月28日,王爾德從侍者那里收到這張便條。道格拉斯給父親寫了侮辱性的回信,又慫恿王爾德控告昆斯伯里侯爵有誹謗罪,因爲他隻想把父親送進監獄。
3月1日,昆斯伯里侯爵因誹謗罪被逮捕,4月3日開庭,4月5日被無罪釋放。此後,昆斯伯里侯爵反告王爾德有“嚴重猥褻罪”,因爲他僱傭私人偵探,蒐集到證明王爾德與道格拉斯等有同性戀關係的文件。4月6~26日,王爾德被監禁在荷洛威監獄,4月26日第一次開庭。
5月1日,陪審團對王爾德的罪名不能達成一致,一位陪審員同意將王爾德保釋。5月7日,被保釋出獄。5月20日,此案第二次開庭。5月25日,王爾德因“嚴重猥褻罪”,被判強迫勞役兩年,先關押在倫敦本頓維爾監獄,7月4日轉押倫敦旺茲沃思監獄,11月20日被轉押距倫敦西部30英里的雷丁監獄。該年9月24日和11月12日,法院對王爾德分别進行兩次破產調查,然後宣告其破產。
1896年2月3日,王爾德的母親去世。
1897年1~3月,在雷丁監獄爲道格拉斯寫長信,此即《自深深處》(獄中記)。王爾德以爲此信已經寄出,但它始終由監獄長代保管,在王爾德出獄時才交給他。
2月12日,王爾德的妻子向法院申請擁有兒子的監護權,穫得批准。後來,她和兒子改姓爲霍蘭(Holland),移居意大利。
5月19日被釋放。悄悄離開英國,化名塞巴斯蒂安·默爾默茲(Sebastian Melmoth),去法國居住,此後不曾回英國。
8月28~29日,在法國魯昂與道格拉斯見面。10月15~18日,與道格拉斯同游意大利卡普里島。幾個月後分手,道格拉斯在1898年末回到英國。
1898年2月13日,搬進巴黎尼斯旅館。
3月28日,搬到阿爾薩斯旅館。
4月7日,王爾德妻子去世,葬於意大利。
1900年:11月30日,王爾德在加入天主教會的第二天過世。他安葬於巴尼厄公墓,參加葬禮的有羅斯、透納和艾爾弗雷德。 1909年:王爾德的遺體移靈到拉雪茲神父國家公墓,長眠至今。
相關事件
同性戀傳聞
奧斯卡·王爾德,以其自由和大膽而著稱。他不僅在文學史上掀起過唯美運動,同樣在時裝上也身體力行,以唯美奢華的服飾標榜,成爲一代男裝典範。這樣一個走在潮流前端的人物,行事方式自然不同於常人。近日,他早期一些信件遭曝光。隨之而來的是,他與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的同性戀情公諸於眾。
毫無保留地表達對同性愛人的思念
毫無保留地表達對同性愛人的思念
王爾德給愛人波西的信
據英國媒體披露,近日紐約摩根馬圖書館收錄了王爾德的一些私人資料。這些珍貴的資料中既有私人信件,又有作品手稿。據消息人士透露,資料包括9份手稿和4封信。通過這些資料,民眾能更好地了解王爾德的私人生活。
4封信中有王爾德寫給自己同性愛人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的信件。在信中,王爾德親昵地稱阿爾弗萊德爲“波西”。透過兩人的通信得知,兩人從19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交往的。1882年的一封信中,王爾德毫無保留地表達了對阿爾弗萊德的想念,並希望阿爾弗萊德喜歡自己爲他制作的邀請卡。
王爾德在信中寫道:“親愛的波西,知道你近來很好我真的很開心。我希望你能喜歡我送你的卡片。牛津這里的冬天特别不舒服,很冷。再過十來天,我就要去巴黎了,那里比較暖和。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去,那樣我會特别快樂。我最近很忙,明天我要開始寫我的詩歌了。奧斯卡!”
成新舊風尚沖突的犧牲品
雖然很喜歡王爾德,但出於種種原因,阿爾弗萊德將王爾德寫給自己的大部分信件銷毁了。僅存的一小部分信件全部珍藏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克拉克圖書館里,因而王爾德這4封私人信件的問世,顯得尤爲珍貴。
據媒體報道,王爾德和阿爾弗萊德的親密關係,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被看作是“極其傷風敗俗的行爲”!19世紀末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上流社會新舊風尚的沖突激烈。王爾德的自由作風和大膽的政治作風很快使他成爲了這場沖突的犧牲品。1895年,道格拉斯的父親昆斯貝理侯爵因兒子與王爾德交往而導致父子不和,並公然斥責王爾德是一個同性戀者。對此,憤怒的阿爾弗萊德讓王爾德立刻上訴,告侯爵敗壞他的名譽。結果王爾德上訴失敗,更被反告曾“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爲”。根據當時英國1855年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爾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頓維爾監獄服了2年苦役。
王爾德的審判是英國司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案件之一,也是同性戀平權運動史上被引用最多的案件之一。在同性戀不再被視爲異端、被普遍接受的20世紀末、21世紀初,他成了同性戀社群的一個文化偶像。
“有情人”最終分道颺鑣
1897年穫釋後,王爾德立刻動身前往巴黎,他對英國失望透頂,不再有絲毫留戀。其後他爲了2個孩子曾嚐試與妻子康斯坦斯複合,但阿爾弗萊德亦同時表示想與王爾德重歸舊好。最後經過一番思想掙紮,王爾德放棄2個孩子而選擇了阿爾弗萊德。王爾德在以化名居住法國期間完成並出版了《瑞丁監獄之歌》,之後與阿爾弗萊德同游意大利。然而“有情人未必終成眷屬”,到意大利幾個月後,兩人再次分手。
摩根馬圖書館的學者們表示,此次能穫得王爾德的私人信件意義非凡。學者們希望通過解析這些信件得到更多的發現。據報道這些私人資料是由露西婭·摩萊拉·薩拉絲,一名巴西慈善家提供的。露西婭表示,這些資料原本由她前夫收藏。
據文件記載,奧斯卡·王爾德(又譯奧斯卡·懷爾德)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著名的作家、詩人、戲劇家、藝術家。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的一個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的次子。他的父親威廉姆·懷爾德爵士是一個外科醫生,母親是一位詩人與作家。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他在中國文化界紅極一時,到五六十年代也未受到冷落
今年是19世紀唯美主義的代表人物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逝世110周年,英語國家自然又會談起這位挑戰世俗的愛爾蘭才俊。王爾德同時代人蕭伯納、哈代、葉芝和詹姆斯在英國文學史上應該占有比他更多的篇幅,但他作爲19世紀末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的地位是無可爭議的。
沒有美名也有惡名
王爾德1854年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其父威廉姆·懷爾德爵士是都柏林聞名遐邇的眼耳科醫生,其母是詩人、翻譯家。王爾德在母親的文學沙龍里耳濡目染,自幼喜愛古典文學。他在都柏林三一學院就讀時因希臘文成績優秀穫得伯克利金質獎章,並一生以此自豪。三年後,王爾德穫獎學金赴牛津大學深造。
1878年,王爾德以考試優等的資格從牛津畢業。他以“美學教授、藝術批評家”自居,並說,“我總是要出名的,沒有美名也有惡名”。大英帝國的心髒倫敦是這位愛爾蘭青年意欲征服的對象。要征服倫敦必須首先爲倫敦上流社會的價值觀所征服。王爾德衣着考究入時,擧止溫文得體,說起話來妙語連珠,那帶有拖腔的牛津口音十分地道,慵惰中透出高傲。倫敦的社交圈子很快就把這位風流倜儻的才子奉爲上賓。
1881年的聖誕前夜,王爾德登上游輪“亞利桑那號”赴美,1882年元月2日抵達紐約。據說王爾德在過海關時曾輕浮地說,他需要申報的隻有他的天才。在他與美方歌劇制作人議定的合同上,對其着裝有具體的規定。唯美主義譴責醜惡的拜物教以及商業精神對文化的侵蝕,但王爾德本人卻成了精心包裝起來的商品。王爾德的美洲之行曆時一年,大西洋兩岸報刊的追蹤報道使其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爲上流社會擧起哈哈鏡
王爾德要改變自己秀而不實的形象還需要好幾年工夫。回到英國後,他口吐珠璣的本領使他穩坐倫敦餐桌上霸主的位置。1887年至1889年王爾德屈就《婦女世界》雜志編輯之職,此時他已將主要精力投入散文體寫作。1888年《快樂王子童話集》的出版標志着王爾德文學生涯中一個新時期的開始。在短短的7年里,《阿瑟·塞維爾勳爵的罪惡及其他故事》、小說《道連·葛雷的畫像》、評論集《意向》、童話集《石榴之家》以及喜劇《溫德米爾太太的扇子》、《一個無足輕重的女人》、《理想的丈夫》和《認真的重要》相繼問世。尤其是描寫上流社會的4部喜劇至今仍有強勁活力,是大西洋兩岸不少劇團的保留劇目。
蕭伯納說,在19世紀90年代,劇場代替了教堂在社會中的地位。王爾德的喜劇在當時大穫成功,它們的社會影響可想而知。倫敦的達官貴人饒有興致地聚集在一起,對着王爾德爲他們擧起的哈哈鏡大笑,一陣開心後他們又以寬容的傲慢步出劇場。
唯美主義的惡之花
王爾德長期以來負才任氣,有時好像故意要與社會習俗和流行的倫理觀念作對,這幾乎是波德萊爾筆下“浪盪子”的崇高使命。1891年,結婚兩年並已有孩子的王爾德認識了還在牛津求學、比他小16歲的阿爾弗雷德·道格拉斯勳爵,後者對其剛出版的《道連·葛雷的畫像》愛不釋手,於是就和作者兩人色授魂與,陷入所謂的“不敢言明之愛”(見道格拉斯的《兩種愛情》)。
道格拉斯的父親昆士伯雷侯爵對兩人的行爲非常反感,但對從小就率性而爲的道格拉斯毫無辦法。1895年2月28日,亦即《認真的重要》在倫敦首演成功後兩周,王爾德在俱樂部收到昆士伯雷侯爵留給他的名片,上面寫道:“致奧斯卡·王爾德,裝模作樣的好男色者。”
王爾德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學作品對愛虛榮的維多利亞社會百般嘲弄,此時他卻從所謂個人尊嚴的原則出發,要求爲他所鄙視的社會提供法律保護。他毫不費力地以誹謗的罪名把昆士伯雷侯爵帶到被告席上,而被告要證實其確系“好男色者”易如反掌。4月初,經開庭審訊,昆士伯雷侯爵無罪開釋,而王爾德反因有傷風化的行爲被捕。經過兩次審問,倫敦的中央刑事法院根據1885年通過的一條針對男性同性戀的刑罰修正案判處王爾德兩年徒刑。
王爾德年幼時就渴望在“女王訴訟王爾德”的官司中出場,他隱隱地有一種自毁的沖動,但他又不是一個真正隨心所欲、藐棄立法的人,其唯美主義思想幾乎是與他對罪惡的興趣、對堕落的意識同步發展的。《道連·葛雷的畫像》中葛雷的教唆犯渥頓勳爵說,“抵制誘惑的最好辦法就是向它屈服”,在誘惑中走向堕落和罪惡的葛雷或許就是王爾德的自我寫照。
墓碑上仍舊印滿吻痕
1897年5月王爾德刑滿釋放。但他未能東山再起,就於1900年11月30日因腦膜炎死於巴黎的阿爾薩斯旅館。
王爾德的特殊遭遇使不少人爲他作傳。但最有權威性的當推查理·艾爾曼廣受好評的《奧斯卡·王爾德》。或許是爲維護家族的名譽,王爾德孫子默林·霍蘭德1997年爲重版的哈里斯的《奧斯卡·王爾德:生平與懺悔》作序。哈里斯想把倫敦對王爾德的審判比擬爲雅典對蘇格拉底的審判,在王爾德後人眼里,這樣的傾向性自然優於“死氣沉沉的照相式的現實主義”(暗指艾爾曼的傳記)。
20世紀末,王爾德成爲熱門話題。由霍蘭德編輯的《王爾德紀念冊》分别於1996年和1997年在法英兩國推出。英國在1997年上映了布萊恩·吉爾伯特根據小說家朱利安·米切爾的腳本拍攝的電影《王爾德》,由著名演員斯蒂芬·弗萊主演。1998年11月30日,由麥姬·漢姆林創作的王爾德雕像在倫敦阿德萊德街揭幕。雕像下還刻有王爾德的名言:“我們都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在文學研究界,王爾德的地位也日益提高。1993年6月,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聚集在摩納哥公國的賭城蒙特卡洛首次爲他擧行了作品研討會。
據說在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里,王爾德人氣最旺,由雅各布·愛潑斯坦設計的獅身人面像墓碑上滿是吻痕。王爾德逝世110周年的紀念日眼看就要來臨,到時候肯定會有很多崇拜者聚集在其墓前,再次上演瘋狂的一幕。(作者系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所長)
東西碰撞:90年前在中國有大批“知音”
早在1909年,王爾德童話《安樂王子》(周作人譯)就被收入魯迅和周作人合譯的《域外小說集》。王爾德的一些童話故事(如《安樂王子》、《忠實的朋友》、《自私的巨人》和《年輕的國王》等)顯示了作者性格中敦厚善良的一面,那種與頹廢文學的基調不相協調的道德的聲音多年來深受我國讀者喜愛。
在上世紀20年代,王爾德在中國簡直如火如荼,重譯現象層出不窮,他的主要文學作品已全部譯出。洪深根據《溫德米爾太太的扇子》改編的《少奶奶的扇子》(1924)還在劇場里穫得成功。
可以說,王爾德在中國的接受過程或許更多地反映了當時中國文壇的内在邏輯。唯美主義的藝術超越道德說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正中某些年輕作家下懷。他們還打出“頹加盪”的旗號,如蠅逐臭。在那些熱烘烘的宣泄本能沖動的作品里,哪里有王爾德那種雍容冷峻的智慧?不顧時間、地域和文化差異移植到中國來的“世紀末”精神,在傳統的色情文學里找到歸宿。說來難以置信,王爾德在喜好追逐風氣的中國文化界紅極一時,知音卻不多,倒是爲《莎樂美》插圖的比亞茲萊引起了真正的共鳴。
到了五六十年代,王爾德在天翻地覆的中國並沒有完全受到冷落,他的童話和喜劇依然出現在英語教材里,不過使他得以流行的饑渴紛亂的文化氛圍早已逝去。經過文革的浩劫和改革開放的躁動後,我們的社會已相對成熟,文學界的視野更爲寬闊,學術界對王爾德和英國唯美主義的理解、研究也大大超過了二三十年代時的水平。(陸建德)
文化消費:倫敦推出“王爾德游”
在經濟不景氣的倫敦,一家名叫卡多根的旅館打起了名人牌。這家旅館是王爾德當年經常出入的場所,王爾德和妻子康斯坦絲位於泰特街的家也在附近。
1895年4月5日,王爾德在其同性戀男友道格拉斯的陪同下,從法庭來到卡多根旅館。他太太康斯坦絲隨後趕來,同其他朋友一起勸說他逃往法國。王爾德執意不走,一杯一杯地喝着飲料。下午6點多,倫敦警察廳的兩位警察敲響了卡多根旅館118房間的房門。王爾德抽着煙,穿上外套,隨手挾一本黄色封面的法國小說,跟着警察走了。文學批評家西利爾·康納利評論道,王爾德的被捕,使英國的文學生活倒退了20年。
最近,卡多根旅館專門開發了一種以王爾德的生活爲體驗對象的“套餐”。隻要花費399英鎊,客人就可以住在118房間,在充滿各種仿制品的房間里,喝上一杯香檳,深度體驗作家當年的生活。這里有王爾德最喜歡的畢雷礦泉水、葡萄酒、蘇打水、苦艾酒,以及非常不搭調的果醬夾層蛋糕。
爲了能體驗王爾德當年在倫敦的生活,旅店還推出了一個短游項目,名曰“倫敦王爾德游”,價格爲8英鎊,時間大概爲兩個小時左右,涵蓋了當年王爾德的主要活動場所。
影視作品
《道林·格雷》
導演:奧利弗·帕克 Oliver Parker
演員:本·巴恩斯 Ben Barnes ....Dorian Gray
科林·費爾斯 Colin Firth ....Lord Henry Wotton
本·卓别林 Ben Chaplin ....Basil Hallward
蕾切兒·哈伍德 Rachel Hurd-Wood ....Sybil Vane
麗貝卡·豪爾 Rebecca Hall ....Emily Wotton
艾米麗雅·福克斯 Emilia Fox ....Lady Victoria Wotton
劇情簡介
永遠年輕,是一個不分國度、不分時代的永恒話題,這中間所蘊含的誘惑力,是任何人都想象不到且沒辦法抵擋的……當擁有着令人側目的驚人美貌且天真率性的年輕人道林·格雷(本·巴恩斯飾)來到了維多利亞時代的倫敦時,他迅速在擁有着超凡魅力的亨利·沃托(科林·費爾斯飾)的引領下,直接卷入了一場名流社交所引起的鏇風當中--亨利負責將道林介紹給了這個城市所有快樂至上的享樂主義者,而道林也不負所望地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其中。
亨利的朋友,同樣也是一位社交藝術家的巴茲爾·霍爾沃德(本·卓别林飾)爲道林畫了一幅異常傳神的畫像,捕捉到了這位年輕的美男子全部的氣質和能量,這也使得涉世不深的道林做下了一個輕率的決定--他發誓,隻要能永遠保留住自己在畫像中的模樣,他願意付出一切,包括他的靈魂。
在亨利的引導和鼓動下,道林繼續着屬於他自己的狂野的冒險之旅,但是當他以一種永葆青春和美貌的姿態不斷地示人的時候,他卻把那幅畫像鎖進了不見天日的閣樓里。每當他對邪惡屈服並成爲幫凶,畫像都會變得愈加地醜陋和恐怖--看起來,道林正在無所節制地縱容自己的每一個應當被禁止的欲望和需求,根本就不在乎如此做最終會給自己造成什麼樣的後果。而且當巴茲爾堅持讓他去看一眼自己的畫像的時候,道林卻殺死了他,然後逃離了這座城市。
25年後,道林重新回到了這片他一直在竭力逃避的土地,而且讓他的那些老朋友感到尤爲震驚的是,他看起來還像以前那般光鮮亮麗,一點都沒變老--其實他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正在遭受痛苦摺磨的男人,因爲在他的生命中,愛與生存的意義全部都被剝奪了。道林不斷地受到自己的過去的困擾,還有那個隱藏在閣樓里的畫像中的畸形怪物的辱罵和奚落,然後,他遇到了艾米麗(麗貝卡·豪爾飾),一個聰明、迷人的美麗女子,讓道林深深地爲她所着迷。但是,艾米麗卻是亨利的女兒,他肯定會想盡辦法,就爲了讓女兒遠離這個半人半鬼的家夥。當倫敦的好事者都在祕密地討論"道林與魔鬼訂下了契約"時,亨利也決定讓他女兒的那個不正常的戀人徹底地曝光……道林能夠把握住找回愛和救贖的最後的機會嗎?更重要的是,他能夠逃離自己的命運嗎?
評論
永恒的美,無盡的青春,名譽、金錢和女人……道林·格雷似乎擁有了一切。1899年,在奧斯卡·王爾德發表的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中,這個浮士德式的人物用他的靈魂與畫像中的自己交換了永存的美貌和青春。畫中的他不僅代替真實的自己老去,還成爲了他堕落的靈魂的寫照。反維多利亞風格的頹廢主義和同性戀傾向使得這本書在出版之時備受爭議,但作爲傳世不多的唯美主義小說中的代表,同時也被視爲最後的古典哥特小說之一,《道林·格雷的畫像》被後世越來越多的讀者所喜愛。
作爲王爾德唯一出版的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被改編的先例數不勝數:從戲劇到電視、歌劇、舞劇,再到電影,幾乎横跨了所有藝術媒介。電影方面最早的改編要追溯到1910年,早期較成功的有1917年的德國版,而最出名的則要數1945年艾伯特·勒溫(Albert Lewin)版的改編,影片穫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哈德·海特菲爾德(Hurd Hatfield)在片中飾演了道林·格雷一角。另外由赫爾穆特·貝格(Helmut Berger)主演的1970年德國和意大利合拍版則以恐怖和情色元素著稱。2009年,英國導演奧利弗·帕克(Oliver Parker)又爲我們帶了最新版本的改編作品,如果算上電視電影,帕克執導的這個版本已經是第20部改編自這部小說的電影了。
同名電影
王爾德 Wilde (1997)
更多中文片名:王爾德的情人、心太羈
更多外文片名: Oscar Wilde.....(Japan: English title)
奧斯卡·王爾德 ....short story The Selfish Giant (uncredited)
影片信息
導演: Brian Gilbert
編劇: Richard Ellmann ....(book)
Julian Mitchell
主演:
斯蒂芬·弗雷 Stephen Fry ....Oscar Wilde
裘德·洛 Jude Law ....Lord Alfred 'Bosie' Douglas
瓦妮莎·雷德格瑞夫 Vanessa Redgrave ....Lady Speranza Wilde
珍妮弗·埃勒 Jennifer Ehle ....Constance Lloyd Wilde
上映日期:1997年9月1日 意大利
劇情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曾有過兩部反映愛爾蘭著名詩人王爾德的影片,這是另一部以王爾德生平爲題材的電影,與其它影片不同的是,該片第一部將王爾德的同性戀經歷搬上屏幕,並詳盡地剖析了王爾德奇異戀情的思想曆程,同時也展示了王爾德傳奇的一生。
幕後花絮
本片是奧蘭多·布魯姆的銀幕處女作。盡管他在片中的鏡頭一閃而過。
其他電影
癡男怨女(《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
認真的重要性(《認真的重要性》)
理想丈夫
無足輕重的女人
古堡幽靈(《坎特維爾的幽靈》)
其他相關:
(這兩部電影里出現了王爾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