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羅
拼音:Gān Luó
甘羅,戰國時秦相甘茂之孫。十二歲時爲秦相呂不韋的家臣。呂不韋企圖攻趙,他自請出使趙國,說服趙王割五城給秦國,並將趙所攻取的部分燕地給秦,因功任爲上卿。後因一次陪同秦王政(後來的秦始皇)與王後下棋時,得罪王後被秦王政處斬,被砍頭時年僅十二歲.
人物簡介
甘羅(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鳳台)人,著名的少年政治家。他是秦國丞相甘茂的後代,從小聰明過人,12歲時就做了秦國丞相、文信侯呂不韋的家臣。當時秦國企圖聯燕攻趙,打算派大臣張唐出使燕國,張唐卻借故推辭。呂不韋無計可施,甘羅自告奮勇,願去勸說張唐赴任。呂不韋開始不大相信他,甘羅理直氣壯地說:“從前項橐7歲就做了孔子的老師,我現在已經12歲了,你就不能讓我試一試嗎?”呂不韋隻好答應了他的要求。
甘羅驅車去見張唐,說:“當年武安君白起就因爲不服從應侯範雎的命令去攻打趙國,被應侯攆出鹹陽,死在杜郵。現在文信侯的權力比應侯大得多,你違抗他的命令,看來你的死期不遠了!”一席話嚇得張唐乖乖答應出使燕國。
甘羅又爭得呂不韋的同意,按照秦國擴大河間郡的意圖到趙國去進行游說,他針對趙王擔心秦燕聯盟對趙國不利的心理狀態,大加攻心,說:“秦燕聯盟,無非是想占趙國的河間之地,您如果把河間五城割讓給秦國,我可以回去勸秦王取消張唐的使命,斷絕和燕國的聯盟。到那時你們攻打燕國,秦國決不幹涉,趙國所得又豈止五城!”趙王大喜,忙把河間五城的地圖、戶籍交給甘羅。甘羅滿載而歸,秦國不費一兵一卒而得河間之地,秦王就封12歲的甘羅爲上卿,並把當年封給甘茂的土地賞給他。由於當時丞相和上卿的官階差不多,民間因此演繹出甘羅十二歲爲丞相的說法。
《史記》第71卷載有《甘羅傳》。
祖父甘茂,是秦國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擔任秦國的左丞相。“將門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導下,甘羅從小就聰明機智,能言善辯,深受家人的喜愛。後來、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擠被迫逃離秦國不久就死於魏國。甘羅小小年紀,就投奔到秦相呂不韋的門下,做他的才客。
生平事蹟
說張唐赴燕
有一天,呂不韋回到家里,臉色非常難看,看上去十分惱怒的樣子,甘羅見狀,就走上前問道:“丞相有什麼心事,可以告訴我嗎?”呂不韋心里正煩躁得很,見是甘羅,就揮揮手說。“走開,走開,小孩子知道什麼?”甘羅高聲說道:“丞相收養門客不就是爲了能夠替你排憂解難嗎?現在你有了心事卻不告訴我,我即便想要幫忙的話,也沒有機會啊!”呂不韋見他說話挺有自信的樣子,就改變了一下態度,說“皇上派剛成君蔡澤到燕國爲相,已經三年了,燕王對他很滿意。派太子丹到秦國做人質,表示友好,我派張唐到燕國爲相,占卦的結果也很吉利,可是他卻借故推辭不去。”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張唐是秦國一位大臣,曾率軍攻打趙國並占領了大片的土地,趙王對他恨之入骨,聲稱如果有人殺死張唐,就賞賜給他百里之地,這次出使燕國必須經過趙國,所以張唐推辭不去。甘羅聽了,微微笑道:“原來是這樣一件小事,丞相何不讓我去勸勸他?”呂不韋責備他:“小孩子不要口出狂言,我自己請他他還不去,何況你小小年紀。”甘羅聽了不服氣地說:“我聽說項橐七歲的時候就被孔子尊爲老師,我現在比他還大五歲,你爲何不讓我去試試,如果不成功的話,你再責備我也不遲啊!”呂不韋見他語氣堅定、神氣凛然,心里不由暗自讚賞,於是就改變了態度,放緩了口氣說:“好,那你就去試試吧!事成之後,必有重賞。”甘羅見他答應了,也就沒多說什麼,高高興興地走了。
到了張唐家里,張唐聽說是呂不韋的門客來訪,連忙出來相見,發現甘羅不過是個十多歲的小孩子,不由得心生輕視,張口就問道:“你來幹什麼?”甘羅見他態度傲慢,就說道;“我來給你弔喪來了。”張唐聽了大怒:“小孩子怎麼能這樣說話,我家又沒死人,你來弔什麼喪?”甘羅笑到:“我可不敢胡說啊,你聽我講清一下原因。你和武安君白起相比,誰的功勞更大啊!”張唐連忙答到:“武安君英勇善戰,南面攻打強大的楚國,北面颺威於燕趙,占領的地方不計其數,功績顯赫。我怎麼敢和他相比啊?”“應候範雎和文信侯相比,誰更專權獨斷啊?”應侯是秦國以前的一位丞相,文信侯即呂不韋,張唐答道:“應侯當然不如文信候專權獨斷啦!”“你真的知道應候不如文信侯專權嗎?”張唐說到:“當然了。”甘羅聽了笑到;“既然如此,那你爲何還推辭不去呢?我聽說,應侯想攻打趙國的時候,武安君反對他,離開鹹陽七里就被應侯派人賜死,象武安君這樣的人尚且不能被應候所容忍,你想文信候會容忍你嗎?”張唐聽了這話,不由得直冒冷汗,甘羅見狀又說:“如果你願意去燕國的話,我願意替你先到趙國去一趟。”張唐連忙稱謝答應了,請他回去禀報丞相。
晉見秦王
甘羅回去把情況告訴呂不韋。呂不韋聽了很高興,甘羅說:“張唐雖然不得已答應去了,可經過趙國時可能還會遇到麻煩。我想替他先到趙國去一下。”呂不韋已經相信了他的才能,想了一下就答應了,並把這件事禀報給秦王,說:“大王,甘茂有個孫子叫甘羅。年方十二歲,投奔在臣的門下,他出身名門、工於心計,能言善辯,這次張唐托病不去燕國爲相,經他一說就答應了,而且,他還想替張唐先到趙國去一趟,請你答應他吧!”秦王聽了,就叫甘羅進來相見,過了一會兒,就見殿下走進一個眉清目秀的少年來。心下不由喜歡,笑着問到:“就是你想要出使趙國嗎?”甘羅答到:“是的。”“那你見了趙王後要說什麼呢?”“我看他的神色,相機行事。不知道趙王反應如何,我也不能確定該說什麼話啊。”秦王見他口齒伶俐,對答如流,就答應了他,給他十輛車、百餘名僕從。讓他出使趙國。
出使趙國
趙王早已聽說秦國准備派人到燕國爲相了,心里一直很焦急,擔心秦國和燕國聯合起來攻打他。這時聽說秦國使者求見,連忙說:“叫他進來。”不多時,就見一個少年緩步走上前來,朗聲道:“小臣甘羅奉秦王之命,拜見趙王。”趙王連忙讓他在旁邊坐下,心里暗暗稱奇,秦國怎麼派了這樣一個小孩子來,再仔細一端詳,也不由心生喜愛之情,隻見那甘羅長得儀表非凡,眼神清朗,眉宇間露着一股軒昂之氣,於是就問到:“秦國過去一位姓甘的丞相是你的什麼人?”甘羅答道。 “是我的祖父。”“你今年多大年紀?”“小臣今年已十二歲了。”趙王聽了不由大笑道:“秦國難道沒有人可派嗎?讓你這個小孩子出來!”甘羅不慌不忙的答道:我們秦王用人,都是按他們才能的大小讓他承擔不同的責任,才能高的讓他擔當重任,才能低的擔當小的責任,秦王認爲這是件小事。所以就派我來了。”趙王聽了不由的對甘羅又敬重了幾分,問道。“你這次到趙國來究竟有什麼事嗎?”甘羅反問道:“大王是否聽說過燕太子丹入秦爲質這件事。”趙王點了點頭,甘羅又問道:“大王是否聽說過張唐要到燕國爲相?”趙王又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你爲何還不着急啊?燕派太子入秦爲質,說明燕國不欺騙秦國;秦國派張唐入燕爲相,說明秦國不欺騙燕國。燕秦不相欺,趙國就危險了。”趙王聽了問道:“秦國和燕國和好,有什麼目的嗎?”甘羅答道:“秦燕和好沒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趙國、擴大河間的地盤啊!”“哦,是嗎,那您這次來有何見教?”趙王問道。“大王不如給秦國五座城池擴大秦國的地盤,秦王自然高興,你再請求他遣回燕太子,斷絕秦燕之好,這樣你就可以去放心地攻打燕國了。以強大的趙國攻打小小的燕國,還愁得不到五座城池嗎?”趙王聽了很高興,就賞給他黄金百兩、白玉一雙,並且把送給秦國的五座城池之圖讓他帶回給秦王。
甘羅拜相
甘羅回到秦國,秦王大加讚賞,說道:“你的智慧真是超出了你的年紀啊!”於是就封他爲上卿(戰國時諸侯國最高的官職,相當於丞相),並且把原先甘茂的田宅賜給他。趙國得知秦國與燕國絕交後,派軍攻打燕國,得到三十座城池,又把其中的三座城池送給了秦國。
在戰國這個時代的大舞台上,各種各樣的人才層出不窮,甘羅年方十二,就已經憑自己的智慧周鏇於王侯之間,並且不費一兵一卒使秦國得到十六座城池,官封上卿,這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確實是一個才能出眾的小神童啊!
甘羅之死
甘羅幼時聰慧過人,十二歲那年,祖父甘茂因力阻秦王興土木而招致秦王極爲不滿,秦王就令其上貢“公雞蛋”來刁難他。翌日一早,甘羅則隨滿朝文武官員進了金殿。秦王一見就問:“小孩子來做什麼,你爺爺呢?”甘羅鎮定地說;“爺爺在家生孩子。”秦王拍案斥道:“一派胡言,男人怎麼能生孩子?”甘羅也不甘示弱地回答:“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雞怎麼能下蛋呢?”秦王一聽恍然大悟,稱讚道:“小小頑童卻有宰相之才!”於是甘羅就磕頭謝恩。秦王的金口玉言使 “甘羅十二做宰相”的美名傳遍了天下。當時,戰國七雄爭霸正酣,甘羅便自告奮勇出使趙國,以拆散燕趙聯盟。趙王一看甘羅爲一頑童,驚訝地問:“秦國年長者諸多,何以派你出使呢?”甘羅回答:“秦王用人,因才委任,年長者任以大事,年幼者任以小事,臣最年幼,故而來使。”他唇鎗舌劍、力挫群儒,終於博得了趙王的歡欣,送他百金、對壁和五座城池。秦王得知甚悦,封其爲“上卿”。甘羅被封爲“上卿”後,經常陪同秦王決策國家大事。有時,秦王與王後一起對弈也讓甘羅作陪。一次,甘羅在幫皇后拾掉在地下的棋子時故意捏了一下王後的腳,以示對她一慣驕横的不滿。王後對此大叫,要秦王斬了甘羅。但秦王愛才如命,就對王後解釋說:“甘羅不是故意的,是不小心才碰着而已,算了。”可甘羅一聽卻急忙一字一板地糾正說:“我不是不小心,是故意捏她的腳的。”正如俗話所說的,“女人腳光看不能摸”,何況甘羅不是摸而是捏,且那女人又是王後。秦王無奈,不得不依律而斬,十二歲的甘羅鏇離人寰,古今的人們都說這是神仙該。
甘羅(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鳳台)人,著名的少年政治家。他是秦國丞相甘茂的後代,從小聰明過人,12歲時就做了秦國丞相、文信侯呂不韋的家臣。當時秦國企圖聯燕攻趙,打算派大臣張唐出使燕國,張唐卻借故推辭。呂不韋無計可施,甘羅自告奮勇,願去勸說張唐赴任。呂不韋開始不大相信他,甘羅理直氣壯地說:“從前項橐7歲就做了孔子的老師,我現在已經12歲了,你就不能讓我試一試嗎?”呂不韋隻好答應了他的要求。
甘羅驅車去見張唐,說:“當年武安君白起就因爲不服從應侯範雎的命令去攻打趙國,被應侯攆出鹹陽,死在杜郵。現在文信侯的權力比應侯大得多,你違抗他的命令,看來你的死期不遠了!”一席話嚇得張唐乖乖答應出使燕國。
甘羅又爭得呂不韋的同意,按照秦國擴大河間郡的意圖到趙國去進行游說,他針對趙王擔心秦燕聯盟對趙國不利的心理狀態,大加攻心,說:“秦燕聯盟,無非是想占趙國的河間之地,您如果把河間五城割讓給秦國,我可以回去勸秦王取消張唐的使命,斷絕和燕國的聯盟。到那時你們攻打燕國,秦國決不幹涉,趙國所得又豈止五城!”趙王大喜,忙把河間五城的地圖、戶籍交給甘羅。甘羅滿載而歸,秦國不費一兵一卒而得河間之地,秦王就封12歲的甘羅爲上卿,並把當年封給甘茂的土地賞給他。由於當時丞相和上卿的官階差不多,民間因此演繹出甘羅十二歲爲丞相的說法。
典籍記載
《甘羅列傳》
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後,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
秦始皇帝使剛成君蔡澤於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質於秦。秦使張唐往相燕,欲與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張唐謂文信侯曰:“臣嚐爲秦昭王伐趙,趙怨臣,曰:‘得唐者與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經趙,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強也。
甘羅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質矣,吾自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羅曰:“臣請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請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羅曰:“大項橐生七歲爲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君其試臣,何遽叱乎?”
於是甘羅見張卿曰:“卿之功孰與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強楚,北威燕、趙,戰勝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數,臣之功不如也。”甘羅曰:“應侯之用於秦也,孰與文信侯專?”張卿曰:“應侯不如文信侯專。”甘羅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與?”曰:“知之。”甘羅曰:“應侯欲攻趙,武安君難之,去鹹陽七里而立死於杜郵。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處矣。”張唐曰:“請因孺子行。”令裝治行。行有日,甘羅謂文信侯曰:“借臣車五乘,請爲張唐先報趙。”
文信侯乃入言之於始皇曰:“昔日茂之孫甘羅,年少耳,然名家之子孫,諸侯皆聞之。今者張唐欲稱疾不肯行,甘羅說而行之。今願先報趙,請許遣之。”
始皇召見,使甘羅於趙。
趙襄王郊迎甘羅。甘羅說趙王曰:“王聞燕太子丹入質秦歟?”曰:“聞之。”曰:“聞張唐相燕歟?”曰:“聞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張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趙,危矣。燕、秦不相欺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間。王不如齎臣五城以廣河間,請歸燕太子,與強趙攻弱燕。” 趙王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秦歸燕太子。趙攻燕,得上穀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甘羅還報秦,乃封甘羅以爲上卿,複以始甘茂田宅賜之。
太史公曰: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後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方秦之強時,天下尤趨謀詐哉。
(注:節選自《史記》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第十一》)
《戰國策》
文信侯〔文信侯〕即呂不韋,秦莊襄王時任國相,封文信侯。欲攻趙以廣河間〔廣河間〕擴大河間的土地。燕曾以河間十城封呂不韋,這里說廣河間,即呂不韋擴大河間的封地。河間,戰國時在現在河北獻縣境内。,使剛成君蔡澤〔蔡澤〕燕人,初游趙、韓、魏,不被任用。後入秦說範雎,範雎薦於秦王,拜爲秦相,封剛成君。爲秦使燕,使燕太子丹入秦爲人質。事燕〔事燕〕到燕國爲臣,實際是說服燕王,與秦交好。三年,而燕太子〔燕太子〕燕王喜太子,名丹,曾在趙國爲人質,後入秦爲人質。質〔質〕抵押。於秦。文信侯因請張唐〔張唐〕秦昭王時爲將軍,曾率兵攻魏、趙等地。相燕〔相燕〕爲燕相。。張唐辭曰:“燕者必徑〔徑(jīng)〕通“經”,經過。於趙,趙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少庶子〕官名。甘羅曰:“君侯〔君侯〕秦漢時稱封列侯者爲君侯。呂不韋爲文信侯,故稱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質矣。今吾自請張卿①〔張卿〕即張唐。卿,尊美之稱。相燕,而不肯行。”甘羅曰:“臣行之〔行之〕使之行,使張唐往燕國。。”文信君叱去〔叱去〕責令甘羅走開。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羅曰:“夫項〔項(gāo)〕春秋時人。《淮南子?說林》注:“項年七歲窮難孔子而爲之作師”。生七歲而爲孔子師,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君其試臣,奚以遽言叱也〔奚以遽言叱也〕爲什麼匆忙地喝斥呢?奚,何。遽,匆忙、急。言,用同“焉”“然”。?”
甘羅見張唐曰:“卿之功,孰與武安君〔孰與武安君〕與武安君相比,誰的功大?武安君,即白起。白起,秦國(現在陝西眉縣東北)人,昭王時著名將領,封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戰勝攻取,不知其數;攻城堕〔堕(huī)〕通“隳”,摧毁城邑。邑,不知其數。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羅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歟?”曰:“知之。”“應侯〔應侯〕即範雎,秦昭王時任國相,封應侯。之用秦〔用秦〕用事於秦,在秦國當權。也,孰與文信侯專〔專〕獨攬大權。?”曰:“應侯不如文信侯專。”曰:“卿明知爲不如文信侯專歟?”曰:“知之。”甘羅曰:“應侯欲伐趙,武安君難之〔難(nàn)之〕責難他。昭王四十八年,秦軍攻趙都邯鄲,戰鬥不利。次年範雎親自去請白起前往指揮。白起認爲不可能取勝,拒不從命。,去鹹陽七里,絞而殺之〔絞而殺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載:“武安君……出鹹陽西門十里,至杜郵……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與此處所說“絞而殺之”不同。。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處矣。”唐曰:“請因孺子而行〔請因孺子而行〕請讓我通過你請示文信侯而去燕國吧。。”令庫具〔具〕備。車,廄具馬,府〔府〕國家儲存錢財的地方。具幣。行有日矣,甘羅謂文信侯曰:“借臣車五乘,請爲張唐先報①〔報〕告知。趙。”
見趙王〔趙王〕趙悼襄王,名偃,孝成王子。,趙王郊迎。謂趙王曰:“聞燕太子丹之入秦與〔與〕通“歟”。?”曰:“聞之。”“聞張唐之相燕與?”曰:“聞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張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則伐趙,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無異故,欲攻趙而廣河間也。今王〔(jī)〕送給。臣五城以廣河間,請歸燕太子〔請歸燕太子〕請讓我使燕太子丹歸國(表示斷絕秦與燕的結盟關係)。,與強趙攻弱燕。”趙王立割五城以廣河間。歸燕太子。趙攻燕,得上穀〔上穀〕燕上穀郡,在現在河北宣化、涿鹿一帶。三十六縣,與秦什一〔與秦什一〕給秦國十分之一。
傳說故事
“十二拜相一奇人,名載青史數千春,千秋古柏曆滄桑,神童佳話傳至今。”
據《辭海》注:“甘羅,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鳳台)人,秦相甘茂之孫,十二歲做秦相呂不韋家臣。呂不韋企圖攻趙以擴大燕給他的河間(今河南獻縣東南)封地。甘羅自請出使趙國,說服趙王割五城給秦,並把所收取的部分燕地給秦,因功任爲上卿。”
《史記》載:羅,下蔡人,秦左丞相甘茂孫,年十二,能請唐相燕,複請五乘爲唐報趙,說得五城以廣河間,還報秦,乃封羅爲上卿。
據《嘉靖鄢陵志·甘上卿墓》卷七載:“羅,下蔡人(在今安徽省),秦左丞相茂孫,年十二能請張唐相燕,複請車五乘爲唐報趙,說趙得五城以廣河間還報秦,乃封羅上卿,甘羅十二爲上卿”。
《鄢陵縣志·甘羅墓》載:甘羅墓位於城西6公里,在柏梁鄉甘羅村東北部。墓區範圍東西寬50米,南北100米。
戰國時甘羅遷居高唐多年,今有甘羅村、甘羅墓、甘羅廟遺址。據傳甘羅墓,原占地540畝,寺院寬敞,樓閣宏偉壯觀,已廢。有柏樹數棵,其中有一漢柏。這棵古柏樹齡已有一千多年。柏樹主幹四周隆起的九條樹身,稱爲“九龍盤根”;柏樹頂端的五棵同樣粗大的分枝象征着“五穀豐登”。在甘羅的墓區,有着許多的不解之謎。早在漢靈帝年間,泛濫成災的雙洎河改道流經古鄢國的張莊村,忽見一具棺材從上游漂泊而下,至村頭而停。縣令便派人打撈啟棺,驗證墓志,原是甘羅。不勝大喜,上奏朝廷,將其舊地重葬。爲了紀念這位天才童子,遂建廟立碑,並改張莊村爲甘羅村。還在周圍三十畝地面上種植數以千計的柏樹,喻示甘羅英靈常在。但時過不久,除十二棵活下來外,其餘的皆成枯枝敗葉。後經魏、晉、隋、唐、宋、元、明、清諸代,雖多次植栽,活下來的仍隻有十二棵。其間,若有一棵被毁,就會另有一棵成活;有兩棵被毁,就會另有兩棵成活。這十二棵柏樹的生生死死與甘羅“十二做宰相”、“十二爲使臣”、“十二封上卿”、“十二升天仙” 的諸多傳說結下了不解之緣。人們都說,這是上蒼令柏樹多於“十二”而枯死、少於“十二”而補齊,以此來隱喻甘羅的十二英華。所以,自漢代而植曆經兩千多年,隻有這十二棵柏樹高大挺拔、鬱鬱蔥蔥、蓋似圓盤、遮天蓋日,時刻陪伴着甘羅的英魂。
甘羅祠正門兩旁有一隨意寫就的對聯,上聯是“拆秦而視去了二三人僅餘小子”,下聯是“破趙而觀除了小月子隻剩走卒”。據說,這是小甘羅作爲秦國使臣,在趙國力挫群儒的名對。
據說,甘羅第一次投生人家剛下地,接生婆到處找鉗夾胞衣,許是忙昏了頭久找不見!甘羅着急發話道:“在門後邊呀!”生母與眾人大驚,剛下地能說話必爲妖魔鬼怪!於是殘忍地將甘羅砸死丟棄山中喂野狗!其游魂又回到了地府並將人間事訴諸閻羅,閻羅道:“是啊!你下地便能言人家不驚才怪了!你該等會再說話就對了!”
第二次投生甘羅記住了:一定等會才能說話!甘羅降生後又遇着接生婆找剪刀剪臍帶,四處找仍找不着,翻箱倒櫃了半天仍未找到,已有一陣子了,甘羅發話道:“剪刀在櫃的上面!”眾人又特别驚奇,出生不久的嬰兒會說話!不是妖怪是什麼?又將甘羅處以極刑!甘羅回到地府找到閻羅說:“無論如何我再也不去人間了!這作人太難了!好心好意幫助他說我是妖魔鬼怪,等一會說話仍然沒放過我,這人作來有何用?另請高明吧!我不幹了!”閻羅道:“還是去吧,下次你要適時說話!當你見到'高深肥大'四字時說話爲適時!”
第三次甘羅降生到了宰相甘茂家,這次他吸取前二次的經驗不亂說話了!這可苦了老來得孫的相國一家:小孩子甚是靈異,自生下便是一啞童,四處求醫,一切又正常,就是不開口!爲此事老相國也長歎不已!一日,皇上得一夢說有賢臣相助!書案上明明白白書着“高深肥大”四字,一夢醒來夢中境歷歷在目,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召集群臣解夢,眾說紛紜難得滿意的答案!讓群臣回家再解,解得清者重賞!甘羅之祖父雖居高位年事已高,但爲君排憂解難是作臣之本分!於是回家坐案書“高深肥大”苦思!甘羅來叫祖父就餐,來到書案前見着“高深肥大”四字,就開口說話了,如此如此便述說起來,父親也聽得津津有味,連連點頭!噫!孫子會說話!高興興奮難以盡述!第二日,甘茂帶着甘羅上朝了!眾臣也大奇,議朝政把小孩子也帶來了,真有趣!
皇上聽甘羅解道:高——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人心最高;深——書最深,有誰探着底了?肥——春雨最肥,春雨一來萬物複蘇,這春雨最肥;大——天大地大,不如雙親的恩情大,這生育之親恩最大。皇上也連連點頭,連稱解得妙!解得妙!
甘茂是戰國時期一位著名的才子,他滿腹經綸,又能言善辯,很得秦始皇的器重。一天,甘茂下朝回到家中,忽然茶不飲,飯不吃,隻是愁眉不展,唉聲歎氣起來。一家人都不知到底出了什麼事兒,都十分着急。
這時,正在書房里讀書的甘羅,看到祖父如此心事重重,一不敢逗樂,二不敢撒嬌,便輕輕地走到祖父面前,細聲細語地問道:“爺爺,到底出了什麼憂心之事,你能對孫兒說說嗎?”甘茂被孫兒一問,轉身望着被自己視爲掌上明珠的甘羅,心中止不住一陣酸楚,便道出了一腔的愁煩。
原來甘茂自從做了秦國的丞相,雖然他治國有方,深得秦王的信賴,可也同時受到了不少同僚的嫉妒。他們既嫉妒他出眾的才能,更嫉妒他顯赫的地位,因而常常在秦始皇面前說他的壞話。秦始皇開始無動於衷,可時間一長,讒言一多,也就慢慢地相信了,從此對老甘茂也就疏遠了。
不久,秦始皇身患疾病,那些想把甘茂盡快除掉的人,便認爲機會來了。他們挖空心思想出了一條妙計,便向秦始皇奏道:“大王之病,在三天之内,非一大公雞下的雙黄蛋不治,而此蛋隻有才智超群的甘茂能穫。故請大王快快降旨,讓甘茂限期獻來。”因病致昏的秦始皇,不知這是有意陷害,便聽信了讒言,降旨於甘茂,並限期三日呈獻宮中。誰都知道,哪有公雞下蛋之事,可如若三日不交此蛋,那就有違旨殺頭之罪,這甘茂怎能不爲此焦愁萬分呢?
甘羅聽了祖父的叙述,心里也十分氣惱。心想:如此荒唐之事,怎能出於大王之口?他眼珠兒轉了幾轉,心靈一閃,妙計便有了。心想:要解救祖父危難,何不以荒唐對荒唐呢?他馬上笑着說道:“爺爺,你不必爲此事焦愁了,到了期限,我到大王那里給你交旨就是了。”
甘茂看了看甘羅那天真的樣兒,搖了搖頭,苦笑着說:“孫兒,爺爺怎好讓你替我去死!”
甘羅說道:“怎麼是去死呢?我是要大王撤回那荒唐的旨意。”
甘茂又搖頭說道:“你小小年紀焉有如此本領。”
甘羅見祖父直是搖頭,便湊到祖父耳旁,把想好的對策叙說了一遍。甘茂一聽,愁容頓解,高興地一把把甘羅抱在了懷中。
這一天,限期到了。小甘羅一早就起了床。他辭别了祖父,便自己上了金殿。秦始皇正等着甘茂爲他送來公雞下的雙黄蛋,隻聽殿下有人高呼:“甘茂的孫兒甘羅叩見大王。”秦始皇一看甘茂沒來,卻來了甘茂的孫兒,隻氣得怒髮沖冠。他怒目圓睜,問道:“甘茂哪里去了,爲何派你前來?”
甘羅答道:“回大王,我祖父正在家中生孩子,故不能前來拜見,望大王恕罪。”
秦始皇聞聽,拍案說道:“真乃滿口胡言,你祖父本系男子,怎麼會生孩子?”
甘羅答道:“大王息怒。如若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雞豈能下蛋?”
“嗯,這……”秦始皇被甘羅問得一下說不出話來。
秦始皇沉思良久,自知理虧,便當眾撤回了原旨。他見甘羅這小小的年紀,就這麼機智善辯,實乃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覺喜歡上了甘羅。
秦始皇派剛成君蔡澤到燕國,三年後燕國國君喜派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秦國准備派張唐去燕國任相,打算跟燕國一起進攻趙國來擴張河間一帶的領地。張唐對文信侯呂不韋說:“我曾經爲昭王進攻過趙國,因此趙國怨恨我,曾稱言說:‘能夠逮住張唐的人,就賞給他百里方圓的土地。’現在去燕國必定要經過趙國,我不能前往。”文信侯聽了怏怏不樂,可是沒有什麼辦法勉強他去。
甘羅說:“君侯您爲什麼悶悶不樂得這麼厲害?”文信侯說:“我讓剛成君蔡澤奉事燕國三年,燕太子丹已經來秦國作人質了,我親自請張卿去燕國任相,可是他不願意去。”甘羅說:“請允許我說服他去燕國。”文信侯呵叱說:“快走開!我親自請他去,他都不願意,你怎麼能讓他去?”甘羅說:“項橐七歲就作了孔子的老師。如今,我已經滿十二歲了,您還是讓我試一試。何必這麼急着呵叱我呢?”於是文信侯就同意了。
甘羅去拜見張卿說:“您的功勞與武安君白起相比,誰的功勞大?”張卿說:“武安君在南面挫敗強大的楚國,在北面施威震懾燕、趙兩國,戰而能勝,攻而必克,奪城取邑,不計其數,我的功勞可比不上他。”甘羅又說:“應侯範睢在秦國任丞相時與現在的文信侯相比,誰的權力大?”張卿說:“應侯不如文信侯的權力大。”甘羅進而說:“您確實明了應侯不如文信侯的權力大嗎?”張卿說:“確實明了這一點。”甘羅接着說:“應侯打算攻打趙國,武安君故意讓他爲難,結果武安君剛離開鹹陽七里地就死在杜郵。如今文信侯親自請您去燕國任相而您執意不肯,我不知您要死在什麼地方了。”張唐說:“那就依着你這個童子的意見前往燕國吧。”於是讓人整治行裝,准備上路。行期已經確定,甘羅便對文信侯說:“借給我五輛馬車,請允許我爲張唐赴燕先到趙國打個招呼。”
當時,戰國七雄爭霸正酣,甘羅便自告奮勇出使趙國,以拆散燕趙聯盟。趙襄王到郊外遠迎甘羅,一看甘羅爲一頑童,驚訝地問:“秦國年長者諸多,何以派你出使呢?”甘羅回答:“秦王用人,因才委任,年長者任以大事,年幼者任以小事,臣最年幼,故而來使。”甘羅勸說趙王,問道:“大王聽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作人質嗎?”趙王回答說:“聽說這件事了。”甘羅又問道:“聽說張唐要到燕國任相嗎?”趙王回答說:“聽說了。”甘羅接着說:“燕太子丹到秦國來,說明燕國不欺騙秦國。張唐到燕國任相,表明秦國不欺騙燕國。燕、秦兩國互不相欺,顯然是要共同攻打趙國,趙國就危險了。燕、秦兩國互不相欺,沒有别的緣故,就是要攻打趙國來擴大自己在河間一帶的領地。大王不如先送給我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我請求秦王送回燕太子,再幫助強大的趙國攻打弱小的燕國。”他唇鎗舌劍、力挫群儒,終於博得了趙王的歡欣,送他百金、對壁和五座城池。秦王得知甚悦,封其爲“上卿”。甘羅被封爲“上卿”後,經常陪同秦王決策國家大事。有時,秦王與王後一起對弈也讓甘羅作陪。
趙王立即親自劃出五座城邑來擴大秦國在河間的領地。秦國送回燕太子,趙國有恃無恐便進攻燕國,結果得到上穀三十座城邑,讓秦國占有其中的十一座。
甘羅回來後把情況報告了秦王,秦王於是把原來甘茂的田地房宅賜給了甘羅。
一次秦王遇難題問宰相甘茂,甘茂一時反應不過來,其孫甘羅初生牛犢不怕虎,接口便答且論理充分、有證有據、有條不紊。秦王非常高興,隨口感歎:“啊!真是個小宰相!”甘羅當即面向秦王叩拜高呼:“謝主隆恩,吾王萬歲萬萬歲!”甘羅的聰慧,既表現在他小小年紀能且敢於與秦王對答如流的知識和膽量,更重要的是他能夠隨機應變,深知君主口中無戲言,得此口封當即跪拜,謝主隆恩。秦王明知自己隻是脱口而出,但作爲國王便是金口玉言了,不好反悔,隻得封他爲名譽宰相或稱宰相後儲。眾大臣卻紛紛不服:黄口乳牙,何德何能,怎稱宰相?秦王心生一計,讓甘羅和群臣來個大比試,要麼甘羅贏,令眾大臣口服心服;要麼甘羅輸,致其甘願退出,本王也不失口信和臉面。於是,命甘羅和眾大臣當場寫一篇文章,誰的文章能服眾掛在中堂者爲勝。
大臣們攢足了勁,聚精會神各盡所能,大展其才,大堂之上鴉雀無聲。隻見甘羅抓起了毛筆,蘸飽墨汁,唰唰唰一揮而就,六個大字躍然紙上,當即禀王已寫就。眾大臣有的在冥思苦想,有的在揮毫疾書。比試時間到,秦王一一覽過,隻見甘羅楷體書寫“天地君親師位”六個大字,爲之一震說道:各位愛卿,你們自己看看品品,無論你們寫的内容多有文采,但終不及這六個大字的意義全面、深遠、重大,唯甘羅寫的“天地君親師位”能掛中堂。眾大臣全面權衡思度後自感不及甘羅,隻得服輸。甘羅十二爲宰相的傳說便由此而來。甘羅書寫的中堂一時傳遍朝野,臣民皆效,在正屋掛此中堂並奉爲“神位”。這便是香火的起源且代代相傳。人們在“神位”的上端懸掛或張貼“堂號”以明氏族或祖籍,兩邊再配以“堂聯”,“神位”的下端設“神龕”以祭祀,右邊貼上“報條”,這就是香火的發展和完善。
一次,甘羅在幫皇后拾掉在地下的棋子時故意捏了一下王後的腳,以示對她一貫驕横的不滿。王後對此大叫,要秦王斬了甘羅。但秦王愛才如命,就對王後解釋說:“甘羅不是故意的,是不小心才碰着而已,算了。”可甘羅一聽卻急忙一字一板地糾正說:“我不是不小心,是故意捏她的腳的。”正如俗話所說的,“女人腳光看不能摸”,何況甘羅不是摸而是捏,且那女人又是王後。秦王無奈,不得不依律而斬,十二歲的甘羅鏇離人寰,古今的人們都說這是神仙該升天了。
1958年,甘羅墓被扒開,爲磚室墓,屬漢墓,墓内積水而封,墓内有水清澈如泉。在墓前不遠原爲甘羅廟舊址,前有一古柏,世傳爲漢柏,現仍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狀如傘蓋,蒼勁壯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