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竹馬戲起源於一種叫“竹馬燈”的舞蹈。唐代,皇宮里就有優伶扮演竹馬舞的娛樂活動,並逐漸流行到民間

竹馬戲
拼音:Zhúmǎ Xì (Zhuma Xi)

  遺產類别:傳統戲劇
  所屬地區:福建
  遺產級别:省級
  遺產編號:Ⅳ-7
  申報單位:福建省
 
竹馬戲
竹馬戲
  竹馬戲,是從民間歌舞“跑竹馬”表演發展而來的地方劇種。它發源於閩南漳浦華安等縣,流行於長泰南靖龍海漳州廈門同安金門等縣(市)以及台灣省。過去,竹馬戲班每到一地演出,開場節目總要表演《打四美》(或稱《跑四喜》),即由四位小姑娘分别扮演“春、夏、秋、冬”四季角色,演員化妝簡樸,胸前臀後紮着紙糊的馬頭、馬尾,手拿竹竿子,邊舞邊唱“春游芳草地,夏賞綠荷池,秋飲黄花酒,冬吟白雪詩。”等四季曲。由於當時沒有固定的劇種名稱,群眾稱它爲竹馬戲或子弟戲,戲班名則有竹子弟、玉蘭子弟、老馬、新馬等。

  流行於福建漳浦、龍海、東山、雲霄沿海一帶,在當地民間歌謠小調南曲等說唱伎藝基礎上,吸收融合了閩南木偶戲,梨園戲的一些音東唱腔和表演程式而逐漸形成,已有三百餘年歷史。初稱“子弟班”,後因開場第一個節目叫《跑四喜》,由四個旦角扮演春、夏、秋、冬四個角色,騎着竹馬出場,邊舞弄邊唱曲,遂改稱“竹馬戲”伴奏樂器以琵琶、洞簫、横笛爲主。藝術特點是演員少,節目短,劇目多爲反映民間生活的小戲,化妝、道具簡單樸素。

歷史發展

 
竹馬戲表演
竹馬戲表演
  竹馬戲起源於一種叫“竹馬燈”的舞蹈。唐代,皇宮里就有優伶扮演竹馬舞的娛樂活動,並逐漸流行到民間。李白《長幹行》詩雲:“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杜牧《杜秋娘》詩曰:“漸抛竹馬列,稍出舞雞奇。”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北宋汴京和南宋臨安正月十五元宵節“社火”活動,有“小兒竹馬”、“踏蹺竹馬”、“男女竹馬”等演出形式。元雜劇《蕭何月下追韓信》有蕭何“騎竹馬上”的表演。明人阮大铖編的劇本《雙金榜》中也有“跑竹馬”的舞蹈。

  南宋中葉,漳浦已有戲劇活動。據漳州北溪人陳淳(1153~1217年)於南宋慶元三年(1197年)《上傅寺丞論淫戲書》稱:“某竊以此邦陋俗,當秋收之後,優人互湊諸鄉保作淫戲,號‘乞冬’。群不逞少年,遂結集浮浪無賴數十輩,共相唱率,號曰‘戲頭’,逐家聚斂錢物,豢優人作戲,或弄傀儡,築棚於居民叢萃之地,四通八達之郊,以廣會觀者;至市廛近地,四門之外,亦爭爲之,不顧忌。今秋自七、八月以來,鄉下渚村,正當其時,此風在在滋熾。”所謂“乞冬”,即當地農民請優人作乞求來年豐收的演出。今竹馬戲演出的開場節目就是上述的《跑四喜》。

  竹馬戲早期主要演“弄子戲”。如《砍柴弄》、《搭渡弄》、《唐二别》等,隻有旦、醜兩個角色,表演粗獷,音樂唱腔主要用民間小調。

  明代,是竹馬戲興盛時期,正統年間(1436~1449年)前流傳到廣東省陸豐縣。據20世紀50年代老藝人林力中說,傳到他這一輩已有22代,傳到老藝人黄瑞的孫輩已有24代。這時期泉腔盛行閩南,流傳於漳州、龍溪一帶。據明何喬遠《閩書》卷三十八“風俗”記載:“(龍溪)地近於泉,其心好交合,與泉人通。雖至俳優之戲,必操泉音……”至清代,漳浦也有唱南曲的。乾隆年間(1736~1795年),漳浦《六鼇志》載,當地有風火院,實是南曲館,每逢神靈壽誕,或人家婚喪喜慶,群聚於元帥廟唱南曲。乾隆十三年(1748年),漳浦人蔡伯龍《官音匯解釋義》記載:“做白字,唱泉腔。”這時期,流行於漳浦、華安的竹馬戲大量吸收泉腔音樂及其劇目如《王昭君》、《陳三五娘》等,並以南曲爲主要唱腔。此外,竹馬戲也受正字戲、四平戲、漢劇、徽戲的影響,吸收《燕青打擂》、《李廣掛帥》、《宋江征方臘》等劇目,而有很大發展。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南靖縣金洋人莊複齋在《秋水堂詩集》中記載竹馬戲演出《王昭君》時的盛況:“一曲琵琶出塞,數行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馬首歡迎。”當時,竹馬戲班的藝人往往從正月初四出外演出,至十二月二十四才回家,一年忙到頭。光緒年間(1875~1908年),王相主修的《平和縣志》載:“歲時元日,諸少年裝束獅猊、八仙、竹馬等戲,踵門呼舞,鳴金擊鼓,喧鬧異常。”至20世紀20年代,漳浦有18台竹馬戲子弟班,僅六鼇半島就有竹馬戲8個班,其他如城關、佛曇、古雷等,有“竹子弟班”、“玉蘭子弟班”、“發子弟班”、“老馬班”、“新馬班”等。清末民國初,還出現女藝人林安仔(漳浦六鼇人)參加演出。當時群眾非常愛看竹馬戲,曾流傳有:“三日沒火煙,也要看‘合春’(合春班名旦)”,“三日沒米煮,也要看‘戊己’(合春班名旦)”的戲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竹馬戲又穫生機。1952年,竹馬戲老藝人林金泉、林旺壽、林烏治、林顺天、林文良等人應邀參加龍溪專區文藝會演,演出《砍柴弄》、《搭渡弄》,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1953年至1959年,曾三次參加漳浦縣業餘文藝會演,都受到獎勵。1954年,在漳浦縣深土鄉新院前村培養一批青年演員,組織竹馬戲業餘劇團。

  1962年,漳浦縣成立發掘、搶救竹馬戲藝術遺產工作組,對竹馬戲的歷史、劇目、唱腔、舞美進行發掘和整理,記錄了10幾個劇本。1962年底與1963年初,北京及省、地文化部門專家和研究人員相繼深入漳浦縣調查、觀摩竹馬戲的演出,組織學術討論,撰寫一批研究文章和調查報告。“文化大革命”期間,劇團解散;80年代恢複,改名爲漳浦縣深土鄉竹馬戲劇團。1984年9月,漳浦縣編印《竹馬戲歷史資料匯編》一書。1990年7月,聘請竹馬戲老藝人林金泉,給漳浦縣專業劇團年輕演員傳授《跑四喜》、《唐二别》等劇目,這一古老劇種得以流傳下去。

  至1997年,在漳浦縣六鼇鄉等地仍有散存的竹馬戲民間曲館繼續活動。

基本分類


  竹馬戲分爲本戲與弄仔戲兩大類,表演時多爲一生一旦或一旦一醜,也有二旦二醜的表演。

  《昭君和番》是竹馬戲的代表作之一。9名演員騎着9隻竹馬,分别裝扮昭君、番王、小生、婢女等人物,在大鼓、大鑼、大鈸等打擊樂器的伴奏下,進行圍場、南蛇游、交麒麟、鉸剪鼓、四柱穿、篦籬仔、叠馬、南蛇脱殼、八仙會陣、各歸洞府、四塊與錢鼓技藝表演、四塊與尾番技藝表演等12個隊形的變化舞蹈。舞蹈自始至終都用簡單的一板一眼的節奏伴奏。男角以詼諧逗趣的動作、表情和女演員逗情,女演員則以含蓄、柔情的表演使場面生動活潑。舞蹈完畢,演員站成一個圓圈,每人唱一段南曲。

劇目種類


  竹馬戲演出的劇目有三類:一是排場戲,有《跑四喜》、《跳加官》、《答謝天》、《送子》、《大八仙》;二是隻有生、旦或醜、旦兩個角色的民間小戲,亦稱“弄子戲”,有《番婆弄》、《砍柴弄》、《搭渡弄》、《士久弄》等;三是移植外來劇目,有《王昭君》、《賽昭君大報冤》、《宋江劫法場》、《宋江征方臘》、《燕青打擂》、《李廣掛帥》、《武松殺嫂》、《崔子殺齊君》、《陳三五娘》、《金錢記》、《水牛》等。這三類劇目根據老藝人口述記錄有50多個。

  20世紀30年代,由於藝人全是文盲,藝術傳授隻是依樣畫葫蘆,加上受周圍其他劇種如潮劇、漢劇、歌仔戲的沖擊,竹馬戲漸趨衰落。民國23年(1934年),漳浦縣隻剩下“老馬”和“新馬”兩個戲班,到民國28年(1939年)則完全散班。

藝術特點

 
竹馬戲表演
竹馬戲表演
  竹馬戲是從民間歌舞竹馬燈舞發展起來,表演動作多集中在上身和面部眉眼傳神,因此,腳步不如手的動作豐富,一般隻是上身左右搖擺和扭動,這是早期扮演者騎竹馬,下身爲畫上馬腿的垂幅所遮蓋和隻能進退表演的痕蹟。表演形式上還保持“地下台”的特點,一出台走“大圓圈”,醜角用“大跳”,生角用“小跳”,女角踏“四角頭”。旦醜的表演有一套獨特的程式:旦角手置前胸,腳行蹀步,行進時,腳尖翹起,每步約3寸;手法有指手、分手、啄手、螃蟹手等。“擧天”是旦角特有的動作,表演時用墊腳,雙手擧天,與梨園戲擧天的表演有所差别。早期旦角演出常把腳跟提起藏在褲管里,腳尖着地,另裝木蹄,猶如纏足婦女行走,嫋嫋娜娜,近似京劇的蹺功,爲民間小戲所少見。醜角的基本身段有曲腿、搖肩、雀躍;表演程式有跳步、雙手指地、一手指身邊、一手指肚邊、舒扇在肩邊、出水看等。表演粗獷活潑,一句道白就有一個動作,一種表情。老藝人林顺天在《過渡弄》扮演臭騷的醜角形象頗像出土的古代陶俑。
 
  《跑四美》,又稱《打四喜》,這是竹馬戲在農村演出時,爲慶賀豐收,祈求明年有個好“年冬”一種獨有的表演形式,亦稱“乞冬”。早期竹馬戲尚在“落地掃”階段,表演時隻在地上鋪上一條草席,由四個旦角出場,左手扭住馬頭,在胸前把衣服扭成一個馬頭形狀表示騎馬。右手拿一竹竿,後改爲馬鞭。每個演員均由左内側出場,一個小跳步,揮舞馬鞭“走四門”即四台角,後在台中亮相,分别唱春、夏、秋、冬各四句台詞,由右内側下場。最後四個演員一齊出場,走“雙出水”隊式,合唱一段台詞後下場。

社團人物

 
竹馬戲表演
竹馬戲表演
  漳浦是竹馬戲的發祥地,幾百年來,在鹿溪兩岸、東海之濱經常有竹馬戲班社在活動,也湧現了不少竹馬戲的風雲人物。竹馬戲的主要班社和藝術家有:

  合春班源名龍美子弟班,於清光緒六年(1880)由漳浦六鼇龍美村10個農漁民合股投資創立。在本村招收有林合春(旦)、林戊己(旦)等十多名演員。聘請老龍師(系綽號,真名不詳,漳浦石榴人)爲師傅教館。合春班有嚴格的班規,對藝人自稱子弟,對外人一律稱“兄”。對學戲不力者鞭打五下屁股或罰跪禁食,以此促使子弟勤學苦練。在師傅精心教導下,采取邊學習邊演出的方法。常演出的劇目有排場戲《答謝天》、《送子》、《大八仙》、《跑四美》和看家戲《王昭君》、《賽昭君大報冤》,以及弄仔戲《桃花搭渡》等劇目。還移植《打鐵記》、《牽牛記》、《宋江征方臘》等劇目。其繁榮時期曾到龍溪、海澄、平和、雲霄、漳州、長泰、同安等地演出。合春班名旦林合春、林戊己在表演《王昭君》、《賽昭君大報冤》中聲、色、藝俱佳,富有韻味,在群眾中享有很高聲譽,所以民間流傳着“三日沒火煙,也要看合春”、“三日沒米煮,也要看戊己”的諺語。

  1925年,該戲班因演員流失和青黄不接,終於解散。

  新子弟班前聲叫“舊子弟班”(也稱老馬),於1917年由漳浦下寮村鄭其萬、鄭兩用、鄭和水、蔡旺春等10名漁民籌資建班。在本村招收演員十多個,聘請本地竹馬戲師傅鄭龍蝦、鄭兩用、鄭和水教戲。經常演出的劇目有排場戲《大八仙》等,有弄仔戲《番婆弄》、《管甫送》、《美旗弄》等,後來又移植了外來劇目《燕青打擂》、《鬧花燈》等。該班經常在漳浦沿海活動,也曾到漳州、南靖、平和、石碼、長泰等地演出。主要演員有旦角鄭養成、醜角林歹卻等。

  1932年,該班在漳浦沿海一帶演出,因演員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挑夫,餘下害怕,不敢外出,遂散班。

  玉蘭子弟班,該班成立於1920年,由漳浦六鼇鄉鼇中村徐吳仁、徐古炳、徐教等十人投資合股組建,聘請本村徐木法教館。由於玉蘭子弟班都是鄉親摯友組成,大家團結共事,精心而教,勤奮而學,四個月後就學會排場戲和看家戲以及弄仔戲等。還移值外來劇目《李廣掛帥》、《僧尼下山》、《一弔錢》、《大補甕》等。玉蘭班在繁榮時期到過平和、南靖、龍溪、海澄、漳州等地演出。名旦鄭松發在表演中韻味十足,名醜鄭全也頗受歡迎。

  1928年,在軍閥混戰的炮火硝煙中,戲班一蹶不振,演員各自回家,另謀生計,就此散班。

  漳浦縣深土竹馬戲業餘劇團,1953年,由漳浦縣深土公社的竹馬戲老藝人爲骨幹,並吸收竹馬戲業餘愛好者組成。團長周樸實,編導林金泉、徐曲盛。

  劇團除經常在漳浦縣演出外,還先後到龍海縣的港尾、浮宮,平和縣的南勝、五寨,雲霄縣的湖丘、竹塔,東山縣的西埔、八尺門等地演出,深受群眾歡迎。民間流傳有“三日無火煙,也要看竹馬戲演出《王昭君》”的俗話。

  1954年,該團排練《打花鼓》,參加漳浦縣業餘劇團觀摩會演,穫劇目獎;1956年,帕反塵縋俊犢巢衽貳ⅰ短貧鵪蕖罰渭誘鈉窒匾滌嗑繽嘔嵫藎菰敝芑盡⒅苊婊ɑ裱г苯保唬保梗叮澳輳中短貧鵪蕖凡渭誘鈉窒孛竇湎非嵫蕁?BR>徐曲盛1882-1965 ,竹馬戲樂師。福建省漳浦縣人。他擅長旦角,在“鑼戲”《王昭君》、《賽昭君大報冤》中飾王昭君、賽昭君,聲藝俱佳。能演奏多種樂器,尤精琵琶。先後在竹馬戲“玉蘭子弟班”、“發子弟班”、“竹子弟班”擔任文樂樂師。他爲人熱心,樂於把已之所長傳授於人,被子弟班尊爲“長樂師”。1955年,深土公社院前村成立竹馬戲劇團,他被聘爲編導,曾爲劇團培養20多名男女演員。先後排演《跑四美》、《砍柴弄》、《番婆弄》、《唐二别妻》、、《王昭君》等20多個劇目,受到漳浦縣人民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的表彰,被評爲縣文藝先進工作者。

  林金泉(1904-1992),漳浦縣深土鎮示埔村塘東自然村人,聰敏過人,愛好文藝,12歲就拜師潛心研學竹馬戲,並善於結合實際,把漳、泉、台等地之優美唱腔融入竹馬戲唱腔之中,使竹馬戲的唱腔、板式、唱法有所發展,形成自己的藝術特點:嗓音甜美,音域寬潤、韻味醇厚,高低皆宜,使人聽了如癡如醉,似夢似醒。1958年,爲了弘颺優秀的民族文化藝術,他在深土院前村組建竹馬戲劇團,使竹馬戲能以藝術表演團體的形式與觀眾見面,並傳授培養了一批青年演員。1988年,林金泉已年逾古稀,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縣文化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他在6-7月開辦的演職員培訓班上發揮餘熱,傳授竹馬戲表演藝術,經過艱辛的努力,再次編排出《跑四美》、《唐二别妻》等劇目。1991年-1992年,林金泉應縣文化局邀請,到縣專業劇團傳授竹馬戲表演藝術,使縣專業劇團得以赴台灣演出,爲竹馬戲的傳承與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