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渤海國(698年—926年)是一個由居住於今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靺鞨族人建立的君主制國家,曾管轄今東北地區東部、朝鮮半島北部以及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被中國史學家稱為「海東盛國」。

渤海國[編輯]

渤海國
渤海
 

 
698年-926年 

 

 
渤海國位置圖
渤海國
首都東牟山(698-742)
中京(742-756)
上京(756-785)
東京(785-793)
上京(793-926)
常用語言高句麗語
靺鞨語
主要宗教佛教儒教道教薩滿教
政體君主制
國王
- 698 - 719大祚榮
- 719 - 737大武藝
- 737 - 793大欽茂
- 818 - 830大仁秀
- 906 - 926大諲譔
歷史時期古代
 - 建立698年
 - 上京陷落926年1月14日
渤海國
中文名稱
正體震  渤海
簡體震  渤海
韓文名稱
諺文진  발해
韓文漢字震  渤海
文觀部式Jin  Balhae
馬賴式Chin  Parhae
俄語名稱
俄語名稱Бохай / Пархэ
渤海國(698年—926年)是一個由居住於今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靺鞨族人建立的君主制國家,曾管轄今東北地區東部、朝鮮半島北部以及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被中國史學家稱為「海東盛國」。
最早記載勿吉粟末部的史書是《魏書》卷100《勿吉傳》。當時的靺鞨剛從北方遷移至粟末江流域,與當時的南扶余人的君主制國家—高句麗(前37—668年)因爭奪土地逐漸產生衝突,至晚在公元471年-476年以前,粟末部已與高句麗連年征戰。至隋朝初年,粟末靺鞨在與高句麗的戰爭中逐漸處於劣勢,因此粟末靺鞨人大多臣服於高句麗。
696年營州之亂後,698年,粟末靺鞨酋長大祚榮趁機逃亡到高句麗故地之北(牡丹江流域)建立起「高麗國」或「震國」,762年,君主開始被唐朝冊封為「渤海國王」。其人民主要是靺鞨人。926年高麗國被遼朝(契丹)所滅後,其北部絕大部分領土被遼朝吞併,以其地為東丹國;一部分南部領土則被高麗吞併。
統治領土在極盛時包括今嫩江—松花江河道一線以南的黑龍江省部分地區、吉林省大部、遼寧省濱海邊疆區的南半部以及朝鮮半島北部。

國名考[編輯]

渤海國初名「振」(震),為大祚榮襲其父的大唐封爵「震國公」。而關於「震」的含義說法不一,比較通行的看法是認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大祚榮更是熟知漢文經史,因此以地處東方而以震為國號[1][2]。朝鮮學者朴時亨所著渤海史則認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3]

歷史[編輯]

現藏於日本大原美術館的渤海國咸和四年銘佛龕

建國[編輯]

據《舊唐書》記載,在唐與高句麗的戰爭最終使高句麗滅亡之後,唐朝控制了今嫩江—松花江一線以南的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的大同江以北的土地,而新羅則控制了朝鮮半島的大同江以南的土地。高句麗遺民紛紛反唐,復興高句麗。696年5月12日,契丹夷離堇松漠都督李盡忠(契丹人)反唐,佔領營州(今遼寧朝陽),斬殺營州都督趙文翽,當時居住在營州的粟末靺鞨人首領、原高句麗將領乞乞仲象乞四比羽參加了反叛。武則天派出左鷹揚衛將軍曹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等二十八將出塞征討,並以春官尚書、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統籌全局。8月28日,唐軍在在黃獐谷(今河北遷安東北西硤石谷內)遭遇了李盡忠的埋伏,全軍覆滅。9月,武則天派出第二支平叛大軍10萬人,右武威衛大將軍武攸宜,充清邊道行軍大總管,右拾遺陳子昂為幕。戰事僵持之下,李盡忠病逝,繼任者孫萬榮繼續率領各部反唐聯軍,派別將繞道迂迴唐軍身後,攻陷冀州瀛州,令唐軍恐補給線被切斷而後撤潰敗。697年,武則天以夏官尚書王孝傑為清邊道行軍總管,羽林衛將軍蘇宏暉為副,率軍17萬討伐深入河北冀州的契丹。697年3月12日,王孝傑、蘇宏暉進入東硤石谷(今河北唐山附近)遭遇契丹軍,唐軍全軍覆沒,王孝傑跳崖而死。武則天第四次派出以右金吾衛大將軍、神兵道行軍大總管武懿宗,右豹韜衛將軍何迦密統帥二十萬大軍平叛,頓時塞外各部的反唐聯合陣線瓦解,突厥人和奚人向大唐投誠並反戈一擊攻打孫萬榮的契丹軍。孫萬榮大敗,走投無路之下,於697年6月被其奴僕殺死,契丹之亂平定。武則天為安定東北邊疆局勢,在對契丹實行武力圍剿的同時,對參加反唐的粟末靺鞨採用招撫政策,於698年封粟末靺鞨首領乞四比羽為許國公、乞乞仲象為震國公。乞乞仲象率部向東逃亡中病故。乞乞仲象之子大祚榮代父率所部繼續逃亡至東牟山,降唐的契丹大將李楷固追擊粟末靺鞨人至天門嶺,被大祚榮擊敗,大祚榮藉此於在粟末靺鞨與高句麗故地的忽汗州敖東城建國稱王,以朝廷封其父為震國公之「震國」作國號,自稱震國王(亦作「[4]),都舊國(今吉林省敦化市敖東城),史稱「震國」或「高麗國」。以忽汗州(號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省寧安市西南東京城)為上京,史稱「渤海國」[5]

與唐朝的關係[編輯]

渤海國第二任君主大武藝(在位時間719-737年)雖然對內採用自己的年號,但與唐朝交往時仍然奉唐朝為宗主國。由於渤海國受到唐朝,新羅黑水靺鞨的包圍,大武藝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積極主動與中原發展關係,按唐制建立政治、經濟,文化制度,使用漢字。
雖然渤海國侵擾過大唐的邊疆和沿海,如732年大武藝派將軍張文休率領水軍跨渤海灣進攻唐朝登州山東蓬萊),殺死登州刺史韋俊[6]。但總的來說,渤海國與中原可視為「車書本一家」。唐朝著名詩人溫庭筠再送渤海國王子回國時曾贈詩:《送渤海王子歸國》:「疆里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渤海國有向唐朝進貢的義務,史載渤海向唐朝進貢凡140餘次。762年,唐代宗冊封大欽茂渤海國王,唐朝正式將渤海國由羈縻州府(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郡王)升為屬國

與日本的外交[編輯]

渤海國第二任君主大武藝曾在728年派使團到日本以遏制新羅。靺鞨國一直與日本維持著很好的外交和商貿關係。靺鞨國曾34次派使團到日本。日本也曾13次派使團到靺鞨。[7]

朝鮮半島上的擴張[編輯]

渤海國第三代君主大欽茂(在位時間737-793年)大大擴展了渤海的疆土北到松花江,西到遼東半島。在他在位期間,渤海與新羅建立起了穩固的貿易關係。755年,大欽茂定都位於牡丹江鏡泊湖附近的上京龍泉府,以加強對靺鞨國諸靺鞨人民的管理。大欽茂還仿效唐的國子監建立了胄子監
渤海國第十代君主大仁秀(在位時間818-839年),在位期間,渤海國的領土已包括朝鮮半島北部,以及今天嫩江—松花江一線以南的中國東北部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南部,靺鞨國的壯大迫使新羅在與渤海的邊境上修建圍牆增加駐兵。

滅亡[編輯]

渤海的滅亡是由於大契丹國的興起,對渤海發動進攻。926年契丹滅了渤海後,先是建立起了東丹國,契丹太子耶律倍任東丹國人皇王,不過以貴族為首的渤海人民大張旗鼓亡命高麗,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東丹的東平郡為遼國南京(今遼寧遼陽北),強行自天福城徙東丹人民充實東平郡,天福城遂空。天顯五年(930年),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後唐,東丹國名存實亡。東丹國滅亡以後,渤海人多次嘗試復興渤海國,但全部失敗,大部分渤海人被強制遷移到遼國境內其他州。
渤海滅亡後,許多渤海人民在渤海故地進行了復國運動,並建立起了後渤海定安國興遼國等國家。但這些國家最終都被契丹所滅。
934年,渤海國末代王弟大某,聯合南海府烈氏追擊渤海國世子大光顯。大光顯率部民數萬逃亡高麗。936年東丹國被兼并,同年烈氏一族的烈萬華從南海府遷居鴨緑府。938年,烈萬華建立定安國
後渤海國滅亡後,一部分渤海人逃到高麗,留在高麗的渤海貴族後裔將姓改為「太」。

政治[編輯]

中央統治機構[編輯]

渤海國政治體制仿唐而建,同唐一樣實行「一準乎禮」的方針,可毒夫(又稱聖王、基下)為國家元首,下設宣詔、中台、政堂三省以及忠、仁、義、智、禮、信六部[8]

三省[編輯]

宣詔省
相當於唐的門下省,審議由中台省提出的政令。長官為正二品的左相,其下設左平章政事,屬官稱為侍中。
中台省
相當於唐的中書省,負責起草、修訂政令。長官為正二品的右相,其下設右平章政事,屬官稱為內史。
政堂省
相當於唐的尚書省,作為政府的首腦部門,負責執行政令。長官為大內相,品級在正二品之上。另外配置作為助手的左右司政,地位在左右平章事之下。屬官有左右二允,下設六部。

六部[編輯]

忠部
相當於唐的吏部,負責文官的採用、考核、封賞等
仁部
相當於唐的戶部,負責土地、稅收等
義部
相當於唐的禮部,負責儀禮、祭祀、科舉等
智部
相當於唐的兵部,負責武官人事、地圖繪製、車馬武器的管理等
禮部
相當於唐的刑部,負責司法、刑獄、審復等
信部
相當於唐的工部,負責交通、水利、建築以及建築師的人事。

中正台
相當於唐的御史台,負責糾劾官員。長官稱大中正,相當於唐朝的御史大夫
殿中寺
相當於唐的殿中省,負責王室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管理。長官稱大令,相當於唐朝的殿中監,品級為從三品。
宗屬寺
相當於唐的宗正寺
文籍院
相當於唐的翰林院
太常寺
司賓寺
相當於唐的鴻臚寺
大農寺
相當於唐的司農寺
司蔵寺
相當於唐的太府寺
司膳寺
相當於唐的光祿寺
冑子監
相當於唐的國子監

地方統治機構[編輯]

渤海國區劃圖
渤海國分為五京,15府,62州。渤海國在全國五個重要城市設立「五京」,他們分別是:
其它府名有:

民族[編輯]

傳統觀點認為在內的構成國人民的高麗族為主體,大祚榮出自仍然留守故地的聯合原伯咄安車骨拂涅白山等四部靺鞨人建立渤海國,而粟末靺鞨與高句麗人所佔比例皆不大。[9]

語言[編輯]

渤海使用的語言情況尚不明瞭,可能使用渤海語。書面使用漢文

姓氏[編輯]

渤海國姓氏,除王族大氏而外,還有等右姓,以及幾與漢族姓氏相通的所謂庶姓。從渤海民族姓氏構成及其發展演變過程可以看出,渤海是一個多元性民族,渤海姓氏,是渤海接受中原文化,渤海民俗文化漢化後在姓氏文化上的反映。渤海姓氏文化同中原一樣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對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曾產生過重要影響。

渤海大氏[編輯]

大氏移居中原的印記,可以從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內至今仍存在的大家窪鎮看出來。

渤海高氏[編輯]

高氏是繼王室之後的第一大姓,其族人有不少在唐朝政府做官。[10]有學者認為渤海右大姓高氏為高句麗王族[11]

經濟[編輯]

交通[編輯]

文化[編輯]

文字[編輯]

渤海國究竟有無自己的文字,目前尚無定論[12]。但學術界主要觀點有如下兩種:
  • 一是認為渤海國沒有自己的文字,渤海遺址中所見的奇詭難識字並非是渤海人所獨創的字,其中有些是漢字的變體。還有一些當為邊疆少數民族在學習中原先進文化過程中所造成的錯誤,並非有意而為之。而一小部分可能是類似物勒工名一樣工匠的特有符號[13]
  • 二是認為渤海國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為了表達自己的國民想法以及一些固有的名詞,根據本民族語言的特有發音,創制了本民族的文字[14]

教育制度[編輯]

對外關係[編輯]

與唐的關係[編輯]

渤海國初名「振」(震),為大祚榮襲其父的大唐封爵「震國公」[5]。而關於「震」的含義說法不一,比較通行的看法是認為取自周易震卦卦名[5][15],有人分析粟末靺鞨自隋朝就受到儒家文化影響很深,大祚榮更是熟知漢文經史,因此以地處東方而以震為國號[16][17]。一些朝鮮學者則認為「震」是威震四方之意[18],但武則天封「震國公」用威震四方之意幾乎不可能[5]。也有學者指出應該與乞四比羽被唐朝封為許國公一起考慮,並認為從音韻學上來說,「許」「震」可能為「靺鞨「的別稱「肅慎」的諧音[19]
「渤海國」名則來自於唐朝的「渤海郡王」封號。以「渤海」為封號,有人認為「渤海」是「靺鞨」的音近變音[20]

與日本的關係[編輯]

713年,居住在中國東北地方的靺鞨人建立渤海國,為對抗唐朝和新羅,在727年遣使到日本,要求建立邦交關係。日本出於牽制新羅的戰略也希望與其和好,於是雙方正式使節往來不斷。8世紀中期以後,渤海國與唐朝的關係好轉,因而渤海國對日關係開始轉向以貿易為主,其關係一直持續到926年渤海國被遼國所滅為止。[21]

與新羅的關係[編輯]

與黒水靺鞨的關係[編輯]

與突厥的關係[編輯]

與契丹的關係[編輯]

與回紇的關係[編輯]

渤海史主要年表[編輯]

  • 671年:唐、新羅戰爭開始。
  • 697年:由於契丹反唐之亂,粟末靺鞨族東遷至高句麗故地並與其移民雜處。
  • 698年:大祚榮建立震國。
  • 713年:震國改名渤海(大祚榮接受唐朝的冊封,獲「渤海郡王」的封號,並領忽汗州都督)。
  • 719年:大祚榮去世,大武藝即位,開始私下在渤海使用自己的年號
  • 726年:大武藝之弟大門藝流亡唐朝。
  • 727年:派遣高仁義出使至日本(參見渤海遣日使)。
  • 728年:日本向渤海遣使答謝(參見遣渤海使)。
  • 732年:張文休率領水軍攻佔唐朝登州府(山東蓬萊),殺害刺史韋俊。右領軍將軍葛福順唐玄宗聖旨率兵征討。
  • 733年:新羅奉唐之命而試攻擊渤海,由於大雪沒能成功。
  • 738年:大武藝去世,大欽茂即位。
  • 759年:日本聯絡渤海,準備合力征伐新羅(參見遣新羅使遣渤海使)。
  • 762年:大欽茂獲得唐朝「渤海國王」的封號。
  • 812年:新羅向渤海派遣使臣。
  • 926年:被契丹人滅亡。

歷代君主[編輯]

  1. 高王 大祚榮(698年 - 718年)─由於在他開始獲封郡王,所以朝鮮史學界普遍認為他才是渤海國的始祖。
  2. 武王 大武藝(718年 - 737年)
  3. 文王 大欽茂(737年 - 793年)
  4. 大元義(793年 - 794年)
  5. 成王 大華璵(794年)
  6. 康王 大嵩璘(794年 - 808年)
  7. 定王 大元瑜(808年 - 812年)
  8. 僖王 大言義(812年 - 817年?)
  9. 簡王 大明忠(817年? - 818年?)
  10. 宣王 大仁秀(818年? - 830年)
  11. 大彝震(830年 - 857年)
  12. 大虔晃(857年 - 871年)
  13. 大玄錫(871年 - 895年)
  14. 大瑋瑎(895年 - 907年?)
  15. 大諲譔(907年? - 926年)

後繼政權[編輯]

  • 稱王的政權
    • 定安國 938年-1003年
    • 兀惹(烏舍城渤海) 981年-996年之後
    • 日本學者日野開三郎在其著述《定安國考》中描述的後渤海
  • 其他渤海國遺民所建立政權

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的現歷史定位[編輯]

渤海國關係演化圖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Wikisource-logo.svg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
正史二十四史」為根據,高句麗史和渤海國史同時是朝鮮歷史和東北史的一部分。
一多數歷史學者認為渤海國是一個由高麗民族組成的國家,渤海國王室雖然沒有漢化,但是受到中原及中亞深厚的影響;因此渤海國歷史屬於朝鮮古代歷史的一部份。 朝韓的歷史學者根據史書認為渤海國與高句麗存在繼承關係,日本一些學者也持這種觀點。對於究竟有多少渤海人亡命並不同文的新羅國的爭議,有觀點根據今天韓國的姓氏中很少渤海姓氏認為融入者。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九下》上說大祚榮是粟末靺鞨的酋長,粟末靺鞨是從高句麗分離出來的。《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九》上說粟末靺鞨的大祚榮,出生於高句麗。無論是哪種情況,渤海國與高句麗存在某種承接關係,原高句麗的大部被大祚榮佔領下來建立了渤海國,926年渤海國被契丹遼國征服,被征服前後大量渤海王族貴族和人民逃命到稱繼承高句麗的高麗王朝,高麗進行恢復高句麗舊地的北伐政策,收回到鴨緑江南岸。《金史·本紀第一世紀》載「金之始祖諱函普,初從高麗來,年已六十餘矣。」,記載金始祖的函普有可能是高句麗人,或在高句麗生活過。《金史·太祖本紀》載:1114年十月完顏阿骨打「招諭渤海人曰:「女真、渤海本同一家」」。1114年到1117年間據《金史》載黑水靺鞨(即女真)佔鴨緑江以北的渤海舊地。阿骨打建國時最重要的軍師楊朴。女真金國登用被遼國俘虜的原渤海貴族,地位在契丹人和漢人之上。《金史》中姓「大」這個渤海國國姓的人有不少:海陵王完顏亮的母親姓「大」、大、大懷貞和大興國。這都是被拉到中原的原渤海貴族(即白山靺鞨),後又併入女真金國的直接證據[22]。渤海國及其繼承的高句麗不是漢族史,「祚榮驍勇善用兵,靺鞨之衆及高麗餘燼,稍稍歸之。聖曆中,自立爲振國王,遣使通於突厥。其地在營州之東二千里,南與新羅相接。越熹靺鞨東北至黑水靺鞨,地方二千里,編戶十餘萬,勝兵數萬人。風俗瑟高麗及契丹同,頗有文字及書記。」[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