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中文「革命」一詞出自:「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周易·革卦·彖傳》喻指改朝換代

革命[編輯]


革命是使權力或組織結構發生變革之活動。相對於演變或改革,革命進程大多較快。
一般而言,「革命」這個詞表示一個政治制度的改變。[1][2][3] 而在許多社會科學,特別是社會學政治學歷史學方面,社會經濟革命和政治革命受同等程度的研究。


詞源[編輯]

中文「革命」一詞出自:「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周易·革卦·彖傳》喻指改朝換代,例如:商湯推翻夏朝周武王取代商朝的行為稱為「湯武革命」。
革命在政治學上經常相對概念是「改革」。前者是對現行體制推翻或取代,後者則是體制內大規模修改,通常是有系統的計畫。
現代「革命」一詞,含義通常等同於西文「revolution」。
革命也是可以理解為:一個利益團體為爭奪另一個利益團體的利益,從而產生的武裝暴力手段。

概念[編輯]

在前工業時代傳統思想觀念裏,由於人、社會與自然都是所創造,和諧共存,形成一種寧靜秩序。如果自由民單方面依賴旁人,並且失去了「德(virtus)」,即個人利益與共同利益的統一,那麼整個社會、單獨的團體及個人,都會受到持續存在的corruptio (墮落)的威脅。這就可以回到原點[4],由「亂」重新回歸到「治」。實際上,我們從現代革命運動一直追溯到法國大革命,總是可以看到回歸「舊秩序(公正、公平)」這樣的要求。今天「revolution」的新含義,是1789年後產生的觀點。
「革命」在社會學以及日常口語中,通常表示一種極端、常帶有暴力、對現存政治和交際關係社會變革(顛覆)。它由創新者儘可能秘密組織團體發動,並得到大多數人支持。
如果沒有極端社會變革,只是由一個組織或者一個緊密聯繫的關係網發動,且只有較小群眾基礎,一般稱這種行為為政變,或者有軍隊參與時稱為「叛亂」。這時「革命」就成為一種辯解。
「革命」這個概念,還被用於沒有在很短時間內發生的社會變革,例如全球範圍持續千年的「新石器時代的『革命』」,或者從英格蘭擴展到整個歐洲大陸的,發生於1750到1850年間的「工業革命」,而這個「革命」又成為這段時期各個政治「革命」的前提條件。
錢穆認為,其實革命本質應是推翻制度來遷就現實,決非推翻現實來遷就制度。我們此刻,一面否定傳統制度背後一切理論根據,一面忽略現實環境裏一切真實要求。所以我們此刻之理論,是蔑視現實,所想望之制度,也是不設實際。「若肯接受已往歷史教訓,這一風氣是應該警愓排除的」[5]

“革命”一詞最早出現于

革命一詞的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尚書》之中,所謂“湯武革命,應天順人”,湯——成 湯,武——周武王,他們的革命是指以商朝取代夏朝,以周朝取代商朝。是以新的王朝取代舊 的王朝,一個王朝的更叠,就叫革命。所謂“應天”是指整個的社會發展、變動是順應了民衆的需要。因此,中國曆史上,革命一詞 的開始出現的時候,它雖然指的是王朝的更叠,但也指出,這個王朝的更叠並不是偶然的, 是“應天順人”而發生的。它必須是跟社會的變動,跟天道的運行分不開的(王朝網路 wangchao.net.cn)

世界革命[編輯]

世界革命指的是馬克思主義中,以暴力革命推翻世界各國的資本主義的思想。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世界革命可以導致國際共產主義(world communism)及之後的完全共產主義(stateless communism)[1][2]

歷史[編輯]

一次大戰以後的數年可以說是全球最接近世界革命的時刻。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觸發歐洲各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政黨起義,在初期頗有斬獲,當中最著名的有德國革命匈牙利革命芬蘭革命戰爭。在1918至1919年期間,資本主義在歐洲大陸似有被永遠肅清之勢。由於當時歐洲列強控制了全球大部份土地面積,這也就意味著不僅資本主義在歐洲,而且在全世界的範圍內消亡。還有,在1919年3月由各國獨立的共產主義組織創立的共產國際(第三國際)在俄國內戰以後變成由新生的蘇聯政府支持,以協調全球推翻資本主義的革命活動。
就在世界革命唾手可得之際,馬克思主義者普遍持樂觀情緒,而這種情緒後來被證明是不成熟的。在歐洲的革命被逐個擊破,只有布爾什維克得以倖存。由於當時他們認為像俄國那樣的農業國家要建立社會主義需要歐洲工業化國家的革命政府(如果有的話)的支持,在這種協助變得不可能的情況下,他們發現自己處於危機之中(參看一國社會主義)。
自此以後,國際形勢就再沒有那麼接近世界革命了:1930年代法西斯主義—而非即時的革命—在歐洲日漸猖獗,共產國際於是成立人民陣線反擊。1943年在西方同盟國的請求下,共產國際宣佈解散(根據共產黨方面的說法,解散是為了與方便各國共產黨與法西斯作戰)。[3]
二次大戰後,革命情緒再次瀰漫於歐洲,但已經不如昔日強烈,而且沒有產生暴力革命。由於戰爭期間擔起反法西斯抵抗運動的領導角色,諸如法國義大利等國的共產黨提高了它們的地位,而且得到民意支持,在1940年代後期的選舉中得到顯著的成功,而且通常能成為第二大黨,但從未能取得執政地位。在東歐的共產黨雖然取得選舉勝利,但被[誰?]認為只是一場秀而已。
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間,全球各地爆發起義,加上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西方的新左派民權運動,具戰鬥精神的黑豹黨,以及在各地類似的、帶武裝的「解放陣線」組織,以至稍有起色的勞工運動——有一段時期,世界革命似乎不但是可能,而且即將到來。所以當時有一句流行話:「東方已紅,西方也預備好了」(The East is Red, and the West is Ready)。但這股激進潮流很快就在8090年代保守主義的反撲和中國改革開放之中又一次消退了。
在馬克思理論中,列寧的「工人貴族論」和帝國主義理論,以及托洛茨基的「被扭曲的工人政權」(雖然兩者未必毫無聯繫)等都為世界革命尚未發生提供了解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