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黴素
IUPAC命名 | |
---|---|
4-Thia-1-azabicyclo(3.2.0)heptane-2-carboxylic acid, 3,3-dimethyl-7-oxo-6-((phenylacetyl)amino)- (2S-(2alpha,5alpha,6beta))- | |
識別 | |
CAS號 | 61-33-6 |
ATC編碼 | J01CE01 S01 QJ51 |
化學性質 | |
化學式 | C16H18N2O4S |
分子量 | 334.4 g/mol |
治療考量 | |
懷孕分級 | ? |
合法狀態 | ? |
途徑 | parenteral |
青黴素是人類最早發現的抗生素[1],1928年英國倫敦大學聖瑪莉醫學院(現屬倫敦帝國學院)細菌學教授弗萊明在實驗室中發現青黴菌具有殺菌作用[2],1938年由牛津大學的柴恩、弗洛里及希特利(Norman Heatley,1911-2004)領導的團隊提煉出來。弗萊明因此與柴恩和弗洛里共同獲得了1945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青黴素是一種半抗原(Hapten)。[3]
分類
藥物機理及特點
青黴素類抗生素是β-內醯胺類中一大類抗生素的總稱,它們具有相似的作用機理。細菌一般都處於低滲(即外界的滲透壓低於細菌體內部)的環境中,因而會自發地吸收外界的水分。為了防止細胞因吸水過多而膨脹炸裂,細菌在其細胞壁中合成一種名為肽聚糖的物質,以此抵抗細菌體的自發吸水膨脹。青黴素即作用於肽聚糖的合成過程中,阻止它的合成,進而導致細菌體失去抵抗滲透壓的能力而脹破。
由於β-內醯胺類作用於細菌的細胞壁,而人類細胞只有細胞膜無細胞壁,故對人類的毒性較小,除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顯,但它不能耐受耐藥菌株(如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所產生的酶,易被其破壞,且其抗菌譜較窄,主要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效。青黴素G有鉀鹽、鈉鹽之分,鉀鹽不僅不能直接靜注,靜脈滴注時,也要仔細計算鉀離子量,以免注入人體形成高血鉀而抑制心臟功能,造成死亡。
不良反應
青黴素類抗生素的毒性很小,是化療指數最大的抗生素,但其青黴素類抗生素常見的過敏反應在各種藥物中居首位,發生率最高可達5%~10%。為皮膚反 應,表現皮疹、血管性水腫,最嚴重者為過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後數分鐘內發生,癥狀為呼吸困難、發紺、血壓下降、昏迷、肢體強直,最後驚厥,搶救不及時可造 成死亡。各種給藥途徑或應用各種製劑都能引起過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藥的發生率最高。過敏反應的發生與藥物劑量大小無關。對本品高度過敏者,雖極微量亦能 引起休克。大劑量長時間注射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毒性(如引起抽搐、昏迷等),停藥或降低劑量可以恢復。使用青黴素類抗生素必須先做皮內試驗。 青黴素過敏試驗包括皮膚試驗方法(簡稱青黴素皮試)及體外試驗方法,其中以皮內注射較準確。皮試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險性,約有25%的過敏性休剋死亡的病人 死於皮試。所以皮試或注射給藥時都應作好充分的搶救準備。在換用不同批號青黴素時,也需重作皮試。注射液、皮試液均不穩定,以新鮮配製為佳。而且由於自腎 排泄,腎功能不良者,劑量應適當調整。此外,局部應用致敏機會多,且細菌易產生耐藥性,故不提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