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吳全身世簡介道光五年(1825年), 淡水富豪吳全先生、蔡伯玉先生從噶瑪蘭(宜蘭),率領漢人二百人來到花蓮溪口,逆流向上,在花蓮溪西岸,一路步行到現在的吳全村一帶從事開墾荒地

吳全身世簡介
歷史沿革  
 道光五年(1825年), 淡水富豪吳全先生、蔡伯玉先生從噶瑪蘭(宜蘭),率領漢人二百人來到花蓮溪口,逆流向上,在花蓮溪西岸,一路步行到現在的吳全村一帶從事開墾荒地,當時的 木瓜族常出草,為防木瓜族危害,築石堡防禦,一般稱吳全城,因眾人水土不服加上木瓜族猖獗,眾人意志動搖,在吳全不幸病歿後,眾佃即相率歸去,耕地荒蕪城 堡漸圮毀。
 特色
吳全城為一平地聚落,乃漢族先民為防禦蕃害的出草而建的城牆石堡,用石泰和石頭建築;以及先民逃生的地洞約於道光五年(1825)建造,另有一口深井約四十丈,亦為先民所挖的,因村民開闢農園已將石壘圍牆拆除,深井也因危險而於民國八十八年被填平,不復蹤跡。 吳全城遺址內有二座紀念碑分述如下: 賀田組開拓紀念碑 明治卅年 (1899)光緒二十五年 (1899,民前十三年),日人賀田金三郎組織賀田組開墾吳全城種甘蔗,漢人佃農指定採用客家人,日人移民採用北海道農民移民至吳全城創設黑糖部生產紅糖運銷日本大發利市,民國二十九年(1940)日人在吳全城的鹽水港製糖會社辦公室前廣場建立開拓紀念碑紀念吳全及賀田金三郎先後開發吳全城之功績。 賀田組開拓紀念碑全文如下: 「企圖拓荒開發被險山怒濤所阻隔的花蓮港平野者,前有吳全,後有賀田金三郎之兩君,然而由於遭受蕃害與價厲之難關 (或困難苦境),致其偉業竟未能達成。乃由鹽水港製糖會社繼承此大業,並聘請篤農大概幸之助君擔任墾荒開拓大業。邇來移殖內地人 (指日人),並愛撫使彼本島人 (日人專指臺灣之漢人)、高砂族 (指原住民)等而大規模的興起農耕事業,專心意志的用於灌溉排水、施肥驅蟲,尤其最致力於蕃害、惡疾防衛,從此遺寶 (指土地)得逐年而有收穫,終於 ()使萬頃土地之蔗業有薰風吹起波浪之今日,奠定了花蓮港發展之基礎。因此而建立此碑,以稱讚歌頌創業當時之氣魄,以及慰藉罹疫、遇害而殉職者在天之靈,並將其遺績傳留於千古。昭和十五年九月廿四日建立 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 平和國小旁水塔新紀念碑 民國七十七年七月七日,平和國小 (原吳全國小)旁水塔落成,地方人士倡議將吳全城歷史嵌於牆面上,成為一座新紀念碑。 吳全城簡介紀念碑全文如下: 「道光五年,(民前八十七年)淡水富豪吳全先生,自葛瑪蘭 (宜蘭)吳全城史蹟簡介「漢字」碑崁銀於平和國小水塔牆面。率二千八百位漢人東來,登陸花蓮溪河口,逆流至今吳全一帶荒野從事墾荒,時木瓜溪草莽常成群來擾,乃築石壘防禦,俗稱吳全城。 先民初來花蓮,又無醫藥防疫,眾人水土不服,庫厲猖獗,吳全先生不幸病嫂,眾佃即柑率歸去,耕地荒蕪城堡日漸坦毀。 光緒二十五年(民前十三年), 日人賀田金三郎來花組織「賀田組」墾殖會社,吳全城墾地悉由賀田率眾種植甘蔗,創設製糖工廠,生產紅糖銷日,大發利市。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八年抗日勝利, 台灣失土重光,吳全城萬頃沃吳全城遺址附近的老屋射叫欠歸國有,緬懷先民拓殖,奠定開發花蓮縱谷平原之根基,後人飲水思源勒石感念先賢創業維艱,撫慰殉職 功勳,功昭古今,謹此刻石為記言   

參考資料 像霧像雨又像花 


吳全城

吳全城位於今臺灣花蓮縣壽豐鄉平和村,是過去在道光八年(1828年)時,淡水富商吳全與他自宜蘭招募而來的2800名漢人移民所建設的城池,目的是抵禦認為生活領域受到侵犯的泰雅族人之攻擊。該城築城材料就地取材,為溪中的卵石[1]
然而由於水土不服與不堪泰雅族人的出草,經過三年後只開發了數甲的耕地。在吳全病逝後,殘存的移民也遷到其他地方去,城池也因而荒蕪[1]

其他

此地在日治時期日本人賀田金三郎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時再次開發拓墾,招募移民建設賀田移民村,並廣種甘蔗。鹽水港製糖會社接管並直營該地後,為吳全與賀田金三郎立了「開拓紀念碑」[1]。而在二戰之後,該地設有吳全村,直到民國67年(1978年)行政區劃調整,併入平和村中。國立東華大學主校區位於吳全城附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