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宋應星(1587年-約1666年),字長庚,江西奉新縣北鄉雅溪牌坊村(今宋埠鎮牌樓村)人

宋應星[編輯]

宋應星(1587年-約1666年),字長庚江西奉新縣北鄉雅溪牌坊村(今宋埠鎮牌樓村)人,漢族江右民系明朝著名科學家。英國漢學家與歷史學家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的狄德羅」。

生平[編輯]

童年時的宋應星與其兄宋應昇同在叔祖宋和慶開辦的家塾中就讀,先師於族叔宋國祚,後學於新建舉人鄧良知[1]
明萬曆四十三年(西元1615年),二十九歲的宋應星與兄長宋應昇一同參加江西省鄉試,全省有1萬餘人應試,考中錄取109人,奉新縣僅宋氏兄弟二人中舉,時人稱為「奉新二宋」。宋應星名列鄉試榜第三,宋應升名列第六。
後來他前後5次應試,1616年、1619年、1623年、1627年、1631年,皆不第。感於「士子埋首四書五經,飽食終日,卻不知糧米如何而來;身著絲衣,卻不解蠶絲如何飼育織造」,這五次赴京趕考,行程萬里,也大大加深了宋應星對底層社會認識與見識廣博。
崇禎七年(1634年)任江西分宜教諭(縣學教師),開始編著《天工開物》,崇禎十年(1637年)四月寫成,由友人塗伯聚發行。被歐洲學者稱為「技術的百科全書」。
崇禎十一年(公元1638年),在教諭崗位上考績優異,提拔為福建汀州府推官。1640年辭官歸鄉。
崇禎十六年(1643年),前往安徽亳州就任知州,州內因戰亂破壞,官員大多出走,百廢待舉。幾經努力重建,使之粗具規模,又捐資建立書院。甲申(1644年)年,亳州李自成軍包圍,宋應星棄官回鄉。明朝覆滅,曾在南明任職。清兵南下,1646年大哥宋應昇服毒殉國,宋應星隱居不仕。1655年,宋應星草成了其兄的《宋應升傳》。1666年宋應星去世,享年80歲,葬於本村戴家園祖墓側。
著述多佚,約1976年前,大陸發現了宋應星的《野議》、《談天》、《論氣》、《思憐》四部著作。

著作[編輯]

宋應星著作等身,其中以《天工開物》最出名。分上、中、下3部,原有20卷,只刊刻18卷。他流傳的著作有[2]
以下是失傳的著作:

家世[編輯]

其曾祖父宋景,明朝正德嘉靖年間,累官吏部尚書、工部尚書,後改兵部尚書。入為左都御史
祖父宋承慶,字道征,縣學稟膳生員
父宋國霖,字汝潤,號巨川,庠生
兄弟4人,胞兄宋應升,同父異母兄宋應鼎、弟宋應晶。
宋應星有兩個兒子,長子宋士慧,字靜生,次子宋士意,字誠生

紀念命名[編輯]

宋應星紀念館在江西奉新縣獅山大道。現今奉新縣主幹道命名為應星北大道應星南大道

李約瑟[編輯]


李約瑟
出生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
1900年12月9日
英國倫敦
逝世1995年3月24日(94歲)
英國劍橋
母校Oundle School
岡維爾與凱斯學院
劍橋大學
職業漢學家科學史專家
配偶
  • 李大斐(1924年-1987年結婚)
  • 魯桂珍(1989年-1991年結婚)
中國緣·十大國際友人
加拿大自治領 白求恩 大夫、同志
納粹德國 約翰·拉貝
西班牙奧林匹克運動 薩馬蘭奇 侯爵
美國 埃德加·斯諾
英國 李約瑟 博士
波蘭中華人民共和國 愛潑斯坦 同志
紐西蘭 路易·艾黎 同志
英屬印度 柯棣華 大夫
泰國 詩琳通 公主殿下
日本 平松守彥
2009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發起並聯合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國家外國專家局主辦,國際在線承辦、新浪網協辦,網民投票選出。
李約瑟CHFRSFBA(英文名: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國現代生物化學家漢學家科學史專家。所著《中國的科學與文明》(即《中國科學技術史》)對現代中西文化交流影響深遠。他關於中國科技停滯的李約瑟難題也引起各界關注和討論。

生平[編輯]

李約瑟生於倫敦一個有教養的中產階級蘇格蘭家庭,為獨子。父親是軍醫,母親是音樂教師和作曲家。早年在劍橋大學受教育(學士1921年、碩士1925年1月、博士1925年10月),然後從1924年聘為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的教授(fellow),在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實驗室工作,研究胚胎學形態發生
1924年李約瑟與大學同學德蘿西·莫耳(Dorothy Moyle Needham,中文名李大斐。1896年9月22日-1987年12月22日)結為伉儷,兩人齊頭並進,都成為享譽世界的胚胎生化學家,並雙雙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他31歲時出版了《化學胚胎學》,又發表《生物化學形態學》和《胚胎學史》,被科學界譽為「化學胚胎學之父」。德蘿西·莫耳比他年長4歲。夫妻恩愛,志同道合。人到中年的尼達姆夫婦正處於婚姻美滿、事業有成的巔峰狀態。
1937年,三個中國人來他的實驗室一起工作(魯桂珍王應睞沈詩章)。其中,魯桂珍(1904年7月22日-1991年11月28日),一個南京藥劑師的女兒,金陵女子大學畢業生,和李約瑟發生了婚外戀,但這段戀情得到了李約瑟妻子德蘿西·莫耳的原諒。還把名字Dorothy改譯為中國化的「大斐」(李大斐)。魯桂珍向李約瑟介紹中國悠久的科學發明醫藥學,給身處「西方中心論」環境中的李約瑟帶來很大的心靈震動,使他形成了「一個寶貴的信念,中國文明在科學技術史中曾起過從來沒被認識到的巨大作用」。從此之後,李約瑟對中國科學發生極大興趣,開始學習漢語,立志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
英國皇家學會之命,李約瑟從1942年到1946年在中國重慶中英科學合作館館長,他為戰時中國優秀科學家在西方科學雜誌發表研究成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並結識了竺可楨傅斯年等中國科學家和學者,收集了大量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文獻。此外他又遊歷了還沒有為日本佔領的地方,包括敦煌雲南,又參觀考察了中國各學術機構從而收集了大量文獻和資料。這對他後來寫《中國科學技術史》有極大幫助。
之後,他赴巴黎當上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然科學部的第一位部長,而且得到中國學者王鈴王玲)的幫助而開始寫《中國的科學與文明》。1948年,李約瑟回岡維爾與凱斯學院。儘管在1952年他因到中國查核細菌戰的證據而受到排擠和批評,但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寫作計劃。李約瑟從1967年至1976年擔任岡維爾與凱斯學院院長。退休後,以他個人藏書為基礎建立了東亞科學史圖書館。1987年,該館發展為李約瑟研究所。1994年李約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李約瑟首先娶李大斐(Dorothy Needham,其原姓Moyle,1896年-1987年)。李大斐死後兩年,李約瑟再婚,娶魯桂珍。從1982年,他得了帕金森氏症,1995年在劍橋寓所辭世,享年95歲。骨灰安葬在研究所門前的菩提樹樹下。

貢獻[編輯]

李氏改變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只會農業藝術的觀感。他以受非正式漢學教育的外國學者的身份,突出中華傳統科技文化的豐富內涵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另外他對中國科技史的見解很獨到。他的工作亦打開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科技史的研究和重視,使其成為重要的國際的學術,同時令中國學者對自己的科技史做更加深入廣泛的研究。但是由於其自身並未接受過正規的科學史教育,研究中國科學史乃興趣所致(這一點可以從他夫人的話中得證:「魯桂珍曾坦言:李約瑟並不是一位職業漢學家,也不是一位歷史學家。他不曾受過學校的漢語和科學史的正規教育。實際上他根本沒有正式學過科學史,只是在埋頭實驗工作之餘,順便涉獵而已。」),他的研究成果和結論後人必須以科學的態度正確對待。
同時亦因為李約瑟本是一位科學家,觀點亦是以科學的眼光來看中國的停滯不前。他的李約瑟難題正好證明了這點。一些學者以歷代的漢化中央集權,來闡明「中國」文化思想上的高度一統性,欠缺多元化和競爭,從而使科技停滯。應注意是這些學者筆下的「中國」是指「漢族」生活區,而不包括自清朝前後的所包括的滿等少數民族的居住區。

李約瑟難題[編輯]

李約瑟難題(Needham』s Grand Question)無疑是李氏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中心論題。他提出了: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1]他個人見解是:中國長久沒有發展了,如腓尼基人和希臘人早期的城邦和現代城市,要為生存而互相競爭的環境。中國實現首次統一後(可能指的是的統一),他所謂的「封建官僚制度」的政府實行中央指導性政策。所謂「封建」是指中央集權,所謂「官僚」是指皇帝直接管理官員,地方行政只對朝廷負責。官僚思想深刻地滲透到整個中國人的複雜思想中。甚至在民間傳說中,也充滿了這種思想。科舉制度也鼓吹這種「封建官僚制度」。
這種制度產生了兩種效應。正面效應加上科舉制度的選拔,可以使中國非常有效地集中了大批聰明的、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他們的管理使得中國井然有序,並使中國發展了以整體理論,實用化研究方法的科技。比如中國古代天文學取得了很大成就,其數據至今仍有借鑒價值,再比如大運河的修建等。
但這種「封建官僚制度」的負面效應是,使得新觀念很難被社會接受,新技術開發領域幾乎沒有競爭。在中國,商業階級從未獲得歐洲商人所獲得的那種權利。中國有許多短語,如「重農輕商」等,和中國歷代的「重農抑商」政策表明了在那些年代的官僚政府的指導性政策。比如明朝末期的宋應星在參加科舉失敗後撰寫《天工開物》,但他認為不會有官員讀這本書。
在西方,發展了以還原論公式化研究方法的科技。此種科技的興起與商業階級的興起相聯繫,鼓勵較強的技術開發競爭。在中國,反對此種科技的發展的阻力太大。西方式的科技發展卻能衝破這些阻力,取得現在的成就。比如歐洲國家之間的競爭使得歐洲在中國火藥的基礎上發明並改良火藥武器。在這方面,自秦朝以後的中國不但比不上相同時期的歐洲,甚至比不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
另外他補充到:中國所處的地理環境也互相影響了政府的態度。中國獨有的水利問題(尤其是黃河)令中國人從很早的時候起就得去修建水利網,而且必須從整體集中資源治理,才能有希望解決水患問題。水利網超出了任何一個封建領主的領地,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中國,封建主義讓位給中國官僚式的文明。
最後他做出結論:「如果中國人有歐美的具體環境,而不是處於一個廣大的、西面被沙漠切斷,北面是寒冷的雪山,南面是叢林,東面是寬廣的海洋的這樣一個地區,那情況將會完全不同。那將是中國人,而不是歐洲人發明科學技術和資本主義。歷史上偉大人物的名字將是中國人的名字,而不是伽利略牛頓哈維等人的名字。」李約瑟甚至說,如果那樣,將是歐洲人學習中國的象形文字,以便學習科學技術,而不是中國人學習西方的按字母順序排列的語言。
另外現任李約瑟研究所所長古克禮轉述了李約瑟臨終前的觀點:「李約瑟先生透過他多年來對中國以及中國人的了解,他確信中國能夠再度崛起,一個擁有如此偉大的文化的國家,一個擁有如此偉大的人民的國家,必將對世界文明再次做出偉大貢獻。」

評價[編輯]

李約瑟難題引發了關於中國為何被西方社會的科學和技術超越的爭論。但是,該難題本身的前提就有疑問,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並未高於西方[2],特別是科學,中國沒有產生邏輯化的、系統的科學體系,只有零散的科學知識,偏重技術,缺乏理論研究。愛因斯坦就明確表示,由於中國既沒有產生形式邏輯也沒有產生實驗方法,中國是不可能產生科學的。[3]一些中國學者也指出,李約瑟對中國的科學技術過度拔高。[4]
他的主要研究集中於衡量儒家道家在中國科技發現中的影響,並通過描述中國科技的傳播者(diffusionist)過程,以強調中國科技發展為何與西方的可感知性獨立性創造思維漸行漸遠。
李約瑟的研究遭到一些學者的批評[4],包括對他就中國科技成就的強烈傾向,和強調中國對於世界創造的重要貢獻[5]。李約瑟的合作者之一,南森·席文Nathan Sivin)在讚賞李約瑟的不朽貢獻的同時,也主張李約瑟難題是一個反事實假設——它不可能有合適答案:「這個問題很糾結——為什麼中國在工業革命時期不能擊敗歐洲列強?這個問題類似於去問:為何你的名字不能出現在今天報紙的第三頁?」[6]然而,席文的批判也可被歷史研究方法論所否定,因為他的爭論會排除了所有歷史原因性討論。席文的邏輯是一旦歷史事件的原因沒有發生,那麼這個原因就是反事實的,因此就判定其不是有效答案。物理學家吳大猷說:「我國有些人士以為科學『我國自古有之』,看了英人李約瑟大著《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而大喜,蓋其列舉許多技術發明,有早於西歐數世紀的,足證超於西歐也。然細讀該書,則甚易見我國的發明,多系技術性、觀察性、紀錄性、個別性,而……弱於抽象的、邏輯的、分析的、演繹的科學系統。……一般言之,我們民族的傳統,是偏重實用的。我們有發明、有技術,而沒有科學。」[7]
李約瑟對於儒家和道家的譴責,被許多學者[誰?]爭議為是早期中國共產主義者對其他競爭思想體系的簡單反映[8]。一個關於李約瑟難題的普遍但存在爭議的解釋[9]是中國沒有類似字母表的普及事物,其導致諸多結果:活字印刷術無法獲得應有的推廣;沒有字母表的中國普遍存在較低的文化普及率及閱讀書寫能力[10]印刷品的成本高昂。比如,1725年,清朝政府整理25萬活動字體才製作出64典的《古今圖書集成》。但是這個解釋很快遭到質疑:為什麼西方國家仍然戰勝了一些擁有字母表(比如伊斯蘭教阿拉伯字母)的國家。
李約瑟的政治主張被許多學者[誰?]視為異端,他在科技等方面的研究則基於基督教社會主義的理想形式。1952年,李約瑟作為一個觀察員參加了韓戰,在他的報告中,他支持中國共產黨人:關於美軍在朝鮮戰場中使用細菌戰的指控[11]。李約瑟的傳記作者西蒙·溫徹斯特評價道:「李約瑟理智地愛著共產主義,然而共產黨的間諜人員卻無情地欺騙了他。」[12]溫徹斯特也指出,因為李約瑟的政治譴責,他直到1970年代才從美國政府的黑名單中移出。

榮譽[編輯]

1983年,李約瑟博士主持撰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獲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宋應昇[編輯]

宋應昇(1578年—1646年),字元孔明朝官員。江西省南昌府奉新縣北鄉人。

生平[編輯]

宋國霖四子,母親魏氏,弟弟是宋應星。是明代尚書宋景曾孫,宋承慶之孫。少負異材,與弟應星同中萬曆乙卯(1615年)舉人,並登魁選,時號二宋。初(1631年)授浙江桐鄉縣令,補任廣東肇慶府恩平縣令,旋升高涼郡丞(同知),再升廣州知府。所至多惠政,有乃祖莊靖(宋景)風。舊志載,公於崇禎甲申(1644年)聞〔國〕難,悲憤即病,眩三年(1646年)因題二絕以見志,後卒以仰藥,時年六十有九。其從容就義,蓋出於天性使然。公生平學術以忠孝為本,其行事及發為文章,大率不外於此。在朝侃侃有大節,歸休後竟臨難勿苟,視死如歸。非其忠孝鬱積於平昔,烏能自信不疑。如是居家油油,內外無間言。
先是,公祖母顧太孺人,食茶數十載,責志以歿,未蒙旌典。公心惻焉,甫鄉薦(中舉),即率弟應星等,哀請各憲,得旌於朝,亟立坊以慰幽靈。官高涼時,政訟平,公取族譜捐資修刻。凡先賢名輩,嘉言鼓行,獨力闡楊,傳述無遺蘊,亦無溢詞。後之留心家乘者,得有所據,以信今而傳後者,皆公力也。其時宋族自元末〔以〕來經數百載,弘治間庄靖公通籍(中進士)後,又經百載,中間如教諭雪坡公時、柳州〔府〕通判塘季公和慶,皆嘗纂輯家乘,藏諸副墨(寫本),而未付梓。宋氏之有刻譜,蓋自公始。贈尚書琴樂公(迪嘉,景之父)葬盤山,公捐買青龍、白虎二山,以護其塋。庄靖公賜瑩寶台庄墓田。頗為附近居入侵佔,墓門牆亦歲久剝落,公捐費盡新垣墉釐剔田地及山來龍刻畫立石。當時豪猾斂跡,至今祖靈尚賴以安。嗚呼,人本乎祖,公其重篤斯義者歟。公娶余妣、肖妣、鹿妣。丈夫子五:士穎與璜補邑凜,孫濂,邑庫〔生〕。曾孫三俊、三依、瑾,俱由廩貢補教諭。世有哲嗣綿延,其非忠孝之遺德。由此卜之,當更有象賢克肖充大門閭,崛起以拔公者矣。公著有《方玉堂詩賦文集》行世,葬本邑法城鄉曾家山,崇祀府、縣鄉賢祠。

兒子[編輯]


天工開物[編輯]


天工開物
Chinese Puddle and Blast Furnace.jpg
《天工開物》冶鐵內容的插圖
全名天工開物
撰者宋應星
國家中國
成書年代1637年(明崇禎十年)
卷數18卷
天工開物》初刊於1637年(明崇禎十年)。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

題解[編輯]


《天工開物》製紙的流程圖
宋應星原是一介考生,六試不第,後感於「士子埋首四書五經,飽食終日卻不知糧米如何而來;身著絲衣,卻不解蠶絲如何飼育織造」,遂不再應試,曾旅遊大江南北,行跡遍及江西、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新疆等地,實地考察,注重實學,從東北捕貂到南海採珠、和闐採玉。宋應星在任分宜縣教諭期間,將他平時所調查研究的農業手工業方面的技術整理成書,在崇禎十年,由其朋友涂紹煃資助出版。
《天工開物》因被認為存在「反清」思想而未被收入四庫全書,因而未能流傳。後來《天工開物》由藏於日本的明朝原版重印刊行中國。
不過其實《天工開物》在中國並沒有失傳,在浙江寧波天一閣一直藏有其初刻本。[來源請求]

體例[編輯]

《天工開物》記載了明朝中葉以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18卷。並附有123幅插圖,描繪了130多項生產技術和工具的名稱、形狀、工序。
  1. 上篇:
    1. 乃粒:關於糧食作物的栽培技術
    2. 乃服衣服原料的來源及加工方法
    3. 彰施:植物染料的染色方法
    4. 粹精穀物的加工過程
    5. 作鹹:介紹六種食鹽的生產方法。
    6. 甘嗜:種植甘蔗、製養蜂的方法。
  2. 中篇:
    1. 陶埏陶瓷的製作
    2. 冶鑄:金屬用品的鑄造及加工
    3. 舟車:船舶、車輛的結構、型式及製作
    4. 錘鍛:用錘鍛方法製作鐵器銅器
    5. 燔石石灰煤炭等的燒製技術。
    6. 膏液:十六種植物油脂的提取方法。
    7. 殺青造紙的五個程序:斬竹漂塘、煮楻足火、蕩料入簾、覆簾壓紙、透火烘乾。
  3. 下篇:
    1. 五金金屬的開採和冶煉
    2. 佳兵弓箭冷兵器,以及火藥、火砲、地雷水雷鳥銃萬人敵(旋轉型火箭彈)等武器的製造方法。
    3. 丹青顏料的製作,對油煙松菸、銀朱(硫化汞)有詳細的描述。
    4. 麹櫱:做的方法。
    5. 珠玉珠寶玉石的來源,如:南海採珠,和闐採玉。

評價[編輯]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被法國漢學家儒蓮稱為「技術百科全書」[1]。它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地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對農業方面的豐富經驗進行了總結,全面反映了工藝技術的成就。書中記述的許多生產技術,一直沿用到近代。

譯本[編輯]

天工開物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
  • 英譯本:
Chinese Technology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ien-kung K'ai-wu Yingxing Song, tr. E-Tu Zen Sun, Shiou-Chuan Sun, Dover Publications ISBN 0-486-29593-1
  • 德譯本:
Erschließung der himmlischen Schätze,Sung Ying-hsing, Konrad Herrmann (Übersetzer) 2004 ISBN 3-86509-133-4

天工開物園[編輯]


天工開物園榨油房

天工開物園內的小溪
為紀念天工開物和宋應星的貢獻,在江西省宜春市溫湯鎮建造了「天工開物園」,園內有根據《天工開物》書中內容建設的各種建築及製作的物件模型。

參考文獻[編輯]

  1. ^ 潘吉星 《天工開物譯註》 導讀 27頁 ISBN 978532547685

研究書目[編輯]

  • 藪內清等著,章熊等譯:《天工開物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