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檜
紅檜
(圖為阿里山香林神木) | ||||||||||||||
保護狀況 | ||||||||||||||
瀕危(IUCN 3.1)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Matsum. |
紅檜(學名: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是柏科扁柏屬大喬木,又稱台灣紅檜、松蘿、薄皮、水古杉、Benihi。1896年11月,竹山撫墾署長齊藤音作夥同林學博士本多靜六組團搶攻玉山,誤登最難攻頂的玉山東峰,當時係取道東埔、觀高、八通關,因而本多氏也帶回植物採集史上,第一份紅檜標本,且運至日本東京帝大,由松村任三教授以「福爾摩沙」拉丁語化,於1901年命名為台灣紅檜。然而,本多靜六也成為第一位主張開採檜木林的日本學者,十餘年後的1910年,阿里山區正式伐木集材[1]。由於濫伐,已經成為瀕危物種。與日本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為近緣種。
形態[編輯]
- 常綠大喬木。
- 幹皮灰紅色至紅褐色,縱向淺溝裂,長片條狀剝落,有時具方形鱗片;外皮纖維質,斷面深紅褐色;新生周皮極顯著,鮮紫紅色;內皮纖維質,緂紅色,刀稍後漸變為橘黃色。
- 葉先端漸尖形成銳形,中葉橫斷面船形,中肋兩面凸起,側葉則為V形。
- 毬果橢圓形,長7~9公釐,鱗片10~13;每一果鱗有種子1~2。
- 幼苗有多數長約1cm之線形初生葉遺留苗莖。
分佈[編輯]
- 台灣特有種,常與台灣扁柏形成混交林:分布最低至海拔1,050m(台灣北插天山),最盛處在海拔1,800~2,500m間。發現最高齡為4100歲的眠月神木與4600歲的檜山神木(重測為2000歲)。日治時期日本人規劃林場,並建造高山鐵路運送木材。然而,戰後國民黨政府更加深入山區,全面擴大砍伐範圍,大肆開採至1980年代林場枯竭,總計檜木林的砍伐,日本人治台五十年砍伐量佔總量的十分之三,國民黨政府開採三十餘年,開採量卻卻佔了總量的十分之七。[2]目前紅檜巨木所剩數量稀少,紅檜巨木林群已被砍伐殆盡,台灣解嚴後,法令已正式禁止砍伐,目前所見的紅檜巨木,多是當時被認定生長不良、地點不利於開採或時間不足等其他因素未被砍伐的樹材。
其它
扁柏屬
科學分類 | ||||||||||||
---|---|---|---|---|---|---|---|---|---|---|---|---|
| ||||||||||||
種 | ||||||||||||
扁柏屬(學名:Chamaecyparis)是柏科下的一屬,共六種,學術上真正稱為檜木者乃屬於扁柏屬的物種。扁柏屬植物具有濃鬱香氣、防蟲性佳、不易腐朽等極佳的木材特性,因此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被用做木材、建材、家具、盆栽等用途,因此人為砍伐使部分物種被列為保護物種。該屬之物種都長得高、大且長壽,分布在北美洲、日本、台灣,其他地區則為人為栽種;而台灣是檜木生長的最南界,也是唯一亞熱帶氣候卻能擁有檜木生長的地區。
特徵[編輯]
柏科扁柏屬植物,6種,為觀賞和材用常綠針葉樹。原產北美和東亞,木多有香氣。與真柏不同之處為球果較小、圓形,種子數較少。幼樹金字塔形,葉鱗片狀,密生於小枝。葉色因園藝變種而異。球花單性同株,球果圓形,較小,種子也較少。雌球較小而不顯,雄球花黃色或紅色。
物種[編輯]
- 日本花柏 Chamaecyparis pisifera
- 分布:日本、別名:翠柏
- 日本扁柏 Chamaecyparis obtusa
- 分布:日本、別名:黃檜、扁柏
- 大西洋雪杉 Chamaecyparis thyoides
- 分布:北美東部、別名:雪松、側葉扁柏、美國尖葉扁柏
- 美國檜 Chamaecyparis lawsoniana
- 分布:北美西部、別名:美國扁柏、羅森檜、美洲花柏
- 紅檜 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 分布:台灣、別名:台灣紅檜、松梧、松蘿、薄皮、水古杉
- 台灣扁柏 Chamaecyparis obtuse var. formosana
- 分布:台灣、別名:黃檜、厚殼、松梧、扁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