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
||||||||||||||||||
---|---|---|---|---|---|---|---|---|---|---|---|---|---|---|---|---|---|---|
保護狀況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Eretmochelys imbricata Linnaeus, 1766 |
||||||||||||||||||
玳瑁分布範圍
|
||||||||||||||||||
亞種 | ||||||||||||||||||
玳瑁的外形與其他海龜大致相似,都有扁平的軀體、保護性的背甲、以及適於划水的槳狀鰭足,而玳瑁最明顯的特點是其鷹喙般的嘴,以及軀體後部鋸齒般的緣盾。雖然玳瑁分布在廣大的海域中,其最主要的生活區是淺水礁湖和珊瑚礁區,珊瑚礁中的許多洞穴和深谷給它提供休息的地方,珊瑚礁中還生活著玳瑁最主要的食物——海綿。這些海綿中的部分物種對於其他生物來說是劇毒且致命的,所以玳瑁肉中往往會含有致人死亡的高毒性物質;且由於海綿中通常含有大量二氧化矽(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玳瑁是屈指可數的能夠消化玻璃的動物之一,也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龜。玳瑁的食物還包括櫛水母、水母、海葵、蝦蟹和貝類等無脊椎動物以及魚類和海藻[5]。
玳瑁的甲殼上有美麗而又色彩斑斕的花紋,是一種名貴的寶石,可作為首飾、雕塑等飾品的原材料,高貴典雅,有祥瑞幸福、健康長壽的象徵,享有「海金」之稱。玳瑁工藝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工藝水平在唐代已達頂峰,日本的玳瑁工藝也受到了中國很大的影響。正是由於人類對玳瑁的過度需求,導致玳瑁在世界範圍內的數量持續減少,已有滅絕的危險,目前兩個玳瑁亞種的保護現狀均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極危狀態[1]。一些國家,如中國和日本,常會獵取玳瑁、挖其巢穴以食用它的肉和蛋,因為玳瑁的肉蛋很美味,甲殼可入中藥,因此玳瑁的保護有很大困難。目前玳瑁受到《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保護,很多國家已禁止獵捕玳瑁,玳瑁產品也被禁止進出口[6]。
分類與命名
玳瑁最初在1766年被卡爾·林奈描述為Testudo imbricata[7],之後由奧地利動物學家利奧波德·費孜格(Leopold Fitzinger)於1843年將其移至玳瑁屬(Eretmochelys)[8];在1857年,此物種被重新描述為Eretmochelys imbricata squamata (Agassiz, 1857),不過這一名稱現在已經不被採用了[9]。玳瑁的分類單元中有兩個公認的亞種,Eretmochelys imbricata bissa (Rüppell, 1835)代表所有生活在太平洋中的已知種群[10],而另一個亞種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 imbricata (Linnaeus, 1766)則用來表示生活在大西洋中的種群。大西洋玳瑁之所以為指名亞種,原因是林奈最初用於描述物種的模式標本取自大西洋。[11]
費孜格命名的屬名Eretmochelys源自希臘語詞根eretmo(ὲρετμό)和chelys(χέλυς),兩者的意思分別是「槳」和「龜」,意在形容玳瑁槳櫓般的鰭足。種加詞imbricata是拉丁語,意為「覆瓦狀重疊的」,詮釋出玳瑁背甲形態的特徵。太平洋玳瑁的亞種名bissa源自拉丁語,意為「雙重的」。此亞種曾經被描述為Caretta bissa,這使玳瑁成為蠵龜屬(Caretta)中除蠵龜外的唯一物種[12]。
演化史
在所有的海龜中,玳瑁在身體構造和生態習性上有些獨一無二的特徵,這些特徵中包括玳瑁是已知唯一一種主要以海綿為食的爬行動物。正由於玳瑁過於獨特,其進化地位有些不明確。分子分析支持了玳瑁是從肉食祖先而不是草食祖先進化而來的觀點,因此玳瑁很可能是由肉食性物種(如蠵龜)組成的蠵龜族(Carettini)進化而來,而不是由草食性物種(如綠蠵龜)組成的海龜族(Chelonini)進化而來[13]。血清學研究也表明,玳瑁與蠵龜屬(Caretta)和麗龜屬(Lepidochelys)的親緣關係較海龜屬(Chelonia)近[14]。
下列是與玳瑁相關的動物系統發生樹(Hirayama, 1997, 1998, Lapparent de Broin, 2000, et Parham, 2005):[15]
海龜總科 Chelonioidea Bauer, 1893 |
|
||||||||||||||||||||||||||||||||||||
特徵
玳瑁如其他海龜一樣,具有典型的海龜特徵,都有扁平的軀體、保護性的背甲、以及適於划水的槳狀鰭足。一般雌性成龜體長為0.6-0.8米,雄性體長相若,體型較大者可達1米,而體型最大者甚至可達1.7米[16],平均體重一般可達45-80千克,歷史上曾經捕獲的最重的玳瑁達到210千克[17]。玳瑁最明顯的特點是其上顎鉤曲尖銳如鷹喙般,這也是其俗名之一「鷹嘴海龜」得名的原因。玳瑁的頭較長,前額具2對深紅棕色或黑色鱗甲,鼻孔離嘴較近,吻側內收扁平,前鰭足端各有2爪,後鰭足端各有1爪,前足大,較窄長,後足小,較寬短,游泳時姿態如飛鳥一般。玳瑁背甲的盾板異常厚,除極老的玳瑁外軀體後部緣盾均呈鋸齒狀。其背甲平滑亮澤,年輕時腹甲呈心形,成熟後變長,脊棱明顯,幼龜背具3縱棱,一般為琥珀色,上有不規則的深淺不一的雲狀條紋,大多數條紋為淡黃色或棕黑色,並從背甲的中部向邊緣輻射[18]。幼龜外表的個體差異一般從5個月大起開始變得顯著[19]。 玳瑁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其獨特的背甲,5片椎盾和4對肋盾排列緊密如覆瓦,不過老年玳瑁的盾片排列較疏且平置。椎盾和肋盾加起來是13塊盾片,組成了背甲的 主體,俗名「十三鯪龜」、「十三鱗」和「十三棱龜」就是根據這個特點命名的。2片臀盾重疊,末端有較大縫隙。11對緣盾排列在背甲主體兩側,軀體後部的緣 盾往往重疊,呈現出鋸齒狀邊緣[20]。 玳瑁的甲殼長度可達約1米。腹甲為白色或黃色,有時有棕黑色斑點,具2條縱棱,由13片鱗甲組成。頭、尾和四足均可縮入甲內,四足扁平,正面為覆瓦狀緊密 排列的黑色小斑塊,背面白色,排列有稀疏黑斑;尾較短,常藏匿於甲內。成年玳瑁雌雄差異較為明顯,雄龜比雌龜顏色鮮艷,雄龜尾粗大而腹甲凹陷,爪長,雌龜 尾短小而腹甲平坦,爪短。[21]
有證據表明,玳瑁的背甲剝離後,如果真皮層馬氏細胞(Malpighian cell)不受損傷,將其放歸大海,可以再生出龜甲[14],北宋人蘇頌在《本草圖經》中也對此特點有所描述:「昔唐嗣薛王之鎮南海,海人有獻生玳瑁者,王令揭取上甲二小片,繫於左臂,欲以辟毒。玳瑁甚被楚毒,復養於使宅後池,伺其揭處復生,還遣送舊處,並無傷矣。」
太平洋玳瑁背甲更近似於心形,脊棱完全連續,頭部和鰭足正面的黑色部分為純黑色;大西洋玳瑁的緣盾排列接近直線,僅在尾部縮銳,脊棱僅在尾部4椎盾連續,頭部和鰭足正面的黑色部分為淺黑色[22][19]。
玳瑁留在沙灘上的足跡是不對稱的,因為它們在陸上步行時左前足和右後足同時行動,右前足和左後足同時行動,這與綠蠵龜和棱皮龜對稱的步態是完全不同的[23][24]。
分布
玳瑁分布非常廣泛,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熱帶珊瑚礁,而且玳瑁是最典型的熱帶水域海龜。已知玳瑁共有兩個主要的亞種群,分別是大西洋亞種群和印度洋-太平洋亞種群[25]。DNA測序和PCR技術已被用於區分全球的玳瑁種群,同時也為研究不同玳瑁種群在集群築巢和覓食方面的分類學差異提供了信息。[19]印度洋-太平洋亞種群
印度洋-太平洋亞種群遍布整個印-太地區。在印度洋中,玳瑁是非洲大陸東海岸、馬達加斯加以及附近島群周圍水域的一種常見海龜;其在印度洋中的分布區一直延伸至亞洲沿岸,包括波斯灣和紅海、印度次大陸的整個海岸線沿線、印度尼西亞群島以及澳大利亞西北海岸。而玳瑁在太平洋中的分布區基本上局限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區,分布區最北界是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西南端水域;分布區還包括整個東南亞地區、澳大利大北海岸,再向南就到達了分布區最南界——紐西蘭北部海岸。分布區橫貫太平洋到達太平洋東側,包括了北界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和南界智利北端之間的中美和南美沿海地區[25],不過目前墨西哥太平洋海岸的玳瑁已經極其稀少了。在菲律賓群島中,玳瑁有多個已知的巢位,如長灘島(Boracay)上就曾發現過一些剛孵出的稚龜[26]。位於菲律賓群島西南部的一小島群已被命名為「海龜群島」,這是由於該島是玳瑁和綠蠵龜(Chelonia mydas)的巢位之一[27]。在夏威夷,玳瑁主要在瓦胡島、茂宜島、摩洛凱島以及夏威夷島這幾個面積較大的主要島嶼上築巢[28]。在澳大利亞,玳瑁在大堡礁中的米爾曼島(Milman Islet)上築巢[29]。在印度洋中,玳瑁的巢位向西遠達塞席爾表姐妹島(Cousine Island),而當地從1994年起就立法保護此物種。塞席爾國內大大小小的島嶼,如阿爾達布拉群島(Aldabra Island),均是幼年玳瑁絕佳的索餌場[24][30]。
在太平洋東部,玳瑁出現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至智利北部沿岸[25],不過在幾年前,玳瑁被認為已在此區域內絕跡。其他重要的巢位和覓食地近年來被發現於墨西哥、薩爾瓦多、尼加拉瓜以及厄瓜多,這為研究和保護玳瑁提供了新的機會。太平洋東部的玳瑁多在入海口紅樹林中築巢和覓食,分布在如希基利斯科灣(Bahia de Jiquilisco,鄰接薩爾瓦多)、豐塞卡灣(Golfo de Fonseca,鄰接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Estero Padre Ramos(鄰接尼加拉瓜)、瓜亞基爾灣(Golfo de Guayaquil,鄰接厄瓜多)等地,而不像其他地區的玳瑁棲於珊瑚礁和海底岩石區。跨國計劃東太平洋玳瑁計劃(Eastern Pacific Hawksbill Initiative)致力於研究和保護不為人所了解的玳瑁種群。
大西洋亞種群
在大西洋中,玳瑁的分布區西至墨西哥灣,東至非洲大陸南端[31],北至美國北部疆界沿線的長島海灣[32]。在大西洋東側,曾有玳瑁出沒在英吉利海峽的寒冷水域中,這是迄今為止玳瑁現身的最北端,而玳瑁的分布區向南可延伸至非洲好望角[33][25] 。 在加勒比地區,巴西海岸(特別是巴伊亞沿岸)、佛羅里達州南部和夏威夷生活有少數玳瑁,而在安地卡及巴布達的海灘上也曾有玳瑁出現[20];哥斯大黎加也有玳瑁的巢位,主要是在托爾圖格羅(Tortuguero)附近[34];古巴島[35]和波多黎各莫納島(Isla de Mona)[36]周圍的水域是加勒比玳瑁種群的索餌場。雖然玳瑁是熱帶海龜,但在美國的高緯度地區,如麻薩諸塞州和長島海灣也有玳瑁出沒[32];維吉尼亞州沿岸水域也有玳瑁生活[5]。生態
棲息地
玳瑁一般在海深18.3米以上的水域中活動[21],其一生中會在幾個環境完全不同的棲息地生活[1]。成年玳瑁主要在熱帶珊瑚礁中活動,白天時它們會在珊瑚礁中的許多洞穴和深谷中進進出出,而珊瑚礁中的許多洞穴和深谷給它提供休息的地方。作為一種常常洄遊遷徙的海龜,它們的棲息地各種各樣,包括廣闊的海洋、礁湖甚至是入海口處的紅樹林沼澤[20][37]。至今人們對處於生命早期階段的幼年玳瑁所偏好的棲息地知之甚少,但人們推測它們像其他幼年海龜一樣在大海中過著浮游生物般的生活,直到成年時才會離開它們的家[38]。覓食
玳瑁喜歡在珊瑚礁、大陸架或是長滿褐藻的淺灘中覓食[21]。雖然玳瑁是雜食性動物,它們最主要的食物仍是海綿。海綿佔據了加勒比玳瑁種群膳食總量的70-95%。它們的食量很大,如加勒比的玳瑁一年平均能消耗544千克海綿[39]。不過像其他以海綿為食的動物一樣,玳瑁只覓食幾個特定的海綿物種,除此之外其他海綿不會成為它們的食物。加勒比玳瑁主要覓食尋常海綿綱(Demospongiae),特別是星骨海綿目(Astrophorida)、螺旋海綿目(Spirophorida,中文名來自日語,下有荔枝海綿科等3科)和韌海綿目(Hadromerida)海綿[40];玳瑁食用的海綿物種已知有Geodia gibberosa(一種表面有很多凹洞的缽海綿)[5]。除海綿外,玳瑁的食物還包括海藻以及水母和海葵等刺胞動物[20]。玳瑁還會捕食極為危險的水螅綱動物僧帽水母(Physalia physalis)。玳瑁在捕食這些刺胞動物時會閉上沒有保護結構的眼睛,而且諸如僧帽水母這樣的劇毒動物的刺細胞並不能透過玳瑁生有鱗甲的頭部,這樣玳瑁就不會受到威脅[5]。玳瑁有時也會捕食蝦蟹和貝類,它們的雙顎十分有力,可以咬碎蟹殼甚至是極為堅硬厚實的貝殼,如雙殼類貝類。玳瑁的嘴為其捕食珊瑚縫隙中的小蝦和烏賊提供了方便,鷹喙般鉤曲的嘴可以輕易的將它們鉤出[41]。
玳瑁對於其獵物有很強的適應力和抵抗力,它們覓食的一些海綿,如Aaptos aaptos(暗紅色肉球狀)、雞肝海綿(Chondrilla nucula)、Tethya actinia(翠綠色或褐綠色球狀,偶有橙色個體)、Spheciospongia vesparium(暗紅色酒罈狀)和寄居蟹皮海綿(Suberites domuncula)對於其他生物體來說是劇毒且往往是致命的。此外,玳瑁還會選擇那些富含矽質骨針的海綿為食,如Ancorina、缽海綿(Geodia)、Ecionemia和Placospongia[40]。
天敵
由於玳瑁有異常堅實的甲殼,它們沒有什麼主要天敵,因為很少有動物能咬穿它們的殼。鯊魚和灣鱷算是玳瑁的天敵,章魚和某些海洋表層魚類也會捕食成年玳瑁[21]。而且由於玳瑁經常覓食海綿,身上會帶有某些海綿難聞的味道,而且由於玳瑁取食有毒的海綿和刺胞動物,其肉中含有相當水平的毒性[42],因此有時可以使某些天敵或人類卻步。玳瑁的性情較為兇猛,捕捉時它們會有咬人的舉動[22],不過,如果沒有受到傷害,它們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生活史
人們對玳瑁的生活史了解並不多[21]。繁殖
雌玳瑁每2-3年交配一次,它們會回到出生地[39],在偏僻島嶼上的蔭蔽礁湖中進行交配;大西洋玳瑁的繁殖期一般是4-11月,而生活在印度洋,如塞席爾的玳瑁種群的繁殖期則是9月至翌年2月[24];在太平洋中,中國沿海的玳瑁一般是每年3-4月繁殖[16],而在馬來西亞的海龜島上,玳瑁則會於7-10月產卵[43]。由於資料不足,尚不知道玳瑁一生中是一夫一妻制還是雜亂交配。交配一般在岸邊的淺水中進行,一般是雄龜靜靜地等待雌龜前來,而有時雄龜也會追逐雌龜,不過這種情況非常罕見[21]。雌龜在每個繁殖期中能產下3-6窩卵,每隔14-16日產一次卵[39]。像其他海龜一樣,玳瑁在離它們將來築巢的海岸不遠處的淺水礁湖中交配,而在交配後,雌龜會拖著它們沉重的軀體單獨上岸產卵。首先它們會選擇一片區域並清理乾淨,然後用後足挖個坑,作為自己的巢穴。一般坑穴的直徑約為20厘米,深約為30-60厘米[22]。築巢一般需要花費1-3個小時[21],之後雌龜會產下一窩卵,再用沙子埋好抹平,並做好偽裝,但由於它們的身體過於沉重,即使它們用鰭足盡力抹平自己的足跡,沙灘上還是會留下它們明顯的行跡,這樣人類和其他動物就能輕而易舉地偷走它們的卵。不過,玳瑁最快能在45分鐘內完成築巢,這比其他所有海龜都要快[39]。玳瑁的卵為白色球形,外殼革質,直徑約為3-4.5厘米,重20-31.6克[25]。一般來說,玳瑁一次產卵120-130枚,而加勒比地區和佛羅里達州的玳瑁巢穴每窩通常包含140枚左右的卵,更有甚者能包含250枚卵[16]。在數個小時的產卵過程結束後,雌龜就會返回大海。產卵是目前已知玳瑁離開海洋的唯一理由[20][31]。過2個月左右,龜卵就會在某個夜裡孵化,而剛出殼的玳瑁稚龜體重通常為8-19.5克[21][25],太平洋玳瑁的稚龜比大西洋玳瑁的稚龜體型略小[19]。這些剛孵出的稚龜體色灰暗,甲殼呈心形,長2.5-4.6厘米[25],不如成年玳瑁的殼那麼堅硬,但是盾片已呈覆瓦狀排列。它們的頭部雖然可以像成年玳瑁一樣自如的伸縮,但是卻不能四周轉動。它們與蠵龜的稚龜外表很相似,但一個很明顯的區別就是它們只有4對緣盾,而蠵龜的稚龜有5對緣盾[19]。它們的外表很一致,背甲和頭頸頂部為黃褐色,頭頸部側面和鷹喙般的嘴為暗灰色,前足兩面均為灰色,足後部邊緣略帶白色,後足兩面和腹甲均為暗灰色,腹甲後部有兩條發白的脊[19]。出殼後它們就會本能的奔向大海,這是由於它們被映在海面上的月光所吸引,但是這種本能行為會被路燈等人為光源擾亂,這樣就會使它們迷失方向,導致它們在黎明前不能到達大海[44]。由於稚龜灰暗的體色在白天非常顯眼,那些在黎明前沒有到達海洋中的稚龜就會被多種水鳥和方蟹(Grapsidae)等天敵獵食[20],或者是由於過於乾燥脫水而死。
早期生活
至今人們仍無法很確切地了解小玳瑁的成長經過。人們推測玳瑁稚龜進入海洋後,會像其他稚龜一樣在未來的生活階段內過著浮游生物般的生活,而這個階段 所需的時間仍不能確定。雖然玳瑁的生長率尚不明確,但已知當幼年玳瑁長到大概35厘米長時,它們會結束海上浮游的生活方式,然後固定在一個有珊瑚礁的近海 岸生活。成年
玳瑁一般需要20-30年才會完全成熟[31]。玳瑁與其他海龜一樣,在它們生命的大部分時光裡,總是會孤獨的遊盪在海中,只有在交配的時候,它們才會相聚,唐代李白的《去婦詞》中就寫到「常嫌玳瑁孤,猶羨鴛鴦偶」,反映出玳瑁的這種特點。過去人們認為玳瑁很少遷徙,但現在人們已經知道,玳瑁是一種常常洄遊遷徙的動物[21]。雖然由於數據的缺乏,人們對玳瑁的壽命尚無共識[45],但一般認為野生玳瑁的壽命大多數為50-70歲,而最長壽的據說可達到1500歲[46][47],因此玳瑁得到了「千年龜」的別名。
保護現狀
過去大多數人們一致認為玳瑁等海龜物種是沒有滅絕威脅的,因為它們壽命很長,生長緩慢,生殖期長,成熟晚,繁殖率也較高,而且玳瑁種群中年齡層次多,短期內的數量銳減不易被發現[48]。但實際上,玳瑁的繁殖率雖然高,但是與大多數海龜一樣,稚龜的成活率相當低。很多成年海龜被人類有意或無意的殺死,如玳瑁會誤入漁網而身陷其中,或是被魚鉤鉤住,抑或是與大型船隻發生碰撞[39],海龜的巢位也會被人類和動物侵佔。小型哺乳動物會襲擊它們的巢位,把蛋挖出食用[20]。在美屬維京群島上,包括玳瑁、棱皮龜等海龜的巢穴在卵剛產下後,就會被獴襲擊[49],而獛(Genetta)、沙蟹(Ocypode)、胡狼甚至家畜也都會襲擊它們的巢穴[25]。歷史上,玳瑁曾於1982年被IUCN列為瀕危物種[50]。此狀態在之後1986年[51]、1988年[52]、1990年[53]和1994年[54]的幾次評價中都被保持,而從1996年起,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將玳瑁的保護狀態升級為極危[1]。在玳瑁被評為瀕危物種時就有人反對,兩份請願報告聲稱玳瑁及其他3個物種在世界範圍內擁有多個重要的穩定種群,不過IUCN根據海龜專家組(MTSG) 提交的數據分析駁回了這些請願。海龜專家組提供的數據表明玳瑁在過去的三代中種群數量減少量已超過80%,而每年築巢產卵的成熟雌龜減少了84-87%, 且在1996年種群數量並無顯著增加。而且這些數據在測量中無法顧及到漂流在海洋中覓食的幼年海龜,所以得出的數據大大低估了種群的減少量[1]。因此,根據這些數據,IUCN將玳瑁定為CR A1狀態[55],但並不是CR A2[56],因為IUCN認為並沒有充足的數據表明玳瑁的種群數量在將來會進一步減少80%或以上[57]。
玳瑁以及整個海龜科物種都被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Ⅰ中[6],進出口玳瑁產品,殺害、獵捕或侵擾玳瑁均是不合法行為[58]。玳瑁也被列入《養護野生動物移棲物種公約》(CMS)的附錄一中[18]。
在過去的幾年中,各國政府對保護玳瑁所作的努力也越來越多,如實行臨時或永久性的法律法規以及建立海龜自然保護區等。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保護局(United State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和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從1970年起就將玳瑁列為瀕危物種,受到《美國瀕危物種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59]的保護,而美國政府為保護當地的玳瑁種群,也已在在適當地點實行了多次恢復計劃[60][19]。玳瑁在中國被列入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在廣東省惠州市已建有保護玳瑁、綠蠵龜等海龜和其他物種的惠東港口海龜自然保護區,並受到於1988年11月8日由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通過並於1989年3月1日執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保護。
但是,雖然捕殺玳瑁不合法,在世界範圍內仍有很多人捕撈玳瑁[58]。在某些地區,玳瑁作為美味佳肴被食用。例如,早在公元前5世紀,玳瑁等海龜就被中國人視為山珍海味[61]。1994年起,日本停止從外國進口玳瑁殼,而在此之前,日本的未加工玳瑁殼的貿易量達到每年30,000公斤左右[35][62]。玳瑁貿易的大批原料均是來自加勒比地區。2006年,有大量已加工的玳瑁殼被發現從該地區的多明尼加共和國和哥倫比亞等國家定期出口[63]。2001年和2005年,古巴在CITES會議中曾二度遞交提案,意欲出口庫存玳瑁殼和少數玳瑁,但在投票時因幾票之差而未通過,最終被迫收回提案[64]。目前中國海南省仍有人不顧法律私下製作銷售玳瑁製品[65],這都加大了保護玳瑁的難度。
飼養
環境與飼料
玳瑁的飼養池應選擇環境安靜、供排水方便、通風良好和光線充足的地方,夏季配有遮蔭設配,冬季使用帶圓錐形塑料薄膜池頂的圓形水池,並帶有便於人工操作的供電和排水等設配[66]。玳瑁對水質要求嚴格,需要與海水pH和鹽度相似,因此適宜的pH為8.0-8.5,氨氮含量為0.1-0.2毫克/升。玳瑁的食性很雜,除海綿和魚之外,還會食用水果、樹葉、紅樹樹枝、死樹皮等,並隨著年齡的增長,食性變得更為複雜[67]。飼養玳瑁可用新鮮的魚、蝦、軟體動物、海帶、海藻及海魚[66],不過玳瑁雖雜食,但也會經常拒食一些食物,原因可能是食物不合胃口,或者是不適應環境溫度,大約1周後這種情況應該就不會出現了,因為它們已經適應了環境。用活泥鰍作為玳瑁的動物性餌料也可達到很好的效果,輔以海帶、紫菜和大白菜可較好的飼養玳瑁[68]。然而,由於玳瑁在很多國家都受到保護,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都禁止公開銷售玳瑁製品[58][6],因此對於正當的養殖者來說,養殖玳瑁並沒有多大收益,而相關的研究也很少,只有少數水族館或海洋公園才會飼養1-2隻以供觀賞[69]。目前養殖玳瑁主要是為了恢復玳瑁的種群,將剛孵化的稚龜保護起來,以免遭到海鳥的捕食。待海龜成長到某個階段,就可以在適當時機放生它們。
疾病
玳瑁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但是如果管理不得當,玳瑁也會患病[66]。由於其生性兇猛,在捕撈和運輸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外傷。在範圍較小的水池中玳瑁容易互相爭鬥、拍打水面或竄越[68],這樣就更容易造成咬傷、撞傷等外傷,如果不及時處理則會感染水霉病及其他病菌,造成患處潰爛以及脫甲,因此飼養較有難度。長期飼餵高脂肪魚肉會導致玳瑁肝功能下降,增大心肌梗塞的可能性。玳瑁其他的常見病包括主要由Salmonella regent[70](一種沙門氏菌)引起的痢疾性腸炎,水質污染引起的腫脖子症以及陽光不足、水度過低、水質差、水含鹽量不足引起的水霉病,而其他可能發生的疾病還包括細菌、真菌感染或維生素A缺乏引起的眼疾、營養失衡、感冒、其他口腔及消化道疾病以及寄生蟲、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其他可能感染的病菌還有氣單孢菌屬、弧菌屬、檸檬桿菌屬、假單胞菌屬及黃桿菌屬的細菌[71]。不過目前對玳瑁的疾病研究也在初級階段,現已知多發於海龜、可能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纖維狀多發性乳頭瘤病在玳瑁身上卻很罕見[72]。因此,要飼養好玳瑁,必須注意飼料、水溫、水質、消毒滅菌、用藥等多方面條件。玳瑁如果缺乏維生素A,可飼餵魚肝油;缺乏多種維生素,可飼餵六合維生素或施爾康治療營養失衡;治療外傷可用紅藥水、雲南白藥等普通藥品塗抹患處;治療感染需先進行藥物實驗以確定用藥,感染性皮膚病需要外敷和內服相結合;治療感冒可肌肉注射青霉素、安痛定等,內服板藍根等藥物;治療腫脖子症需及時放水,用%1的硫酸銅溶液清洗水池以消毒,然後注入%2食鹽的新鮮水,並用普魯卡因青霉素40000 U/kg、硫酸鏈黴素50000 U/kg頸基部肌肉注射,每日1次,放入飼養池前,還要用0.1%高錳酸鉀或0.5%硫酸銅溶液擦洗浸泡半小時,4-6天後即可痊癒;治療水霉病需勤換水以改善水質,先用%1的硫酸銅溶液清洗水池以消毒,然後注入%2食鹽的新鮮水並調節成適宜水溫,之後用%1的硫酸銅溶液塗抹患處,擦掉潰瘍偽膜後換用0.5%硫酸銅溶液或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浸泡半小時,然後用紫藥水塗抹擦拭患處和全身,如海龜恢復食慾,則表明此病已痊癒。[71]
文化象徵
工藝
玳瑁也是一種有機寶石,特指玳瑁的背甲,為非晶質體,呈微透明至半透明,具蠟質至油脂光澤[73]。玳瑁可用於製作戒指、手鐲、簪(釵)、梳(櫛)、扇子、盒、眼鏡框、樂器小零件、精密儀器的梳齒以及刮痧板等器物[73],而且古箏義甲和古代朝鮮琵琶的撥子也是由玳瑁製作[61],同時也是螺鈿片的材料之一,具有獨特的神韻和光彩。很多文化中都有玳瑁工藝品的使用。司馬遷《史記·春申君列傳》中有記載:「趙平原君使 人於春申君,春申君舍之於上舍。趙使欲誇楚,為玳瑁簪,刀劍室以珠玉飾之,請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餘人,其上客皆躡珠履以見趙使,趙使大慚。」大意是 趙國平原君使臣出使楚國時,為向春申君炫耀而頭戴玳瑁簪身配鑲有珠玉的佩劍,結果見到春申君的三千門客時,人人皆腳穿斗大珍珠鑲嵌的鞋見客,這表明在中國 的戰國時期,玳瑁飾品已經是很普遍的男子飾品[73]。唐代高祖時期,玳瑁曾用於製造錢幣——開元通寶,西安法門寺真身寶塔地宮出土了全世界僅存的13枚玳瑁鑄開元通寶,非常寶貴[74][75]。雖然玳瑁器易蛀,但目前在博物館中仍能看到慈禧太后和嬪妃日常所用的梳子等物品,以及明末清初名歌妓董小宛遺留下的玳瑁桃花扇,均極精美,為稀世珍寶[76],北京故宮博物院中也藏有一些玳瑁工藝品。在西方,玳瑁被古希臘和古羅馬人用於製作梳子、刷子和戒指等首飾[77],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人會將玳瑁鑲嵌在家具上。漢代遺址和努比亞人統治時代的埃及古墓中就曾發現過很多精美的玳瑁器[78]。在日本,各種龜鼈當中只有玳瑁的殼被日本人用來製作飾品,因此日語中將玳瑁殼稱為「鼈甲」(べっこう)[62]。
-
維多利亞時代的插飾梳
詩詞
玳瑁是中國古典詩歌中常出現的意象之一。漢樂府詩《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對劉蘭芝外貌的精彩描寫「足下躡絲履,頭上瑇瑁光」是講述告別之景,繁欽《定情詩》中也提到「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釵」諧音拆,有分離之意,而李白也曾寫到「常嫌玳瑁孤」;沈佺期《獨不見》描述了一個少婦思念夫君的心理活動,其中寫到:「盧家少婦鬱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變夜長。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詩詞中也常以「玳瑁筵」(簡稱「玳筵」)一詞來描述筵席的精美與豪華。形象
玳瑁的形象被刻畫在面值為20強勢玻利瓦爾的委內瑞拉紙幣和面值為2雷亞爾的巴西紙幣背面。麻薩諸塞州伍斯特市亦建有一座非常可愛的名為Burnside的噴泉雕塑,刻畫了一個裸體男孩深情地騎在一隻大玳瑁上的形象,因此雕塑有「海龜男孩」(Turtle Boy)的愛稱。這座雕像就如哥本哈根的美人魚雕像和布魯塞爾的小於連銅像一樣,已經成為伍斯特市的標誌性象徵[79]。當地還舉行以雕像命名的音樂競賽「海龜男孩音樂獎」(The Turtle Boy Music Award)[80],同時一些與雕像有關的兒童故事也被創作出來[79]。
中藥
作為中藥藥用的玳瑁,是出自《開寶本草》一書,其來源為海龜科動物玳瑁的背甲,是平肝息風藥的一種。玳瑁藥性甘,寒;入心、肝經,有清熱解毒,平肝定驚的功效[81]。藥用的玳瑁,一般主產於中國的東南方,如廣東省、福建省。一般情況下,在捕獲玳瑁後,將其倒掛,用煮沸的醋澆在背甲上,淨制,去除殘肉,乾燥。玳瑁製成為藥材後一般為近圓形,三角形或多角形,長10-20厘米。表面顏色為暗褐色的半透明狀,並有乳黃色的條紋,內表面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縱橫交錯。玳瑁質地堅硬,不易折斷。斷面角質。氣微,味淡[82]。玳瑁有清熱解毒、平肝定驚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熱病神昏、驚厥、中風陽亢的症狀。其中有名的治療急風中惡的玳瑁丸就由玳瑁、安息香、硃砂、雄黃、琥珀、麝香、龍腦組成[83]。其用法用量與使用方法為一般入丸劑或者散劑,每次9-15克,其中虛寒證無火毒者禁服。而玳瑁炮製一般採用滑石粉炒的方法,即為將滑石粉置於鍋中,並用文火加熱至靈活狀態,加入淨制好的玳瑁,拌炒,使表面呈微黃色,鼓起,取出。最後篩去滑石粉放涼[84] 。
不過,如今玳瑁已經被歸類為次常用中藥,而《中國藥典》自1995年起也不在正文中收載本藥品[8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