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台灣歷史年表

臺灣歷史系列
臺灣歷史系列條目
史前時期
1624之前
荷治時期
1624–1662
西治時期
1626–1642
明鄭時期
1661–1683
清治時期
1683–1895
臺灣民主國
1895
日治時期
1895–1945
中華民國時期
1945迄今
其他臺灣系列
Taiwan-icon.svg臺灣主題首頁
這是和臺灣歷史有關的年表
台灣歷史簡表:
時期時代
台灣史前時期1624年以前
台灣荷西殖民時期1624年—1662年
大肚王國 ? (但1638年已成立,參見註釋1)-1732年
明鄭時期1662年—1683年
台灣清治時期1684年—1895年
台灣民主國1895年
台灣日治時期1895年—1945年
中華民國時期 (參見兩岸關係台灣問題1945年迄今


史前時代─16世紀[編輯]

17世紀[編輯]

  • 1602年:日本倭寇以「東番」(台灣)為巢穴,明朝政府派沈有容討伐。
  • 1604年:
    • 7月12日荷蘭韋麻郎率大船三艘開入澎湖,當時澎湖無兵駐守,即登陸,半商半軍,在娘媽宮(現今馬公)開洋貨攤。
    • 10月25日明朝朝廷派浯嶼都司沈有容諭退韋麻郎,有石碑記錄之,現存於天后宮內。
  • 1609年:
  • 1616年:德川家康任命長崎代官村山等安率兵至台灣。
  • 1621年:顏思齊鄭芝龍等26人在北港登岸。
  • 1622年:7月1日晨荷將雷爾生率艦12艘、兵1024人侵入媽宮港,當時澎湖汛兵已撤離,即在風櫃尾登陸,居民數千人抵抗,被殺3餘人。荷軍佔據澎湖後為長期防備,役民搬石築城,除建造紅毛城,並在風櫃尾、金龜頭、時裡、四角嶼、漁翁島建築炮臺以守海道,其後荷艦出入海洋,對南北海運商旅影響至鉅。荷屬東印度公司(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佔領了澎湖,以之作為東亞貿易的轉口基地。
  • 1623年:荷蘭人於大員(今台南安平)築木柵城
  • 1624年:
    • 明朝福建巡撫南居易奏准攻澎湖荷蘭人,擒高文律12人,驅荷大勝後南居易於暗澳(今文澳)築天啟城,設游擊一,把總二,統兵三千,建炮台以守。
    • 荷蘭人和明朝官方達成協議,同意把設置於澎湖的要塞和砲台毀壞,而於1624年轉移至台灣島,明朝則不干涉荷蘭對台灣的佔領。荷蘭人佔台以後,在「一鯤身」(今台南安平)逐起了「熱蘭遮城」(Zeelandia),以此作為統治台灣的中心。
  • 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了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並於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而稱之為「聖救主(San Salvador)」。
  • 1627年:台灣史上的第一個傳教士──荷蘭籍的Georgius Candidius──抵達台灣進行傳教工作。
  • 1628年:
  • 1632年:西班牙人溯淡水河進入臺北;西班牙人佔蛤仔難沿岸,稱Santa Catarina。
  • 1639年:由於德川幕府鎖國政策日本、台灣間貿易中斷。
  • 1642年:荷蘭人奪取「聖多明哥城」,將西班牙人趕離台灣。
  • 1644年:荷蘭軍隊進攻北台灣的凱達格蘭族,事成後南下進攻大肚王國。
  • 164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派Pieter Boong上尉率兵偕商務員北上,再度進攻大肚王國,征服台南至淡水間剩餘的各村社,並毀13個村社,大肚王與東印度公司簽約,表示臣服,依約定要參加南部地方會議,同年牛罵社沙轆社與Deredonsel社獨立。
  • 1648年:大肚王甘仔轄·阿拉米(Camachat Aslamie)駕崩,由其外甥甘仔轄·馬洛(Camacht Maloe)獲選為繼任人選。
  • 1649年:荷蘭人購120頭來台,牛於是成為台灣耕種與交通工具。
  • 1652年:以郭懷一為領袖的漢族移民對台灣的荷蘭人政府展開大規模的反抗事件,不幸失敗,約6000漢人被荷人所殺害,史稱「郭懷一事件」。
  • 1653年:荷蘭人加強普羅民遮城(Provintia,今赤崁樓)工事
  • 1661年(大明永曆15年):
    • 鄭成功攻台,立台灣為東都,赤崁為承天府,置天興、萬年二縣。
    • 鄭成功軍隊與大肚王國發生衝突,鄭軍高凌被殺;鄭成功令楊祖征之,楊祖中標槍死;鄭成功派黃安陳瑞進攻,誘殺大肚王阿德·狗讓,戰火遍及大肚社以及至Taurinap諸村。
  • 1662年(大明永曆16年):鄭成功正式攻下熱蘭遮城,荷蘭人投降。鄭成功歿,其弟鄭世襲自立,其子鄭經在思明即位,不久入東都。
  • 1664年(大明永曆18年):
    • 鄭經改東都為東寧,天興、萬年改為州,形成獨立王國。荷蘭人重新佔領雞籠,並重整舊城。(1668年退出)
    • 鄭經派劉國軒前往半線屯田,威脅到大肚王國。
  • 1666年(大明永曆20年):鄭經接受名臣陳永華的建議,在寧南坊(在今-台南市}-南門路)興建孔廟;又仿明制,三年科考一次。
  • 1670年(大明永曆24年):
  • 1673年(大明永曆27年):沈光文設私塾教育平埔族人。
  • 1674年(大明永曆28年):清朝發生「三藩之亂」,鄭經乘機從海上出兵,但失敗。
  • 1680年(大明永曆34年):鄭經撤出廈門,完全退守台灣。
  • 1681年(大明永曆35年):鄭經歿,鄭克塽繼位。
  • 1683年(大明永曆37年,大清康熙22年):
    • 施琅率清軍攻台灣,鄭克塽投降,延平王國滅亡(農曆八月十八日)。
  • 1684年(大清康熙23年):
    • 施琅上呈「台灣棄留疏」,反對放棄台灣(大清康熙22年12月22日)。
    • 延遲了8個月之久的台灣歸屬問題終於定案,決定將台灣納入清朝版圖(農曆四月十四日),成為福建省台灣府,下設台灣、諸羅、鳳山三縣。有人認為此時台灣並非全島都納入版圖,而僅將漢人已開發之地納入而已。
    • 清朝依施琅之議,即時公佈「台灣編查流寓則例」,其內容含有嚴格規定台灣居民及漢人渡台三禁令
  • 1686年(大清康熙25年):
    • 清朝下令「台灣駐防兵丁,三年之中陸續更換」,此即所謂的「班兵」。
    • 客家人至下淡水平原(今屏東)開墾。
    • 墾首施東之子施世榜,利用濁水溪的河水,從該年開始建設,一直到34年後,才築成大埤圳,灌溉了半線地區8個村莊,共100小庄,約19000餘甲的田園,稱為「八堡圳」又稱「施厝圳」。
  • 1693年(大清康熙32年):清朝商人陳文林侃因船遇風暴飄至岐萊(今花蓮),居留經年,為漢人首次至花東地區。
  • 1694年(大清康熙33年):高拱乾完成《臺灣府志》。
  • 1695年(大清康熙34年):徐懷祖完成《臺灣隨筆》。
  • 1696年(大清康熙35年):新港人吳球反清。
  • 1698年(大清康熙37年):郁永河完成《裨海紀遊》。

18世紀[編輯]

  • 1703年(大清康熙42年):孫元衡完成《赤崁集》。
  • 1704年(大清康熙43年):江日昇完成《台灣外記》,左營舊城城隍廟創立。
  • 1709年(大清康熙48年):
  • 1710年(大清康熙49年):周元文完成《續修台灣府志》。
  • 1714年(大清康熙53年):西洋教士雷孝思(J.B.Regis)、馮秉正(Jos.de Mailla)、德瑪諾(R.Hinderer)等人,在台灣實地探勘了33天,完成台灣部份的「皇輿全覽圖」(4月18日-5月20日)。
  • 1716年(大清康熙55年):平埔族原住民頭目阿穆,指揮當地同族協助漢人開墾-台中}-地方。
  • 1717年(大清康熙56年):陳夢林完成《諸羅縣志》。
  • 1719年(大清康熙58年):八堡圳完工,為清代台灣最大水利工程。
  • 1720年(大清康熙59年):李丕昱完成《鳳山縣志》;陳文達、王禮完成《台灣縣志》。
  • 1721年(大清康熙60年):朱一貴事件,稱中興王。這是台灣民變中唯一佔有全台事件。
  • 1722年(大清康熙61年):朱一貴、李勇、吳外、陳印、張阿山等人,被清兵五馬分屍裂骸而死,親屬一同罹難,朱一貴得年32歲,鄉民傳聞他死後被封為「台南州城隍綏靖侯」(2月22日)。
  • 1723年(大清雍正1年):置諸羅分縣為彰化(縣治半線)、置淡水、澎湖廳。
  • 1725年(大清雍正3年):「台南三郊」成立,這種商業組織使它所經營的商品更深入農村社會,而外銷的增加,又促使農業生產量()等的增加。
  • 1727年(大清雍正5年):
  • 1729年(大清雍正7年):廣東客家人簡嶽一族至拳山(今中正區公館及文山區)開墾,與當地凱達格蘭族發生糾紛,造成漢人數百人死亡(淡水廳志),全族盡滅。
  • 1732年:發生大甲西社抗清事件大肚王國滅亡。
  • 1737年(大清乾隆2年):黃叔璥完成《臺海使槎錄》。
  • 1751年(大清乾隆16年):北路彰化縣兇番焚殺內凹莊柳樹湳兵民起釁事件。
  • 1766年(大清乾隆31年):南北兩路理番同知設立,專門負責平埔族相關事務。
  • 1776年(大清乾隆41年):清廷廢止官員不許攜眷來台的規定,此時清朝已統治台灣94年。
同年,林元旻烏石港北邊的河流上溯,成功入墾淇武蘭,為漢人入墾蘭陽平原最早者[1]
  • 1784年(大清乾隆49年):清廷設鹿港為新港口,鹿港開始成為台灣中北部的政治、文化、經濟的重鎮。
  • 1786年(大清乾隆51年):
    • 鹿港龍山寺落成。
    • 林爽文事件
    • 林爽文在彰化城內,被擁為「盟主」,改元「順天」,創建台灣農民革命政權的獨立王國,以駐竹塹的王作為征北大元帥、王勳(王芬)為平海大將軍、劉懷清為知縣、劉士賢為北路海防同知(12月)。
  • 1787年(大清乾隆52年):
    • 清朝調集全中國最精銳的軍隊來台灣作戰,更改主將為陝甘總督福康安,並給予平台大將軍的封號(10月)。
    • 林爽文軍與福康安軍大戰於八卦山(11月4日)。
  • 1788年(大清乾隆53年):林爽文從容就義,時年僅32歲(3月10日)。
  • 1796年(大清嘉慶1年):吳沙至蛤仔難(今宜蘭縣)開墾。

19世紀[編輯]

  • 1805年(大清嘉慶10年):大龍峒保安宮落成。
  • 1808年(大清嘉慶13年):吳化等人將業已在宜蘭開拓的人,製成住民戶口清冊,攜至台北艋舺呈繳給閩浙總督方維甸,要求把蛤仔難編入清朝版圖。
  • 1810年(清嘉慶15年):清政府核准設「噶瑪蘭廳」,廳治設在五圍(今之宜蘭市),首次正式對台灣東北部的宜蘭進行直接統治。
  • 1822年(清道光2年):朱蔚事件
  • 1832年(清道光12年):張丙抗清。
  • 1843年(清道光23年):洪協抗清。
  • 1854年(大清咸豐4年):美國培理艦隊停泊基隆。
  • 1858年(大清咸豐8年):英法聯軍簽訂天津條約增開台灣(今台南安平舊港)、淡水。
  • 1859年(大清咸豐9年):聖多明哥會派遣神父到台灣傳教。
  • 1860年(大清咸豐10年):「北京條約」規定台灣開放淡水及安平港為通商口岸。台灣經濟逐漸邁向繁榮。
  • 1862年(大清同治1年):戴潮春起義。滬尾(今淡水)正式開港。
  • 1863年(大清同治2年):雞籠(今基隆)正式開港。
  • 1864年(大清同治3年):安平和打狗(今高雄)正式開港。
  • 1865年(大清同治4年):英國長老會馬雅各開始在南部傳教。
  • 1866年(大清同治5年):英人多德在淡水種茶,改善台茶產銷,展開台灣茶葉的黃金開發期。
  • 1867年(大清同治6年):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和原住民族長卓杞篤締結災難救助條約《南岬之盟》。
  • 1871年(大清同治10年):原住民殺害船難漂流之琉球宮古島居民(宮古島民台灣遇害事件)。
  • 1874年(大清同治13年):日本出兵台灣引起牡丹社事件。日本政府與清朝締結《北京專約》,清承認日本的行動為保民之舉,賠款50萬兩。
    • 沈葆楨奉派至台灣,清朝對台灣的經營轉為積極。
  • 1875年(大清光緒1年):清廷取消內地人民渡台耕墾禁令,台灣正式全面開放。除原有的台灣府以外,另置台北府,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及基隆廳;另於恆春半島設置恆春縣,東部設卑南廳,南投地區設埔里社廳。
  • 1876年(大清光緒2年):因「開山撫番」而引起太魯閣事件丁日昌來台。
  • 1877年(大清光緒3年):架設-台南}-至旗後電線
  • 1878年(大清光緒4年):加禮宛事件
  • 1882年(大清光緒8年):馬偕創設牛津學堂
  • 1884年(大清光緒10年):中法戰爭,法軍砲轟基隆,登陸淡水。
    • -台北}-城的城牆及五座城門興建完成,為清代台灣興建的最後一座城垣。
  • 1885年(大清光緒11年):因中法戰爭的刺激,台灣從福建省獨立出來成為台灣省劉銘傳就任第一代台灣巡撫。
  • 1886年(大清光緒12年):劉銘傳著手清賦事業,創設保甲制度
  • 1887年(大清光緒13年):設鐵路總局於台北城,開辦台灣鐵路,為台灣第一條鐵路。
  • 1888年(大清光緒14年):開辦台灣郵政;並在台北設置小型蒸氣燃煤發電機,為時月餘,為台灣發電之創始。
  • 1889年(大清光緒15年):白阿社開山事件
  • 1891年邵友濂來台,擔任福建臺灣巡撫
  • 1892年(大清光緒18年):三角湧開山事件不力社事件
  • 1894年(大清光緒20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日軍在日、清議和期間,佔領澎湖群島。
    • 邵友濂奏請移設台灣首府由台南移至台北。
  • 1895年(清光緒21年、台永清1年、日明治28年):觀音山事件
    • 中日締結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4月17日)。發生乙未戰爭
    • 台灣總督府成立,樺山資紀為首任總督(5月10日)。
    • 台灣民主國發表獨立宣言(5月23日),舉行獨立儀式(5月25日),唐景崧任總統。
    • 日本近衛師團澳底登陸(5月29日)。日本軍佔領基隆,同日,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逃亡廈門(6月6日)。日軍未遇抵抗即進入台北(6月7日)。台灣總督府在台北舉行始政儀式,定此日為「始政紀念日」(6月17日)。
    • 台灣民主國大將軍劉永福逃至廈門(10月19日),台灣民主國崩潰。樺山總督向大本營報告全島敉平(11月18日)。
  • 1896年(日明治29年):原敬向台灣事務局提出「台灣問題二案」。
  • 1897年(日明治30年):「住民去就決定日」台灣住民的國籍選擇最後期限(5月8日)。
  • 1898年(大日明治31年):兒玉源太郎總督,後藤新平民政長官赴台就任(3月28日)。
    • 保甲制度、壯丁團設立,以輔助警力之不足(8月31日)。
    • 土地調查業務開始(9月5日)。
    • 匪徒刑罰令」實施。
  • 1899年(大日明治32年):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正式成立(3月)。
    • 台灣銀行開始營業(9月26日)。
    • 師範教育在台開始萌芽(10月)。

20世紀[編輯]

20世紀台灣
1900年代
1910年代
1920年代
1930年代
1940年代
1950年代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1900年-1910年[編輯]

1911年-1920年[編輯]

1921年-1930年[編輯]

1931年-1940年[編輯]

1941年-1950年[編輯]

1951年-1960年[編輯]

1951年:無黨籍台南人吳三連於1月7日以65.5%高票當選中華民國首都台北市第一屆民選市長

1961年-1970年[編輯]

1971年-1980年[編輯]

1981年-1990年[編輯]

1991年至2000年[編輯]

21世紀[編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