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春花由來


春花製作
當前位置:春花製作
 
 
纏花的基本技法可分為:繞、捻、盤、折、綁 、帶金六項:
 
1. 繞:將絲線纏繞、包裹住剪好的造型紙片和鐵絲上,須整齊規則的絲線排列,將絲線纏繞在紙片上,口訣「鬆、緊、鬆、緊」。
2. 捻:是以手指搓撚之意,將絲線利用食指和拇指相互搓捻,讓絲線緊緊的纏抱在鐵絲上,用來製作鹿角、龜足、禽鳥嘴喙和石榴末端開口等等。
3. 盤:將製作好的單片紙型,利用絲線盤繞來組合成基本造型的技法。
4. 折:利用鑷子將紙片和鐵絲施力轉折或彎曲成需要的造型技法,利用「折」的技法,作出造型。 
5. 綁:將已纏製完成的花朵、葉片等物件,纏綁結合在一起,完成構想的整體造型。
6.帶金:用金色或銀色錫箔紙,用絲線壓纏在花紙片上。
 
纏花的製作流程:
 
1. 繪:在紙板上繪出「弓形」或有人稱「半月形」或「唇形」。
2. 剪:將「弓形」紙片剪下來。
3. 纏:是製作纏花的主要工夫。
4. 組:將所有纏好的紙片組合。
5. 綴:加纏一些色紙、珠飾、半寶石來點綴,最常見的點綴是用金箔紙。 
 
五瓣花操作圖片
操作說明
紙片纏線(背面放置細鐵絲)
加入金箔紙(帶金)
加入金箔紙(帶金)
 
絲線間隔上下纏繞金箔條
 
絲線間隔上下纏繞金箔條
 
呈現點點如星效果
 
纏繞一紙片後接續另一片紙
 
兩片折合後纏綁成一片花瓣
 
連續纏繞10個紙片
 
組合盤成一朵
 
完成一朵五瓣花
 
本頁資料部份取自鄭惠美教授『台灣客家纏花技術調查研究』授權提供!!

春花由來

春花種類
當前位置:春花種類
傳統春仔花
對聯    含意
(婆婆--圓仔花)

一對紅花福祿壽
憶初出閣黛如蛾
如今座上新人敬
媳婦多年喜為婆
 
 
師說
      而贈給婆婆的則是一對紅色福祿龜壽,由一顆石榴一隻鹿 〈財祿)一隻烏龜(長壽)組成,意思是給婆婆添福壽
(母親---桔仔花)
 
吾家有女今出閣
頭插紅花喜心賒
如意新人配成對
吉日良辰桔子花
 
師說
       新娘的母親則是佩戴桔仔花,意為吉祥如意  
(新娘---石榴花)
 
新嫁嬌娘面帶羞
紅榴綠鬢散春桑
檀郎附耳輕聲託
百子千孫默點頭
 
 
師說
       新娘子將佩戴「三石榴」大紅花一對,象徵結婚雙雙對對,石榴內有子,具有早生貴子、多子多孫多吉祥的意思   
(媒婆---百合花)
 
一朵紅花頭上插
情絲繫足亦須脣
姻緣美滿今生訂
好合百年富貴春
 
師說
 
 
       婚禮的重要角色媒人婆則是戴著粉紅色的百合花,象徵百年
當前位置:春花由來






        春仔花由來
        艷紅欲滴的纏花(又稱春仔花),是台灣民間一項特殊的手工藝,也是台灣早期每個新娘在出嫁時頭上必備的髮飾。隨著時代的變遷,新娘的髮飾日漸翻新, 早期細緻典雅的纏花也從新娘的髮上逐漸消失,尤其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與細心、有耐性的纏花手藝,在現代社會中更為稀少。
 
        早期的台灣婦女,將纏花製作作為閒暇之餘的手工藝創作,手巧者甚至把它拿到市集販售,當作一種貼補家用的副業,但為了要降低市場競爭,製作手法由家族承傳,而且只由母傳女而不傳子。
 纏花主要分為「閩南纏花」還有「客家纏花」兩種,因為地域性的不同,各地都各自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以下為不同地區發展狀況的闡述:
 
一 、閩南-春仔花
         纏花被閩南人稱為「春仔花」,通常用在婚嫁喜慶的場合,在婚嫁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春仔花」通常為3公分大小的紅花,婦女把它配戴於頭髮上,春仔花在傳統婚禮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會配戴不同的種類的春仔花,較常見的有龜、百合花、鹿、石榴等基本樣式。大至來說,配戴紅色的春仔花通常是男方的女生家屬;而女方的女生家屬,除了媽媽外則是配戴粉紅色的;婆婆是配戴含有福祿的鹿形或代表福壽的龜形春仔花,新娘的媽媽還有新郎的祖母則是配戴「龜」,嬸嬸及舅媽配戴「五福花」,媒人則配戴「梅花」,而大部分的新娘都配戴「石榴」,含有「多子多孫多福氣」的意思。
        早期的鹿港地區,春仔花用量非常大,許多婦女都加入了生產的行列,因此臺灣中南部地區春仔花的樣式大多為鹿港所製作的型式為主;而鹿港的樣式,又以當地施姓和謝姓家族為主;而春仔花在臺灣北部的樣式比中南部較為豐富,造型也更精緻,直到了工業塑膠花的出現,春仔花才漸漸被取代。
 
二、客家-纏花
         客家纏花是中壢、苗栗和新竹等北部地區的客家人特有的手工技藝,強調華麗的裝飾性,造型更是琳瑯滿目,就連昆蟲、水族等,都是取材的對象,應用的層面也比春仔花更廣,包括婦女的髮飾還有童帽上的裝飾,以及用在佈置空間的吊墜及燈飾,最常見是作為祭祀或典禮中的彩線纏花供品,也就是「供花」。一般來說,「供花」適用於廳堂中作為祭祀或供佛之用;燈飾、吊墜、髮飾等多是屬於婚嫁用品,和新房中需要的其他繡件同樣被列作新娘的嫁妝;而童帽則是幼童在生育禮俗中所戴的小帽。
 
三、金門-吉花
        金門地區將纏花稱為「吉花」,新娘所配戴的稱為「大吉」;金門人喜歡栽種「吉仔」,也就是石榴,因為石榴的色彩紅艷,果實多籽,所以除了外觀及名稱吉祥討喜外,也包含了「多子多孫」的意義。
 
        纏花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製作,製作也必須非常的有細心、耐心,在現代忙碌的社會中,纏花已逐漸失傳,我們應該要繼續傳承這項手工藝,讓人人都能認識與了解,現在的纏花,已經加入了各種不一樣的設計與巧思,嘗試各種大膽的做法,這樣的創新,使春仔花變成各式各樣的造型,例如:項鍊、胸針、擺飾等,並且運用在居家設計與服裝配件等,添增了許多時尚的元素與現代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