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從「收酒矸」到「燒肉粽」張邱東松生長於醫生世家,但他卻沒有繼承父親的衣缽,反而選擇了他所喜愛的音樂。

從「收酒矸」到「燒肉粽」
(2003.08.05)
照片說故事
按我可看原始圖
張邱東松老師
 
一、「收酒矸」歌詞

詞:張邱東松 曲:張邱東松(1946年)
阮是十三囝仔丹,自小父母就真散,為著生活不敢懶,每日出去收酒矸,有酒矸通賣否,歹銅舊鍚,簿仔紙通賣否?
每日透早就出門,家家戶戶去加問。毋感貧彈四界剉,只是打拼顧三頓(為著打拚顧三當,不驚路頭怎樣遠)。有酒矸通賣否,歹銅舊鍚,簿仔紙通賣否?
頂日去到太平通,今日就行大龍峒,為著生活會妥當,不驚大雨佮大風。有酒矸通賣否。歹銅舊鍚,簿仔紙通賣否?

二、張邱東松老師

張邱東松生長於醫生世家,但他卻沒有繼承父親的衣缽,反而選擇了他所喜愛的音樂。(1903~1959)
日治時期,他是中部有名的辯士之一,因具備音樂的基礎,再加上學識淵博,從事音樂創作時無論樂曲、填詞都能勝任。
他的作品,深切陳述了小市民為生活逼迫的辛酸和無奈,尤其是描寫市井小民心聲的《收酒矸》、《燒肉粽》,奠定了他在台語歌壇上的地位。

三、禁歌的緣由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無條件投降,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篩使了一連串的文化禁令,先是下令全面停止報紙上的日文版,徹底切斷台灣人接受資訊、表達情感的文字工具;繼而就是一連串的禁講日語、禁播台語歌、禁講台語等等嚴厲的措施。

在這一連串的措施中,以禁播台語歌最早執行。此項戒嚴的迫害,就是從一九四八年的五月六日開始的,遭受迫害的是當時正風行的台灣流行歌曲《收酒矸》。

《收酒矸》這首歌大約是在一九四八年四月左右出爐,立刻受到非常熱烈的好評,民間到處都在流行,曲盤(唱片)也很暢銷,一些廣播電臺都會在節目中選播,因此,使《收酒矸》與同年出爐的《補破網》雙雙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流行歌。
可是,經過將近一個月之後,蔣政權的國民黨內掌管文化控制的部門(新聞局)就講話了,認為《收酒矸》的歌詞內涵不妥,於是,下令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出面處理。
台北市教育局面對全島都在熱烈流行的情況,不知如何下手,最後才選擇了播出《收酒矸》頻率最多、收聽率最高的台灣廣播電臺開刀,在一九四八年五月五日以正式公文下令即日起禁播,隨後,蔣政權的台灣省政府進一步實施全面性的禁播、禁唱。
原始歌詞共分三段,內容是這樣的:

『我是十六歲小孩,自細(小)父母就真散(窮),為了生活不敢懶,每日出去收酒矸。有酒矸,通賣否?破銅舊錫簿仔紙可賣否?』
『每天清早就出門,挨家挨戶去訪問,不敢亂來四處玩,為了三餐去努力。有酒矸,通賣否?破銅舊錫簿仔紙可賣否?』
『前天去過太平通,今天該走大龍峒,為著生活的保障,不顧大雨和大風。有酒矸,通賣否?破銅舊錫簿仔紙可賣否?』

這是一首典型的寫實歌曲,描述戰後台灣社會情景,反映人民窮苦而為生活奮鬥的實況,然而,禁播、禁唱的理由卻是:該歌曲『歌詞卑鄙陋劣,委靡懦弱,有傷風化』。

如此昧於現實的理由,當時引起的反彈不小,台北市教育局黃啟瑞局長出面說明,他說:

『一個十六歲的兒童,正當在學校受基本教育的時候,何堪流落街頭做這毫無意義的行業,況且台灣各方面正待進一步建設,尤以兒童教育更為重視,而收酒矸歌詞中,對於兒童實有很多汙衊。』

真是莫名其妙的說明,很顯然是故意掩飾現實,當時政府的貪污、腐化、無能在台灣社會所造成的罪惡脫罪。禁播、禁唱遂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而且以《收酒矸》開了頭之後,所謂的禁歌逐漸多了起來,並成為後來四十多年的常態政策,被查禁的歌曲曲名可以印成厚厚一本書,查禁理由都是同樣顢頇、無理。

後來也有一說,因為當時中共利用這首歌來宣揚台灣民的困苦,連小孩子也要考收酒矸和破銅爛鐵才能求得溫飽,因此才下令禁唱。
幸好張邱東松創作力旺盛,他在一九四九年蔣政權自中國敗退台灣的時候,又繼《收酒矸》之後,創作了膾炙人口的《燒肉粽》,名列戰後台灣四大流行歌曲之一。

四、「燒肉粽」的歌詞

詞曲:張邱東松(1949年)
自悲自歎歹命人,父母本來真疼痛,乎我讀書幾落冬,出業頭路無半項,暫時來賣燒肉粽,燒肉粽 燒肉粽,賣燒肉粽!
要做生理真困難,若無本錢做袂動,不正行為是不通,所以暫時做這款,今(擔)著認真賣肉粽,燒肉粽 燒肉粽,賣燒肉粽!
物件一日一日貴,厝內頭嘴這大堆,雙腳行到要撐腿,誅著無銷上克虧,認真在賣燒肉粽,燒肉粽 燒肉粽,賣燒肉粽!
要做大來不敢望,要做小來又無空,更深風冷腳手凍,誰人知我的苦痛,環境迫我賣肉粽,燒肉粽 燒肉粽,賣燒肉粽!

五、燒肉粽的故事

燒肉粽,耳熟能詳的聲音,從穿梭街弄騎鐵馬沿街叫賣,唱到熙來攘往沸沸揚揚的夜市,進駐了冷氣空調的視聽大賣場,農業時代被冷金屬代替了,科技帶來文明,也帶來冷漠,不妨再唱一曲<燒肉粽>,瞬間回到了雞犬相聞的農業末期時候。

「燒肉粽」,是 張邱東松於一九四九年所發表,據張邱東松夫人回憶,燒肉粽的創作由來是這樣的:

有一天,半夜三更,張邱東松正在批閱學生的考卷,夫婦兩人閒著無事開始聊天,忽聞 一陣陣淒涼的「燒肉粽」叫賣聲,她心想:晚睡的人們,聽到這親切的呼喚,必然食指大動,但是誰去憐憫他們的夜生活的辛苦呢?

於是建議她的先生何不為這些小販寫一首 歌。燒肉粽發表年代正是國民政府遷台的那一年,當 時台灣所面臨的是極動盪、擾亂的局面,通貨膨脹加上嚴重失業率,作小 生意成了最好的出路。

如今歷史似乎提早從新上演了,在如此振盪不安的生活中,人民能依靠什麼呢?
.


解析:

這首歌曲首尾,都以「燒肉粽」的叫賣聲,來增加整個曲調的氣氛,以探戈的節奏,成功地表達出鄉「音」化的「市聲」,是張邱東松繼<收酒矸>後足以傳世的作品。據張邱東松的夫人回憶,<燒肉粽>創作動機是如此的:有一天,夜半時分,任教於台北市女中(今金華國中)的張邱東松正批閱完學生考卷,夫婦兩人閒坐聊天,忽聞一陣陣蒼涼的「燒肉粽~」叫賣聲,忽起忽落地從巷口那一頭傳過來,她心想,飢腸轆轆的人們,聽到這親切的呼喚,必然心動,但是誰去憐憫他們夜生活的辛苦呢?於是建議她的先生何不為這些小販寫一首歌。

<燒肉粽>詞、曲由張邱東松一人完成,發表年代是一九四九年,正是國民政府遷台的那一年,當時台灣所面臨的是極動盪、擾攘的局面,而且通貨膨脹及嚴重失業率,使得經濟瀕臨極大危機,幸有幣制改革,始挽住了財經危機。此曲雖然描述小市民的生活,但是從大時代的環境視之,其意義自然又是不同。

「收酒矸」,「燒肉粽」,「黃昏再會」,「我有一句話」,「收酒矸」這一首創作歌謠描述市井小民生活的歌曲,發表之時正逢國民政府遷台,台灣的政治動盪不安,經濟也面臨空前的危機。百業待振,就業無路的百姓,不禁感嘆命運的作弄,然而在歌曲中,卻也透露著台灣人逆來順受,安於天命和不屈不撓的生活意志。「燒肉粽」,是張邱東松於一九四九年所發表,可稱得是行業歌曲中的經典之作。這首歌的首尾都以燒肉粽的叫賣聲,來增加整個曲調的氣氛,以探戈的節奏,成功的表達出鄉音化的市聲,是張邱東松繼 「收酒矸」後足以傳世的作品。據張邱東松夫人回憶,燒肉粽的創動機是如此的:有一天,夜半時分,任教於台北市女中(今金華國中) 的張邱東松正在批閱學生的考卷,夫婦兩人閒著無事開始聊天,呼聞 一陣陣淒涼的燒肉粽叫賣聲,忽起忽落從巷口那一頭傳過來。他心想:飢腸轆轆的人們,聽到這親切的呼喚,必然心動,但是誰去憐 憫他們的夜生活的辛苦呢?

肉粽是台灣最具特色的一種食品,同時它是民間端午節應景的食品,每到端 午節家家戶戶綁肉粽,成為歲時節慶最動人的風情畫,「端陽佳節約同遊,角黍 推盤自塵酬」,角黍即是我們俗稱的肉粽,所以端午節又稱為肉粽節。

除了端午節可以吃到肉粽之外,其實一年四季我們都可以品嘗到風味絕佳的 粽香,因為市井街坊裏隨處都有販賣肉粽的商販,另外還有不少走動式的肉粽商 販,或是手推著肉粽車,或是騎著腳踏車、摩托車,車架上載著肉粽箱子,穿梭 逡行在街頭巷尾、村落庄里間隨處叫賣兜售,他們都會在車上架設簡便的擴音喇 叭,沿路播放著「燒肉粽」的台灣民謠作為叫賣的信號,大家一聽到「燒肉粽啦、 燒肉粽啦、賣燒肉粽」的歌聲便知道賣肉粽的來了。

「燒肉粽」的確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朗朗上口的歌,只要一聽到或一唱起這一首歌,彷佛就可以聞到陣陣粽香撲鼻飄來,而令人垂涎不已。「燒肉粽」這一首歌是由邱東松先生作詞作曲的,邱東松先生除了「燒肉粽」之外,另有一首 歌「收酒矸」也是十分知名,兩首歌都是台灣民謠中傳世的經典作品。「燒肉粽」 這首歌首尾,都是用叫賣聲來增加整個曲調的氣氛,其曲調中的探戈節奏,更是 成功的表達出鄉音化的市聲情調,同時表達出市井庶民的生活悲辛,很容易引起 人的共鳴。

邱東松的這一首「燒肉粽」完成於一九四九年,那時他在台北市立女中擔任 音樂老師,這首歌的創作據說有一個有趣的傳聞,傳聞中說有一天夜半時分,任 教於市立女中的邱東松批閱完學生的試卷之後,閒著無事和太太在聊天,忽然聽 到陣陣蒼涼的賣燒肉粽的叫賣聲,往巷子口傳過來,他心想如此深夜,那賣肉粽 的小販還要為生活忙碌奔波,而有誰曾去關心憐憫他們辛苦的夜生活呢?故而起 意為他們寫一首歌,因此便留傳下了「燒肉粽」這樣一首雋永有味的名曲佳作來。

雖然這只是一首市井小民生活寫真的歌謠,但是又何嘗不也表達出了創作者 寫這一首歌時的時代背景及社會背景呢?一九四九年剛好是台灣結束日治時期 後不久,二二八事件之後,國民黨政府遷台的那段時間,當時台灣所面臨的是動 盪、擾攘的局面,物質匱乏,民生凋敝,又加上通貨膨脹及嚴重失業,歌詞中所 說:「出業頭路無半項,暫時來賣燒肉粽」可以說是當時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心聲,「每一首歌都有一個時代背景」這是名小說家黃春 明先生說過一句話,因此只有抓住當代社會的脈動,創作出來的作品,才能成為 見証歷史的聲音,「燒肉粽」一歌,除了表達市井小民的心聲之外,同時更成為 一九四九那個年代的聲音,難怪會被列為台灣戰後四大名曲之一。

張邱東松,台中縣豐原鎮人,一九○三年出生,「張邱」是雙姓。他因執迷音樂,雖然做過洋服店(西裝行)的老板,但仍以教唱、賣唱為主要營生。

日據時代他是中部有名的「辯士」,替人解說電影劇情。戰後,曾組「鄉音藝術團」,後進入台北市立女子初級中學任教,也曾應呂泉生之邀,在「台灣廣播電台」上節目。

張邱東松的創作,一向自己包辦,也稱得上是多產作家,有「划船歌」、「千山萬水」、「台北小雨」、「月光光」、「海風」...等作品,惜已軼散,尤其「收酒矸」、「燒肉粽」兩首描寫小市民生活的「市聲」之作,足以令他留名於台語歌壇。他的晚年很不得志,一九五九年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七歲。


*本文於2003/08/06 於國立教育電台下午二時半「台灣鹹酸甜」節目中由主持人土豆仁與阿淵伯對談。

註一:
圓環歷史介紹

台北市位於重慶北路與南京西路的圓環在早期被稱為「圓公園」,而「圓公園」是在今日的建成區內。在以前,建成區原是一大片的低窪沼澤,在清代時,有人來這兒開墾,於是這一個不毛之地開始有了人煙。甲午戰爭之後,清朝割讓台灣給日本人,於是日本人在此見興建鐵路,而這條鐵路就經過了今天的建成區,並造了日後大稻埕的繁榮。在1908年前,圓環的所在地是指四條道路交會的空地。在當時,日本人學習西化政策,於是照著「市區改正」計劃,在道路交會的空地上畫了個大圈圈,沿著圓圈外緣栽種著七里香,中央種上榕樹,並有草埔和椅子可以休息,行成了供大人們聊天、納涼的「圓公園」

隨著大稻埕區的商業發展,帶動了當地的繁榮。人朝一多,聰明的小販便想要到這個未開發的市場來賺上一筆。也就約在1921年,一個賣「蝦仔麵」的小販,每天傍晚便到公園作生意,其他攤販見他賣的不錯,於是傳了開來,攤販們越聚越多,因此帶動了消費人潮。隨著人潮的聚集,最先在延平北路二段有「東薈芳」,繼有「江山樓」、「篷萊閣」等大型旗亭的興起,圍繞在圓環,成為酒宴、歌舞銷金窟。飲食特色如雞捲、魚翅、肉圓、蚵仔麵線等,都具鄉土風味。


1941年太平洋戰爭暴發,在夜間不准點燈的禁令下,圓環的生意大受打擊。1943年美國轟炸台灣,日本當局下令禁止圓環夜市活動,並將圓環的土地給翻了起來,中央挖個大蓄水池,用以防空救火,四周修築一圈圈的防空壕,來應付戰時需要。後來,戰事越演越烈,除了人要躲空襲之外,圓環也要「跑空襲」。圓環曾經一度跑空襲到圓環東邊日新國校(現在南京西路口)對面設攤,因場地擺設關係,改稱「四角環」。

台灣光復後,防空襲蓄水池給填平了,防空壕也被打掉,攤販又開始集中在此做生意了,他們除了販賣小吃,並兼賣日據時代留下的物品、古玩、雜貨等,性質與以往大不相同。 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後,圓環附近的建築一幢接一幢蓋,攤販活動的範圍與其並進,迅速蔓延,擴張到現在的寧夏路與重慶北路一帶,圓環的盛況自此而起。中日大戰後的五十年代是圓環最風光的時期。小吃風味聞名,是早期最有名的台灣夜市,各地方的江湖好漢知道圓環是很棒的消息市場,都來此賣祖傳秘藥,「農村曲」作曲人蘇桐、「燒肉粽」此曲人張邱東松也曾在此獻藝賣唱,將圓環造就成台北不夜之城。在戰後的臺灣,白業蕭條,唱片行業本來就難生存加上戰時一些唱片公司﹝如古倫美亞﹞被炸毀,光復後台灣的唱片市場也行成停頓。在這樣的唱片環境中,臺灣的音樂創作者,在圓環尋出另外一個發表天地。除蘇桐、張邱東松在圓環邊唱歌邊賣「高家種子丸」外,楊三郎也曾在圓環邊演唱自己的新創作,賣「歌仔簿」維生。臺灣三大作曲家之一周添旺,一度也在圓環印歌仔簿出售,臺灣第一代樂師陳冠華、女歌手鐘瑛及其後郭大誠老師都曾在圓環走唱過。1954年,攤販[們自行募款,將馬路鋪上柏油,區分各人的攤位,並建議在重慶北路加上透明玻璃罩,猶如商店街的形態。這樣地大力整頓使的得圓環、南京西路、保安宮、歸綏街等形成一個台北最大的夜市─「圓環山圈」。圓環,百年它的小吃,餵養了臺灣的胃,圓環的養份也活絡了台灣音樂的創作。


註二:
話台灣民謠辛酸

身為音樂老師將「藝術沒有公式」、「歌唱也是創作之一」、「台灣文化寶藏——台灣民謠」……等理念,於課堂中告知現代學子。但是,每言至台灣民謠,學生皆恥於言台語,更恥於歌民謠,心態之怪令我痛心,於是來一番精神教育,義正嚴辭糾正之,好好地「甲是」(教訓)一番方肯罷休。其中最重要者乃教之,每首歌皆是一個故事、一個時代的反映、一個時代的產物(文化)…等,今就國府據台後之台灣民謠創作的背景及代表作品,作一簡略述之:

國府據台後,民不聊生,物質缺乏,為了生活打拼,為了糊口飯奔波,此時反映了民生問題,因此,產生了各種行業打拼景象的歌謠。如「收酒矸」是張邱東松作詞、作曲,詞意是自小很「散赤」,每日透早就出門,為了顧三頓打拼。另如「燒肉粽」是張邱東松繼「收酒矸」後完成,其來由乃張夫人半夜聞「燒肉粽——」叫賣著,心想:此時肚子餓的人聽到一定心動而且倍感親切。但是,有誰會去想到他們半夜為生計而奔波的辛苦?於是建議張先生寫之。言至此筆者回想到一九七一年初,因大專聯考落榜,到台北補習租屋於師大後之浦城街,挑燈夜讀,聞「燒肉粽——」叫賣聲,那叫聲宏亮、發聲正確,圓又滿的美聲,正是台灣獨有的叫賣美聲,較之西洋美聲唱法,毫不遜色。再舉一首大家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呂泉生作曲,王昶雄作詞。一九五○年代,鄉村子弟「外移」到他鄉打拼,呂泉生因念及「到都市打拼,有的失去了愛、有的失去了情」而創作此曲。而王昶雄這位醫生才子,更寫了極富高雅的詞句;於是「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被視為最優美、淨化歌曲,不因年代不同,仍為大家所深愛著。當然仍有一些未擺脫日據恐怖陰影之悲愁、傷感的歌曲如「望你早歸」、「秋風夜雨」、「愁怨」、「孤戀花」等,這些歌曲也同時表現自由戀愛風潮下情人互訴心聲的情懷。綜觀上述有悲傷無奈、敘情、浪漫等歌曲在社會各角落蓬勃發展。

如日中天的台灣民謠因受「國語政策」的推行,及崇洋心態下大肆流行的西洋歌曲等各方的衝擊下,日漸末落,市場萎縮。作家不受重視因而生計困苦,紛紛改行,至此註定台灣民謠一蹶不振的命運了。

樂觀、質樸、勤勞是台灣人的天性。今唯有從(一)基層再出發,文化下鄉,從根做起來尋回往日情懷。(二)修正教育方針,重視族群與草根性的文化。(三)社會有心人士與企業的大力推廣配合,加上傳播媒體的宣導。此三管齊下方能救之、振之,再現台灣民謠的原始風貌與最真的「台灣味」!

註3:

台灣光復後的台語流行歌

台語歌謠再現黃金時:(戰後四大名曲)

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在日據時代對於台灣歌謠的限制也隨之解除,這對於專以詞曲創作討生活的人,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於是戰後「四大名曲」就隨著戢後的生活景象,因運而生。
四大名曲
-寫歌人的故事

1947年:望你早歸
(楊三郎曲、那卡諾詞)
1946年楊三郎與那卡諾受聘進入台灣廣播電台(日據時期『台北放送局』)擔任樂團的樂手,因為電台剛好有一個專門介紹台語創作歌謠的節目,當時擔任電台演藝股長的呂泉生先生便鼓勵楊三郎等試著創作。於是,楊三郎與那卡諾兩人合力寫下『望你早歸』中擔任寫詞的那卡諾,寫詞的風格不同於當時押韻對句的流行歌曲,詞意中『每日思念你一人,昧得通相見,..,阮只有拜託月娘,替阮講給伊知,..』這樣通俗的歌詞卻全然符合了當年台灣許多人的心情。戰前有二十多萬 的台灣青年被日本政府找去充當台籍日本軍伕,卻在戰爭結束後仍無法順利回到故鄉;二十多萬個年輕人,二十多萬個倚門期待的家庭,『望你早歸』正訴說著當時台灣最急的心聲。

1948年:補破網
(王雲峰曲、李臨秋)
『見著網,目眶紅,破到這大孔....』,台灣光復初期,又經歷了二二八事件,民間生活百廢待舉,『補破網』,這如同諧音的台語『補希望(魚網)』,這首歌同時也說到了縫補新希望的急切。只是據李臨秋的後人所透露,『補破網』原本只有兩段歌詞,但是因為歌詞過度灰澀,連帶所及,不但這道歌遭禁唱,連同名電影『補破網』也遭禁演。作者李臨秋為不拖累電影公司,被迫寫下第三段團大結局的歌詞:「漁入港,好年冬,歌詩滿漁港...」。據悉,李臨秋老先生臨終前表示,因為『補破網』第三段歌詞非出於他的自願,因此希望後人唱這首砍時,只要唱前兩段歌詞,這詞才是他最原始創作精神。

1949年:杯底不通飼金魚
(呂泉生詞曲)
呂泉生,一位耕耕台灣音槳最久、最勤快的「音樂園丁」。在日據「皇民化時期」,他不懼日人壓迫,在當時就敢採集「丟丟銅仔」、「一隻鳥仔哮救救」、「採茶歌」...等民謠。戰後,經歷過「二二八事件」的呂泉生老師,有感於「二二八事件」對台灣社會所造成的傷痕,本省人與外省人不斷的衝突、廝殺....。1949年,呂泉生老師寫下這首「杯底不通飼金魚」,他寄望的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不要分本省、外省,好漢剖腹來相見....「飲啦!杯底不通飼金魚,好漢剖腹來相見...」。在歌詞中,我們可以看到那種千杯飲盡、一笑泯恩仇的明快與豪邁。

1949年:燒肉粽
(張邱東松詞曲)
11949年由張邱東松所發表的「燒肉粽」,成功的將「市井之聲」轉換入歌曲,可說是台灣歌謠中最具代表性的行業歌。1949年,由於國民政府剛播遷來台,當時社會的物價飛漲(四萬塊舊台幣換一塊錢新台幣的年代);造成生活的不安定,失業問題嚴重,這對於一直期盼光復的台灣人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因此在整首歌中提到了『自悲自嘆歹命人,父母本來很疼痛,乎我讀書幾落冬,出業頭路無半項,暫時來賣燒肉,燒肉粽,燒肉粽,賣燒肉粽』,在歌詞中詳實描述了當時社會生活的無奈。

相關網址:http://www.taiwan123.com.tw/MUSIC/old07.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