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

李經方 伊藤博文 陸奧宗光

李經方[編輯]

-Profile- Jingfang LI.png
李經方(1855年-1934年9月28日),伯行端甫安徽合肥磨店(今屬肥東縣)人。經方為李鴻章姪子,後過繼鴻章為子,長期任李鴻章祕書翻譯等職。甲午戰爭後隨鴻章赴日本山口縣赤馬關議和,1895年4月13日簽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島澎湖群島,同年6月2日,任「割臺專使」的李經方選在基隆外海的日本軍艦上辦理交割主權,避開民怨熾鋒。著有《李襲侯遺集》、《安徽全省鐵路圖說》。

生平[編輯]

李經方原為李鴻章六弟李昭慶之子。同治元年(1862年),李鴻章年過四十仍膝下無子,故李昭慶將李經方過繼給李鴻章,李鴻章稱之為「大兒」。岳父張集馨
光緒三年(1877年),李經方與李經述天津直隸總督衙門讀書,以洪汝奎為師。
光緒十六年(1890年),任駐日本公使
光緒二十年 ( 1894年 ),中日黃海海戰 (大東溝海戰) 爆發,李經方返國。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經方協同父親李鴻章赴日,代表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為「交割臺灣全權大臣」,6月2日偕同翻譯盧永銘、陶大均在基隆三貂角外海的日本輪船「西京丸號」上,與日本政府派任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海軍大將簽署《交接臺灣文據》。文件規定:「『臺灣全島、澎湖列島之各海口及各府縣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屬公物件』,全部交給日本。」樺山曾問經方「為何不上岸簽署」,經方表示「臺灣人非常憤慨,怕被暗殺」。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任清廷商約大臣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出任使大臣。
宣統三年(1911年)調任郵傳部左侍郎,在與洋人極力爭取後,由李經方兼任中國第一任郵政總局局長。
清朝滅亡後,晚年轉向實業,1933年立下遺囑,明定遺產分配方案,在合肥巢縣六安州、霍山都有大量房地產,1934年去世。
前任:
黎庶昌
出使日本國欽差大臣
1890年-1891年
繼任:
汪鳳藻
前任:
汪鳳藻
出使日本國欽差大臣
1892年
繼任:
汪鳳藻

伊藤博文[編輯]

伊藤博文
Itō Hirobumi.jpg
第1、5、7、10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
任期
1885年12月22日-1888年4月30日
君主明治天皇
前任三條實美太政大臣
繼任黑田清隆
任期
1892年8月8日-1896年4月30日
君主明治天皇
前任松方正義
繼任松方正義(二任)
任期
1898年1月12日-1898年6月30日
君主明治天皇
前任松方正義(二任)
繼任大隈重信
任期
1900年10月19日-1901年5月10日
君主明治天皇
前任山縣有朋(二任)
繼任桂太郎
個人資料
出生1841年10月16日
 日本長州藩(今山口縣
逝世1909年10月26日(68歲)
 大清帝國吉林省哈爾濱火車站
國籍 日本
政黨立憲政友會
簽名伊藤博文的簽名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伊藤 博文
假名いとう ひろぶみ
平文式羅馬字Itō Hirobumi
伊藤博文(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日本近代政治家,首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明治維新元老

生平[編輯]

幼名利助,字俊輔,號春畝、滄浪閣主人,本姓林氏。林氏是太祖出於日本第7代君主孝靈天皇之苗裔,越智宿禰河野氏之支流。1841年10月16日(天保12年9月2日)出生於日本國周防州熊毛郡束荷村字野尻(今日本山口縣光市束荷字野尻),為山村的貧農林十藏的嫡子。母親是秋山長左衛門的長女,名琴子。他的父親林十藏長州藩中間(武士與農民中間的身分)水井武兵衛收為養子而改名為水井十蔵。而水井武兵衛又被長州藩足輕(下級武士的身分)伊藤彌右衛門收為養子而改名為伊藤直右衛門。因此水井十藏再改名為伊藤十藏。並被選為繼承人,嫡子林利助遂繼姓伊藤,並繼承於足輕的家。
早年曾入吉田松陰創辦的松下村塾學習,並與井上馨等人一起秘密經中國前往英國,進入倫敦大學學院學習。導師亞歷山大·威廉·威廉姆遜。(參見「長州五傑」)
在英期間,得知英國戰艦炮轟薩摩藩,於是回到日本,回國後發現長州藩也被炮轟了,即加入長州藩軍隊,反對幕府統治,主張「開國進取」。
明治維新成功後,在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細田道一的領導下負責處理外交事務。歷任外國事務局交涉員、判事,兵庫縣知事,會計官權判事,大藏少輔兼民部少輔,工部大輔等職。

擔任相職[編輯]

1885年12月根據他的建議廢除太政官制,實行內閣制,出任首屆內閣總理大臣兼宮內大臣,並開始起草憲法的任務。被譽為「明治憲法之父」。

伊藤博文為樟樹灣隧道親題的「開物成務」四字。
1894年,伊藤博文參與策劃了日本對李氏朝鮮王國的侵略和中日甲午戰爭,戰後與清朝簽訂《馬關條約》。
1898年,戊戌變法時前往北京訪問,面見光緒皇帝康有為,提供改革方針。政變後,參與救援被捕的黃遵憲,並協助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日本。
1900年,領導日本加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鎮壓中國的義和團之亂。創立立憲政友會,自任總裁,開日本兩黨政治的先河。

韓國統監[編輯]

1905年,日本在日本海海戰對馬海峽海戰)獲勝後,伊藤博文被任命為第一任韓國統監,並於1907年迫使大韓帝國簽訂第三次日韓協約,將大韓帝國變為日本的保護國。但是伊藤博文本人反對立刻合併大韓帝國,這與許多參與日本對韓政策參與者的想法並不同。
1909年,日本政府利用日俄戰爭中獲勝的有利形勢,派伊藤博文到哈爾濱俄國財政大臣可可夫切夫商談有關朝鮮半島,以及劃分日俄在中國東北的勢力範圍等事宜。
1909年10月26日上午9時整,伊藤博文乘坐的專列抵達哈爾濱火車站,可可夫切夫上車迎接。約20分鐘後,伊藤博文在可可夫切夫陪同下,開始檢閱歡迎隊伍。9時30分,朝鮮愛國主義者安重根站在俄國儀仗隊後面,當伊藤博文走到俄國儀仗隊前,距安重根10步左右時,安重根穿過俄國軍人空隙,衝過儀仗隊,相距伊藤博文五步之遙,拔出手槍對準伊藤博文連發三槍。三發子彈命中伊藤博文的胸部、腹部,伊藤博文撲倒在地。隨行醫生迅速把伊藤博文抬到車上搶救,20分鐘後,伊藤博文宣告不治而亡。[1]
去世後,在日比谷公園舉行國葬。同時,反對立刻合併朝鮮半島的伊藤博文身亡後,導致主張立刻日韓合併的一派成為日本對韓政策的主導者。

歷任職務[編輯]


C號一千圓紙幣(1963年-1986年發行)
  • 內閣總理大臣
    • 第1屆內閣總理大臣(1885年12月22日 - 1888年4月30日)
    • 第5屆內閣總理大臣(1892年8月8日 - 1896年8月31日)
    • 第7屆內閣總理大臣(1898年1月12日 - 1898年6月30日)
    • 第10屆內閣總理大臣(1900年10月19日 - 1901年5月10日)
  • 樞密院議長
    • 第1屆樞密院議長(1888年4月30日 - 1889年10月30日)
    • 第3屆樞密院議長(1891年6月1日 - 1892年8月8日)
    • 第8屆樞密院議長(1903年7月13日 - 1905年12月21日)
    • 第10屆樞密院議長(1909年6月14日 - 1909年10月26日)

紀念陸奧宗光與伊藤博文的銅像設立於下關:兩人代表日本簽署了馬關條約。
  • 貴族院議長
    • 第1屆貴族院議長(1890年10月24日 - 1891年7月21日)
  • 朝鮮統監
    • 第一任朝鮮統監(1906年 - 1909年)

爵位[編輯]

世系[編輯]

  • 林氏(伊藤氏) 伊藤博文是本姓林氏。林氏是太祖出於日本的第7代君主孝靈天皇之苗裔,越智宿禰河野氏之支流。家紋是元來「折敷之內三文字」,他是伊藤改姓以後相用「上方藤」矣。
 ∴
林通起(淡路守)
 ┃
 ┣━━━┳━━━┳━━━━━━━━━━┳━━━┳━━━━┳━━━┳━━━┓
 ┃     ┃     ┃         ┃   ┃    ┃   ┃     ┃
林通元 林通代 林通重(孫右衛門) 林通好 林通定 林通形 林通永 林通季
         ┃
         ┃
         ┃
        林信勝(孫三郎)
         ┃
         ┃
         ┃
       林信吉(孫右衛門)
         ┃
 ┏━━━┳━━━┻━┳━━━━━┓
 ┃     ┃        ┃     ┃
林信顕 林作左衛門 林惣十郎 林又左衛門
 ┃              ┃
 ┃              ┃
 ┃              ┃
林信久(半六)        林源蔵
 ┃              ┃
 ┣━━━━━┓               ┃
 ┃        ┃         ┃
林惣左衛門 林平治兵衛    林与一右衛門
       ┃         ┃
 ┏━━━━━┻━━┓      ┣━━━┓
 ┃        ┃      ┃   ┃
林利八郎(半六) 林利右衛門 林増蔵 林助左衛門
                    ┃本家林利八郎為養子
      ┏━━━━┳━━━━━━━━━┫
      ┃    ┃        ┃
     伊藤十蔵 女子(林新兵衛妻) 女子(守田直吉妻)
      ┃
      ┃
      ┃
     伊藤博文
      ┃
 ┏━━━━╋━━━━┳━━━━━┳━━┓
 ┃       ┃      ┃        ┃  ┃
伊藤博邦 木田文吉 伊藤眞一 生子 朝子
 ┃
 ┣━━━━┳━━━━┳━━━━┳━━━━━┳━━━━━┳━━━━┳━━━━┳━━━━┳━━━━┳━━━━┳━━┳━━┓
 ┃      ┃    ┃    ┃     ┃     ┃      ┃    ┃      ┃    ┃    ┃  ┃  ┃
伊藤博精 清水博春 伊藤博通 伊藤博約 伊藤博忠 伊藤博臣 林博則 伊藤博経 伊藤博孝 伊藤博英 琴子 愛子 十四子
 ┃
 ┣━━━━┳━━┳━━┳━━┳━━┓
 ┃     ┃  ┃  ┃  ┃  ┃
伊藤博雅 邦子 雪子 文子 典子 久子
 ┃
 ┣━━━━┓
 ┃      ┃
伊藤智明 八重子
 ∴
伊藤弥右衛門
 ┃
伊藤直右衛門(水井武兵衛)
 ┃
伊藤十蔵(林十蔵)
 ┃
伊藤博文(林利助)

陸奧宗光[編輯]



陸奧宗光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陸奥 宗光
假名むつ むねみつ
平文式羅馬字Mutsu Munemitsu
陸奧宗光(1844年8月20日-1897年8月24日)是日本明治時代的政治家和外交官。有剃刀大臣(カミソリ大臣)的外號,正二位・勲一等・伯爵。家紋是仙台牡丹。

簡介[編輯]

陸奧生於紀州和歌山藩,原名「陽之助」。於明治維新前加入神戶的海軍學校(由當時的幕臣勝海舟擔任校長,坂本龍馬擔任塾頭)。後學校解散,追隨龍馬加入海援隊,成為其主要助手之一。在財務、外交均有專長。
1877年,西鄉隆盛發動西南事變。陸奧於1878年被控告企圖與事變之亂黨串謀(土佐立志社事件),被監禁五年。在獄中,他翻譯了英國哲學家傑里米·邊沁有關功利主義的著作。
出獄後,陸奧接受伊藤博文的建議,到訪問。返回日本後,他進入外務省工作。1888年,他擔任日本駐美全權公使,兼任墨西哥外交大使。

紀念陸奧宗光與伊藤博文的銅像設立於下關:兩人代表日本簽署了馬關條約。
1890至1892年,他先後擔當山縣有朋松方正義內閣的農業大臣。1892至1896年,他出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之第二內閣成員和外交大臣。1894年,他負責與英國簽署日英通商航海條約,成功廢除了西方國家在德川幕府時期對日本所訂下的不平等條約治外法權中日甲午戰爭時,他在日本的外交政策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主張與中國一戰,史稱「陸奧外交」。1895年4月,他與伊藤作為日方代表,與中國政府簽署馬關條約
他在1892年開始撰寫關於他的個人外交回憶錄,稱為《蹇蹇録》(けんけんろく),並解釋他的意見與行動,尤其是關於甲午戰爭以及馬關條約之問題(包括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此書之內容在1929年才被公開,是探討日本於明治時代之外交的重要著作。
1897年,因肺結核家中逝世。

家族[編輯]


陸奧亮子(1888年、亮子33歳時的相片)
    • 陸奧蓮子
    • 陸奧亮子:繼室,有「鹿鳴館の華(花)」、「在米公使館の華」的外號。
  • 子女
    • 陸奧廣吉(長男、外交官。1942年沒。)
    • 艾瑟爾,廣吉之妻,英國
      • イアン陽之助(広吉長男。インタナショナル映畫社長。2002年に95歳沒。妻に元NHKアナウンサーの壽賀、92歳で結婚した祥子など)
    • 古河潤吉(次男、古河市兵衛養子、1870年生、1905年沒)
    • 陸奧清子(長女、1871年生、1893年沒)
    • 陸奧冬子(次女、1873年生、1904年沒)
宗光の4人の子のうち、広吉を除く3人は未婚のまま沒したため、広吉の子の陽之助が宗光の唯一の孫であ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