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馬燈
竹馬燈流行於福建閩西龍岩適中、閩南南靖等地的漢族民俗舞蹈。竹馬燈元代傳入福建,成為漢族傳統藝術形式之一,千百年來,一直為群眾所喜愛,龍岩適中竹馬燈從人物臉譜、舞蹈動作及隊形變化上看,屬於表現豐收喜慶迎賓的歡樂場麵。全隊共十人十騎,兩個小生,一個扮書生手扶扇,另一個執令旗,各騎紅馬;兩個小醜,項童打扮,各騎白馬;其餘三對扮村姑和青年,各騎黃馬。四盞四角燈,兩幅城牆城門布條。由騎紅馬小生領頭,在廣場作流動性表演各種隊形變化的舞蹈,樂曲有【五更響】、【補缸歌】、【賣雜細】等。閩南竹馬燈則多表演【昭君和番】的故事,表演者臉譜各異,服飾有別,出場時有番兵頭、小醜、小生劉狀元、番王等,有的還加毛延壽,也是十人十騎。
1竹馬燈
竹馬燈是一種漢族舞蹈形式。竹馬一般用篾片紮成骨架﹐外麵糊紙或布﹐分前後兩截﹐係在舞者腰上如騎馬狀。舞時表現騎馬徐行或疾馳﹑跳躍﹐動作輕鬆活潑﹐情緒熱烈奔放。有的邊舞邊歌。竹馬燈
竹馬燈分布於沿江江南一帶,銅陵地區主要是鍾鳴鎮及周邊縣市,鍾鳴鎮竹馬燈主要組織製作演出地在該鎮牡東村白牡岑自然村,每年春節期間到周邊村莊遊玩。
相傳明末清初,該村西南方有一山在夜裏可聽到馬鈴聲響,後又有人發現一個紅臉大漢,疑是『關公老爺』現身,經村裏掌門先生及族長們商議,以玩燈紀念,於是決定請師傅用蔑紮成竹馬,並請一人化妝成關公為活菩薩,以關公解皇嫂一段故事為基本內容,配以漢族民間樂器道具,四處遊玩,接受人們燒香、朝拜、許願,逐漸形成一種集布陣、穿花、跑馬等為一體的漢族民俗表演形式。
據【漳州文化誌】載,【竹馬燈】係源自漳州地區的【竹馬戲】,至今有900多年曆史。【平和縣誌】載:『歲時,元日……諸少年裝束獅猊、八仙、竹馬等戲,踵門呼舞,鳴金擊鼓,喧鬧異常。』 南靖莊複齋【秋水堂詩集】也記載竹馬戲扮演【王昭君】的盛況:『一曲琵琶出塞,數行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馬首歡迎。』
【竹馬燈】或叫【竹馬兒】、【跑竹馬】、【跑驢】等,在我國北方地區流傳久遠。表演形式同樣是在舞者腰間係上馬形的道具,分馬頭和馬尾兩截,舞者像似騎在馬上,邊歌邊舞。 宋 代民間舞隊中已有【跑竹馬】的表演。清代【北京走會】之【旱船走會】畫麵上,有一腰部係馬頭馬尾的女子,左手執馬鞭,歪頭向著右邊一執鞭的醜角,分明就是兩個等候上場的【跑竹馬】的演員。清人潘榮階作【帝京歲時紀勝】,記錄了清代北京元宵漢族民間娛樂活動:『歲時雜戲、元宵雜戲、剪彩為燈……博戲則騎竹馬。』至今安徽寧國、朗溪等地也都流傳【竹馬燈】的舞蹈。
後每逢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年,就自行組織,祈禱來年五穀豐登、身體安康。82年始恢複至今。
2竹馬燈相關
竹馬燈是安徽省銅陵市傳統民間藝術的優秀代表之一,在銅陵市鍾鳴鎮流傳已有數百年的曆史。竹馬燈又叫『耍馬燈』、『踩馬燈』、『跑馬燈』、『唱馬燈』,是一種民間歌舞。該燈起於明末,興於清代,每逢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年,就自行組織,祈禱來年五穀豐登、身體健康。
竹馬燈是由竹子做支骨,紮成馬首、馬尾的形狀,然後糊上紙,內燃燭火,並將前馬首後馬尾固定在人的身上,類似旱船。全隊共40多個人,八匹馬,八人騎,兩個小生,一個扮書生手扶扇,另一個執令旗,各騎紅馬;兩個小醜,頑童打扮,各騎白馬;其餘兩對扮作村姑和青年,各騎黃馬。四盞四角燈,兩幅城牆城門布條。由騎紅馬的小生領頭,在廣場上做流動性表演各種隊形變化的舞蹈,樂曲有【五更響】、【補缸歌】、【賣雜細】等。銅陵的竹馬燈大多表演【三國演義】的故事,表演者臉譜各異,服飾有別,出場時由番兵頭、小醜、小生劉狀元、番王等,也是八人八騎。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鍾鳴竹馬燈浩浩蕩蕩的表演隊伍,伴隨著龍燈隊伍,或走村串戶,或進城踩街,或定點演出,熱鬧非凡,沿途的住戶家家燃放鞭炮迎接,俗稱『街燈』,以祈福迎祥和。
竹馬燈是根據【三國演義】中的幾個章節彙編成故事進行表演的,其主要內容是:劉備在長阪坡失利後,關羽和甘糜二夫人被攜營,因關羽忠心事主,義薄雲天,決定將二位夫人解回,該故事也叫『關公解皇嫂』。表演中人物有關羽、劉備、張飛、趙子龍、呂布、袁紹等,表演時配上高照(大紅燈籠)、虎頭牌、彩傘、竹馬、竹雲、車轎、威武旗旅等,演出人員臉上都化妝,身穿戲劇服裝,頭戴頭盔,手執馬鞭,腳穿朝靴,圍繞故事中的情節經過民間藝術加工,配以鑼鼓、嗩呐等民間樂器,打擊樂器,形成集布陣、穿花、跑馬等民間藝術表演。
竹馬燈的起源還有另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明末清初,該村西南方有一個叫竹馬公的山上經常在夜裏可以聽到馬鈴的聲響,後來又有人發現一個紅臉大漢。經過村掌門先生及族長們商議,可能是『關帝老爺』現身,遂要玩燈紀念,於是決定請師傅用篾紮成竹馬,並請一個化妝成關公為活菩薩,四處遊玩,接受人們燒香、朝拜、許願,並通過口傳代代延續,形成了現今的竹馬燈。
竹馬燈所有道具除部分服裝外,幾乎全是手工製作,所以,該燈又是集故事情節、民間美術、民間舞蹈、民間手工技藝、民俗信仰為一體的漢族民間文化表演形式,表演時的八匹馬和八對雲是主要道具之一,都是民間藝人用篾紮紙糊,用色彩噴繪而製,彩傘用竹篾和花綢布紮製而成,配以雕刻加邊須,彩燈工藝也極為考究,紙紮的戲樓、紙紮的小人,栩栩如生、玲瓏活現。整個道具的製作,三個藝人要花去一個半月時間。
竹馬燈現已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收入安徽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銅陵縣鍾鳴鎮牡東村白牡嶺自然村的『竹馬燈會』是該地區及周邊地區影響最為廣泛的民間自發形成的春節燈會組織,每年春節到周邊村莊遊玩。
浙北山區——全國環境優美鄉山川鄉山川村有一支具有特色文化的團隊,馬燈、花燈隊每逢年過節、盛大喜慶的日子都要到鄰村及鄰縣餘杭鸕鳥鎮等地調燈,深受廣大幹部群眾的喜愛。今 年,在全鄉開展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山川村村委班子領導、村老年協會積極開展挖掘特色文化團隊建設,在原來馬燈的基礎上重新組建了『山川竹馬燈』,竹馬燈全部由竹鞭、竹根、竹絲、竹片、竹篾等編製而成,整個表演形式由四角陣、龍門陣、梅花陣、元寶陣等四個陣勢組成。『竹馬燈』表達了山川人民熱愛家鄉勤勞致富的樸實精神,為和諧山川、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添磚加瓦。
2012年1月30日,記者從市群藝館獲悉,安徽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日前已向社會公布,銅陵縣的牧槐柱入選省級非遺民俗類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據介紹,銅陵縣鍾鳴鎮牧東村村民牧槐柱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竹馬燈的傳承人,自改革開放後組織表演竹馬燈,為非遺項目的傳承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銅陵縣鍾鳴鎮牧陵竹馬燈起源於明末,興於清代,每逢國泰民安就組織興燈,祈禱來年平安。牧槐柱多年組織該非遺項目的傳承和演習,現今當地每逢春節等重要節日都要進行表演。
流行于閩西龍岩適中、閩南南靖等地。竹馬燈元代傳入福建,成爲傳統藝術形式之一,千百年來,一直爲群衆所喜愛,龍岩適中竹馬燈從人物臉譜、舞蹈動作及隊形變化上看,屬于表現豐收喜慶迎賓的歡樂場面。全隊共十人十騎,兩個小生,一個扮書生手扶扇,另一個執令旗,各騎紅馬;兩個小醜,項童打扮,各騎白馬;其余三對扮村姑和青年,各騎黃馬。四盞四角燈,兩幅城牆城門布條。由騎紅馬小生領頭,在廣場作流動性表演各種隊形變化的舞蹈,樂曲有《五更響》、《補缸歌》、《賣雜細》等。閩南竹馬燈則多表演《昭君和番》的故事,表演者臉譜各異,服飾有別,出場時有番兵頭、小醜、小生劉狀元、番王等,有的還加毛延壽,也是十人十騎。
竹馬燈分布于沿江江南一帶,銅陵地區主要是鍾鳴鎮及周邊縣市,鍾鳴鎮竹馬燈主要組織制作演出地在該鎮牡東村白牡岑自然村,每年春節期間到周邊村莊遊玩。
相傳明末清初,該村西南方有一山在夜裏可聽到馬鈴聲響,後又有人發現一個紅臉大漢,疑是“關公老爺”現身,經村裏掌門先生及族長們商議,以玩燈紀念,于是決定請師傅用蔑紮成竹馬,並請一人化妝成關公爲活菩薩,以關公解皇嫂一段故事爲基本內容,配以民間樂器道具,四處遊玩,接受人們燒香、朝拜、許願,逐漸形成一種集布陣、穿花、跑馬等爲一體的民間表演形式。
後每逢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年,就自行組織,祈禱來年五谷豐登、身體安康。82年始恢複至今。(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竹馬燈分布于沿江江南一帶,銅陵地區主要是鍾鳴鎮及周邊縣市,鍾鳴鎮竹馬燈主要組織制作演出地在該鎮牡東村白牡岑自然村,每年春節期間到周邊村莊遊玩。
相傳明末清初,該村西南方有一山在夜裏可聽到馬鈴聲響,後又有人發現一個紅臉大漢,疑是“關公老爺”現身,經村裏掌門先生及族長們商議,以玩燈紀念,于是決定請師傅用蔑紮成竹馬,並請一人化妝成關公爲活菩薩,以關公解皇嫂一段故事爲基本內容,配以民間樂器道具,四處遊玩,接受人們燒香、朝拜、許願,逐漸形成一種集布陣、穿花、跑馬等爲一體的民間表演形式。
後每逢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年,就自行組織,祈禱來年五谷豐登、身體安康。82年始恢複至今。(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