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
閩南語 | |
---|---|
Bbánlám ggǔ / Bân-lâm-gí | |
發音 | |
使用國家和地區 | 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 中華民國 新加坡 馬來西亞 泰國 印尼 菲律賓 等東南亞華人地區及世界各地的閩南裔華人 |
區域 | 臺灣省西部;福建省南部;廣東省東部海陸豐地區、潮汕地區、惠州地區、浙江省南部少數地區 |
第一語言 使用人數 | 4692萬(2007年)[1] |
語系 | 漢藏語系 |
文字 | 臺語文 臺閩字、白話字或臺羅字 |
官方地位 | |
作為官方語言 | 無;但為 中華民國法定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之一[2] 臺灣許多正式場合常用 |
管理機構 | 無;但中華民國教育部、泉州市的撐閩南話組織及臺灣民間組織扮演重要角色 |
語言代碼 | |
ISO 639-1 | zh |
ISO 639-2 | chi (B) zho (T) |
ISO 639-3 | nan |
深綠色:泉漳片 淡綠色:潮汕片 |
閩南語(白話字、臺羅:Bân-lâm-gí或Bân-lâm-gú;閩南拼音:Bbánlám ggǔ;印尼馬來語Bahasa Hokkien)是發源於中國閩南(福建南部),主要使用於中國閩南、粵東潮汕地區與雷州半島、海南島東北與週邊、台灣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東南亞和海外華人之間的一種閩語。閩南語在語言學的分類上,閩南語屬漢語族的閩語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語言學者多認為閩南語是一種漢語方言,西方與中華民國學者則對方言及語言兩種說法皆有認同者。
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常被稱為閩南話或閩南方言。在中華民國,閩南語也被稱為河洛話或福老話(亦作鶴佬話、Holo話,台羅:Hô(Ho̍k, Hō)-ló-uē),或以臺灣通用的閩南語一種方言的名字「臺語或臺灣話」稱之。[4]居住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之為福建話(Hokkiens)或咱人話(亦稱咱儂話)。
歴史淵源及名稱[編輯]
淵源[編輯]
- 商語說:邱顯聰博士用統計方法推論出河洛話基本上即為三代之商語,而粵語為周語[6]。另外陳冠學《台語之古老與古典》、[7]吳坤明〈臺灣閩南語之淵源與正名〉[5]亦採此說。
- 齊語說:宋蜀華《百越》(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以及鄭張尚芳、潘悟雲、李輝、等學者主張之。
- 晉語說:
- 河洛語說:閩南語源自上古周朝語言,在與春秋時期的《詩經》等經籍對比後,閩南語彌合度高於粵語。因春秋時期河洛地區即為晉國,故閩南語又稱晉語(張籍《永嘉行》「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晉語」),而閩南泉州在明清以前一直稱為晉江,晉江同時又是泉州境內最主要的河流的名稱,相傳這一名稱來源於五胡亂華後來泉晉人給的命名。另外,南朝人王僧辯(—555年10月26日)說:「若建承華,本歸皇胄;心口相誓,惟擬晉安」即五胡亂華之後,承襲華夏文明,能夠追溯為皇胄貴嗣的,我用口和心相發誓,只有在晉安。福建南朝以後上曾經的建制是「晉安郡」,而在其之下又設立「晉安縣」,該晉安中的晉安位置就在今天的泉州下轄的南安豐州。豐州自古是閩南行政中心,直到唐朝久視元年( 700 年),州治才由豐州遷往東南十五里的晉江下游平原地區,即現在的泉州市區(鯉城區)所在地,故泉州是閩南文明的根。泉州人起源是歷史上的晉人,唐五代泉州安溪人詹琲的詩《永嘉亂,衣冠南渡,流落南泉,作憶昔吟》裡面寫到:「憶昔永嘉際,中原板蕩年。衣冠墜塗炭,輿輅染腥膻。國勢多危厄,宗人苦播遷。南來頻灑淚,渴驥每思泉。」(這裡的南泉是指今泉州,711年以後的泉州皆指今泉州);又作有《癸卯閩》「一別幾經春,棲遲晉水濱。鶺鴒長在念,鴻雁忽來賓。」(其中晉水濱也就是今天泉州的晉江河畔)。泉州的豐州曾多次挖掘出永嘉之亂以後,衣冠南渡晉人的歷史文物,最著名的就是「阮」的墓磚,福建境內唯一發現阮墓磚的地方就在泉州,與今天泉州的南音可以相對應,泉州鯉城是流傳南音最早也最豐富的地方,再次證明泉州鯉城繼承了西晉河洛人的文明,南音已被證明為漢唐宮廷燕爾。宋朝泉州人梁克家(1127-1187年,官至右丞相)所著福建地方志《三山志》指出「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始入閩者八族」。今天泉州大部分家庭的姓氏都有郡望堂號,是閩南地區最多的地方,這些郡望幾乎都追溯到古中原的河洛地區,如「潁川」「濟陽」「滎陽」等等,乃正統華宗上姓,又再次證明泉州人多為河洛人,即晉人。閩南的郡望和客家郡望格式不同,閩南一般是「衍派」「傳芳」結尾,客家格式則不一定,閩南的郡望是春秋戰國的河洛地區,客家的郡望在河洛地區以南,屬於春秋戰國的荊楚地區。唐宋以前中原語言相對穩定,唐初又一次河洛人入閩,即河南光州固始人陳元光軍隊到達泉州和潮州,並奏請朝廷設立了漳州;唐朝中後期再一次河洛移民今泉州,即河南光州固始王潮 (?一897)、王審知兄弟軍隊,王潮墓至今在泉州的惠安縣;最後一次河洛人入閩是建炎三年(1129)十二月,因北宋不斷遭到異族侵擾,宋代皇室349人遷徙泉州,在泉州設立「南外宗正司」,遺址至今存在,北宋皇室成員在泉繁衍了148年,到了1276年南宋帝罡、帝昺蒞臨泉州時,皇室成員已經達3000人,宋亡後河洛人在北方的歷史終結,泉州迄今有趙宋後裔。至於粵語來自秦語,秦處在晉的西北邊,因與戎狄交界,中原人以其為戎狄人,故不允許其會盟中原。秦語進入嶺南則因為秦代秦始皇派任囂和趙佗率軍平百越,秦亡國後這些秦人就滯留在嶺南,成為廣府人的早期起源。今天的廣府人沒有郡望堂號。
- 閩越語成分說:認為是除了漢語以外,包含了有閩越語成分。[8]近代結合語言學及分子人類學之跨領域研究指出應該不是閩越族留下的成分,而更可能是從廣東和浙江重新流入的成分。[9]
歷史[編輯]
- 早期:秦滅六國後,始皇派屠睢攻打越人。為便於為運送征服嶺南所需之軍隊和物資,命史祿修靈渠。為揭嶺長,屯兵南海郡揭陽,其兵士多為宋魏降卒。首先帶來了源自於商語的宋魏地區語言。[10]
- 泉州話的形成:因漢末三國時代,吳國入閩設立建安郡,使福建地區除原有百越土著民族的語言以外,另外也帶來了一部分的吳越楚地漢語語言。[11]但漢族大規模入閩則是始於永嘉之亂,福建的泉州晉江等流域一帶有中原的衣冠八族(詹林黃陳鄭邱何胡)避難到此,帶來了當時的古漢語[12][13]。(例:有身、新婦、斟酌、鼎、箸、失禮),初步形成了日後的泉州話。由於晉室南遷,大批北方漢人入閩,而帶來了上古音(3世紀時中原的語言),為白話音主要的來源,早於文讀音。
- 漳州話的形成:唐高宗儀鳳年間(約677年),陳政、陳元光父子帶兵入閩平亂,進而屯墾閩南漳州。[14]唐僖宗中和年間(885年),王潮、王審知兄弟又帶軍隊入閩平黃巢之亂。此兩次軍事行動所伴隨的移民,帶來了7世紀時中原之中古音,經過演變後形成了所謂的漳州腔之基礎。
名稱[編輯]
以下為常見閩南語之名稱:
- 福建話
- 臺灣話(台語)
- 臺語是清朝統治臺灣後期多數「臺灣人」(只包括漢人、歸順清國漢化的平埔族原住民、漢人和平埔族通婚的後代)使用的語言,因此「臺灣話」的稱法已經出現。日據時期日本政府將最多臺灣人(日本統治台灣後陸續擊敗東半部原住民部落並取得統治權,此時東半部原住民才併入台灣)使用的語言定義為臺灣話,而「早期台灣話」指未接受西洋、東洋(日本)和南洋等影響以前的臺灣話,兼指漳、泉、潮等閩南話。[15][16]不過,實際上日本語出版物是以「臺灣語」表記,非「臺灣話」,如小川尚義以總督府名義所著《臺日大字典》等著作。但「臺灣語」不符合一般人語音習慣,二戰後直至今日,民間臺灣人多數是以「臺灣話」(臺羅:Tâi-uân-uē)或「臺語」(臺羅:Tâi-gí)稱呼此語。連雅堂於1929年在《臺灣民報》第288號發表〈臺語整理之頭緒〉一文(後收錄在《臺灣語典》自序)中就出現了「臺語」「臺灣語」「臺灣之語」之名稱。
- 第二次大戰後,由蔣介石所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退入臺灣之初期也是用「臺語」一詞,譬如「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於1955年出版的《臺語方音符號》及國防部於1958年出版的《注音臺語會話》,皆以「臺語」稱之,之後因政治因素而改稱「閩南語」。[17]
- 河洛話
- 閩南語(閩南話)
- 蔣為文針對近百年來的臺語相關辭典的名稱做分析發現,臺灣在1987年解嚴以前仍很少使用「閩南語」一詞。解嚴以後,民間出版的詞典全部使用臺語的稱呼,只有具官方色彩的「國立編譯館」所編的詞典才稱為「臺灣閩南語」。[19]
- 「閩南語」此種稱呼在臺灣引起許多本土社團不滿,原因包括使用中國地名「閩南」一詞,且根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及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的解說,「閩」字是蛇種、野蠻民族的意思,為其有對福建南部地區的先住民及其後代歧視的意涵。[20](至今「閩」字仍用於福建省的簡稱。)
- 近年來,部分臺灣語言學者提出以較無地域性的「咱人話」一詞(閩南語:Lán-lâng-ōe)來泛稱海內外的閩南話。[21][17]
分布地區[編輯]
在浙江省在沿海、南部,以及西部與福建省、江西省交界地區,通行浙南閩語,是閩南語的一種方言。浙江省溫嶺市之石塘一帶,玉環縣之坎門、陳嶼,洞頭縣之本島、半屏島、元角、倪嶼,瑞安市之北麂島、大南鄉,平陽縣之水頭鎮、騰膠鎮、南麂島、東部沿海之西灣鄉、墨城鄉,泰順縣之東南角,文成縣之東南角,蒼南縣之靈溪、礬山、橋墩、馬站、漁寮、藻溪、赤溪、觀美、南宋、霞關、大漁、望里、莒溪、浦亭等城鎮,以及長興縣、臨安市、舟山群島等地,都通行閩南語。衢州市、開化縣、常山縣等村鎮地區存在許多孤立的閩南語語言島,往往是按照姓氏分支。廣東省東部沿海海陸豐地區、惠州地區,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桂平、北流等地皆通行閩南語。潮汕地區通行的潮州話,也是閩南語的一種方言。
閩南語在台灣的方言被稱為臺灣話,在中華民國的影響力非常之大。中華民國的臺灣省、福建省皆通行臺灣話。除臺北、桃園南部、新竹郊區、苗栗郊區[來源請求],閩南語是在國語(標準漢語)之外各縣市大部份居民的主要日常用語。
閩南語隨著歷史上閩南民系向外移民而傳播到海外,成為在東南亞華人社群影響力很大的一種語言。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泰國、緬甸、寮國、菲律賓、汶萊都有相當數量的閩南語使用者。在香港,也有不少說閩南語的人。
現狀[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編輯]
閩南三地(清代泉州府和漳州府地區)[編輯]
閩南三地的閩南語使用人數近年來有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在廈門島內情況最為嚴重。閩南語在它的原源地中國大陸福建省的閩南三地受到壓迫,以閩南語播放的電視節目和電台廣播日趨減少,致使年輕一代閩南人失去母語環境,許多閩南獨特文化無法有效地傳承下去。
廈門是經濟特區之一,廈門島內近年來因為經濟與社會發展得比較快,因而迎來了許多外地人的青睞,選擇在廈門定居。廈門本地政府刻意忽視本土語言的傳承及推廣,使得廈門在生活上的許多方面放棄使用閩南語而改用普通話。電視電台媒體方面以及許多公共運輸的報站系統以及公交車上的電視節目也開始取消使用閩南語播音,轉而只使用普通話。福建人比起其他省份移民人士更懂得入鄉隨俗。移民至廣州或上海的外籍人士通常會學習廣州話和上海話來和本地人溝通,不會強迫本地人說普通話,可是在廈門政府的冷處理下,廈門島內的新移民一般不學習閩南語。現今的有些廈門年輕人的閩南語能力甚至不如某些東南亞的早期閩南移民後裔。
泉州地區閩南語普及和保護程度相對較好,泉州有中國大陸第一個全部採用閩南語播出的綜合頻道泉州電視台閩南語頻道,其知名的閩南語節目《泉州講古》擁有一定數量的固定收視人群。泉州市民基本都通曉閩南語,年輕人閩南語水平雖有下降但仍能在日常溝通交流,外來人口閩南語掌握程度較其他閩南地區高。泉州本地的撐閩南話組織、閩南語正字促進會等民間組織扮演著保護閩南語的重要角色。但隨著近年來政治力的介入,被普通話區代表的「國家主義」大行其道,而少數族裔語言被以「地方保護主義」嚴厲打壓,尤其在教育機構中,泉州各中小學校要求使用普通話,並要求學生回家「推普」,導致現在90後基本很少用閩南語溝通,兒童與家長甚至都用普通話交流,閩南語在泉州已經呈現後繼乏力的頹勢。閩南語如果沒有進入教育體系,可能會有滅絕的危險。
近幾年,閩南人的文化意識有日趨強烈的狀況。視頻網站上經常有熱愛閩南語的人們自製閩南語視頻,包括閩南語教程、閩南語歌曲、甚至用閩南語配音的電影片段。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周長楫也極力推廣閩南語,閩南語在本土的保護正在逐漸被重視。
潮汕地區(清代潮州府地區)[編輯]
隨著全球化的普及,潮州話的母語使用者逐漸減少,而在廣東潮汕地區(清代潮州府地區),則受到粵語和普通話競爭,受到共同文化和傳媒影響,很多原以潮州話為母語的當地青少年,都轉而說國語或粵語。尤其普通話也漸漸取代潮州話,成為年輕人的母語。
中國其他地區[編輯]
香港[編輯]
香港約110萬是福建閩南人,單單泉州人就有70萬,當中晉江人有40萬,而福建人則有165萬,加上80-100萬是廣東潮汕人、海陸豐人,閩南語系總共約200萬人以上。會說閩南語多數是50歲以上的老一輩人口,有部份中年人說粵語時仍帶有不少閩南口音,年輕的一代因為教育、廣播、政府機構中只使用粵語,隨著閩南人和其他族群通婚,普遍亦已改說中英夾雜的香港粵語。
中華民國[編輯]
臺灣[編輯]
大部分的漢族為閩粵移民的後裔,口音方面出現相當程度的融合,一般都還具有相當強的母語溝通能力。然而日據時代及國民政府遷台後兩次推行國語運動,學校先後使用日語和國語教學,使得台灣年輕人彼此間慣用國語溝通,導致當今年輕世代平均母語能力顯著降低。許多中、青年人及家庭,本是閩南語家庭,都改以國語來交談,尤其在未受國語教育的老一輩離世之後,這種情況在台北很常見,中高齡者和較鄉村、中部、南部、東部及離島的住民的母語會比北部及都會區的住民流利。
由於台灣普遍通行閩南語,國語族群有時會在對話中加入閩南語字詞或穿插句子;而閩南語族群,有時也會摻入國語字詞或句子,這種情況在台灣相當常見。同時,許多電影、電視劇、音樂、書籍和報章雜誌等偶而會使用閩南語字詞,使之更貼近使用閩南語的觀眾、聽眾及讀者。
此外,由於台灣的閩南語音樂、電影及電視劇較為發達,許多台灣以外的人,為了學習閩南語,會接觸台灣的閩南語音樂和閩南語電影、電視劇。中國內地、東南亞及世界各地許多華人或華裔,為了學好自己的母語──閩南語,而接觸台灣的電影、電視劇及音樂來學習閩南語,希望延續自身自己的文化。
福建[編輯]
金門縣(除了烏丘使用莆仙語)使用閩南語泉漳混合音。
新加坡[編輯]
新加坡在1979年的講華語運動實行後,嚴厲地管制福建話以及其他漢語方言在電視節目以及電台廣播中所占的百分比。但許多新加坡人還是對福建話有一定程度上的情感,所以經常會在有線付費電視頻道中觀看台灣的福建話(台語)電視連續劇,或者在網上尋找福建話視頻觀看,以便跟自己的文化保持聯繫。
馬來西亞[編輯]
馬來西亞境內也有許多福建話方言島。主要地區有柔佛州、檳城、吉打州等等。南部與北部的福建話有差異,南部福建話方言在口音上接近新加坡福建話,類似台灣話但稍微偏泉州話。北部的福建話口音上接近漳州話。大致上說,馬來西亞南部因地理上靠近新加坡,其福建話也偏向正統閩南語語法。現今的北部福建話已經夾雜了很多馬來語詞彙。
印尼[編輯]
印尼許多地區都有福建人分布,尤其在蘇門答臘的棉蘭市、廖內群島、以及東爪哇省的泗水市。早期印尼政府曾經禁止中國移民在印尼境內學習中文,因此許多福建移民以及其後裔喪失中文能力,他們的福建話也成為了無文字語言,只能說簡單的口語。也因為缺乏跟其他閩南地區的聯繫,印尼的福建話經過多年的孤立,已發展為一個夾雜許多印尼語詞彙的混合語。混合的程度在每個地區都不同。比方說,棉蘭市的福建人多數是第三代華裔,因此他們的福建話能力相對比較強,其福建話也較接近閩南本土(尤其是漳州)的口音。廖內群島的福建話比較接近新加坡福建話以及南馬福建話的口音。泗水市的福建移民多數是第六代福建移民後裔,他們的閩南語能力相對比較弱,口語方面也夾雜大量印尼語成分。
菲律賓[編輯]
咱人話(Lán-nâng-ōe)或稱咱儂話是菲律賓的一種福建話變體,源自閩南語泉州話中的晉江話,現今還保存著很重的晉江腔。目前在菲律賓人口的華人約有百萬,在所有菲律賓華人之中,約有九成以上屬福建裔;其餘約百分之十,以廣東籍為多,其它省籍為數無幾。福建話是菲華社區的通行語。其中先祖來自福建閩南者(泉州、漳州者十之八九,當中又以泉州為最。福建籍華人中,以原屬泉州府的三邑(晉江、惠安、南安)等縣最多,大部份居住在呂宋島,原屬泉州府同安縣、漳州府龍溪、海澄(今合併為龍海市)等,以及廈門、金門者,大多數在中部維薩亞斯地區的宿霧等地,和民答那峨島各處。
譜系[編輯]
歸類[編輯]
- 關於現今的不同漢語,其到底是不同的「語言」或「方言」,一直在學界有爭議。由於使用不同漢語的人之間,彼此基本上並無法用口語進行溝通,因此多數西方學者認為,這些不同的漢語,基本上是「語言和語言」的關係,而不是「方言和方言」的關係。[23][24]
(參見:方言) - 若以閩南語為討論主軸,閩南語與其他漢語差異甚大。[25][26]
以上述研究為基礎,部分學者將閩南語的結構和基本詞彙,與南島語系和侗台語系聯結,而論證其他非漢語語言對閩南語的強大影響。[27][28][29][30]其指出,閩南語可視為漢藏語系的一種語言,而不是方言。廈門話、泉州話、漳州話等,則是閩南語的方言。
多數中國大陸的語言學家將閩南語視為漢語的一種方言,有別於西方學者視閩語、粵語、吳語等為獨立的語言。而口語差異很大的方言非僅存在於漢語,德語各地區方言,其差異程度也不小,但仍被視為德語的方言。由於是方言連續體的關係,獨立語言之荷蘭語和德荷邊境被分類成德語方言的低地德語,是接近的語言並能基本通話,仍分別隸屬於兩種不同語言。所以語言和方言的界定有國家及政治因素參伴,並不是單純把口語差異作方言和語言的評判標準。千年以來中國習慣以方言的概念來作區別境內語言,因此主張閩南話屬於漢語,是漢語的方言,以作為語言位階上的主從的關係。如下所示:
新進見解:
以葡萄牙語為例,該語言在語言分類的系譜如下:
次方言及其親近性[編輯]
中國大陸的學者認定閩南語支系皆源於泉州、漳州音系,但依分化時間的早晚、地理隔閡、漳泉音演變等因素,出現了不等的差異和變化。基本上,按照地域不同,中國大陸的學者大致劃分為以下幾種次方言:
閩台片[編輯]
閩台片,又稱泉漳片,即本土閩南語,狹義閩南語。通行於福建、台灣、東南亞、廣東省的海陸豐、惠州。內部高度一致,溝通大致無礙。不論何種口音,源頭皆為泉州話、漳州話。二者音韻系統有別,但嚴格對應;語法及用詞基本一致。並以不等比例,光譜式混合、漸變,出現在內部個別口語當中,稱「漳泉濫」。明、清以來出現的廈門話和台灣話即屬之。
- 泉州話,主要包括泉州府城音、南安話、晉江話、石獅話、安溪話、惠安話、永春話、德化話、同安話。泉州府音、南安話、晉江話、石獅話口音高度接近,代表韻書有《閩音必辨》(清朝泉州晉江富允諧(字信和)著,2卷);清朝嘉慶5年(1800年)泉州府晉江人黃謙(字思遜,號柏山主人,南安水頭文半村人)編撰《彙音妙悟》。當代泉州府音研究已向中國古代韻書《切韻》《廣韻》發展。
- 香港:福建人約120-160萬,祖籍福建閩南地區約100萬,單單泉州人就有70萬。
- 漳州話,主要分為「龍岩」、「漳平」、「東山」及「漳州」四小片。通行於廣東海陸豐、惠州一帶之學佬話,為漳洲話之域外變體,仍可與漳州話通話。
- 廈門話:廈門處泉漳交界地,深受二者影響。
- 臺灣話:可稱「海山濫」、「海內濫」。分為「海口腔」(泉州腔)、『北部偏海』及『南部偏內』之「通行腔」,「內埔腔」(漳州腔)四個代表[32]。主要特色在於少部份的平埔族語、英語、荷語、日語等外來語,及中華民國政府推行之「國語」,吳語、外省方言的影響。[33]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故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新竹市市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故「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34]」的說法,僅在台灣中部地區符合此一分布[35]。
- 海陸豐話:分布於廣東省海陸豐地區(即今日汕尾市)、惠州部分地區,分別以海豐海城、陸豐東海兩腔為主,但經常被誤認為潮汕話,實際上區別巨大,屬於泉漳片閩南語分支。
- 東南亞福建話:通行於東南亞之福建話,以閩台片為主,混合部分潮汕片調值。並依所在地與當地語言相互影響。
- 汶萊:華人人口45,800人,大部分為閩南人。首都斯里巴加灣市通行泉州音的閩南語。
- 緬甸:華人大約900,000人,閩南人占約40%,海南人3%。通行漳州音閩南語。
- 印尼:華人人口600萬人,閩南人逾半,海南人與潮州人略少。通行漳州音和泉州音閩南語,語音接近大馬的北馬閩南話。
- 寮國:華人大約5000餘人,接近90%為潮州人。通行潮州音閩南語。
- 馬來西亞:華人接近600萬人,閩南人有200萬人,潮州與海南人之人口,在各方言群中排列第4及5位。北馬福建話盛行漳州音及潮州音閩南語,中、南馬通行泉州及潮州音閩南語,海南音閩南語盛行於南馬及東海岸部分地區,東馬通行泉州音閩南語。
- 菲律賓:華人人口約有百萬人,90%為閩南人,大部分祖籍泉州晉江。通行泉州音閩南語。
- 新加坡:華人人口300餘萬人,閩南人(漳州、泉州)約100萬,廣東人裡潮州人有47萬,廣東人裡廣府人有45萬, 客家人有9萬, 海南人有15萬,操閩南語系者,占了華人總人口的81%。通行泉州音的閩南語,少部分人至今還使用潮州話。
- 泰國:華人人口接近600萬人,潮州人逾40%,海南人18%,閩南人16%。通行潮州音閩南語。唯普吉島及泰南部分地區通行漳州音閩南語。
- 越南:華人人口近百萬人,潮州人占34%,閩南人6%,海南人2%,共計42%。通行潮州音閩南語。
浙南片[編輯]
- 明末清初,有大量的閩南人(主要是泉州府的南安、安溪、惠安、同安等地)遷徙到浙南的蒼南、平陽、玉環、洞頭一帶以及福建東北部的福鼎、霞浦一帶。閩南話傳入浙南、閩東地區後,由於自身的演變和受周圍方言(浙南是南部吳語,閩東語是福州話類別)的影響,與閩台片形成一定差別。與閩台片比較,主要是入聲韻、鼻化韻的退化消失以及用詞方面的差別,但仍保留了其它特點。相對來說,比潮汕話更接近閩台片,與泉州府城腔高度相似。
潮汕片[編輯]
- 潮州話:也稱潮汕話。其語法與閩台片相同,詞彙也有高度的對應,但在語音語調及漢字文白音選用上則差異較明顯。在潮汕話和閩台片相交融的地區,兼具有二者的發音特色,如福建詔安、新加坡等。潮汕話除了分布於潮汕地區以外,還廣泛分布於東南亞眾多潮人聚居地,如泰國曼谷和其他城市的唐人街、柬埔寨的大部分華人和越南的一部分華人社區。著名戲曲荔鏡記(陳三、五娘跨越階級性的愛情故事),來自潮汕地區,亦廣傳於閩南、台灣等地,以潮州府城話為標準。潮州話語音詞彙比較接近福建泉州話。
大田片[編輯]
分布於福建省大田縣及周邊。
中山片[編輯]
保留古漢語之成份[編輯]
發音[編輯]
音素 | 閩南語 | 海南語 (海口話) | 閩東語 (福州話) | 莆仙語 (莆田話) | 閩北語 (建甌話) | 閩中語 (永安話) | 閩贛語 (邵武話) | 客家語 (梅州話) | 粵語 (廣州話) | 漢語官話 (北京話) | ||||
---|---|---|---|---|---|---|---|---|---|---|---|---|---|---|
泉漳片 | 大田片 (大田話) | 潮汕片/潮語 | ||||||||||||
泉州話 | 漳州話 | 廈門話 | 汕頭話 | |||||||||||
聲母數 | 14 | 14 | 15 | 17 | 18 | 16 | 15 | 15 | 20 | 15 | 15 | 18 | 18 | 22 |
韻母數 | 87 | 85 | 86 | 41 | 85 | 46 | 34 | 36 | 46 | 46 | 40 | 76 | 68 | 40 |
聲調數 | 7 | 7 | 7 | 6 | 8 | 8 | 6 | 7 | 6 | 7 | 8 | 6 | 9 | 4 |
註:海南話與泉漳片的閩南語有很大淵源,但卻存在較大差異。昔日被劃為閩南語的瓊文片方言,今日被劃出閩南語,直接隸屬於閩語支。
子音[編輯]
和上古中原語的聲母系統相比,閩南語的子音(聲母)有以下幾點和與之類似:
這些重要的古代漢語語音現象,閩南語保存得很好,反映上述上古漢語的特點,以下逐一分析:
- 閩南語的「非組」和「幫組」聲母讀法相同,例如「飛」([pue˦˦] / [pe˦˦] / [pə˦˦]),「蓬」([pʰaŋ˨˦]),「吠」([pui˨˨]),「微」([bi˨˦])。
- 「知組」和「端組」的聲母讀法相像,例如「豬」([ti˦˦] / [tu˦˦] / [tɯ˦˦]),「醜」([tʰiu˥˧]),「程」([tʰiŋ˨˦])。
- 很多「章組」的字聲母讀法和「端組」相同,例如「唇」([tun˨˦]),「振」([tin˥˧])「召」([tiau˨˨]),「注」([tu˨˩])。
母音和聲調[編輯]
閩南話各片區之間聲調略有區別。閩南語有八個音調(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除調值不同以外,潮汕片保留有獨立的陽上聲調,因此潮汕片有8個聲調,閩臺片則有兩種情況,泉州話、臺灣話偏泉腔、龍岩話、新加坡閩南語有陽上調,因此有8個聲調。漳州話、廈門話、台灣話中的優勢腔和偏漳腔只有7個聲調(古全濁上聲同陽去不分)。廈門的情形又有不同,通常而言,7個聲調的閩南話古次濁上聲念陰上,不併入陽去,但廈門話古次濁上聲白讀為陽去,文讀為陰上。需要注意的是,潮汕片的兩個上聲(陰上和陽上)跟《切韻》音系的上聲不完全對應,有大量《切韻》音系中的去聲字潮汕片念上聲。 閩南語有6個輔音韻尾,其中[-p̚]、[-t̚]、[-k̚]是塞音,[-m]、[-n]、[-ŋ]是鼻音。但是,古咸(除覃韻)(收-m/-p)、山(收-n/-t)、宕(收-ng/-k)、梗攝二等(收-ng/-k)在閩南話的白讀音都不念這些韻尾,這些韻部的韻尾在現代閩南話中已經弱化為鼻化元音和喉塞韻尾[-ʔ],只有文讀音才念上述輔音韻尾。潮汕片同時韻尾-n/-t已經併入-ng/-k,其他閩南話中念喉塞韻尾的字雷州話念成開韻尾。同時,海南話、雷州話、莆仙話把閩台片和潮汕片的鼻化元音都念成口元音。
所謂閩南語七聲八調,指的就是這些調性的完整。
變調[編輯]
閩南話的變調規則是,前字變調,後字不變。變調單位是一個詞組,可以是單個詞,也可以是一個短語或一個語法單位。變調時,變調單位的最後一個字不變調,其餘的字都要發生變調。 下表中,第一行的調值是單字調值,第二行的調值是變調的調值。
聲調 | 平 | 上 | 去 | 入 | |||||
---|---|---|---|---|---|---|---|---|---|
陰平 | 陽平 | 陰上 | 陽上 | 陰去 | 陽去 | 陰入 | 陽入 | ||
代碼 | 1 | 5 | 2 | 6 | 3 | 7 | 4 | 8 | |
東 tɔŋ1 | 同 tɔŋ5 | 董 tɔŋ2 | 動 tɔŋ6 | 凍 tɔŋ3 | 洞 tɔŋ7 | 督 tɔk̚4 | 毒 tɔk̚8 | ||
調值 | 廈門 | 44 | 24 | 53 | - | 21 | 22 | 32 | 4 |
22 | 22 | 44 | - | 53 | 21 | 4,53 | 32 | ||
臺北 | 44 | 24 | 53 | - | 11 | 33 | 32 | 4 | |
33 | 33 | 44 | - | 53 | 11 | 4 | 32 | ||
臺南 | 44 | 23 | 41 | - | 21 | 33 | 32 | 44 | |
33 | 33 | 44 | - | 41 | 21 | 44 | 32 | ||
漳州 | 34 | 13 | 53 | - | 21 | 22 | 32 | 121 | |
22 | 22 | 34 | - | 53 | 22 | 4,53 | 22 | ||
泉州 | 33 | 24 | 55 | 22 | 41 | 5 | 24 | ||
33 | 21 | 35 | 21 | 55 | 22 | 4,53 | 21 | ||
北馬 | 44 | 24 | 54 | - | 21 | 21 | 21 | 44 | |
21 | 21 | 44 | - | 44,54 | 21 | 44,54 | 21 | ||
汕頭 | 33 | 55 | 52 | 35 | 213 | 22 | 32 | 21 | |
33 | 11 | 35 | 11 | 32 | 21 | 4 | 1 |
詞語[編輯]
現代許多方言,包括閩南語,都是從古語傳下來的。[38]因此閩南語的詞彙中,有許多上古漢語的成份,例如俗語「日時走拋拋,暗時點燈膋」中的「膋」就是那個時代的語言。(《詩經·小雅·信南山》有:「執其鸞刀,以啟其毛,取其血膋。」)
人稱[編輯]
- 註:本章節以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標註泉漳片發音。
單數 | 眾數 | ||||
---|---|---|---|---|---|
第一人稱 | 我 guá | 我 | 包括性 | 咱 lán | 咱們 |
排除性 | 阮 guán/gún | 我們 | |||
第二人稱 | 汝 lí/lír/lú | 你 | 汝們 lín | 你們 | |
第三人稱 | 伊 i | 他/她/牠/它 | 伊們 in | 他們/她們/牠們/它們 |
所有格:人稱+其(古字為「丌」或「亓」)。[39]或以直接以複數格,即加鼻音尾之單數格表示。
指示代名詞[編輯]
指近 | 指遠 | ||||
---|---|---|---|---|---|
一般 | 單數 | 這 chit、這個 chit-ê | 這個 | 彼 hit、彼個 hit-ê | 那個 |
眾數 | 遮 chia、遮的 chia-ê | 這些 | 遐 hia、遐的 hia-ê | 那些 | |
空間 | 遮 chia、這跡 chit-liah、這位 chit-ūi | 這裡 | 遐 hia、彼跡 hit-liah、彼位 hit-ūi | 那裡 | |
時間 | 這陣 chit-chūn、這馬 chit-má、這下 chit-ē、這時 chit-sî | 現在;最近 | 彼陣 hit-chūn、彼個 hit-ē、彼時 hit-sî | 那時;當時 | |
狀態 | 按呢 án-ni | 這樣 | 按呢 àn-ni、彼按呢 hit-án-ni | 那樣 | |
程度 | 遮 chiah、遮爾 chiah-ê | 這麼 | 遐 hiah、遐爾 hiah-ê | 那麼 | |
類型 | 這款 chit-khóan、這號 chit-hō、這種 chit-chióng | 這種 | 彼款 hit-khóan、彼號 hit-hō、彼種 hit-chióng | 那種 |
以上用字遵照中華民國之教育部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
疑問詞[編輯]
什麼[編輯]
- 啥(siáⁿ):也作「甚」,後可加名詞。如「啥人」(siáⁿ-lâng)(何人),「啥事」(何事),啥物(siáⁿ-mih,何物)。閩台片口語多用「啥」表示什麼。 [33],
- 何:泉、潮片,如「在何」(在何處),音「值塊」。[40]但有指這詞語應作「底帶」。[36]
- 乜/物(mih)(未有權威考證,皆為民間用字)、「乜個」(潮瓊片)。
- 底(tī):底事(何事),底地(何地),底處(何處)[41],底時(何時),底個(潮瓊片同「乜個」)中古漢語已有用「底」表疑問。[42]
- 底人(潮瓊片之「誰」,在閩台片是問對方「哪裡人。)
- 按怎(án-chóaⁿ)+動詞。有認為為非漢語者[43]
擇一[編輯]
底一(té/tué-tsit)
- 底一+名詞 例:底一車?(那一車?)
- 底一+量詞 例:底一台?(那一台?)
- 底一+量詞+名詞 例如:底一台車?(那一台車?)
敢(kám),也做「咁」(俗字)[編輯]
- 是否:
- 敢是+名詞 例:敢是伊?(是他嗎?)
- 敢+動詞 例:汝敢無欲去?(你沒有要去嗎?)
- 難道:
- 敢講 例:敢講是伊?(難道是他?)
名詞[編輯]
時間[編輯]
- 年(nī)、冬(dang):年,一年稱「一年」或「一冬」
- 舊年(gú-nī):去年
- 今年(king-nī):今年
- 新年(sing-nī)、下年(é-nī):明年
- 月(go̍eh)、月日(go̍eh-ji̍t):月ú
- 頂月日(téng-go̍eh-ji̍t)、頂個月(téng-kò-go̍eh):上個月
- 這個月(chit-kò-go̍eh):這個月
- 後月日(āu-go̍eh-ji̍t)、後個月(āu-kò-go̍eh)、下個月(ē-kò-go̍eh):下個月
- 日(ji̍t):天、日
- 遜昨日(sùn-cho̍h-ji̍t)、大昨日(tōa-cho̍h-ji̍t)、落昨日(lo̍h-cho̍h-ji̍t):大前天
- 昨日(cho̍h-ji̍t):前天
- 昨日(cha-ji̍t)、昨昏(cha-hng):昨天
- 今仔日(kin-á-ji̍t):今天
- 明仔日(bîn-á-ji̍t)、明仔載(bîn-á-chài):明天
- 後日(āu--ji̍t):後天(此義須讀輕聲,否則意味著以後的某一天)
- 落後日(lo̍h-āu-ji̍t)、大後日(tōa-āu-ji̍t):大後天
- 一日之內
- 天未光(thiⁿ-mōu-kng):統稱凌晨之前
- 天欲光(thiⁿ-beh-kng)、拍殕仔光(phah-phú-á-kng):凌晨
- 早起(zá-kǐ)、頂晡(téng-po͘)、頂晝(téng-tàu):早上、上午
- 中晝(tiong-tàu)、日晝(ji̍t-tàu):中午
- 下晝(ē-tàu)、下晡(ē-po͘):下午
- 暗晡(àm-po͘)、欲暗仔(beh-àm-á):傍晚
- 暗頭仔(àm-thâu-á):入夜
- 暗暝(àm-mî)、下昏(ē-hng)、暝昏(mî-hng):晚上
- 半暝(pòaⁿ-mî)、暝半(mî-pòaⁿ):夜裡、半夜
- 白天又統稱「日時」(ji̍t-sî)、「天光」(thiⁿ-kng);夜晚又統稱「暗時」(àm-sî)、「暝時」(mî-sî)。
- 夜間又細分做「頂半暝」(téng-pòaⁿ-mî)、「下半暝」(ē-pòaⁿ-mî)。
- 點鐘(tiám-cheng):小時,也簡說成「點」(tiám)
- 外(gōa):表示比指定的數字更過一些,如「四點外鐘」指四個多小時、或四點多鐘
- 半(pòaⁿ):半小時,不到半小時說成「未半」( bī pòaⁿ),接近半小時說成「欲半」(beh pòaⁿ)、半小時多說成「過半」(kuè pòaⁿ)
- 字(jī):分針在鐘面所指的數字,意思是五分鐘,如十分鐘說成「兩字久」,七點四十五分說成「七點九字」
- 其它
人體器官[編輯]
- 目珠(俗字睭):音ba̍k-tsiu,眼睛。
- 鼻仔:音phīnn-á,鼻子。
- 喙、嘴:音tshuì,嘴巴
- 腹肚:音pak-tóo,肚子。
- 跤、腳:音kha,腳。
- 跤(頭)趺、腳頭:音kha-thâu-hu,膝蓋。
- 肩胛頭:音king-kah-thâu,肩膀。
親屬稱謂[編輯]
- 阿公:音a-kong,爺爺、外公。
- 阿媽:音a-má,奶奶、外婆。
- 爸:音pâ/pa,父親。阿爸:音a-pah。老爸:音lāu-pē。
- 母:音bó,母親。阿母:音a-bú。老母:音lāu-bú。阿娘:音a-niâ。
- 阿伯:音a-peh,伯父。
- 阿姆:音a-ḿ,伯母。
- 阿叔:音a-tsik,叔父。
- 阿嬸:音a-tsím,嬸嬸。
- 阿舅:音a-kū,舅舅。
- 阿姨:音a-î,阿姨。
- 兄:音hiann,哥哥。阿兄:音a-hiann。
- 姊:音tsí/tsé,姐姐。阿姊:音a-tsí/a-tsé。
- 弟:音tī,弟弟。小弟:sió-tī。
- 妹:音muē/bē,妹妹。小妹sió-muē。
動詞[編輯]
註記:本章節以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標註廈門音。
- 行:音kiânn,走。
- 走:音tsáu,跑。
- 傱:音tsông,奔跑。
- 食:音tsia̍h,吃。
- 啉:音lim,喝。
- 睏:音khùn,睡覺。
- 拍:音phah,打。
- 徛/企:音khiā,站立。
- 倒:音tó,躺。
- 䖙:音the,坐躺、靠坐著。
- 跍:音khû,蹲。
- 越:音ua̍t,回(頭)。
- 應:音ìn,回答。
- 揣:音tshē,尋找。
- 相:音siòng,尤指以目光打量。
- 挲:音so,搓。
- 汏:音thuā,以清水漂洗。
- 盪:音tn̄g,與「汏」近義。
- 曝:音pha̍k,曬。
- 覕:音bih,躲藏。
- 沃:音ak,澆,《左傳》僖二十三年:「奉匜沃盥。」疏:「沃,謂澆水也。」《漢書.張良傳》:「沃野千里。」註:「沃者,溉灌也,言其土地皆有溉灌之利,故云沃野。」。[44]
- 翕:音hip,拍攝。
- 駛:音sái,開(車)。
- 搝:音giú,拉。
- 鼻:音phīnn,嗅。
- 臆:音ioh,猜測。
- 蹛:音tuà,居住。
- 詼:音khue,嘲諷。
- 提:音the̍h,拿。
- 夯:音giâ,舉。
- 予:音hōo,給予。
- 囥:音khǹg,放置。
- 耍:音sńg,玩耍。
- 掠:音lia̍h,抓。
- 驚:音kiann,害怕。
- 賰:音tshun,剩餘。
- 袋:音tē,包裝。
- 綴:音tuè,跟隨。
- 擲:音tàn,丟。
- 縛:音pa̍k,綁。
- 軁:音nng,鑽。
- 蔫:音lian,枯萎。
- 挵:音lòng,撞。
- 剾:音khau,刮(風)。
- 搣:音me,抓取。
- 刣:音thâi,殺。
- 捒:音sak,推。
- 襯:音tshīng,穿。
形容詞[編輯]
- 好、歹:好、壞(「歹」為俗字,本字作否。)
- 頂、下:上、下
- 大、細:大、小
- 粗、若/幼:粗、細。
- 若:日本語漢字表留以「若」表示小、幼之意。
- 濟、少:多、少(用於表絕對的數量,如吃很多說成「食誠濟」)
- 濟:參考成語「人才濟濟」。
- 加、減:多、少(用於表相對的數量,如多吃一點說成「加食淡薄」)
- 輕、重:輕、重
- 軟、橂:軟、硬(「橂」民間俗寫為「冇」中加一點,詞義也作「硬」)
- 冗、絚:松、緊
- 懸、下:低:高、低(「低」為俗字,本字作「下」)
- 緊、慢:快、慢(「緊」義也說成「猛」)
- 狹、闊:窄、寬
- 長、短:長、短
- 厚、薄:厚、薄
- 躼、矮:高、矮(「躼」義也說成「懸」)
- 肥、㾪:胖、瘦
- 烏、白:黑、白
- 寒、熱:冷、熱(小冷也說成「冷」)
- 燒、凊:燙、涼(「凊」義也說成「凝」)
- 媠、䆀:美、醜(「媠」義也說成「㜅」或「嫷」,「䆀」義也說成「漚」或「鄙」)
- 清、醪:清、濁
- 洘、漖:稠、稀
- 飽、枵:飽、餓
- 暢、氣:高興、生氣(「暢」義也說成「歡喜」、「爽」、「氣」義也說成「受氣」、「苦氣」、「袂爽」)
- 俗、貴:便宜、昂貴
- 光、暗:亮、暗
- 焦、澹:乾、溼
- 清氣、垃圾:乾淨、骯髒
- 巧、戇:聰穎、憨呆
- 恬、吵:安靜、吵雜
副詞/助動詞/介詞/其他[編輯]
- 有:可以加在形容詞之前以加強語氣:這粒西瓜有大(這個西瓜真大)、這個囝仔有勇(這個孩子真勇敢)這種用法跟《詩經》裡「有」字的用法非常接近:《周南.桃夭》:桃之夭夭,有蕡其實。(有蕡=真大)。《小雅.白華》:有扁斯石,履之卑兮。(有扁=真扁)[47]
- 顛倒:反而。例:伊無欲來,阮顛倒較歡喜。(他沒有要來,我反而比較高興。)
- 橫直:反正。例:伊欲來無欲來攏無要緊,橫直阮欲去。(他要來不要來都沒關係,我反正要去。)
- 上無=尚無:至少。例:上無伊嘛應該愛會失禮。(他至少也應該說聲道歉。)
- 定定:經常。例:伊定定無佇咧。(他經常不在家。)
量詞[編輯]
倒置詞[編輯]
閩南語存在一些和現代漢語普通話構詞方式相反的詞彙,如「衫褲」、「人客」、「鴨母」、「鬧熱」、「頭前」等。
- 表動物之性別及物之陰陽者,一般以「公」、「母」二字附在其後,如雞母、狗公。個別動物也用「角」等字,如「雞角」表示雄雞。[公/母也見於粵語,但母作「乸」]
- 其他:韆鞦、童乩、氣力、結氣、棄嫌、寸尺、板模、胃腸、慢且、久長、加添、養飼、落衰、菜蔬、利便、運命(來自日語)、進前、紹介(也說介紹)、臭酸、嚇驚、恐驚、布帆、暝日、銜頭、下底。
古詞彙[編輯]
- 鼎(tiáⁿ):以煮食用具為例,古代稱為「釜」的,華北人、官話語區稱為「鍋」,吳語、粵語和客家話稱「鑊」,閩南語稱為「鼎」。閩南語以「鼎」作「釜」至少保存了西漢尚可了解的一種用法。[47]今贛語也保留「鼎」,稱尖底炊具為「鼎罐」。[48]
- 牙(gê)、齒(khí):「虎象有牙,人馬有齒。」例,馬齒、齒科大夫(非牙科大夫),齒膏(非牙膏),暴牙,象牙。[46]
- 細膩(sè-jī):做事小心謹慎,也解作客氣。音同「世二」[44](福州話也有此二義。)
- 狡獪(káu-kòai):頑皮,狡滑。[49]
- 夕暴雨:午後雷陣雨。[50]此詞彙尚保留於日本。
- 痴欲(chhi-ko):一見女人便顧盼愛慕的輕挑男子。在明代潮州戲文《金釵記》中就有「宋金為人太風梭(騷),說話甚痴欲(哥)」的台詞,可見「痴哥」這詞在明代的潮汕方言中已經產生。[51]。佛經多作「痴欲」,表性慾、色慾。俗作「豬哥」。
- 湛(tâm):溼。《詩經·召南》「湛湛露斯」[52]
- 身(sin):閩語系(如林覺民《與妻訣別書》)皆稱「懷孕」皆為「有身」(ū-sin),而「身」字於甲骨文中即畫一個人腹中有物。(粵語也保留,稱「身己」或「有身己」表示「懷孕」。普通話也說身孕。)
- 箸(tī):筷子。日語表記漢字同。廣東和平縣仍有人保留稱「箸」表示「筷子」。
- 糜(môai):粥也,稀泥貌者也可稱之。
- 衫(saⁿ):衣也。由上而下穿者,不論是否及於下半身,都一定叫衫。如長衫(長袍)。(粵語也保留)
- 先生(sian-seⁿ):粵語、日語、韓語亦保留此用法。今官話謂「某老師」,閩語謂「某先生」。如「張先生」乃指「張老師」,指一些學有專精者,如醫生,教師,律師……等。
- 悾(khong)/悾悾(khong-khong):心思空空,傻瓜。《論語》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藉詞[編輯]
閩越語[編輯]
據廈門大學閩南語學者周長楫教授與李如龍教授考證[來源請求],現今的閩南語保留了一些古代百越語的底層成份,例如ka-cháu(虼蚤或蟉蚤,對應中文為:跳蚤)(張霄峰指出,虼蚤是全國通用詞,山東話也有之,未必是南島語。)、ka-cho̍ah(虼蠽或蟉蠽,對應中文為:蟑螂)、ka-lēng(鵁鴒或鵁閵,對應中文為:八哥)、thô͘-kâu(土猴,對應中文為:螻蛄)、tō͘-ún(杜蚓或土蚓,對應中文為:蚯蚓)、káu-hiā(蚼蟻或狗蟻,對應中文為:螞蟻)[43]、「ka-lún-sún(交懍損、加懍損、交懍恂或加懍恂,對應中文為:打冷顫)、phah-kha-chhiùⁿ(拍咳啾,對應中文為:打噴嚏)、tio̍h-ka-cha̍k(著咳嗾)。[來源請求]
諸多殘留在日常詞彙中的底層成分,也與現存侗台語系中的代表泰語、壯語、布依語等顯示出明顯的關聯。比如,「男子」稱作「查埔」(tsa-poo),「女子」稱「查某」(tsa-bóo),與壯語中的daxboh(父)和daxmeh(母)相關。而稱呼「妻子」為「某」,則可能與壯語中的baw同源於古代百越語。另外,諸如「叨位」(tó-哪裡)、「古錐」(kóo-tsui,小巧、可愛)等詞彙亦在百越語後裔語言中有跡可循。某些詞彙甚至可以展現出原始歐亞語言的源流。李佐騰《閩南話中百越語底層詞彙初探》[53]
最明顯的例子是「肉」,其文白二讀差異甚大:文讀jio̍k代表了中古漢語,在《廣韻》等屬日母字,「日屋合三入通」,IPA [ɲjuk~ʑjuk](現代北京話 /rou/,粵語 /yuk/)。但口語中俗讀做bah,如南洋華人將「肉骨茶」拼寫作 Bak-Kut-Teh。比較語言如下:
- 阿爾泰語系蒙古語:max
- 侗台語:壯族土州話: b[¬]k,
- 泰國語:-Lue: m[a()n, Sui: man (油), Li: mam*
- 壯族廣西天等、德保、靖西:ba:i, ma:i, w*[來源請求]
難謂彼毫無關聯。
日本語[編輯]
- 世界 sè-kài - セカイ(sekai)
- 開始 kai-sì - カイシ(kaisi)
- 世紀 se-ki - セイキ(seiki)
尤其在韻腳上更有相當多的例證,如「宇宙」、「運動」、「便當」、「全部」、「了解」等詞彙。
- o͘-bá-sáng(おばさん,中年、年長女性,「歐巴桑」)
- o͘-jí-sáng(おじさん,中年、年長男性,「歐吉桑」)
另亦有和製漢詞,以台語(閩南語)發音讀出的情形,例如:
日本語中之台語(閩南語)借詞:
- ビーフン:米粉 bí-hún
- レンブ:蓮霧(オオフトモモ)lián-bū
- サバヒー:虱目魚(和名)sat-ba̍k-hî
- レンヒー:鰱魚(レンギョ之別名)
- ヌンチャク:兩節(棍)nn̄g-chat
- タンキー:童乩 tâng-ki(道教之薩滿)
- キョン:羌
其他外來語[編輯]
從唐朝開始,泉州已發展為東方第一大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泉州。從此閩南一帶和中東和東南亞的來往更加頻繁。出洋的華僑把外鄉的語言帶到福建,時間久了,有的外來語詞彙進入閩南語,成為閩南語的一部份。此外台灣曾被西班牙、荷蘭統治,東南亞等國也曾經歷歐洲列強統治,台灣、東南亞等國都曾是歐洲列強在亞洲貿易的重要據點,無形中當然也會將外來語融入,例如:
- pa-sat(巴剎)
- chi-ku-la̍t(巧克力)
- chu-lu̍t(雪茄)
- phia̍t-á(碟子)
- tōng-kat(拐杖)
- si̍p-pán-á(鐵板手)
- ba̍k-thâu(商標)
- àu-sài(outside,出界)
- sat-bûn(肥皂,音似西班牙語,亦作「茶箍」)
- te̍k-sî(的士,台灣慣稱「計程車」kè-thîng-chhia)
- pa-sū(bus,遊覽車、公車,但台灣對於市區的公用巴士亦稱「公車」)
- má-tih(死亡)
- gō͘-kha-kī(騎樓過廊)
- ka-po̍k/ka-pò͘-mî(木棉)
- ko-pi(咖啡)。
表記[編輯]
文字系統,又稱書記系統,是指使用「相同類型的符號」在叢集;表記系統、又稱書寫系統,在除主要文字,尚有次要文字、拼法、標點符號、字體、……。由於實際情況一個表記系統通常包括了不同的文字系統,語言及字元非一對一。下列關於閩南語之表記方式,以其主要文字系統介紹如下:
漢字[編輯]
- 閩南語可以用漢字書寫。漢字本身形、音、義皆備,但目前閩南語正字(台閩字)、本字尚未完全考證出來或缺乏共識。目前而常見替代、解決方案有:添加方言字;或是漢羅並陳。另外,主要通行地區,目前有正體、簡體之差異。
- 其中最重要之事件是如中華民國之教育部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是通行地區中第一次以官方之力所進行之整理,但引發之爭議亦不小,立法院據此提出多次質詢。如:
- 2009-10-12立法委員陳亭妃質詢教育部公布第三批推薦用字。
- 2010-01-24(TVBS報導)立委李慶安:「教育部長杜正勝,你搞一些很奇怪的字,很困難的拼音之後,說都說不出來了,本來家裡媽媽還會教,到學校一學不會講了,結果我們用教會拼音,通用拼音、托羅巴拼音,結果不會唸,那你研究了半天,在研究什麼啊!」
表音文字[編輯]
閩南語之表音文字書寫系統,以不同分片所採用之方案介紹如下:
- 泉漳片
- 潮汕片
- 其他
文學創作[編輯]
文白異讀[編輯]
文白歧讀(或稱文白異讀)之現象,遠大於其他漢語。語言學家羅常培曾於《廈門方言研究》中粗略統計《方言調查字表》所舉 3,758 個漢字當中,有 1,529 個有歧讀現象,比例約佔 40.6% 強。歧讀漢字中,絕大多數文讀白讀各一,在上述四成之中又約 90% 屬之。其餘則有多種讀法。
舉例數字(1~10)讀音如後:(「八」為泉漳腔;文讀「二」為部分地區失落 j- 聲母);。
漢字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
文讀 | it | jī/lī | sam | sù/sìr | ngó͘ | lio̍k | chhit | pat | kiú | si̍p |
白讀 | chit | nn̄g/nō͘ | saⁿ | sì | gō͘ | la̍k | peh/pueh | káu | cha̍p |
使用文讀或白讀以場合而定。例如數字白讀絕大多數用在計數,而當序數、電話號碼、車牌號碼等不需進制時使用文讀。又例如「成」字有多個文白歧讀:「成功」中讀sêng,「幾成」讀siâⁿ,「成做」(成為)讀chiâⁿ,「成家」讀chhiâⁿ,不能相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