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2),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擊壤歌

 古歌謠
古歌謠為散見於典籍中的上古逸詩,其辭簡短雋永,自然和韻,而未收於《詩經》。今所見者多錄於郭茂倩《樂府詩集》與清‧沈德潛《古詩源》中,「使覽者窮本知變,以漸窺風雅之遺意。猶觀海者由(辵+羊)河上之以溯崑崙之源,於詩教未必無少助也。」(〈古詩源序〉)
擊壤歌(1)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2),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3)。
註釋
(1). 擊壤:野老之戲。宋‧王應麟:《困學記聞》引周處《風土紀》云:「壤,以木為之,前廣後銳,長尺三寸,其形如履。先置一壤於地,遙於三四十步,以手中壤擊之,中者為上。」擊壤歌,言野老擊壤而戲時所作歌也。
(2). 息:止也。
(3). 于:於。帝力于我何有哉,帝王的施政對我有何恩惠可言呢!言帝堯治下民風純樸,人們所行皆合乎純善,故而社會祥和豐足,無需管理,久之竟使百姓不覺帝堯有何恩德與作為也。
賞析
〈擊 壤歌〉是中國最古老的農歌,傳說為帝堯時代的作品。王充《論衡.藝增》末句作「堯何等力」,《文心雕龍‧時序第四十五》:「昔在陶唐,德盛化鈞,野老吐何 力之談,郊童含不識之歌。」這首歌表現了太平治世的景象,與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帝堯為上古聖王,其統治下的人民由於生活安適,既無爭戰也無掠奪,所得皆 能回收自給,竟以為一切出乎自然,本來如此,不需有君王的帶領也可以了。

參考語譯
每天早上我便起來農作,到了日落就回家休息。我自己挖掘水井汲水來喝,自己耕田種地以收成為食,帝王的施政對我有何恩惠可言呢!(言能自給自足)
摘自《古詩選讀》文津出版社 提供
【古詩選讀(附吟唱光碟)】邱宜文主編 文津出版社
「誦 詩三百、歌詩三百」,詩歌本為最精煉且富音樂性之文學,古以弦歌雅樂,匡正民心。本書選錄唐以前最富代表性之詩篇,加以註釋賞析;並集合兩岸傑出音樂工作 者,重譯古譜及吟唱,還原古代笙歌吟詠之風。全書內容含古歌謠、《詩經》、《樂府》、《古詩十九首》、魏晉南北朝詩作等約90首經典篇章。附錄光碟曲目選 自唐《風雅十二詩譜》、明《魏氏樂譜》、清《詩經樂譜》,及今人創作曲等,優美純淨,重現古廟堂大雅之聲。希望提供國人一份可資潛移默化,達成溫柔敦厚詩 教目的之精神食糧。@
典故擊壤歌 
同源典故出而作入而息 堯民擊壤 堯舜力 壤歌 天子力 帝力 擊壤 擊壤世 擊壤情 擊壤樂 擊壤謳 歌帝堯 歌擊壤 知帝力 葛帝力 詠陶唐 頌虞唐

《論衡校釋》卷八〈藝增〉~388~
論語曰:「大哉!堯之為君也,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傳曰:「有年五十擊壤於路者,觀者曰:『大哉!堯之德乎!』擊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此言蕩蕩無能名之效也。
《太平御覽》卷八十〈皇王部五·帝堯陶唐氏〉~50~2~
《帝王世紀》曰:……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十老人擊壤于道。觀者歎曰:「大哉帝之德也!」老人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力於我哉?」

典故簡釋
击壤歌称颂帝王治国有方。南朝陈张正见《从籍田应衡阳王教作五章》之五:“幸承滥吹末,击壤自为歌。”

作者詩題詩句
崔樞賜耆老布帛(一作張復元詩)擊壤將何幸,裴回望九門。
李嶠晚秋喜雨野洽如坻詠,途喧擊壤謳。
李嶠寧知帝王力,擊壤自安貧。
杜甫奉送王信州崟北歸壤歌唯海甸,畫角自山樓。
柳宗元遊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苟伸擊壤情,機事息秋豪。
楊嗣復儀鳳比屋初同俗,垂恩擊壤人。
楊巨源春日奉獻聖壽無疆詞十首小臣空擊壤,滄海是恩波。
權德輿奉和聖制重陽日即事六韻多慙撃壤曲,何以荅堯聰。
武元衡奉和聖制豐年多慶九日示懷賡歌禹功盛,擊壤堯年豐。
王維偶然作六首之一未嘗肯問天,何事須擊壤。
王維晦日遊大理韋卿城南別業四聲依次用各六韻之一幸同擊壤樂,心荷堯為君。
薛存誠膏澤多豐年候時勤稼穡,擊壤樂農功。
貫休壽春進祝聖七首大興三教擊壤翁知否,吾皇即帝堯。
鮑防元日早朝行(見鮑溶集旌旗以下。缺三字。下有斷爾春風前。直如朱繩非爾姘二句。師曠以下句俱無。)野臣潛隨擊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
齊己苦熱行何當一雨蘇我苗,為君擊壤歌帝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