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9日 星期六

回族身份認同

回族身份認同

回族身份認同是一個關於回回民族身份鑒定和自我認同及歸屬的重要問題。回族這一名稱近代最早來源自民國初年模糊的口號五族共和,而也正是自那時起,回回民族的定義開始存在爭議[1]。之前民間多用「回民」或「回回」一詞泛指中國境內的穆斯林(伊斯蘭教徒)。回族鑒定這一問題通常基於宗教和系譜學(血緣和家族)這兩個角度來進行討論。爭議點主要包括:
  • 回族是以伊斯蘭教進行劃分的。
  • 回族是以中東血統後裔進行劃分的。

宗教

林松等學者認為,伊斯蘭教在回回民族形成的過程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紐帶作用[2],而大部分回族也以伊斯蘭教作為民族向心力[1]。1927年,陳垣在其著作《回回教入中國史略》中也避免提及回族這一有爭議的定義。民國時期的北平伊斯蘭學友會則聲稱「回族」就是「伊斯蘭族」。

非穆斯林回族

宋元時期西來的異族統稱為回回,包括遷居內地的中亞各族與東南沿海來華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猶太人、吉普賽人與天主教徒。民國以前居住在河南的開封猶太人因不吃豬肉,被誤稱為「藍帽回回」[3]。吉普賽人則被稱作羅哩回回,部分阿蘭人基督教徒被稱作綠睛回回

回族改宗者

在現代宗教自由理念的影響下,回族中也存在一批佛教徒(如白崇禧之子白先勇[4])與基督教徒。而其中的回族佛教徒更是希望從粟特人回鶻人曾信仰佛教來解釋回族與佛教的關係[5]

血緣

民國時期學者金吉堂則 提出《回教民族說》,認為內地的回教徒已符合構成民族的幾大要素:「血統、生活、語言、宗教」。然而在他隨後的著作《中國回教史研究》中可以看出,他對回 教徒與回族的定義是統一的。中國共產黨曾提出《回回民族問題》,表明應從血緣對回族進行追溯,實行民族平等政策。這一看法一直延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回回民族識別。1957年回民文化協進會編印的《回回民族的歷史和現狀》,則對回族的由來進行了具體的闡述,為建立寧夏回族自治區鋪平了道路[6]

與中亞民族的關係

早期漢族在不了解西方各族,曾對中原以西的各民族均用維吾爾人的古譯名回鶻泛稱。如,維吾爾人被稱為「纏回」或「紅帽回回」,阿拉伯人被稱為「白帽回回」,波斯人被稱為「黑帽回回」。新疆在建省之前朝廷也用「回疆」一詞指代該地域。直至民國初年,五族共和中的「回族」還是包括新疆的所有穆斯林民族。1935年,盛世才政府對新疆各民族展開鑒別,認定了14個民族:漢、滿、蒙、回、維(維吾爾族)、錫(錫伯族)、索(索倫,鄂溫克族)、哈(哈薩克族)、柯(柯爾克孜族)、歸(歸化族,即俄羅斯族),以及三塔加一烏(塔吉克族烏茲別克族)。此時回回已與新疆境內的其他穆斯林民族並列。
部分雲南的回族來源自中亞民族,如航海家鄭和祖先即為元朝時期的中亞移民,色目人貴族賽典赤·贍思丁
如今中亞的東干族來源於同治陝甘回變後西遷的中國穆斯林,他們也多自稱回族並仍對中國伊斯蘭文化擁有認同感[1]

歸為回族的非中東裔穆斯林

  • 海南的回輝人是東南亞占人馬來人的後裔,
  • 藏區的藏回,一部分是改宗皈依伊斯蘭教的藏族(古格人),一部分是中東後裔。但一些人民族鑒定為回族,一些人則鑒定為藏族。

否認存在

穆斯林學者黃鎮磐在清末[7]即提出了「回以名教,非以名族也」,認為自唐代起進入中原的大食士兵「早化為同種也久矣,安得指為異族也哉」。中國回教協會創始人白崇禧曾否認有回族存在,認為自己是漢族穆斯林。甘肅回紳郭南浦曾斥責白崇禧有大漢族主義。南京國民政府受其影響極大,1947年第一次國民大會中在孫繩武的提議下,回回代表均以漢族穆斯林身份出席。哲合忍耶派沙溝門宦第八代教主馬震武即因此表示抗議拒絕擔任「內地生活習慣特殊國民代表[8]。現代學者杜磊(Dru C. Gladney)在考察了若干中國大陸回族社區後,指出這些生活差異極大卻統稱回族的群體,是在與政府政策的互動中締造出的,是從帝國到現代民族國家的轉型過程中誕生的[9]。杜磊同時提出應有一個「泛回」的共同體存在[10]

更名

現代民族學者亦有人提議將回回族群更名,以消歧義。如謝世忠則認為回回民族介於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應稱之為「漢語穆斯林」。[11]。李普曼(Jonathan N.Lipman)則提出回族作為中國社會中「熟悉的陌生人」,應當仿照非裔美國人等族群名稱,採取「外裔細分化」將回回民族群體更名為「華夏穆斯林」(Sino-Muslim)[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