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臺灣史(認識台灣歷史篇)

臺灣史(認識台灣歷史篇)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  台灣歷史的分期

年代
時期
歷史特色
五萬年前
16世紀
史前時代: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金屬器時代
原住民族出現在台灣
16世紀
國際競爭時期
台灣成為漢人、日本人、荷蘭人、西班牙人的競爭地
1661
1683
鄭氏治台時期
鄭成功擊敗荷蘭人,建立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
1683
1895
清領時代
初期(16世紀-18世紀)
消極治台
後期(19世紀中葉)
積極治台
1895
1945
日本殖民統治時代
1895年清朝割讓台灣與日本,日本殖民統治台灣51年。
1945
至今
中華民國在台灣
1945年日本投降,台灣歸還中國

二  台灣歷史的特色

(一)  多元文化的社會 → 多元性
(二)  與四鄰關係密切 → 國際性
(三)  國際貿易的興盛 → 商業性
(四)  冒險奮鬥的精神 → 冒險性                            
第二章  史前時代
第一節  文化演進

一  舊石器時代

(一)  台灣島的出現
1  一萬年八千年前,台灣與中國大陸逐漸分離
2  一萬年前,台灣島形成
(二)  長濱文化
1  時間:五萬年前至五千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
2  地點:台東縣長濱鄉
3  文化特色
(1)  打獵工具:打製石器、骨器
(2)  生活方式:採集、狩獵和漁撈生活
(3)  居住地區:洞穴、岩蔭
4  其他相同文化遺址:台灣西部地區
5  連性:台灣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與華南地區文化關係密切

二  新石器時代

(一)  時間:七千年前
(二)  代表性文化
1  坑文化
2  圓山文化
3  卑南文化
(三)  關連性:中國大陸沿海、東南亞的新石器文化與台灣關係密切

三  金屬器時代

(一)  時間:兩千年前
(二)  代表性文化
1  北部:十三行文化
2  南部:蔦松文化
3  東部:靜浦文化
(三)  文化特色
1  已知使用銅器、鐵器
2  已知煉鐵:十三行文化
(四)  東部和中央山區仍停留在新石器時代晚期
第二節  原住民社會

一  平埔族

(一)  名稱由來:漢人移民將居住在平原地帶的原住民稱為「平埔蕃」或「熟蕃
(二)  居住地區:台灣西部、東北部平原
(三)  社會組織 → 母系社會
1  家產由女子繼承,行贅婚制
2  男子分為若干等級,老年男子才可以參與部落公共事務

二  高山族

(一)  名稱由來:漢人移民將居住在山區的原住民稱為「高山蕃」或「生蕃」,後改叫「高山族
(二)  分布地區:台灣山區、東部、蘭嶼
(三)  各族名稱
1  泰雅族
2  賽夏族
3  布農族
4  鄒族
5  魯凱族
6  排灣族
7  卑南族
8  阿美族
9  雅美族
(四)  社會組織
1  母系社會:家產由女子繼承
2  父系社會:家產由男子繼承
3  貴族社會:土地為貴族所有

三  總結

(一)  語系:台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系
(二)  文化發展停滯
1  兩千年前進入金屬器時代
2  漢人移民台灣時,原住民族沒有文字,也沒有國家組織出現。  
TOP
第三章  國際競爭時期

一  漢人

(一)  台灣稱呼的演變
1  元代:塯球
2  明代:小琉球、東番、大員、臺灣
(二)  早期漢人在澎湖的活動
1  唐朝(九世紀):漢人在澎湖活動
2  宋朝(十二世紀):漢人移居澎湖
3  元朝(十四世紀):政府在澎湖設巡檢司
(三)  明代漢人在台灣海峽的活動
1  明朝初期(十五世紀)
(1)  政策:明太祖實施海禁政策,不人民到海上活動
(2)  原因:防備倭寇(日本海盜)、漢人海盜
(3)  結果
將澎湖居民遷回福建
福建多山,居民需要到海上謀生,澎湖並未沒落
2  明朝中期(十六世紀)
(1)  澎湖的日趨重要
漢人的移居地和活動地
台灣本島與中國大陸的中介站
漢人捕漁、貿易、走私和海盜活動場所
(2)  派軍防守:
原因:日本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積極向海外擴張
結果
明朝派軍進駐澎湖,防止日本的入侵
走私貿易由澎湖和金門轉移到台灣本島
3  明朝末期(十七世紀)
(1)  海盜巢穴:海盜領袖顏思齊將大本營由日本九州移到台灣
(2)  鄭芝龍的海上王國
顏思齊死後,鄭芝龍領導其部眾
鄭芝龍率眾向明朝投降,將部眾移至福建

二  日本人

(一)  早期日本人在台灣的活動
1  時間:十四世紀後半葉
2  人物:商人、海盜
3  日本人對台灣的稱呼高砂、高山國
(二)  明代日本人在台灣的活動
1  明初(十四世紀)
(1)  原因:明代實施海禁政策
(2)  結果:日本倭寇和商人轉進到澎湖、台灣活動者日多
2  明末(十五世紀)
(1)  原因:明朝派兵進駐澎湖,進擊台海一帶的倭寇
(2)  結果
日本商人和倭寇轉到台灣本島活動
活動地區:雞籠(基隆)、大員(台南)、打狗(高雄)
日本政府曾派兵到台灣活動  日本早有侵略台灣野心

一  福爾摩沙島的由來

(一)  時間:十六世紀初葉
(二)  稱呼由來:葡萄牙人將台灣稱為「福爾摩沙島」
(三)  原意:美麗的海島

二  荷蘭人的殖民統治

(一)  歐洲人的東來
1  背景:十五世紀末,歐洲人發現到印度的新航路
2  歐洲人在東方的貿易站
(1)  時間:十六世紀後半葉
(2)  貿易據點
葡萄牙人:澳門
西班牙人:菲律賓的馬尼拉
(3)  貿易對象:中國大陸
(二)  荷蘭人的東來
1  佔澎湖
(1)  時間:1604
(2)  侵佔者: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3)  結果:明朝將領沈有容逼退荷蘭人
2  再佔澎湖
(1)  時間:1622
(2)  結果
明朝調派大軍,準備征討
1624年荷蘭人撤離澎湖,轉往大員(臺灣)
3  意義
(1)  台灣本島首次被歐洲人佔領
(2)  十七世紀初,台灣的國際地位變得更為重要
(三)  荷蘭人的統治手段
1  對原住民的控制
(1)  建城:在大員築熱蘭遮城(台南安平),在赤崁建新市街
(2)  武力征服:征服許多原住民部落
(3)  行政控制:透過各社選出的長老,統治原住民,行使司法權
(4)  傳播基督教
任命傳教士為統治原住民的行政官
設立教堂和學校,由傳教士擔任老師
羅馬字拼注原住民語言文字
教授原住民學生基督教禮儀與教義
2  對漢人的壓迫
(1)  招募漢人開墾土地
原因:提高農業生產力
壓迫漢人
不給漢人土地所有權
任意遷徙漢人離開耕作地
嚴禁漢人與原住民私相交易
對漢人開徵各種苛捐雜誌
強迫取原住民為妻的漢人改信基督教
嚴禁漢人私藏武器和自由集會
(2)  漢人的反抗
時間:1652
領導人:郭懷一
結果:漢人的反抗失敗,被殺的漢人達數千人
(四)  經濟活動
1  荷蘭人佔領台灣目的:將台灣作為國際貿易的轉運站
2  貿易對象:中國大陸、日本、東南亞
3  輸出貨品
(1)  主要貨品:稻米和蔗糖
(2)  其他貨品:絲織品、瓷器、漢藥材、鹿製品

三 西班牙的殖民統治

(一)  統治範圍
1  時間:1626
2  佔領地區:滬尾(淡水)、蛤仔難(宜蘭)
3  建城:西班牙人在滬尾建聖多明哥(今淡水紅毛城附近)
4  設立天主教傳教區
(1)  地點:台北地區
(2)  傳教對象:原住民、漢人、日本人
(3)  結果:信天主教的台灣居民達4000
(二)  統治經過
1  佔領目的
(1)  經濟因素:將雞籠和滬尾發展為國際貿易中心
(2)  宗教因素:以台灣北部作為赴日傳教的跳板
2  結果:沒有達成,西班牙慢慢減少駐軍
3  結束統治
(1)  時間:1642
(2)  原因:荷蘭人想佔領全台,派兵將北台灣的西班牙人逐出台灣

四  台灣其他地區

1  荷、西勢力之內:台灣中部一帶,出現統治接近二十個部落的共主  但服從荷蘭人的統治
2  荷、西勢力之外:原住民維持原有生活方式,不受荷蘭人和西班牙人的影響                                         
  TOP
第四章  鄭氏治臺時期
第一節  政治與文教

一  台灣鄭氏政權的建立

(一)  背景
1  南明的抗清:1644年,清兵佔領北京,南方明朝遺臣繼續抗清
2  延平郡王鄭成功的起義
(1)  時間:1646
(2)  反清基地金門、廈門
(3)  結果:遭受重大挫折
(二)  鄭成功進取台灣
1  原因:台灣土地肥沃、有發展潛力、戰略地位重要
2  經過
(1)  時間:1661
(2)  戰役:進攻荷蘭人統治的台灣地區
3  結果:1662年荷蘭人投降,鄭氏統治台灣
4  意義:鄭成功建立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三)  鄭經的繼承
1  繼承王位:1662年,鄭成功去世,其子鄭經繼承王位
2  名臣輔佐:鄭經在陳永華的輔佐下推動改革
3  出兵大陸
(1)  原因:清朝發生「三籓之亂」時,鄭經出兵大陸,
(2)  結果:
初期:佔領閩、粵部分地區
後期:兵敗退回台灣
4  不理政事:鄭經兵敗大陸後,將政事交由兒子鄭克臧處理

二  政治制度

(一)  鄭成功時期
1  設一府二縣
(1)  一府:設承天府於赤崁(台南),是當時的行政中心
(2)  二縣
天興縣:管轄承天府以北地區
萬年縣:管轄承天府以南地區
2  用漢名、漢制
(1)  漢名
稱台灣為東都
熱蘭遮城改名為安平鎮
(2)  漢制:在澎湖安撫司
(二)  鄭經時期
1  中央
(1)  東都改名為東寧
(2)  增設職官,健全組織
2  地方:天興縣、萬年縣改為州,各設知州掌理州務
3  原住民事務:設南路和北路安撫司,處理原住民相關事務

三  文化與教育

(一)  興建孔廟
1  原因:鄭經受陳永華的建議,在台南興建台灣第一座孔廟
2  目的:積極推展文教工作
(二)  設立學校
1  中央:學院  成績優秀可到政府機關任職
2  地方:學校  成績優秀升入中央的學院
(三)  優缺點
1  優點:奠定漢人文化在台灣發展的基礎
2  缺點:原住民文化的發展,面臨重大的阻礙
第二節  墾殖與貿易

一  墾殖

(一)  墾殖原因:供應鄭氏政權軍民的需要
(二)  墾殖地區
1  核心地帶:承天府和安平鎮附近地區
2  零星地區:北至淡水、基隆,南至恆春有零星的墾殖
(三)  墾殖政策:軍屯、民墾、官墾
(四)  軍屯
1  兵農合一:中央派軍至各地駐紮,就地開墾土地從事農耕,農暇時施行軍事訓練
2  影響:今天台南縣左鎮、高雄市左營,都因當年軍屯所在而得名
(五)  結果:
1  缺糧問題:軍屯無法解決台灣缺糧問題
2  解決方法:仰賴中國大陸移民開墾土地,提高台灣的農業生產量
3  原住民:鄭氏控制外的原住民族,維持原有的生活方式

二  貿易

(一)  與中國大陸的貿易
1  鄭成功時期:清朝封鎖台灣,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走私貿易中斷
2  鄭經時期:恢復走私貿易
(1)  時間:1666
(2)  建議者:陳永華
(3)  執行者:江勝
(4)  走私地點:廈門
(5)  結果
改善台灣物資不足現象
廈門成為台灣與中國大陸間走私貿易的橋樑
(二)  與英國人的貿易
(1)  簽定商約:鄭氏政權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簽訂通商條約
(2)  內容項目
設館:英國商人在台灣設商館通商
貿易項目
輸出:蔗糖、鹿皮等台灣特產
輸入:軍火與布料
(三)  與日本及南洋的貿易
1  日本
(1)  台灣對日本輸出貨品:蔗糖、鹿皮、稻米、中國大陸的絲織品
(2)  日本對台灣輸入物質:軍用物資
2  南洋:範圍很廣,以到呂宋(菲律賓)的商船最多         
   TOP
第五章  清領時代前期
第一節  政治演變

一  鄭氏的降清

(一)  鄭氏政權的不穩
1  內亂:1681年,鄭經去世,台灣發生內亂,鄭克臧被殺
2  政局不穩:鄭克塽繼位後,大權旁落,台灣政局不穩
(二)  鄭氏政權的結束
1  時間:1683
2  攻台統帥:施琅
3  戰役:澎湖海戰
4  結果:鄭軍大敗,鄭克塽投降

二  清朝消極治台政策

(一)  台灣去留爭議
1  棄台派
(1)  成員:康熙皇帝、清廷大臣
(2)  原因:
台灣為未開發的彈丸小島
保留台灣會增加國家負擔  將台灣漢人遷回中國大陸
2  保台派:
(1)  成員:施琅
(2)  原因:台灣戰略地位重要
3  結果:康熙皇帝決定保留台灣
(二)  消極治台
1  渡台限制政策
(1)  原因:防止台灣成為反清的基地
(2)  內容:限制漢人渡海來台  政府核准才能來台開墾
(3)  結果:偷渡到台灣者依然眾多
2  原住民政策
(1)  放任政策:原住民反抗時,才以武力鎮壓
(2)  封山政策
內容
劃分漢人和原住民區
不許漢人進入原住民區
不許漢人與原住民通婚
設官
時間:十八世紀
官名:南、北路理番同知
職責:處理漢人與原住民事務
結果
成效:執行不徹底
原住民處境:土地被漢人侵佔,生計困難,流離失所

三  地方行政區的設置

(一)  康熙年間設一府三縣
1  府:台灣府(知府)  福建省管轄
2  縣: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知縣)
(二)  雍正年間增設行政區
1  原因
(1)  移民的增多
(2)  朱一貴事件
2  增設行政區
(1)  彰化縣:虎尾溪和大甲溪之間
(2)  水廳:大甲溪以北
(3)  澎湖廳:澎湖改設為廳
(三)  東部行政區的設置
1  原因
(1)  漢人移民日眾
(2)  海盜騷擾
2  時間:1811(嘉慶)
3  結果:設噶瑪蘭(宜蘭)、置通判
第二節  經濟活動

一  土地墾殖

(一)  清代台灣土地分類
1  番地:原住民活動區
2  民有地:漢人擁有的土地
3  無主地
(二)  開墾方式
1  番地
(1)  承租:漢人向原住民繳納地租  番租
(2)  強奪:初期漢人巧取強奪原住民土地、後期武裝暴力強佔
2  無主地
(1)  申請:向政府申請開墾許可執照,開墾完成,需定期繳稅
(2)  自行佔領
3  資金來源:漢人開墾土地多採合資開墾方式

二  水利措施

(一)  水利工程的必要性:水稻種植須大量的水源
(二)  水源:
1  水潭、水坡  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2  圳的興築
(1)  著名的大水圳
鳳山:曹公圳
彰化:八堡圳
台中:貓霧束圳
台北:塯公
(2)  經濟效益
灌溉區內稻米可二熟
單位面積生產量提高

三  商業活動

(一)  國際貿易範圍:中國大陸沿海、日本、南洋
(二)  進出口貨物
1  進口:紡織品、藥材、日用品
2  出口:稻米、蔗糖、鹿皮、鹿脯
(三)  「郊」商的出現 → 商業行會組織
1  時間:十八世紀前半葉
2  組成:
(1)  貿易地區相同的商人
台南的「北郊」:天津、煙台和上海地區商人
台南的「南郊」:廈門、漳州、泉州地區商人
(2)  同一類貨品貿易的商人  「糖郊」、「布郊」
3  盛行地區:台南、鹿港、艋舺(萬華)
第三節  社會與文教發展

一  社會組織

(一)  同鄉群居:漢人來台,同鄉群居一處,沿用大陸原鄉民為地名
(二)  祭祀組織:
1  廟宇:移民社會的信仰和活動中心
2  家鄉守護神
(1)  漳州移民:開漳聖王
(2)  泉州移民:保生大帝
(3)  客家移民:三山國王
3  共同守護神:媽祖、關帝、福德正神(土地公)
(三)  宗族組織
1  組成:血緣關係
2  類別
(1)  唐山祖
(2)  開台祖

二  民變與分類械鬥

(一)  民變
1  原因
(1)  吏治不良
(2)  軍紀不佳
(3)  政府公權力不張
(4)  社會福利與救濟措施不足
(5)  男女人口比例失衡
(6)  秘密結盟盛行
(7)  族群複雜
(8)  「羅漢腳」很多
2  清代三大民變
(1)  朱一貴事件
(2)  林爽文事件
(3)  戴潮春事件
(二)  分類械鬥 → 打群假
1  原因:移民以祖籍、姓氏、職業為分別進行持械打鬥
2  主要的分類械鬥:祖籍械鬥
(1)  閩、粵械鬥
(2)  漳、泉械鬥

三  文教發展

(一)  儒學
1  設學
(1)  府儒學:台灣府
(2)  縣儒學:台灣、鳳山、諸羅
2  宗旨
(1)  培育國家公務員
(2)  掌管文廟
(3)  指導與監督生員(秀才)
(二)  書院:公立、私立、公私立合辦
(三)  義學:早期為公立,後私立漸多
(四)  社學:供原住民子弟就讀,屬公立學校
(五)  民學:民間之書房,屬私立學校
    清領時代前期,台灣文教發展迅速 → 進士、 舉人人數增多    
第六章  清領時代後期
第一節  開港與國際貿易

一  台灣通商港口的開放

(一)  台灣開港的原因
1  遠因
(1)  戰略地位:台灣居交通要衝
(2)  經濟利益:蔗糖、稻米、鴉片等貿易利益、產煤和樟腦
(3)  航路安全:台灣海峽常發生船難
2  近因:英法聯軍之役,清朝戰敗,台灣被迫開港
3  開放港口:安平、打狗、滬尾、雞籠
4  外商洋行:怡和、德記、寶順

二  台灣國際貿易的興盛

(一)  進口商品
1  鴉片
(1)  甲午戰爭前:鴉片佔進口總值一半以上
(2)  產地:中國大陸、印度、土耳其
2  紡織品:來自英國
(二)   出口商品
1  
(1)  佔出口總值:一半以上
(2)  名茶:烏龍茶、包種茶
(3)  產地:台灣北部丘陵地區
(4)  出口地區:美國、南洋
2  蔗糖
(1)  佔出口總值:百分之三十六
(2)  產地:台灣南部
(3)  出口港:安平、打狗(逐漸增多)
(4)  出口地區:中國大陸、日本、澳洲
3  樟腦
(1)  佔出口總值:百分之四
(2)  產地:台灣中、北部
(3)  出口港:滬尾
(三)   總結
1  貿易成長率增加
(1)  台灣貿易成長率:百分之八
(2)  中國大陸貿易成長率:百分之三.四
2  出超:1878年後,台灣貿易一直是出超

一  日軍出兵台灣:牡丹社事件

(一)  原因:1871年,琉球漁民在台灣南部牡丹社被原住民殺害
(二)  出兵:1874年,日本以「懲辦兇手」為由,派兵侵台
(三)  外交談判
1  日本方面
(1)  軍事:日軍水土不服、遭原住民堅強抵抗
(2)  政治:政府內部意見不一致、得不到國際支持
2  清廷方面
(1)  軍事:國力薄弱
(2)  政治:不願和日本開戰
(四)  簽約:中日北京專約
1  地點:北京
2  內容
(1)  日本撤兵台灣
(2)  日本獲得中國賠款
(3)  清廷間接承認琉球群島是日本屬地

二  清朝積極治台政策

(一)  原因:建設台灣以鞏固海防安全
(二)  治台大員
1  沈葆楨
(1)  增強海防:在安平、旗後、東港修砲台
(2)  加強治安
建議福建巡撫冬、夏駐台  未徹底執行
增設郡縣:行政區由一府增為二府(台北府、台灣府)
(3)  後山(東部)的開發
廢禁令
廢限制漢人渡台令
廢禁漢人入原住民活動區令
廢禁漢人與原住民通婚令
開山:開築北、中、南三條通往後山的道路,派軍入山區
撫番:
規劃原住民的生產與人文教育
鼓勵漢人入山開墾
廢除南、北路理番同知,改設中路、南路撫民理番同知  埔裏社、卑南社
推動「化番為民」政策
2  丁日昌
(1)  來台:1876年,丁日昌以福建巡撫的身份駐台半年
(2)  施政:遍及教育、政治、財經、交通、國防等方面

一  台灣建省經過

(一)  早期建省建議
1  時間:1870年代,
2  提議者:清朝中央大員
3  結果:政府不採納
(二)  台灣的建省
1  原因
(1)  中法戰爭:1884中法戰爭波及台灣,法軍侵台,佔領澎湖
(2)  加強海防:清朝了解台灣地位重要,派劉銘傳督辦台灣軍務
2  建省
(1)  時間:1885(清光緒11)
(2)  首任巡撫:劉銘傳

二  台灣建省後的建設

(一)  政治
1  設省會於台中  但沒成功
2  調整行政區  三府一直隸州
(1)  三府
台灣府  台灣中部
台南府  原台灣府改稱
台北府  台灣北部
(2)  直隸州:設台東直隸州
3  征討和撫原住民
(1)  方針:恩威並用、剿撫兼施
(2)  方式
未降服者:軍事討伐
降服者:設撫墾局和「番」學堂,施以教育
(二)  財經
1  方式:清理土地田賦
2  結果:
(1)  土地所有權單純,田賦負擔公平
(2)  政府收入增加
(三)  交通
1  購買輪船:行駛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各港口之間
2  架設電報線
(1)  基隆至安平
(2)  安平至澎湖
(3)  滬尾至福州
3  郵政:郵政總局設於台北,各地設站
4  鐵路:以台北為中心,向南、北興築
(1)  1891年台北至基隆鐵路通車
(2)  1893台北至新竹鐵路通出
(四)  國防
1  購置軍艦
2  增設炮台
3  設機器局生產武器
4  建軍械所儲存武器
(五)  教育:建有西學堂、電報學堂等新式學校

三  劉銘傳之後的台灣

(一)  邵友廉接任巡撫:1891年,劉銘傳離職,邵友廉接任,
(二)  建設停辦:
1  原因:邵友廉以財政困難為由,停辦各項建設
2  移省會於台北:邵友廉將台灣省會移設台北
(三)  總結:劉銘傳的積極建設,將台灣建設為當時中國最現代化的行省    
                                                          TOP

一  漢人的抗日

(一)  台灣民主國的抗日
1  台灣的割讓
(1)  時間1895甲午戰爭結束後
(2)  原因:中日簽定「馬關條,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
(3)  結果:台灣官民反對,爭取列強聲援  失敗
2  台灣民主國的成立
(1)  總統:唐景崧
(2)  軍事統帥:丘逢甲
(3)  目的:抗拒日本的接收
3  台灣民主國的的瓦解
(1)  佔領台北:唐景崧、丘逢甲逃往中國大陸
(2)  日軍南下
擊敗各地義軍:新楚軍、黑旗軍不敵日軍,節節敗退
佔領台南城:黑騎軍統帥劉永福棄守台南,逃往大陸,日本佔領台南
(二)  各地義民的抗日
1  前期的抗日
(1)  時間:1895年至1902
(2)  戰術:採取游擊戰術,嚴重打擊日軍
(3)  日本策略
初期:報復性鎮壓  使更多民眾抗日
實施「三段警備制」
危險區
軍隊駐守
不穩區
憲兵駐守
平靜區
警察駐守
鎮撫兼施
時間:1898
總督:兒玉源太郎
措施:
i 武力鎮壓:擴充武力,利用壯丁團,鎮壓抗日
ii 安撫招降:制定辦法,誘降抗日份子
結果:抗日勢力瓦解,死者多達一萬餘人
2  後期的抗日
(1)  時間:1907年至1915
(2)  性質:具備民族革命性質,密謀一舉消滅在台日本人
(3)  結果:都告失敗
苗栗事件:1913年,羅福星等二十人被處死
西來庵事件:1915年,余清芳等一百餘人被處死
(4)  失敗原因:日本總督府對台灣社會控制十分嚴密

二  原住民的抗日:霧社事件

(一)  時間:1930
(二)  地點:霧社
(三)  原因:原住民不滿日本官吏的橫暴和壓制
(四)  領導人:莫那魯道
(五)  經過:殺害參加運動會的日本人,奪取武器彈藥,退入山中
(六)  結果:
1  總督府以武力鎮壓,霧社原住民死傷慘重
2  1931年日本警察唆使親日原住民攻擊霧社,多人被殺
第二節  政治與社會控制

一  政治控制

(一)  台灣總督府
1  時間:1895
2  職責:台灣的軍事、行政首長
3  權力
(1)  依據:「法律第六十三號」(六三法)
(2)  內容
立法:委任立法制,授權台灣總督頒布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
行政:人事任免權
司法:法院管轄權
軍事:台灣陸海軍統轄權
(二)  警察政治
1  原因
(1)  鎮壓武裝抗日勢力
(2)  維持治安
2  分布:遍佈全台的警網和充分的警力
3  職權
(1)  執法  執行法律和維護公共秩序
監視公共集會
審理小刑案
取締吸食鴉片
管理當鋪
(2)  行政  協助地方政府處理行政
協助宣傳政令
收稅
管理戶籍
普查戶口
(3)  管理原住民部落
4  警察政治:台灣地方行政以警察為中心  警察強有力地控制台灣社會  典型的警察政治」。

二  社會控制:保甲制度

(一)  清代的保甲制度
1  協助政府防範盜匪
2  維護地方安寧
(二)  日本的保甲制度
1  全面成立保甲制度:實行連保連坐責任制
2  目的:警察的輔助工具
3  規定
(1)  甲長:十戶為一甲
(2)  保長:十甲為一保
4  任務
(1)  調查戶口
(2)  監視出入者
(3)  預防傳染病
(4)  修橋鋪路
(5)  義務勞動
(6)  組成壯丁團
(7)  協助鎮壓抗日份子
(8)  防範天災
(9)  制定保甲規約

三  皇民化運動

(一)  由來: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日本為因應戰爭的需要,推動「皇民化運動」
(二)  作法
1  鼓勵常用日語
2  養成日式生活習慣
3  改從日姓
4  供奉日本神祇
(三)  目的:使台灣人具有日本國民的愛國心和犧牲精神
(四)  徵兵制:招募台人從軍,實施徵兵制 → 台籍日本兵多達二十萬人
第三節  殖民經濟的發展

一  初期經濟建設

(一)  改革土地制度
1  方法
(1)  查明耕地面積
(2)  確定土地所有權
2  結果:田賦稅收大增
(二)  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制度
(三)  交通建設
1  郵政:設立郵政局,辦理郵政、電報、電話業務
2  公路:修築公路
3  鐵路:完成基隆至高雄的縱貫鐵路
4  港口:
(1)  整建基隆港、高雄港  萬噸巨輪可進出
(2)  興建馬公港
(四)  人口調查
1  第一次人口調查
(1)  時間:1905
(2)  結果:全台人口總數310萬人
2  固定調查:1915年起,每隔五年定期普查一次

二  農工業經濟

(一)  農業改革
1  政策目標:農業台灣、工業日本  台灣是稻米和蔗糖的生產地
2  改革內容
(1)  設立農業研究機構
提供新品種、新化學肥料
教導新耕作技術
(2)  成立農會
推廣新品種和新農業技術
灌輸農民農業新知
辦理農業貸款
(3)  興修水利工程
結果:灌溉面積大增
例子:八田與一設計建造的嘉南大圳
3  改革結果
(1)  稻米
稻米產量激增
蓬萊米培植成功
(2)  糖業
製糖工業現代化
資金援助
指定原料採取區域
保護市場
日本資本家來台投資
產量:最多達150公噸
糖業王國:台灣成為世界糖業王國之一
(二)   工業
1  政策目標:依附農業,以農業加工業為主
2  工業化的推動
(1)  時間:1930年代
(2)  目的:侵略華南、南洋的南進政策
(3)  發展工業:軍需工業、化學工業、金屬工業、機械工業
(4)  結果
台灣成為日本南進的補給基地
台灣轉型為半農業半工業社會              
    TOP
第八章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教育、學術與社會
第一節  教育與學術發展

一  教育

(一)  初等教育
1  目的:建立西式教育制度,作為貫徹殖民政策的工具
2  原則:差別待遇、隔離政策
3  管道
(1)  學校教育:公學校
(2)  社會教育:日語講習所
4  課程特色:普及日語
5  成效:
(1)  學齡兒童入學率的增加
1940年,入學率達百分之六十
1943年,正式實施義務教育
1945年,入學率達百分之八十
(2)  日語普及化
日治末期,懂日語的人口超過百分之七十五
日語是台灣人吸收現代知識的主要工具
台灣成為「雙語社會  日語並未成為台人的生活用語
(二)  中等教育
1  職業教育
(1)  中學教育特色:偏重職業教育
職業講習所  修業半年至二年
職業補習學校  修業二年
(2)  目的:基層技術人才可以自給自足,不再仰賴日本供應
2  普通教育
(1)  設立:1919年後陸續設立普通中學
(2)  重點項目
師範學校  培養公學校教師
醫學校  培養醫師
(三)  高等教育
1  大學:1919年,設立台北帝國大學(台大前身)
2  留學日本
(1)  原因:台人在台升學不易,青年多往日本留學
(2)  結果
人數:1945年,留日學生達二十萬人,大專畢業生六萬人
學習課程:醫學最多,法學、商學、經濟學居次

二  學術研究

(一)  目的:有效統治和開發台灣
(二)  學術研究發展
1  殖民初期:聘請學者、專家,調查台灣自然環境和社會
2  殖民中期
(1)  設立機構:舊貫調查會、研究所
(2)  研究重點
台灣傳統制度
台灣風俗習慣
台灣醫事衛生
台灣產業
3  1920年代後:高等教育完備,成為學術研究中心
(三)  結果:奠定台灣人文、自然及應用科學研究的基礎
第二節  社會變遷

一  人口增加

(一)  人口增加原因
1  防治熱帶傳染病
2  加強公共衛生
3  改善交通、產業、教育
(二)  結果→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1  1896年:260萬人
2  1943年:660萬人

二  放足斷髮

(一)  台灣三大陋息
1  纏足
2  辨髮
3  吸食鴉片
(二)  漸禁政策 → 鼓勵放足斷髮
1  宣導管道:學校教育、報章雜誌
2  民間推動:1900年,黃玉階提組「台北天然足會」,各地響應
3  官方推動:
(1)  利用保甲制度,限期推動放足斷髮
(2)  舉辦集體放足斷髮大會、慶祝大會
4  影響
(1)  女子生產力增加
(2)  產生易服改裝風氣
(3)  新服飾、鞋帽業勃興
(4)  審美觀念改變

三  守時觀念

(一)  引進西方星期制、標準時間制
(二)  宣傳守時的觀念
1  紀念日:1921年,比照日本國內,規定610日為「時的紀念日
2  宣傳:透過各種管道,宣傳時間的重要性,培養準時、守時、惜時的精神

四  守法觀念

(一)  防範犯罪:警察、保甲制度
(二)  法治教育:透過學校、社會教育灌輸現代法治觀念和知識
(三)  結果
1  司法公平性:司法維持公平和正義,獲社會大眾的信賴
2  守法的觀念:民眾養成安分守已、重秩序、守紀律的習慣

五  衛生觀念

(一)  推動公共衛生和醫療制度
1  建造自來水工程
2  修築地下排水工程
3  各戶備有垃圾箱,清理廢棄物
4  定期實施社區環境的清潔活動
5  實施防疫工作:預防注射、消毒、補鼠、驗血、給藥
(二)  結果
1  有效防治傳染病:鼠疫、瘧疾、霍亂、傷寒等傳染病受到控制
2  改變台人的醫療衛生觀念和習慣
第三節  社會運動

一  社會運動

(一)  社會運動的興起
1  時間:1920年代起
2  合法手段:集會、演講、請願、抗議
3  目的:改革不合理的殖民統治
(二)  台灣議會請願運動
1  發起人:林獻堂
2  方式:連續十五次的連署請願(1921年至1934)
3  目的:設立自治的「台灣議會」
4  結果:日本政府未予採納
(三)  台灣民眾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1  發起人:蔣渭水、蔡培火、楊肇嘉
2  方式:宣傳、請願
3  目的:實施完全的地方自治、公民普選地方民意代表和地方首長
4  結果:日本政府讓步
(1)  1935年改革地方政治制度,地方民意代表半數民選產生
(2)  選舉權的獲得:台灣男性合乎資格,獲得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5  影響:自治、普選、參政權等民主政治觀念普及

二  文化運動

(一)  時間:1921
(二)  機構:台灣文化協會
(三)  領導人:林獻堂
(四)  宣傳刊物:台灣民報
(五)  目的
1  提高台灣文化
2  起迪民智
3  喚醒民族意識
4  加強社會觀念
(六)  活動
1  廣設讀報社
2  舉辦講習會:講授歷史文化、現代法律、醫藥衛生等
3  開辦夏季學校:講授憲法、科學概念、衛生常識、哲學等
4  舉行文化演講會
(1)  傳布新知
(2)  批判殖民政治
(3)  檢討社會不良習俗
5  其他活動:巡迴演出文化劇、放映電影、舉辦音樂會
(七)  結果:失學民眾有機會接受新知

三  農工運動

(一)  時間:1920年代中期
(二)  農民團體抗爭
1  手段:請願、談判、抗繳地租、訴訟
2  抗爭目的
(1)  糖廠的甘蔗採收價格過低
(2)  降低地租
(3)  反對地主提高地租及收回耕地
(三)  工人團體抗爭
1  手段:聯合罷工、怠工、談判
2  抗爭目的
(1)  提高工資
(2)  反對雇主降低工資和任意解雇
(3)  改善工作條件
(四)  結果:農工團體未能團結,抗爭成效不大      TOP
第一節  初期的政治

一  台灣的接收

(一)  台灣的接收工作準備
1  開羅宣言
(1)  時間:1943(民國32)
(2)  參加者:中、美、英三國領袖
(3)  決議:戰後日本歸還中國東北、臺灣、澎湖
2  台灣調查委員會
(1)  時間:1944(民國33)
(2)  職責:展開接收台灣的工作
(二)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1  正式接收台灣
(1)  時間:1945年,日本投降
(2)  行政長官:陳儀
(3)  台灣光復:19451025(民國34),台灣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這一天為「台灣光復節」
2  行政措施失當  引發民怨
(1)  權力過大: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權力過大,與日本總督府相同
(2)  任用不公:大陸來台人員與台籍公務員有不同的待遇
(3)  其他失政
行政缺乏效率
官員貪污腐化
軍隊紀律敗壞

二  二二八事件

(一)  原因
1  政治方面:行政長官公署措施失當,台灣民眾深感失望
2  經濟方面:物價飛漲,百業蕭條,失業嚴重,民眾生計困難
3  社會方面:語言隔閡,治安惡化,民怨迭起
(二)  經過
1  導火線
(1)  時間:1947年二月27(民國36)
(2)  地點:台北市
(3)  原因:煙酒專賣局查緝私煙,處理失當,傷及民眾,引起群眾憤怒
(4)  結果
官民衝突:群眾包圍警察局要求懲兇,但得不到滿意答覆
事件擴大:228日,台北市罷工、罷市,群眾向行政長官公署請願,遭到衛兵射殺,爆發全島反抗政府和省籍衝突的事件。
2  陳儀處置失當
(1)  改革台政:台灣各地領導人組織委員會,要求改革台政
(2)  武力鎮壓:陳儀以「台人」叛亂為由,要求中央政府派軍來台鎮壓
(三)  善後:近年來,政府採取一連串的善後措施,弭平二二八事件的傷痕。

一  國民政府的遷台

(一)  時間:1949(民國38)
(二)  原因
1  國共戰爭: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共發動內戰,政府明令動員戡亂
2  內戰結束:1949(民國38)共軍佔領中國大陸,蔣中正總統引退
3  政府遷台:
1949年底(民國38)國民政府播遷來台
1950(民國39)蔣中正復行總統職務
4  改革:鞏固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等基地,進行政治、經濟、社會改革
(三)  戒嚴時代
1  時間:1949年五月(民國38)
2  執行單位: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
3  目的:維護治安
4  內容:
(1)  台灣本島:限制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
(2)  金門、馬祖地區
行政:劃入戰地政務實驗區,實施軍事管理
社會:限制住民的自由和參政權
軍事:成年男子編為自衛隊,支援國軍作戰
5  解除戒嚴
(1)  原因:1970年代(民國60年代),社會運動興起,要求解決戒嚴,回歸憲政。
(2)  解除戒嚴
時間:1987(民國76)
人物:蔣經國總統
政策:解除戒嚴令,開放黨禁、報禁
(3)  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時間:1988(民國77)
人物:李登輝總統
政策
終止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修定憲法,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
實施省市長、總統直接民選
影響:開起台灣政治民主化的新頁

二  地方自治

(一)  地方自治的推動
1  時間:1946(民國35)
2  內容
(1)  直接民選:鄉、鎮、區民代表、村、里長
(2)  間接民選:設立省、縣參議會,省議員間接選舉產生
(二)  地方自治
1  時間:1950(民國39)1954(民國43)
2  內容
(1)  1950(民國39)縣、市地方首長和民意代表均直接民選
(2)  1954(民國43):省議員直接民選,但省主席維持官派
(三)  地方自治的落實
1  改革呼聲:
(1)  時間:1970年代(民國60年代)
(2)  內容:省長民選、地方自治法制化。
2  改革
(1)  時間:1994(民國83)
(2)  內容
立法:省縣自治法、直轄市自治法完成立法
選舉:第一屆省、市長選舉

三  總統直選

(一)  間接選舉:第一屆至第八屆總統,由國民大會選舉產生
(二)  直接民選
1  法源:1995(民國84),國民大會通過總統、副總統直接民選辦法
2  外在壓力:中共的文攻武嚇
3  結果:1996(民國85),台灣人選出李登輝、連戰為第九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
第三節  外交與兩岸關係

一  外交

(一)  鞏固外交(1949~1971、民國39~60)
1  外交重點:致力爭取友邦,謀求「確保台灣,光復大陸
2  外交成就:簽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1)  時間:1954(民國43)
(2)  原因:1950(民國39)韓戰爆發,為阻止共產勢力擴張,美國派第七艦隊協防台灣
(3)  內容:美國提供台灣軍事、經濟援助
(4)  結果:台灣成為西太平洋區域反共防線的一環
(二)  彈性外交(1970~1988、民國60~77)
1  外交處境:面臨國際孤立
(1)  退出聯合國
時間:1971(民國60)
原因:聯合國接納中共入會,我國宣布退出
影響:台灣友邦紛紛改變立場
(2)  中日斷交
時間:1972(民國61)
日本承認中共
影響:其他國家陸續跟進
(3)  中美斷交
時間:1979(民國68)
美國承認中共
影響:「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廢除
2  外交政策
(1)  致力與無邦交國家發展經濟、貿易、文化、科技等實質關係
(2)  維持我國在國際組織的會籍和權利
(3)  鞏固既有的邦交國家
(4)  積極參加或舉辦各種國際會議
(5)  鼓勵各種民間國際交流
(三)  務實外交(1988~、民國77~ )
1  外交理念
(1)  不再堅持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2)  中華民國是一主權獨立國家
(3)  經濟實力打破中共的外交封鎖
(4)  確保中華民國的國際地位
2  外交工作
(1)  加強與友邦的雙邊關係
(2)  提升與無邦交國的實質關係
(3)  廣泛參加國際組織和活動

二  兩岸關係

(一)  軍事對抗(1949~1979、民國38~68)
1  中共
(1)  目標:武力攻取台灣
(2)  戰役:
1950(民國38)金門古寧頭戰役
1958(民國47)金門八二三炮戰
2  我方:固守還擊,不使共軍越雷池一步
(二)  和平對峙(1979~、民國68~)
1  中共
(1)  目標:和平統戰
(2)  口號
倡議「三通四流
三通:兩岸通郵、通商、通航
四流:兩岸經濟、文化、科技、體育交流
發表和平統一方針,提出「一國兩制」模式
警告:不放棄武力統一
2  我方
(1)  初期
反制: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準則
回應:提出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的「三不政策」
(2)  解決戒嚴後  務實作法
1987(民國76),開放兩岸探親、文化交流、間接貿易
1990(民國79),政府設立機構負責大陸事務
總統府:國家統一委員會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統一政策
依據:「國家統一綱領(1991年、民國80)
方式:交流互惠、互信合作;協商溝通
結果:中共堅持一國兩制主張,兩岸關係未有突破性進展
第一節  經濟發展

一  土地改革

(一)  原因:台灣農地地租偏高、佃農權益缺乏保障
(二)  目標:照顧多數佃農,達到「農地農有、農耕、農享
(三)  改革措施
(1)  三七五減租
(2)  公地放領
(3)  耕者有其田
(4)  農地重劃
(四)  結果
(1)  提高農地生產
(2)  改善農民生活
(3)  促進農村經濟繁榮
(4)  帶動工商業的發展

二  經建計劃

(一)  時間:1953(民國42),政府連續實施六期的四年經濟建設計劃
(二)  前三期經濟建設計劃
1  政策目標:進口替代的工業化政策
(1)  農業:提高農業生產
(2)  工業:扶植國內工業,增加生產,限制外國商品進口
2  結果:1963(民國52),工業產值超過農業  世界上以農業帶動經濟起飛的先例
(三)  後三期經濟建設計劃
1  政策目標:出口導向的工業化政策
2  方法
(1)  獎勵民間中小企業投資
(2)  鼓勵出口
(3)  設置加工出口區
3  結果
(1)  經濟快速成長
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對外貿易長期持續成長和出超
(2)  物價相當穩定
4  影響
(1)  台灣譽為「經濟發展的奇蹟」
(2)  台灣擠身「亞洲四小龍」之列(四小龍:台灣、香港、新加坡、南韓)
5  提前結束
(1)  時間:1975(民國64)
(2)  原因:受到世界經濟不景氣影響
(3)  結果:提前結束第六期四年經建計劃
(四)  六年經濟建設計劃
(1)  時間:1973(民國62)
(2)  發展重點:建立重化工業、加強農村建設

三 重大建設

(一)  十大建設
1  時間:1973(民國62) 
2  推動者:行政院長蔣經國
3  建設內容
(1)  興建核能電廠
(2)  南北高速公路
(3)  台中港
(4)  蘇澳港
(5)  北迴鐵路
(6)  石油化學工業(中油)
(7)  大煉鋼廠(中鋼)
(8)  大造船廠(中船)
(9)  鐵路電氣化
(10)  桃園國際機場
(二)  十二項建設
1  時間:1979(民國68)
2  內容:交通、工業、農業、文化等
(三)  十四項建設:1984(民國73)推動
(四)  國家建設六年計劃
1  時間:1990(民國79)
2  總目標:重建經濟社會秩序、謀求全面平衡發展
3  建設方向:台灣成為西太平洋金融、交通、科技重鎮

四  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

(一)  時間:1984(民國73)
(二)  經濟自由化
1  目標:對外貿易、金融、產業經營的自由化
2  作法
(1)  解除進口管制
(2)  降低關稅稅率
(3)  取消銀行利率的管制
(4)  放寬外匯管制
(5)  開放民間設立銀行
(6)  推動公營事業民營化
(三)  經濟國際化
1  作法
(1)  放寬外國公司在台投資
(2)  設立台灣境外轉運中心
(3)  新台幣國際化
(4)  籌設亞太轉運中心
2  目的: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的運輸、金融、資訊的重鎮
第二節  教育與文化

一  教育

(一)  國民教育
1  教育目的:三民主義教育政策、教育機會均等原則
2  義務教育的推動
(1)  起源: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已有義務教育
(2)  六年國:政府遷台,繼續推動國民義務教育,修業六年
民國39學年度,入學率百分之八十
民國55學年度,入學率百分之九十七
(3)  九年國
時間:1968(民國57)
內容:延長義務教育修業年限為九年
目的:提高國民教育素質
(4)  教育發展重點
改善教學環境和設備
均衡城鄉教育水準
研發新教材教法
(二)  中等教育
1  初期:偏重普通中學
2  九年國民教育實施後:偏重職業教育
(1)  原因:配合經濟建設之需
(2)  高職生大量增加
56學年度:高中、高職學生數約為六比四
70學年度:高中、高職學生數約為三比七
(3)  職業教育取向
初期:農業學校學生居多數
1960年代(民國50年代):商業學校居多數
1970年代中期(民國60年代):工業學校居多數
(4)  職業教育成效:配合經濟發展,培育基層技術人材
3  近年來,為延長國民教育預作準備,開放高中增班設校限制
(三)  高等教育
1  初期:針對日本遺留的高等教育設施進行改革,增收學生
2  發展高等教育
(1)  時間:1960年代(民國50年代)
(2)  原因:配合經濟建設之需
(3)  結果:增設公、私大專院校
(4)  成長情況
39學年度:7所大專院校,學生6500
83學年度:120所大專院校,學生500000

二  文化

(一)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1  時間:1967(民國56)
2  機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3  :發揚中華固有文化
4  更名
(1)  時間:1991(民國80)
(2)  更名: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
(3)  增加職責:從事台、澎、金、馬地區鄉土文化的研究和推廣
(二)  文化建設
1  文化建設受重視
(1)  時間:1979(民國68)
(2)  內容:文化建設列為十二項建設之一
2  文化專責機構的成立
(1)  時間:1981(民國70)
(2)  機構: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  文化建設成果
(1)  各縣市成立文化中心
(2)  文化資產的維護和保存
(3)  興建國家劇院、音樂廳、自然科學博物館、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4)  各縣市展開地方志的編纂
(5)  定期舉辦藝文、民俗文化活動
第三節  社會變遷

一  人口變遷

(一)  戰後初期台灣人口激增
1  原因:中國大陸動亂,各省人士遷徙來台
2  結果:台灣人口由610萬人增加到750萬人
(二)  人口成長率的下降
1  原因
(1)  社會、經濟發展影響
(2)  政府推行家庭計劃
2  結果:1970年代(民國60年代)起,台灣人口成長率下降
3  目前總人口數;2100萬人
(三)  族群問題
1  台灣族群關係:族群隔閡  族群融合
2  原因:長期的相處和通婚

二  社會福利

(一)  初期:偏重經濟發展,社會立法未能滿族社會變遷
(二)  社會福利法制的推動
1  時間:1971(民國60)
2  內容
(1)  保護兒童、少年、老人、身心障礙者的法律
(2)  就業輔導、職業訓練、社會救助等相關法律
(三)  社會安全制度
1  社會安全制度的推動
(1)  時間:1950(民國39)
(2)  內容:勞工保險、軍人保險、公教人員保險、農民建康保險
2  社會安全制度的完備
(1)  時間:1995(民國84)
(2)  內容:全民健康保險

三  多元化社會

(一)  形成原因
1  經濟高度成長:台灣由半農半工社會轉為工商社會
2  教育普及及社會開放:職業、社團、思想、價值觀念均呈現多元化現象
(二)  多元化社會的意義
1  有助台灣社會的融合
2  促進台灣政治民主化                              
TOP
第十一章  未來展望

一  落實民主法治

二  推動經濟自由化和國際化

三  推動務實外交與鞏固國防

四  建立兩岸正常關係                                 

TO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