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三國演義誤人之處:陶謙原是個政治流氓之五

三國演義誤人之處:陶謙原是個政治流氓{9}
2009-1-6 18:27:00 來源:中華網
評論】【字體: ​​中 
  劉表離開京都不久,京都便發生了十常侍和董卓之亂。此時的朝廷,自顧無暇,雖然任命了他為荊州牧,可也就是一紙空文,沒有任何實際力量支援他走馬上任。孫堅藉口討伐董卓殺害了原荊州牧王睿,荊州群龍無首,地方豪強趁機紛紛割據作亂,荊襄八郡沒有一個郡不陷入動亂之中,其中大一點的有割據長沙的蘇代,佔據華容的貝羽等等,袁術也屯兵魯陽,盯著荊州這塊肥肉。劉表就在這種混亂危機的形式下單槍匹馬地進入了襄陽的宜城。這樣的形式是別人都沒有碰到的,劉表該怎麼辦呢?劉表向當時的名士,蒯良蒯越兄弟請教。劉表說:“現在地方豪強勢力太囂張了,卻沒有百姓歸附我,袁術就在旁邊虎視耽耽,戰禍馬上就要來臨了。我想徵兵,擔心沒有人響應,有什麼辦法呢?”蒯良回答:“老百姓不歸附您,是因為您的政策還不夠寬厚。歸附了您你卻治理不好他們,那是因為您寬厚的政策還沒有徹底的貫徹實行。如果您能徹底的貫徹實行這些政策,老百姓歸附您就像水要向下奔流一樣。到那個時候您又怎麼會擔心徵兵的問題和對付袁術的辦法呢?”劉表回頭又問蒯越,蒯越回答說:“在安定時期治理人民是先要管好政策到不到位,但在戰亂的時候平定動亂則要依靠實際情況運用謀略了。兵重要的不光是數量,而在乎是誰會用。袁術貌似強大但不能決策,蘇代,貝羽都只是一介武夫,不值得我們擔心。那些地方豪強頭目大多數貪婪殘暴,已經成了他們屬下的禍害。我在他們中間有間諜,讓間諜傳達說您要給他們好處,那些豪強一定會帶著手下來。您誅殺他們當中不得人心的,安撫任用他們的手下。這樣,您就成了荊州人的希望,聽說您那偉大品德,他們一定會背著包袱,抱著小孩來投靠您。到時候,兵力也集中了,百姓也擁護您了。我們南邊佔據江陵,北邊守住襄陽,荊州八郡只要您發個檄文都可以平定。袁術再來,也沒有什麼作為了。”劉表說: “蒯良的言論,是長治久安的政策。蒯越的計策,是高明切實的謀略!”於是依靠蒯越的計策,誘殺了五十五名地方豪強,收編了他們的武裝。又靠蒯越說服了盤踞襄陽的張虎和陳孫,江南就這樣平定了!從此我們不難看出,劉表開始和劉備差不多,都只有一個空頭的皇親頭銜,他們都是白手起家。劉備是靠鎮壓黃巾起的家,活活的劊子手,依靠農民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又厚著臉皮,賴在陶謙那裡不走,白白撿了個徐州。(說起來是讓,想想他借荊州是什麼嘴臉,就明白陶謙為什麼要“讓”給他了。他和曹操,一個暗奪,一個明搶,互相呼應。難怪天下英雄一是使君一是曹!)曹操則是鎮壓了百萬黃巾得的兗州,心比劉備更黑。而劉表則是正宗的科班出身,一步步靠自己的才能和名望當官當過來的。他的基業是從那些大大小小的地主豪強手中奪過來的,重造了漢家江山。就看此一段,劉表不知比劉備,曹操高明多少倍,純潔多少倍。(《龍騰三國》中劉表的能力就很不錯,還是咱們中國人了解中國人呀……)
  後來關東軍閥聯合討伐董卓。劉表不顧自己剛剛平定荊州,毅然集合兵力屯於襄陽,加入這正義的行列,於之遙相呼應。不料關東軍閥聯盟不久就破裂了,孫堅和袁術反而聯合起來攻打劉表。也是天不佑惡人,孫堅在戰鬥時中計被暗箭射死,連屍體都被劉表軍隊搶走了。孫堅的軍隊因此而失敗,袁術於是不能戰勝劉表。由於感於孫堅屬下桓階的忠義,劉表就把孫堅的屍體還給了孫堅的部下。李厥郭汜把持朝政,為了聯結劉表做外援,封劉表為鎮南將軍(鎮南將軍可是很高的官,僅在大將軍之下,為二品,即南方地區總司令),荊州牧,假節(一種權利與榮耀的象徵,有了它,可以誅殺兩千石以下的官吏與便宜行事。當然劉表實際上已經江南地區的最高長官了,有沒有都無所謂。)又封他為成武侯(縣侯)。由於他們用的是漢獻帝的名義,劉表為了表示自己是漢家的忠臣,就答應了下來。後來漢獻帝被劫持到許昌,劉表也派使者進貢,一面又和昔日的盟主袁紹來往。他手下的人不理解他的行為,他回答道:“對於現在的漢室宗親我來說,我不敢不對皇上進貢盡職;對於昔日討董聯盟的一員我來說,我不能背棄自己的盟主。這個是天下人都明白的道理,為什麼惟獨你怪罪我的作為?”別人都奇怪他腳踏兩隻船。但他是漢室宗親,對於漢家天下更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與忠誠。他明白那許昌里把持朝政的人物決非漢家的忠臣,而是讓漢死亡的人物。現在唯一能於他匹敵的不是自己,而是那在河北的昔日盟主袁紹了。他劉表心中,恐怕大家真正唯一一次為了大漢的聯合行動就是那次沒有結果的討伐董卓的聯盟了。皇上與盟主在他心中具有相同的分量,這種曲折的忠誠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吧。昔日為了鎮守漢家天下的清名重臣早已經零落不堪:劉虞在統治幽州後不久為公孫瓚所殺;劉繇也不是在戰亂時代守住領土的人,他 ​​被袁術打過江,又敗給了孫策,不久病死;劉焉當了益州牧就變了心,他想當皇帝,幸好死的早,他的兒子也不是能守住領土的人;自己呢,自己也不行,自己只能保一方平安,自己的兒子更不行。環顧四周,漢室宗親的零落變質,漢的日甚一日衰退,看起來也只有河北的袁紹能夠救大漢了,他這樣的蒼涼慘淡的心情,這樣殷勤的希望,便濃縮在這句有些黑色幽默的話中間了!——“內不失貢職,外不背盟主。”不料換來的卻是手下得力的心腹人治中鄧曦的稱疾告退呀!關西軍閥的一支,昔日董卓的舊部,後來和李厥郭汜反目的張濟引兵來到劉表的領地。張濟軍由於飢窮,放兵劫掠,與劉表交上了火,在攻打穰(今河南鄧縣)是中流矢而死。(又是一個中流矢而死的,看來劉表的弓箭很厲害。)荊州官員都來祝賀。劉表卻說:“張濟由於情況窘迫才來到我們管轄的地方。我們沒有做好接待工作,以至於和他們打起來了。這不是我的本意。我只接受安慰,不接受祝賀!”這個話傳到了後繼者張繡那裡,他很受感動,劉表招他歸降,他便服從了劉表,從此和劉表化敵為友。劉表又發兵攻並了背叛自己割據長沙,零桂一帶的張羨,張懌父子勢力。此時他“南收零桂,北據漢川,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而且基本上掃清了境內的割據殘餘,他開始抓文化教育工作,使人編撰了《五經章句》一書。(相當於現在的高等教材。)劉表單槍匹馬進入荊州,不到幾年工夫便肅清了境內大大小小的割據勢力,擊退或兼併了窺視荊州的強敵,並且將其治理得井井有條,把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相比之下,劉備的徐州是來的容易去的快。曹操得到兗州,也差點丟光了它。孫策平定江東,內政工作沒有做徹底,尾巴要留給孫權來掃。在對於盟軍方面,劉表也非常的高明。劉備引狼入室,卻又對呂布太寬,以至於被呂布反客為主。曹操待下太嚴,逼反了自己昔日的好朋友張邈,弄的自己差點無家可歸。劉表一句話便化敵為友,收降了張繡,這個不知道比曹操睡張繡姑姑,逼友為敵強多少倍!當時就有很多人才來荊州依附劉表,比較著名的有:徐庶王粲諸葛亮,龐士元,司馬德操等。如果劉表能夠信任並且任用這些優秀的人才,依靠荊州在安定的環境下積蓄起來的實力,選擇好合適的機會出兵逐鹿中原,那麼恢復漢家江山就不再是一個夢想。可是,他在完成了荊州統一的大業,步入了事業的最高峰後,卻不思進取,最後陷入了昏庸。在官渡之戰中,曹操和袁紹彼此相持不下,打得筋疲力盡。袁紹派人向劉表求援。劉表答應了袁紹又不派兵,也不幫助曹操,想坐守荊州,觀望天下形勢的變化。此時他若是能集合一支大軍,由南陽直搗洛陽和許昌,迎接漢獻帝,傳檄四方,曹操一定會全線崩潰的。那樣的話,劉表就是複興漢家的第一功臣。不過他沒有這樣做,仍然只是觀望,觀望。(這倒使我想起來那些星際爭霸多人對戰中昏庸的盟軍。)他手下大將韓嵩劉先倒急了,勸說他:“現在天下豪傑的紛爭只剩下袁紹和曹操了。他們稱雄天下的關鍵在於能否得到將軍您的幫助。將軍想有所作為,那麼就抓住他們僵持不下的機會早點行動。如果將軍不想這樣,那麼就要選擇一個強者加入他。現在將軍您掌握著十萬的軍隊,安然坐守荊州觀望天下的形勢的變化。袁大將軍想要 ​​您出兵援助您不答應,曹公想和您和議您卻不願意,這樣雙方的怨怒都集合在將軍身上,將軍不可能中立了。以曹公的聰明智慧,天下傑出的人才都歸附他,他一定能打敗袁紹,然後集合軍隊對付將軍您,我恐怕將軍您不能抵擋。所以,我為將軍您打算,不如奉獻荊州歸附曹公,曹公必然會給將軍很多好處,將軍就能長久的享受福祿,傳到後代,這是萬無一失的計策呀!”大將蒯越也勸說劉表。劉表於是派韓嵩入朝拜見曹操,以觀虛實。韓嵩回來後,滿口誇曹操的好處,勸劉表派兒子入朝當人質。劉表大怒,想殺掉韓嵩。後來妻子求情,又沒有查到韓嵩 ​​什麼證據,就把韓嵩關起來了。後來劉備也投靠了劉表,又碰上了曹操虛國遠征的大好機會,劉表又不採納出兵的建議。眼見曹操吞併了袁氏勢力,日見強大,無人可製,劉表也不由後悔。他對劉備說:“不採納你的建議,所以失去了這樣一個大好機會。”劉備安慰他說:“現在天下分裂,戰亂不休,機會難道會沒有嗎?如果能把握以後的,那麼現在還不算遺憾。”可是曹操沒有等到以後便大舉進攻荊州,劉表也沒有等到以後就病死了。他屬下文武官員和兒子劉琮都投降了曹操。劉表一生中最可圈可點的地方就是他單槍匹馬,面對荊州強敵環伺,鱗鱗破碎,民不聊生,千瘡百孔的局面,毅然依靠蒯氏兄弟,果斷誅滅了地方割據的豪強勢力,收編了他們的軍隊,重新恢復了漢在荊州的統治。面對董卓,袁術,孫堅等這樣的強敵,不妥協,不退讓,抗爭到底,終於使得他們失敗他們,確保了荊州的安全。他發展生產,注意教育,外抗強敵,內並叛虜,使得荊州在天下動亂的汪洋大海中成了一隻安穩的方舟。開拓了“地方數千里,帶甲十餘萬”的大好局面。所以他的口碑在當時是很好的,甚至在晉初還流傳著他與妻子復活,香飄數里的神話。但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沒有把握好機會,不思進取,不注意任用人才,在重要問題上搖擺不定,終於失去了逐鹿中原的大好機會,以至於身死國滅,真是使人嘆惋不已。詩經上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誰沒有一個好的開始,但很少有很的結束。)孟子上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大概就是說的劉表吧!

三國演義誤人之處:陶謙原是個政治流氓(10)

2009-1-6 18:27:00 來源:中華網
評論】【字體: ​​中 
  六、皇甫嵩
  他留在歷史上的令名,是一手平定了中平元年的黃巾起義。他成為東漢的最後一位名將。漢朝的讀書人,原是文武合一,不曾離開孔子所創下的射禦與禮樂書數並重的教育傳統。中國到了清朝中葉,仍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幾個文人,先後擔任統帥。只是到了民國初年,有了保定軍校,文武才分了途。
  皇甫嵩會同朱儁,把豫州穎川郡的黃巾打平。他於決戰之日,用夜襲兼火攻。黃巾徒眾本是鄉下的種田人,過慣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白天精神抖擻,到了黑夜就酣睡如泥。皇甫嵩對他們實施夜襲,可說是看準了他們的弱點。皇甫嵩之所以用火攻,原因也很簡單,他們的頭目毫無知識,竟然“依草結營”。這河南禹縣附近“長社”的一戰,皇甫嵩殺了幾萬名黃巾。大頭目波才率領殘部逃往陽翟(禹縣),被皇甫嵩追擊,再度擊潰。皇甫嵩附帶掃蕩了汝南郡與陳國(河南大康縣一帶),及東鬱(山東濮陽縣一帶)的黃巾。
  張角等人在冀州(河北省中部),於盧植被檻車召回以後,打敗了盧植的繼任人董卓漢靈帝的朝廷,命令皇甫嵩去。皇甫嵩移兵向北,在廣宗與張角的弟弟張梁決戰,所用的方法又是夜襲。這一次,不在深夜,而是在凌晨雞鳴之時,張梁全軍覆沒,被殺了七萬多人,投水而死的黃巾又有五萬多人(張角這時候已經病死,皇甫嵩開棺剉屍,割下他的頭,送往洛陽)。
  張角的另一個弟弟張寶,逃去了“下曲陽”(今日河北省晉縣之西)。皇甫嵩指揮鉅鹿太守郭典,同往追擊,捉住張寶,斬了他的首。據范曄說,十幾萬黃巾徒眾也同時被斬首,合埋在下曲陽的城南,造了一個很高很大的墳(京觀)。
  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會覺得皇甫嵩不該殺人如此之多。漢朝以及迄於清朝的各個朝代的法律,有關“造反”的刑法一向是很嚴酷的(後來,黃巾在中平五年再起,曹操在青州,即山東北部,打敗他們,不殺而加以收編。這是曹操比皇甫嵩高明之處)。
  皇甫嵩立了大功,被拜為“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為槐里侯,食邑八千戶。不久,由於在涼州造反的邊章韓遂等人,進兵威脅長安一帶的“三輔”之地,朝廷把皇甫嵩從冀州調回迎敵,大宦官(中常侍)張讓向他要五千萬錢,皇甫嵩不給。張讓在靈帝面前,告了皇甫嵩一狀,說他打黃巾無功,又浪費了公款。靈帝立刻收回了皇甫嵩的“左車騎將軍”的印綬,削減食邑六千戶,改封為“都鄉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