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6日 星期四

王振(?-1449年)是明英宗時期的著名宦官,山西蔚州(現今河北蔚縣)人。

王振[編輯]

王振
司禮監太監
國家
主君明英宗
姓名王振
官職司禮監太監
出生
山西蔚州
(現今河北省蔚縣
逝世1449年
土木堡
(今河北省懷來縣東南)
諡號旌忠
祠廟北京東城區智化寺旌忠祠
王振(?-1449年)是明英宗時期的著名宦官,山西蔚州(現今河北蔚縣)人。

生平[編輯]

早年[編輯]

王振略通經書,後來謀了個府學教官的差使。史書中說。他因為中舉人、考進士無望,於是自閹入宮。可是讀書人一向輕視閹人,因屢試不第而淨身入宮者甚少;固有傳言王振因濫賭,欠了大筆的賭注無法還上,被賭坊的打手踢爛了他的下體,然後因傷被閹的事情經由高郎中府上的小徒弟之中傳揚出去,引得府學同僚甚至學生們的恥笑排擠,王振羞愧難當,沒臉見人,只好辭了這教官職位進宮去;其緣由羞愧難言,才謊稱屢試不第。
最初入宮時是位負責在內書堂教小太監讀書識字的宦官。
王振與其他宮中的頭腦木訥的宦官和需要處處迴避問題的教師不同,王振是個讀書人,通文墨曉古今,自然受到歡迎。他知道在宮中要出人頭地就必須依付在朝廷中舉足輕重的靠山。後來他成功尋找到他的大靠山:當時的太子朱祁鎮,就是之後的明英宗。由於王振不同其他的宦官和教師,他知道很多對朱祁鎮來說聞所未聞、見未所見的事物。兩人很快就親近起來,這位太子更尊稱王振為「先生」,王振得到了賞識便從一班宦官中脫穎而出,王振想得到的不是錢財和名譽,而是無限的權勢以及地位。

掌握大權[編輯]

王振的地位在太子心中愈來愈高,當時九歲的朱祁鎮登基後八個後便任命王振入掌司禮監。這個職位是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門中最高的。由於明朝的中央集權皇帝的大權於一身,但由於政務繁複,不是一位皇帝可管得了,政務自自然然落到宦官的手中。
王振掌管了司禮監便可利用到英宗的寵信,以代批奏章、傳達詔諭等的方式,欺上瞞下、控制朝廷了。後來,王振為一試自己的權力,便下令在京師朝陽門外修了一座將台。又召集來守衛京師的各衛武官,校試射騎,又請英宗閱兵,但實際上是要收取兵權。有一個叫紀廣的人,是王振的親信,王振利用這機會把紀廣報了個武官第一,請英宗下旨,升他為督都僉事。
但由於英宗左右有張太皇太后張輔楊榮楊士奇楊溥以及胡等重臣,王振不敢胡作非為,只好等待機會。到了正統七年,王振的最大障礙物—張太后逝世,「三楊」只餘下年時已高的楊溥。此時,王振便開始胡作非為,先命人摘下朱元璋掛在宮門口不准宦官干政的鐵牌。後來又在皇城大興地土、排除異己。最過份的是他與同黨製造大量鋼鐵箭鏃賣給瓦剌,以換取良

土木堡之變[編輯]

為了粉飾太平以鞏固自己的地位,王振便討好瓦剌,對於瓦剌來朝貢的使者,必會待遇優厚、有求必應。瓦剌看出政府的軟弱便不斷增加貢使(按規定,瓦剌的貢使不得多於五十),瓦剌貢使稍有不滿使在邊境上製造事端,王振等人只好一一滿足他們的要求。
到了正統十四年的,瓦剌帶來了二千貢使,更報稱有三千人之多。王振未能滿足瓦剌的要求,於是對邊境攻擊,邊境的守軍根本不是瓦剌的對手,連續幾次的慘敗傳到英宗的耳中。便第一時間找王「先生」商議。
後來,王振提以皇帝親征以振軍心,但實質上,王振一來是不想自己的家鄉受到戰火的蹂躪(因戰事就發生於王振家鄉附近),二來是想在英宗面前炫耀一下。在親征途中,明軍節節敗退的消息已傳到王振的周圍,王振自然沒把消息告訴英宗。而在路途中,王振怕自己的家鄉被人馬踩壞,又繞了一段路,明軍死傷慘重。
親征的第十四日,瓦剌軍假意退走,又派使者議和。王振信以為真,於是下令士兵到附近取水。誰知瓦剌軍從四面八方衝出來,明軍措手不及,陣腳大亂。英宗已知大勢已去,連忙下馬,不久即被瓦剌軍所俘虜,史稱「土木堡之變」。王振被嚇得魂飛魄散,還想逃跑。最後被護衛將軍樊忠所殺。
王振之死一說是被砍死,二說是被打死。明英宗復辟後,賜王振祭葬,立祠「旌忠」。

明朝英宗被俘竟因宦官王振當瓦刺臥底?

2012-01-01本文行家:鄭直_用心溝通
明英宗朱祁鎮,9歲即位。初大事權歸皇太后張氏,以累朝元老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政務,繼續推行仁宣朝的各項政策,社會經濟也有所發展。他在張氏死後,三楊去位,開始寵信太監王振,振遂廣植朋黨,啟明代宦官專權之端。特別是正統十四年,瓦剌入犯,聽從王振之言親征,抵土木堡兵敗被俘,成為他一生不可磨滅的恥辱。
明英宗明英宗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長子。9歲即位。初大事權歸皇太后張氏,以累朝元老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政務,繼續推行仁宣朝的各項政策,社會經濟也有所發展。他在張氏死後,三楊去位,開始寵信太監王振,振遂廣植朋黨,啟明代宦官專權之端。特別是正統十四年,瓦剌入犯,聽從王振之言親征,抵土木堡兵敗被俘,成為他一生不可磨滅的恥辱。
  按說,王振並非是三頭六臂之人,何以會受到明英宗的百般寵信,並被其“設計”被俘呢?
      王振是明初蔚州(今河北蔚縣)人,略通經書,後來又做了教官,但是中舉人、考進士這條榮身之路對他而言實在太難。於是他便自閹入宮。史稱王振“狡黠”、善於伺察人意。其實這也是一切奸佞宦官取得昏庸帝王信任的先決條件。大臣立身於朝,受明主賞識,靠的是才能和機遇,而無恥小人就只能靠“狡黠”二字了。王振入宮後,宣宗皇帝也很喜歡他,便任他為東宮局郎,專門服侍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英宗皇帝,慢慢靠討好賣乖、迎逢上意,得到英宗首肯。   
      英宗即位後,很自然要重用自己喜愛的人,王振便越過原司禮太監金英等人,出任宦官中權力最大的司禮太監。想那司禮監一職,是明代宮廷裡24個宦官衙門中最重要的一個,它總管宮中宦官事務,提督東廠等特務機構,替皇帝掌管內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傳皇帝諭旨等,由於此職事關機要,歷來都由皇帝心腹宦官擔任。後來,隨著"票擬"制度的形成,皇帝最後的裁決意見,要由司禮監秉筆太監用紅筆批寫在奏章上,稱為"批紅"。奏章經過"批紅"以後,再交內閣撰擬詔諭頒發。宦官掌握了"批紅"大權,實際上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英宗把這樣一個重要官職交給王振,為他日後擅權開闢了道路。       王振曾經誘導英宗以重典治禦臣下,他自己更是如此。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就是他的不二法門。誰若順從和巴結他,就會立即得到提拔和晉升;誰若違背了他,立即受到處罰和貶黜。一時間,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一些官僚見到王振權勢日重,紛紛前來巴結賄賂,以求高升。有位工部郎中王祐拜王振為“父”,被提拔為工部侍郎。徐希和王文亦因善於諂媚,被提拔為兵部尚書和都御使。王振還把他的兩個侄子王山和王林提拔為錦衣衛指揮同知和指揮僉事。又把死心塌地依附於自己的心腹馬順、郭敬、陳官、唐童等,安插在各個重要部門。這樣,從中央到地方迅速形成了一個以王振為核心的朋黨集團。       瓦刺是蒙古中的一部。元朝滅亡以後,一部分蒙古族退回蒙古草原和東北等地。後經朱元璋數次打擊,內部發生混亂,逐步分裂為韃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分。在明朝初期,三部分別臣服於明朝,每年都要向明朗獻馬朝貢。永樂以後,在蒙古三部之中,瓦刺部日益強大,宣德時,瓦刺逐步控制了韃靼,正統初年,又征服了兀良哈,統一了蒙古三部。瓦刺統一蒙古以後,進而想恢復大元天下,統一全國,因而對明朝不斷騷擾,成為明朝北方的嚴重邊患。王振擅權,不但不佈置加強北方邊防,反而接受瓦刺賄賂,與瓦刺貴族進行走私交易。      為了獲利,王振讓他的死黨、鎮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每年私造大量箭支,送給瓦刺,瓦刺則以良馬還贈王振作為報答。為了討好瓦刺,王振還對其貢使加禮款待,賞賜增厚。瓦刺自從與明朝建立"通貢"關係以來,每年都派出貢使攜帶著良 ​​馬等貨物到明朝朝貢,明朝政府則根據其朝貢物品的多少,相應地給予回賜。一般情況下,回賜物品的價值要稍稍超過朝貢物品的價值,同時,也要給對方貢使一定賞賜。因此,瓦刺為了獲取中原財富,非常願意到明朝來朝貢。按照原來規定,瓦刺每年到明朝的貢使不得超過50人。後來,瓦刺貪圖明朝回賜的慾望越來越大,貢使人數日益增加。       到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刺首領也先竟然派出2500多人的貢使集團,為了多領賞物,又虛報為3000人。瓦刺貢使冒領賞物,原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因王振與瓦刺有勾結,接受也先的賄賂,所以,瓦刺貢使冒領賞物,他都裝作不知道。這次,王振卻一反常態,叫禮部按實際人數發給賞賜,又輕率地將瓦剌貢馬削價五分之四,僅付給瓦刺索求諸物的五分之一。瓦刺貢使沒有得到滿足,憤怒而歸,並添油加醋地向也先作了匯報。也先一聽,勃然大怒,立即召集軍隊,以明朝減少賞賜為藉口,兵分4路,大舉攻明,並親率一支大軍進攻大同。       瓦刺鐵騎來勢兇猛,迅速 ​​向南推進。明朝守衛西北的將士,幾次交戰失利,急忙向京師請兵救援。根本不懂軍事的王振,對瓦刺的軍事進攻沒有足夠的認識,以為讓英宗親征,就能把瓦刺兵嚇跑。所以,他為了僥倖取勝,冒濫邊功,便在明朝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慫恿英宗親征,讓英宗效仿宋真宗親征的榜樣,以便青史留下美名。英宗平日里對王振言聽計從,這次聽了王振的話,也認為親征是他大顯身手的好機會,便不與大臣們商議,輕率地做出親征的決定,並宣布兩天后立即出發。








      王振和英宗在兩天之內湊合了50萬大軍,胡亂配些糧草和武器,就匆匆出發了。當時,與英宗和王振同行的還有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堃、戶部尚書王佐及內閣大學士曹鼐、張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員,但英宗不讓他們參預軍政事務,把一切軍政大權都交給王振一人專斷。此次出征,準備倉促,組織不​​當,大軍出發不久,軍內自相驚亂,未到大同,軍中已經乏糧。不斷有人死亡,殭屍鋪滿了道路。再加上連日風雨,人情洶洶,還未到達前線,軍心已經不穩。
      可王振一意孤行,繼續命令軍隊前行。直到後來王振的同黨、鎮守大同的宦官郭敬把前幾天前線慘敗的情況密告王振,並說,如果繼續北進,"正中瓦刺之計"。王振聽了郭敬的話,才害怕起來,急忙傳令,撤出大同。  
      明軍迂迴奔走,8月10日才退到宣府。這時,瓦刺大軍已經追襲而來。英宗急忙派恭順伯吳克忠、都督吳克勤率兵斷後,以掩護英宗撤退。結果,他們都戰死沙場。英宗又派成國公朱勇等率騎三萬前去阻擊,朱勇等冒險進軍至鷂兒嶺,陷入瓦剌重圍,雖然英勇奮戰,但寡不敵眾,3萬軍隊全部覆沒。第二天,英宗想繼續行進,但為時已晚,瓦刺軍隊已經包圍了土木堡。土木堡地勢較高,旁無泉水,南面15里處有條河流,也被瓦刺軍隊佔領。明朝數十萬軍隊被圍兩天,取不到水喝,士兵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怨聲載道,罵不絕口,軍心進一步渙散了。
      瓦刺首領也先為了迷惑明軍,假裝撤退,故意將土木堡南面河水讓出,暗地裡則作好埋伏,只等明軍爭水大亂之機,出兵全殲。王振看到瓦刺軍向後撤退,以為瓦刺軍真的要議和,遂不加分析,輕易地下令移營就水。飢渴難忍的軍士得令後,一哄而起,紛紛越過戰壕,奔向河邊,軍隊頓時大亂。正在明軍爭相亂跑之機,只聽一聲炮響,瓦刺伏兵四起,象潮水般湧了過來。亂作一團的明軍,哪裡經得起這樣的衝擊,傾刻之間,全線瓦解。隨著瓦刺騎兵刀劍飛舞,一排排明軍倒了下去,再加上潰退的明軍自相踐踏,不一會兒,死屍就鋪滿了大地。有一些僥倖未死的士兵,很快就成了也先的俘虜。其中,也有英宗皇帝。 
      英宗被俘,英宗的護衛將軍樊忠萬分憤怒,他-手抓住王振,一手掄起鐵鎚,大喊一聲說:"今天,我要為天下人誅殺此賊!"說完,他把滿腔仇恨都凝聚在鐵鎚之上,對準玉振的腦袋,狠狠地砸了下去。王振連哼叫一聲都沒有來得及,就腦漿四濺,像一灘泥似的倒了下去。
      王振這個禍國殃民的惡宦,終於落得個罪有應得的可恥下場。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明朝50萬軍隊差不多全部被殲,從征的100多名文臣武將幾乎全部戰死沙場。這一消息傳到北京,百官張惶失措。聚集在殿廷上號啕大哭。後來,皇太后忍住眼淚,命令英宗的弟弟王朱祁鈺監國。都御使陳鑑等也擦乾眼淚,面奏王,歷數王振之罪,他們滿懷悲憤地說:"王振罪不容誅,死有餘辜。之後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處斬,並籍沒王振家產。朝野內外聽到這一消息,才算出了一口悶氣。同黨也相繼被處死.王振敗績,籍沒其家產時,僅金銀就有60餘庫,玉盤100多個,珊瑚樹高六七尺者20餘株,其它珍玩則不計其數,足見其貪污受賄的程度。 
       從以上事實,我們不難看出,王振亂政在前,通敵在先,後又故意激怒瓦刺,設計英宗,害得皇帝聽信讒言,最終被俘,不啻是個大奸臣、大臥底,雖死有餘辜,卻害人不淺,罪惡滔天。
       殘酷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擦亮眼睛,認清忠奸,分辨好壞,是用人大計、國家大業之重中之重,切不可被假象迷惑、被外表欺騙,否則苦果難嚥、苦難難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