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盆式熨斗 穿越历史两千年

盆式熨斗 穿越历史两千年

马双丽






民国时,作为工艺品出口的珐琅彩熨斗。

说到熨斗,相信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是流线型的电熨斗。但其实那是民国以后才从国外传入的,在此之前的两千年时间里,中国人使用的是盆式熨斗,即带有一个把 手的盆子,盆中装上炭火,就可以熨烫衣服。F518的画家邹卫,收藏了60多把不同时期的熨斗,说起中国熨斗的历史,他如数家珍。
明代 熨斗开始有审美价值
邹卫的专业是油画,但他对于中国的民俗文化却非常感兴趣,因此他一直希望找一个民俗小门类收藏。四五年前,一个江西的朋友给他寄来一把明代的熨斗,此前他 从没有想到作为实用器的熨斗会如此漂亮。而正好他的妻子也是从事服装设计的,对熨斗也比较感兴趣,于是他决定将熨斗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收藏和研究。
邹卫告诉记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熨斗出现在汉代,它是铜质的,形状是一个平底碗加一个长长的把手。此后的熨斗都在这个基础上演进而来。作为一个实用器,熨 斗从汉代发展到宋代,形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做工非常简单。但是到了明代,工匠艺术达到了巅峰状态,熨斗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做工考究、用料精细、纹饰 精美,由原来单纯的实用器,变成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器物。
邹卫收藏的一把明代熨斗,其口沿的线条是明代官帽的造型,熨斗外壁上刻着饕餮纹、回纹、玄纹等象征吉祥如意的纹饰,而外壁上有一个龙纹吞口用于安装木把手。“人们把当官、发财、吉祥、如意等美好的愿望,都投注到日常使用的器材上,希望美梦成真。”邹卫说。
据邹卫介绍,到了明代中后期,熨斗逐渐开始有了地方特色:北方以北京为代表,熨斗比较厚重大气,但做工不够精致;南方以广州为代表,熨斗轻、薄、小、做工精美;江浙一带,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纹饰丰富,其中以铜器中心湖州的熨斗最为知名。
邹卫收藏的一把明代七边形熨斗,底部直径约10厘米,厚约5毫米,口沿呈七边形,熨斗的外壁上刻有饕餮纹和回纹,龙纹吞口上龙的四根胡须镂空雕刻,熨斗一侧还有题款“湖州李永玉造”。邹卫说,该熨斗雕工精细,用料饱满,是苏浙地区典范的熨斗造型。
清代 熨斗地方特色明显
“到了清代中期,熨斗在造型和纹饰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从造型上说,熨斗的外观(主要是盆的外壁)除了明代的直线条,还有斜线条、曲线条。从纹饰上说,不 同区域的熨斗其纹饰差别明显,更具地方审美色彩。”邹卫说。他目前收藏的最大的熨斗就是清中期的。该熨斗的底部直径为13.5cm(普通的熨斗直径一般为 10cm),熨斗的总长度约21cm,重5.7斤,纹饰简单,造型稳重大气。邹卫推测,这应该是官员家里或者军队中用的熨斗,因为其体型比较大,适合熨烫 大批量的衣服。
据邹卫介绍,到了清代晚期,由于制作工艺的提高,再加上国家经济状况的恶化,熨斗向轻、薄、小的方向发展。而随着国外的流线型熨斗的传入,中国几千年的“盆式熨斗”的历史,在这个时代逐渐结束。
到了民国时期,流线型熨斗已经成为主流。当时的熨斗大多是铁制的,里面中空,放入碳后才可以熨烫衣服。电熨斗则要到更晚一点才出现。邹卫说,盆式熨斗在中 国延续了几千年,上面古老的纹饰,体现出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审美和信仰,然而随之传入的流线型熨斗显然更符合现代审美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盆式熨斗不得不退 出历史舞台。
民国 最后的盆式熨斗为国换外汇
邹卫还向记者展示了几个特别小的盆式熨斗,它们有的是铜质的,有的外面还有珐琅彩,他说这叫文房熨斗。这些熨斗的体型只有普通的熨斗一半大小,放在文房中 用于熨烫一些扇面。他收藏的几把文房熨斗,看上去非常新,没有使用过的痕迹,而且每一个熨斗的底部都有“China”的字样。邹卫告诉记者,这背后还有一 个挺长的故事。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宋美龄便倡议建立中国空军,发动全国捐金。她号召国内的手工业者制造一批工艺品及其他产品,销往英美等海外市场,以换取外汇。 国内民族资本家纷纷响应,宋美龄用筹到的钱从德国购买了80多架飞机,建立了中国空军。他收藏的这几个带有“China”字样的熨斗就是当时出口到国外换 取外汇的工艺品。几十年后这批熨斗又被一些中国留学生带回国内。邹卫这几把熨斗就是从一个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那里买来的。
邹卫说,这批作为工艺品的文房熨斗,应该是中国生产的最后一批盆式熨斗,此后,盆式熨斗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虽然邹卫也收藏流线型的熨斗,但是他更钟情于盆式熨斗,他说,盆式熨斗中蕴含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令他乐在其中。
■本报记者 马双丽(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